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不遗憾-第4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人多了之后,对医药等各种设施的需求也会跟着上来,药房增加了好几个,驿站也出现了,私塾也不知不觉的出现了。

    也就是大商人为自己的孩子请了西席先生,部分小商人家的孩子也跟着过来凑热闹,当然,这是要分担学费的,对于教书的西席先生来说,教几个孩子是教,多教几个孩子也是一样的教,而且,有了比较和竞争之后,教书的效果更好。

    当然,私塾的学生也不能太多,三五个的效果是挺好的,若是几十个,那样的话,西席先生就要忙不过来了,教学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大班制也是后世学生和家长非常讨厌的,一个班级动辄近百人的数量,这让负责讲课的老师都认不全自己的学生,而且,人太多会给学生营造一种安全感,觉得自己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学生,就算不听课和淘气,也应该不那么容易发现,看到别的学生调皮了,自己也会跟着调皮,从而会导致课堂纪律变得很差。

    一旦一个大班有好多孩子调皮,老师想管都管不了,因为太多的熊孩子,根本就管不过来,批评了左边的孩子,右边的又开始调皮了。

    熊孩子都是调皮和好动的,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听课,本身就违反了他们的天性,而若是不通过教育,一个人就不会有什么才能,所以,教育也是必须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用强迫和循循善诱的手段,让孩子们主动的去学习,从而获得一定的知识。

    可先生的精力也是很有限的,若是学子太多,先生肯定是照顾不过来的,如此,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请私塾的大商人,不会让太多的同龄人跟自己的孩子一块读书,尤其是品行不好的人,就更不会允许了,以免将自己的孩子给带坏了,西席先生也会有自己的要求,比如不会同意教太多的学子,不会同意教品行不良的孩子。

    有好多人的孩子,因为太调皮了,西席先生刚来几天就受不了了,一分钱不要的就告辞离开,根本没有太多的耐心对熊孩子进行教育。

    好多熊孩子会跟别人吹牛,自己曾经打跑几个西席先生,让多少西席先生下不来台,吹起牛来那是唾沫横飞。

    所以,一般的私塾都只有四五个学子,外加几个陪读的小子,负责为主子磨墨和陪同主人学习。

    陪读这个工作还是比较舒坦的,没有什么重活需要干,只需要伺候主人学习就可以了,顺便还能正大光明的偷听西席先生讲课,增加自己的知识,有很多陪读小子悟性比主人还好,主人学习学的一塌糊涂,陪读的说不定能考取功名,这种情况都是有的。

    就目前来看,安竺城已经有十几家私塾了,正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学子有六七十人,不过,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只能满足少数孩子学习,大部分的孩子都无法学习文化知识,否则,李安视察的时候,也不会看到十几个到了学龄的孩子,跑到小涵洞下面去捉鱼了。

    若要满足众多孩童入学的要求,就必须要建设大的学堂,能够容纳几千几万人的学堂,而这样的学堂,只有大唐朝廷才能建设,普通商人缺乏财力和经验。

    暂时各项工作都比较紧张,建设学堂的工作只能暂且往后拖延,反正这个时代的学习压力也不是很大,晚学几年也不碍事。

    就在快要离开安竺城的日子,李安相继的又收到了好多好消息,首先,最大的好消息,是北方三十里外发现了一个超大的铁矿,铁矿石的质量非常的高,只要进行开采,产量将足以支持安竺城的建设,甚至,还有多余的钢铁可以用于铸造铁轨和工农业用具。

    听到发现大型铁矿的消息,李安自然是十分高兴的,这样一来,安竺城周边的主要资源就都齐了,建设安竺城就没有了后顾之忧,甚至,在这些资源产量增加之后,还可以支援周边城池的建设,成为建筑资源的供应基地。

    当然,有些资源是必须要就近获得的,从远处获得的成本就太高了,而且,像沙子和碎石头这种建筑材料,一般情况下,很多地方都有的,而石灰矿和铁矿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才是最重要的矿产资源。

    大唐朝廷的效率很高,派遣的几百名官员,以及他们的家属和随从,很快就陆续抵达安竺城了。

    而随着安竺城人口和各种工匠的增加,原先卸甲干活的六千将士也陆续穿上了铠甲,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虽然安竺城正在逐步稳定,但毕竟是一座全新的城池,新任的安竺刺史麾下仅有五百名负责治安的衙役,力量着实有些薄弱,为了新城的稳定,李安决定留下一个军三千人负责驻守,这个军下辖有一个精锐的炮兵旅,五十门先进的后膛炮,足以震慑一切有想法的潜在敌人。

