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不遗憾-第6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隆基开口下令道。

    技术人才闻言,立即开始发报,因为内容不多,随着一阵滴滴答答的发报声,皇帝的旨意被传达了过去,而很快,御膳房就把反馈传达过来了,就两个字,遵旨。

    “真是太方便了,陛下的旨意瞬间就传过去了。”

    “方便,太方便了,日后电报机多了之后,京城各个衙门都可以装备一台,有什么事情直接发报就可以了,再也不用派人去传消息了。”

    “几十年后,这样的电报机,会越来越多的,普通的老百姓家里,会不会也拥有一台呢?”

    “就算电报机再多,也不可能让普通老百姓家里都装备一台吧!发电报是技术活,不经过大量时间训练的人,是没有能力发电报的。总不可能让所有的老百姓都学会发电报吧!这也是毫无必要的,只要每个县城有几个电报机就足够了。”

    “大唐有几千个县城,每个县城两台,也是需要三五千台的,需求量很大啊!”

    “现在刚刚研发出来,装备京城和周边几个城池就差不多了,待无线的研究出来,再装备更多的城池不迟,对了,还有能够直接通话的机器,那就更厉害了。”

    大臣们不知不觉的,又自动讨论起来了,热烈的情景根本就不受场景的控制,似乎他们都忘了,皇帝还在这里呢?

    “陛下,电报机能够研发成功,都是李侍郎的功劳,对了,还有诸位匠人的功劳,陛下应该好好的赏赐李侍郎和诸位有功的匠人。”

    杨国忠突然起身,开口说道。

    “哈哈!朕倒是想赏赐点什么,不过,李爱卿是什么都不缺啊!就算是赏赐黄金万两,在李爱卿的眼里,怕也只是九牛一毛啊!倒不如待电话机研发出来之后,一并赏赐的好,其余众人自然是少不了赏赐的。”

    李隆基开口说道。

    感情是不打算赏赐李安了,不过,李安什么都有,还真的是什么都不缺,甚至,有好多东西皇帝都没有,只有李安拥有,所以,皇帝真的是赏赐任何物品,都不能引起李安的兴奋,除非把贵妃赏赐给李安,说不定还能让李安兴奋一些时日,可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其它的赏赐真的没多大的意义。

    既然皇帝都说不赏了,李安还能说什么,只能认了,反正也不想要什么赏赐。

    “陛下,微臣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继续研究更多更好的机器,只要陛下能满足微臣的这一愿望,并给与足够的支持,这便是最大的赏赐,至于金银玉器,美女美食,正如陛下所说,微臣一点都不缺。”

    李安很是识趣的大声说道。

    拥有自己的玻璃产业,拥有庞大的财富,这就足以让李安享用不尽了,皇帝的赏赐与自己挣的钱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根本就没啥可比性,所以,这些常规的赏赐,都是李安没啥兴趣的,而且,李安的功劳如此之大,就算再高的赏赐都不足以彰显李安巨大功劳。

    “哈哈!李爱卿的这个要求,朕必须要答应啊!朕会全力支持爱卿,不但如此,在座的诸位爱卿都要全力支持李爱卿,日后,凡是研发机器有所需要的,诸位切不可阻挠,而且,要优先处理,研发机器所需要的资金和材料也要优先补给,若有人不肯配合,朕是不会答应的。”

    李隆基看向在座的所有大臣,开口要求道。

    “陛下放心,我等定然会全力支持李侍郎的,日后研发中心的一切事物全都优先处理,绝对不会有丝毫的推诿和耽搁。”

    杨国忠首先表达了态度。

    “陛下,臣等定然会督促下面的人,遇到研发中心的事物,一定优先处置,若处理不来,老臣会亲自去处置的,绝对不会耽误事情。”

    陈希烈也表态了。

    “陛下,臣等一定不会耽误研发中心的事物,一定优先处理。”

    所有大臣都陆续表态,以至于都分不清哪句话是哪个人说的了,乱哄哄的一起表态。

    “哈哈哈!好,有朕和诸位爱卿的全力支持,李爱卿,你还有什么担心的?”

