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申天变-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起始之本……”

老神棍魏无牙说的也是屋子里所有人所想的,只不过大家对大明朝还有一丝眷恋,不象他这么无所顾忌的说处来而已。

现在李四的名望是有了,又有太子这个招牌戳着,在乱世之中这就是最大的本钱。再加上叉子队的武力,只要打出恢复大明的旗号,走到哪里都是一股力量。如今如有神助的得到这么大一笔银钱,正好登高一呼号召四方,成就一番事业,怎能如没见过世面的小地主一样把整座银山分散开来?

“嘿嘿,分吧,我有我的道理。”

求票求收藏,新书人气少,诸位若是看着还凑合,请帮俺口耳相传,好歹也能加点人气不是,谢。

火中栗

第五十六章 他不是大善人

将近两百万两银子,这本身就是一股力量。牢牢掌握叉子队这支武力,利用大明储君的名义号召四方,不难成就一番惊天伟业,这也正是魏无牙最大梦想。

可是这么大的一笔钱就被李四零零碎碎的分开了。

看着村民欢天喜地的把成堆的银子捧回家,老神棍魏无牙心如刀绞,好像大家是在分他魏无牙身上的肉一样。这笔巨大的财富完全可以转化成为更多的兵士,完全可以转化成为精良的武器,甚至有可能缔造一个英雄的伟业。

就这么被这些懵懵懂懂的村民零敲碎打的瓜分了,魏无牙真是肉痛的紧呢。斜着眼珠子不住瞪着李四,这个家伙不会真的是财神转世吧?把一座银山分给别人还能做到面带笑容。

以往战死者家属和伤兵的体恤钱都在五百两以上,在这个年头,五百两对于寻常的家庭来说,是绝对的天文数字。然后就是刀把村的村民,按照人头计算,不论是娃娃还是婆姨,有一个算一个,每人先送五十两。至于那些偏远的村子,则按照出力出工的多寡依次递减。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虽然物价腾贵,可五两白花花的银子就能买三个样貌还能交代的过去的丫头,或者娶个良家媳妇顺便办一场还算风光的婚礼。

尤其是外围的那些村民,撅着屁股耕一辈子田,也不见得能够攒下两吊钱。忽然之间就天降横财,就是吃奶的娃娃能够分到整锭的元宝,着实让老实巴交而又不知所措的村民感动不已,已经有许多人欢喜的大哭起来。

“分钱了呀,分了这么多钱呐,老爹你在天有灵,看看吧,这可是真正的元宝哩……”从来也没有见过大元宝的村民跪在地上,捧着银子喃喃祷告。前几辈子都在为了钱苦苦挣命,家里的婆姨心疼娃娃拿一文钱买半包牛皮糖,都要被男人们狠揍半个晚上,如今不必费力就有了元宝:“感谢李大财神呐,回去我就砸了神龛换上李大财神的长生牌位……”

“那么激动干啥?这都是你们应得的报酬,也就是你们的工钱……”李四满面春风是宣扬这是村民应得之财:“叉子队收获来的,都有你们的一份儿,你们也是为叉子队出过力的嘛。”

工钱?

确实为叉子队出过工出工力,可也不过是几天的劳作而已,怎么能分这么许多?

就是全家老幼做工八辈子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呐,分明就是李大财神看乡亲们受穷心有不忍,这才大做散财的善举。

“你个傻儿呆脑,还愣着干啥?快给财神磕头……”在一些老者虔诚的叫喊声中,许多人真把李四当成了赵公明元帅,纷纷磕头。

“乡亲们,不必如此,真的不必如此,这就是你们应得的钱财。”李四尽量使话语更加直白浅显:“这么说吧,这些钱就是红利,咱们的队伍打了胜仗得了好处,你们就应该分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战争红利……”

“啧啧,还是李兄弟眼光长远呐,组建叉子队的好处不光是保护家园,原来叉子队还能赚钱,真是没有想到。”作为叉子队最初的组建者和兵源地,刀把村的人们最先明白了什么叫做战争红利。

“我是真服气了,原本以为种芝就是全天下最赚钱的营生,如今看来,打仗比种芝要厉害的多。”

“要是叉子队再出去打几场胜仗……”有脑子灵光的已经在憧憬美好的未来:“不行,我得把库房再扩一扩,要不都没有地方装银子了呢……”

“嗯,叉子队还是人太少了,还要再扩建。本钱么我是要多出一些的……”这是那些有商业头脑的家伙的想法,叉子队人多了器械精良了,训练跟得上了,才能打更多更大的胜仗,才能分更多的红利。

“去岁的账目上李四兄弟可是亏空着咱们的钱哩,把那些账目抵了就算我入的股吧,哎呦……”

