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不遗憾-第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还是李侍郎舒坦啊!妻妾都能自己选择,而我虽然贵为嫡皇孙,却要天天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人,真是太不顺心了。”

    李豫真心羡慕李安,能更加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

第一千零二十章 快挂了() 
    看着李豫一脸羡慕的表情,李安自然是非常得意的,不过,若是太得意了,就伤了李豫的心了,毕竟,李豫家里的那档子事儿,李安是非常清楚的,崔妃的泼辣劲儿,他也是见识过的,李豫有这么一个正妻,日子岂能太顺心。

    “算了,我们不聊这些了,地下停车库进展如何了,又遇到什么难题了?”

    李安开口问道。

    “倒也没有什么事儿,这几日出奇的顺利,工匠干活比前些日子卖力多了,工部的那些家伙过来的也勤了,这不,我上午都去大唐报衙门了,想要让杜主编为我好好的写一篇地下停车库的文章,可惜被一件小事给耽误了,要晚几日才能动笔。”

    李豫开口说道。

    说话的时候,语言表情颇为高兴,一丝一毫的失望之色都没有。

    这倒是让李安感到有些意外,他去请杜甫写稿子,本来也是一件小事,可看他话里的意思,杜甫好像被什么事情耽搁了,暂时不能为他写稿子。

    可杜甫能遇到什么大事呢?另外,杜甫没帮李豫写稿子,李豫的表情为何会这么开心呢?是什么好事儿让他如此的开心。

    “杜主编因为一点小事儿,居然敢拒绝广平王,他好大的胆子啊!”

    李安笑着打趣道。

    “也没拒绝,就是耽误两天罢了,这都是小事儿,小事儿。”

    李豫非常大度的说道。

    “小事儿?杜主编遇到何事了,我倒是好奇的很。”

    李安开口问道。

    李豫吁了口气,迈步在青石小路上漫步,先是装笔一番,故意让李安心急,然后,开口轻松的说道:“这件事情,还要从上次请李侍郎去四海楼吃饭说起,当时,恶仆冒犯广宁公主,我们也都是在场的,后来,这个恶仆被杖毙了,再后来,杨国忠一怒之下把恶仆的堂兄刘大傻给赶了出去,这些都是李侍郎知道的。”

    说了半天都是废话,都是李安知道的情况,这让李安都有些失去耐心了。

    “何止是我知道,全长安城的人都知道的,杜主编不是写了一篇情深意切的文章,让刘大傻回到御史府了吗?然后呢?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李安最讨厌这种说话说一半的行为了,而且,他也是比较关心刘大傻的情况,尽管已经猜到刘大傻有事,但具体的事情却也不清楚,今日一整天,李安都没有离开住处。

    李豫笑了笑,开口道:“哈哈!特别想知道吧!那本王就告诉你,这个刘大傻很不幸啊!他跳井了,为了这个,杜主编是自责不已,连工作的心情都没有了,现在只怕正在写悼文呢?”

    在说到刘大傻跳井的时候,李豫的神色稍微暗淡了一些,眉头也皱了一下,大概略有心痛的感觉吧!不过,这种感觉很弱,而且是一闪而逝,总体上,李豫的心情是很好的。

    “跳井了,刘大傻怎么会跳井呢?出了什么事了。”

    李安虽然没见过刘大傻,但总觉得这事儿有些奇怪,一个下人怎么好好的去跳井呢?

    “哎!谁知道呢?也许是想不开,也许是被人害了,不过,也就是死了一个仆人罢了,算不上什么大事,尸体已经打捞上来,拖到城外埋了。”

    李豫轻描淡写的说道。

    若在后世人看来,李豫显得有些冷血了,可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仆人的性命就是不值钱的,哪个大家族死了一个仆人,属于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就算是被主人给打死了,那也没多大的事儿。

    “这么看来,杨御史的家里又出事了,这阵子,他们家怎么总是出事啊!这是霉运上头了啊!”

    李安开口说道。

    李豫幸灾乐祸的说道:“这就叫多行不义必自毙,若不是仗着陛下的宠幸,就他的德行,也能当上御史。”

    “广平王与杨家是结了亲的,为何如此讨厌杨御史?”