    李隆基看向李安,开口问道。

    李安高兴的回答道:“有陛下和诸位大臣的支持,微臣已经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研发出更多更好的机器,明年的这个时候,若我等还在这里宴饮,说不定就可以直接与洛阳城的人直接通话了,而且,从声音就能判断出来是谁。”

    对于电话的发明,李安是信心十足的,现在音叉等零部件都已经进入了最后的调整阶段,距离研发出电话机已经不远了,明年的这个时候,李安有足够的信心,可以把电话机给发明出来。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赏一尾大鱼() 
李安信心满满的把来年的研发计划全都说了出来,一听说来年过年之前,直接与千里之外的人通话的机器就能实验成功,皇帝和在场大臣全都非常的亢奋,大殿之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所有人都在鼓舞李安,甚至,明确表达了自己全力支持李安的决心。

    如此热烈的宴会,持续的时间自然不短,尽管到了后期的时候,大伙儿几乎已经不吃不喝了,但大家都没有散席的打算,都想让宴会多持续一段时间,如此,他们就可以更多的了解即将出现的先进机器了,而大伙儿对李安所研发的这些机器非常的有兴趣,都想多去了解一下,而且,回去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在家人和下属的面前表现自己的见识。

    尽管大臣们都吃饱了,但御膳房的好菜还在不停的端上来,不论大臣们吃不吃,菜总是要上的,而大部分的大臣都会稍微吃上一口,以显示自己尝过了,知道这道菜是什么味儿了,更是对辛苦做菜的御厨的尊重,更是对皇帝的尊重,若是一口都不吃,会有甩脸色给主人看的意思,或者觉得主人招待不周,而且,只是吃上一小口的话,也不会很撑的。

    利用电报传旨所做的石斑鱼,很久才端上来,毕竟,石斑鱼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制作的时候要稍微上点心,耗费的时间自然也就比较长了,所以到了宴会后期的时候才被端上来。

    这一次的石斑鱼都是特大号的珍品,每一条都在一百斤以上,所以,自然不可能给所有的大臣一人一尾了,总共才烹饪三尾,百余名大臣分三尾鱼,平均每个人只能分到几十分之一,但因为每条鱼都在一百斤以上,就算处理干净了,也超过一百斤,这样一来,三尾石斑鱼就有三百斤以上的鱼肉可供食用,而大臣才百余人,平均每位大臣可以分到近三斤的鱼肉,这也是不少了。

    不论是石斑鱼还是普通的鱼类,都拥有鱼头,鱼段,鱼尾,鱼肚,鱼脊,还有鱼鳔和鱼子等等部分,而每一个部分的味道是不同的,精华的部分总是很少的,比如鱼鳔,三尾石斑鱼的鱼鳔只能有三个,多一个都不可能,鱼肚子的肉比较细嫩,肉量同样不多,还有最珍贵的鱼鳃肉就更加稀有了,而味道也是最好的,不过,不是呼吸的那个红色硬质鱼鳃,而是旁边的一块好肉,另外,硬质鱼鳃的里面连着的一块软肉也是非常细嫩的,味道非常的好。

    一条鱼身上的不同部位,味道是完全不同的,档次也是不一样的,如此,在分配鱼肉的时候,就比较有讲究了,最肥美的鱼肉要分给地位最高的人,这是常识,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次要的部位才会分给其余的众人。

    不过,这一次,皇帝已经安排好了,他自己独自占有一条,让御厨也为李安准备了一整条,剩下的一条分给百余位大臣,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当李安看到身旁的杨国忠陈希烈之流,只能分到一斤多的鱼肉,而自己身前却拥有一整条的时候,心里确实是非常惊讶的。

    这是摆明了告诉所有大臣,在皇帝的心里,李安是最重要的,可以与皇帝享有同样的待遇,而其余大臣与李安相比是不值一提的,当然,这也是今日李安立功了的缘故,若是平时,自然不会如此。

    所有人都吃的差不多了,并没有一个人是饿着肚子的,但石斑鱼不是普通的美味,尤其是顶级的百斤级大石斑鱼,更是难得一见,所以,大家就算是吃饱了,那也是要再吃一些的,另外,就算吃不完,这满桌子的食物,其实也不会浪费,宫中的物资虽是比较充足,但最基本的节约意识是需要的,这些没吃完的美味,最终都会被宫女太监,还有御厨们吃掉,尽管被别人吃过的饭菜属于残羹冷炙,但像石斑鱼这样的顶级食材,就算是剩的,那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宫女和太监们并不会在意,而且,估计只有高等级的宫人才能有机会享受这些高档的残羹冷炙。

    一想到眼前一百斤的大石斑鱼,在自己吃不完的情况下,会被宫里的宫女太监们争食,李安内心就颇为感叹,顺便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话,在华夏各代王朝,老百姓要么是想做奴隶而不得,要么是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乱世就是坐不稳奴隶的时代,而到了太平盛世,那就是可以稳稳当当做奴隶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就会大大增加,并歌颂帝王给他们稳稳当当做奴隶的机会。

