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李香君趴在朱慈烺的身上,脑袋一点一点上去,双目相对,红唇欺进。

    朱慈烺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那一滴滴鲜血落在床榻上,顿悟了……

    这可不是朱慈烺的皇宫,一把火烧了也不用担心佳丽后院葡萄架倒。

    这是乌衣巷李邦华的家里啊!

    纵然李邦华体贴无比,愿意烧毁证据。可一家之中奴仆那么多,哪里还瞒得住……

    “罢了罢了……葡萄架肯定倒定了……男子汉,敢作敢当罢!”说着,朱慈烺双目忽然猛放精光,看着越发接近的精致五官,感受着全身献血沸腾,某处勃然挺立的骄傲,笑道:“香君姐姐……这是你自找的!”

    说罢,朱慈烺猛地翻身而去,抱起娇小玲珑的李香君,一把踹过去将东门关上。

    屋内幽暗,李香君的笑声如银铃一般盈满室内。

    ……

    不远处的门外,两颗脑袋悄悄低下围墙,彼此对视一眼。都是露出一个你懂得的表情。

    能够在乌衣巷这里爬围墙的,除了李邦华自然也在没有其他人。

    而另外一人。当然就是李邦华的亲信老仆李福生了。

    一主一仆默默下了围墙,又默默离开了别院。此时。天色已黑,但李邦华却毫无随意,立刻又让老仆找出了别院的房契,安排了泥瓦匠封死了别院与李府的小门,示意绝无瓜葛。

    翌日一早,朱慈烺起了身子,神清气爽,又神情尴尬。

    好在,见屋内有了动静。门外的久候的李府仆人便高声大喊:“殿下,洗漱之物已然备好,可要小人进去伺候?”

    这时,身旁的佳人笑吟吟地看着朱慈烺。

    朱慈烺轻咳一声道:“东西放下吧,不必了。”

    李香君亦是跟着轻笑了起来,随后传了单衣,伺候朱慈烺洗漱。一番折腾,收拾完毕后,李邦华也已经在客厅久候。

    朱慈烺过去见礼。却是连李香君也带了出来。

    见此,李邦华心中计较,让带过来的小妾胡氏与李香君见礼问候。胡氏是个美艳聪慧的妇人,见了李邦华的表情。便将袖中的房契露出一点,示意自己知道,随后带着李香君走了。

    这时。朱慈烺微微有些尴尬,道:“计划是需要调整一二了。原本。只是想暂且组阁,稳固权力以后好生计较。眼下看来。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斗争,要一个完整的权力,我是不甘心了。”

    李邦华心中咯噔一下,细细品味着朱慈烺的意思,道:“还请殿下明言……”

    “复兴报我会暂且放一马过去,这一回,我要引蛇出洞……彻底压服所谓江南土著力量!”

    ……

    位于都司巷的复兴报报馆颇容易寻找,这里原先是太仓会馆,其主人知晓大名鼎鼎的复社领袖要办复兴报以后,便欣然将会馆让出,成了复兴报报馆的位置。

    今日,王易感叹连连地下了四****马车,拍了拍锦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大步走进报馆。

    报馆当然是有门人的,而且还是个看不起商贾的门子,大喊道:“来者同名!这里是复兴报报馆,可不是闲杂人等可以进来的地方!”

    “某家燕子矶王易,谁是这里主事的!”王易站在门前,朗声高喊,环视一顾,顿时让报馆内行走的一干士子纷纷站定望来。

    没有寻常见傻子的那种轻蔑,这里每一个人都妾身明白近日来报馆的问题。

    复社东林之人的确不少喜好空谈之人,但其中也是有些干才明白实务的。一开始张溥只知道一味施压侯方域,眼见真逼得侯方域跳墙了也顿时意识到出了问题,前后一探查便明白了到底症结何在。

    症结自然就在于朱慈烺的身上。

    没有朱慈烺,恐怕也就没有这金陵报。

    当然,硬生生要办报还是做得到的。只是价格未免就要飙升高涨,试想一份报二三文钱有几人会买?

