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4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也有中亚游牧民族来给大明朝贡过,他们也是白人人种。可是,因为西域战乱不休,来大明朝贡的道路很危险。所以,来明朝朝贡的白种人是很少的。像马林这种纯白的日耳曼人种就更少见了,所以才闹出有人觉得马林“皮肤苍白是体虚”的笑话。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欧洲人并不怎么白。主要是,这个年代的欧洲人不喜欢洗澡啊

    像路易十四那种72年只洗过7此澡的奇葩虽然少,但几年不洗澡却是常事。因此,大部分欧洲人身上都蒙着一层厚厚的污垢,和电视剧里的叫花子差不多,自然看起来更黑。明明白人,却脏得跟黑人似的

    但北海国明显是个异类,穿越者马林显然受不了不洗澡这种恶习。所以,马林曾定下规矩——不洗澡不准出现在宫廷里。然后,整个北海国上行下效,开始习惯了洗澡。

    所以,马林和他的一千手下,完美地还原了白种人白皙的皮肤。没见过市面的大明百姓,乍一看,还以为是病态的脸色苍白呢。

    除了有讨论马林“体弱肾虚”的,还有人拿马林卷曲的金发说事:

    “你们看,这些番鬼真可怜。不但脸色苍白,连头发都枯黄得卷起来了,显然平时没好的吃啊。哎,还是我大明百姓幸福啊”

    得,自然的卷曲金发,被当成黄种人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头发枯黄了

    而且,这帮明朝百姓讨论得还挺大声,不怕马林听见。因为,他们以为,马林这样的番鬼,听不懂大明官话呢

    马林心中有一万个mmp要讲,再听下去,他估计要被气吐血。本来,他觉得自己挺帅的,事实也如此。结果,在大明京城百姓眼里,自己成了“体弱肾虚”、“营养不良”的“倒霉番鬼”了

    于是,马林决定压制这些让他吐血的言论。他猛地回头,大声下令道:

    “将士们,来,一起唱一首我们敬爱的女士!”

    老大有令,将士们自然执行:

    “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棒”熟悉的前奏响起,然后,一千名将士高声齐唱起来,声音整齐,歌声嘹亮:

    “我们敬爱的女士,

    在寒冷中,

    留我们这些贫穷的雇佣兵一宿,

    像一个温暖的太阳!

    不让我们冻死,

    住进舒服的旅店;

    我们带着满满的钱袋来,

    而离开时却是空空的;

    那鼓声,那鼓声,

    警报!警报!警报!

    嗨,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整装,出发!

    雇佣兵,出发!

    ”

    虽然人数没有围观的大明百姓多,但战士们都是中气十足的壮小伙,嗓门大,而且整齐。所以,一千人唱出来的歌声,压过了围观的几万大明百姓,震撼全场。

    正好,礼部主客司郎中(主客司主官,相当于后世的司长,负责外宾接待)黄清和和负责监视马林手下将士的亲军二十六卫的金吾左卫指挥佥事方勇前来迎接马林一行。同时,方勇还带来了两千衣甲鲜明的金吾左卫将士。他们的任务,一方面是防止马林的兵马在京城闹事。同时,也有通过军队威仪,把对方压制下去的意思。

    左右金吾卫是大明亲军二十六卫里排名非常靠前的军队,在皇帝出巡的时候,金吾卫的士兵都要随行保护。

    所以,金吾卫的人马,大多体格健壮,不像地方卫所有很多老弱病残。而且,因为是最重要的亲军卫,金吾卫的铠甲发放都很到位,可谓衣甲鲜明。毕竟,皇帝出巡的时候,还靠他们撑场面呢。

    和天津卫很多将士穿麻布衣不同,金吾卫因为是朝廷的脸面,军官大多穿丝绸。及时普通士兵,起码也是棉布衣服,看起来很有档次。至于铠甲什么的,更不用说,优先发放。金吾卫用剩下的二手货铠甲,地方卫所都能当成宝贝

    方勇带着两千金吾卫将士趾高气昂地来到京师南门永定门附近,前来迎接马林一行。但从外表上看,金吾左卫的将士们,的确卖相很好。毕竟,金吾卫没有凑数的老弱病残,且个个衣甲鲜明。

