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仁义之举,那是要写进史书里,被当做后世的楷模的。
想到此,赵匡胤很是满意,被刺杀的郁闷便一扫而空了,他还真得谢谢这个刺客,否则他哪有机会表现,这下起码能让整个开封城的民心上升一大截。
心满意足的赵匡胤转身就往马车上走,却不想身后突然传来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官家。”
赵匡胤回头,看着孙悦,“嗯?”
“您还没给钱呢。”
赵匡胤很尴尬,身旁的赵二和护卫也很尴尬,孙春明也很尴尬,连忙道歉,一个劲的说童言无忌之类的,说官家吃他们的面是他们的福气云云。
结果,孙悦仗着自己小,低头嘀咕道:“官家吃饭也得给钱啊,不是说仁义之君么。”
偏偏他和赵匡胤离着很近,赵匡胤还听了个格外清楚。
于是,赵匡胤哈哈一笑,道:“你儿子说得很对啊,官家吃饭也得给钱啊,来,我给你。。。。。。”
一摸兜,赵匡胤尴尬了,他居然没带钱。
本来也是,他现在也是皇帝了,穿的衣服都是特制的,谁家皇帝的龙袍上给你缝俩兜装银钱?
“老二,你替我取些银钱给他们。”
赵二一摸兜,特尴尬的回过头,“那个。。。。我也没带。”
孙春明连忙道:“不要钱不要钱,这。。。这碗汤饼是我请官家吃的。”
孙悦低头又嘀咕道:“官家一定是一位非常简朴的皇帝,连碗汤饼都吃不起。”
孙春明干笑一声“呵呵。。。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赵匡胤尴尬一笑,道:“你们小本生意不容易,我哪能让你来请我。”
说着,赵匡胤随手一撸,便把他拇指上的铁扳指撸了下来,抛过来扔给孙春明道:“拿着,抵汤饼钱,不过这个扳指可不是让你拿去卖钱的,好好干,供你儿子读书,将来若是有一天能考中科举,再拿这扳指来找我。”
孙春明连忙跪伏道:“小人,谢官家厚爱。”
赵匡胤哈哈笑着上车走了,临走之前还不忘帮他们父子俩打个广告道:“都尝尝吧,这汤饼真的很好吃,比宫里的强啊。”
说着,百姓们纷纷让开一条通道,自发地跪地欢呼道:“官家万福。大宋万福。”
等到赵匡胤的马车缓缓消失,孙悦父子俩站起身,不约而同的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疼,真特么不是做梦。
低头仔细看了看手中的扳指,这时候的扳指主要是功能性的,为的是在射箭时保护手指不被羽毛割伤,纯装哔用的玉扳指还没有呢,因此当上皇帝的赵匡胤,其实已经不怎么用得上这东西了,要不然也不可能给他。
但,铁扳指也好玉扳指也罢,这可是从赵匡胤手里撸下来的啊!跟本就是无价之宝,只见那上面栩栩如生地雕刻着一个虎头,看着就威猛无比,孙悦不停地抚摸着,感受这扳指上传来的冰冷感,乐得扁桃体都露出来了。
有了这个东西,看以后谁还敢欺负咱们。
接下来的时间,爷俩的生意好到爆炸了,有来看孙悦这个被官家亲口夸赞的神童的,也有来尝尝官家亲口称赞的汤饼的,而且来的都是真正的贵人,不管扔出多大的票,就没有一个让他们找钱的,美其名曰资助孙悦上学。
一晚上,爷俩回家一数钱,好家伙八十多贯,几乎都是利润,爷俩算是叼起来了。
接下来的十几天,孙悦他们的生意一直都火爆的不得了,爷俩每天都是累成王八犊子似得才躺床上,无数人慕名而来,爷俩准备的碗都不够。
就这样,一直到整个正月都过完了,赵匡胤带来的热度才消停了一些,他们也攒下了好多好多的钱。
有点钱了,他们的日子也好过了一些,起码想吃肉的时候能吃得起肉,想喝酒的时候能喝的起酒,不敢说过得多好,但起码在南城这片,他们父子俩日子算是过得最好的那一小撮之一。
这点钱求学却是不够的,况且也没到时候,总不能让孙悦去读蒙学吧,所以孙春明给孙悦买了一点字帖和笔墨纸砚,起码先把毛笔字给练出来不是,只可惜他们的生意实在太忙,几乎抽不出来时间。
这天,父子俩腰酸背痛的煮好了骨头汤,开开门,却是齐齐一愣,孙春明诧异地道:“曹老哥?”
