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不遗憾-第7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节之物,先用烤乳猪祭奠完先人后,亲戚们再聚餐食用。

    而关于烤乳猪这道菜的起源,有好几种说法,其一,说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一户人家院子里突然起了火,火势凶猛,必必剥剥,很快就烈焰冲天,把院子里的东西都烧光了。这时宅院的主人匆匆赶回家,只见一片废墟,惊得目瞪口呆。忽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主人循着香味找去,发现原来是从一只烧焦的小猪身上发出来的。主人看那小猪另一面,皮烤得红朴朴的。他尝了又尝,味道很好。院子烧掉了,他很伤心,但却为发明了吃猪肉的新方法而欣慰。

    第二个说法就显得很神话了,一听就是假的,说的是上古时有个猎猪能手,平时以猎取野猪为生。他的妻子为他生了个儿子,取名火帝。儿子稍长大后,父母每日上山猎猪,儿子在家饲养仔猪。有一天,火帝偶然拾得几块火石,便在圈猪的茅棚附近敲打玩耍,忽然火花四溅,茅棚着火,引起一场大火。火帝到底是个不知事的孩子,平时也没有见过什么好玩的,见茅棚起火,不但一点儿也不担心害怕,反而感到很开心。他惊奇地听柴草的劈啪声和仔猪被烧死前的嚎叫声音。待那些猪叫声停止了,这场由火帝引起的火灾也自行熄灭了。在被烧过的废墟中一股闻所未闻的香味飘散而至,是什么东西这么香?火帝捡开杂物,循味探寻。他找来找去,惊奇地发现,这诱人的香味发自皮烧焦肉烤熟的仔猪。那诱人的色泽,馋人的香气,早已令火帝垂涎三尺。他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提那猪腿,却被猪皮表面吱吱作响的油猛烫一下,他忙用嘴唇去舔那烫疼的指头,却意外地尝到了香美的滋味。

    火帝的父母亲狩猎回来,见猪棚化为灰烬,仔猪全被烧死,正要喊来火帝问个究竟时,只见火帝向父亲呈献上一道美味菜——一只烧烤得焦红油亮、异香扑鼻的烧乳猪。父亲不但没有责备儿子,反而高兴得跳了起来,儿子发明吃猪肉的新方法了!据说,人类最早得知动物烧熟更加美味可口便是从此时开始的。

    传说肯定都是假的了,但这道美味确实很好吃,这个是不会错的,而且,随着各种作料的逐步齐全,这道美味的味道会变得越来越好吃,一代比一代好吃。

    听完李安所讲的两个故事,李豫几人并没有流露出不相信的表情,虽然他们知道这两个都只是故事罢了,也许是因为李安讲的太真实了,所以,才会让他们如此的相信。

    “李侍郎今日又要亲自下厨吗?”

    李豫问道。

    李安点头道:“这是自然,今日是几位皇孙要吃烤乳猪,我自然要亲自动手了,家里的仆人虽然也会做烤乳猪,可做的总是不够好。”

    “我大唐的所有官员之中,会做饭的也就只有李侍郎了,你们还能找出第二个吗?”

    “当官的家里都有厨子,用不着自己动手做饭,偶尔外出游玩,烤烤肉倒是有的,不过,厨艺像李侍郎这么精湛的,还真的没有一个。”

    “虽说君子远庖厨,可亲手做饭也是一种乐趣啊!尤其是做烧烤这样的美食,绝对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啊!”

    “李侍郎,不如也教教我们吧!以后没事可做的时候,我们也能亲手做做饭。”

    几名皇孙开口要求道。

    既然他们要学习厨艺,李安岂能不教,点头道:“好啊!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制作烤乳猪好了,材料还是让下人们准备吧!”

    众人说着走下悬空通道,来到了一片僻静的建筑内,这个建筑是一个二层的小楼,从外面看不太容易发现,因为被伪装的太好了,隔着很远看过去,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榕树,开的窗户也不是很大,只是数量比较多而已,很像后世动画片之中的房子,非常的有童话的色彩。

    二层的风景更好,不过,一层更加的方便,最终选择在一层制作美食。

    制作这道美食也没有多大的难度,真正加工的时候也不是很累人,主要就是准备工作比较繁琐和麻烦。

    任何的食物都是如此,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准备,待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食物很容易的就可以被制作出来。

