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不遗憾-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乖,这是铁轮车头,待做出来之后,为夫会带你去亲眼看看的。”

    “哦,夫君说话要算数哦!一定要带我去看看。”

    “哎呦,为夫什么时候骗过我的如玉夫人!那岂不是找打吗?哈哈!”

    “嘻嘻嘻。”

    日子过得就是如此的舒心,忙碌中带着足够的休闲,有听话的仆人,有可以聊天的朋友,有领导有下属,也有可以随时宠爱的娇妻。

    放眼整个大唐,只怕没有谁的日子,过得比李安舒心了,光是府邸的设施,就没有人能比得过李安。

    大明宫本来也是要将李安家中的很多东西搬过去的,只不过,为了尽快建好黑火药工坊,工部所有的人力都被抽调过去了,皇宫的一切建设全部停止,所以,李隆基也没有李安过的舒坦。

    他有杨玉环了不起吗?李安搂着颜如玉也是一样的舒坦,而且,李安比较年轻,还不足二十岁,而李隆基都年过半百了,还有两年就要过六十大寿了,如此老迈的身体,怎么能与李安相提并论呢?只怕后宫美人再多,他也无福消受几个了,就连独宠的杨玉环,也难以做到每日宠幸。

    这样一想,李安突然觉得自己过得好幸福啊!比前世幸福了几万倍。

    李安还在体验幸福,而工部的官员和工匠民夫们,却在辛勤的劳动。

    不得不说,工部的办事效率还是很厉害的,短短半个月时间,占地一百余亩的火药工坊就基本上建设完成了,只有内部的个别设施还没有完成弄好,扫尾工作最多需要两三日就可以了,到时候,李安就可以进入其中,主持生产工作了。

    而就在这时,五百个大棚之中的近半的蔬菜都可以上市了,小管事王八整日忙着带领一群人,将这些蔬菜运往京城的市场中贩卖,所得的收入颇丰,而这些收入全都是李安的,他们只能分到很小的一部分。

    李安自己也会经常前往蔬菜大棚,摘一些新鲜的蔬菜,拿回家炒菜吃,对于新鲜的黄瓜,则直接摘了就吃。

    而李安在闲逛的时候,也发现有的仆人在干活的间隙,会偷偷摘黄瓜充饥,李安并不怪罪,只要他们好好干活,偷吃一些黄瓜又有什么关系呢?李安对仆人绝对不会太苛刻,让他们体验到温暖非常的重要。

    另外,经过工匠们的不懈努力,铁轨的长度延伸了三里路,从加工厂的南门穿过蔬菜大棚之间的空隙,并从建好的石拱桥通过,一路向南延伸。

    按照目前的进度,十五里路程的铁轨若要全部铺设完成,大概还需要两三个月,不过,这个并不着急,慢慢来就好了,反正也不急着用。

    李安重新设计的铁轮车厢和铁轮车头也在制造之中,这两者之间用金属连接,可以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前面的铁轮车头提供动力,后面的铁轮车厢,则用来运载货物和人员。

    铁轮车厢的结构比较简单,已经造好了,就等着使用了,而铁轮车头的结构比较负责,尤其是需要打造很多齿轮,这个难度着实有些大。

    按照工匠们的说话,需要先用木料雕刻出齿轮的模样,然后以这个木齿轮作模板,用铁水倒模,如此,才能将铁质的齿轮给做出来。

    因为费事,所以,进度自然会比较慢,而李安设计的铁轮车头的动力,是以人力驱动脚踏板,带动齿轮旋转,齿轮再带动齿轮,并一步步带动下面的车轴,从而促使车轮向前运动。

    这与自行车的原理是差不多的,都是用脚蹬,不过,由于铁轮车头,后面还要挂一个铁轮车厢,整体来说比较重,就算是在光滑的铁轨上,让一个人用脚蹬,也是够呛的,所以,李安设计了多人蹬车系统,用来蹬车的机构,分成三排,可以让三排人力共同用脚蹬,每排最多六个人,三排就是十八人,以十八人的腿步力量,驱动铁轮车头,应该足以带动后面的车厢,就算后面的车厢坐满人也不在话下。