    李安就要离开了,心里多少有些舍不得,但为了建设一条完整的海上丝绸之路,李安必须离开安竺城,前往下一站亚丁城。

    白狐和喜鹊的事情,李安已经搞定了,老鸨拿了钱可不敢说个不字,很高兴的就把二人的卖身契交了出来,从此,李安又多了两个奴婢。

    当庞大的船队离开安竺城的时候,至少有数万人站在沙滩上为李安送行,让李安充满了感慨,觉得自己特别的牛逼,能让这么多人为自己送行。

    其实,这些送行的人,大部分都是看热闹的,尤其是年纪不大的孩童,他们都不知道李安是谁,之所以跟着大人过来,就是看蒸汽船只启动离开的。

    他们早就听说了,蒸汽船只启动的时候,烟囱会冒出很多的黑烟,船只的声音也很大,跟普通的船只有很大的不同。

    港口里的大人和孩子,都在港口见过庞大的蒸汽船只,但那都是静止不动的时候,蒸汽船只开动的时候是个什么动静,他们是不清楚的,所以,在听说庞大的蒸汽船队要离开的时候,全都跑到海滩来看个究竟。

    估计若李安知道这些送行的人,大部分是为了看热闹,而不是为了送他,会不会吐一口老血呢?

    尽管很残酷,但这就是事实,商人是最重利的人,根本不会有太多的感情,他们不会因为李安缔造了安竺城,就对李安顶礼膜拜,最多也就是心里佩服罢了。

    李安一直站在甲板上,时不时向送行的人群招手,很有领袖的派头,直到距离海港很远了,这才把手臂完全放下来。

    远处港口的人群都变的跟蚂蚁一样小,但这些蚂蚁都很执着的站在港口,不肯离开,似乎要等到完全看不到蒸汽船冒出的黑烟才肯罢休。

    “不知不觉的,大唐在海外已经有三个州了,每一个州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失去。”

    李安看着远处的安竺城,开口感叹道。

    “李侍郎说的是,这三个州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的确是一个都不能失去,尤其是安竺城,不但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还可以从陆地连接长安城,是最重要的一个州。”

    部下说道。

    李安点头道:“没错,大唐的海外三州,以安竺州为最,后面的两个州,还有前面的两个州,都需要安竺州支撑,长安城的铁路也能直接延伸到安竺州,所以,这座海外城池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本官为何要留下一个军的原因,前面两个州才留下几个人呢?更没留下一门火炮。”

    “不仅是地理位置重要,面临的敌人也比之前两州的敌人要强大许多,大食国拥兵几十万,比之前遇到的那些小国要强大许多,对付他们自然要更多的兵力才行。”

    一名武将开口说道。

    李安赞同道:“说的很有道理,大食国虽然比我们大唐要弱小很多,但在他们的家门口,我们还是要小心一点为妙,该防备的是一定要防备的。”

    对于黑衣大食的领袖阿波斯,李安还是很了解的,这个枭雄勇猛的很,而且,非常的心狠手辣,绝对不是易与之辈,想要欺负他,没有绝对的实力,还真的做不到。

    尽管李安几年前已经击败阿波斯一次了,并与大食国友好,准备共同建设铁路,发展两国的经济,但这并不等于阿波斯心里服气了,这个枭雄岂能那么容易服气,心里肯定会有些不舒服的,若大唐对亚丁城提出领土要求,估计,这个枭雄会扎刺的,而为了防止这老小子扎刺,做出袭击安竺城的行为,所以,必须在安竺城驻守强大兵马,以此打消这个家伙的想法。

    “李侍郎,我们的船,是前些日子派出去先遣船。”

    一名亲兵跑过来汇报。

    李安点了点头,回顾左右,开口道:“一定是打探到了重要的消息,否则,不可能这么着急的返回,快开过去。”

    很快,先遣船上的部分士兵就上了李安的坐船,并汇报了一个很重要的天大消息。

    “什么,阿波斯病重,这么快。”

    李安开口惊呼道。

    历史上阿波斯在登上哈里发之位后,第二年击败了大唐的安西军,但仅仅四年就病逝了,他在位只有四年。

    可现在距离阿波斯登上哈里发才两年而已,阿波斯不应该这么早重病才对啊!难道历史上的阿波斯重病好几年才死,这显然不是事实。

    如此,就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了,那就是阿波斯因为被迫接受大唐的要求,心里窝着气,浑身上下都不痛快。

