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比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做得文明的,就是卡恩没有最后放一把火,烧掉维腾堡王宫
拆完了维腾堡王宫后,卡恩根据马林的命令,带着手下的拆迁大队,奔赴那些萨克森选侯国大贵族的府邸上,继续搞拆迁式洗劫去了
第495章 大发特发()
这场恐怖的拆迁,持续了半个月之久,把繁华的维腾堡,拆得七零八落的。当然,还算马林良心,在拆迁之后,没有一把火把维腾堡给烧掉。
不过呢,欧洲建筑结构和华夏古代毕竟不同。圆明园主体结构是木制的房屋,自然非常容易着火。而欧洲房屋多半是石头房屋居多,想烧掉也不太容易。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石头房屋内部的木地板和家具什么的被烧光了,但房屋主体却没事。因为,房屋主体是石头的。虽然被大火烧得乌黑,但就是屹立不倒
虽然没放火,但此时的维腾堡也是被折腾得不像话。卡恩本来就是个暴力狂,拆迁自然也是暴力拆迁。马林就多次看到,为了取下椅子等家具上镶嵌的金银,卡恩直接二话不说举起双手斧对着家具就是一个跳劈弄散架后,让手下再把金银装饰给抠下来就是这么粗暴
好在欧洲贵族不像华夏古代那样讲究用紫檀木或者黄花梨等名贵木材,一般家具也就是橡木和松木制作的。所以,家具本身并不值钱,也就上面的金银装饰之前。所以,那些没有镶嵌金银的家具都保留了下来。不然,换做华夏的紫檀木和黄花梨等名贵木料打造的家具,没准会搬空的到时候,没准那些贵族连一把椅子和一张床都不剩下了
因为拆迁太彻底,卡恩的拆迁大队收获了太多的物资。除了那些金币、银币和金器、银器外,卡恩带着手下,拆下了很多铜制的雕像。最让萨克森选帝侯继承人尴尬的是,卡恩把腓特烈三世的铜像给拆走了
腓特烈三世作为萨克森选侯国很有能力和名望的大选帝侯,自然颇受爱戴。于是,腓特烈三世的手下们,联合那些萨克森汉萨商人,集体制作了一个铜像,竖立在维腾堡的王宫里。
不想,这座雕像因为用了几百磅铜料,看上去很值钱的样子,于是被卡恩看上了。卡恩亲自出手,论起大锤把石头底座砸断,然后一个人把六七百磅重的铜人直接扛走了。
约翰原本打算抗议一下的,可看到卡恩一个人扛走了六七百磅重的铜人,被吓傻了,直接愣在了那儿,忘记了向卡恩这个变态抗议了。当然,他也没那胆子招惹卡恩这样的绝世凶人啊
除了纳西金银铜器,卡恩等人按照指示,也搬走了很多珍贵的雕像。以及,大量的王宫和贵族府邸珍藏的油画。能够被王室和大贵族珍藏的画作,水平肯定是不低的。而且,这其中很多是贵族传世的油画,是后辈们缅怀祖先的唯一依据,很多都是珍品。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保存先人相貌的油画,类似东方人的牌位。对于那些个重视家族传承荣耀的欧洲贵族而言,这些油画遗像的重要性不亚于牌位
韦廷家族几代先人的油画,就特么被卡恩直接抢跑了,把约翰气得差点晕过去。不过,马林也告诉约翰——想要祖先的油画?可以,谈判中谈,拿东西来换
因为抢夺了太多的艺术品,尤其是那些笨重的雕塑,这使得卡恩这次拆迁,成果极度惊人。要是换作在一般的内陆城市,那么多东西,未必能运得走。可维腾堡是什么地方?那可是易北河中游的重要港口啊
所以,马林可以借用汉堡的内河船,来把船上的各种物资和艺术品,一股脑儿都拉回东弗里斯兰。要是换成马车,那么多东西,马林还未必有办法拉走。可有了大量汉堡的内河船只的帮忙,运送这些“拆迁战果”,就容易多了。在东弗里斯兰军队的刀枪逼迫之下,维腾堡附近的农夫们,老老实实地把维腾堡里被洗劫来的财物,抬到了维腾堡城外的沿河码头上,并装船运走。
根据汉堡随船的专业拍卖师的评估,这次东弗里斯兰军队从维腾堡洗劫得的财物,总价值高达200万古尔登金币以上。当然,这是指拆迁大队拆下来的那些财物,以及粮食等,不算马林缴获的那些金银币,和金银饰物。
主要是,金银钱币和饰物,都是非常贵重的物资。而且,金银占地不多,马林完全可以让手下用马车装上带着走。至于那些装船运回去的,实际多半是比较笨重的,难以携带的财物。
实际上,这次洗劫,马林从王宫和国库里,只洗劫到了价值30万古尔登金币的金银钱币,并不算很多。当然了,在这个年代,能拿得出30万金币现钱的贵族,都特么是土豪。即使是马林,也就这个水准了。因为,马林的财富,大多是粮食,没有折现。需要用钱时,还需要变卖粮食呢。
