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3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历史上,英格兰人就不太看得上不能种地的加拿大地区,没怎么渗透加拿大沿海,而是专门去经营和开发适合农业的美国东海岸。

    而法国人海上力量薄弱,无法和英国争夺美国东海岸,于是干脆集中精力经营加拿大沿海,尤其是圣劳伦斯河流域。甚至,还修建了魁北克城,形成了对加拿大东部沿海的实际占领。直到“七年战争”时期,魁北克才被英国人武力夺去。

    但这也给马林提了个醒——有些地方,你不去占领,就会有别人去占领。所以,还不如先自己占个坑,避免让别人趁虚而入。

    实际上,原本历史上,整个美洲都是被教廷判给了西班牙的。可惜,西班牙人只注意开发加勒比海地区和南美,忽略了北美的开发。然后,英国人才趁虚而入的。接着,英国人的死敌法国,也进入了加拿大沿海地区

    所以,吸取教训的马林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注意对北美东海岸的占领和保护。至于南美,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河口附近也必须占领。而加勒比海上,马林则不太重视。若是实在没有办法,也是可以允许别国占一两个岛的。反正,加勒比海上最有价值的古巴岛,已经被马林控制了。

    5月初的时候,古巴哈瓦那殖民地又派了一艘船回来。这艘船的到来,让马林大喜过望

    马林之所以大喜,是因为这艘船装载了一批剑麻叶子,总数达到了几吨

    去年年中的时候,塔拉就曾派过船回来,告诉马林——找到剑麻种子了。然后,当时马林立即高兴地让塔拉在哈瓦那附近的丘陵地区,砍掉树木,种上剑麻。为此,塔拉利用收购来的剑麻种子,在哈瓦那附近的丘陵地区,种植了500亩剑麻。

    只不过,剑麻的成熟期长达2年以上。去年9月塔拉下令让人种下剑麻,但要收获,还得等一年半。

    但是,当初马林就给过塔拉指示——不但可以从墨西哥人那里收购剑麻种子,也可以直接收购成品的剑麻纤维嘛

    就算墨西哥土著不懂如此采集剑麻纤维,让他们直接采集剑麻叶片总会吧?

    于是,塔拉再度派人前往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帝国,和当地土著商议收购剑麻纤维的问题。

    但阿兹特克人不大愿意去采集剑麻纤维,为啥?因为阿兹特克人的石刀,割不动剑麻叶片就算割动了,对石刀的刀刃伤害也很大

    无奈之下,塔拉直接让他们从剑麻底部掰下整片的剑麻叶子。毕竟,剑麻叶子底端可不是剑麻纤维,而是叶柄,很容易掰下来。

    为了引诱阿兹特克人帮其掰剑麻叶片,塔拉直接拿出了大杀器——蔗糖

    虽然是最低级的黑砂糖,但阿兹特克人并没有吃过甜度如此高的东西。然后,阿兹特克人被蔗糖的味觉给征服了

    于是,精明的阿兹特克商人,派出手下,赶赴西北方偏远的干旱地区,掰下剑麻的叶子,带到沿海市场,和塔拉的手下交换蔗糖

    然后,塔拉筹集了几吨重的剑麻叶子,送回了本土

    马林得到这批剑麻叶子后,立即找来了擅长制作亚麻绳索的工匠,让他们把剑麻叶子剖开,分割成纤维,然后加工成绳索。

    毕竟,剑麻绳索可是最佳的航海缆绳,也是制作船帆筋骨的好材料。

    但是,见到这批剑麻叶子后,制绳工匠却连连咂嘴。为何?因为这批剑麻叶子,最佳的处理时机应该是刚收割下来的时候。鲜嫩的剑麻叶子,更容易剖丝,然后再用特殊的盐溶液浸泡,使其性能得到提升。

    可这批剑麻是直接以叶子的形态送回来的,已经错过了最佳加工时期。不过,好在剑麻纤维本身质量好。尽管性能可能下降,但制绳工匠们加工过后,一致认为这种剑麻做出来的绳子,比普通亚麻绳子强太多了

    然后,第一批剑麻绳子,被应用到了达芬奇搞出来的省力的舵轮系统中去。因为剑麻特别耐磨,以后的航海途中,就不用担心绳子因为磨损而断裂了

    此外,马林还拿出一批加工过的剑麻纤维,要求擅长织布的妇女,将其编制成帆布,用来配套上缘斜桁帆的船帆。毕竟,用亚麻布做的上缘斜桁帆帆布无法做太大。主要是,强度不够。而剑麻纤维强度很高,不亚于后世的强力尼龙。因此,用来做大面积的船帆,是很适合的。