还不等这个家伙说完,立刻招来他父亲的暴打:“真是喝完水就往井里撒尿的货,你买马车的钱哪里来的?娶媳妇的钱是哪里来的?不都是李兄弟给的?你还有点良心没有?老子揍死你个夯货……”

李四给大家带来这么大的好处,以前的他那点亏空谁还好意思提起?李大财神能亏空你的钱那是你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不知道外面村子里有多人削尖了脑袋想送钱给李四空亏呢。

老子打儿子本就最天经地义的事情,再加上这小子犯了众怒,也没有人上去劝阻,反而一哇声的起哄叫好。

“愚妇村氓,”老神棍魏无牙给这些欢天喜地抱着银子大笑的村民下了定义:“今日打了胜仗分红利,明天要是打败了,你们就要亏血本了哩。看见银子就没有脑子的小民,分了李四的红利会越陷越深,直到彻底和李四捆绑在一起……”

分银子这件事情,完全就是李四以个人威望强行施展,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人的赞同,虽然他们也不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样。

至少老路和老神棍就腹诽的很,拉拢这些村民的举动已经做了不少,没有必要再把这么大一笔财富分的零零散散。

路丙寅和魏无牙都不是贪这些银子,而是想把这些银钱作为成就一番事业的资本。他们二人无法理解的是,李四黑不听白不听的就这么分了,难道他不晓得乱世中壮大武力才是生存之根本?

“我想着吧,四叔天神一般的人物,肯定是有他的安排。爹爹你也说过,四叔要布的局很大,你我是想象不出的。”路涧对于李四的崇拜已经从盲从发展到了迷信的地步,无论四叔做出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路涧这个沉默寡言的少年都会表示支持,哪怕他根本就不晓得李四是在做什么。

就算李四说太阳是方的,路涧也会相信日头有四个角儿。

“四叔是大英雄呢,”一直在旁边看着李四身影的娥子眼睛里都带着小星星呢,看四叔被这么多人崇拜敬仰,她心里也乐开了花:“这叫啥来着?对了,这是仗义疏财的壮举……”

娥子没有读过书,一来是老路没有让女儿读书的觉悟,再者就是这丫头也认为女儿家家的读书没有啥用处。很难得她能知道仗义疏财这个词儿,而且自我感觉把这个词汇用在李四身上最贴切。

“屁的仗义疏财,”在很大程度上,老神棍认为李四和自己是一种人,就是属于那种爱占便宜不吃亏的主儿。李闯把大明朝折腾倒台了,李四趁机把太子鼓捣出来,以后旗号一竖起来,这就是大义。李闯率主力和吴三桂对掐的时候,李四又趁机把李自成装钱的荷包豁开个口子。

想方设法占便宜的李四会是仗义疏财的大善人?

火中栗

第五十七章 胜利大分配

这么大一笔银子不是说句话就能分干净的,整整折腾了一天半。

外围的几个村落的有些乡亲开始还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儿,看着邻居把元宝都捧到了家中,才知道遇到了千年不遇的横财,立刻放下手中活计赶过来……

在这一天多的时间,村子里比过年还热闹。大伙一哇声的称颂李四的好处,对李大财神的崇敬简直都没边儿了。乡亲们都是实在人,说不出许多顺听顺耳的好话儿,不过眼神儿里的热切都能把人融化。

确认所有人都成为大大小小的财主之后,李四惊讶的发现银子居然还剩下许多,月约莫有三五十万的样子。

“咋还剩下银子了?乡亲们都过来,咱们接着分,啥时候分光分净才算个完。”

众人无不轰然。

大伙已经都把好处捞的足足,剩下这三几十万就算李四明打明的揣进自己腰包,也丝毫不会影响人们对他的态度,怎么也想不到李大财神居然有如此魄力。

大伙都知道李四的账面上还拉着亏空,再要把这些剩余的银子分了,李四可就一点也捞不到了。真要让这位大财神一个钱也没有的光着俩巴掌,大伙还真不好意思。

原来往自己荷包里揣钱也能揣到不好意思的程度!

这样的好光景以前想也不敢想,就是现在把这样的情形给外面的人说了,估计也没有人相信。

“咋?你们和银子有仇?”李四看着这些满面红光的村民,笑的很和蔼:“你们不都说我是财神的嘛,我这样的财神还能缺了钱?来,来,咱们再分一轮儿,啥时候分干净了才算个完。”

李大财神说的在理,只要他稍微动动小手指,金山银海就都来了嘛。

再者说了,李四兄弟也不是外人嘛,都是自己人还客气甚么?

再分钱!