    李安明知故问的说道。

    在杨家刚刚开始受宠的时候,韩国夫人的女儿崔氏就嫁给李豫了,他们算得上是很早就接亲了。

    但李豫与杨家女子结亲,只是皇帝的意思,是政治婚姻,是皇帝宠幸杨家的标志性事件,让杨家之女嫁给嫡皇孙,才可以更好的显示皇帝对杨家的宠幸,但这丝毫没有阻挡杨国忠对太子李亨的陷害,他们虽然已经结亲了,但作为崔妃舅舅的杨国忠,却成了陷害李豫父亲李亨的急先锋,如此,李豫自然非常痛恨杨家的人,尤其是杨国忠这个家伙。

    “杨国忠与李林甫沆瀣一气,多次陷害我父王,若不是我父王处处谨言慎行,估计早就身遭不测了,本王岂能因为娶了杨家的女儿,就对杨家有好感,而且,崔妃这个村姑仗着娘家的威风,时常让本王难堪,实在不是本王喜欢的女子,若是可以选择的话,本王一定让珍珠做正王妃。”

    李豫开口真诚的说道。

    “是啊!广平王说的是,不过,这话可千万不能在别人面前乱说,更不能让陛下得知。”

    李安连忙劝解。

    “知道,知道,本王心中有数,心中有数。”

    李豫笑着说道。

    之所以跑来找李安,一个原因是不想闷在家中,与自己不喜欢的人聊天,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最近地下停车库进展的更加顺利,让李豫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让李豫觉得生活缺少激情,想来李安这里,看看有没有新鲜有趣的东西。

    毕竟,李安是一个很厉害的发明家,总能搞出一些让李豫觉得很有意思的东西。

    “广平王,我又不是神仙,哪有能耐天天搞新花样,最近主要就是忙着万里传音计划,闲暇时刻去骊山野外养殖场看看建设进度,别的事情真的没干过,更没有搞出什么新鲜的玩意儿。”

    李安开口说道。

    李豫也就是随口一问,既然李安没有搞出什么新鲜的东西,他自然也不会有啥意见,不过,心里是略微有些失望的。

    “那李侍郎就没有什么新的计划?”

    李豫看着李安,开口问道。

    “没有,暂时没有。”

    李安并没有说实话,其实,最近他已经在考虑一个新的研发项目了,不过,李安并不想让李豫知道,甚至,李安都不打算告诉别人,自己一个人知道就行了。

    而这个新的研发项目,就是李安非常喜欢的来复枪,算的上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枪械了,至少,相比于之前的火绳枪和燧发枪,这种枪械已经是李安能够看得上眼的新式武器了。

    若是将这些厉害的武器研发出来,并装备大唐的军队,必然能够极大的提高大唐军队的战斗力,但李安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打算,他只是想把这个东西研究出来,然后,自己拿着出去打猎就可以了。

    至于为什么,不让大唐军队装备枪械,李安很早之前就已经有非常充足的理由了,那就是担心枪械流入民间,流入土匪山贼和普通老百姓的手中,一旦枪械大规模的普及,各种恶性事件就难以控制了。

    华夏自古以来,都会对兵器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很多控制非常严格的朝代,十户老百姓才能拥有一把菜刀,做饭切菜的时候要轮流进行,为的就是防止老百姓造反。

    而枪械这种新式的武器,威力远远超过古老的冷兵器,一旦让心地不好的人掌握了,后果将会非常的严重。

    就比如后世的某个自由之国,就是因为枪械泛滥,导致了很多非常严重的恶性事件,若是控制枪支的话,或许情况就会好很多。

    而虽然枪支是可以进行人为控制的,朝廷可以颁布律法,规定只有特殊军队才能装备这种厉害的武器,但总会存在泄露的风险,而且,枪支的技术也不是太复杂,一旦民间有人仿造,并大批量的流入山贼和土匪之手,那后果就相当严重了。

    总之,李安非常担心枪支这种非常便于携带的大威力武器,会危害大唐社会的稳定,所以,始终坚持不愿意将其装备大唐军队,甚至,都不太愿意研发。

    此时,也是因为自己想要打猎了,但弓弩这种武器不是很趁手,这才想到要发明枪支,给自己造一把来复枪,甚至,可以在枪上安装一个瞄准镜,造出一把狙击枪。

    一想到自己拿着一把狙击枪,在野外的森林之中打猎,李安就觉得很是过瘾,至于保密的问题,李安并不担心。

    毕竟,枪支的个头是比较小的,是由很多个小零件构成的,其中,每一个零件都是那么的普通,就算被人知道了,他们也不明白,这些奇奇怪怪的零件是干什么用的,就算是负责研发和制造的工匠,都不可能搞明白,自己制造出来的这些奇怪的零件是干什么用的,说不定他们还以为这些是万里传音计划的关键零部件呢?

