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瑞典王国事先并没有准备,原先在老斯滕。斯图雷时代动员起来的一万多抵抗军,此时已经解散了,国内只有三四千常备军。当丹麦大军攻入瑞典南部后,顿时势如破竹,很快占据了瑞典南部沿海地区。
当瑞典王国动员起一万大军的时候,丹麦大军已经杀到斯德哥尔摩城附近了
不过,瑞典王国有当初马林赞助他们的两千支火绳枪。火枪守城,优势巨大。因此,丹麦军队想要攻破斯德哥尔摩也很困难。
但丹麦国王汉斯也不急着攻陷斯德哥尔摩,因为,强攻的话,伤亡太大。而且,马林已经给他划过红线了——丹麦只准割走斯德哥尔摩以南的地区
所以,汉斯国王干脆下令——让军队包围斯德哥尔摩城,只围不大,坐等斯德哥尔摩城内的粮草耗光。只要外界没有粮草再运进城去,瑞典人迟早会耗光粮草的。到时候,对方要么投降,要么灭亡
另外,汉斯还派了一支小规模的军队绕过斯德哥尔摩北上,去占领瑞典现在最大的财政来源——法一伦铜矿
只要占据了这个铜矿,并维持大规模生产,丹麦人就有收入来源了。法一伦铜矿现在大量产铜,而现在欧洲铜价又那么高。有了这个铜矿,完全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
而此时,新的瑞典王国的君臣们终于反应过来了——他们之前干了多大的蠢事
把马林踢出法一伦铜矿的股东圈子,看似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那么大的经济利益,也得保得住才行。很显然,丹麦人就是看准了瑞典在失去马林这个强大的军事盟友后,已经没啥倚仗了。如此,才有胆气发起攻击的。
但瑞典人想不通,为何丹麦的传统死敌吕贝克和汉堡,也会对丹麦入侵瑞典坐视不理。为此,瑞典派出了使者,向吕贝克和汉堡求援,希望他们能阻止丹麦对瑞典的“野蛮入侵”
不过,很显然,瑞典人拜错了菩萨。因为,这事的关键,其实是在马林身上
第824章 镍白铜“银币”()
当瑞典求救的使者抵达吕贝克和汉堡后,两个汉萨城市的官方态度显得很暧昧。毕竟,他们已经被丹麦收买了。而且,马林也和他们打过招呼。
不过,他们还是给瑞典使者做出了暗示——这事解决的关键,还是在马林身上
问题很明显,丹麦之所以敢放心大胆地攻击新成立的瑞典王国,就是因为瑞典王国的贵族们脑残,没收了马林在收益很高的法一伦铜矿的一半的股份。
而这,直接导致瑞典王国同马林的关系降至了冰点。原本,马林的北海国可是瑞典的盟友。即使暂时解除了军事同盟,可若有战事发生,瑞典向北海国求援,也是可以的。毕竟,大家关系那么好,马林还在瑞典有重大利益
可是,就因为瑞典贵族们贪图法一伦铜矿巨大的利益,利益熏心之下,做出了把马林踢出局的不明智决定。正是因为如此,丹麦人才敢放心大胆地进攻瑞典的。
事实上,瑞典人,包括吕贝克人和汉堡人都不知道,即使瑞典贵族们没有剥夺马林的一半铜矿股份,马林也会算计他们的。毕竟,瑞典太强大,对马林并没有好处。
只是,如果瑞典贵族不剥夺马林法一伦铜矿的一半股份的话,马林可能会很为难——因为他会找不到跟瑞典人翻脸的借口,也没有不出兵援助瑞典的借口
但法一伦超级大铜矿的巨大利益,让瑞典国内的贵族们红了眼。加上正好他们得知德意志诸侯们联手打压马林,他们于是壮胆做出了剥夺马林股份的准备。毕竟,法一伦铜矿的一半股份,每年收益很高的。此前,马林一人独占矿山一半的收益,而瑞典十多家大贵族却只能瓜分另一半。这使得他们极为不满,最终才做出了吞掉马林的股份的不明智决定。而这,也给了马林不支援他们的充分理由。而且,瑞典人也知道自己理亏。所以,这次求援,他们就没求到马林头上
但事实上,马林早就做好了充当调解员,调解这场战争的准备。因为,如果每人调解的话,丹麦会真的打败瑞典王国,消灭瑞典的。瑞典以前又不是没有被丹麦统治过,要是战局太过不利,瑞典也未必不会投降丹麦。
所以,这时候需要一个有分量的调解员,调解两国的军事冲突,并劝说两国重新划分疆域和利益而马林,显然比较合适。毕竟,他很能镇得住场子
而且,北欧不属于德意志,马林只是发誓不在德意志境内搞事了,派兵去北欧搞事,不在承诺范围内。马林要是发话,双方也不敢不听。不然,惹怒了马林,派个一两万大军出来
当然,调解也不是白调解的。实际上,马林早就做好了打算——帮瑞典调解可以,但自己在法一伦铜矿的那一半股份,必须拿回来。不然,自己凭什么帮瑞典调解?任由丹麦灭了瑞典王国就是
这一招很无耻,是马林跟毛子学的,毛子就在二次鸦片战争中,以“调解有功”为名,无耻地索要华夏东北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毛子相比,马林觉得自己简直就是超级老好人了
到时候,马林也可以学毛子,无耻地表示,自己帮忙保住了瑞典王国。如此大功劳,你们是否该还我一半的铜矿股份?
