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只要现在的这支瑞士雇佣兵,尤其是齐格的佣兵团留下的话,下一场面对联军的时候,格德司公国未必没有胜算。

    只要故伎重演,让齐格的瑞士雇佣兵,在战事胶着的时候,忽然从侧面杀出,即使是联军,也得倒霉。而且,正因为是联军,更容易完蛋。因为,联军肯定是一支拼凑起来的部队,战斗力良莠不齐。届时,充当侧翼的,肯定是一支混杂的军团,齐格的瑞士雇佣兵,冲击这样的混合的杂牌军,肯定是没有大问题的。

    所以,马林经过一番推演,发现最后的结果就是格德司公国继续赢而这,也是符合马林的利益的。

    为啥?因为马林最终的打算,就是趁着格德司公国军队打败联军的机会,提出购买西弗里斯兰的要求。届时,乔治走投无路之下,眼看没法收复格德司公国,还不如卖给马林,收回一些成本呢。

    这样一来,马林就可以成功谋夺到西弗里斯兰了

    至于买下西弗里斯兰后要和格德司公国开战?马林怕啥哟。因为拥有强大远程能力的马林方阵,是不怵瑞士方阵的。

    而且,只要留好预备队,防守住齐格的侧面突击,打败格德司公国军队,并不是难题。毕竟,格德司公国除了这个杀手锏,似乎没有别的辙了。也就是说,这种战术,几乎相当于格德司公国的杀招和底牌了。只要破了这个底牌,对方就没啥可怕的了。

    对于马林和格德司公国结盟的问题,这个也不算问题。因为,当初马林和格德司公国结盟时,其实也是暗中结盟的,没有任何法律文件。

    所以,即使和格德司公国翻脸了,其实也无所谓。因为,没人知道我们是盟友呀

    甚至,当初之所以选择暗中结盟,也是因为马林和查理二世都心怀鬼胎。当初,两家说好,要共同瓜分西弗里斯兰。然而,不管是马林,还是查理二世,都有独吞西弗里斯兰的野心。因此,他们的盟约,是没有纸面文书的。或者说,两方都是心怀鬼胎,等着事后打败对方,独占西弗里斯兰呢。因此,两家最后翻脸,那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就目前而言,马林要做的,就是安抚查理二世,让他无后顾之忧地区面对萨克森人的组团群殴。

    为此,马林特地致信查理二世,声明自己推出西弗里斯兰的争夺,愿意把格罗宁根也让给查理二世。至于理由?自己都占了明斯特主教国这样偌大的诸侯国了,西弗里斯兰什么的,已经不放在眼里了

    查理二世收到马林的信件后,果然很高兴。只要马林肯放弃觊觎西弗里斯兰,那么自己就能独吞西弗里斯兰了。

    而且,查理二世也不担心马林事后翻脸。起码,在乔治组织多国联军攻打自己的时候,马林是不会插手的。而若是自己的军队打败了多国联军,那么,马林的军队也一样可以打败。所以,对于马林的威胁,查理二世认为没啥可怕的。

    当马林在思考西弗里斯兰的谋划的时候,罗马方面,忽然送来一封邀请函,邀请马林,参加秋收后的一场谈判。

    至于是什么谈判?自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有关重新修订托德西拉斯条约的事情了

    原本历史上,尤利乌斯二世为了拉拢西班牙,自然是同意了原版本的托德西拉斯条约。而且,原本历史上的西班牙,也没有别的想法,只想着保持原样。

    但这一世不同,因为马林的干预,西班牙人瞄上了印度的香料贸易利益。所以,原先的托德西拉斯条约,西班牙人肯定是想要修改的。只有葡萄牙人,因为原本的托德西拉斯条约对他们有利,才会想要保持原样。

    实际上,马林早就和尤利乌斯二世商量好了,要支持西班牙人在印度的贸易利益。不过,也不能啥好处都让西班牙人占了。因此,让他们吐出美洲利益,那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马林看上了美洲了呀

    为了逼迫西班牙人放弃美洲利益,尤利乌斯二世甚至打算邀请法国代表参与这次谈判,逼迫西班牙人放弃美洲。反正,对于西班牙人的仇敌法国而言,对西班牙不利的,就是他们乐于看见的

    而马林参加会谈的作用,主要就是负责解说西非桑海帝国和南部非洲的古津巴布韦帝国,让西班牙和葡萄牙,选择其中之一,然后,耗费两国的心血,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入征服这两个黄金国度上去。

