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在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月,马林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好好睡上一觉

    当马林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了。于是,让来到总督府的餐厅,准备吃点什么。而此时,随船而来的几名船长,也在基德船长的带领下,在那儿吃上喝上了。而且,貌似几个人在那儿吹牛

    马林凑上前去,想听听他们说什么。只听基德船长激动地说道:

    “这次航行,充分证明了大公发明的这种‘上缘斜桁帆’,不但容易操作,效率比拉丁三角帆要高,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船帆压根不需要考虑季风问题!”

    边上几个船长听了后纷纷点头赞同:

    “是啊,从前的横帆船,想要远航,必须考虑季风问题。欧洲这边还好,我听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航行,特别要考虑季风。如果季风不来,甚至船只需要长期等待呢”一名老练的船长说道,其他几个船长也纷纷点头。

    事实上,马林对于这个说法也是很赞同的。他记得,前世资料中提到过——西班牙“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就特别依赖季风。马尼拉大帆船从美洲去菲律宾马尼拉比较方便,顺着洋流和风带走就行,而且速度非常快。

    但从马尼拉去美洲就十分麻烦了——从马尼拉去美洲,需要从马尼拉出发,然后经过台岛南部的巴士海峡,抵达台岛东岸。接着,顺着季风,以及西太平洋的黑潮北上,抵达日本东部海域。此时,纬度进入了西风带,而且黑潮之后就是自西向东的北太平洋暖流。这股暖流从日本正东方向的海域出发,向东直达加利福尼亚州西海岸偏北的位置后,一分为二,一部分北上,称为“阿拉斯加暖流”;而另一部分,则沿着加州海岸南下,抵达墨西哥西海岸,称为“加利福尼亚寒流”。而“加利福尼亚寒流”抵达赤道附近后又向西拐,形成补偿流,称为“北赤道洋流”

    当然,西班牙的马尼拉大帆船顺着加利福尼亚寒流抵达墨西哥西海岸后,就会在阿卡普尔科靠港卸货。然后,船只也需要大修一番,而船员们,也需要登岸放松一段时间。然后,等准备完毕了,就再登船,顺着“北赤道洋流”和东风带,再度前往菲律宾马尼拉

    且不说从墨西哥到马尼拉这段航程,据记载,从马尼拉到墨西哥这段航程,需要绕一个大弯。而且,从马尼拉北上日本东部海域,特别依赖季风。毕竟,横帆船对风向的依赖。即使有黑潮的势可借,也需要顺风,才能顺利航行。

    但上缘斜桁帆不同,这种帆和中式硬帆一样,可以借助八面来风。只要不出现无风的情况,船只就可以自由航行,无需考虑什么季风方向。

    而且,马尼拉大帆船夏季从马尼拉出发,也是很危险的。因为,夏秋季南海地区,包括菲律宾海域,容易刮台风。要是帆船遇到台风,几乎就死定了。因此,夏季从南海海域出航,其实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并不安全。

    而若是有了上缘斜桁帆,那就大不一样了。因为,船只不用再傻傻地等待季风时节,随时可以出发。甚至,完全可以避开夏秋台风季节,航海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赫赫有名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受到季风的影响,每年从马尼拉去墨西哥的船队,只有一趟。如此,严重影响了贸易的频率。如果不用等待季风的话,除了台风季,其他时节马尼拉随时可以出航,会大大增加贸易的总量

    马林现在已经打算占领台岛,作为和大明贸易的中转站。以后,他的船队,不可避免地要学西班牙人,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航线。所以,上缘斜桁帆无视季风的特点,非常珍贵有价值

    至于前世上缘斜桁帆为什么不太有名气,是因为它出现的年代太尴尬了——上缘斜桁帆,直到20世纪初,才基本完善,并投入使用。可惜的是,那个年代,蒸汽机技术已经完善,柴油机都出现了。所以,帆船这种东西都被淘汰了,更何况只是帆船一部分的上缘斜桁帆?

    所以,不是上缘斜桁帆不够优秀,而是生不逢时而已

    但现在,马林穿越过来的这个时代,大航海刚刚兴起,甚至技术还很落后。马林提前400年搞出上缘斜桁帆这种大杀器,完全就是开挂啊

    如果不用等待季风的话,马林麾下的航海船,每年可以多跑几趟,而带来的利润,必然是大大增加

    开心之下,马林和几位船长频频碰杯,一个不慎,把自己灌醉了

    第二天一早,马林再度醒来。穿好衣服后,马林在一群护卫的簇拥下,由加兰德这个总督带路,开始在悉尼城附近视察当地的开发情况。

    此时的悉尼,并未形成城市,而是只有一个城堡,然后周围是成片的村庄

    城堡自然是加兰德修建的殖民基地,而周围的村庄,全是那几万英格兰难民被送到后聚居形成的。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之前,加兰德带着几百移民过来的时候,开发难死了,只在悉尼城堡周围开发了一些土地。但几万英格兰难民的到来,导致岛上开发速度大大加快。悉尼城堡周围的森林,迅速被移民们砍光。然后,大片的农田和牧场出现在了悉尼城堡周围。和这些农田和牧场一起出现的,自然是许多村庄。毕竟,英格兰移民可是有好几万人呢