于是乎。

又一轮分钱大剧上演。

分钱运动搅的村子如鼎沸热锅,这么大的动静早就惊动了太子等大明遗臣。

乡亲们一个个喜气洋洋往来奔走,本就很少和村民接触刻意保持皇家威严的太子等人一时间还真弄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大事。

难道是村子里耍社火?还是庆庙会?

分银子?

这年月想银子的人都想疯了,怎么可能有人往外分钱财?

当杨廷麟姚明恭等人亲眼看到男女老幼往家里搬银子的时候,眼珠子都是直的,村前村后的急忙打听,才知道真的是在分钱。

忙不迭失的唤上太子公主等人去瞧分明。

太子公主这些人虽久在深宫,也知道民间实在穷的厉害,要不然也不会遍地烽火的处处造反。无论出现多么贫穷的场面他们也不会感到意外,可这样众多人手聚集在一起,闹闹腾腾大秤分银子的场面还从来没有听说过。

“怎有这么许多金银?”

“打胜仗的分红呗,”早有得意洋洋的村民回答了杨廷麟。因为大明遗孤和东宫学官这些人总是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大伙格格不入。所以他们这伙人和村民的关系并不是很融洽,所以村民也不介意在这时候有意无意的小小讽刺他们一下:“打李闯得的。”

那意思已经明显的很了: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大老爷都打不过李自成,还把大明朝给弄的熄火倒架。俺们打败了李闯,看你们以后还有什么理由再瞧不起我们……

“好多钱呐,这些小民比咱们要宽裕的多了……”给太子讲学,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没有几个钱。人家村子里一个吃奶娃娃的分红都要超过这些大明名士三年的俸禄,能不眼红心热?

这些人不吃皇家俸禄不纳天家丝缕,就算是皇帝也管不着。尤其又是分的李闯之财,还真分的很是理直气壮,杨廷麟只能用圣人的微言大义安慰自己:“君子不言利。”

“对,圣人有云,曰君子不言利。哼,小人乍富腆胸叠肚,暴发户罢了。”这些东宫的学官官场经验十足,从开始教导太子那一天起,就认定了自己将是大明朝未来的阁臣,就认定了是未来新君心腹嫡系。个顶个都是胸怀大志,整天说些经纬天下展布世间的豪迈言辞,也逐渐形成一股还没有什么实权的团体势力。

要不李闯把大明朝搅和的塌架熄火,这些人都是前途无量,骨子里的那种高傲让他们还真的看不起这些山民。就算山民杀敌有功,也不过算是半个武人而已,最多是以后的阁臣的工具罢了,治理天下终究还是要靠文人的嘛。

老远就瞅见这些人,李四笑呵呵的过来给太子公主等人行了浅礼:“今日大伙分获颇丰,商量着在晚上热闹热闹呢,诸位殿下有无兴致与民同乐?”

还不等太子有所表示,姚明恭就已经越俎代庖:“李校典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太子国之储君,身份何等尊贵?怎能与市井小民杂厕相处?”

“既如此,晚间我让人送酒食过来……”

“久在深宫不知民间风物,欲与山民齐享淳风之趣,李校典以为何如?”长平公主同样面带微笑的看着李四。

“欢迎,欢迎呐,欢迎长平殿下,我这就叫人备妥上好的酒菜。”

“既与民同乐,当与民同食。”长平公主拒绝了李四给自己搞特殊的好意:“本宫这遍回去准备,晚间与民同欢,李校典万勿爽约。”

“不敢。”李四很潇洒的离去。

“?姊……”尽管那些老学究文官们还嘟嘟囔囔的说什么体制不合,反对长平公主和这些山民接触。生性醇厚的太子却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就是和老百姓在一起说说笑笑嘛,没有必要说什么体制礼制,毕竟这里是山村不是皇宫。

“?姊,你说李校典为甚不那么许多的银钱做招兵买马之资?这样的话,于我大明于李校典本人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这其中关窍我都看的明明白白,难道李校典会不知道?”就是年幼的太子都想到了这一点,李四不会想不到吧?

“这个李校典……不好说,我也说不准。”长平公主望着逐渐笼罩在昏沉夜色中的点点***:“李四本事是有的,只是此人……我也说不好,若是他一心恢复大明,则我朝存续有望。若是他另有他图……”

“呵呵,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姊是不是这个意思?”太子朱慈?笑呵呵说道:“这不是说汉贼曹操的么?我看李校典是个好人……”

“你还小,懂得什么好人坏人?好人和坏人不是光用眼就能看出来。”现在的局面和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异曲同工之秒,仅仅比太子大一岁的长平公主要显得成熟许多:“若这个李校典真心为我大明着想,还记的当日父皇托孤托国之重,那是最好不过。然他为何迟迟不愿护送你我离开这险地?他今日分银钱与众人,所图所谋者……大!”