    制作烤乳猪的方法,绝对不止一种,但不管是哪种方法,有些基本的佐料都是必须要进行准备的,这些都交给下人们去准备了。

    没过多久,仆人把一只处理干净的野猪崽拿了进来,并告诉李安,一共有六斤的重量,然后,又递进来好多的佐料,不管了李安能不能用得着,他们反正都先给准备好了,若是缺少什么,再去准备就是了。

    小野猪的个头不是很大,但也是太阳能烧烤炉容不下的,所以,只能采取明火烧烤的方式了。

    普通的木柴就可以用于烧烤,不过,普通的木柴烟气太大了,烤的时候会很呛人,尤其是在室内烧烤的情况下,烟气就更让人受不了了,所以,还是使用专业的炭火比较好。

    在大唐这个时代,专业的烧烤炭火早就有了,比如贵族用于冬季取暖的炭火,很多都是无烟的炭火,毕竟,取暖的炭火是要放在室内的,若是烟气太大,那就没有人能受得了了,而无烟的炭火就能够很好的满足需求。

    李安早就想到会在此处烧烤野味了,所以,早就让仆人在山谷准备了好些无烟炭火,数量是足够使用的。

    无烟炭火取来之后,金属烧烤架也拿来了,点火之后,李安就把清洗干净的小野猪放在了烧烤架子上。

    “李侍郎,这个需要烧烤多久才能做好。”

    “烧烤必须要烤透了才好吃,最少也要半个时辰吧!”

    “最少半个时辰,这也太久了吧!”

    “急什么,你们现在就饿了吗?”

    “倒也不是很饿,不过,做个菜就要至少半个时辰,这也太辛苦了,还是不学的好,让仆人去做就好了。”

    本来还兴致勃勃的几位皇孙,一听说烤乳猪要耗费很多的时间才能烹饪完成,顿时就没多大兴趣了,觉得自己身份如此高贵,怎么可以花费大量时间去做这么低级的事情,若是很短的时间就能把食物完成,那才是他们能够接受的,比如把肉片切薄片,放入太阳能烧烤炉里,很快就会把肉给烤熟,这样,他们就会觉得有趣,而长时间的等待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

    李安淡淡摇头道:“愿意学的就看着,不愿意学的也不强求,反正要半个时辰之后才能吃饭。”

    对于这些皇孙,李安自然不能强迫人家学做法,这也不是他们该学的技能,有兴趣的就学着点,没兴趣就算了,皇孙对厨艺太感兴趣也未必是好事儿,或者说未来他们一旦当了皇帝,却对厨艺感兴趣,那就非常麻烦了。

    就比如某朝的木匠皇帝,整体不知道处理国家大事,就知道做木匠,这样肯定是会耽误治国理政的,不是国家和百姓的福气,不过,若将来只是一个闲散王爷,喜欢厨艺倒也是挺好的,至少,整天痴迷厨艺,就没有心思去争夺皇位了,这岂不是社稷之福么。

    不管他们几个怎么想,李安反正是要开始亲自下厨了,不断的翻转野猪,以让整个野猪能够均匀的受热。

    稍微受热之后,李安便拿起一个刷子,将新鲜的素油涂抹在小野猪的身上,外表面和内表面都要涂抹均匀,这样可以更好的防止野猪肉被烤焦了,同时,如此做法烤出来的野猪肉会更加的好吃。

    在涂抹油料之后,野猪肉已经开始散发出一些香味了,但距离食物做成还有不少的时间,几名皇孙实在是等不了了,于是就命人把外面的石台给搬了进来,这是一个围棋的石台,他们要在屋里对弈。

    “李侍郎慢慢烤,我们先杀一盘。”

    李豫招了招手,与自己的弟弟们开始玩围棋,让李安自己一个人辛苦的制作烤乳猪。

    “好,不过,烤乳猪如此香气四溢,你们下围棋肯定是要分心的,就真的玩的下去么?”

    李安笑着说道,并继续给烤乳猪添加佐料。

    他觉得李豫几人在这种环境下,根本就静不下心来,毕竟,下围棋是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的,此处不但人多,而且,还有香气四溢的烤乳猪,正常人肯定是会分心的,而一旦分心,这围棋就下不好了。

    果然不出李安所料,李豫他们表面是在下围棋,可心思早就乱了,食物频频出现,最后实在玩不下去了,干脆又走到李安的身旁,看着李安烤野猪。

    “李侍郎,这烤乳猪都已经很香了,应该可以吃了吧!为什么还需要继续烤?”