吕贝克和汉堡的官员们,也向瑞典使者作出了暗示,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马林。不过,派往两城的使者并没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因此,他们秘密返回了瑞典,请求瑞典国王和贵族院的大佬们做决定——是否向马林求援
而马林这边,现在也忙得很。忙啥?自然是忙着接收新得到的鲁尔河地区的土地啊。毕竟,这些新得到的土地,马林需要派出驻军,而且需要重新任命官员对其进行管理。而这些,对于马林而言,都是很繁重的工作。毕竟,官员的任命、驻军的派遣,以及大批物资的调拨,都需要马林亲自审核签名。
有些政务,马林是可以下放给首相去自行处理的。但是,重要官员的任命,军队的调遣,以及大批物资的调拨,马林绝不会假手他人。尤其是前两个事务,属于国家事务中最核心的事务。高层官员的任命和军队的调遣,可不是能随便下放的权利。一旦这些权利丢了,就等于被架空了
至于大批物资的调拨也需要马林亲自签名,是因为,北海大公国的财富,大部分都在马林个人名下,自然需要他的签名。
这个年代的欧洲,国主和官府公私之间,还不太分得清楚。在这个时代的欧洲,官府的财政即是国王和诸侯们自家的财政。因为,这个时代欧洲并没有全民征税,王国和诸侯国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国王和诸侯庄园的产出和商业税收。就连宰相,他的薪水也是国王或诸侯自行承担。而一个王国或诸侯国,也只有一个国库——国王的金库不像同时代的华夏,属于官府的国库,已经和皇帝的内库分离开了
但签署调拨物资的文件,真的很累啊。毕竟,文件太多了
而在钱粮拨付环节,马林尴尬地发现——貌似国库没资金了
因为换地盘,马林向克里弗公国支付了大量钱币。这直接导致,马林的国库中没有什么现金货币了,只剩下了水泥仓库中大量的粮食。
现在,首相杰弗里悲伤地表示——现在国库已经拿不出多少现金了。如果想维持住国内经济正常发展,必须拥有足够的钱币作为流通支付的手段呀马林已经可以自行脑补出北海国市场上严重缺乏货币的可怕场景了
就在马林头疼缺乏货币刺激市场经济发展的时候,古巴忽然送来了很多镍块
经过很长时间的攻关,海德尔的弟弟——古巴莫阿总督威尔茨,终于带领麾下工匠们,掌握了成熟的镍金属冶炼方法。同时,在获得镍金属的同时,还能大量获得硫酸。因为,古巴莫阿的红土镍矿的成分是硫化镍。在镍金属被提炼出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生成硫酸和亚硫酸
当然,马林现在感兴趣的不是硫酸,而是镍块
镍块重熔后,可以和铜液混合,制造出白银外表的白铜。白铜外表和白银很像,而且同样不容易氧化。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和真正的白银相比,白铜太硬了点
但马林还是打算使用白铜铸造钱币为何?因为白铜虽然硬,而纯银很软。可是,现如今的欧洲,银币中普遍掺假严重,导致银币也早已失去白银柔软的物理性质了。
一般而言,因为纯银很软。所以,在铸造银币时,铸币厂会故意在白银中添加部分铜,以增强银币的硬度。比如著名的西班牙银元,含银量基本就是9成,也就是90%。剩下的一成,则都是铜。
这是因为,添加了铜后,白银的硬度就会大大增加。事实上,经典的西班牙美洲银元,就是含银90%和含铜10%的混合金属。
不过,那是指发现了美洲大量银矿后的西班牙银元。在这个时空,因为马林的穿越,西班牙已经基本放弃了美洲的殖民开发了。因此,自然也就没有含银量达9成的美洲银元的出现。
现在,整个欧洲都缺金银。所以,欧洲的银币,现在含银量都不高。像法国和意大利不少邦国,银币的含银量普遍已经跌到了25%以下,也就是不足四分之一。