“咱们也不能总在他的卵翼之下,太子你安睡吧,”长平公主象个大人一样思索着什么。

作者有话说:想必大家已经看出来了,这个长平公主就是金庸小说中的那位。本名朱??,崇祯长女。坊间传闻此女排行第九,故称阿九。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崇祯的孩子当中,这位公主是年龄最大的,怎么排也排不到第九。

金庸的小说也是小说,不能代替历史……当然,本书也是小说,哈哈,好像和金大师比肩了……

顺便很不好意思的小声召唤一下收藏,弱弱的召唤收藏……

火中栗

第五十八章 乱象纷呈

篝火熊熊烈烈,飞起来的火星子腾起半天高,欢喜的男人们围绕一堆一堆的篝火大声谈笑,牛皮吹的一个比一个大;女人们则忙碌着准备酒浆和吃食,娃娃们不时抄起一块没有添加任何佐料的烤肉乱跑,以躲避母亲的追打……

“多少年没有见过这么红火热闹的场面了……”各个村子里的老人们唏嘘着。今天远近十几个村子的人们聚在一起,竞相耍红火赛热闹,场面让人心沸。

在以往的年月中,也只有庆丰年的时候才能与此相提并论。丰收……多少年以前的老皇历了。

这些年来,村子里就从来没有丰收过,饿死人的事情反而时常听说。天可怜见的降下李大财神给大家,大伙的日子这才有了盼头。

现如今外面是什么样的世代?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数,兵荒马乱刀兵血火、饿殍遍野易子相食……和外面的世界比起来,这些村子就是实实在在的天堂。

虽然置身于李四营造的这小桃源中,也能切身感受到时局的剧烈动荡。就在前不久,这座姓朱姓了快三百年的花花江山,忽然姓了李,大明改了大顺。这还不算完,据刚刚传过来的小道消息,李闯又在山海关吃了败仗,勉强逃回来一条小命。说不准就在明天,这如画山河又要改名换姓。

不过这一切都不打紧,只要有李大财神照应着,大家一有好日子过,至于北京城龙椅上坐着的是姓赵钱孙李还是周吴郑王,和老百姓有一文钱的关系?

就算天塌下来,也大不了收拾东西走人,跟着李四李大财神南方去。

说来也怪,李大财神好似早就预料到局面会发展到今天的这步田地,还没有开春就让大家有所准备。素来眷乡恋土的人们自然不愿离开祖祖辈辈耕耘的家园,但局势明显是在恶化,而且李四一直在有意无意的透露南下的信息,潜移默化之下,人们反而更加容易接受。

至于肯动作,再加上李大财神的神力,到哪里也能吃饭过日子。

似乎是有意的安排,长平公主来的稍晚了些,在四个宫廷侍卫的跟随下加入村民的“篝火晚会”。

“国破家亡的女娃娃罢了,还摆什么公主的架子?”老神棍魏无牙也曾经风光过,知道官场中一些不成文的规矩,在各色聚会中,只有上位者才有权利迟到。当然并不是不能准时,而是要刻意的要众人等候,好彰显自己的身份。

对于长平公主的迟到,魏无牙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这点,心里很不痛快:“要不是我们把你从京城救出,你早成了孤魂野鬼呢……”

魏无牙不爽公主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老神棍厚着脸皮往李四身边蹭,虽然这样主动倒贴有损颜面,终究算是混成了李四身边的“重要人物”,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叉子队的“决策层”。可长平公主一个女娃娃一上来就坐在主位,让老神棍心底很难平衡。

相对于魏无牙的冷眼,李四表现的要热情许多,又是行礼又是恭让的折腾了好半晌子。

“李校典不必忙碌了,”看着李四还在张罗着要搬几把椅子过来,长平公主笑着坐在木头墩子上:“与民同乐的么,李校典弄的桌椅堂皇也不好,反而失了乡野自然之趣,大伙都凑过来,一起说话吧。”

长平公主尽量表现出足够的亲民,可效果……没有一点效果。

一见到公主过来,原本围坐在李四身边的村民立刻作鸟兽散,分成若干个人堆继续说他们的荤段子。

主要是因为千百年来官民之间那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让村民很自觉的远离这些所谓的权贵。再就是公主身边那四个按着绣春刀的侍卫让人看了难免有些不爽,毕竟谁也不愿意在喝酒吃肉的时候被这么几个带刀的家伙盯着。

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原因就是,男人们喝酒的时候最大众化的话题就是女人,总不好当真长平公主的面儿说荤段子吧。

刚才还热热闹闹的一大群,立刻就只剩下李四和长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