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623年chey chettha国王准许越族难民进入普利安哥,躲避越南南北朝时期北郑朝、南阮朝的内战,同时增建房屋供难民居住。但衰弱的柬埔寨王国无法抵挡逐渐增多的难民潮,渐渐地普利安哥变成越南的一部分;亦开始被称为西贡。
大明对外开放以后,短短数年的时间,这里就成了另一个贸易重镇。
别看现在海关的关税还不多,但一想到这里是大明南下的第一个重要海港,就能预想到这里的繁华程度。
几个银行团的随行掌柜都是大方得紧,唯恐越南人要的款子不多。
“越南人一定觉得自己赚大发了吧。”朱慈想起了之前国债在越南发行,一开始三国都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后来,莫氏越南竟然拿国债抵押到了贷款,一下子就让三国眼光大亮。
他们名义上认购了五千万银元,但实际上转手加上关税、盐田、矿产又贷出了八千万银元。
这一来一去,却是让三国都有了更多的银子可以大打出手。
作为强国,大明可不担心越南人欠债。
在镇南关上的大军可不是吃素的。
别看三国打的欢,北上进了大明的领土,谁都不敢放肆。
……
庞大的船队在西贡完成了补给以后,便抵达了马六甲。
新加坡港,这里迥然一变。
曾经落后的渔村变成了繁华的国际贸易大都会,往来的船只与商人,旺盛的贸易与流动的金钱都让这里迅速繁荣了起来。
让朱慈感觉欣喜的是,这里到处都是说着各种强调口音的中国话。
但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大明的汉话,官方语言。一路上,用的也都是汉文汉字。
在这里,朱慈见到了新任的新加坡边疆直隶州知州,钱亚新。这是一个百年前就扎根到了南洋的南洋华人。
一番盛大的欢迎典礼后,朱慈在新加坡的日子也就走到了倒计时。
庞大的船队、精锐的士兵。这一切都让新加坡在异国环绕之中也能保持安全。
钱亚新虽然扭扭捏捏提出了一点期许,对朱慈而言,也不过是一支五百人小分队分派出去的问题。
没错,在新加坡这里还是出现了一点小问题的。
钱亚新抱怨背部的柔佛国很是挑衅连连。
依靠着贸易迅速繁华起来的新加坡显然得到了众多的觊觎。而这里,原来其实是柔佛国的领土。
只不过,柔佛国一样受困于荷兰人、葡萄牙人等欧洲殖民者的困扰。
钱亚新代表的南洋华人家族在表示愿意驱赶荷兰人等欧洲殖民者以后,柔佛国的国王abdul jalil shah 二世却反悔了。
“军中将士,有的是想要建功立业的儿郎。这点锻炼的活儿,交代下去吧。”朱慈随口就吩咐了下去。
当时间到了大明二八三年一月的时候。
朱慈抵达了后世的缅甸,也就是东吁王朝,后世的仰光。
盛大的欢迎典礼召开,顾炎武在朱慈的耳边低语了一声。
东吁王朝的国王平达力好奇地问了一句:“陛下可有要事,不如臣回避一二。”
“不用。”朱慈微笑地说:“收到了个消息。柔佛国不敬大明,被灭国了而已。”
第八章:解决问题
盛大的欢迎典礼召开,顾炎武在朱慈的耳边低语了一声。
东吁王朝的国王平达力好奇地问了一句:“陛下可有要事,不如臣回避一二。”
“不用。”朱慈微笑地说:“收到了个消息。柔佛国不敬大明,嗯,被灭国了而已。”
……
一个月后,也就是大明二八三年的二月。
位于孟买的一栋西式豪宅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要员正在举行下午茶会。
后花园里,几名身材妖娆的印度侍女忙忙碌碌,如同花蝴蝶一样,将丰盛的点心奉上桌子。又将各种不知名的美味水果小心地洗干净,切好,奉给几位慢悠悠享用下午茶的大人物。
甚至,还有一个身材娇小的男子正在安静地泡茶。只见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极具美观,用别扭而生涩的英语介绍着自己一举一动代表着的意义,看得几个英国人大为惊叹。
这是一名切支丹教徒,离开日本以后,寻到了为东印度公司官员泡茶的工作。
想用下午茶的人有两名,都是年纪约莫四十上下,正当壮年的英国男子。
在西边翘着二郎腿,扯开好几个衬衫扣子的是一名船长。船长有着英国人里常见的一头金发,碧绿的眼睛却很不幸地因为眉毛有些浅淡而很不协调。但是,并不俊朗的五官并不影响爱德华在东印度公司里的地位。
因为,这是一名很有来历的老船长。
