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德兰半岛的问题解决后,马林和丹麦之间的账,算是清了。至于那50万金币的赔款,要5年的偿还期呢。而且,马林并不打算逼迫丹麦太紧。必要的时候,马林还可以放宽还款的时间。

    为何马林对丹麦如此宽容?还允许对方从日德兰半岛带很多人走?除了把有文化的丹麦人送走的原因外,马林还有其他的考量。

    什么考量呢?是因为马林开始防备瑞典了

    马林可是熟知历史的,他知道,如果没有他的干预的话,丹麦也会衰落。而瑞典,则崛起为北欧霸主,并在一百多年后的三十年战争中,忽然崛起,还杀进了德意志地区。

    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新崛起的瑞典,居然获得了不莱梅大主教国、费尔登主教国和波美拉尼亚公国作为“战利品”

    要知道,原本历史上,瑞典是和丹麦打了几十年,才最终争取到了独立的。而现在,由于马林的干预,瑞典提前获得了独立。而丹麦,则被马林打残了。

    没有了丹麦的压制,马林担心,瑞典会提前崛起,成为北欧霸主。北欧就那么点小,瑞典强大起来后,很容易侵犯到马林的利益。

    所以,从合约签订后的那一刻起,马林的心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马林已经有了限制瑞典的想法了。

    整个时期的瑞典,可不是单单拥有瑞典,而是还包括芬兰地区的。而且,从人口上讲,瑞典人口也超过了丹麦。瑞典王国(包括芬兰地区),目前大约有85万人,土地面积也很广大,包括了后世的瑞典和芬兰的北极圈以南的广大地区。而丹麦,在失去了日德兰半岛后,只有本土的35万人和挪威的24万人了,加起来才60万人不到。

    其中,瑞典最精华的南部地区,历史上一直是由丹麦人控制的。原本历史上,直到三十年战争后,瑞典彻底崛起,才把瑞典南部地区给抢回去了。之前,瑞典南部适合农业地区,长期被丹麦所控制。

    但因为马林的干预,现在丹麦早早地失去了瑞典南部地区,开始提前衰落了。而瑞典,则提前获得了独立,很有可能会提前崛起。

    马林现在都有些后悔提早开发法一伦铜矿,就算瑞典只获得一半的利益,也会是的瑞典快速发展的。至少,法一伦铜矿的收益,足够瑞典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了。

    瑞典强大起来后能干啥?当然是要扩张了。东边是剽悍的毛子,南边是还没衰落的波兰和立陶宛谁都不好惹啊

    那么,最现实的扩张对象,就是已经被打残了的丹麦了不管是和瑞典连在一起的挪威王国,还是丹麦本土西兰岛,貌似都是不错的扩张对象啊

    而且,瑞典王国和马林不同,马林是德意志诸侯,受到的掣肘很多,不能火力全开。而瑞典,因为地处北欧,别人对它都是鞭长莫及,它要是任性一下,搞一搞挪威,别人想干涉都够不着啊。即使拿下丹麦本土西兰岛,别人也够不着。除非把手伸到日德兰半岛上来,陆地上的国家才有干涉的能力但日德兰半岛是马林的地盘,瑞典人不会作死的

    但问题在于,马林现在是瑞典的盟友。若是瑞典扩张打丹麦,马林不但不能反对,也许还得配合

    因此,马林打算,找个机会,解散之前组建的包括自己、吕贝克、汉堡和瑞典组成的四方同盟。这样,自己就不会成为瑞典的保护人了。而丹麦想动瑞典,就没啥顾忌了。

    别看丹麦被自己打残了,但人家的实力底子还在呢。至少,丹麦军队是多半被俘的,而不是被杀。只要赎回去,依然很有战斗力。

    而瑞典,撑死也就一万多士兵,面对丹麦的一万多老兵和近两万瑞士人训练成的新兵,那是处于劣势的。

    当然,因为战败赔款,丹麦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养不起那么多军队的了,能保持一万人就算不错了。

    所以,短时间内,肯定是瑞典占上风。但只要等到丹麦缓过这口气来,还是能压制瑞典一段时间的。何况,丹麦还有勃兰登堡选侯国这个盟友呢。虽说乔基姆一世对于被老丈人拉下水有些不满,但是,若是真要发生丹麦和瑞典的战争,勃兰登堡选侯国出兵帮丹麦的几率还是很大的,而且胜算很大。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就是——马林不管瑞典

    马林当然不想管瑞典了,之前联合瑞典,那是为了打击丹麦。现在丹麦已经打击残了,谁特么还想帮瑞典这个幼狮啊?