门外站着的,正是小店原来的主人,老曹,老曹老娘,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老曹一脸的不好意思,脑袋都快要钻到地缝里去了,十分羞愧的说:“孙兄弟,我。。。。我。。。。。”我了半天,也没我明白。
孙春明道:“曹大哥,外边冷,您进来再说吧。”
说着,便把老曹一家给请进了屋里。
“曹老哥,你不是回老家了么?怎么这是。。。。”
老曹叹了口气,道:“唉,哪还有家了呀,本想着回乡买几亩薄田的,谁曾想,刚出城没几天就遇上了劫匪,好在他们只劫了财,没有害命,还给我们留了两贯。”
孙春明也跟着叹气道:“唉,乱世啊,那曹老哥以后可有什么打算?”
老曹的头低的更低了,“我。。。。我还有这一大家子人要养,老家是回不去了,听说新官家没有扰民,开封城还是原样,这不就寻思着重回开封找口饭吃么,听说您这的生意很好,就想。。。。就想。。。。”
孙悦道:“您不会是不想卖了吧,且不说您现在还能不能拿得出来五十贯,就算您拿出来了,您看看这是啥?”
说着,孙悦拿出赵匡胤送的扳指,显摆了起来,有这么个东西在,打官司他们也不怕啊。
老曹的那个闺女委屈地说道“我们家这屋子本来最少值一百多贯的,五十贯买去,本来就是你们趁人之危的。”
老曹回身就给了闺女一巴掌骂道:“闭嘴。”
转过头,老曹对着孙春明道:“不好意思,女娃娃不懂事,你们放心,我老曹一口吐沫一个钉,既然卖了就没有反悔的道理,您能赚着这便宜,那是您的胆魄,我只是。。。。。只是。。。。。”
只是了半天,老曹脖子都憋红了,还是没只是个明白,忽然这老曹跳起来,噗通一下就跪在了孙春明的面前,“只是我现在上有老下有小,实在是没办法了,我知道您生意很好,能不能补给我一点差价?我算借的,等我安顿好了,有钱就立马还您。”
关中的汉子,本就是铜做的脖子铁做的腰,万事不求人,想让关中人低个头比杀了他还难,何况是跪呢,这老曹若不是老娘和幼子拖累,哪会有这一幕,只感觉万箭穿心,比死了还要难受。
孙春明连忙将人扶了起来,“老哥你这是干什么,咱们有话好好说,好好说。快起来吧。”
第十章 一家人()
折腾了好一会,孙春明才把老曹扶起来,坐下来安安静静的说会话,孙悦还给老曹的老娘和孩子每人盛了碗肉汤。
他那个儿子跟自己差不多大,接过肉汤的时候还乖巧的说了声谢谢,那女儿大概十来岁,眼圈通红,接过肉汤的时候却通红着眼圈,狠狠瞪了他一眼,好像他们全家变成这样都是他们父子俩害的一样。
至于老曹的那个老娘,许是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汤没喝两口,人便睡过去了。
另一边,孙春明和老曹也正式聊上了,孙春明道:“老哥哥,这店,我们确实是买得便宜了,只是当时我们父子二人实在是兜里没钱,还希望您原谅这个。”
“哪里哪里,是我求着您买的,又不是您逼着我卖的,您二位是有大本事的人。”
“这样,这一段时日,我们父子俩也攒了些钱,多了没有,五十贯,算是补您的差价,您也莫要说什么还不还的事情了,不过老哥,现在这开封城的房价已经回升了,五十贯,未必够您重新盘一个啊。”
老曹很激动,眼泪都下来了,哽咽地道:“谢谢,谢谢您,您是个好人啊!我。。。我在开封城还有一些老弟兄,我打算再管他们借一些,盘一个小一点的,先把这日子给对付过下去吧。”
孙春明道:“老哥啊,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爷俩就两个人,这店正好有些忙不过来,孩子读书都没有时间了,您要是不嫌弃,您就跟您家人搬回来吧,这店啊,算是咱们两家合伙开的,我这店生意可好了。”
老曹一愣,眼泪直接就喷出来了,他们父子这店的生意当然好了,他们打听过了,自从赵匡胤亲自给他们做了广告之后,从北城都有贵人过来买面吃,生意比他之前卖烧饼时好上好几倍不说,卖得还贼贵。
本来,他是打算来要饭的,心想着,能借来个二三十贯都已经算是人家有良心了,没成想这小孙直接把店分了一半,这已经不能用仗义来形容了,简直是及时雨啊。
“兄弟,我。。。。。我。。。。您让我说什么好啊,从今以后,我老曹的命就是你的了。”
孙春明连连摆手道:“严重了,严重了,你我兄弟,莫说这样的话,那曹大哥这是答应了?”
“答应,答应,我谢谢您了,您说吧,让我干啥?”