爱德华。博斯特船长是一名拥有着四艘船的东印度公司要员,托马斯。博斯特是他的父亲。曾经为东印度公司与葡萄牙人的战争里立下了决定性胜利的功勋。继承了父亲船队与荣耀的爱德华自然也在东印度公司里颇有些名声
另一边呢,自然就是东印度公司位于孟买商站的长官了。
此人,名作迈克尔…罗伊。
这会儿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还没有一两百年后糟糕恶劣的名声。刚刚成立只有几十年的东印度公司在老前辈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压力下显得压力很大。
是以,尽管他们来到了亚洲,但并没有选择贸然扑上香料群岛,而是选择了以印度作为突破口。
没错,后世虽然大家印象里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印度才被英国人紧紧握在手中,印度人的叛乱此起彼伏,考点多多。
但实际上,英国人对印度的统治早已开始。
早在十七世纪初期,成立后不久的东印度公司就抵达了印度,名副其实地开展了对印度的殖民。
只不过,这一时期的英国人很是低调。
陷于上个世纪困顿与宗教战争,英国人财政开支浩大,不得不寻求低调务实的策略,在殖民上寻求突破。
简单说,这会儿的英国人来印度是求财的,而不是求权的。
自然,英国人的态度也就很是低调。
比如迈克尔…罗伊。这位老兄在孟买很重头的事情就是维护政府关系,简单说就是送礼打点。
这一点,在罗伊家族里是很有传统的。
三十多年前,他的伯父托马斯罗伊就千里迢迢去了德里拜访了印度次大陆最强大的统治者,贾汉吉尔,也就是莫卧儿帝国的第四位皇帝。
那一行的行动,归纳总结起来,一切眼花缭乱的行动只不过是为了获得贾汗吉尔授权予,让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在苏拉特和其他周围的地区可以有定居与建立工厂的权利。
“孟买的天气可真是糟糕透了。”迈克尔望着天,嘟囔了一句经典的英国开场白。
刚刚,两人叹气了北边莫卧儿皇帝的喜好,突然就沉默了很久。迈克尔决定重新换个话题。
爱德华点了点头,看着阴云酝酿的天气,有了大为认同的想法:“靠近赤道的地方,就是这样就是有这样一点很是不好。炎热的气候,频繁的暴雨。真难以想象,在这样糟糕的天气里,竟然会酝酿出一个远比大不列颠岛更富饶的国家。”
“说真的。如果我的老毛病还没好,也许我反而更喜欢这里。毕竟,相比伦敦的阴冷潮湿,每年会发作的疾病告诉我,这里是个养老的好地方。”迈克尔说:“比起孱弱的莫卧儿帝国。我预感到,英国一年会比一年强大。我们迟早会统治这里,而不用考虑任何印度人的意见。现在,糟糕的我们,在大多数时候都必须考虑哪些土著的想法。”
“潮湿的舆论也许有利于养病,但也带给了我们太多的困境。陌生的雨林太容易隐藏敌人,奇怪的气候让我们的士兵陷入疾病之中。再力量没有更加壮大之前,哪些土著的势力是我们必须拉拢的存在。该死,这让我又想起了柔佛国那个可恶的国王。”爱德华嚷嚷着,抱怨了起来:“如果我的士兵足够强大,我会将柔佛国的人统统杀死。而不是让他们不断地挑战我们忍耐的上限。”
“哦?难道他们提出了更过分的要求?比起上次的要求,更加过分?”迈克尔起了兴趣。上次的要求他听说过以后,都忍不住为自己的老朋友默哀了一下。
要知道,当初他的伯父托马斯…罗伊为了从莫卧儿皇帝手中获得定居经商开工厂的权利都没有那么费劲。
这些土著,当他们打不过欧洲人,比如荷兰时,他们温顺得如同绵羊。但他们明白自己能够决定英国人这种小萌新的生死时,又贪婪得比恶魔更甚。
上一回,他们提出了要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航线上一半的利润,狮子大开口下,惊得无数同仁破口大骂。
“他们……该死的,那个柔佛国的国王竟然要娶大不列颠王国的女王,伊丽莎白女王!该死,该死!”爱德华愤怒地叫喊了起来。
上天见证,这个柔佛国既是无耻,又是无知。
无耻的是他们竟然敢提出这种要求,但又是那么低无知和可笑。
因为,伊丽莎白女王是上个世纪时候的事情了。女王陛下驾崩的时间,都是1603年,也就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了。
这些无知的土著,连这种基本常识都不知道,就在狮子大开口。
可是,英国人又是如此的无奈。
他们在东亚遭受到了巨大的失败,得罪了大明帝国。
英国、荷兰以及西班牙。三个在欧洲立场各异的帝国在东亚展开了对东方中国的围剿。但战争的结局最终却以三个欧洲国家的惨败落寞。