但是,抄那些维腾堡城里的贵族和商人们的住宅,却是给了马林巨大的惊喜因为,卡恩的拆迁队,抄出了价值80万金币的金银钱币
这也难怪,这个年头,欧洲银行业尚未兴起,这些个贵族和商人们,也没地方存钱啊。当然,有银行最好,马林直接派兵去抄银行金库,那更直接了。
这个年代,欧洲的贵族和商人们,也有在家里放大量金钱的习惯。只有部分贵族和商人,涉及放贷业务,把部分钱财拿出去放高利贷了,但多半贵族和商人的资金,还是放在家里的。所以,这就便宜了马林。一些家族数代人积攒下来的财富,直接被卡恩带着拆迁大队给抢走了
另外,卡恩和他的拆迁大队从那些家具和雕像上强行抠下来的金银和珠宝,据粗略估算,也价值50万金币
总的来说,这次洗劫维腾堡,光是金银珠宝,总价值就超过了160万古尔登金币。算上那些估价200万古尔登金币的辎重财物,这次洗劫维腾堡,马林收益高达360万古尔登金币,绝对的超级暴利啊!
当然,攻下维腾堡,马林也是要奖励手下的。所以,马林打算拿出40万金币的财物,用来奖励手下。
现金和金银珠宝,能够做很多事,马林舍不得分给将士们。当然,也不是一点现金不给。马林的决定是——拿出价值10万金币的现金(主要是价值低,不太方便运输的芬尼小银币),分给手下们。另外,回去后,再变卖价值30万金币的财物,按功劳分发给将士们。
这样算下来,马林还能够保留价值100万古尔登金币的现金,价值50万金币的金银珠宝,以及价值170万金币的各种财物
反正,马林是赚大发了
事实上,马林做梦都没有想到,洗劫一次维腾堡,会有这么大的收获
但是,这也难怪,毕竟,萨克森商圈可是汉萨同盟第二大商圈。光是萨克森选侯国境内,就有二十几座城市,大部分都商业发达。
而作为商业繁荣的萨克森选侯国的首都和经济中心,维腾堡有那么多财物,似乎毫不稀奇。
“啊,不对!”马林本来沉浸在兴奋中,但忽然一拍大腿,站了起来
为啥?因为马林想了起来——之前,他可是和吕贝克和汉堡达成了协议的所有钱财,三家平分
那么,这就意味着,马林这次洗劫维腾堡所得,要三家平分啊
“难怪汉堡要派出随船的专业拍卖师,原来是来统计财产的,为以后的瓜分做准备”马林这下恍然大悟。
不过,马林只是把那些辎重财物暴露在了汉堡拍卖师的眼前。那些个金银钱币和金银珠宝,汉堡人并不知道。
于是,马林计上心来,决定瞒报金银钱币和金银珠宝的数量
最终,马林决定——告诉吕贝克和汉堡方面,只抢到了40万金币的金银币和价值20万金币的金银珠宝
这个数字,放在一般的城市,也绝对合理了。甚至,这么多财富,在大部分城市都抢不到。但谁叫萨克森地区商业发达呢?马林给出这样的数据,完全是因为萨克森地区商业太发达,不好瞒报太多的所获。换一个农业地区的诸侯国首府,马林完全可以报告说只抢到了价值10万金币的金银钱币和价值5万金币的金银珠宝,而且合情合理,没有人会怀疑
这样一来,马林在洗劫完维腾堡后,直接瞒下了价值60万金币的金银钱币和价值30万金币的金银珠宝。至于另外拿出来和吕贝克及汉堡平分的,马林也能瓜分到价值20万金币的金银钱币和金银珠宝总得算起来,抛开那准备发给士兵的价值10万金币的芬尼银币不谈,马林将会得到总价值110万金币的金银钱币和金银珠宝
甚至,对于那已经装船的价值200万古尔登金币的财物,马林也派人向那些汉堡拍卖师声明——这其中有价值30万金币的财物,是许诺给将士们的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惯例,雇佣兵们攻下一座城市,肯定要抢劫的。也就马林的军队军纪好,没有士兵敢私下抢劫。但是,该许诺给他们的财物,马林也不会少给。因为,以后这些将士们在攻城时才更有动力。而且,这也符合当下的惯例。
这样一来,那已经装船的价值200万金币的辎重财物,又能划去价值30万金币的财物,剩下价值170万金币的财物,再三家平分最终,马林还会得到价值56。6万金币的财物
马林拿出纸笔,仔细一算,最后惊喜地发现——抛开给将士们的奖赏,自己最后竟然能够获得总价值166。6万古尔登金币的金银钱币、金银珠宝和辎重财物
可以说,这次攻克维腾堡,绝对是大发特发啊
第496章 萨克森威胁论()
虽然,这其中要抵消掉送去沃尔姆斯贿赂各路诸侯的那部分钱,但那撑死了也就十几万金币,和166。6万金币的收益相比,绝对天壤之别。
