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东西,仅凭这么个玩意,孙悦直接就在短短几个月后,成了实际上的众商领袖,就连那些本来非常愿意跟赵廷美混的,也跳槽去孙悦那去了。就连他引以为傲的地方厢军,也被孙悦派的资本家给大批量的裹挟着南下开荒去了。
赵廷美不急才见鬼了,就差主动挑起边患去转移主要矛盾了。
然而,这只是开胃菜。
之前就说过,孙悦有一条杀手锏是可以让色目人乖乖听话的,在占城稻引进来之后,大宋内部对航海的热情一下子也变得空前高涨了起来,上议院里薛居正说话的底气都大了好多。
在孙悦思前想后,以及和孙春明商量了之后,孙悦决定还是干脆用了。
其实很简单的一点小伎俩,那就是把蓟州色目人给支倭国去。
倭国,至少读宋初时期的大食人来说还是很陌生很陌生的,但这地方却是遍地的宝贝,比如漆器,比如白银。
因为孙悦和孙春明的改动,钱庄开始发行银币,而且其中的信用价值远大于了实际价值,虽然是铸币了吧,但市面上白银的价格也一下子就涨了许多倍,比金子还要贵。
大宋内部不产银么,中亚和欧洲其实也不怎么产银。
一旦倭国开发,大量大量的白银流入这些色母人的手里,再由他们拿着白银来大宋买东西的话,这钱赚的恐怕比抢劫还要容易无数倍。
当然,这对大宋经济本身的打击绝对是崩溃式的。
就好像十五世纪的明朝,大量的白银涌入,直接就把大明个榨干了,以至于朝廷想干点啥都处处没钱,最终亡国并差点灭种。这甚至可以作为大明灭亡的第一原因,比之什么小冰川之类的自然灾害要严重的多的多。
双刃剑一挥,色目人如何不知道,反正大宋肯定是要先被斩去半条命了。
第五百七十九章 胆大包天的计划()
既然明知这一招是伤人先伤己,为何孙悦还非得要这么做呢?
首先孙悦很清楚,这一招顶多也就伤大宋半条命,绝不会像明朝一样直接就彻底干了个歇菜。
说到底,大宋如今其实还是铜本位经济的,银币更多的其实是用于大额的商业活动结算,跟一般老百姓的关系并不算大,所以白银如果大量涌入的话,真正倒霉的其实是那些有钱人,嗯,也就是孙悦和赵廷美的那些靠山们,众议院的议员们,而普通百姓虽然会因此而受到波及,但应该都不至于去要饭乃至揭竿而起。
明朝直接凉了,那是因为明朝的铜币是先于白银崩溃的,民间除了白银啥都不认(再次捎带手的吐槽明朝的经济政策,简直是令人发指!!)。
而只要大宋不会因此而死,些许痛苦,忍一忍是值得的,这不是还有江南大开发拖着底儿呢么,要不然孙悦也不会早不放晚不放,这个时候才把占城稻给放出来。
想想吧,大宋鼎盛时可是占世界gdp百分之八十的,宋初就算远远不如,百分之四十总是有的吧,掏干这样一个大经济体的利润,那些唯利是图的色目人海商还不疯了?
他们只是不敢常驻在大宋而已,倭国总是敢的吧,这年头的倭国好像离幕府时代已经不太远了,各地的庄园主已经开始各玩各的了。
所以除非这帮色目人集体转性了,或者是集体变态了,否则他们中的七八成,应该都会迁居到倭国去,正好与蓟州的色目人们相呼应。
但问题是倭国是没有造船基础的,别看着是个岛国,造船水平比之孙悦改革之前的大宋都还要弱上不知多少倍,他们甚至连足够的木匠都没有,大宋呢,又在大力的大力的大力的发展航海业,而他们又要争分夺秒的抢大宋的白银市场,因为这东西三岁小孩都知道肯定是越早白银越值钱么。
所以毫无疑问,这帮人会把身家全都砸进来,帮大宋建造造船厂。
而这帮一盘散沙似的色目人入驻倭国的话,宋朝其实是不怕的,因为那毕竟离得很近啊!实在不行从高丽借个道,也是很容易就到的吗,就算大宋的海军再垃圾,也是完全有能力打击倭国本土的。
当然,如果碰上所谓的神风那特么可能真的是倭国有什么大神庇佑吧,那这本破也没必要存在了。
也就是说,这帮人移居倭国,是可以创造出,类似于把他们移居泉州的效果的。
而根据孙悦的推断和历史总结,这帮人在通过白银洗劫大宋的时候,随着大宋的白银持有量相对多起来,白银的价钱相对稳定下来的时候,整个中东中亚乃至欧洲非洲地区,都将被同化成银本位,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自己。
这个时候,如果大宋进行了新航路开辟,并在一开始的时候废了他们的武功的话
据他所知,仅秘鲁一个地方的白银,就至少相当于倭国银矿的二十倍,如果算上玻利维亚的、墨西哥的、甚至于加拿大的,那这世界岂不是任由大宋予取予求了么?
