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不遗憾-第6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明显,在北方的边境地带,通过互市,很多商人都富了起来,但商人富裕起来,却并不能带动普通老百姓也跟着富裕,因为商人把持资源,把能挣钱的机会全部留给自己了,如此,他们倒是可以赚的盆满钵满,但无法通过互市挣钱的附近人就很容易眼红了,贫富差距在任何时代都很要命的,这种不公平会造成普通老百姓的心理失衡,一些胆大的人就会不惜铤而走险,去做打劫商人的事情。

    而且,在民风彪悍的边关地带,很多人都是身体结实的壮汉,他们只要有这个心就会有这个实力,他们可不是文弱书生,只要给他们一匹马和一把刀,他们就可以成为最难对付的马贼。

    尤其是游牧民族之中的穷人,他们天生就有骑马的基因,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学会骑马,如此,成年之后的骑术必然是极为精湛的。

    郭子仪麾下的士兵,就是要与这些难缠的对手斗智斗勇,偶尔遭遇失败,损失一些士兵也是在所难免的。

    “老郭啊!这些马贼都是突厥人吗?骑术都很精湛?”

    李安开口问道。

    郭子仪摇头道:“当然不全是,突厥人最多占一半,还有我们大唐的边民,铁勒和其余小族也有不少,他们的骑术若是不够精湛,哪里敢做马贼,不仅如此,他们还有细作混在我们之中,只要我军官兵有所调动,他们都能够提前得知,他们会刻意避开我军严密部署的地方,选择在我军部署薄弱的地方打劫商人,一旦得手了,他们就会把财务掠走,若是遭遇官兵,他们会乱撒金银细软和货物,把笨重的都留下,只拿走最值钱的,有些士兵贪图钱财,就勒马停下捡钱了,从而让马贼逃脱,甚至,有些将校与马贼都打成了共识,只要马贼留下大半财物,他们就不会追击,还有的会被马贼的细作收买,从而处处为马贼行方便,这些的败类也杀了几个了,可在马贼的利诱之下,还是会有少数的将士经不起诱惑,成为了败类。”

    听郭子仪说了这么多,李安陷入了沉思之中,老郭说的应该都是实情,别说在大唐这个时代了,就算在别的什么时代也都一样,没有人能够受得了金钱和财富的诱惑,若是有人不被诱惑,那就是利益给的还不够多不够好。

    这么说也许有一杆子打倒一片人的嫌疑,但另类注定永远都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经不起诱惑的,毕竟,人家辛辛苦苦的图个啥,图的就是奉献吗?如此高贵的品质也只有用机器做出来的人才会具备。

    对于如此情况,李安也是很无奈的,这种情况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的普遍,贪官多如狗是所有时代的共性,只要骨头给的够多,没有那条狗能够经得起如此诱惑。

    虽然最近几年,大唐朝廷对边关士兵进行了多轮涨薪,但薪资就算涨的再高,又能高到哪里去,这些薪资与马贼送给的好处比起来,那简直是九牛一毛,根本就可以忽略不计。

    比如,在有的朝代,县令的工资从五千一个月涨到一万一个月,俸禄增加一倍,这可是很大的涨幅,但手中握有权力的县令,随随便便的就能贪到几个亿,一次贪墨的钱财可以顶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俸禄,一个县令又能活多久,在如此大的诱惑面前,又有几个县令能够经受得起,估计很多都会成为贪墨钱财的蛀虫。

    在大唐的边关也是同样的情况,将士们所能领到的军饷是非常有限的,就算是经过连续几轮的涨薪,那也多不到哪里去,而打劫商人的马贼却可以一次贿赂大唐将士十年,甚至是百年的俸禄,如此,哪个大唐将士见了会不心动,还有在追击马贼的时候,马贼抛弃部分金银细软,负责追击的大唐将士,自然更加愿意停下来捡钱,而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继续追击马贼,这样对自己对马贼都是一种灾难。

    而就算最终马贼跑掉了,这些负责追击的大唐将士也会理直气壮的表示,马贼跑的太快了,根本就追不上,那还能有什么办法。

    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将士,怀有养贼自重的心思,若是马贼全部被消灭了,他们这些官兵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就算不被裁撤,待遇也不可能像现如今这般好,而且,没有马贼就意味着没有人打劫商人,如此,财富几乎全都跑到商人的腰包了,而他们这些大头兵能够捞到什么,商人难道会主动把钱送给大头兵,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任何时代,只有发生动乱和危险了,军队的重要性才能凸显出来,军人的社会地位才能够很好的提高,而在没有外敌威胁的和平年代,军人的地位必然会极大的降低,甚至沦为社会的最底层,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当一个帝国的所有少年都不愿意去参军的时候,就可以看出这个帝国的军人地位是多么的悲哀,一旦突然遭遇外敌,这个帝国的战斗力必然难以拿得出手,甚至被人痛扁一顿都是有的,就算是一个庞大的大帝国,若是不重视武备,也很有可能会被一个弹丸小国打的找不到北。

