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不遗憾-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达拉宫是吐蕃赞普住的地方,这几日,我们就住在这里了,感受一下吐蕃赞普的日子,也是不错的。”

    李安看着远处的风景,愉快的做了决定。

    “听说吐蕃赞普,每晚都需要三五名女子服侍,这个,李侍郎也要体验一下吗?”

    郭旰笑着说道,显然,他对这个很感兴趣。

    李安与郭旰对视一眼,笑道:“这个当然可以有,别说三五个,七八个也不成问题啊!这个就让吐蕃赞普安排吧!他正想巴结我们呢?一定很乐意为我们安排。”

    当然,李安等人住的都是客房,吐蕃赞普自己的房间,还是他自己住,只是房子外面多了一些唐军侍卫。

    这也是王忠嗣的仁义之举,让吐蕃赞普最后享受几日做赞普的日子,因为到了长安城之后,他就为形同为软禁了,虽然仍可以丰衣足食,但可能这辈子就不可能再有机会返回逻些了。

    吐蕃赞普本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雄主,不过,在被唐军歼灭主力大军之后,就彻底的颓废了,并感叹大唐实在是太强大了,吐蕃举国全国之力,也不可能与唐军对抗,投降似乎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李安等唐军将领的要求,自然很容易就得到了满足,作为占领军的将领,自然有权享有战败国的小娘,在战乱年代,女子永远都是可怜的战利品,是战败国对战胜国的补偿。

    连续几日晚上,李安都过得非常的惬意,虽然吐蕃小娘没有大唐小娘温柔妩媚,但却也有一种别样的异域风情,给人一种很独特的感觉,也可以说是吃腻了山珍海味之后的一道小菜。

第四百一十八章 西南道() 
逻些是吐蕃的都城,是吐蕃帝国的行政中心,唐军只有牢牢的占领逻些,才能很好的宣誓对吐蕃的占领和统治,所以说,唐军班师之前,必须留下一支强悍的兵马,以控制这座并不算很大的城市。

    由于吐蕃人口还是比较多的,为了防止吐蕃贵族煽动百姓造反,唐军除了要留下普通的步骑兵马之外,还要留下一支炮兵部队,只有先进的炮兵才能震慑吐蕃贵族,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听话。

    另外,为了防止遭到偷袭,唐军在逻些的大营必须非常坚固才行,也就是说要单独为大唐占领军建设一座小型防御城池,所有的炮兵和步骑兵全部部署在里面,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出动,平时呆在里面比较安全。

    而这项工作在唐军刚刚抵达逻些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了,选择的位置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内部还有泉水流过,风景也非常的的不错,只要在最高处部署一支炮兵,就可以覆盖大半个逻些城,让逻些城的百姓,时时刻刻处在大唐的威慑之下。

    负责修建这座小型城池的,当然是吐蕃当地的百姓了,大唐将士只负责管理和驻扎,不会干这些苦力活的。

    三天的时间,一座小型城池就建造完毕了,一万唐军精锐兵马和一支炮兵旅,立即驻扎在里面,另外,李安还从铁甲炮车旅抽调了两辆铁甲指挥车,送给这支占领军的将领,以增强他们的力量,对吐蕃子民进行更加有效的威慑。

    土石结构的城墙仅有两丈高,防御力并不算很大,但对于唐军兵马来说,这已经足够了,有了这么一支兵马,足以震慑蠢蠢欲动的吐蕃部分贵族,况且,日后大唐的铁路肯定是要修到逻些的,如此,心有不甘的吐蕃贵族就再也没有能力做什么了。

    在对留下的将领们交代了一番之后,王忠嗣率领主力唐军撤离逻些,并押送吐蕃赞普一行千余贵族前往大唐,这些贵族都是吐蕃的统治核心,是必须要押走的,留他们在逻些始终都是祸患。

    当然,作为吐蕃贵族,待遇还是相当优厚的,所有吐蕃贵族全部乘坐蒸汽运输车和马车,身体好一些的,可以骑马而行,总之,没有一个人是徒步行进的,这一点非常的人性化,显示了大唐的博大胸怀,不欺辱吐蕃贵族。

    而在吐蕃的降表送达长安城之后,整个长安城的所有大唐百姓全都沸腾了,街头巷尾谈论的全都是大唐征服吐蕃的话题,不仅大唐的百姓在谈论这个,就连西域过来经商的商人,也在谈论大唐征服吐蕃的事情。

    一谈到大唐轻松将吐蕃征服,所有大唐百姓的脸上,全都洋溢着自豪的神情,而西域商人也跟着高兴,毕竟,吐蕃帝国的存在,严重威胁大唐到西域的商道,这样,会让他们的生意很难做,而大唐征服吐蕃之后,这一条商道的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了,如此,他们就可以更安全的做生意,并逐步挣到更多的钱财。