只不过,想到赫尔曼四世的那封密信,马林在开心之余,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阴影的。
这一丝阴影,就是腓特烈三世在帝国会议上的讲话,强调马林对各诸侯的威胁的那一段。如果用后世的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马林威胁论”。
这种论调,完全不考虑被抹黑对象是否爱好和平,它的论调是——你有强大的实力,或者即将有强大的实力了,你就是个威胁,对世界和平的巨大威胁
在后世,可怜的华夏,就长期被这种毫无根据、毫无道理的“华夏威胁论”困扰着。以老美为首的西方,无视华夏的爱好和平的性格。他们认为,华夏在强大,只要华夏人拥有了强大的武装力量,就对世界和平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这他喵的欧美的总体军事实力比华夏更强,咋就没人说欧美威胁论呢?尤其是老美,成天满世界的煽风点火,活脱脱世界和平的搅shi棍,偏偏没人说老美威胁论
当然,这和老美掌握了世界的话语权有关。老美的盟友,全是欧洲列强,或者是鬼子和棒子这样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世界上话语权很大,老美又是黑老大,大家自然鼓吹老美的正义。而和老美不对付的,自然被抹黑为邪恶的了
而华夏呢?压根没啥盟友。周边只有一个巴铁关系很好,在一个就是老挝、柬埔寨这样的没啥存在感的小国弱国。至于北棒,人家是毛子的小弟,压根不把华夏放在眼里的。除了周边这几个国家外,就是非洲那几个黑叔叔盟友了。但是,那些黑叔叔盟友,也就在联大投票时才有点作用。平时,压根就没有话语权。如此之下,宛如和平鸽的华夏,被描述成了怪兽。而本来就是凶狠的猎鹰的老美,则被伪装成了和平鸽,正如一战时那幅讽刺老美的漫画一样
前世的是非对错,马林不想再提,但是,马林知道,有时候,宣传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腓特烈三世凭啥拥有那么大的话语权?还不是他名气大,名声又好?事实上,腓特烈三世除了率领大家和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互怼,他做了啥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没有
当然,这是现在的事情。在历史上,腓特烈三世的主要成就有两个——第一个是暗中支持马丁路德搞宗教改革,深深地改变了历史;第二个嘛,就是在1519年时,主动放弃竞选皇位,转而支持查理五世。因为,查理五世拥有足够的实力对抗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土耳其也因此,他获得了“英明的腓特烈”的称号
但是,那是1519年的事情。就是支持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也是之后发生的事情。而且,支持宗教改革,也是因为利益需要,并非腓特烈三世多么伟大。因为,新教支持诸侯没收天主教会的财产,对诸侯贵族相当有利
所以,就目前而言,腓特烈三世还没有拿得出手的实打实的成就。他现在唯一的成就,大概就是领导诸侯怼皇帝了
可是,这种事情,能做不能说。因为,按照规矩,以下克上,是不道德的。而腓特烈三世的名声,也是在怼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过程中,由那些支持他的诸侯贵族们散播开去的。
这个时期的老百姓都没啥文化,舆论自然掌握在贵族手里。诸侯贵族们说腓特烈三世好,大家也跟着说好了。但具体好在哪里,老百姓其实不知道
受到前世的记忆启发,马林决定——散播“萨克森威胁论”,宣传和夸大萨克森选侯国的实力和影响力,警告全德意志——萨克森才是那个最有可能统一德意志的幕后黑手
这样,通过夸大萨克森的威胁,可以离间那些诸侯和萨克森的关系,使之不再一条心。同时,这也分散了马林的压力。
而且,在夸大萨克森实力的同时,马林还打算通过宣传,贬低自己的实力,以让各国安心。
比如,那4万大军,马林就会这样宣传——4万人里,其中一万人,是马林从神秘的摩根商会会长那里临时借来的人马。而这个不存在的摩根,会被马林描述为一名神秘的雇佣兵领袖他的麾下,有一万由英格兰人组成的雇佣军