    有一个常识叫生气伤身,一个人若是心里一直不痛快的话,是很容易患病的,甚至有可能丢掉小命,所以,历史上才会有那么多的抑郁而终,也就是忧郁和生气导致的死亡。

    若阿波斯是因为不得不接受大唐的要求而心里郁结,那这个罪过,李安是逃不掉的,因为让阿波斯被迫接收城下之盟的人就是他,若不是李安发明机械化部队,轻松的将黑衣大食的大军给教训了一顿,阿波斯也无需接受大唐的城下之盟,如此,也就不会气的大病不起了。

    “李侍郎何意?好像知道阿波斯要生病似的。”

    身旁的部下都一脸好奇的看向李安,心下非常纳闷,阿波斯病重与眼前的李安怎么可能会有关系。

    李安笑了笑,看向周围的部下,开口道:“没什么,上次与阿波斯交手的时候,本官从一名大食国官员嘴里听说阿波斯生性暴躁,吃饭不及时,就觉得这个人不会长寿,却没想到这么快就病重的,实在是太意外了。”

    只能这么胡扯了,总不能告诉他们,自己是未来人,知道这一段历史吧!那样的话,岂不是要把身边的部下都给吓死了。

    “哦,原来是这样。”

    部下们顿时全都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

    不过,先遣队带回来的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消息,阿波斯是黑衣大食的缔造者,也是第一任哈里发,相当于开国皇帝,若他小命丢了的话,帝国的内部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内乱,如此,李安岂不就有机会了么。

第七百三十五章 齐雅德() 
    李安听说阿波斯病重,很快就要挂了,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啊这个很牛的一代枭雄很快就要死翘翘了,这绝对是一个让人高兴的好消息。

    对于黑衣大食内部的情况,李安多少是知道一些的,他知道阿波斯死后,阿波斯的弟弟曼苏尔和阿波斯的叔父阿卜杜拉之间会产生矛盾,甚至,演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斗争,最终曼苏尔凭借头号猛将艾布的帮助,战胜了自己的政敌,也就是自己的叔父阿卜杜拉,成为阿波斯王朝的第二任哈里发。

    斗争的过程必然是非常残酷的,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李安所代表的大唐势力介入黑衣大食的内部斗争,会不会造成与历史不同的结局呢

    不论最终历史会向哪个方向发展,李安都打定了主意,要介入黑衣大食的内部斗争,让他们的内部斗争复杂化,从而削弱这个帝国的整体实力,若是能将其分化瓦解,那就更好了。

    曼苏尔继承了自己哥哥阿波斯的残忍,他是个很有手段的坏家伙,又得到了头号猛将艾布的支持,在内斗之中自然是占据了优势的一方,而李安若要介入黑衣大食的内部斗争,就必须支持弱势的阿卜杜拉一方。

    当然,为了防止曼苏尔和阿卜杜拉一致排外,李安在亚丁城的问题上必须非常谨慎才可以,若是搞的二人合伙对抗大唐,就比较不妙了,虽然大唐兵马能够打败他们,但这在道义上就要被人批评了,不如让他们自己斗争来的好。

    “阿波斯病重,估计很快就要过世了,现如今,在黑衣大食内部,曼苏尔和阿卜杜拉的功勋是不相上下的,只有他们两个有资格继承哈里发的位置,似乎,曼苏尔的发理性更大一些,毕竟,他是阿波斯的弟弟。”

    一名大唐文官开口说道。

    李安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曼苏尔的确最有资格继承哈里发的位置,不过,本官听说他的叔父阿卜杜拉,一直都对哈里发的位置垂涎三尺,估计不会那么容易屈服,走上争权的道路也说不定。”

    “若是黑衣大食陷入争权斗争,那对我们夺取亚丁城就太有利了。”

    一名武将表情兴奋的说,能够有机会立功,谁能不激动呢

    李安摇头道“不行,我们不能这么直接,若我们强行夺取亚丁城,必然会引起黑衣大食所有高层的反感,到时候,他们或许会团结一心的与我们对抗,那样就糟糕了,我们应该等待时机,待曼苏尔与阿卜杜拉决裂之后,阿卜杜拉处于弱势地位了,我们再出手,这样效果就比较好了。”

    具体的情形,李安都已经想好了,阿卜杜拉处于弱势,眼看着就要小命不保了,李安所代表的大唐突然伸出橄榄枝,很仁慈的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比如割让亚丁城这一小块土地,如此,阿卜杜拉没有拒绝的理由,很有可能为了卷土重来而答应大唐的要求。