    大唐自从立国以来,军人和武将的地位都是不低的,甚至可以说是很高,尤其是开国的时候,很多勋贵都是武将人才,这足以体现出朝廷对于军人和武将的重视程度,但随着需要用兵的地方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军人的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在勋贵的人员中,文官的比例开始逐步增加,大有凌驾于武将之上的趋势。

    当然,在大唐这个时代,文官与武将的界限不是太明确,有些带过兵打过仗的文官,也会被算入武将的行列,武将当上宰相这等文官,在大唐帝国一点也不新鲜,是常有的事儿。

    李安现在应该算是文官,干的也是文官的事情,可李安也带过兵,也打过仗,所以,也能算得上是武将了,界限真的是太不好区分了。

    看着一脸义愤填膺的郭子仪,李安开口安慰道:“郭将军就不要气愤了,个别败类在哪儿都有,抓住一个杀一个就是了,至于马贼泛滥的问题,总会有解决的办法的,我们慢慢想就是了,不用着急。”

    “不着急,我老郭才不着急呢?总有一天会把这些马贼全部解决掉。”

    郭子仪自信的说道。

    李安笑着点了点头,开口吩咐道:“来人,快去准备酒菜,郭将军远道而来,必须要吃一顿再走。”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佛跳墙() 
李安的待客之道非常简单,那就是把好吃好喝的酒菜全部端上来,不管客人能吃下多少,尽管上菜就是了,吃不完剩下的越多越能体现主人的好客。

    虽然这是一种很大的浪费,但足以体现主人的诚意,至少在大唐帝国的社会,存在这样的风气,也就是浪费的风气,在节俭的社会之中,浪费是非常可耻的,但大唐目前物产丰富,没有人会觉得大吃大喝是一种浪费,反而觉得这是一种福气,其实,在任何物资充足的社会,都不会有人太注意节俭的,这样显得太憋屈了,只要真的很穷的人才会考虑节俭。

    李安所拥有的财富非常多,就算挥金如土都不会有多大的问题,自然毫无处处节约的必要,这样会显得自己很抠门的,也会让客人寒心,只有绝对充足的食物供给,才能让客人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主客双方才能更加的尽兴。

    上次宫廷宴饮,皇帝给李安一个人准备了一条一百多斤的巨型石斑鱼,这么大的一条鱼,自然是吃不完的,别的菜肴也有很多,所有大臣的面前,都摆上了满满的美食和美酒,这还不算刚吃了几口就被端下去的食材,可以说那次宫廷宴饮,每个大臣所得到的美酒和美食,足够每个人吃饱一个月的了,浪费率绝对在九成以上,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但宴饮的气氛也是建立在这种浪费之上的,扣扣索索的如何营造庆功的气氛,也不符合皇家的气势,另外,浪费的食材自有宫女和太监进行消耗,最后的残渣也会有宫中养殖的部分动物消耗掉,其实也算不上浪费。

    李安招待贵客也是一样的,剩下的饭菜马上就会被府上的护卫,男女仆人消耗的一干二净,最后剩下的残渣就是府上鸡鸭和猪狗的美味了,几乎不会有实质的浪费,尤其是养殖的几头猪,对于各种剩菜剩饭那是来者不拒,有多少就能吃多少。

    养猪对于环境来说,污染是比较大的,李安这样的富贵人家,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去养猪的,可李安就是喜欢这种养殖的乐趣,平时没事的时候,去看看府上的养殖区域,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这样也能减少府上食物的浪费。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乐趣方面的,浪费一点食物对于李安的府上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

    若是赶上李安心情好,会亲自下厨,为贵客烹饪美食,当然,这个人必须是能够理解李安这种行为的,是比较随和的人,就比如郭子仪这样的,他绝对不会因为李安亲自下厨而觉得李安自甘下贱的,在军中困难的时候,他作为大将,甚至都能吃馊饭,喝河里的脏水,如此,又怎么会在意这些。

    “老郭啊!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种新的美食,今日就亲自下厨,做给你尝尝。”

    李安看向郭子仪,心情兴奋的说道。

    “哦,又要亲自下厨,能不能教教我,我也想做饭啊!”