    换算到后世的价格,便是几十块买一份报纸,纵然普通白领买得起,却也是要肉疼叙旧,绝无稳定购买的意愿了。

    正是朱慈烺的到来大幅度压低了印刷成本,又有顾绛、黄宗羲此等干才亲领,这才能办一个价格低廉贩夫走卒都可以掂量钱包买一份的金陵报。

    加上朱慈烺让王易印刷业工坊主组团入城大肆兼并收购、挖人,城内缘由的印刷铺子也是纷纷面临经营危机。

    这个时候偏偏米价不断上涨,逼得城内各处商家不得不被动加薪,成本上升,印刷价格自然是更加上升。

    这个时候,不让侯方域去,换任何一个人去都是无法以市价拿到复兴报报馆的印刷订单。对于报馆这种每日四位数印刷量的恐怖存在,除了工坊这种专业水平、技术力量都强大的新式力量,任何一个传统的印刷铺子接下来订单也只能是多卖多亏的下场。

    伴随着四处打听的消息聚合,张溥等人自然也明白而今情景,知道这南京的印刷业竟是被朱慈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地收拾得这么干净。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提过自己办,阮大铖便表示可以出钱出力办一个复兴印刷工坊。只是接下来一个疑问便出来了,工匠何处寻找,经营人才哪里聘请,更关键的,为何朱慈烺能压低成本到如此更是无人清楚。

    就这样,众人又纷纷将目光落到了接了朱慈烺订单的王氏印刷工坊身上。

    这是一个私人产业。

    众人很快便明白了这一点,知晓这一点后,一些人复社士子便更加失望了。他们知道,让私人给官办事业贴钱干活几率是很低的。

    【正版是。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几字微言。刚刚发了飞剪船的图片,爱心读者给太子的画像,玄武湖的配图,柳如是、钱谦益张溥的人物图像,以及还有很多作品相关的有趣番外之类的东西哟~赶快关注吧!】(未完待续。)

第六十五章:复兴报

    让私人给官办事业贴钱亏本干活的几率是很低的。甚至,张采还打听回来一个消息。王氏印刷工坊一样不满足金陵报社的印刷订单,开始四处搜罗南京各处学校,比如南京示范学校,比如府学、国子监、县学以及各处民办书院,甚至都打注意到了东林书院的身上。

    这几个地方的消息对于张溥等人而言,就如同一个筛子一样,随便找个人过去打听一句就明白了王氏印刷工坊的价格。

    明万历福建书林拱唐金氏刻本《新调万曲长春》一卷,每部纹银一钱二分。

    明万历苏州舒仲甫刻《封神演义,每部定价纹银贰两。

    再参考当时物价呢?当年杨文贞士奇,少孤贫,十六岁出为村落童子师,欲买《史略》两册,百钱不能得,其母夫人畜一牝鸡数岁,命以易主。嘉靖年间,浙江淳安鸡一只三斤,银六分,每斤十四文。

    假设这只养了数年的母鸡重5斤,则价值70文,则《史略》两册价约170文,平均每册85文。约合1。2两纹银。又《史略》为宋高似孙撰,计六卷,则每卷约28文,合0。4钱银。

    傅增湘跋《李商隐诗集》云:“书为项子京旧藏,子京有手识一条,云得此书值四两。

    只是,王氏印刷工坊报价给南京示范学校的《史略》却仅仅只是五钱银子。要知道,而今距离嘉靖年间已经过去有数十年了,物价沸腾。再买一本《李商隐诗集》已然需要至少十两了。当然,这样有这是旧书有些收藏价值的缘故。

    无论如何。王氏印刷工坊没有真的亏本贴钱给金陵报社这是真的。

    这个消息对于复兴报上下而言,不禁是有些晴天霹雳之感。

    也顺带的。报馆上下无一人不知道王氏印刷工坊之主王易的名讳。

    很快,张采便大步而出,看向王易,道:“太仓张受先,敢问来人便是燕子矶王氏印刷工坊工坊主王员外?”

    “这是在下。”王易露出了一点笑容。

    张采面色惊疑不定,心道这货来这里不是砸场子的吧。只是一想到这里毕竟是自己的地盘,他便是要来砸场子,自己还能怕了不曾?

    想到这里,张采侧身一让。道:“请。”

    王易大步踏入,环顾众人,倒是一点都没有深入敌人腹地的感觉。

    很快,几人便进入花厅各自落座。

    刚一坐定,冒襄急切稳问道:“敢问王员外此来所谓何事?”

    “所为何事,这个恐怕要问贵报馆的归德侯方域,侯朝宗吧。”王易幽幽地道。

    冒襄面色一紧:“朝宗做了什么?竟是惹得员外亲自前来?”

    张采凝眉,心想这不是上门兴师问罪了吧,想到这里。他不忍不住了,大声道:“来人,朝宗在哪里?快去喊来!”

    这时,张采与冒襄对视一眼。纷纷面色凝重起来。

    王易却是一派悠然之色,道:“不必这么紧张罢?”

    张采轻咳一声,心道真是侯方域惹了麻烦。自己还真不能丢下不管,想到这里张采便暗暗告诫自己。今日先忍一忍,他日再都还回去!