    总之,大唐征服吐蕃帝国,除了吐蕃贵族的心里不高兴之外,其余所有人都是很高兴的,毕竟,吐蕃帝国的存在,威胁太多人的利益了,而一旦吐蕃并入大唐,很多人的利益都能得到保证,而且,大唐与吐蕃争斗多年,造成了很多流血事件,百姓苦不堪言,而统一之后,自然就不会再有战争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能过的好一些。

    除了百姓和商人兴奋不已,大唐的皇帝和官员们就更加高兴了,能够如此轻松的征服强大的吐蕃帝国,将大唐的国土向外拓展一大片区域,主要的功劳肯定还是皇帝和众大臣武将的,而且,受益最多的也是这些人。

    百姓们只是精神上高兴一下,并不能得到吐蕃归附大唐的具体好处,因为他们只是普通百姓,吐蕃这块大蛋糕是权贵们的,他们能分一口汤喝就不错了,而大唐的权贵们,却可以得到吐蕃归附之后的巨大的好处,这是百姓们所不能比的,这就叫权势,有权势才能拥有一切。

    一下子得到如此广阔的土地,皇帝李隆基在思考如何分配这些土地,某一块土地应该赏赐给哪一位有功之臣,哪一块土地又该留给自己,这一次领兵作战的将领们,肯定要多赏赐一些,另外,朝中重臣的赏赐也不能少,还有杨玉环的几位亲戚也需要赏赐。

    吐蕃的土地是如此的广阔,资源是如此的丰富,即便将所有大臣都赏赐一遍,也还有很多富余,这让李隆基非常的兴奋,并有了一种上瘾的感觉,看着大殿里的世界地图,李隆基又眼热了,觉得还有很多土地可以拓展,并决定在李安返回京城之后,与李安好好商议一番,看看能不能多拓展一些土地。

    李林甫等大唐重臣,心里同样非常的兴奋,作为大唐帝国最重要的臣子,当然要为大唐领土的扩张而感到非常自豪了,而且,现如今,皇帝已经同意要在原吐谷浑的土地上组建陇南道,在吐蕃的固有土地上组建西南道,从而将吐蕃的现有土地一分为二,便于更好的统治。

    大唐一共只有十五道,而如今却要多组建两个道,如此一来,肯定需要很多官员进行统治,而这也是很多官员晋升的最好途径。

    为此,很多混的不好,没有出路的官员,全都通过各种途径靠拢李林甫等重臣,毛遂自荐,表示自己愿意到苦寒之地的陇南道和西南道任职,请求前去做官。

    对于这些官员的请求,朝廷自然不会拒绝,毕竟,陇南道和西南道,不论如何都是苦寒之地,让这些毛遂自荐的官员前去任职,也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当然,有前途的官员一般还是不愿意跑到大西南的,毕竟高原地带住着不舒坦,而对于升官无望,甚至,考中进士多年而未能轮到官位的普通读书人来说,能到新组建的陇南道和西南道任职,也是不错的选择。

    就好像后世的很多普通大学生,在东部发达地区根本就考不进朝廷的编制,但只要前往西部落后地区,就会很容易的考入朝廷的编制,毕竟,苦寒之地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报考的,考中的几率自然要大一些,而富裕的地区有很多人挤破头的想要考入朝廷编制,自然就会比较难考。

    后世有人会另辟蹊径,跑到大西部去考朝廷编制,在大唐这个时代,当然也会有一些读书人,选择去苦寒之地找机会了,在这方面,自古以来都是相同的,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在队伍抵达陇右治所的时候,唐军主力留了下来,王忠嗣仅仅带领五百精锐,护送这些吐蕃贵族前往长安城,毕竟,这里已经非常安全了,并不需要太多的护卫人马,而且,坐在火车里,只需数日就会抵达长安城,再大胆的窃贼也不敢打火车和铁路的主意,否则,吐蕃帝国的崩溃就是他们的下场。

    吐蕃赞普和众贵族,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坐火车,而且还是服务质量上乘的软卧车厢,最高的赞普和大论等人,每人都分到一个包间,这等待遇跟后世官员的出差差不多,非常的享受,毫无被押送的感觉,当然,走道内有来回巡视的唐军侍卫,这在提醒他们,他们是被囚禁的,是投降大唐的亡国贵族。

    亲身体验大唐火车的先进之后,很多原本力主与大唐敌对的鹰牌人物开始后悔了,他们自以为大唐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亲自体验之后,才知道大唐的先进,不是他们这些落后的游牧武装所能对抗的。

