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不遗憾-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头的黑衣人双膝跪地:“宾就,我们犯了死罪,杀了我们就是了,我们死也不会说的。”

    “你大胆。”

    赵曳夫更加愤怒。

    “宾就,您就不要逼他们了,我知道他们是谁的人。”

    身材火辣的赵梦洁,缓缓走了过来,并向李安眨了眨眼。(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六章 舌战外相() 
赵曳夫回头看向赵梦洁:“小姨,你知道他们是谁的人?”

    赵梦洁点了点头:“宾就,他们都是五相的人,尤其是这个领头的我见过,他是五相的得力干将乌木,我说的对不对,乌木将军。”

    说完看向刺客头领。

    “不是,我不是乌木,我不知道谁是五相。”

    “真是笨蛋,撒谎都不会,我东女国怎么会有人不知道五相是谁?”

    赵梦洁斥了一句,转身看向李安,并伸手抚摸李安的前胸:“李校尉,我心目中的大英雄,果然没人能伤得了你,看到你没事,我真是太高兴了。”

    “有劳小内相挂心了,卑职不敢当。”

    李安一见赵梦洁,就有一种浑身不自在的感觉,并不自觉的后退了一小步,他还是比较喜欢稍微含蓄一点的,女子太主动太火辣,会给人造成风尘的印象,而眼前的赵梦洁,就让李安有这种不好的感觉。

    赵曳夫一听五相派刺客刺杀李安,心里非常生气,昨日,她见五相对李安态度不好,也没有太在意,却没有料到,五相居然派遣刺客刺杀李安。

    “来人,去把五相请来。”

    赵曳夫下了命令,并看向李安和席豫:“我一定会给李校尉一个交代,给大唐一个交代。”

    席豫闻言,心里舒服多了,忙道:“归昌王在大唐境内,多次遭到刺客袭击,我大唐也有护卫不周的地方,此次李校尉遭到袭击,归昌王也不必过分自责,不过,五相只针对李校尉一人,这让下官觉得,其中或许有误会。”

    “归昌王,卑职与五相互不相识,而五相却对李安敌意颇深,这其中必有误会。”

    李安也跟着附和了一句。

    赵曳夫点了点头:“但愿如此吧!我也希望这其中另有误会,毕竟,五相是我五舅,我也不想惩罚他。”

    没过多久,五相赵武夫大步走来,与此同时,大相赵戴文、四相赵桧也走了过来。

    见自己麾下的五名将士被绳索捆绑,赵武夫心头既愤怒又着急,自从这些属下昨夜没有返回,他就知道行动失败了,他原本打算集结麾下兵马,将唐军使团全部铲除,但其麾下主力兵马,并不在女王城,仅有的三百将士,未必能够战胜唐军使团,而且,一旦大规模开战,势必会引起女王城内部的混乱,并对女王城造成极大的破坏,他思虑再三,还是放弃了行动,并准备承担刺杀李安的后果。

    “五相,这几个黑衣人,是你的属下吧!”

    赵曳夫冷冷的问道。

    “没错,他们都是我的属下,是我命令他们前去刺杀李校尉的。”

    赵武夫直截了当的回道。

    赵曳夫眉头一蹙:“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李校尉何时得罪你了,你竟如此恨他。”

    赵武夫也豁出去了,大声争辩道:“宾就,你千万不要被他的正直外表所欺骗,我已经查明,唐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亲率三千龙武军,埋伏在我东女国边境一带,而他就是陈玄礼的内应,他们是要里应外合,夺取我东女国。”

    “李校尉,这是真的吗?”

    赵曳夫略带疑惑的看向李安。

    李安摇了摇头:“归昌王,此事卑职实在不知,不过,卑职相信,我大唐绝无侵吞东女国的意图,卑职也不会与任何人里应外合,做出对东女国不利的事情。”

    “虚情假意,宾就,你不要信他,唐国三千大军压境就是最好的证据,他就是唐军的内应。”

    赵武夫声音极大,两百步之内之人都听得见。

    席豫见状,忙上前道:“归昌王,此事下官倒是知道一些眉目,在临行之前,陛下曾说过,吐蕃吞并东女国之心一日不死,他就一日不得安枕,为保东女国周全,陛下愿调集大唐精锐之师,以震慑吐蕃,所以,下官觉得,陛下让陈玄礼率领大军前来,是为了震慑吐蕃,让吐蕃大军不敢轻举妄动,是善意之举,而非阴谋。”

    “一派胡言,你有何证据。”

    赵武夫先入为主,已经认定李安是陈玄礼的内应,完全听不进席豫的话。

    赵曳夫瞪视赵武夫:“既然五相知道唐军三千兵马埋伏在边境,为何不立即向我汇报,而私自采取行动,这是为什么?”