    当然,若是力量还不够,车头还可以多设计几个驱动轮,每一对驱动轮用六个人力驱动,若是设计十对驱动轮,那就是六十个人力,那力量足以匹敌十余匹马。

    试想一下,让十几匹马在铁轨上拉车,那该有多轻松,就算是李安设计的三对驱动轮车头,需要十八人,也足以匹敌四五匹马,挂载一个车厢是绰绰有余的。

    李安研制铁轮马车,并铺设铁轨的事情,李隆基自然很快就知晓了,虽然觉得有些不靠谱,但李安并没有因此耽误指导建造黑火药工坊的事情,因此,李隆基也就没有过问,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李隆基已经完全相信李安了,他觉得,既然李安这么做了,就肯定有他的理由,只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李安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三天后,在工部全体官员的努力工作下,黑火药工坊全面完工,一座巍峨壮观的小作坊,就这么矗立在京城南部十里外。

    在完工的这一日,京城南部的所有城门全部戒严,大唐皇帝李隆基亲自前往黑火药工坊视察,以亲眼看一看,这个寄托自己梦想的工坊到底建设的怎么样了。

    作为黑火药工坊的最高领导和技术总监,李安自然是要陪同李隆基视察的,而且,必须走在李隆基的身旁,以讲解每一处建筑是干什么用的,当然,有些误导性的解释是为了掩人耳目,而李隆基也要利用这个视察的机会,进一步与李安演戏一番,从而再次误导世人。

    黑火药工坊能够尽快完工,工部的大小官员是功不可没,尤其是工部侍郎与麾下的几个郎中,全都吃住在工地,与工匠和民夫同甘共苦,这大大保证了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此时,皇帝要前来视察,这些工部官员自然更要陪同,并处在李隆基的身后,以随时听候皇帝的问询。

    在李隆基抵达的那一刻,大大小小的官员和工匠,跪了一地,随着李隆基的一挥手,众人依次起身。

    “陈玄礼。”

    “臣在。”

    陈玄礼上前一步,颔首听命。

    “黑火药工坊,对我大唐来说极为重要,绝对不能有半分闪失,你立即调遣六百龙武军将士,日夜守护在这里,闲杂人等不得进入,否则,格杀勿论。”

    李隆基正色下令。

    “臣遵旨。”

    陈玄礼大声领命,并立即转身前去准备。

    李隆基并没有急于进入工坊内部,而是站在外面,观察巍峨的工坊围墙,计算六百龙武军人马,是否能够将工坊保护的周全,用不用再增加一些人马。

    陈玄礼的办事效率,还是非常迅速的,没过多久,六百龙武军将士就抵达工坊附近,并按照陈玄礼的指示,分别进驻不同的位置,四座围墙,每座百人,剩余二百人驻守内部。

    当然,这是因为陈玄礼早就受到李隆基的旨意了,并早早的做好了准备,刚才的再次命令,只不过是重复罢了,是说给众大臣听的。

    “陛下,工坊有六百龙武军守卫,一定万无一失,只要原材料全部运入,微臣随时都可以开始工作。”

    李安看着进入工坊的龙武军将士,轻声说道。

    李隆基笑呵呵的点了点头,身手一指:“走,我们进去看看。”

    “陛下,微臣带路。”

    李安对工坊内部的结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首先,这些都是他设计的,其次,在工坊建设的过程中,他也一直负责指导工作,对工坊更加的熟悉。

    “陛下,左边是原料仓库,我们过去看看。”

    一进入工坊,李安便先带李隆基和众大臣前往原料仓库的位置带去,李隆基与众大臣,也只能紧紧跟随。

    “陛下,这处仓库,日后就是用来存放巴豆粉的,窗户多,通风好,不会让巴豆粉受潮。”

    “陛下,这处仓库的架子,是用来熏制草药的,草药要用硫磺熏制,所以,制成的黑火药成品,会有一股硫磺的味道,就算是炸过了,也能闻到硫磺味儿,旁边的房子,是专门用来盛放硫磺的,熏制草药需要七七四十九天,所以,硫磺的耗费也比较大,需要多准备一些。”

    “陛下,这处存放……”

    李安一一介绍,说的全是假消息,而李隆基听了则连连点头,并警告身后的众大臣,千万不可随意泄露出去,以免被番邦学去了,而带着他们前来看看,则显示李隆基对这些肱骨大臣的绝对信任,相信这些臣子,是不会泄密的,对大唐帝国是忠诚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七章 陛下来了() 
李隆基与李安心照不宣的演了一场戏,让大唐最高权力机构的众大臣们,更加相信,配置黑火药需要上百种材料,而且,工艺极其的复杂,有研磨、清蒸和熏制等多重步骤,这一切对配方的保密工作至关重要。

    作坊左侧的原料区,是李安介绍的重点,几乎花了小半个时辰才介绍完,中间的大车间没有什么好介绍的,李安以保密为由,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带着众人在大车间走了一圈,让众人感受一下大车间的空旷环境和大量的误导性设备。