    原本,那些英格兰移民是打算把砍下来的树木都用来修房子或当柴火烧掉的。可是,加兰德严格执行马林的命令,下令所有橡木,全部整木保留下来,并修建棚子,把这些橡木原木都放进棚子里天然风干。至于修房子和烧柴火,直接使用其他类的树木就是了。布雷顿角岛上,白云杉、冷杉、黄桦和糖槭树都很多,橡树只占少部分。但是,因为布雷顿角岛上到处都是原始森林,所以,即使只占少部分,最后布雷顿角岛上几十米长的橡木原木,也堆积了很多很多。比如,马林视察的这个木材储备区,就兴建了上千个大棚,储备了几万根几十米长的橡木原木。这么多巨大的橡木原木,拿来都可以制造十几艘排水量2100多吨的“胜利号”风帆战列舰(胜利号耗费2000多棵橡树)。但考虑到18世纪英国已经没什么太高大的原始橡木了,所以,这几万根巨大的原始橡木原木,能造的船更多

    只是,马林并未在布雷顿角岛设立造船厂,而是只设立了一个船只修理厂,只能负责给帆船损伤的部位更换木板(比如船底被海蛆蛀蚀严重的区域,都要更换木板,避免船体出现漏洞进水)而已。也就是说,悉尼城堡附近储备的几万根巨大的橡木原木,他们的用途,只是用来切割船体部件木板的,好用来修补船只

    “真特么奢侈!”马林虽然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但事情发生在眼前,他还是忍不住咂舌不已。

    而且,据加兰德所说,偌大的布雷顿角岛,实际上目前只开发了东北部沿海地区和沿河地区。至于岛屿西边大部分地区,还尚未开发呢。

    不仅如此,加兰德还告诉马林——在设立了造船厂的北美双岛,那边储存的橡木数量更为庞大,达到了十几万根几十米长的橡木原木的储备水平

    这还只是从双岛上砍伐下来的树木,随着艾伯特在纽约曼哈顿岛上建立了基地,并向德拉瓦印第安人收购橡木。估计,曼哈顿岛那边,想要储存几十万根橡木原木,也是轻松加愉快

    总之,就一句话——北美大陆,木材多得难以想象

    马林看到拿堆积如山的粗大原木,眼睛都看花了。原本,他是知道这边橡木原木很多的。但是,听说数字是一回事,而现场看见几万根几十米长的橡木原木堆在那儿,又是另一回事了。看到堆积如山的可以用来造船的木材,马林有点晕

    忽然间,马林脑海中闪现出了一个奇葩的念头——我要是能把这些木材拿到21世纪去卖就好了21世纪,橡木每立方价格好几千,现场橡木原木有几万根,总价估计能卖十几亿,都能完成十几个老王的“小目标”了

第803章 枫糖() 
看着堆积如山的橡木原木,马林心中一半是开心,另一半则是蛋疼

    为啥蛋疼?按理说,这么多木料,应该可以爆很多战船的。可问题在于,除了木料,马林其他资源不足啊

    造船并不是只有木头就行的,还需要钉子、干性油和油漆(二者构成防水涂层)等。而且,因为长期泡在海里,铁钉还不行。因为,铁钉容易被海水锈蚀。所以,最好是用铜钉。而干性油,欧洲没有油桐,一般用亚麻油。有时候也用橄榄油,但需要和油漆混合使用。因为,橄榄油是非干性油,防水性能并不好。所以,需要配合油漆使用。

    可是,亚麻油产量太少。而且,亚麻油还可以吃。因此,其价格自然居高不下。用来造船,实在是成本高昂啊。

    铜钉就不用讲了,欧洲银铜比价是1比15,15个铜钉相当于一个白银做的银钉,可见其成本

    而油漆,欧洲没有漆树,油漆都是矿物和动物产品精心调制出来的,价格非常贵

    所以,即使马林有再多的木材,没有足够的铜钉、干性油和油漆,也是白搭。而且,马林现在手里还没有太多的造船工匠呢,说多了都是泪啊

    看完那些储备木料,马林感到肚子饿了,于是就带着手下来一次野外烧烤。烧烤的材料是就地取材的——一名侍卫脱掉铠甲,以刘翔、博尔特的速度,随便在草地上逮了一只绵羊回来,直接就地屠宰分割,然后架在烤架上开烤