顺便再多说一下,西班牙在大航海开辟以前是世界上最铁最铁的银本位,开发秘鲁银矿和墨西哥银矿之后很快他就自己转化为金本位了,然后把其他使用白银的国家都坑的不轻,尤其以咱为首。
没理由西班牙那破地方破人种破素质破水平都能办得到,咱却搞不明白。
况且就算不考虑这些金融上的问题,仅仅是实打实的利益,大航海时代也是一个足以令人兴奋到发狂的大事件,要知道光是这几个字就让欧洲整整沸腾了两百多年。
两宋加一块才多少年年啊!
为了开启大航海时代而先把自己打个半死,值,太特么值了。
这就是孙悦的计划。
他将来是肯定要被人雕个山一样巨大的脸供后世瞻仰,是要成为先贤的,不开创出一个新时代出来,将来在九泉之下怎么好意思跟那些同样将头像印在货币上的别人打招呼呢?
孙春明对此倒也还算支持,跟孙悦聊完之后就正式放下一切政治身份,开始着手布局了。
说白了,就是想在现有的钱庄制度上稍微再变通一下,除了银币之外再搞个金币甚至纸币之类的,以减少到时候被白银冲击时所遭受的损失。
然而事情还是不顺利。
天下商人都觉得银币用着挺好的,没必要多此一举,尤其是寺庙里的那些和尚们,直接就炸了,甚至于差点因为这事儿要暗杀孙春明,毕竟寺院这种放高利贷的地方,向来都是屯银大户,再说这帮和尚们建钱庄的时候可是把鎏金的大佛全都融了,捐了,你现在跟我说要铸金币?你是玩和尚呢还是玩佛祖呢?
于是,金币和纸币虽然都发出来了,但愿意来钱庄兑换的却寥寥无几,以至于市场上压根就不承认。
孙春明无奈,这帮和尚们自己找死,怪的谁来?要知道现在距离世宗灭佛的时间说近不近说远可也是不远的,银价这么一冲,不知又要有多少寺院破产了。
搞不好直接把这个宗教给冲没了也说不定。
而随着计划的展开,新的困难总是一个接一个的蹦了出来。
首先,是朝廷的上议院里吃了败仗。
孙悦本以为见识到占城稻之后宋朝人对出海一定会疯狂起来的,可结果却好像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哪怕是薛居正,对赵廷美提出来的想要攻略河西走廊的计划,都远比出海要大得多。
毕竟,唐朝时候珠玉在前么,而且华夏人讲究个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这个民族对历史故土的执拗有一种外族永远都没法理解的热诚。
河西走廊,丝绸之路,西域,这是唐朝时候的领土啊!收复他们是每个大宋子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啊。
上议院的普遍意见是,不是不发展大航海,但可以等大宋收复瓜州以后么,当然,国家力量不给你动用,商业力量你还是随便的,反正现在孙悦能控制的商业力量早就不容小觑了。
孙悦对此简直是一脸懵逼,按这说法,何着咱特么收复碎叶城之前啥都别干了呗,神经病吧。
第五百八十章 真有意思()
虽人不在朝堂,孙悦却也知道,如今京中的将士们都已经开始在做准备了,随时有仗随时就能上。
这让他很恼火。
毕竟战争永远都是一个政权最大的正事儿,这仗要真打起来的话他的计划一定会大受影响的,再说万一打的稍微拖沓一点,再赶上个经济危机,万一出了大乱子呢?