    后方只有一个配置车间,也是李安日后配置黑火药成品的地方,配置车间的左右两侧有不少空地,栽种了名贵的树木,让整个配置车间,显得比较文雅,从远处看去,倒像是一处别墅。

    右侧都是低矮的房屋,而且,下面还挖了地窖,是用来存放黑火药成品的,之所以建在地下,是为了防止出现危险,而每两个地窖之间维持足够的距离,也是有安全方面的考虑,防止一个仓库爆炸,连累周边的仓库跟着一起爆炸,若真是出现大规模殉爆,整个黑火药工坊也就不存在了,后果相当的可怕。

    当然,地下潮气比较大,而火药又比较怕潮,这当初是个困扰李安的大难题,不过,存储在地下的黑火药,全部是装在陶罐里的成品,而且,必须进行可靠的密封,如此,就算放在地下的潮湿环境里,黑火药也不会受潮。

    至于用麻布包裹的火药包,也可以放在大陶罐里密封,就像后世水缸这么大的陶罐,完全可以放入大量的火药包,从而避免出现受潮的情况。

    当然,这些地窖是不会一直关闭,会经常打开了透气,以让里面的湿气可以更多的散发到空气中,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地窖的湿气程度。

    看着规模庞大的地窖群,李隆基与麾下众臣子,全都惊呆了,如此规模庞大的地窖群,所能储存的黑火药,几乎可以将整个长安城给炸成废墟了。

    “李侍郎,这些地窖全部存储黑火药,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一名老态龙钟的官员,激动的问道。

    “这个说不好,要看材料的准备情况和工人的数量,多少时间都有可能,无法估算。”

    李安倒是没有说假话,毕竟,黑火药的配置很简单,只要有足够的硫磺、硝石和木炭粉,让足够数量的人工进行研磨,几日之内完成都是有可能的。

    “若是原料与人工齐备,需要多久。”

    年老大臣继续追问。

    “这个……”

    李安蹙眉沉思了一阵,开口道:“若是一切无缺,估计两个月就足够了。”

    其实,当然不需要这么久,只是李安不能说的太容易,否则,怎么解释黑火药需要一百多种原材料,以及极其复杂的配置过程,这会让之前的误导努力全部白费的。

    “只需两个月,就可以将这些地窖全部储存满?”

    众大臣全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很显然,他们都没有想到,黑火药的配置会如此迅速,而这样一来,黑火药的产量就足以满足大唐的各项需求了,尤其是开矿,为了提高开采效率,需要大量的黑火药。

    当然,若这些大臣知道,其实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够了,他们会惊的昏过去的。

    李隆基看向李安,正色道:“李侍郎,朕会给你提供足够的材料和人力,从明日开始,你就开始上任吧!每日至少四个时辰。”

    “微臣领旨。”

    李安点头领命,心里却暗叹李隆基是不是穿越过来的,居然也懂的八小时工作制,不多不少,正好让自己工作八个小时,不过,只要自己能够超额完成配置任务,让李隆基满意,干一天休息两天也是能被接受的,毕竟,人才最重要吗?黑火药这东西,生产的过多也浪费,足够使用就可以了。

    “李侍郎,朕听说你的别院就在附近,而且,你还在别院旁边搞了个铁轨和铁轮马车,有没有这回事?”

    李隆基突然转移话题,让李安猛的惊了一下,群臣更是一愣,不明白什么是铁轨,什么又是铁轮马车。

    “陛下,这一定是段秀实告的密吧!”

    李安说笑着看向身后的段秀实,虽然李隆基与众大臣都在场,有更多的羽林军护卫,但段秀实仍然跟在李安身后,这是他的责任。

    “段秀实?李侍郎说的,就是身后的羽林军校尉?”

    李隆基看了段秀实一眼,头脑中并没有太多的印象,虽然他派遣的五十名羽林军之中,有一些是他的眼线,必须每日向他汇报情况,但段秀实却不在其中,甚至,李隆基都没有见过段秀实,只是在听取眼线汇报的时候,多次听过段秀实的名字,知道段秀实与李安走的很近,在李安面前,经常大胆的提出各种问题,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们是相识多年的知己好友呢?

    “陛下的眼神告诉微臣,微臣似乎冤枉好人了。”

    李安自嘲一笑,回头给段秀实一个歉意的眼神,让周围的大臣都忍不住乐了。

    “李侍郎喜欢发明创造,又不是什么坏事,就算有人告诉朕,那也是大好事一件,怎么,看李侍郎的意思,倒还想藏着掖着,不乐意让朕知道啊!”