“哈哈,那好,那您以后就负责抻面吧,我们父子俩偷点懒,说说相声,也让孩子有点读书的时间。”
“啊?抻面?兄弟,您这三十年的手艺,我哪学得来啊。”
孙春明笑道:“哪有什么三十年手艺,我父子以前耕读传家,不怕让您笑话,连庖厨也没下过几次,这抻面我不过练了一天而已,有秘诀的,来,我做给你看。”
老曹犹豫了,“这。。。。既是秘方,我一个外人哪里看得。”
“哪有的事,曹大哥,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您别跟我见外,其实很简单,喏,一点草木灰罢了”
拉面的窍门说出来其实不值一钱,除了适当的油、面、水的比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这点草木灰,后世的面粉都是高筋度的,大宋可不是,没这东西加进去,别说三十年,三百年也别想练出来,这也是他们的生意这么火,却始终没有人能模仿的原因。
听说,拉面的创造是因为一个意外,面点师傅不小心把草木灰碰撒在了面上,结果这货可能也不怎么讲卫生,或者也不是给他自己吃的,就将就着做了,结果发现加了草木灰的面粉格外的有韧性,就这么简单而已。
老曹一懵,万没有想到这玩意这么容易,尝试着拉了一下,果然给拉的贼长。
当天,老曹就学会了简单的拉面手法,关中人生来就自带面**通的种族天赋,老曹又玩了一辈子的烧饼,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面团玩的就比孙春明还要6了,当天收摊的时候,甚至人家还拉出了一窝丝。相应的,今天他们父子俩也就清闲了不少。
卖完了早上这一会,父子俩穿上大褂准备说相声,孙悦还偷偷的问道:“爹,你心软的话给点钱不就得了,何必收留他们,还给他们股份呢。”
孙春明笑笑道:“老曹他们落到这个份上,终究跟咱脱不开干系,况且这店咱们两个人也确实是忙不开,我看这老曹人挺不错的,咱两个外乡人,无帮无靠的,真以为你那个扳指能顶得了多大的事呢?
用不了俩月,热乎劲也就过去了,况且总不能来个收保护费的也把这东西拿出来不是?这老曹以前当过禁军,兄弟多,许多事咱爷俩其实还得仰仗着人家,区区一个破面馆,不过是暂时容身之所罢了,对咱爷们来说算的了什么?”
“明白了,就是地头蛇呗,那我知道怎么做了。”
…………
一晃眼,时间到了下午饭口,老曹的业务能力也已经越发的熟练了,孙春明惦记着替一会,还让老曹给拒绝了,让他们爷俩回屋歇着,由他和他闺女两个人卖面,那个小儿子还能帮着生火,三人配合的很默契,比他们爷俩效率还高出不少。
晚上,从柜上数出钱来,足足有十多贯,老曹看着这些钱眼珠子都有点发亮,这特么的够他卖半个月烧饼了。
“兄弟,这是今天的收成,您看,怎么分。”
孙春明笑道:“有什么好分的,你我两家现在住在一块吃在一块,还分什么彼此啊,搁那放着吧,谁用谁拿就完了呗,不过咱可把话说在前面啊,我儿子要读书识字,这花费难免大一些,您别见怪就是了。”
“您这是骂我呀。”
“呵呵,儿啊,多拿一些钱,去买些酒,再买些肉,晚上好好吃一顿,也给你曹伯伯一家接风洗尘。”
老曹连连道:“不用不用,你家娃娃将来是要做相公的,读书要紧,让妮儿去吧。”
“也好,我也就不跟你客气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第十一章 一顿美餐()
在两位老爹的互相推让之下,还是由孙悦和老曹的那个闺女一块,拿着几个大布口袋上了街。
曹家女儿这会的态度比之前倒是也好上了一些,但眼角还是有点戾气,感觉凶巴巴的,不太好相处。
孙悦故意装嫩,甜甜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没有名字,穷苦人家的女娃有几个取名字的,我爹叫我就叫妮儿,外人叫我就叫曹妮儿,你可以跟我弟弟一样,叫我阿姊。”
“嗯,那以后,我也叫你阿姊,你也要拿我当弟弟哦。”
曹妮儿为难的笑了一下,轻轻摸了摸孙悦的头,扬起手里一大串,沉甸甸的铜钱道:“想吃点啥,阿姊领你去买”。
“想吃螃蟹,过些天开了春化了冰,就不肥了。”
“螃蟹啊,南城倒是少有卖的,走,领你去北城。”
“嗯,阿姊真好。”
到底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孙悦刻意装嫩之下三言两语就给哄高兴了,兴高采烈的领着孙悦去买螃蟹去了。