于是孙悦费了好大的劲,又去与赵廷美明争暗斗了一番,甚至还差一点就又一次想办法召集了众议院开会,孙春明也对此十分上心,一直陪着他折腾了小两个月。
然而士大夫们收复故土的决心实在是太强了,说到底,此时的大宋终究也并不是真的就进入立宪政体了,上议院也是政事堂宰相们扩展而成的,之所以愿意去接受众议院的选举,说白了还是看在孙悦和赵廷美的面子上,或者说这些规矩本就是他们的要求而已。
而士大夫么,其实都是有气节的,宋初的这些士大夫头铁起来不怕死的多了,乌纱帽自然就更不在话下了。
在他们看来,收复故土这种事儿,那是有着绝对重要的历史意义的,就算是不能名垂青史,也甘愿为此做一个无名英雄。
总之就是,人家不鸟你了,就连一向站在他这一边的薛居正,这回都不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
孙悦那叫一个愁啊,那叫一个郁闷啊,一把一把抓头发啊,就在他一筹莫展无计可施的时候,一封进京的秘报直接就把他给整的愣住了。
就在朝廷这边吵吵吧火的,想要去重振雄风的时候,泉州、金陵、广州、宁州、蓟州、莱州、登州、竟然全都纷纷建起了造船厂,而且规模都特么极大。
这也就罢了,毕竟这也就算是个商业行为,然而紧接着,就传来了余杭改组和泉州重建的消息,直接就把他给整懵了。
所谓余杭改组,是一个姓张名邵的商贾,稀里糊涂的就成了余杭一带的……刺史?而朝廷却完全不知情。
关键是人家这个刺史还并不是像宋朝封的其他刺史一样虚衔大于实职,人家是按照汉朝时候的刺史那么玩的,手里握实权的,整个钱塘一带,或者说整个吴越国故地,都归人家管。
这特么要是个单纯的妄人倒也罢了,关键是此人干出这么大的事儿整个江南一带一点冒泡的都没有,几乎将朝廷视作无物。
再一细细调查才知,原来此人居然有近乎过半的,众议院议员的举荐函。
俗话说钱帛动人心,江南开发的利益太大太大了,海贸的诱惑也着实是不小,加之占城稻的榜样和孙悦的向来正确,这帮人对故土啊什么的完全没有丁点兴趣,居然要……另立朝廷是怎滴?
甚至还有那狂徒放出了话来,说是这个姓张的要是出了点什么事儿,明天刺史就姓钱。
嗯,翻译一下就是,你们最好乖乖认了,要不明天特么的吴越国就会复国。
至于泉州建城,则更有意思了,说的是泉州这么个城市啊,不是来了一波色目人么,这帮色目人和那些当年南汉的残余的势力,以及一些从北边带人带钱过去的资本家们一联合就搞出来的股份制建城。
跟当年的孙春明建洛阳,孙悦建蓟州的方式方法几乎一模一样。
本来也就是那么三板斧,这天底下的聪明人多了去了,这么多年下来学个七八分火候其实真不难。
可问题是,孙春明建洛阳,那是有着赵匡胤的支持的,孙悦建蓟州的时候,他那都是什么地位了?而现在这泉州么……好像纯粹是民间自发的。
而这帮人分完泉州城的利益之后,居然还联名写了封信,请求加入众议院,比较有意思的是,这其中居然还有不少的色目人。
孙悦只在朝会上说了一句话,不关我事,就没再解释什么,他已经决定,打这以后不上朝了。
因为,已经不需要了。
他也好赵廷美也好,还是有点小看资本阶级成长的速度了,当然,也低估了他们的胆子,这些人在利益面前,真是谁的面子都不给。
有人提议兴兵讨伐,毕竟以军事角度来说,就算当年的南唐和南汉真的重建了也不见的就是多大的麻烦,可谁曾想,京中的将士们一个个的居然谁也调不动。
或许让孙悦亲自领军的话可以震得住,可孙悦会领这个兵么?显然不会,就连赵廷美都不会。
这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嘴巴子,打在了满朝文武以及赵德芳的脸上,也一下子就让他们清醒了很多。
这一切在孙悦看来,自己好像是有点操了闲心了,巨兽已经长大,早就不需要自己扶持了,而受此刺激,本来就是垂暮之年的赵普,嘎的一下,就挂了。
几乎是差不多的日子,符氏怀孕了。孙悦还逗呢,这特么自己师父不会是想投胎给自己当兄弟吧。
于是孙悦干脆利落的回山写兵书去了。
赵廷美好像也反应过来了,也安心回皇庄了,这货也聪明,知道造船需要的木头东南一带大多都不太合用,还是得靠内河从西边运,于是他又让身边的太监们,撺掇着一群跟他混的众议员砍树去了。
于是国事,他们俩居然谁也不管了。
而孙悦那个通过倭国套牢色目人的计划么……成功了一半。
那些色目人确确实实是去了倭国,也找到了大量的白银矿,但几乎没人挖他们,这些白银矿居然被众议院自发的给封存了。
色目人欣然的提出交换条件,要求大宋允许他们色目人,资产数够的也必须加入众议院,凡是境内的色母商人,都要被当做大宋自己人看待。
这帮人居然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融入大宋,并切实的维护大宋利益,或者说是,他们愿意将自己的利益与大宋捆绑了。
孙悦堂堂郡王,携军神之威,大过年的亲自南下对他们说尽了好话他们都不见丝毫动摇,结果现在,泉州城一建完,这帮人倒是死皮赖脸的贴上来了。
呵呵,资本社会,真有意思。
第五百八十一章 十年()
十年后。
洛水之上,柳絮飘飞,十里花船上莺莺燕燕翠翠红红,丝竹管弦之音不绝,水面上也都是油花花的脂粉残渣。
一个大约十六七岁的姑娘,手拿一条二尺来长的大长鞭,气势汹汹的就一条一条花船的闯,看着架势倒像是来抓老公的,却偏偏谁也不敢阻拦,显然是都认识这位小祖宗。
“孙浩!!你特娘的给本姑奶奶出来。”
船上的一众姑娘们闻言全都脸色惨白,显然是知道这姑奶奶的厉害的,凭人家的身份,就是把这花船给拆了砸了烧了,估摸着都幕后老板都得笑呵呵地站出来夸赞一句烧的好,万一被这姑奶奶迁怒,岂不是无妄之灾?