    而制作好的这批剑麻绳子,以及正在编织中的剑麻纤维船帆,将会应用在未来马林亲赴大明的帆船上。毕竟,最好的东西,肯定是马林自用的。而结实耐用的剑麻绳索和船帆,也能让这趟航海的安全得到保障。毕竟,马林只是穿越者,不是神仙,没有第二条命去挥霍

第939章 横渡太平洋() 
当马林在思考未来去大明帝国的事情的时候,他期待中的亚美利哥,也率领四艘船,绕了很大一个圈子,经过南美洲南端,来到太平洋上,并一路向北,终于抵达了修建中的巴拿马城。

    此时的巴拿马城还只是一个城堡带一个简陋的港区,港区也只有几个简易的人工开挖的船坞。而巴拿马城边上那条不大不小的河流,也被巴拿马城的临时总督光头阿本命名为巴拿马河。

    当亚美利哥的四艘新式250武装商船抵达巴拿马河河口的时候,并未急着进入巴拿马河。这是因为,巴拿马河的河口部分,停了几艘阿本的船,他们这四艘船,有些挤不进去。

    光头阿本一看,这可不行。要是长期航海的船不进入淡水河修整除海蛆,那还不得被蛀蚀穿底了?

    然而,亚美利哥并未等着阿本给他清出泊地,而是直接在海边停靠下锚,然后自己直接登陆了。

    “老师,您怎么不把船停到河内?在咸水区不能除海蛆啊!您稍等,我这就下令给您的船队腾出泊位!”阿本疑惑地问道。

    在船长学校,哥伦布和亚美利哥是两位最重要的教授级的老师。而阿本,则是船长学校第一批学员,见到亚美利哥,自然尊称一声老师。

    但亚美利哥笑着拒绝了:

    “不用了,阿本,老师这四艘船,不怕海蛆蛀蚀。甚至,都不用大修!”

    “什么?”阿本满脸震惊。作为东弗里斯兰船长学校第一批优秀学员,阿本可是知道航海的艰难的。每一次远航过后,因为海蛆对船底的蛀蚀,以及沿途海浪的拍击和一些磕磕碰碰,大修几乎是必须的。而大修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给船底水线下部分更换几块蛀蚀得狠了或者碰坏的木板。这需要专业的可排水的船坞,以方便工匠们维修维护。所以,亚美利哥说他的船不需要大修,阿本才会感到吃惊。毕竟,亚美利哥的船队,可是绕着美洲航行了一大圈。要说船底不需要大修,阿本显然不信。可是,亚美利哥毕竟是船长学校的副校长和航海教授。他说不用大修,显然不会错。

    “难道,老师您在别处维修过了?”阿本只能这样猜测。毕竟,在智利沿岸的圣玛丽亚岛上,似乎也有一个小据点。难道,那个小据点也新建了一个维修船坞?

    亚美利哥摇了摇头,道:

    “不不不,阿本你误会了。老师的这四条船,船底都包裹了特殊的铁皮,不怕海蛆蛀蚀,也不怕轻微的碰撞和损坏。只要不碰到大的暗礁,几乎不需要大修!”

    “铁皮?”光头阿本大吃一惊,然后担忧道:

    “可是,老师,铁皮支持不了太久吧?很容易被海水锈蚀的!难道是白铁皮?”阿本想起上次回国,他似乎听说过国内出了不怕锈蚀的白铁皮。但是,上次他貌似听说过,马口铁皮的外皮若是磕碰了,也是容易锈蚀的啊而航海过程,尤其是探索新航路的过程,难免磕磕碰碰,白铁皮也不顶事啊

    北海国的航海规定是很严格的,第一次出航,一般都是由哥伦布和亚美利哥这样经验丰富的航海大佬带队。然后,他们会记录下沿途的坐标,以及标注出哪一段海域会有暗礁,需要特别注意。

    而且,在每艘船的船头,马林还特地修建了观察室,安排水手不间断值班观察,使用低倍的望远镜,观测前面不远处的海面是否有暗礁冒头,免得触礁。

    当然,这种观测,一般是给初次探索航线时使用的。而有了第一次探索航线成功,带队者的航海日志,就会清楚告知后来人,哪一段有危险。

    所以,在如此严格的航海规定之下,只要后来的船长严格根据之前的航海日志提供的坐标航行,几乎不会出危险。除非,倒霉遇到了飓风或台风。不然,航海很难出事。亚美利哥也是根据之前阿本提供的航海日志,一路航行过来的。即使危险的麦哲伦海峡,他们也安全渡过了。而当初,阿本的船队初次经过麦哲伦海峡的时候,差点损失掉两艘船。要不是同行的船只帮忙,可能就完了。

    亚美利哥自然看出阿本的疑惑,乐呵呵地告诉阿本——大公又搞出了一种新的白铁皮(马林没告诉他们是镍铁皮,反正他们也不知道镍是啥,只是告诉他们那是新白铁皮),不怕海水腐蚀。而且,船底包裹了白铁皮后,普通的碰撞,根本伤不到船只。除非,直挺挺地撞上尖锐的礁石。但是,对于哥伦布和亚美利哥这个级别的航海家,那种情况是很罕见的。