    郭子仪突然像个孩子一样,开口要求道。

    李安看向郭子仪,笑着说道:“好啊!既然郭将军真心想学,那我为什么不能教你呢?而且,这道菜并不是很难学,一遍就能学会。”

    作为军中大将,郭子仪并不需要亲自做饭,但在早年的时候,他也是做过饭的,在军中只有什么都做过,才能真正了解不同兵种的难处和重要性,他没有一般将领的臭架子,非常喜欢与士兵打成一片。

    “等等,李侍郎,这个是什么东西,好有趣的样子。”

    郭子仪刚走过一个走廊,就被摆放在那里的太阳能烧烤炉吸引住了。

    李安笑了笑,开口说道:“老郭啊!这个东西是太阳能烧烤炉,是用来烧烤食物的,非常的好用,在大冬天也能很快把美食给做好,待会要不要试试。”

    “试试,当然要试试了,这个东西有趣啊!”

    郭子仪仔细的看了看这个太阳能烧烤炉,开口说道:“对了,这个与太阳灶相比,哪个更好用一些?”

    “玻璃管道可以密封和保温,使用起来的效果自然要比太阳灶要好一些了,不过,这个也有局限性,那就是加热食物的量比较少,也不方便烧水,东西都在眼前了,郭将军看不出来吗?”

    李安开口说道。

    “现在马上就到正午,待会学完做菜,就来玩玩这个,一定很有意思。”

    郭子仪的眼神之中冒着一种特殊的光芒。

    李安自然看懂了,这个家伙的心里又憋着什么坏呢?估计是看上太阳能烧烤炉了,不过,李安最多送一个给郭子仪,至于军中需要很多,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市场上马上就会有大批量的太阳能烧烤炉,他有能耐自己去买就是了。

    也许,郭子仪会向朝廷申请,让朝廷给他们边军将士配备一定数量的太阳能烧烤炉,以满足沙漠地带的做饭需求,可这个东西主要是休闲性质的,不但价格比太阳灶要高出不少,而且,还非常的易碎,普通人用的时候可以小心一些,可在军队之中,所需要的装备都必须是质量过硬的才行,这种易碎的玻璃实在不适宜在军队之中进行大规模的装备,军队是真的消耗不起这种易碎的宝贝,所以,郭子仪想要给军队配备这种设备是想都不用想的,朝廷是不会答应的,如此,除非他自己掏钱买上一些,李安反正最多只会送给他一个太阳能烧烤炉。

    “对了,李侍郎,你到底要做什么美味啊!用的什么材料,先透露一下呗!”

    还没走到后厨,郭子仪就忍不住开口问道。

    李安笑了笑,开口回答道:“这道美食叫佛跳墙,是我刚刚研发出来的美味,材料比较多,待会你看到就明白了。”

    这哪里是李安发明的美味,明明就是后世的顶级美食,是李安剽窃来的才对,只不过,这道美食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大唐这个时代是肯定没有的,所以,就算李安说是自己发明的,那也没啥关系,没有人能够揭穿李安,况且,只不过是一道菜罢了,谁会在意这些东西。

    在后世的社会,佛跳墙又名满坛春,福寿全,是福州一代的名菜,是在距离大唐久远的辫子朝时发明的,毕竟,在历史上,很多来自美洲的食材和调料才传入华夏,如此,才有条件做这个佛跳墙。

    刚才李安告诉郭子仪,说佛跳墙的做法很简单,其实,是故意骗他玩的,这道顶级美食,怎么可能轻轻松松的就被做出来,工序是很多的,不是一般的复杂。

    首先,从原料的角度来说,佛跳墙的原料有十几种之多,鲍鱼,海参,鱼唇,牦牛皮胶,杏鲍菇,花菇,墨鱼,瑶柱,鹌鹑蛋等等食材制作而成。要充分体现每一种食材的口味和特点需要先将这十几种食材分别独立制作成一道菜,再汇聚到一起,加入高汤和绍兴酒,文火煨制十几个小时以上,这种味道才能真正达到醇厚的特点。

    所以说,制作佛跳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不是很快就能吃到嘴边的,郭子仪现在一起跟着做佛跳墙,但要真的吃到佛跳墙还需要到晚饭的时候才可以,这还是提前几个小时的前提条件下,若李安把这个情况告诉郭子仪,估计这货肯定会一脸黑线。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关于佛跳墙的起源,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说,在辫子朝某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他为巴结周莲,令内眷亲自主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二十多种原、辅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寿全。周莲尝后,赞不绝口。问及菜名,该官员说该菜取“吉祥如意、福寿双全之意,名福寿全。