    如此一来就热闹了,曼苏尔和阿卜杜拉将成为这一区域的两大豪强,白衣大食的残余势力还在,各个小派别也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并且反对黑衣大食和白衣大食,到时候不打成一锅粥都不可能,就跟后世的时候一样,整个阿拉伯世界都打成了一锅粥了。

    “李侍郎,那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啊我们对亚丁城志在必得,而阿波斯什么时候死,我们还不能确定,要等他们内讧,这得等到猴年马月啊”

    一名武将急于立功,开口说道。

    部下说的也有道理,阿波斯突然病重,比实际历史要提前两三年,至于曼苏尔和阿卜杜拉的争权,会不会也大弧度的提前呢这个李安还真的不好确定,万一他们并不急着闹矛盾,难道还要一直等下去吗

    想了一下之后,李安开口道“先等一下是不会有错的,至少要找到足够的理由才能占领亚丁城,我大唐是仁义之师,是绝对不能随随便便占领一座城城池的,一步一步来就是了,就算没等到黑衣大食内斗,至少,什叶派等诸多派别已经开始反抗黑衣大食,白衣大食的回撤远征军也在亚丁城附近,这些都可以为我们创造占领亚丁城的理由,我们只需要等待最好的时机就好了。”

    李安的决定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先搞清楚黑衣大食的情况,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准备,这才是最好的办法,也更加的稳妥。

    因为不急着夺取亚丁城,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快速行军了,而因为安竺城的重要性,李安留下了一个军的兵力,同时,还留下了好多后勤船只和少量战斗船只,所以,这一次去亚丁城的主力船队,是规模最小的一次。

    所有的船只加起来,估计仅有七八十艘,不到李安出发时的一半,不过,这些船只几乎全都是精华,都是先进的蒸汽船只,而某些依靠人力和风帆动力的后勤船只,则全部留在了安竺城,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直接下令运输过来就是了,反正从安竺城到亚丁城也不是太远。

    蒸汽炮船这一次仅有二十艘,不过,这份力量已经很强大了,足以对抗这个时代的所有威胁,兵力除了一个整编的正规军,还有各种护卫兵马和特殊兵种,总兵力在五六千人左右,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再加上官员和后勤,总人口在万人以上,平均每艘船一百多人。

    先遣船的士兵在汇报完工作之后,立即返回先遣船,并加速返回亚丁城,而李安的主力船队,则是缓缓而行,一边行进一边欣赏大海的美丽景色。

    现在的行进速度是蒸汽炮船最佳的行进速度,太快和太慢都会过多的消耗能源,只有最佳的慢速行进,消耗的能源才是最少的,既然不急于抵达亚丁城,当然要用最佳的航速了。

    在亚丁城东北方向不远,黑衣大食的著名将领齐雅德陷入了不安之中,他对自己麾下的精锐兵马是很有信心的,尽管西侧几十里外是白衣大食的精锐远征军团,但他完全有信心打败这支返回的精锐兵马,因为他麾下的兵马更加的精锐,装备和士气都要超过白衣大食的远征军兵马,而且,他本人的指挥能力也是不弱,根本就不怕对方的军团。

    可现如今,黑衣大食的开国君主阿波斯病重,朝堂传回的消息显示,阿波斯的弟弟曼苏尔和阿波斯的叔叔阿卜杜拉二人,突然开始出现较大的矛盾,在朝堂上明争暗斗,这直接导致了整个朝廷的运转不灵,调拨给他的军饷和粮草都开始延迟交付了,若是情况继续恶化,说不定他与麾下的大军就领不到军饷了。

    作为一代名将,齐雅德非常的清楚,要是一支军队领不到军饷,会发生什么样的可怕事情,所以,他自然会忧心忡忡了。

    白衣大食的奥斯曼军团没有让他害怕,亚丁城的防卫兵马,他也从不放在眼里,可朝廷发生的动荡却让他心里不安。

    在自傲的齐雅德眼里,像亚丁城和白衣大食残余势力,以及诸派反抗武装这些货色,根本就动摇不了伟大的黑衣大食政权,唯一能动摇帝国根本的,是内部的动乱,若是黑衣大食内部出现分裂,那他们先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尽管齐雅德有些痛心疾首,对曼苏尔和阿卜杜拉的内斗非常痛恨,但他只是艾布麾下的一名将领,虽然属于高层,但并不处于核心阶层,也就是说,他根本就没有能力阻止这一切,黑衣大食的统治阶层是否内斗,他作为一名骁将根本就是无可奈何的。

    “将军,我回来了。”

    一名穿着普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