但那正主却依然笑嘻嘻地不当回事儿,脑袋躺在一个白皮肤蓝眼睛的妹子的大腿上,俩腿放在一个麦芽色皮肤的妹子的胸脯上,又有一个棕色头发长着一点小雀斑的萌妹子举着一个椰子,上面插着一根芦苇管,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
“孙衙内,要不……要不您躲一躲?”
“躲?真是笑话,小爷我活了十七年,压根就不知道躲字怎么写。”
话音未落,就见画舫的大门砰的就被踹开了。
“孙浩呢?在不在你们这儿?”
“哎呦喂,我的姑奶奶,您这不是冤枉我们呢么,您都放出话来了,哪家的船敢让孙公子上船?”
“你给我起开,让我看见孙浩在你们这,我把你们一船人全都卖到非洲去。”
说罢,这女子竟然挨家挨户的搜了起来,一点也不避讳这是不是风月场所。
几个小姑娘被吓得都快哭了,颤颤巍巍地问孙浩“爷?”
孙浩伸出手挥了挥,示意她们淡定,然后翻身从身后拿出了一个包裹打开,拿出了一身女装,特淡然的就穿自己身上了。
“姐妹们,咱们打麻将啊。”
“…………”
别说,这招还真好使,那姑娘踹门进来,孙浩就在他眼皮子底下杠了张东风,愣是没被发现。
直到人下了船走了,孙浩才将脸洗了个干净,又重新舒舒服服地躺在了柔软的美腿上,浑身上下跟没长骨头似的。
“别愣着啊,快给我捶捶腿。”
“…………”
哪知不过是一刻钟的功夫,突然间轰的一声,整个花船都摇晃了起来,吓了孙浩一跳,便见花船的老板娘花容失色的就跑过来“不好了孙公子,不好了,您小姑她……她她放炮轰咱们呢。”
“什么玩意?”
孙浩吓得连忙坐起来,就见之前那女子正亲自驾驶着一艘小短挺,新式的带炮的那种,好不英姿飒爽,嘴里还大喊道“孙浩!你个小王八犊子,家里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所以,你特么快给老娘死去吧!!”
轰!
又一炮。
原来这女子正是孙浩的小姑,孙雪娥。孙春明和杨蓉的那个女儿。
孙雪娥论辈分虽然比孙浩大了一整辈,但毕竟年纪差不多,又一块长大,加上孙家的家教么……嗯,深得慕容嫣的真传啊。
总之,俩人的感情极好,像姐弟远多于像姑侄,一般个姑姑会用火炮关心侄子么?显然是不会的么。
一屋子的莺莺燕燕全都吓的有点缺心眼了,甚至于有那好几个大美女最低上就开始哭,还有人埋怨道“浩爷啊浩爷,您这又是怎么得罪这姑奶奶了,一家人,怎么还动上炮了呢?她就不怕真把您给炸死啊!”
孙浩苦笑道“还不是我那小姑父么,我看他整天在实验室里待着,心想他肯定闷得慌,我就将我祖父新赐给我的一对双胞胎公主送给他了,那可是真公主,我自己都没舍得玩。你们说,我对她老公这么好,她还这么对我,她是不是神经病?”
莺莺燕燕们暗想,你才神经病呢,你们一家子都是神经病。
轰的一声,房间被开了一个大洞。
“卧槽,这女人来真的,这船沉定了,姑娘们再见,我先走一步。”
说罢,孙浩一个飞身,噗通就跳河里逃跑了。
…………
晚上。
孙浩找了条毛巾擦了擦身上的水,随手拿起桌上一个烤地瓜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