    李隆基眉头一皱,但丝毫看不出是生气的样子。

    “陛下,并非微臣不想让陛下知道,实在是微臣才疏学浅,目前还没有将铁轮车搞好,有点拿不出手,怕徒惹笑话。”

    李安谦虚的说道。

    “徒惹笑话?李侍郎太谦虚了,朕听说铁轮车,比马车平稳多了,朕还想着今日顺道去看看,亲自坐一坐这铁轮车呢?”

    李隆基丝毫没有嘲笑李安的意思,反而想要一睹为快,并亲自体验铁轮马车的平稳和舒适。

    “既然陛下已经决定了,那微臣就只能献丑了,铁轮车就在南面五里之外,微臣愿为陛下带路。”

    事情都进展到这个份上了,李安想拒绝也不可能了,而且,李安还知道,这些跟随而来的大臣们,肯定也会前去一睹为快。恰好,李安新研制的铁轮车头和铁轮车厢也应该可以进行试验了,这倒是个展示的大好机会。

    事情很快就安排下去了,大量羽林军提前出发,将通往李安别院的道路围的水泄不通,几十名大臣也全部上马,准备跟在李隆基的车驾后,前往李安的别院。

    “陛下,微臣提前一步,先去安排。”

    李安担心别院附近会一团糟,觉得,必须提前安排一下才行,他更担心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家伙,会被突然抵达的羽林军吓出毛病。

    李隆基同意的点了点头,在太监的搀扶下,走进马车之中。

    李安策马直奔别院旁边的加工厂,并看到很多工匠都傻傻的站在里面,没有一个在干活,显然,他们不明白,大量的羽林军怎么会出现在身边,心里感到有些害怕,自然也就没有心思干活了。

    “李侍郎,您来啦!这些当兵的怎么把我们给围了,我去跟他们理论,他们也不说话,像个哑巴似的。”

    一名老工匠,心情忐忑的走到李安的身旁,紧张的问。

    “你们不用紧张,是陛下要来这里视察,他们是来保护陛下的。”

    这种事情当然不用隐瞒了,况且,李隆基的龙驾很快就会抵达的。

    “陛下要来,陛下要来了。”

    “听到了吧!陛下要来了。”

    这些工匠全都没见过皇帝,听说皇帝要过来视察,全都激动的不得了,能亲眼见到皇帝,并沾沾皇帝身上的贵气,也是很让他们高兴的事情。

    “对了,铁轮车头造好了吗?”

    李安没工夫让这些工匠细细品味皇帝驾临的感觉,直接开口问道。

    “李侍郎,已经造好了,就在那边。”

    工匠伸手一指,并带着李安走过去。

    “好,非常好,今日,陛下亲自驾临,铁轮车头要当着陛下的面进行试验。”

    李安看了看铁轮车头,对自己研制的家伙,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随后,李安又快速前往蔬菜大棚区域,让王八与麾下的男仆老实干活,不要冲撞了陛下。

    安排好这一切,李安又看了一眼铁轨,这才迈步前去接驾。

    李隆基的车驾来的恰到好处,李安刚刚出来迎接,他就抵达了。

    “陛下,铁轨就在前面不远。”

    李安带着李隆基,以及几十名朝廷大臣,向铺设铁轨的位置走去。

    “前方那条线,就是铁轨?”

    李隆基虽然年龄大了,但眼睛一点都不花,很快就发现了隆起于地面的铁轨道路。

    “是的,陛下,那就是铁轨,左边的马车,就是专门在铁轨上行进的铁轮马车。”

    李安一边介绍,一边讲解铁轨行车的好处。

    不过,李隆基并没有太兴奋的表情,几十名大臣更是连连摇头,觉得太不现实了。

    待他们走到铁轨近处的时候,更是感叹李安太过浪费铁料,这么多铁料,若是用来打造刀剑,可以装备一支规模很可观的军队了,用来打造农具,也能让大批贫穷的百姓受益。

    当然,他们并不了解李安最终的目的,得出浪费铁料的结论也实属正常,就连李隆基也并不看好李安的这项发明。

    不过,既然来了,体验一下也是好的,总不能白来一趟吧!况且,李隆基也很想知道李安最终的计划,究竟是什么,通过眼线的介绍,他对李安的最终计划知道一点点,具体的细节,却是完全不清楚。

    “李侍郎,这条铁轨铺了多长?”

    “回陛下,已经有三四里了,若是全部完工,长度是十五里。”

    李安淡定的回答。

    “三四里,全部完工要十五里,这得浪费多少铁料啊!”

    “是啊!是啊!太浪费了,这铁轨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