    因此,这场谈判,马林其实也就是过去当个解说员,以“爱因斯坦”弟子的名义,详细向两国讲解下两个黄金国度的信息,引诱两国去征服这两个国家。

    至于反对西班牙继续霸着美洲的事情,尤利乌斯二世已经挑好了合适的对象——法国。法国人肯定反对西班牙人把什么好处都占尽了,而且,法国因为国力强大,话语权也很重。由他们来逼迫西班牙放弃美洲利益,那是最合适的。其他人或其他势力,来逼迫西班牙,都不合适。比如马林,甚至尤利乌斯二世自己,都不合适。只有法国这样的列强,话语权重,又是西班牙仇敌,他们来给西班牙捣乱,才是最合适的。这样,尤利乌斯二世和马林,都可以把自己摘出去了。

    甚至,邀请法国参加谈判,也不是尤利乌斯二世自己邀请的,而是尤利乌斯二世暗示葡萄牙人请法国来当“公证人”的。

    葡萄牙人受到暗示,觉得法国这样的列强,不但有话语权,还是西班牙的敌人,请其来帮忙,肯定对自己有利。因此,法国人参加会谈,是葡萄牙人公开邀请的。而路易十二,也乐意给西班牙人添堵,所以,也同意了派出代表参加这次会谈。

    等到秋收结束,马林就可以策马南下,去罗马,以解说员的身份,参加这次托德西拉斯条约的重新谈判了

第282章 水泥?火山灰?() 
经过两年多的长期建设,一个面积高达0。1平方公里的高位水库终于在莱尔县以东15公里的勒达河北岸建成了。(起因请参考德意志雇佣兵之王308章)

    这个高位水库高达20米,耗费大量的砖头、水泥和钢筋。其中,水库底部,是铺了砖头后,涂上水泥作为不漏的保证。而四周,则用上了钢筋混凝土。当然,不是纯钢筋混凝土,不然,马林也没那么多钢筋。四周围墙,还是先用砖头垒成,然后再加上钢筋混凝土。虽然和后世那些大水库的坚固程度不能比,但这本身也是小水库,其四周的强度也足够用了。

    水库的水来自勒达河,工匠们安排了几十部荷兰风车,日夜不停地往高位水库里送水。而水库里的水,在北边有一个排放通道。但在这排放通道里,有一排的水力锻锤不住地工作着。

    因为水库水位太高,怕荷兰风车的提水法够不着,工匠们修建了中间接力的水池,同样是水泥水池。通过接力抽水,实现了往20米高的水库里抽水的能力。

    不过,如此浩大的攻城,耗费了马林二十万金币和两年多的工期。不过马林也没办法,因为,德意志西北部地区都是平原地区,实在找不到那种高水位差的地方啊。不像英格兰地区,山区里有很多适合推动水利机械的高落差河流。

    实在无奈,马林又想使用水力机械,当初他才搞了个人造的高位水库。但是,没想到成本这么高。原先,马林是打算修一个1平方公里的高位水库的,但当时预估成本是100万金币,把马林吓坏了。所以,后来修改成0。2平方公里。但是,修着修着,发现成本可能比预想中还高。于是,又改成了0。1平方公里。但是,依然耗费了20万金币之多。主要是,钢铁价格太过昂贵了。如果不是马林自己建了个炼铁高炉和炼钢平炉,使用同时代的高价钢铁来作钢筋的话,成本估计稳稳地破百万了。

    虽然蓄水量不足,但是,因为有几十架荷兰水车不住地抽水,倒也不用担心水量不足。所以,那一排子水力锻锤,开工是很足的。

    马林在这个水库及配套的锻造基地视察的时候,工匠们自信地表示。以后板甲锻造,将会成为小儿科,完全可以快速地量产

    马林心里非常高兴,板甲虽然终将会被火枪淘汰。但是,在欧洲火枪还不怎么普及的情况下,板甲暂时在欧洲还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这一派水力锻锤,锻造基地生产板甲的速度不仅加快,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而且,水力锻锤,不仅可以用来打造板甲,也可以用来锻造刀剑等武器。板甲会在几十年内被淘汰,但刀剑可是比板甲生命力更长久的。至少,骑兵一直坚持到了机枪普及的20世纪上半叶。伴随骑兵的,自然是骑兵刀了。

    看着那一大排的水力锻锤,马林心里也是跃跃欲试——他已经做好了当国际武器供应商的准备了。当然,不是卖导弹飞机等高级武器,而是卖板甲、刀剑等低端武器。而且,卖这种武器,利润同样不少。

    摸着高位水库四周的高大围墙,马林感受到了啥叫坚挺和结实。于是,马林想给自己的奥里希城,也使用钢筋混凝土了

    这两年多来,马林的钢铁厂的钢筋,基本都用来修水库了,水泥也是。如今,高位水库修完了,等于钢铁厂和水泥生产基地的产品,都不知道往哪儿销了。于是,马林决定——给奥里希城墙外侧,加钢筋混凝土,使得奥里希城成为一个火炮轰不动的坚城。