    火车一路上始终没有停歇,一直在按照均匀的速度行进,白天有药玉窗户,车厢内非常的明亮,夜晚也有照明的电灯泡,让整个车厢显得非常的明亮和舒服。

    第一次在晚上开电灯的时候,很多吐蕃贵族都吓了一跳,毕竟,昏暗的车厢内突然变得亮如白昼,让任何第一次接触的人,都会感到非常的诧异和惊恐,当然,熟悉之后就坦然了。

    火车上提供的饭菜,都是最好的,并没有因为他们是曾经敌对的吐蕃贵族而有所怠慢,这一点叫大国情怀,反正也浪费不了多少粮食,而吐蕃贵族们对此全都非常满意,觉得大唐帝国并没有亏待他们,至少,已经给他们很高的待遇了,如此,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的归顺大唐,做大唐帝国的好臣子,还是可以做个衣食无忧的安乐王侯的。

    “李侍郎,长安城已经不远了,估计明日一早就可以抵达了。”

    郭旰一脸期待的说道。

    “郭旅帅就等着领赏吧!这一次你的功劳很大,在大唐名声已经超过乃父了,不知郭将军现在有何感想。”

    李安笑着说道。

    郭子仪还是很有才华的,但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也就是几乎找不到立功和表现的机会,若不是王忠嗣慧眼识才,他连将军也做不成,但他的名声还是不怎么样,官位也不是很高。

    而郭子仪之所以会在后世威名远播,完全是因为大唐发生的安史之乱,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帮助大唐帝国渡过了难关,并得到了重用,获得了极高的声望。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发生安史之乱的前提下,而现如今安禄山已经不被重用,边镇节度使的全力也遭到了削弱,安史之乱已经不会再发生了,而如此一来,郭子仪也就没了展现才华的舞台,更不会被世人记住。

    至少,就目前来说,郭子仪的名号远不如李安,甚至,还不如他的儿子郭旰,谁让郭旰跟着李安混,当了大唐最精锐的铁甲炮车旅的旅帅呢?

    在整个大唐军队之中,铁甲炮车是最为先进的武器,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武器,所有人的眼光全都盯着铁甲炮车,自然连带着也注意到郭旰了,而郭子仪只是普通将领,虽然麾下兵马更多一些,官位也更高,但老百姓注意不到他,另外,他呆在北面也没有打过像样的大胜仗,不被关注也就很正常了。

    “哈哈!不瞒李侍郎,我的父亲是一个很开朗的人,不论他自己的成就有多大,他都不会太在意,至于我能立功,名望超过他,他当然会很高兴了,这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郭旰好像非常了解自己的父亲,笑呵呵的回道。

    “哈哈!郭旅帅说的是,自从第一次见过郭将军,我就知道他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像郭将军这样开朗了,郭旅帅有一个好父亲啊!”

    李安感叹了一句,看向郭旰,接着道:“这一次,我大唐雄师攻灭吐蕃,肯定会引起天下的震动,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很多小国要归附我大唐了,那该是多么让人向往的盛况啊!”

    “没错,安西一带的很多小国,一直在大唐和吐蕃之间摇摆不定,现如今,吐蕃已经被我大唐剿灭,这些安西小国就再也没有理由不归附大唐了,而且,这些小国原本就心向大唐,只是畏惧吐蕃的势力,才不得不在两国之间摇摆不定,如今吐蕃亡国,他们就没有这种顾虑了。”

    郭旰非常认可李安的观点,觉得吐蕃的灭亡,会直接导致原本归附吐蕃的小国,选择归附大唐,服从大唐朝廷的统治,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

    他们的猜测当然是非常准确的,就在吐蕃被大唐征服的消息传开之后,很多原本归附吐蕃的小国,全都立即派遣使臣前往大唐的都城长安,向大唐朝廷表达自己的忠心,以尽快取得大唐朝廷的谅解,防止动作慢了被大唐怪罪,落得个国灭被俘的悲惨命运,当然,就算大唐朝廷不同意他们做附属国,而坚持让他们并入大唐的行政版图,他们也会毫无意见的听从大唐的安排,规规矩矩的献上国土。

第四百一十九章 回到长安() 
火车在几日之后就抵达了长安城,并在站内停稳靠站,众人依次下车,而车站的迎接场面非常隆重,除了皇帝李隆基之外,剩下的皇子和重臣几乎全都到场了,除了迎接唐军大胜而归,同时也要迎接主动归降的吐蕃赞普,显示大唐朝廷并不欺人,将吐蕃赞普视为王爵,仅比皇帝矮一级,当然,是一个没有权势的王了。