    所以,马林打算回去后,就以要“维护和平”的名义,解散这个军事目的很强的四方同盟。

    当然,马林实际上只想把瑞典踢出去,还不想和吕贝克及汉堡分手。因为,吕贝克和汉堡领衔的帝国城市,也是很重要的政治资源,不用白不用。

    因此,在解散“四方同盟”之后,马林会以商业需求的名义,重新和吕贝克及汉堡签订商业和政治盟约,继续结盟。只是,这个盟约里,没有了瑞典的位置

    这样一来,以后丹麦和瑞典撕逼,马林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了。甚至,看谁强了,还可以暗中帮助弱的一方。

    以后,马林就是北欧的搅shi棍,专门给丹麦和瑞典捣蛋的。丹麦占下风,马林就支持丹麦。瑞典占下风,马林就支持瑞典总之,让这两个国家生生不息地打下去,直到天荒地老,也别分出胜负

    而且,马林觉得现在瑞典太占便宜了,最好是,丹麦人占据瑞典南部和哥得兰岛,这样才有资本和瑞典继续抗衡。不然,瑞典发展发展,很容易稳稳地压住丹麦。

    在送丹麦国王汉斯离开前,马林悄悄地把他将会在丹麦和瑞典之间保持中立的计划告诉了汉斯。汉斯国王听后大吃一惊,继而大喜过望。这就意味着,一旦丹麦从赔款的困难中走出来后,就可以想办法收回对瑞典南部地区的控制权了。而控制了瑞典南部肥沃地区,日德兰半岛的损失,完全可以得到弥补。要知道,瑞典南部地区,比丹麦本土大很多。而且,只和哥本哈根隔着一个厄勒海峡,比较容易管理,比挪威都方便管理。

    况且,丹麦人控制了瑞典南部,就意味着瑞典人丧失了温暖肥沃的土地,此消彼长的关系,必然会影响到瑞典的发展。这样一来,瑞典人想崛起,就没那么容易了

第526章 互不侵犯条约() 
本次合约签署后,马林在欧陆的争霸战争将会告一段落。当然,和格德司公国还得就西弗里斯兰以及格德司投靠法国的问题可能会有战争。但是,大的战争,马林也不算打了,而是打算休养生息。

    当然,这不意味着马林会停止扩张。而是,现在的马林,需要整合弄到的领土,搞一搞发展。另外,现在就是马林想扩张,也没有挑起战争的借口啊。

    除非强到可以横推欧陆的地步,否则,战争肯定需要借口。不然,你再强,也会面临群殴。历史上,哈布斯堡王朝最强大的时候,同时拥有神罗和西班牙,把法国打得溃不成军。但那又如何?你强是吧?全德意志大部分诸侯都团结起来对抗你,连法国也加入进来。甚至,法国明知道打不过查理五世了,居然甘愿和异教徒的奥斯曼土耳其结盟,集全欧洲之力来群殴你。所以,查理五世也没能完成统一德意志的伟业。

    马林现在的实力,只能说单挑无敌,但还没能对抗全德意志的群殴。所以,他需要整合与发展的时间。

    只要安心发展个几年十几年,新增加的领土,将会渐渐繁荣起来,带来更多的财富和青壮。到时候,马林就可以暴兵,弄个七八万正规精锐部队,甚至十万大军。到时候,就算面对群殴,马林也无所畏惧了。

    而且,马林很清楚,十几年后,马丁路德将会掀起宗教改革。然后,会席卷德意志北部地区。很多北方诸侯都接纳了新教,包括两个重要的世俗选帝侯——萨克森选帝侯和勃兰登堡选帝侯。

    事实上,掀起宗教改革的真正幕后黑手就是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马丁路德以萨克森选侯国为大本营,快速低渗透了萨克森选侯国边上的马格德堡大主教国,然后快速地向周边扩散,席卷了德意志北部。德意志地位非常特殊的两个大主教国——马格德堡大主教国和不莱梅大主教国,全都成了新教地区。这对天主教在德意志的影响打击是很大的,因为,马格德堡大主教国和不莱梅大主教国,是德意志地区唯二的两个非选帝侯的大主教国。其他主教国的首领,都只是主教,而不是大主教。

    只要宗教改革掀起,以马林和教廷的关系,完全可以打出“护教”的旗帜,配合德意志南方的天主教集团,一起围剿新教国家。当然,围剿完了,领土自然是自己的了。

    至于贵族血统?见鬼去吧!那些诸侯背叛了天主教,肯定要被绝罚的。一个背叛了天主教的诸侯,谁在乎他的利益?