    什么?你说偷盗百姓家的羊?笑话,整个布雷顿角岛都是马林的,杀一只羊还需要废话?当然,马林是个讲究人。虽然法理上讲,他只是让人杀了一只自家的绵羊,但为了表现自己很讲理,马林还是让人找来牧羊人,赏了一把小银币给牧羊人,作为报酬。事实上,这只羊不值一把小银币(就是含银量50%的芬尼银币),但马林图的就是高兴,多给点也没啥。当然,这只养是属于马林麾下庄园的,马林肯给钱,只是不想坏了规矩。在牧羊人走之前,马林叮嘱他——拿着价值一只羊的钱去庄园报账,其余的就赏给他了

    牧羊人千恩万谢地走了,而马林,则和侍卫们专心地烤全羊

    木材也是就地取的,不过,这个马林并没有付钱。为啥?在北美,羊是重要财物,而木材却不是。因为,在布雷顿角岛上,除了橡木被归类,其余木材扔得到处都是。除了影响农耕的非橡木木材被挪开了,其余种类的都是随便扔。谁家缺柴火了,到处捡

    肥羊在烤架上不停转动,而加兰德这个总督,则亲自在一旁添加柴火。而他的柴火,都是边上那些担任侍卫的猛男劈出来的。

    闻着柴火的烟气,马林忽然感觉有些不对——怎么还带着点淡淡的焦糖味?

    忽然,马林恍然大悟——他终于想起来这是啥了

    这种木材,其实名叫糖槭,又叫糖枫。后世只要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加拿大的国旗上的标志是枫叶。而加拿大国旗上的红枫叶,其实也叫糖槭叶。

    糖枫是一种原产北美高纬度地区的高大乔木,他的树叶,到了秋季,会变成火红的颜色,就如后世加拿大国旗上的样子一般。当然,他最有特点的,还是他的树干,能流出一种甘甜的树汁。这种树汁,经过小火慢慢加热浓缩,就会得到天然枫糖浆,一种带着木香和焦糖味的饴糖。

    马林前世看过报道,说枫糖味道没有蔗糖甜,但热量远低于蔗糖。而且,它含有丰富的钙、镁和各种有机酸,能补充营养不均衡的虚弱体质。

    据说,北美的印第安人,在冬天的时候,只能打猎吃肉,缺乏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导致很多人生病死去。加拿大的冬天本来就很冷,若是冬天再缺乏营养,导致身体生病,很容易死在冬季。

    后来,在1600年前后,加拿大印第安人偶然发现,他们可以从糖枫树上钻孔,使其流出一种香甜的树汁。这种树汁喝下去,不但甜美,而且对身体有好处。后来,欧洲殖民者,曾称呼枫糖为“印第安糖浆”

    当然,这是还没发生的事情。如今,才1507年,印第安人显然还没有发现枫糖。毕竟,那是1600年前后的事情。

    而且,马林记得,枫糖的提取要求也比较高——他需要在春天,而且对气温要求严格。提取枫糖很简单,就是在15年树龄以上的糖枫树上,钻一个小洞,然后套上管子,等树汁慢慢流出。

    一般一棵树每年采集一次,一次可采集100千克左右的树汁。然后,经过浓缩和加工,这100千克树汁,又可以加工出两三千克的枫糖。加工出来的枫糖,有些类似松香的颜色,颜色越淡,等级越高

    不过,虽然是在春天,可采集枫糖要求的天气,也是很严格的。马林前世看过的文章说,采集枫糖的季节,在加拿大春季中前期,气温要求是——夜晚温度不超过0摄氏度,白天则需要在5摄氏度以上

    据说,糖枫在春夏秋季,在树干内积累了大量的淀粉。然后,在漫长的冬季,在树干内淀粉多转化成枫糖

    而到了春季,当气温开始回升后,这些枫糖又会慢慢地被糖枫树吸收,转化为能量。因此,在早春十分,最迟到中春时节,就要采集枫糖树汁。不然,糖枫树本身就会吸收掉那些枫糖。而且,为了不让糖枫树死掉,最好只在树干上开一个小洞,不能钻太多洞,不然树会死掉

    马林琢磨着,现在是四月份。按理说应该是中春了。可是,布雷顿角岛属于后世的加拿大,纬度较高,春天来得比较晚。昨晚上,他感觉温度就在0度左右,而白天,却有10度的样子,的确是采集枫糖的好时节啊

    所以,吃完烤全羊,马林顾不上继续视察了,而是回去找工具去了。找到开树洞的凿子、皮管以及木桶后,马林招呼加兰德一声:

    “走,咱们采集蜜糖去!”