    要知道,奥里希可是马林的命根子,里面有他的妻儿。要是他在外打仗,奥里希被人攻破了,妻儿被杀,那他简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若是妻儿死了,他打下再大的江山,又有何意义呢?估计会像亚历山大帝国那样,转眼分崩离析吧

    因此,奥里希城的坚固和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一旦动用了水泥修建首都。那么,水泥这种东西,就要公开展现在世人面前了。毕竟,奥里希是首都,往来的外国使节比较多,不可能做到保密。

    因此,马林决定学习某些里的情节,对外称——这是罗马火山灰

    不过,特么的,自己在意大利没有地盘。因此,需要找个理由。比如,自己的呃殖民地发现了一座火山,那里出产适合用来搞建筑的火山灰

    火山灰水泥其实是一种很不错的建筑材料,马林是学历史的,上辈子读书时,老师介绍过——罗马火山灰水泥,就是用火山灰和生石灰混合,形成灰浆,再和颗粒大小不同的火山凝灰岩混合,形成类似木质的结构,加入海水,触发热化学反应的过程。

    这种火山灰水泥,虽然坚固程度一般,但是,它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特性——耐得住风雨侵蚀。罗马城的古罗马水泥建筑,即使到了21世纪,依然屹立不倒。不像前世马林读的大学的教学楼,96年建造的,墙壁都开裂了幸好是东部平原地区,不地震,要是换了西部地壳不稳定地区,这种建筑质量,震一下,能死一整栋楼的大学生

    当然,这是因为某些黑心商人使用不合格材料的原因。不过,普通的波特兰水泥,不如罗马火山灰水泥耐得住风吹雨打,这倒是真的。

    当然了,那是指普通的波特兰水泥。而马林搞的利用煤炭燃烧后剩下的粉煤灰配出的水泥,抗裂性好,耐腐蚀性好,质量不比罗马水泥差。

    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大量的粉煤灰。恰好,马林大量使用煤炭煮盐,所以,粉煤灰非常多,使得粉煤灰水泥的原料很充足。换个别的人,不一定能弄得到那么多粉煤灰呢。

    而且,西欧地区,也就德国鲁尔区和英国盛产煤炭。而这,也是当年英国和德国能成为工业大国的主要原因。法国人倒是想成为工业大国,奈何缺煤炭啊。所以,他们后来成了高利贷帝国

    至于西班牙和意大利,在19世纪发展不起来,也不能怪人家白痴,而是,两国实在没啥煤炭啊你说这蒸汽机烧煤的,没有煤炭,发展个鬼的近代工业啊

    甚至,华夏能够崛起,和海量的煤炭储量,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漫天的粉尘,又何来发展呢?大家写写诗、吹吹牛逼就能成为发达国家了?

    对于水泥的配方,马林肯定要保密的。甚至,罗马火山灰水泥的制造方法,马林也要保密。至于别人问起,马林就说,这是开采自海外的一种特殊火山灰呗。这种玩意,罗马也有,嗯,你们去罗马城看看吧现在,意大利半岛上,应该也有这种火山灰吧毕竟,庞贝城就是被火山灰埋葬了的要不,你们去发掘庞贝城去?不但有火山灰,还能挖出值钱的古董呢

    至于别的国家,比如英法——哎呀不好意思,你们国家没火山哎,那我也没办法呀。要不,法妖你继续去抢意大利?

    至于说技术泄密的问题,这个时代是不大可能的。为啥?因为这个时代人口流动很少啊。因为还处于农奴时代,农奴的自由是受到限制的,不能随意离开庄园。因此,各地的外乡人很少。只要把基地设在乡下,而不是人多眼杂的城市,保密性就能得到保证。想抓间谍?查一查谁是外乡人,抓起来拷问下就行了只要控制好工匠,泄密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所以,马林一直都选用农奴工匠,好控制。要是那些大爷一般的市民工匠,那就难控制了,非常容易泄密

    有古罗马火山灰在前面打掩护,加上马林军事力量强大,不太好惹,很多人估计会选择去查找古罗马的古籍,寻找火山灰水泥的制造方法。当然,即使他们找到了古罗马水泥的制造方法,马林也不担心。因为,别人不知道钢筋混凝土技术啊。这个,才是水泥最有军事战略价值的技术

第283章 美洲还是叫美洲() 
哥伦布最近过得很舒服,虽然因为身体虚亏,不敢再去拉斯维加斯找毛妹浪,但是,在船长学校教一群聪慧少年航海知识,还是很惬意安定的。

    说实在的,混到他这个地位,有着印度第一发现者的称号,已经没啥遗憾了。唯一让他不爽的是,就是葡萄牙人一口咬定是达伽马先发现了印度。至于为什么哥伦布先回欧洲?葡萄牙人狡辩说是达伽马在印度“访问多国”,耽误时间太长了,才让哥伦布占了先。