如此,法国和意大利的银币,实际上是含铜大部分和含银少部分的“铜币”了,硬度也很高。
而有了镍金属块后,马林完全可以弄出镍白铜。然后,用镍白铜,铸造假的银币——不含银的银币
镍白铜的物理性质和大部分是铜、少部分是白银的所谓“银币”的物理性质非常接近——都银光闪亮,也都耐腐蚀,非常难以区分
正好,马林现在因为国内缺乏货币。于是,他决定——让铸币厂使用螺旋式压币机,大批量仿制含银量很低的“法国银币”。
然后,使用这些“法国银币”,去欧洲市场上套换金币。接着,再用金币去交换真正的银币回来如此,北海国货币短缺的问题就立马解决了
而且,通过大批量私铸“法国银币”,马林相当于暗中得到恶劣大量原本该属于法国官方的“铸币税”(铸币利润)。在自己发财的同时,也打击了法国财政
事实上,镍金属在现在比白银更稀罕。若是马林拿镍金属去出售,也许价格不亚于白银。
但是,二者的开采成本是完全不同的。一般银矿,含银量是很低的。比如后世最大的银矿坎宁顿银矿,矿石含银量只有200克每吨。也就是说,矿石含银量,只有百分之0。02。而古巴镍矿,普遍含镍量,在百分之二左右。
也就是说,古巴镍矿金属含量,是一般银矿的百倍。如此,开采和冶炼的时候,成本也相差百倍。
毕竟,冶炼2千克白银,需要开采和加工10吨银矿石。而冶炼2千克镍金属,只要开采和加工0。1吨镍矿石这成本和效率,差得太大了
而且,用镍白铜制造出来的劣质“法国银币”或“意大利银币”,和人家正版的几乎差不多,非常难以分辨。
因为,欧洲一直没有白铜。直到清朝年间,也就是18世纪的时候,欧洲还大量进口华夏出产的白铜,并称之为“中国银”。直到19世纪,德国人才搞清镍白铜成分,并开始生产白铜,并取代华夏出产的白铜,占领欧洲市场(见白铜百度百科)。
也就是说,马林用镍白铜生产银币,在这个年代,欧洲人是无法分辨出来的,更搞不清成分。即使知道那不是白银,但因为白铜在欧洲稀罕,也会将其作为珍品的。
但是,开采和冶炼白银和镍的成本,完全是不一样的,差距可达百倍。所以,马林用镍白铜铸造假银币,利润也是百倍。如此高的利润,比抢钱都要来得快
唯一担心的,就是螺旋式压币机压制的假的“法国银币”,可能会比正版的法国银币更加精致。毕竟,正版法国银币还是用人工捶打的呢,质量哪里能跟机制币相比?
第825章 铸币技术哪家强()
事情果然不出马林所料,当假的“法国银币”做出来以后,果然比正版的法国银币强多了。试铸了一千枚法国德涅尔小银币后,马林对比了半天,发现特么的这一千枚“法国银币”规格非常一致,一致到完美。
但实际上,真正的法国银币都是工匠们用锤子和简易冲压模具敲打出来的,质量远不能跟机制币相比。
如此优质的银币,法国官方也造不出来。尼玛德要是出货量小点,比如几千几万枚还好说,要是几十几百万,肯定会惊动法国官方的。毕竟,你特么谁见过几十万枚银币如出一辙的?太好了也是破绽啊
就像抗战时期一支日军队伍冒充八路想断掉八路军指挥部,结果,这支队伍的鬼子,汉语说得相当好,还会方言可特么的,就因为这支队伍所有人都穿着新衣服,装备齐整崭新,连骑的马,都是东洋大马然后就暴露了毕竟,真正的八路都很穷,战士们衣服打补丁才是正常的,你丫全队人马衣服和装备崭新,别人也不信啊还有,当时八路军骑的马也是本地马为主,缴获的东洋大马很少,这也是破绽总之,盗版比原版还好,也是个破绽
马林恨不得扇负责伪造法国银币的工匠几个大耳刮子——你是不是虎啊?造那么好,别人能看不出?而且,这个时代,没有那么标准统一的银币啊。毕竟,是手工打造出来的,误差很大。
还有就是,假银币的密度控制得不好。因为,镍和铜的密度都是8。9克每立方厘米。二者混合,密度自然也还是8。9克每立方厘米。可是,银和铜的合金不同。银的密度是10。53克每立方厘米,显然高于铜和镍。想要制造出真假难辨的假银币,不但要做到外表像,而且大小和密度也必须差不多。毕竟,这个年代,有一种很简单的辨别银币真假的手段——比较法