    到时候,只要自己动作快一点,拿下半个德意志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岳父,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还有,下一任教皇是否和自己亲密

    所以,马林打算,适当的时候,开始提前接触利奥十世

    为什么是利奥十世,而不是其他枢机主教?那是因为,引发宗教改革的导火索——免罪券,就是这人发明的。有他在,宗教改革才能引爆啊要是换个德行高尚的教皇,马林如何在宗教改革冲突中浑水摸鱼?

    现在的利奥十世还是个小年轻,马林和其交往,都不算高攀。然后再将其介绍给自己的岳父,当接班人培养。到时候,不说这家伙会像岳父一样支持自己,但偏袒自己,肯定是没问题的。至少,自己出兵帮忙镇压新教,获得那些战败的新教国家的合法统治权,还是能够获得一定的支持的。

    当然,现在离宗教改革还有12年的时间。马林现在还是需要低调的,不仅需要发展实力,而且需要让其他诸侯对自己放下戒心,免得成为众矢之的。

    为此,马林现在需要努力地扮演“和平鸽”,好让诸侯们放心。因此,马林决定引入后世一个措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实际上,在后世,互不侵犯条约就是一个笑话。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最后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所以,这种条约在后世,完全就是个笑话。二战后,互不侵犯条约也就没人再签了。即使签署了和约,也不会叫这个名字。

    但是,在16世纪初,这种条约,还是很有约束性和公信力的。为啥?因为现在的欧洲君主们,还不像20世纪那样无耻。现在的欧洲君主,还是有些羞耻心的。当然,从后世穿越来的某人除外

    所以,这种条约,至少从表面上看是很唬人的。签了之后,大家也许对马林会更放心。

    于是,马林满脸诚恳地找到了周边邻国的诸侯们——比如乌德勒支主教、费尔登主教、吕内堡公爵、克里弗公爵、科隆大主教等

    当马林主动提出——“我们来签署一个互不侵犯条约吧”的时候,他们都是一脸的懵逼

    不过,却没有一个人拒绝

    为啥?因为马林的军事实力,明显强过任何一个邻国。他不打别人,别人就高兴了,哪里还敢挑衅他?

    所以,这种互不侵犯条约,至少从和约层面看,是有利于他们这些军事力量弱于马林的诸侯国的。当然,某人撕毁合约就不提了

    既然马林主动要求和平,这些诸侯们自然也不会拒绝。于是,在众人的见证下,马林和所有的邻国诸侯(除了缺席的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

    当然,马林也是特别开心查理二世没来。不然,要是和格德司公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然后再对其动武,自己就没脸了。

    而且,马林也很疑惑,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就算自己身体不舒服,但派个代表来总不难吧?至少,面对乔治的指控,能自辩一番。他哪里知道,查理二世的确派了大臣来的,但这名大臣走到半路也生病了,而查理二世也来不及更换代表了。然后,格德司公国就没代表参加帝国会议了

    眼看马林郑重其事地和邻国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没经历过“人间险恶”的德意志诸侯们纷纷鼓掌。

    至少,马林在态度上,表明了自己“不愿惹事”的立场。这样,大家也没那么担心马林会主动侵略他国了。

    而在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结束后,马林告诉诸侯们,自己将会向海外发展,则更加让人放心了。马林要去海外闹事,反正伤害不到他们的利益。而且,马林把注意力放到了海外,德意志的诸侯们也更加放心了

    此时的马林,活脱脱就像一战时某一幅画上讽刺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也就是把老鹰打扮成和平鸽,嘴上叼着一根象征和平的橄榄枝的那一幅画中,那个嘴上叼着橄榄枝的老鹰

第527章 和丹麦的木材贸易() 
就在马林忙着和邻国们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的时候,原本应该离去的丹麦国王汉斯,却没有离去,而是去找到了自己的小舅子——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

    看到这个害得自己失去了大片领土并需要赔款百万的姐夫,一向修养很好的腓特烈三世差点情绪失控,派人打汉斯国王一顿。

    不过,腓特烈三世还是忍了下来。毕竟,打一顿也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失去一个姻亲盟友。

    汉斯国王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了腓特烈三世,他对马林的忽然示好惊疑不定,总怀疑狡猾的马林有什么阴谋。

    但腓特烈三世比他聪明多了,他听了这番话,只是想了想,就明白了:

    “不用担心,姐夫,这次是好事。这表明,马林那个小狐狸对瑞典不放心了!”

    “对瑞典不放心?什么意思?”