一战失败,英国人失去了东亚的利益。同样,中国,也就是现在的大明国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国家。他们不仅获得了胜利,也很是记仇。
当大明帝国的触手掌控了亚洲以后,又逐步蚕食到了东南亚。
最明显,最典型的,就是新加坡这里了。
这个进出东亚最关键的海峡现在掌控在中国人的手中。
而英国人因为此前与中国有过战争的缘故,他们的关税与其他林林总总的费用是各国里最高的一档。英国人自然不不甘心放弃亚洲庞大的利益,而国内,也因此分成了两派。
一派,以在京师的驻华使节雷莱…贝洛克为主。他们主张向中国低头,换取中国的原谅。以此缓和两国的关系,为此,雷莱率先背叛三国同盟。他已经认识了中国的国力是如此的庞大,与其为敌是如此的不明智。
而另一派,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
他们并不认可东方中国有什么值得敬畏的,他们更无法接受向一个战败了他们的异教徒国家低头。
而其中,东印度公司又是最为反弹强烈之辈。
无论是迈克尔还是爱德华,两人都强烈地希望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阻击中国人。他们很清楚,一旦中国人踏进印度的地盘。东印度公司的利益就将大受折损。
在这样矛盾复杂的情况之下,中国自然理所应得地将英国人划归到了不友好的阵营里。
如果英国人迎来的是日本人的不友好,那英国人可以表示毫无压力。
但是,这是强大的中国。
很快,英国人就感受到了头疼之处。
比如,每次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时候,停泊贩卖货物时的巨额关税,巨额的通关费用,海上安全保安费林林总总各种名目的收费。
香料群岛就在马六甲海峡的东面,想要从西面去东面,就得经过马六甲海峡。除非绕道,但是一个新航线的开辟成本巨大得让本钱还小的英国人头疼欲裂。
为此,他们迫切地需要与东南亚的土著联合起来,重新掌控马六甲海峡,最少,也要让英国人能够顺利通关马六甲海峡,得到在新加坡正常通关贸易的权利。而不是忍受巨大的惩罚性关税与各种费用。
最合适的合作伙伴,自然就是柔佛王国了。
新加坡本来就是柔佛国的领土,是南洋华人强抢了过去,又被大明庇护。
但是,土著不好打交道呀。
英国人不是荷兰,他们现在还不够强大。
这一点,在印度上,英国人已经感受得很清晰了。
“这些狮子大开口的土著,犹如印度的那些豪强一样。真是太可恶了!”爱德华愤愤不平。
迈克尔经常与印度人打交道,自然了解更多:“那些地方的豪强还算友好。或者说,至少能够猜到他们的胃口有多大。很多时候,我们想要获得的利益,只需要交换的筹码足够就可以达到。他们短视,愚蠢。彼此之间充满了矛盾,我们只需要稍稍挑拨一下,就能获得所有人的友谊。可恶的是掌握了名义上统治权力的皇帝,以及他的官员。我们根本无从知道他们的胃口有多大,哪怕将我们的全部身家填入进去,也无法让他们满意。”
“没错。他们总觉得我们仿佛赚走了他们多少钱一样,就如同那个柔佛国王一样……太可恶,太可恶了!”爱德华找到了共鸣。
两人跟着纷纷吐槽了起来。
英国人在印度的低调也是很悲苦啊,他们固然很想直接用军队平推过去,但眼下的英国人显然还没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然,两人心中也很清楚。英国人在印度的情况已经算好的了,至少,莫卧儿人觉得他们专注于陆上的权力,英国人专注于海上的财富。双方并无冲突,是以还算进行得顺利。
而印度呢,也的确是十分富庶。
他们的出产十分丰富,足够的粮食,贵金属以及各种自然资源都让他们对外贸易可以获得大量的贸易顺差。
源源不断流入的金银让印度人颇为欢喜。
……
砰砰砰……
就当爱德华与迈克尔谈论得正在兴头上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间想起了敲门的声音。
仆人很快就过来汇报了来客。
没多久,迈克尔就见一个风尘仆仆的男子走了过来。
这是一个一头红发,走路虎虎生风的男子:“迈克尔,又是下午茶。真让人羡慕,海上的风霜足以让我浑身问起来就像是一条死透了的北欧鲱鱼。而你们,我的老伙计,现在还能用上美味的点心,还有茶,茶!真是该死,我们明明距离中国的茶叶是如此的接近,却一次次地失败!”