    阿本恍然大悟,然后热情地招待了亚美利哥一行。如今,虽然加勒比海那边的科隆湾联通巴拿马城的水泥路尚未修好,但陆上的道路已经打通了。只要不是遇到暴雨天气,科隆港那边已经可以给巴拿马城输送一些补给了。另外就是,阿本也会向附近的一些土著,换一些红薯、花生和辣椒等回来食用。还有就是,阿本有时也会派船出海打渔。比如这次招待亚美利哥一行,除了面包、腊肉等常规食物,还有新鲜的鱼,以及烤红薯和油炒花生米等菜,让在大海上航行了几个月的亚美利哥一行,吃得很爽。

    招待完了之后,阿本又开始下令帮亚美利哥一行准备航海用的淡水。

    准备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利用马林发明的模拟蒸罐头的方式,把整桶的淡水,放在装满水的大锅里(漫过桶口也可以),封闭起来蒸到沸腾。如此,木桶里的淡水就变成开水,绝对无菌。然后,水手们带上手套,使用工具趁热把水桶捞起来,快速塞上木塞并打上封泥,然后拿出去晒。等到木桶外表和封泥都晒干了,一桶密封好的可以保存几个月都不坏的淡水就准备好了。

    按照马林的预计,这次亚美利哥的船队横穿太平洋,因为顺风顺水,大约只要3个月的样子。所以,准备足够的淡水并不难。而且,3个月内,淡水绝不会变质。

    除此之外,就是帮忙准备些食物了。比如,阿本送了不少花生米和红薯给亚美利哥,让他们在航海途中食用。好歹,花生米和红薯也是蔬菜,也是含有维生素的,而且比较耐保存。当然,阿本是不懂这些的。他只知道,马林曾说过,航行途中多吃蔬菜是没错的。而且,他也蒙对了,红薯的维生素c含量是很高的。只要保存得当,新鲜的红薯能保存三四个月,完全可以撑过这波航行。

    准备好足够的淡水和食物后,亚美利哥等人整装待发,再度登船,离开巴拿马城,一路向西,向大明帝国台岛基隆的方向劈波斩浪,准备横渡太平洋

第940章 霍夫曼堡() 
南美洲拉普拉塔河口,后世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所在地,一个巨大的围墙已经矗立在潘帕斯草原的东端——这是征服潘帕斯草原的那支队伍在此落脚了。

    这支殖民潘帕斯草原的殖民队伍非常庞大,光是哥萨克战士,就有500个。算上哥萨克们的家人,得有两千多人。这还不算,因为,另外还有500步兵,以及步兵的家人,以及一批纯粹的农民总的算起来,总移民人数达到了5000人,是马林手下一次较大规模的移民。

    之所以搞这么大规模,是因为马林知道,潘帕斯草原上没有多少难处理的大树(主要是挖树根很艰难),很适合垦荒。

    除了这5000移民,船队还运来了数量很多的牲口。比如,哥萨克们的500匹战马,以及从贾马汗手里买来的作为口粮的三千匹正处于哺乳期的母马。这些母马估计还有较长时间的产奶期,至少顶过今年早期肯定没问题。更何况,这次船队带来的粮食也能维持很久。

    除了3500匹马,马林还运来了1000头牛和2000只羊。1000头牛显然是用于垦荒耕地的,而羊嘛,自然是用来放牧的。为了运送这3500匹马、1000头牛和2000只羊,马林特地派人去西班牙和葡萄牙购买了很多克拉克帆船,然后将之改装为适合运载牛马等牲口的特种运输船,随船队一起来到的潘帕斯草原。

    不过,殖民队刚登陆的时候,招来了当地土著的严重敌视。因为,殖民队伍太过庞大了。当地土著就算再傻,也看出来了——这些殖民者就是来抢地盘的

    所以,当地印第安人土著毫不犹豫地发动了攻击。只可惜,当地土著人太少了,袭击殖民队伍的部落,才300多个战士。殖民队派出的是步兵迎战的,因为,哥萨克们不太习惯坐船,刚登陆,他们还有些脚软呢。更何况,他们的战马也一个德行,没有几天修整根本缓不过来。故而,出战的只能是步兵了。

    500步兵出战,100个火枪手当仁不让地成了主攻。而当地土著没见过世面,在和火枪手们的对射中,他们很快被击溃了

    当然,不是他们真的打不过火枪手,而是这帮土著被火枪手们的火枪发出的巨大响声给吓坏了

    火枪声音很大,打完还冒烟。而铅弹打到土著身上,效果很恐怖三种因素合力之下,三百多土著战士被吓坏了,直接掉头就跑

    战后,经过清点,只有两个火枪手中了土著的箭。但因为土著的石器箭头威力太小,一点都不致命。加上殖民队伍带了足够的医用酒精,两名伤者根本没啥大事。

    可是,在夜晚,那帮土著又来了

    白天战败后,土著人酋长回去收拢部队,并开会讨论。结果,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那种会喷火冒烟的东西,可能只在白天起作用。于是,土著们决定夜袭