    总之,只要是李安想瞒着他们,那么,就有一万种办法,让所有人都无法得知枪械的零件是干什么用的,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以满足李安悄无声息将枪支研发和制造出来的目的。

    按照大唐目前已经发展出的技术,李安相信,制造一把滑膛来复枪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应该很快就能制造出来。

    到时候,李安就可以扛着自己制造出来的来复狙击枪,去京城郊外的山上打猎玩了,有了如此先进的武器,李安相信自己,必然可以更加轻松的猎取更多更好的猎物。

    只可惜,这种快乐,李安不会与任何人分享,他只会自己一个人慢慢的享受,甚至,还可以打造几把手枪,放在身上做防身之后,万一真的遇到危险,只要掏出小手枪,啪啪啪的打上几枪,放倒几个家伙,剩下的家伙必然是坐鸟兽散,再也不敢近身了。

    部分枪械的零部件,李安已经让工匠去打造了,因为图纸标注的非常清晰,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工匠制造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要求,只要这些零部件全部制造完成,将其组装在一起,那也是非常轻松的事情,一只枪械也就制造完成了。

    最多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在过年之前,李安有绝对的把握,可以制造出第一把来复枪,而且是加装了瞄准镜的狙击枪,拿去野外打猎,那绝对是杠杠的,一二百步之内,只要是发现了猎物,就没有猎物能够逃脱的。

    前几日遇到很多难题的时候,李豫还能一心一意的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地下停车库上,而此时,工程已经进入了比较顺利的阶段,李豫的心情也就跟着放松了起来,而人的心情放松了之后,就希望寻找一些能让自己高兴的乐子。

    吃喝与女人这些,都是李豫所不缺的,自然无法提高兴趣,出去游玩打猎是最能提高兴趣的,而且,距离上次出去游玩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皇孙们也都蠢蠢欲动了,都想离开百孙院,出去玩耍一番。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心情出去玩的,比如,相府的李林甫一家,此刻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家主李林甫已经病得不能言语了,甚至,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多名郎中正在对其进行最后的诊治。

    “郎中,情况如何?”

    李岫蹙着眉头问道。

    领头的郎中闭着眼睛,摇头叹息道:“就在这两天了,早些准备后事吧!”

    李岫闻言,表面自然显得很悲痛,但内心却是大大的松了口气,毕竟,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儿,他的父亲已经生病很久了,也到了该入土的时候了。

    李林甫病重的消息,自然是瞒不住的,也没有必要隐瞒,很快,朝廷的重要大臣和皇帝,就都知道这件事情了。

    得知这个事情,有的人非常高兴,也有的人则非常悲痛,还有的人很是害怕,甚至,还有的人心情复杂。

    为此感到高兴的,自然是李林甫曾经得罪过的人,他们巴不得李林甫能够早点死,而悲痛的则是他的亲信和亲人,害怕的人是他的同党,担心大树倒了之后遭到清算,而心情复杂的人,是不知道接下来的朝政会交到谁的手里,若是交到一个还不如李林甫的人手里,则朝政会更加的败坏。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断气了() 
李林甫即将入土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宫内,与很多忧国忧民的大臣一样,皇帝的心情也是复杂的,他心情复杂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他虽然知道李林甫不是一个好人,经常性的中伤别的大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奸臣,但若不是有了这位能扛事的奸臣,李隆基不会一直如此轻松过日子,说不定早就因为操劳国事而累死了。

    此刻,李林甫的病重,也与长期的劳累有关,是他的操劳换来了皇帝的轻松,他做了很多本来应该皇帝来做的事情,极大的减少了皇帝的负担,让皇帝可以人老身不老,一直维持健康的身体,对于这一点,李隆基一直都是认可的,所以,即便知道李林甫是个奸臣,他也从来不去治他的罪,反而一直娇纵着李林甫,从而让李林甫更好的为其分担国事,而李林甫的去世,将会让他少了一个可以分担国事的人。

    另一方面,李隆基虽然知道李林甫是一个大奸臣,但对于他的能力还是很认可的,很多复杂琐碎的政务,交给他处理,往往都能够处理的井井有条,而交给别的大臣的话,处理起来总没有李林甫处理的到位,甚至,时不时的还要过来烦他。

    而李林甫则会把事情全部处理妥当,一般不会去麻烦皇帝,因为他能猜到皇帝的心思,知道这些政务如何处理能够让皇帝满意,而总是跑去问皇帝,就显得太低效率了,而且,很多时候,皇帝就算有某种心思,也是不能说出来的,这要靠臣子的去察言观色,去体悟皇帝的心意,然后直接做出让皇帝满意的事情。

    “哥奴跟随朕一生,光宰相就做了二十年,如今只剩下一两日了,可悲,可叹啊!”