    因为自古以来,普通老百姓追求的就是稳稳当当的小日子,只要能过的稳稳当当的,给贵族做奴隶又有什么关系,他们是真的愿意做奴隶,因为一旦进入乱世,他们连做奴隶的机会都没有,甚至,他们的性命都不能保得住,如此,是真的不如老老实实的当奴隶。

    此时即将产生的残羹冷炙也是同样的情况,这种顶级的超大石斑鱼,不是一般人能够吃到的,就算是一两斤的小石斑鱼,价格都非常的昂贵,捕鱼的海边渔民都舍不得吃,卖了贴补好家用。

    在宫里当差的宫女和太监,还有御厨等宫人,平时吃的食物要么是低档的,要么是残羹冷炙,好的食材不是他们能够享用的,尤其是顶级的美食,那都是贵人的专用,而他们若是想品尝一下顶级美食的滋味,那就必须等贵人吃饱了,剩下的美味才会有他们的份儿。

    一般情况下,贵人吃剩下的残羹冷炙不会有多少,而一旦遇到皇帝大宴群臣,那么,在宴会结束的时候,剩下的高档美食就非常丰富了,至少是平时的几十倍,不但高等宫人能够享受到,就算是普通的宫人都能分到一些较好的残羹冷炙。

    当然,宫人分配这些剩菜也是有顺序的,高等的宫人先把最好的挑出来,供自己食用,然后是中等的宫人,最后才能轮到最低等的宫人。

    看起来挺可笑的,别人吃剩下的残羹冷炙,居然也成了宫人嘴里的香饽饽了,而这自然是因为地位的不平等造成的,皇帝是想吃啥吃啥,全天下最好的美味都是皇帝能够吃到的,而宫里的这些奴婢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若是太有骨气,不肯吃贵人吃剩下的残羹冷炙,那就只能吃一些粗鄙的食物了,而粗鄙的食物与贵族吃剩下的剩菜比起来,反而显得有些不如,毕竟,就算是剩菜,那也是高档的,有的甚至只是被吃了一口,味道和营养都是没有太大变化的,只要心里不膈应,还是可以当美味吃的。

    如此巨大的一条石斑鱼,李安是真的没见过,平时家里人吃的石斑鱼都是在菜市场买的,价格贵个头还小,最大的也就五六斤的样子,一百多斤的石斑鱼,真是大的不敢想象,而且,品种与李安平常吃的石斑鱼是想同的。

    其实,五六斤就已经算是很大的了,毕竟,这些都是野生的,而不是人工养殖的,另外,与后世普遍的一两斤石斑鱼相比,此时市场上的石斑鱼,全都是大个头,古人就是有福气,可以吃到更多更好的美味,而后世因为人口多且过度捕捞,造成了各种自然资源的逐步枯竭,只能吃到很小的野味了,甚至,很小的野味也吃不到,只能吃人工养殖的食物,在后世很多人口众多的城市,人类所能吃到的所有食物,全都是人工养殖的,有的人一辈子都吃不到一个野生的食物,甚至,很多野生动物都成了被朝廷保护的动物了,谁要是敢吃,那就是犯法了,而犯法是要蹲大狱的。

    比如说,在大唐可以吃到的老虎肉,各种野鸟肉,鲟鱼肉等等,这些食物都是朝廷保护动物,谁敢吃就抓谁,甚至,有的孩子不懂事,把家门口的鸟窝给掏了,结果被判蹲了十年的大狱,让人想想都觉得害怕。

    若是按照后世的标准,李安在大唐所吃的这些野生保护动物,都足够被判枪毙几百次的了,若是按照某些文明国家的律法,则李安要被判几万年的牢狱,刑期比李安的寿命还要高出几百倍,甚至有可能会更多。

    至少,李安眼前所摆着的巨大野生石斑鱼,就是十足的国家保护动物,这么大个头的石斑鱼极其的罕见,必须要保护的。

    “李侍郎,整整一百多斤的大鱼,吃得完吗?”

    旁边的杨国忠语气酸溜溜的说道,很显然,皇帝如此器重李安,给李安一整条巨大的石斑鱼,他有些吃醋了,心里有些不太舒服,不过,也没啥大意见,毕竟,李安的能力摆在那里,今日又立了大功,给李安特殊的照顾也是应该的,但这仍旧抵挡不了大臣们内心的醋意,好多大臣看到宫女给李安端去一整条大石斑鱼都惊呆了。

    李安淡淡一笑道:“一顿自然是吃不完的,不过,若是带回去多吃几顿,那就没啥问题了。”

    说完,李安看向满面笑容的李隆基,开口说道:“陛下,一整条石斑鱼太大了,微臣一个人吃不下,待会能否带回去,也好让家里的妻儿也尝尝这大石斑鱼。”