    当夜,殖民队伍的临时营地遭到了土著们的偷袭,使得营地乱作一团。所幸,在这紧要关头,火枪手们又站了出来,用排枪打退了或者说吓跑了土著人

    这次夜袭,给殖民队伍带来了十多人的伤亡。但尴尬的是,这十多名伤者,包括3名死者,大多是半夜慌乱中被自己人踩死踩伤的

    第二天一早,殖民队军事领袖约翰。马肯森下令——先修建围墙,保护殖民点不受印第安土著的袭扰。

    不过,围墙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马肯森下令——白天大家登陆修建围墙,并放牧马牛羊。但是,晚上则回到船上休息,包括马牛羊。除非,等围墙修建好了

    就这样,从4月中旬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后,殖民队伍就过上了白天修城墙,晚上回船上的生活。

    但因为哥萨克们几天后就恢复调整过来了,于是,约翰。马肯森下令——哥萨克,出击!

    500哥萨克跨上战马,身披链甲,抽出腰间的高碳钢马刀,开始了对当地土著部落的进攻

    面对人马合一的哥萨克骑兵,当地土著显然被吓坏了。和他们的同宗印加人一样,从未见过骑兵的当地土著,误会这些哥萨克骑兵是“人马合一”的半人马之类的怪物。人怎么可能战胜怪物?然后,最初袭击殖民者的那个部族轻松地被哥萨克屠了村。那个部落的男人都被杀了,包括老人。而女人和小孩,则被掳掠回了营地。

    和马林之前预想得差不多,那400名正宗的哥萨克,对这一战毫无感觉,杀起人来也毫不手软。而马肯森和副手阿加曼德率领的100德意志哥萨克的小伙子们,因为第一次上战场,很多人吐得稀里哗啦。然后,对于正版哥萨克们屠杀已经投降的土著男人的行为,他们感到很不适应。

    此战过后,100名德意志哥萨克,花了一周时间,才缓过来,再度上马出征,进攻了离殖民营地第二远的另一个部族。清理完这两个部族后,殖民点的安全才算真正有了保障。

    而此时,大围墙也修好了,人们开始在大围墙里盖房子

    之后,就是这个“城市”的命名问题了

    对此,马林早就有预案了——这座城市,肯定不叫布宜诺斯艾利斯了。因为,这个名字太长了,而且很西班牙。

    另外,对于阿根廷和拉普拉塔这两个名字马林也不打算用。因为,这两个词的意思在西班牙语里都是“白银”的意思。要是还用这两个名字,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有白银”吗?这和马林“闷声发大财”的指导思想相悖。

    所以,布宜诺斯艾利斯这个城名,被马林改成了“霍夫曼堡”。这样的名字,虽然不出奇,但简单明了,而且也宣扬了马林家族的威名。

    至于拉普拉塔河,马林也改成了拉普拉塔…巴拉那河中的后半段——巴拉那河。至于潘帕斯草原,名字倒是没变。

    而到了5月初,霍夫曼堡大围墙内,简陋的教堂也修好了,而泰勒主教派出的忽悠学生,也开始在教堂里开始了宣传大计了。

    眼看教堂修好,而住宅没那么急。毕竟,帐篷也可以顶一顶。反正,潘帕斯草原气候也不冷。而且,殖民点的重要任务——种植冬小麦,还没做呢

    于是,负责开垦事务的文官总督克劳德下令——暂停霍夫曼堡的建设,先搞定冬小麦的种植。要是误了冬小麦的种植,他这个总督肯定当不长

    于是,移民们纷纷走出霍夫曼堡的围墙,开始在拉普拉塔河(现在叫巴拉那河)南岸的沃土上,使用牛耕垦荒,并种下了冬小麦。至于肥料,船上也运送了一批加工好的复合肥过来

    在草原上垦荒就是顺,当然,前提是草原上水资源也要丰富。要是亚洲内陆草原那种干旱地区,垦荒了也没水灌溉。而潘帕斯草原不同,尤其是拉普拉塔河边的草原部分,简直就是垦荒的好地方啊。这里垦荒不需要伐木挖树根,直接牵着牛扛着犁到河边翻土就可以,不要太简单哦。反正,克劳德估计,在5月份之内,把冬小麦种下去的任务,肯定能够完成

第941章 西班牙要爆兵?() 
西班牙阿拉贡王国首都萨拉戈萨,刚结束对北海国和尼德兰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