    但是,他们刚到永定门附近,就看到马林的一千卫士高唱着我们敬爱的女士,迈着整齐一致的步伐迎面走来

    礼部主客司郎中黄清和没觉得什么,只是好奇这些番兵在唱什么。但在他身边,金吾左卫指挥佥事方勇,却是脸色一紧,下意识地把手放在了刀柄上

    “精锐!”这是方勇的第一反应。

    只见迎面走来的一千番兵,个个身高七尺以上(1米7以上),个个斗志昂扬。论起精神面貌,超过自己带来的两千金吾左卫将士。

    而且,这一千人马,不管是走路还是唱歌,都极度地步调一致,也太吓人了点。

    身为大明仪仗部队,金吾卫的队列大概是大明最好看的。最起码,金吾卫行军走起来步调比较一致,队列也比较整齐。

    不过,在行军途中,金吾卫的将士们需要精神专注,才能走出较为一致的步伐。而在走出一致的步伐的同时,是不能分心的。一旦分心做别的,队形就会散乱。

    可是,对面这支番兵,上千人行进时不但步调一致,而且还能同时唱出极为整齐的歌声,这一点,金吾卫都做不到。金吾卫倒也能唱出整齐的歌声,可是必须停下来。否则,队形就无法保证高度一致。或者,以较慢的速度前进时,金吾卫也能整齐地高歌。毕竟,他们本就是仪仗部队。

    但像眼前这帮番兵那样,大踏步前进,还能心无旁骛地齐声高歌的,显然比金吾卫还要胜一筹。

    而金吾卫唯一能胜过对方的地方,大概就是衣甲更加鲜明了

    事实上,马林的侍卫们现在穿得是短袖衬衫,为的就是凉快。但在古人看来,的确就显得有些寒碜了。毕竟,在明朝人看来,军队嘛,自然要有铠甲,不然,也太穷比了

    两军汇合后,天津卫的兵马完成使命,很快离开了永定门,返回天津卫。而马林的一千侍卫,在同金吾左卫的明军汇合后,双方一左一右,行走在大街上。随后,马林的侍卫们又旁若无人地继续高唱起了我们敬爱的女士,歌声嘹亮,气势恢宏。

    而反观边上的金吾左卫的明军,将士们纷纷斜着眼偷瞧边上的这帮番兵

    “被人比下去了啊”方勇苦涩地摇了摇头。好在外行人不太看得出来,要不然,自己肯定要倒霉。很明显,无论是从纪律,还是气势上,金吾左卫都被对方比下去了

第1133章 登门贿赂() 
一路把马林一行送到会同馆后,方勇和他的金吾卫,带着马林的大部分侍卫去城内金吾卫的驻地去住宿了。

    会同馆是专门招待藩国使者或者国君居住的,但一般来说,很少有国君前来朝贡。毕竟,国君一般不轻离国土,以免国内生变。另外,走海路的话,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一般藩属国都是派使者来朝贡,而不会让国君以身犯险。

    至于马林的侍卫,除了卡恩等二三十个心腹侍卫,其他人都被安排去金吾卫的军营居住了。

    事实上,要不是马林的那900侍卫没带武器,只扛着旗帜,他们根本没资格进京城,只会在城外扎营居住。

    一般来说,就算外国君主亲自来朝,随从人员也不得超过百人。其余人,都是在城外不让进城的。

    但马林献上了吊炸天的超级祥瑞玄龟,加上那900人没带武器,才破例被允许进城。但是,也被安排进了金吾卫的驻地,方便金吾卫对他们进行监视。

    住进会同馆后,马林很快接到了主客司郎中黄清和送来的通知——马林上朝朝贡的日子,被定在了农历六月十五的朝会上,大概是五天后。

    正德皇帝并不是勤勉的皇帝,往往几天才上一次朝。要不然,刘谨也没有权侵朝野的机会——皇帝天天上朝处理政事,还有你一个太监发言的机会?

    正是因为正德不经常上朝,往往都是由刘谨代为披红,遇到重要的奏折才让上报。普通小事,直接让刘谨批准。如此,才有了刘谨操作的空间。比如,刘谨可以自行判断哪个是大事,哪个是小事。被认为是大事的才送给正德亲自批复,被认为小事的,自己做主了但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完全看刘谨怎么判断了,于是他有了掌控朝政的机会

    眼看还有五天才会举行朝会,马林决定——趁此机会,贿赂下需要贿赂的人员

    马林带了几大车的银子,都装在箱子里,由护卫们亲自押送,没经手别人。这些银子,都是用来贿赂刘谨等人的。

    原本,马林想多贿赂几个人的。但后来一想,刘谨一党的人,都是以刘谨为马首是瞻的,。只要刘谨点头,其他人不敢不附和。

    至于刘谨一党的其他人不满?等刘谨倒台后他们也会跟着倒霉。所以,无需在乎他们的想法。

    同样地,刘谨对立面的那些官员,也不需要贿赂。因为,他们目前也没话语权。

    但是,正德八虎的其他人,却是不得不贿赂的。因为,虽然目前刘谨权势最大,可其他人也不差。最重要的是,刘谨倒台后,就是这些人翻身的时候。现在不贿赂他们,等刘谨倒台了,肯定给你穿小鞋。