    赵武夫鼻孔出气,低声道:“我见宾就与此人关系很不一般,怕是难以听进我的忠耳逆言,故决定先斩后奏,先杀了他再向宾就汇报。”

    见赵武夫气势逼人,李安决定不再隐忍,他看向赵武夫,大声道:“五相口口声声说我是陈玄礼大将军的内应,完全是个人的主观臆测,你又有何证据,况且,我大唐有万里锦绣河山,而东女国不过是西南小国,夺取东女国对大唐来说,根本就没有多大用处,况且,我大唐有百万雄师,若要攻灭东女国何须偷偷摸摸,如此遮遮掩掩,岂不让天下人耻笑,我大唐皇帝极为英明,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你……”

    赵武夫被李安堵的一时语塞,整张脸就气红了。

    正在悠闲围观的四相赵桧,嘴角一笑,轻声道:“李校尉口若悬河,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既然我东女国对大唐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偏远之地,那么,大唐为何还要派遣大军埋伏在我国边境,如此兴师动众,到底意欲何为?”

    李安回头看向赵桧,淡淡一笑:“四相问得好,卑职刚才说了,大唐有万里河山,夺取东女国,对大唐来说是根本就是毫无用处的,但东女国夹在吐蕃、大唐、南诏之间,大唐无意夺取东女国,但也绝不允许吐蕃帝国染指东女国,因为,一旦吐蕃吞并东女国,我大唐的雅州、黎州等州郡,就会暴露在吐蕃的兵锋之下,我大唐之属国南诏,也会受到吐蕃的侵扰和威胁,东女国之存亡,关乎大唐的利益,我大唐又岂能不过问,三千龙武军必是为震慑吐蕃而来。”

    一席犀利的解释,有力的回击了赵桧的刁难,让现场所有人都明白,大唐只愿保护东女国,而不愿攻取东女国,保护东女国不受吐蕃侵犯,符合大唐的国家利益,而武力夺取东女国,则会让大唐帝国颜面受损。

    东女国众官员,听了李安的解释,大部分都放下心来,赵曳夫更是大为欣喜,她觉得自己果然没有看错李安,如此优秀的大唐男儿,又岂是奸险之徒。

    赵桧本想将李安一军,没想到被李安一句话给堵了回去,内心颇为不悦,不过,表面却笑得比任何人都甜,仿佛见了李安就像见了自己的亲人一般。

    一直默不作声的大相赵戴文,上前一步,笑着说道:“原来这都是一场误会,现在事情过去了,没事了,没事了。”

    “没事了?五相差点杀了李校尉,难道就这么算了。”

    赵梦洁扭动身姿,笑眯眯的看向李安,大有为李安打抱不平的意思。

    “小妹,五相可是你五兄,你就不能口下留情。”

    赵戴文语气略带不满。

    “哼,我只认理不认人,李校尉,你说是不是。”

    赵梦洁毫无顾忌的向李安表达自己的心意。

    “五相,你如此鲁莽,差点害死李校尉,你觉得该如何处置你?”

    赵曳夫不满的看向赵武夫。

    赵武夫也是个血性的人,如何肯忍受这等屈辱,心一横,拔出腰间的弯刀:“是我听信谗言,是我鲁莽无知,我以死谢罪就可以了吧!”

    说完就准备抹脖子。

    “五相这又是何必呢?男儿大丈夫,岂能遇到挫折就寻死觅活。”

    李安反应极快,一把按住赵武夫的刀尖,硬生生的将弯刀夺了下来。

    “哼,我用不着你假惺惺的,我要杀你,你岂会这么好心。”

    赵武夫被李安救下,但却毫不感恩。

    李安也不跟他计较,只是淡淡一笑:“归昌王,五相所作的一切,也都是为了东女国着想,虽然有些鲁莽,但也是一片忠心,既然卑职毫发无损,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卑职相信,五相以后绝不会再这么鲁莽了。”

    在李安看来,敌意尽皆表露于外的赵武夫,多半不会是与吐蕃勾结的奸险之辈,不过,就算赵武夫是与吐蕃勾结的奸贼,在没有拿到足够的证据之前,他也要摆出友好的姿态,毕竟,赵武夫是赵曳夫的五舅,也是东女国的五相,对待他必须慎之又慎。

    “李校尉,五相差一点杀了你,你居然一点也不怨恨。”

    李安一脸自信:“卑职深受大唐天子重托,岂是那么容易死的,想杀我的人很多,但谁都不会得逞。”

    说完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并观察众人的表情。

    席豫等大唐官员皆是一脸自豪,赵曳夫与赵梦洁也是一脸欣赏,但赵戴文、赵桧、赵武夫几人的脸色,却分明冷了许多。

    李安如此公开吹嘘自己,是要告诉隐藏在东女国内部的奸贼,你们的日子从此不好过了。

    “李校尉,这几名刺客险些杀了你,你看该如何处置?”