    “现在的确已经熟了,不过,多烤一段时间,是为了让烤乳猪的味道更好,外焦里嫩的烤乳猪才最好吃。”

    虽然此刻已经可以开吃了,不过,李安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既然自己都亲自下厨了,自然要把烤乳猪的最高水平发挥出来,不能随便瞎糊弄,这样岂不是要坏了自己厨艺精湛的名声了。

    烤乳猪也算得上是一个苦差事,因为若要让烤乳猪的味道最好,必须不停的翻滚烤乳猪,这对人的臂力要求比较高,而不停的翻滚自然是比较累的,后世有电气化的烧烤炉,而李安现在却是在手动翻滚。

    这个低技术的翻滚动作,完全可以让仆人过来代劳,可翻滚的频率也很有讲究,这些仆人水平太差,没有李安翻的好,为了烤乳猪的胃口,李安就只能辛苦自己了。

    在后世的街道上,有不少买烤乳猪的,但一般的正宗店铺都是有实力的,没有金刚钻也不敢揽瓷器活,但也有一些滥竽充数的敛财之辈,他们技术不到位,或者估计偷工减料,从而让烤制出的乳猪颜色不正,口感也不对,猪肉火候掌握不好的话,会造成过老发柴,调料不全的话,会造成烤乳猪的香气不足,从而极大的降低了这个食物的口味。

    “最后刷上一层料酒,这就差不多了,马上就可以开吃了。”

    李安最后在烤乳猪的表面刷上去腥的料酒,笑着说道。

    此刻,整间屋子里全都弥漫着的烤乳猪香气,让众人都不自觉的咽起了口水,就连吃过几次李安亲手所做的烤乳猪的李豫,也是一副馋鬼的样子。

    烤熟的烤乳猪,质量发生了很大的缩水,本来足有六七斤的样子,此刻最多也就五斤的样子,李安与几位皇孙,一人也就只能分到一斤多,还是带了骨头的重量,数量显得少了些,不过,还有不少野兔也做好了,若是吃不饱的话,多吃一些野兔就可以了。

    野猪是今日的主菜,但数量不足,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吃饱,但分配的时候,肯定是不能均分的,李安情愿自己少分一些,也要让几位皇孙多吃一些,尤其是李豫,肯定要多分一些才行,谁让他是嫡皇长孙,身份最高呢?

    李安先把烤乳猪一分为二,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然后,按照三个肋骨一大块的原则,把中间的肋骨肉分成一份份的,分别送到每一位皇孙的面前,两个前腿和两个后腿也都分给几位皇孙了,猪头最后也给了李豫,而李安自己就只有三段排骨肉,算是分的最少的一个了,而且,少的可怜。

第一千一百章 灯会() 
李安在骊山养殖基地,与几位皇孙吃饱喝足之后就离开了,马上就要过年了,这是他今年最后一次出远门玩耍,马上就可以天天欣赏美丽的花灯了。

    在很多时代,花灯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有的,但在此刻的大唐长安城却是个例外,为了营造极其浓厚的过年氛围,在大年二十八的时候,花灯就已经开始运行了,而且是每天晚上都运行,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为止。

    因为部分商人的花灯还没有建造完成,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花灯是最少的,以后随着商人制造的花灯陆续完工,长安城的夜晚会变得越来越灯火辉煌,在正月十五的时候会达到顶峰。

    也就是说,整个长安城在过年的时候,有超过半个月的时间都是有花灯可以欣赏的,简直就是狂欢半个月的节奏。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机会参与狂欢的,比如负责巡逻的士兵和衙役,他们有维护治安的责任,虽然他们也可以天天看到美丽的花灯,但他们只能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天天看花灯,而不能像普通百姓那样,随心所欲的去别的地方看风景,负责清洁卫生的人员也要加班,但他们都是能够领到多倍工资的,说起来似乎也不亏。

    另外,到处都是花灯的长安不夜城,必然是人头攒动的,人气不是一般的大,商人岂能错过这么好的挣钱机会,若不趁此机会大捞一笔,都对不起自己是商人这个称号,普通做点心的小贩,也会趁此机会在花灯的附近摆摊,赏花灯累了的游客可以坐下来吃点点心,小贩能挣点钱,游客也更加的舒心。

    至于买小玩意的小贩,那就更多了,比如陶制的存钱罐,能够拿在手里的小花灯,木制的玩具刀剑等等。

    总之,连续半个多月的灯会,能够给长安城带来巨大的商机,所有人都能通过这个灯会挣到钱,只要你愿意去做,就一定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收获。

    按照后世灯会的规律,刚开始亮灯的几天,是人流量最大的,大年初二之后,看灯会的人流就会逐日下降少许,而到了最后一天的正月十五,人流量会再次暴增,之后花灯就会被拆除,等待来年的再一次灯会。