    而且,太监最记仇。要是你无视他,最容易被记恨。因此,别人可以不贿赂,但正德八虎一个跑不了,都得伺候到位。

    当然,太监高凤已经退休回家养老,那就不必贿赂了。还有邱聚,已经被发配南京,也够不着。至于去安化(庆阳)安抚民心的张永,虽然人不在,但马林也必须送礼。不然,回来后被张永惦记上,绝不是好事。而且,因为揭发刘谨有功,张永后来很受重用的说。

    不过,想要贿赂这些太监,大白天的拖着大箱子上门好像不雅,会为人诟病。可是,晚上京城有宵禁,也不能随便外出。还有,这个年代钱庄也尚未兴起(钱庄票号要到嘉靖朝后期才会兴起),那么多银子难以兑换成方便携带的银票。所以,马林悄悄通过锦衣卫,联系上了刘谨,说要晚上登门拜访,请他帮忙搞定宵禁问题。

    刘谨自然知道马林是要上门贿赂了,自然高兴。而且,权倾朝野的他,搞定这事也是一句话的事。

    然后,一小队锦衣卫被派到了会同馆,来协助马林。然后,马林还穿上了一件锦衣卫服装(并非飞鱼服,飞鱼服不得赏赐不能乱穿),装作和锦衣卫一起晚上外出办案的样子

    至于马林手下负责搬运装白银的箱子的侍卫,也换上了低级锦衣卫的普通服装。

    然后,在几名正式锦衣卫的引导下,当晚,马林和几个手下,押着几箱银子,来到了刘谨在宫外的府上

    “北海国国主马林,见过刘公公!”

    来到刘谨府上客厅后,马林见到坐在主位上的刘谨后,赶紧躬身施礼,是标准的作揖礼

    事实上,此时的大明朝,刘谨权倾朝野,大明的普通的公侯伯,见到刘谨,不但要行礼,甚至要下跪。

    但马林是外藩国主,本就是“不通礼仪”的“蛮人”。所以,刘谨也不会太过计较。更何况,马林是来送钱的,是财神爷。而且,马林也不乐意跪一个太监啊,太丢人。给正德皇帝下跪也就罢了,给个太监下跪,那可是大笑话。所以,他直接装傻,刘谨也不方便公开要求一个外国君主给他下跪。

    刘谨随便哼了声后,示意自己知道了。然后,他把目光就投向了马林带来的几个箱子

    马林顿时会意,让手下打开了箱子

    然后,借着灯光,亮闪闪的白银出现在了刘谨眼皮子底下

    马林一共带来了五个箱子,每个箱子里面有一万两白银。饶是刘谨见多了金银,对于这五箱子白银,也是比较满意的。毕竟,马林不过是个番鬼国主,能给他送这么多钱,还是让他满意的。

    “马公爷请坐!”刘谨见到钱,态度立即好了很多,乐呵呵地请马林坐下。

    “多些刘公赐座了!”马林乐呵呵地坐了下来,陪刘谨唠嗑。

    “不知马公爷的北海国离大明多远,国土方圆几许?人口有多少?”刘谨开门见山地问道。对于马林,刘谨是抱着高高在上的心态的,也懒得客套,直接询问。

    “敝国离大明陆路大约两万六千里以上”马林想了想后世亚欧大陆桥的长度,就直接套用了。

    “但陆路上很不安全,沿途强国众多,还有蒙古这样的骑兵众多的强横势力。所以,一般人不会走陆路。否则,半路就被这些草原蛮子杀了。”

    “那走海路呢?多远?”刘谨饶有兴趣地问道。

    “大概三四万里吧,要走整整一年多。但走海路也不太安全,若是遇到飓风,必然会船毁人亡。所以,来大明,其实就是赌命!”

    刘谨点点头,倒也认同马林的看法。作为明朝太监,郑和绝对是大明太监的偶像。而郑和航海的事迹,刘谨自然也了解过,知道马林所言不虚。南海之上,就经常闹飓风(台风)。船只若是遇上,绝对跑不了。

    “那贵国的国土和人口呢?”