    后来,衙厨郑春发学成烹制此菜方法后加以改进,口味胜于先者。到郑春发开设聚春园菜馆时,即以此菜轰动榕城。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来尝此菜,当福寿全上席启坛时,荤香四溢,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触发诗兴,当即漫声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同时,在福州话中,福寿全与佛跳墙发音亦雷同。从此,引用诗句之意,佛跳墙便成了此菜的正名,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而对于第二种说法,是福建风俗,新媳妇出嫁后的第三天,要亲自下厨露一手茶饭手艺,侍奉公婆,博取赏识。传说一位富家女,娇生惯养,不习厨事,出嫁前夕愁苦不已。她母亲便把家里的山珍海味都拿出来做成各式菜肴,一一用荷叶包好,告诉她如何烹煮。谁知这位小姐竟把烧制方法忘光,情急之间就把所有的菜一股脑儿倒进一个绍酒坛子里,盖上荷叶,撂在灶头。第二天浓香飘出,合家连赞好菜,这就是十八个菜一锅煮的佛跳墙的来头了,听着就跟真的似的。

    至于第三种说法,是一群乞丐每天提着陶钵瓦罐四处讨饭,把讨来的各种残羹剩菜倒在一起烧煮,热气腾腾,香味四溢。和尚闻了,禁不住香味引诱,跳墙而出,大快朵颐。有诗为证,酝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这个说法也挺有意思的,说明这道美食太好吃了,居然连清修的和尚都抵御不了诱惑了,可见其美味的程度有多高。

    “这里有一个新的后厨,上次来的时候还没有呢?”

    郭子仪跟随李安进入后厨,好奇的看东看西。

    这个厨房确实是新搭建的,而且,规格比之前的要高许多,只不过面积小了一点而已,这个是李安亲自下厨所用的厨房,别的厨子是没有资格随便使用的,府上最珍贵的食材也大多储藏在这里。

    不过,每次李安亲自下厨,都会有后厨过来帮忙打下手,同时也跟着学一学技术,慢慢的这些后厨也就学会了如何制作李安所设计的美食了。

    “哇,鹌鹑蛋,是个好东西味道不错。”

    这还没有开始做菜,郭子仪就已经毫不客气的把好几个鹌鹑蛋塞入了嘴中,大口的吃了起来。

    李安开口道:“郭将军莫急,这个鹌鹑蛋是制作佛跳墙的材料,吃了就不好做这个菜了,还有这些都是制作佛跳墙的食材。”

    “哇,一道菜需要这么多的食材,这也太多了吧!我看看,海参、鲍鱼、鱼翅、干贝、鱼唇、鳖裙、鹿筋、鸽蛋、鸭珍、鱼肚、花胶、瑶柱、鸽子、排骨、蛏子、火腿、猪肚、羊肘、蹄尖、蹄筋、家养老母**脯、家养黄嘴鸭鸭脯、鸡肫、鸭肫、冬菇,还有这个几个都叫不出名字来。”

    郭子仪眼睛都看直了,觉得李安所发明的这道菜真的是绝了,居然有这么多的主料,而辅料自然就更多了,有姜片、葱段、桂皮、炊发干贝、绍酒、净冬笋、味精、水发鱼唇、冰糖、鲂肚、上等酱油、金钱鲍、猪骨汤、猪蹄尖、熟猪油、净鸭。

    一道菜不但主料非常多,辅助的材料居然也这么多,这就比较难得了,使用如此多的名贵材料,若是做出来的美味不好吃,那就太对不起这些美味材料了。

    “这么多的材料,足有三十多斤吧!这需要多久才能做好?”

    郭子仪看着这些食材和配料,开口问道。

    李安淡淡一笑,开口道:“不瞒郭将军,正常需要五六个时辰,若是着急吃的话,三四个时辰也是可以的。”

    “什么,需要这么久?”

    郭子仪的眼睛睁的很大,感觉有一种上当的感觉,停顿片刻,开口说道:“五六个时辰之后都是半夜了,李侍郎这是要留我过夜啊!”

    原本只是为了刺激一下这个老头,没想到这货居然要求留宿,这让李安有些惊愕,不过,郭老头也不是啥坏人,留宿倒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郭将军若是愿意留宿,那自然是最好了,我府上最近刚买了一个新罗婢,给你暖被窝可好?”

    李安开口揶揄道。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老郭好穷() 
李安知道郭子仪的年纪比较大了,故意用这话进行试探,看看他的身体是否还硬朗,对年轻貌美的女子,是否还能提的起兴趣,当然,也许老郭是正人君子,不愿意去做这种风流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