    四相赵桧眼珠一转,别有用心的问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七章 要永远爱国() 
李安既然不追究赵武夫的责任,又岂会在意乌木这几个小喽啰,他将乌木等人绑起来,完全是为了弄清事情的头绪,并无处置他们几个的意思。

    而赵桧别有用心的询问,李安又岂能不明白他的心意,此时,若李安要求处置乌木等人,赵曳夫必然会照办,但这样一来,李安在东女国众官员心目中的形象就大打折扣了,乌木的部下也会极为痛恨李安,这对李安在东女国立足十分不利,况且,乌木只是一个小喽啰,杀之无益。

    “四相,这些刺客只是忠心主人而已,就如同杀人的刀,若连人都不追究了,又岂能追究刀的责任。”

    李安淡淡一笑,巧妙的打了一个比喻。

    赵桧闻言,眼神微微冷了一下,不过,很快又满脸堆笑,赞赏李安的大度,并开口斥责几名刺客:“李校尉不追究你们的罪责,你们还不赶快叩谢。”

    乌木与四名属下对视了一眼,皆低头叩谢李安。

    李安轻轻摆手,表示自己不会计较这些小事。

    “不愧是大唐男儿,心胸就是开阔,连刺杀自己的人都肯放过,相比之下,五相的心胸就太狭隘了。”

    “是啊!是啊!大唐乃强盛上国,拥有万里锦绣河山,不是我东女国可以比拟的,大唐男儿的气度,也远非我东女国人可比。”

    “我东女国归附大唐已有百年之久,大唐从未向我们索取任何财物,倒是赏赐颇多,我东女国可谓占尽便宜。”

    “大唐对我东女国如此仁至义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大唐皇帝的用心。”

    “是啊!就我东女国这点贫瘠的土地,大唐皇帝看都不会看一眼,就更别提派兵攻取了。”

    众东女国官员在窃窃私语,绝大部分都相信李安,相信大唐皇帝李隆基,在李安和席豫的共同努力下,现场的气氛一直在朝着有利于大唐的方向发展。

    随后,李安亲自给乌木等人松绑,并将乌木等五名刺客,与十几名内应全部释放,赢得了东女国众官员的一致赞赏。

    席豫与多名大唐礼部官员,更是耐心的将大唐帝国的对外政策,一五一十的告诉众东女国官员,以让他们相信大唐帝国。

    而为了更好的考察东女国的风土人情,李安带领麾下人马,护卫席豫等礼部官员,在东女国官员的引导下,前往女王城内外进行考察,直到傍晚的时候,众人才返回住处。

    “大兄,今日一早,你的一番话,说的东女国五相和四相哑口无言,可真是为我们大唐长脸了。”

    “大兄,没想到你不但文武双全,口才也是一流啊!那一句‘我大唐有百万雄师,攻取东女国何须偷偷摸摸。’当时就把众多东女国官员给镇住了,真是爽快。”

    晚饭的时候,昆雄、飞羽兴奋的吹嘘了起来。

    李安轻轻一笑:“大兄的口气之所以这么硬气,完全是因为我们的背后是拥兵百万的大唐帝国,大兄说话的口气,与大唐的实力是成正比的,若大唐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国,大兄不论说的有多好,也不会震住任何人,明白吗?”

    “不明白?”

    李昆雄和李飞羽皆一脸懵逼。

    李安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己的两个兄弟看问题还是太浅薄了,他们只看到李安的优秀,却没有看到大唐帝国的强大,对东女国众大臣的震慑。

    作为一名后世人,李安自然明白祖国的强大意味着什么,只有祖国足够强大,国民在出国的时候才会受到最基本的尊重,才有拥有人的尊严。

    一个弱小国家的国民,是会被人瞧不起的,后世华夏帝国的陨落,直接导致华夏国人被人称为东亚病夫,可谓尊严全无。

    而一个弱小国家的外交也是不被重视的,弱国外交官所说出话,完全是无足轻重的,也不会有人放在心上,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弱国的悲哀。

    好在李安这一世所在的大唐帝国,是天下第一的强盛大帝国,作为大唐帝国的右龙武军校尉,李安的地位自然无需赘言,不论李安走到哪里,大唐帝国将领的光环会一直围绕着他,李安在东女国,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代表大唐帝国皇帝的旨意,东女国官员不得不好好掂量。

    “大兄的意思,是要你们时刻记住自己是大唐男儿,要爱护大唐帝国。”

    “爱护大唐,如何爱护?”