    在听完太监的汇报之后,李隆基开口感叹道,并随手拿起了身旁的大唐报。

    他现在已经年老体衰,在李林甫去世之后,他必须要重新让一位大臣,帮他处理政务,而这个接班人,他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只不过,这个接班人的能力非常一般,让人很是不放心。

    这个能够接替李林甫的接班人,自然就是他一直看中的杨国忠了,他早就已经想好了,让杨国忠代替李林甫,做大唐的群臣之首。

    但最近一段时日,杨国忠的家里总是频繁的出事儿,这些事情对这位接班人的名声造出了很大的打击,这让他很是心烦。

    若是在这个时候,公开提拔杨国忠担任宰相之首,则必然会引起舆论的哗然,甚至,会招致很多人的公开反对,从而让皇帝不得不有所忌惮。

    可若是不选杨国忠当宰相之首的话,剩下的大臣之中,也没有一个能让皇帝非常满意的,毕竟,皇帝的最核心要求,就是这个大臣一定要足够的忠心和勤快,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把大部分朝政给处理好,而太正直的大臣肯定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是他一直把朝政交给奸臣李林甫的主要原因。

    一想到没有特别满意的大臣来为自己处理朝政,李隆基就一阵的头大,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黄昏很快就到了,感概万千的李隆基走出大殿,站在开阔的殿外平台上,看着正在逐步落下的夕阳,顿时,内心的感概更加的强烈。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眼前看到的都是美景,但这样的美景注定是不长久的,夕阳所能存在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很快,金光夺目的夕阳就会逐渐暗淡,直至完全消失不见,让大地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入冬之后,天气变得愈加寒凉,一阵微风吹过,李隆基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而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陪伴他大半生的李林甫就要归西了,而他又能再活几个春秋呢?

    就在此时,十几只飞鸟从头顶飞过,一溜烟的消失在远方。

    “天快黑了,鸟儿都要回家了。”

    李隆基开口感叹道。

    “陛下,外面风冷,还是回屋吧!”

    高力士开口了。

    刚才,李隆基感叹朝政的时候,高力士什么话都没有说,而此刻,他开口了,毕竟,他非常清楚,自己只是一个奴才,关心和照顾皇帝是正事,而对于朝政,他是不能过问的,能不过问就不过问,更不敢干涉皇帝的主意,也不会提任何的建议。

    正是由于谨守本分,所以,高力士才能始终获得皇帝的宠幸,一直都是太监之中最为受宠的一个。

    “朕已经很久没有欣赏夕阳美景了,多吹一会冷风也值得。”

    李隆基穿的很厚,其实,就算在风口地吹冷风,也是不会感冒的,这个是无需担心的。

    高力士见李隆基不回去,便也不好继续劝说,使了个颜色,让身旁的小太监去拿保暖的披风。

    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既顺从皇帝的心意,同时,处处为皇帝着想。

    当然,高力士也是有脾气的,他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和气的,但若是有人故意让他难堪,则他必然会报复。

    而史书所记载的,被高力士报复的唯一大人物,便是如今大唐报的采风编辑李白李大才子。

    要说以李白李大才子的文化水平,做个四五品的中等官员也不是什么难事,可因为他的性子,太过于放荡不羁,从不向权贵折腰,所以,把一向和气的高力士给得罪了。

    当时的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李白大诗人在皇宫里喝酒,一下子喝醉了,而喝醉了之后,李安就暴露出了放荡不羁的个性,他居然非常大胆的伸出脚,让坐在身旁的高力士为他脱靴。

    因为当时桌子上有很多人,高力士有些不知所措,只得给李白脱下靴子,当时的高力士已经权利很大了,除了皇帝之外,没有人能这么对他,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敢轻易得罪高力士的,他还从未受过这样的侮辱,如此,心里自然颇为恼怒,就等着找个机会报复李白呢?

    别说高力士这样权倾朝野的后庭大总管,就算是普通的老百姓,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会很愤怒的,寻机报复也是自然的,只能怪李白太放荡不羁了,不懂得尊重人,怪不得别人寻机报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