    这不过是一句玩笑话,不论皇帝给还是不给,都没啥大关系,就是一条大鱼而已,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这有何不可啊!朕这里的这条石斑鱼还没有动筷子,来人啊!用保温大盒装好,立即送到李侍郎的住处,就说是朕赏的,快去。”

    李隆基非常大方的说道。

    今日是李安立下大功的日子,虽然已经没啥好东西能够赏赐给李安了,但对于李安提出的合理要求,皇帝还是能够爽快的答应的,这样也能体现皇帝的气度和有功必赏的态度。

    这突如其来的赏赐,让李安微微有些吃惊,皇帝自己都没吃一口,就这么把一整条鱼送给自己的家人了,虽然这玩意也不是特别贵,但这是皇帝的一片心意,别的大臣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只有李安一个人拥有这样的待遇。

    皇帝的皇恩浩荡,立马就引起了下面一大群大臣的侧目,一共就烹煮了三条特大石斑鱼,李安独自占了一份,皇帝占有的一份送给李安的家人了,而剩下的所有人大臣,只能可怜的分吃一尾鱼,待遇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如此,这些家伙又岂能不侧目。

    看着眼前还没有动筷子的特大石斑鱼,李安都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皇帝都没吃一口就送给自己的家人了,大臣们每个人都分到很小的一块,如此,李安若是不管不顾的大快朵颐,就显得和不合适了。

    “谢陛下赏赐,那微臣身前的这条石斑鱼,就与诸位大臣分食了吧!”

    李安开口说道。

    “爱卿不必管他们,这条特级石斑鱼是赏赐给爱卿一个人的,今日的庆功宴也是因为爱卿才举行的,快凉了,动筷吧!吃不完就带回去。”

    李隆基非常肯定的说道。

    这一表态让李安大为高兴,同时,也让在场的众大臣更加的侧目,他们全都互相对视,甚至无奈的笑着摇头,但没有一个人是真的不高兴,他们都心知肚明,李安对于大唐帝国的重要性不是他们所能比的,庞大的大唐帝国,没有他们任何一个大臣都可以,但大唐不能没有李安这个重要的人才,否则,他们现如今所使用的一切便利的物品都不存在。

    而且,日后更多更好的物品也不会有了,尽管研发中心已经建立起来了,但能够让研发中心正常运转的,就只有李安一个人,只要李安不在研发中心,那么,研发中心就会名存实亡,指望这些没有系统知识的人才,最多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只有李安才能创造性的发明很多不可思议的物品,让大唐帝国变得更加的便利。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京城也有活海鱼() 
李安是大唐帝国不可或缺的顶级人才,是可以左右大唐国运的重量级人物,大唐帝国若要实现更大更好的目标,缺少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甚至皇帝都可以随便换,但唯独不能少了李安,这一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因为极其重要和无可替代,所以,皇帝和大臣们都非常支持李安,他们也想过上更好的生活,也非常希望李安能研究出那些听起来不可思议的机器,他们也都盼着能与千里之外的人直接通话。

    之前,当李安放出能研发出电报机的时候,很多人还不相信,现在好了,实验已经获得了成功,再也没有人敢怀疑了,而李安能发明如此厉害的机器,对大唐帝国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功劳,皇帝嘴上说没啥可赏赐的了,可两条巨型石斑鱼也可以算得上是赏赐,而且,区别对待其余大臣,更能体现出这份赏赐的分量。

    而皇帝如此赏赐李安,也是为了摆明姿态,告诉所有人,他是一个有功必赏的皇帝,日后谁能为朝廷立功,都可以得到应有的待遇,另外,皇帝如此厚待,李安日后若是做了不忠的事情,那就是不懂感恩了,是要遭受唾骂的。

    所以说,赏赐有时候也是一种枷锁,让被赏赐的人不得不效忠于赏赐者,否则,自己的名声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华夏的历史上,篡权的事情时有发生,在很多非大一统的时代,几乎每过几年就会发生一起篡权的事情,而绝大多数篡权行为,都是因为前一任君王昏聩无能,无故打骂臣子,导致大臣们人心惶惶,从而在心里和行为上支持篡权者,帮助篡权者登上新的帝位。

    尤其在大唐之前的南北朝时代,不论是南朝还是北朝,都不停的发生大臣和武将篡权的事情,搞得这一时期的朝代特别的多,若不是专门研究的学者,都搞不清这些朝代的顺序和具体的人物关系,而很多篡权的开国皇帝,都是因为忍受不了前朝末代皇帝昏庸和暴虐才反叛的,同时,这也是他们能够获得支持的主要原因,若是这些末代皇帝能够对大臣们好一些,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