    面对大唐皇帝的圣旨,吐蕃赞普无奈的跪下了双膝,一直到太监宣读完圣旨,才缓缓谢恩起身,接受了大唐皇帝对他的封爵,其余吐蕃贵族也全都跪地接旨,接受大唐皇帝的册封,有的返回吐蕃继续任职,有的则留在长安城任职,还有的直接当上了养老官,只拿钱不干活。

    总体来说,作为战败国的贵族,吐蕃贵族们得到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至少,大唐帝国并没有虐待他们,给了他们很不错的待遇,若是他们能有三国刘禅的心态,小日子还是非常不错的。

    当然,跪地接旨的绝不仅仅是吐蕃贵族,众唐军将领同样接受了皇帝的圣旨,并得到了相应的册封和赏赐。

    基本的礼仪过后,吐蕃赞普和众贵族前往皇宫,亲自面见大唐皇帝,并下跪表示臣服,而大唐皇帝李隆基也非常的热情,表示敌对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了,以后要相亲相爱云云。

    吐蕃赞普和众贵族表面赔笑,庆贺大唐和吐蕃和平统一,但内心却是非常不舒坦的,毕竟,这是以吐蕃贵族丧失权势为代价的,是吐蕃帝国被大唐帝国征服了,恐怕也只有刘禅这样的厚脸皮,才能坦然面对。

    既然要庆祝吐蕃与大唐和平统一,当然是要举行宴会了,这是必不可少的,而为了体现大唐的强大和热情,宴会所邀请的客人,除了投降的吐蕃贵族,还有周边各国的使臣,当然,也包括急忙赶到长安,表达臣服意愿的原吐蕃附属国使臣了。

    宴会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不但饭菜酒水非常高档,各种歌舞表演也是一流的,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在宴会结束之后,李安刚想回家看看夫人和孩子,结果被小太监给拦住了,皇帝要见他。

    李安现在一点也不想见皇帝,他累了想回家,但皇帝是大唐的一国之君,不是他想不见就可以不见的,就算再累,也要迎着头皮去见皇帝,这是作为一名臣子的责任。

    “微臣参见陛下。”

    李安习惯性的行礼道。

    “李侍郎怎么精神有些不太好,不舒服吗?”

    李安忙道:“陛下,微臣只是有些疲乏,身体并无大碍。”

    “没大碍就好,这一次攻灭吐蕃,你立了大功,接下来,朝廷要统治西南的大片土地,你前段时间说的,要修建一条从陇右通往逻些的铁路,朕已经调遣民夫开始修筑了,不过,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关于统治陇南道和西南道,李侍郎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不如都说出来吧!朕想听听李侍郎的意见。”

    李隆基非常谦逊的问道。

    “陛下,关于如何统治陇南道和西南道,相信朝廷里有很多大臣都比微臣要精通的多,其实,无非就是鼓励百姓前往这两道创业,给他们更多的好处就行。”

    李安开口说道。

    “鼓励百姓前去创业?大臣们并没有提出这样的建议,李侍郎说说吧!如何鼓励百姓前去创业?”

    李隆基好奇的问。

    李安猛的一愣,大臣们才不傻呢?他们恨不得联手将吐蕃的土地全部瓜分,又怎么可能想到,将这些土地让给平民百姓呢?若是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必然会遭到其他大臣和贵族的嫉恨,而这是非常不利的。

    “陛下,陇南道和西南道地广人稀,有很多土地等待开垦,只要朝廷开出条件,让前往这里的百姓能够免除租税,或者前十年免税,日后薄税,如此必然会让很多百姓甘愿前往这里创业,当然,配套的铁路一定要修建,只有铁路畅通,日后,陇南道和西南道才更有前途,才能让百姓们看到生活在那里有希望,另外,吐蕃山多,应该会有不少矿产,鼓励百姓前去寻找并开采矿产,给予税收的优惠,这样,百姓们肯定更有动力,如此,大唐帝国就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矿产资源了。”

    李安可不管大唐的贵族们怎么想,只要能让大唐帝国变得更加的强大,他就会非常高兴,让找不到前途的百姓,前往西南的陇南道和西南道发展,不但可以给这些百姓提供更好的出路,同时,也便于稀释西南地区的外族人口,促进大唐主体民族与少数人口民族的融合,从而让陇南道和西南道真正的融入大唐帝国。

    李隆基听了李安的意见,觉得非常的有道理,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在为追求利益而忙活,只要给百姓们足够的利益,让他们觉得前往西南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能过上更好的日子,那么,这些百姓是肯定愿意前往的,而西南人口得到充实和融合,对大唐当然是非常好的事情。

    混的好了,可以继续待在那里,若是混的不好,还是可以返回家乡的,后世的春运,就是因为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