“老朋友,又止步新加坡了吗?”爱德华看向这位老伙计,他叫韦恩斯坦…**。
韦恩斯坦是个可靠的船长,但最近屡遭不幸。
“没错,新加坡的中国人告诉我。如果我去下一个中国港口,依旧还要缴纳高昂的关税。而且,将比在新加坡缴纳的还要多。算下来,我们的货物至少比荷兰人要多出至少三分之一的价格。这个恐怖的现实让我不得不回头。这一回,亏大了!”韦恩斯坦摇了摇头,他坐了下来,饮茶吃饼干,似乎要用美食来填补内心,一边吃着,又一边问:“两位老朋友,你们又在谈论着什么?”
“哦,一样是与你有关的呀。想着怎么说服那些土著,比如印度的莫卧儿官员。比如柔佛国王。”迈克尔说。
韦恩斯坦一直猛吃的动作停了下来,他幽幽地看着两位老朋友,说:“如果是这些。我想两位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什么,韦恩斯坦,你有办法?”爱德华眼睛一亮。
“不……我是说……为两位制造麻烦的人,已经被中国人解决了。嗯,我们想要联合起来打击中国人的柔佛王国……已经在一个月前,被一支五百人的军队消灭了。消灭了……”韦恩斯坦幽幽地说着,很是哀怨。
第九章:摇钱树
“我们想要联合起来打击中国人的柔佛王国……已经在一个月前,被一支五百人的军队消灭了。消灭了……”这句话从韦恩斯坦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哀怨,尤其是最后两个词语不断的重复,更是增添了这种哀怨的感觉。
这样的哀怨,让下午花园里的两名东印度公司要员身体一僵。
他们谈论了一下午,说的都是什么?
是抱怨不能联合柔佛王国对付中国人啊!
可现在,这支被他们看好的重要力量竟然就被中国人灭了。
灭了……灭了……
迈克尔与爱德华也是感觉有种余音绕梁,三月不绝的感觉。
他们可以发誓,这绝不是什么听到了满意音乐后的回味,而是一种不敢置信的震惊。
“柔佛王国,若是我记得不错。他们足足又一个苏格兰那么大的领土,治下的人民超过数百万。他们的王可以调动至少一万名士兵。他的士兵里,甚至还有许多装备了来自西方的武器,火枪还有火炮!”爱德华不断地强调着柔佛王国的强大。
同样,迈克尔也是不敢置信。他当初就拒绝了来自本土的命令,要他去出使柔佛王国取得合作。当时,迈克尔并不愿意与柔佛王国合作。
不仅是因为迈克尔知道柔佛王国可恶的大胃口,同样,他还是一个主张消灭任何不服从敌人的强硬派。
没错,迈克尔连中国人都不愿意低头,怎么会愿意向一个区区柔佛王朝低头呢?
但很快,迈克尔了解到丛林的可怕,明白了雨林里的杀机以后,又无奈地熄灭了自己试图动武的想法。
荷兰人本钱雄厚,又经营日久,有无数的手段可以炮制那些土著。但是,英国人还不行。他们并没有在东南亚站稳脚跟,就是在印度,他们也只是处于一种与印度人通商友好相处的阶段。
这些印度人显然不会想到,这些看似和善的海上来客有一天会起了要统治印度的想法。
而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做到了。
“无法相信……”迈克尔脑内回想了很久,终于吐出来这么一句话:“如果中国人真的有这么强大的实力。为什么,他们一开始就没有灭亡柔佛王国?我们之所以想要联合柔佛王国对付新加坡的那些可恶明国人,就是因为柔佛王国与新加坡的中国势力为敌,双方水火不容,矛盾众多。”
“这个问题,我想我有答案。”韦恩斯坦没有多做疑虑就解答了疑问,事实上,他也的确有一个重要的议题希望老伙计能够支持他的想法:“因为中国皇帝来了。此前,中国人的军队力量还没有彻底稳固到东南亚的角落里。现在,一支超过数万人的庞大船队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