    想到这里。张采重重呼出一口气,便要说一句软话。

    但王易却见侯方域来得快,也不搭理张采的表情,开口道:“敢问来人可是归德侯朝宗?你的朋友到我工坊之中谈妥了你复兴报报馆的印刷单子,因是数量未定,特来问问,敢问确有其事呀?”

    冒险微微张着嘴巴,一脸愕然。张采更是被这一口气逼得上下不接,呛了起来。只不过张采却反应更加迅速,也不待自己恢复正常,高声道:“多……多少钱?”

    王易眯着眼睛,道:“倒是不贵……若是每日能得上万份的,那便只需要十一文一份。若是每日只有五千份,那便是十文一份。若是每日只有三千份,那边要十三文……”

    “好!”侯方域这时哪里还不明白这是李香君的功夫到家了,当即拍板道:“就这么办了!”

    说完,侯方域忍不住得意,畅然大笑起来。

    见此,王易缓缓颔首,招来一个文书,拿出一封纸契道:“好!这上面有价格、数量交款等一切细务,若无疑问,还请贵报馆盖章,签约了罢!”

    此刻,看着局势至此,张采脑袋一片发懵。

    这当然是好事了。

    只比金领报社多那么一两文钱的区别,谁在乎了?

    但王氏印刷工坊这是朱慈烺用来打击复兴报的工具,是统一南京印刷业的龙头武器,眼下,却将送上门来的好事答应给了复兴报,这岂不是让复兴报也能跟着办起来?

    到时候,报馆上下是决计不会念朱慈烺旧情而多说一句好话的。

    难道……

    是要控制了印刷单子,让复兴报听命?

    应该是了罢……

    只是张采又看着纸契上王易的大名,心思动摇了起来。这念头普通人可以耍诈,但凡有点身份的还是很讲究信誉的。尤其是经商大部分时候都是口头承诺,有人若是不守信,往后就谁都不会跟他再做生意,也实在是没法做生意了。

    王易给出的纸契当然是个更加先进的东西,同样也意味着人家很难反悔。

    那……

    朱慈烺到底图什么?

    张采在发呆,侯方域却屁颠屁颠地拿了印章,已然和王易称兄道弟起来。

    只不过王易显然显得十分矜持,客套了几句便告辞,只留下得意洋洋,要去给张溥喜讯的侯方域,以及都还有些反应不过来的张采与冒襄。

    见此,张采还能说什么:“好歹啊,报馆是扮起来了……别说了,去吧。去见天如吧……”

    张溥听完,亦是久久无言,不明白朱慈烺所图在哪里。

    只是,身为一党领袖,张溥就是难道还能睁着眼睛报丧不成,自然是大笑道:“这是天命在我,上苍都要我大明复兴,要我复社办好复兴报啊!”

    张采、冒襄、吴伟业以及一干复社士子见张溥这么开心,顿时也是纷纷喝彩。

    侯方域也跟着振奋起来,得到了众人的赞誉。

    只是,当人群散去,侯方域回到自己屋内的时候,却是所有笑容都消散无踪。

    【正版是。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几字微言。刚刚发了飞剪船的图片,爱心读者给太子的画像,玄武湖的配图,柳如是、钱谦益张溥的人物图像,以及还有很多作品相关的有趣番外之类的东西哟~赶快关注吧!】(未完待续。)

第六十六章:南京军机处

    “唔……五千份?倒是挺大志向的。”朱慈烺拿了一份复兴报。

    金陵报的排版可以说银铃了这个时代的新潮,是划定了拍板规范的先行者。故而,当复兴报负责编辑排版的冒襄听王易问起排版的时候便很是弱弱地问起了能否直接用金陵报的排版模式。

    这一回,王易没来,说话的是顾绛,这位而今的金陵报社社长颇为有些春风得意,笑道:“当时啊,负责与冒襄接洽的黄宗羲。太冲是念了些旧情的,五千份,便是有五十文的排版专利费入账。当然,也不止版式的问题,还有工坊技术上的一些问题。”

    “不多,但专利费的出现是个好兆头。至于这报么,却是没甚么可看的。”朱慈烺瞥了一眼,摇头道:“这会儿才跟着我方才的步调说起了什么澄清吏治的必要性,哪里跟得上潮流,也不知第二日还会有多少人续订。”

    顾绛笑着道:“他们毕竟是新人,在办报之事上没什么心得。不过……殿下,属下还是有些不明白复兴报的出现……”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朱慈烺引用的是《吕氏春秋》,笑着道:“没有一个对手,炎武不觉得会有些无聊吗?”