有经验的人只要把两个银币对比一下,然后用简单的天平称量一下就知道。只要以一枚真银币作为参考,另一枚银币通过称量和对比就能看出来。
但正是因为这种手段简单落后,才给了马林操作的空间——只要密度和外观差不多,这个时代的人很难看出来。
事实上,之前马林就做过一种铅、锌和铜的假币。但那种假币的问题很大,为何?因为锌的密度只有7。14克每立方厘米。想要造出逼真的假银币,就必须多加铅,以填补密度差异。
可问题在于,如果铅加多了,时间久了,“银币”外表就会发黑。发黑后,都可以拿这种假银币当铅笔写字
而镍的密度和铜一样,这样制造假银币时,就可以少加点铅。铅只要少一点,问题还是不大的。只要添加的铅使得密度和真币差不多,且因为铜和镍的密度一样,镍想放多少就放多少。
而且,古巴红土镍矿的处理和冶炼非常简单。虽然红土镍矿中伴生有钴矿,但还原反应得到的镍块,即使含有钴金属也没事。因为,钴的密度同样也是8。9克每立方厘米
可铜矿的开采冶炼就复杂得多,因为,铜矿的含铜量能达到1%就算富矿了。像法一伦铜矿那样能有好几个百分点的含铜量,就算富矿了。
此外,铜矿一半多为伴生矿,往往伴有金银铁等多种伴生矿。所以,铜矿的筛选,很是麻烦。而红土镍矿的成分则比较简单,金属主要是镍,伴生少量钴,处理起来比较容易。
从开采和冶炼成本来说,镍的生产成本是比铜要低不少的。所以,马林宁可多加点镍。不过,考虑到以后要搞不锈钢,他还是省着点加了。但第一批假银币,马林还是加了不少镍的。其原因就在于——欧洲铜价太贵了使用太多铜,成本有点高
但在未来,如果能从明朝和日本获得廉价铜,他还是更愿意多加铜的。毕竟,从整体来说,镍是比他铜更稀少的战略金属资源。
也就是马林是穿越者,恰好知道古巴有容易找的红土镍矿,才使得获得镍的获取成本比较低。另外,这次马林主要是实在缺乏货币了,才会用大量的镍去制造假币的。如果能获得大量的廉价铜和白银,他才不乐意用镍金属去造假币的。
这一次,威尔茨在古巴干得太出色了。他毕竟是矿山工程师出身,对于开矿太有经验了。马林这次一下子就获得了50吨镍金属,相当于5000万克。如果每枚1。5克重的假银币添加1克镍的话,足足可以制造5000万枚法国德涅尔银币啊!
5000万德涅尔是啥概念?德涅尔和帝国芬尼的兑换比是2比1。也就是说,5000万德涅尔相当于2500万芬尼。而60芬尼等于一枚杜卡特金币,如此,5000万德涅尔,就相当于41。67万金币了
虽然铸币也是有成本的,但马林可以保证,自己用镍金属代替白银,并用螺旋式压币机铸币,利润要比一般国家更大。
现在唯一的问题在于——北海国铸币厂仿造的假的“法国银币”质量太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林最终想了一个办法——增大误差法
什么叫“增大误差法”呢?就是把铸钱的模具做得粗糙点。然后,还故意让模具和螺旋式压币机底座之间弄出空隙。一旦有空隙,在螺旋式压币机压制假银币的时候,模具就会滑动,造成压制误差,使得压制出来的银币,有点歪斜。
还有就是,模具刻制也尽量粗糙点,使其看起来像是手动打造的。除此之外,马林还下令雕刻了上百个不同的粗糙的钢制钱模,用来压制假的法国德涅尔银币。
经过多次调整,工匠们在马林的指挥下,终于掌握了诀窍,使得机制币看起来更粗糙了,更贴近于手工打造的银币。
相信这一批价值41。67万金币的假的法国银币打造成功后,马林肯定能获利一半以上。但这还是次要的,因为,只有有了足够的钱币,市场才能够更加活跃起来。
当然,这批假币是投放法国市场的,不是本国市场。马林要做的,就是和法国官方争夺铸币税,打击法国财政。
为了扰乱法国市场,马林已经让北海商会巴黎分部,暗中联系了一大批法国金融商人。然后,通过他们的手,把这批假银币兑换成黄金。然后,再拿回德意志地区,兑换成真的银币,带回北海国流通之用。
另外,这些假的法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