    每年的灯会都是热闹非凡的,而今年通过李安的妙计,让灯会的规模扩大的好多倍,京城至少有三个大型的灯会场地,小型的更多,人流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稀释,但就凭长安城的人口数量,就算把灯会地点分散到不同的位置,也一样会很热闹的,这只不过是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罢了,免得再次出现更加严重的人挤人现象。

    灯会若是人流量不大,太冷静,就不太好玩了,只有人流量大才有意思,可人流量太大的话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不多不少的人流量才是最佳的方式,而往年的长安城人流量明显是太多了一些,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是在看灯,而是在看人,人挤人的场景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危险因素,万一造成踩踏事故,那就是一场灾难了。

    这样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而且,还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最佳这几年,几乎是每年灯会,都会发生可大可小的踩踏事故,也都造成了人员的伤亡,从而给伤亡的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灾难。

    只是每年出事的人,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没有什么大的背景,意外死了就死了呗,也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甚至,灯会都可以照常举行,大唐一年一度的灯会,是不会因为几个普通的老百姓而被迫取消的,除非是什么大人物出了事情,那样一来,灯会才有可能会被取消。

    不过,作为一个文明人,李安自然不愿意看到每一年的灯会,都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出现了意外,那都是不能容忍的悲剧,是李安万万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才想出了这么个主意。

    过年看灯会是一个热闹的场景,普通老百姓几乎都会参加这样的盛会,有的人可以天天去看灯会,也有的人要隔三差五的看一次,而对于像李安这样的权贵阶层来说,外出看灯会,就有了一些限制了。

    毕竟,普通老百姓出现意外和发生危险,对整个大唐帝国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权贵阶层一旦出现意外,这影响就比较大了,因为这将是一个帝国非常大的损失,尤其是像李安这样的人才,万一出现意外,将是大唐帝国不可估量的损失。

    而看灯会的人是如此的多,若是与一大群老百姓混在一起,谁也无法保证不会出现意外,所以,很多权贵去看灯会都是要大量护卫开道,甚至,直接走特殊道路,也就是普通老百姓走不了的道路。

    比如最初的灯会地点,就是皇宫城墙外面的一条大街,如此,只要是站在城墙上,就可以看到下面的绚丽花灯了,而在城墙上行走,是不会受到下面大量百姓的干扰的,发生危险的概率可以极大的降低。

    普通老百姓在街道上艰难的行走,一点一点的观看花灯,而权贵却可以在高处的城墙上行走,居高临下的欣赏美丽的风景,顺带着把下面的普通老百姓也欣赏的一遍,而且,从高处欣赏风景,可以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景色。

    站在城墙上的权贵,必须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万一他们心情大好,拿出一些钱币扔到下面,那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且不论铜钱从高处坠下对普通老百姓的伤害,仅仅是老百姓的抢夺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在人群数量众多的情况下,一旦有很多人争抢钱币,就有可能会发生踩踏事故,这几年的多次踩踏事故,据说就是权贵扔赏赐引起的,但因为没有人敢得罪权贵,所以,就成了小道消息了。

    李安在过年的时候,一般也都是选择在酒楼的高层静止的观看远处的花灯,除非天色已经很晚了,街道上的人已经不多的情况下,才会带着家人在大街上溜达。

    这都是为了安全,没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的了,不过,站在远处看热闹,与直接进入人群,这感受是肯定不一样的,所以,今年过年的时候,李安想要与普通的老百姓一起欣赏花灯,这样,也能够近距离的听到普通的老百姓都在讲些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愉快感受。

    但安全问题同样是不能忽视的,在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还是要尽量避开才是,而对于这一点,李安是心中有数的,不会进入危险的区域。

    另外,为了更好的融入普通老百姓之中,李安必须要乔装打扮,还不能带太多的人,若是一家老小全都出来了,那就太显眼,就算李安穿着便衣,那也是会被人认出来的,所以,若想深入普通老百姓之中,就必须要自己独自出现,护卫也不需要太多,贴身的两三个就够了,方圆五十步之内再有二三十援兵就行,在长安城的大街上,是不会出现大量刺客的,没有人有这么大的胆量。

    “夫君要乔装混入普通老百姓之中,这会不会太危险了,看灯会的人太多,每年都会发生事故,还是去酒楼里比较安全?”

    当李安把这个决定说出来的时候,颜如玉一听就开口反对,她不是反对李安,她只是关心李安的安危罢了,其余几人也相继开口劝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