另外,发生在吕贝克城外的那场大决战,马林也打算这样宣传——本土的1万人带着摩根商会的一万雇佣军从侧后方赶到战场的时候,腓特烈三世和乔基姆一世乘坐的黄金马车正好就位于大后方。因为缺乏足够的保护,那2万援军才顺利夺取黄金马车,但还是让腓特烈三世跑掉了
这样一来,马林的胜利,通过宣传弱化,就显得更加的巧合了。至于马林之前用汉堡的一万民夫来欺骗和吸引勃萨联军的注意力的事情,马林是绝口不提的。他那只是想让大家明白——打赢那场决战,完全是偶然是上帝不想让勃萨联军赢
而且,在“萨克森威胁论”中,马林指出——若是勃萨联军打赢了那场战争,吕贝克和汉堡这两个全德意志最富庶的城市,将会遭到联军的无情洗劫。而这两座城市里,拥有差不多价值一两千万古尔登金币的财物。一旦萨克森军队得到这些财物,将会实力暴涨。甚至可以说,完全拥有了统一德意志的资本
因为,萨克森军队本身就很强大,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在诸侯中的号召力也很强,甚至超过皇帝
一旦军事实力强大、名望超过皇帝的萨克森选帝侯再获得价值上千万古尔登金币的财物,估计德意志就没有人能够阻挡萨克森统一德意志了
因此,马林凑巧打败勃萨联军,打败腓特烈三世,其实是拯救了德意志。否则,攻下吕贝克和汉堡的萨克森,将会以强大的实力,平推和统一德意志
试问,若是不失败,拥有5万强悍战兵的指挥权的腓特烈三世,谁人能挡?那可是5万战兵啊!全德意志没有一个人拿得出,偏偏腓特烈三世弄出来了
若不是对上了马林这个开了挂的穿越者,这5万大军绝对可以在德意志地区横着走了
当然,在宣传的时候,马林肯定是淡化最终的胜负,然后强调萨克森选侯国的底蕴和实力,让人意识到萨克森的强大和危险。
另外,在宣传中,腓特烈三世的伟大也会被戳穿——腓特烈三世这些年主要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带人和皇帝对着干然后,他“伟大”了
只要撕开这块遮羞布,腓特烈三世就会跌下神坛,影响力也会大大降低
第497章 具体手段()
诚然,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的确智商很高。在这个时代的德意志,腓特烈三世的智商和能力,在德意志诸侯中,尤其是世俗诸侯中,是最顶尖的。所以,才有那么多诸侯服他。
只不过,事实是一回事,人家愿意不愿意承认,却又是另一回事了。那些个不太聪明的世俗诸侯,让他们承认腓特烈三世“德高望重”没问题,但要他们承认自己蠢,而腓特烈三世比他们聪明的话,那是绝对不行的。谁要敢这么说,估计会拔刀相向。
马林要宣传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大赞腓特烈三世的聪明和野心。然后,赞扬腓特烈三世愚弄了其他的诸侯,其他诸侯被腓特烈三世卖了,还帮着数钱呢
这样的赞扬,私下说说,也许是对腓特烈三世的夸奖。但是,公开说的话,基本就是往死里打其他诸侯的脸了。你腓特烈三世聪明,把我们耍的团团转?那我们不都成二傻子了?
当然,马林派人宣传时,绝不会指明了说腓特烈三世把那些诸侯耍的团团转。否则,谁特么敢宣传,谁就完蛋。但是,宣传腓特烈三世的聪明,然后不经意地带上一句“把别的诸侯玩弄于鼓掌之间”就足够了
什么人会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当然是智商不够的二傻子了。一开始,那些二傻子贵族也许不会立即反应过来。但只要一想,就会明白自己成了背景板,成了被糊弄的二傻子,任谁也要愤怒的。
即使有人反应过来,这是造谣生事。但是,心中肯定会有芥蒂的。以后,腓特烈三世再想鼓动他们做啥事,为了不成为那个“二傻子”,他们肯定要慎重考虑腓特烈三世的提议了,免得真的成了二傻子
马林也没真的想靠这个办法,把腓特烈三世弄得众叛亲离。因为,那样也太假了。那些个世俗诸侯的确不太聪明,但人家毕竟也读过书,不是真的傻。只要马林这么一宣传,即使暂时离间不了他们和腓特烈三世的关系。但是,以后再遇到腓特烈三世在大会上提出啥意见,他们就不再会无条件支持,而是要想一想,自己会不会被愚弄了。然后,腓特烈三世再想像这次那样,一下子鼓动大部分贵族,就难了。而这,才是马林想要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