汴梁多河,所以螃蟹倒也不算太贵,跟肉价差不了多少,不过一般百姓有这闲钱显然更愿意吃肉,所以南城倒是没什么卖这东西的,兜兜转转,又买了点肉和酒,等回家已经是半个多时辰之后了。
老曹的那个小儿子飞似得跑过来,对着阿姊手里拎着的一条羊腿特没出息的直流口水,老曹连忙接了过来,跟孙春明两人到厨房里忙活去了。
孙悦则老老实实回屋摊开了廉价的黄纸,用毛笔尝试着练字,这让本来想跟他一块玩一会的曹家小子很失落,再去找他姐,他姐又忙着在厨房帮忙不搭理他,于是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孙悦认真练字。
厨房里,老曹和孙春明也不知在聊些什么,聊的居然还挺高兴的,时不时发出响亮的笑声,他老娘在另一个屋里睡觉,到现在都还没醒,不知不觉中,原本陌生的两家人慢慢变得和谐了起来。
不一会,外面传来了敲门声,其实门压根就没锁,敲门的自己熟门熟路就进来了,却是隔壁的张寡妇,手里拿着半盆豆腐,笑着喊道“孙家的,我这今天卖剩下的一点豆腐给你们爷俩拿过来加个菜。”
其实孙悦知道,她压根就是借着送豆腐的名头来蹭饭的,这些天他和孙春明每次煮肉吃,她这边闻着味就会过来送豆腐,每次孙春明都得留她吃饭,好在之前每次蹭完了饭都会帮他们干一些家务活,有时候还会帮他们洗衣服什么的,因此这饭蹭的倒也不招人讨厌。
一进门,正好看见老曹,一时间两人四目相对,动作都僵了一下。
“你回来了?”
“啊,刚回来,那个。。。。留下一块吃饭吧。”
哪知,一直还挺温柔的张寡妇甩手就把豆腐砸老曹脸上了,怒道:“走的时候不说一声,回来了也不来放个屁,你拿老娘当什么了?就算是瑶姐儿,白让你睡了这么多年也该存下点情分吧,你个王八蛋!”
张寡妇越说越来气,上来伸手便打,老曹低着头也不躲,任由巴掌噼里啪啦的打在他的脸上,一屋子人都跑出来看热闹,也没人来劝,直打得老曹黝黑的大脸红得发亮,张寡妇这才打累了停下。
这一闹,还把老太太给吵醒了,老太太许是有点老年痴呆,惊醒后大喊:“儿啊~不好了,契丹人来了~快跑啊!”
老曹还得先去哄老娘:“娘,没事的,契丹人已经被孩儿给打跑了。”
老太太哭道:“呜呜~媳妇啊,媳妇?媳妇呢?儿啊!媳妇被契丹人给抢跑了,媳妇被契丹人给抢跑了。”
老曹连忙道:“没有没有,媳妇在呢,在呢,你看,这不是媳妇么。”
说着,连忙把张寡妇带到跟前,做出一个哀求的表情,张寡妇狠狠瞪了老曹一眼,不过还是挤出一丝笑容道:“娘,你看,我没被抢走,这不在呢么。”
“你是我媳妇?哦。。。。好,好,没被抢走就好呀,快,快躲好,别让契丹人看见你。”
两人配合默契,不一会就把老太太给哄过去了,不一会的功夫就呵呵乐了。
老曹还是那句话:“那个。。。。留下来吃个饭吧。”
张寡妇犹豫了一会,许是厨房里的香味实在太过馋人,还是点了点头道:“行,不过我这是看在婶娘的份上,可不是冲你。”
“行,行,知道。”
见此,孙悦都忍不住想给老太太伸大拇指了,这到底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啊,这么大的事,轻轻闹一下就算过去了?
要不怎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呢。
又说笑了一会,饭也终于做好了,好在家里有高桌高凳,否则还真坐不下这么多人,孙春明喊了一声:“闺女,把碗筷摆一下。”就见曹妮儿麻利的将活干好了,也不知他们俩是怎么处这么好的。
总之,一切都很和谐,曹家可能很少吃螃蟹,孙悦在自己吃的时候也会帮他们姐弟俩剥一下,反正小孩子饭量小,工作量倒也不大,老曹笨拙的给张寡妇在剥壳,张寡妇一个劲的拿白眼瞥他,倒是孙春明,居然想着先给曹母剥了自己再吃。
饭桌上,自然免不得要聊一下彼此的来历过往,他们父子俩自然还是那套胡编的出身,这年头被战乱打没的官宦世家太多,沦落到要饭也没什么稀奇。
老曹一家是关中人,他自己原来是在后汉当兵的,还是个什长,郭威兵变的时候跟几个兄弟察觉到事情不对,提前跑了,用之前当兵时攒下的钱开了这个烧饼店。
听他说,他爹在耶律阿保机南下的时候就被契丹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