    昆雄、飞羽仍旧一头雾水。

    李安只得感叹,此时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没有普及,这也怪不得昆雄,飞羽,他们的脑子里还没有爱国的概念。

    “你们只要记住,要永远忠心大唐帝国,绝不能背叛大唐,这下明白了吧!”

    李安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教育昆雄、飞羽二人。

    李昆雄与李飞羽连忙点头:“大兄,我们明白了,我们是大唐的人,怎么可能背板大唐,这绝无可能,大兄完全可以放心。”

    “忠于自己的祖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不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绝不能背叛自己的祖国,否则,将永远背上叛国的罪名,遗臭万年。”

    李安再次教育昆雄、飞羽,并低头沉思,接下来还会遇到什么考验。

    ####

    昏暗的书房内,中年男子脸色颇为阴暗,身旁侍立的哈密果,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

    “这个李安好生厉害,几句话就将我东女国的大部分官员都给说动了,此人不除,后患无穷啊!”

    中年男子揪着嘴,自言自语的说道。

    “主人,若这个李安只是平凡之辈,我早就将其铲除了,也不会让他进入东女国了。”

    见自己的主人也害怕李安,哈密果连忙顺了一句。

    “放肆,你这是在讽刺我吗?”

    中年男子大怒,对着哈密果就是一脚。

    “主人恕罪,主人恕罪。”

    “我的老朋友,哈密果并不是成心了,你就不要生气了。”

    吐蕃大论兀论样郭大步走入书房,并坐在中年男子的身旁。

    一见兀论样郭进入书房,中年男子立刻换了一副友好的表情:“大论有所不知,今日一早,李安几句话就让我东女国的大部分官员,全都站在了大唐的一边,另外,五相派遣得力部将刺杀李安,李安不但不追究五相,居然还为几名刺客求情,将他们全都放了,如此一来,也就大大化解了他们之间的敌意,我们想要轻松的看他们两虎相争,怕是不可能了。”

    兀论样郭闻言,蹙了蹙眉:“想不到李安不但武功高强,善使阴谋诡计,居然还懂蛊惑人心,真是一个全才啊!可恨我吐蕃没有这等人才,若此人是我吐蕃将领,我愿将大论之位相让。”

    “大论求贤若渴,甘愿让出大论之位,可李安终究是唐人,只怕绝无投靠吐蕃的可能。”

    中年男子轻轻摇头,否定了兀论样郭的想法,他看得出来,兀论样郭对李安动心了,想要用极大的利益招揽李安,但他活了这么多年,眼光何其的毒辣,他同样看得出来,李安是一个自傲的人,绝不可能投靠吐蕃帝国,兀论样郭想要招揽李安,完全是自讨没趣。

    “这倒未必,你也并非我吐蕃人,不是一样能够投靠我们,既然你可以,李安为什么不行,只要给出足够的利益,任何人都有可能动心,李安也是肉体凡胎,我就不信,他有这么大的本事,却甘心做大唐的一名小小的校尉。”

    兀论样郭眼中闪过一丝自信,显然,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招揽李安了,不论能否成功,他都愿意一试。

    “看来大论心意已决,不知大论准备如何招揽。”

    中年男子知道自己无力阻止兀论样郭,只得迎合。

    兀论样郭趴在中年男子的耳旁,附耳低言几句,中年男子连连点头。

    ####

    “李校尉,席侍郎在书房等你。”

    晚上,李安正在仔细分析章仇兼琼送给他的地图,一名龙武军士兵便前来传唤。

    李安自然不会耽误,立即将地图收好,并大步走向书房。

    “席侍郎,您有何吩咐。”

    李安走进书房,见书房内至少有七八名大唐官员,所有人都在奋笔疾书,不知写的是什么。

    见李安走入书房,席豫放下手中的毛笔,兴奋道:“李校尉,今日一番考察,我们收获颇多,东女国的风土人情很有特色,与大唐区别很大,这些都要写下来,回去之后,也好向陛下汇报,对了,明日,我等还要前往更远一些的地方考察,而且还要分成三路,李校尉可提前做好护卫的安排。”

    “席侍郎,东女国暗藏杀机,分成三路,只怕危险太大,请席侍郎三思。”

    李安担心席豫等官员的安全,开口劝谏。

    “李校尉的担心,本官心里清楚,不过,只有分成多路,才能让更多的东女国百姓看到大唐的天威,才能更好的收集东女国的风土人情,这是我等官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