    加兰德满脸的莫名其妙——啥?少爷说去采蜜糖?可咱不是蜜蜂啊

    带着满头的问号,发现马林在一名木匠的带领下,走到一株红叶树(加兰德不知道那叫糖枫树,只知道那种树秋天树叶是红色的)前面,直接凿洞。然后,用皮管引导,让树汁慢慢地流入桶中

    而后,马林不满意流速太慢。于是,他又回去找了一批工具,在岛上多个糖枫树树干上凿洞,收集树汁

    第二天,马林已经收集到大约两百千克的树汁了。然后,他找来一口锅,底下小火加热,开始提纯树汁

    经过提纯,马林得到了大约5公斤中的天然琥珀色的浓稠糖浆

    “来,大家都试试”

    “%¥#%#¥%”喝完枫糖浆,大家都震惊了,很多人脸上还出现了不可描述的神情

    “这这是蜂蜜?”加兰德被震住了他实在想不通,马林在树上凿个洞,都能弄出类似蜂蜜的糖汁出来,实在太神奇了

    “不是蜂蜜,只是枫糖而已。平均每颗足龄的糖枫树,每年可以采集100千克树汁,可以熬出两三千克枫糖”

    加兰德的嘴巴顿时长大了:

    “我们这儿最多的就是这种树了,比橡树多多了。要是每棵树都采集两三千克枫糖,那得多少糖啊?”

    要知道,这个年代,糖在欧洲可是稀缺的资源,都是放在药店卖的。而布雷顿角岛上,糖枫随处可见,加兰德已经看到滚滚的金币砸向他了

    马林点点头,道:

    “从现在开始,如非必要,停止砍伐糖枫树。还有,你要尽快采集枫糖。我估摸着,能采集枫糖的时间不多了。你必须在半个月内,采集足够的枫糖。不然,过了季节,就不能采集了”

    “啊?还有这种事情?”加兰德顿时慌了。

    “废话,这种糖汁,只有早春时节可以采集。要求是晚上温度不超过0度,白天在5度以上对了,达芬奇发明的水银温度计你这儿有的吧?可以拿来参考”

    “是,我明白了,我这就安排准备足够的管子和桶,争取采集足够多的糖汁!”

    “嗯,记住,一个树只能凿一个洞,别凿太大。不然,树会死的”

    “啊?我们抽取了糖汁,树还能存活?”加兰德有些震惊。在他看来,从树里流出100千克树汁,树哪还有活着的道理?

    “废话,那些树都是40年树龄以上的老树,张那么高,那么粗,每棵树流100千克树汁算啥?你记住,千万别把树弄死了!流完树汁,你必须给树干做些处理,好使其恢复过来。不然,第二年就弄不出枫糖了!还有,找几个工匠,研究下如何把糖浆变成固体的枫糖。固体的枫糖装进油纸袋里密封保存,我好拿回欧洲卖!”

    “明白!”加兰德说完,直接急匆匆地准备管子和木桶去了。他要抢时间,在马林说的短时间内,收集到足够的枫糖。不然,就要错过季节了

第804章 利用印第安人采集枫糖() 
发现了枫糖这个产业,让马林大为振奋。要知道,后世加拿大光是东起魁北克城,沿着圣劳伦斯河西至尼亚加拉大瀑布这条著名的800多公里长的“枫树大道”,每年枫糖的产量就有3。2万吨之巨。

    在白砂糖出来之前,枫糖的品质,足以和黑砂糖和红糖媲美。虽然甜度有些不足,可口味比另两者更好。在目前欧洲蔗糖奇缺的情况下,枫糖完全可以替代蔗糖占领市场

    当然,马林绝不会说这是加拿大遍地都是的枫树上弄到的。要是这样说,为了谋夺枫糖这个巨大的产业,没准法国和西班牙会联手抢夺的。单独对上其中一个,马林还有信心,两个一起,就太难了。而且,为了暴利,这两个世仇国家也是很有可能暂时联手的法国有陆军优势,西班牙有海军优势,陆军也不差。二者合一,马林很难扛得住

    因此,马林决定——谎称枫糖是蔗糖,只是一种特殊的制作方法而已

    如此一来,就没有人会抢北美殖民地了。最多,他们会想办法自己多种甘蔗。所以,马林已经给枫糖取好了名字——古巴蔗糖至于原本的蔗糖,就叫普通蔗糖呗

    3。2万吨枫糖啊!马林想想就觉得激动!要知道,现在欧洲蔗糖的价格是2先令每磅。3。2万吨相当于7054万磅,也就价值7054万先令,约等于1400万金币

    当然,账不是这么算的。要是真有7000万磅枫糖流入欧洲,估计糖价至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