    哥伦布很不爽,于是,他决定,趁着马林知道具体地图的机会,等自己身体养好了,再度出山,去发现传说中的华夏,好再度为自己正名。

    不过,马林的打算,好像是要让亚美利哥跟自己一起去发现华夏。这让哥伦布有点不爽,但是却也没啥办法。

    最近,马林想到了一个折中办法——那就是,探索华夏航线,还是让哥伦布去。但是,蛮荒大陆的命名权,则交给亚美利哥。

    这样,哥伦布获得华夏探索权“发现华夏第一人”的荣誉,而亚美利哥,则获得蛮荒大陆的命名权。以后,蛮荒大陆就叫美洲

    于是,马林把哥伦布叫回来,和他商量这个事情

    事实上,马林这次让哥伦布去探索大明的航线,并非是走太平洋航线,而是走马六甲航线。毕竟,太平洋航线是马林的秘密发财线路。若是走这条航线,就算哥伦布发现了大明,也是不能对外公布的。只有马六甲航线,可以对外公布。

    而且,这次航行,马林决定狠狠地坑葡萄牙一把

    怎么坑呢?很简单啊

    哥伦布多带几艘船过去,其中,别的船是250级武装商船或者霍夫曼级战舰。但是,另外带两艘葡萄牙卡拉维尔帆船。

    这两艘帆船是干什么用的呢?当然是用来诬陷葡萄牙的啊

    马林打算,让一批水手,化装成葡萄牙海盗,升葡萄牙王旗。到了大明沿海后,先让两艘卡拉维尔帆船上的水手,登陆靠岸劫掠地方,制造恶名

    等大明水师出现了,再让卡拉维尔帆船用火炮轰沉两艘大明水师的战船

    这样一来,“葡萄牙人”和大明的仇怨就结大了。

    哥伦布再过一段时间,率领霍夫曼级战舰和250级武装商船出现,带着中文翻译,和大明打交道,并指认那是葡萄牙人的船,并告诉大明葡萄牙人的旗帜

    等到以后,葡萄牙人真的来大明了。估计大明水师第一反应就是开炮

    而懵逼的葡萄牙人,就是想解释,也得有懂中文的翻译啊。到时候,他们就算找到了航线,也不会被明朝接纳了

    想到这里,马林哈哈大笑,感觉自己真是个天才。如此一搞,葡萄牙估计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实现和大明的贸易。加上欧洲对明朝实力认识不足,也许会生出像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那样,想用一两万人就征服明朝的脑残计划

    如果葡萄牙真的这样搞了,马林肯定开心死。这样一来,葡萄牙就别想和大明做生意了。也许,到时候,自己可以派间谍在葡萄牙鼓吹一下“征服大明”的计划,诱使葡萄牙做出攻打大明的决定?

    哥伦布到来后,听到马林的安排,心里还是有些不爽的。毕竟,蛮荒大陆是自己发现的,却要用亚美利哥的名字来命名。

    不过,马林也说了,如果取得蛮荒大陆的命名权,就必须放弃探索华夏的机会,两者只能二选一。而且,探索华夏是可以立功的,可以受到封赏。但是,获得蛮荒大陆的命名权,却没有任何功劳。

    事实上,马林这相当于帮哥伦布做了决定了。毕竟,哥伦布的功利心是很强的。马林告诉哥伦布,如果完成探索华夏航线的任务,可以把哥伦布从男爵的爵位,晋升两阶,达到正男爵的地步。正男爵又叫男爵,封地是2000尤格拉姆耕地,等同于阿德勒的水平。而副男爵是1500尤格拉姆耕地。从男爵,则是1000尤格拉姆耕地,也就是哥伦布现在的爵位。

    土地和收益扩大一倍,加上拥有首先发现的荣誉,哥伦布终于动心了,选择了探索华夏航线,放弃了蛮荒大陆的命名权。

    要知道,在马林的指挥下,获得这种探索航线的功劳不要太轻松哦。基本上,就是按照大概的地图去寻找精确的坐标而已。对于哥伦布这样的大航海家而言,简直就是送功劳的。所以,面对爵位升迁的诱惑和第一发现者的荣誉,哥伦布屈服了。虽然,他知道,第一个发现印度和华夏的人,可能是马林的那个叫“爱因斯坦”的苦修士老师。但是,那位苦修士淡泊名利,是不可能他跳出来和他争这个荣誉的。所以,他大可以放心地、不要脸地自称是第一个发现者

    在看到哥伦布终究放弃了蛮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