    腓特烈三世翻了翻白眼——难怪你总打败仗,就这智商,需要充值啊

    他耐着性子解释道:

    “经过这两次战争,丹麦算是衰弱了。但瑞典获得了独立后,无论是土地面积,还是人口,都超过了丹麦。所以,我估计,马林那小子,应该是担心瑞典膨胀起来,灭了丹麦!”

    “他会担心丹麦被灭亡?”汉斯国王有点好奇。

    腓特烈三世翻了翻白眼,道:

    “当然,如果瑞典消灭了丹麦,实力就和失去瑞典之前的卡尔玛联盟差不多了,也算得上是个强国。马林显然担心,强盛的瑞典,在吞并了丹麦后,会索要日德兰半岛。”

    “哦,那他现在算是支持我了?”汉斯国王懵懵地说道。

    “不,那不会完全支持你。他现在支持你,只是怕你被瑞典灭了。要是你强大起来,有灭了瑞典的势头,他肯定会转而支持瑞典的!”腓特烈三世肯定是说到。作为目前欧洲最优秀的政客之一,他看得可比汉斯国王明白多了。

    汉斯国王也不是笨到家的人,他想了想,就明白了马林的险恶用心。不过,就现在而言,对丹麦最好的选择就是——接受马林的好意。

    于是,在离开沃尔姆斯前,丹麦国王汉斯找到马林,希望和马林谈一笔生意

    “什么?你说要卖木材给我?”马林惊讶地看着汉斯国王。

    实际上,这个主意是腓特烈三世给汉斯出的。他知道,汉斯国王打算开发挪威南部沿海的森林了。因为这些森林靠海边,所以,砍伐下来的大量木材,完全可以作为商品,出售出去。

    毕竟,西欧地区因为开发力度太大,好木材越来越少。而挪威的森林因为人口少,砍伐少,开发度不高。现在,趁着开发挪威南部沿海的机会,丹麦干脆去卖一把木材,也好弄点钱还债和开发当地。

    按照古代欧洲法律,森林和矿产是国王的财产。那么,那些砍伐下来的木材,自然也算是汉斯的。把这些木材卖掉的话,也能卖不少钱呢。

    虽然说,汉斯也可以找吕贝克和汉堡的汉萨商人来收购,但腓特烈三世认为,吕贝克和汉堡的汉萨商人太精明狡诈,肯定会大肆压价,不会给汉斯便宜占。

    但马林不同,马林现在需要支持丹麦,来对抗瑞典的崛起。因此,把木材卖给马林,马林肯定相对地比吕贝克和汉堡的商人们下手要轻一点。

    事情果然如同腓特烈三世所料,马林觉得,从挪威南部收购木材,貌似也很不错。挪威地区虽然纬度高,但因为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北纬60度以南的地区,还是有很多阔叶树木的,比如橡树。当年维京海盗的独木龙舟,就取材于当地高大笔直的橡树,直接凿成龙首独木船,横行于西欧沿海

    所以,若是认真开发挪威南部的话,并不缺少橡树橡木。而且,当地的松木也很多。松木是重要的家具用木材,也可以用来制造甲板和桅杆。所以,若是认真砍伐挪威南部的森林,能卖不少钱的。

    从前,丹麦霸占着北海通往波罗的海的重要交通要道——厄勒海峡,还大力发展海上贸易,自然不缺钱,所以并不需要砍树卖钱。

    但是,现在丹麦的舰队没了,厄勒海峡也被吕贝克和汉堡给霸占了,没了最重要的海上收入来源。在这种情况下,砍树卖木材,还真特么是个好的生财之道

    而偏偏,马林现在就很缺木材。别的不说,就说造船,就需要大量的橡木,松木也可以要点。即使不造船,国内建设,也是需要大量的木材的。

    虽然说,马林占据了北美后,可以从北美免费砍伐木材。但问题是——在北美砍木头不要钱,可把木材运回欧洲,成本高啊

    若是造船,倒是可以直接在北美当地建立造船厂,就地取材,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可是,若是国家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家具,你总不能也去从北美运回来吧?这一来一回的,要几个月,这运输成本,都不比从挪威买木材低。

    而且,挪威南部和日德兰半岛隔海相望,距离很近,运费成本当然也低。以后,马林要开发日德兰半岛,肯定需要用到大量的木材。可日德兰半岛森林覆盖低,而且好木料肯定早被砍了,不如北边的挪威多。所以,从挪威进口木材,来修建房屋、打造家具,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当然,说道造船,肯定还是选择在北美就地建立造船厂,利用当地的木材,大量建造船只了。尤其是那些几十米长的龙骨木料,移动非常困难,不如在当地就地铺设龙骨,然后配套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