    “敝国国土面积,大约和浙省的面积差不多大”马林想了想,好像北海国德意志本土的面积大概在6。5万平方公里的样子。但新到手的苏格兰高地有两万多平方公里,加上南部边境省以及英格兰诺森伯兰郡和爱尔兰的威克洛郡,加起来绝对超过10万平方公里了,基本赶得上浙省。

    “人口嘛大概不到200万吧”这话其实有水分。北海国本土人口150万左右,但苏格兰高地等地人口稀少,诺森伯兰郡、苏格兰边境郡和威克洛郡人口也不多,离200万还差不少。但明朝人又没办法求证,自然随马林吹牛了。而且,马林吹得也不是太过分。

    “哦,还挺大的嘛看马公爷出手如此大方,莫非贵国有银矿?”刘谨是个贪婪的家伙,显然,这货打起马林的主意了,想要得到更多。

    马林自然不能傻不拉唧地说自己钱多,于是他开始哭穷

    马林表示,这些钱都是北海国国库里的全部家当了。若是能得到大明允许,能买丝绸等大明物产回国贩卖,才能收回成本。否则,就会破产了

    刘谨听得不耐烦,但也打消了继续敲诈马林的心思。在他看来,番邦蛮夷,都是穷乡僻壤,来大明朝贡,都是来想讨要更多赏赐的。因此,他倒也相信北海国没钱。

    看在马林送来这么多银子的份上,刘谨还是答应了帮马林说话。

    然后,马林又借机请刘谨继续帮忙,让他去其他几个太监的府上去送礼。而且,马林还故意让刘谨知道——其他人他只打算送一两千两银子意思下

    刘谨果然心情大好,同意帮忙。而且,马林这一手,也让刘谨确信马林的确没什么钱了

    而事实上,5万两银子不过相当于4。3万多金币,马林随便卖一批粮食就十几万金币了。这点钱,马林并不心疼。当然,他也不想当冤大头继续挨宰。所以,才故意让刘谨以为自己没钱了的

第1134章 贿赂文官的必杀技——抄诗() 
马林找刘谨帮忙,刘谨答应了下来,继续让那队锦衣卫陪着马林晚上去拜访“八虎”的其他几个太监。

    只不过,那队锦衣卫是刘谨的人,自然很注意马林送礼的数量。所以,马林也不好多送。否则,送多了,就是得罪刘谨了。

    因此,马林就按照跟刘谨说的那样,给每家送了两千两白银。两千两白银在正德皇帝面前的红人们面前,真的不算多。谷大用、丘聚和马永成等几个大太监并不怎么满意。毕竟,他们可是皇帝跟前的红人,眼光都有些高。

    但是,因为几人没有像刘谨那样掌控朝政,也没太多人贿赂他们。而且,凭良心讲,2000两白银也不算少了。那些地方官员送给刘谨这样的扛把子的见面礼,也不过千两起步。但刘谨是掌控了朝政的,尤其是掌控了吏部(吏部尚书张彩是刘谨的党羽),所以那些官员也不敢不给。而谷大用、丘聚和马永成等人,因为没啥实权,给他们送礼的人不多,两千两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了。

    马林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些人的不满足。所以,在离开前,马林暗示几位——八月份还会有第二批银子奉上

    八月份是杨一清和张永从安化(庆阳)回京的日子,到时候两人会弹劾刘谨。刘谨一倒台,马林送其他人就没啥顾忌了。现在送,会有得罪刘谨的嫌疑。

    听说还有第二批银子,这几个大太监都开心起来。毕竟,太监不能人道,也就这点追求了。而且,分批送银子,不但避免了得罪现在如日中天的刘谨,还能给其他几虎“自己手头有点紧”的印象,免得几个家伙以后敲诈自己。

    给几个大太监送完礼后,马林并未停歇,而是继续施展贿赂。不过,这一次,对象换成了文官。

    首先,自然是内阁首辅李东阳了。李东阳从刘健被刘谨斗败后,就一直担任内阁首辅。虽然被刘谨把持朝政,但不代表李东阳没能力。事实上,李东阳只是比刘健圆滑。而且,刘谨虽然把持朝政,却也不代表李东阳没话语权。只是,刘谨把持了吏部,掌握了百官的官帽子,更加有话语权而已。

    而且,随着八月份刘谨的倒台,之后就是李东阳的时代了。毕竟,正德皇帝并不怎么喜欢管事。

    但问题在于,李东阳这样的文臣,普通的财货是无法入其眼的。而且,李东阳本身也不缺钱,你送他钱,他未必要。

    马林想了半天,决定来点文雅的

    一开始马林打算花重金买些名家字画送去,可是又觉得不妥。为何?因为他若是花重金买名家字画,那么刘谨肯定会得到消息,其他“八虎”成员也会得到消息——好嘛,原来你还有钱,不肯送给我们啊

    因此,花重金求购名家书画这一条行不通。但是,若是不花费重金,又买不到上档次的名家字画。字画不上档次,好意思再大明帝国首辅面前拿出来?

    为此,马林非常发愁呀

    然后,马林就看到了刚吃过饭正在剔牙缝的丢勒这个二货

    好嘛,刚才还发愁没有好字画呢,这不有个活的画家?

    于是,马林直接拽上丢勒这个二货,去了李东阳府上

    不过,到了李东阳府上,马林才发现——自己好像两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