    “殿下……”顾绛有些尴尬。不知道如何回答,倒是朱慈烺提的炎武两字让顾绛很是欢喜。这是顾绛最近取的字,寻常人往后再称呼,亲近一些的当然就是喊字了:“金陵报还是有许多不足的。况且,我与太冲商量过等到编辑部的人才培养足够了。希望可以接过朝堂的邸报,改名为大明报社。发行天下。”

    朱慈烺笑着颔首,没有多评价。

    给金陵报社找一个对手过招成长。这样的原因当然是有的,但绝不是主要原因。

    “年少就应该奔着有为一些去。”朱慈烺接话完了又道:“对于朝堂而言,任何**都应该警惕。这不仅仅是治安的危险,更是矛盾迅速计划的危险。这一点,就连那些引起风潮,聚众结社之人自己都无法控制。当群体聚集起来的时候,做出什么无法控制的事情都不意外。所以……相比而言,办报这种事反而更加温和,更加可控。在纸张上讲道理。各抒己见,总比在台下聚众结社,发生冲突更好。”

    朱慈烺说完,便拍了拍顾炎武的肩膀不再说话,一个人离开了。

    对于朱慈烺而言,一把掐死复兴报当然做得到,掐死之后也有掐死之后的玩法。那便是强硬组阁,强势弹压,在有金陵报这个舆论武器的情况下。朱慈烺有信心击溃原来有舆论优势的复社等江南本土势力,完成对江南的权力控制。

    在这方面,南京守备体系中赵之龙那一票已然开始倒向朱慈烺。

    当然,朱慈烺也同样可以选择不掐死复兴报。因为这也有另外一个复杂一些。却更加完备的玩法。

    这样做显然可以更有效削弱对手的力量,让对方在自己预定好的战场上开打。这样的战争,朱慈烺有足够多的信心胜利。

    说到底。对于朱慈烺而言,掐不掐死复兴报都显得游刃有余。为此。让伊人一笑,也是一个开心的选择。

    “这是一场战争啊……”朱慈烺回到了南京皇宫。寻了一处干净的楼宇,看着挂了新牌匾的这处屋子,笑道:“唔……军机处,这地方挺不错的。”

    等到朱慈烺走进去的时候,里头的杨文岳便已然在处理机务了。

    见了朱慈烺来,杨文岳自然是放下一切事情来迎接。

    眼下的军机处并未负责政务,处理的都是军务,也是军务司升格到朝堂的机构。

    “殿下,眼下李自成与孙督在河南、湖广交际处鏖战。军需所用都由南京这边负责,其实蛮吃力的。”杨文岳趁机诉苦了一下。

    “京师我们输血这么久,就没有为陕西方面提供后勤?”朱慈烺这些天还真是没怎么顾得上孙传庭了,当然他对此人是印象颇佳的。加上河南是朱慈烺的势力范围,孙传庭在河南作战,河南本土也有负责后勤的责任,故而一直是河南负责孙传庭的军资,只是没想到京师却没有加大对陕西方面的军需投入,还让朱慈烺接盘。

    杨文岳苦笑道:“这个盘子啊,我们接了恐怕就甩不掉了。京师那边……对我们怨气挺大的。陕西这边呢……也是吃干抹净。伯雅是个干才,只可惜了手下那一帮子……就是穿了官衣的贼!在河南,有调拨过去的虎大威镇着,也不算过分。但到了湖广啊……”

    说到这里,杨文岳默默递给了朱慈烺好几份奏章。

    湖广眼下也是朱慈烺的防区。加上朱慈烺治下大军一向军纪严明,名声上佳,自然惹得百姓们有了对比,纷纷诉苦。

    “这事要处理!”朱慈烺默默地看了里面一个个不堪入目的字句,沉声道:“京师方面的事情,我会沟通。”

    杨文岳轻轻松了口气,紧接着又无限感慨起来。

    跟着朱慈烺这一位上司做事还真是好做,朱慈烺自觉拿起了最困难的部分,属下还有什么好说的?谁不拼命以报?

    朱慈烺的但当不止在民心士气的维护上,就如同军纪,大部分的将官不是见朱慈烺死抓,热情也不会如此高。对于杨文岳而言,与京师的沟通更是十分棘手。再加上又是军权这么敏感的事情,杨文岳纵然有心也有种无力之感。若是惹起朱由检的愤怒,说不定到时候还是他杨文岳去顶锅。

    一番感慨,提完了军略,两人也说起了皇家近卫军团的休整,随后聊着聊着也便说到了江南的事情上。

    “殿下所言引蛇出洞可真是个妙着,比起强硬压制而言,这一回更复杂,却也更柔韧,更能触及根底,扭转态势。真是大家风范啊……”杨文岳说着,发自内心地感慨。

    这么诚实的夸赞让朱慈烺一阵笑颜,道:“想法再精妙呢,事情还是要一步步做的。就比如这军机处,这内外守备。还有……这个米价!”

    听此,杨文岳顿时肃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