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马的四方大道开阔平坦特别适合行军。阿洛尤斯的军队调集令发出后,不满一周时间就集合起三大主力团,还有辅助部队。分别是帖萨罗斯率领的第二罗马军团、坎帕尼亚主力团统帅是杜卡洛斯、新编的罗马第九军团,这支新组建的部队有一半是罗马人,最高军事长官正是波达雷里奥斯。这般阵容的军队实力雄厚,先进的武器装备,远程火力,优良骑兵,高素质的步兵方阵。可以说阿洛尤斯有着十足的底气发动快攻。
一切准备就绪,于是马其顿三大军团同时跨过边境线,分两个突击方向:亚雷提恩、亚里米伦,尝试一举撕破拉丁防线。
自从罗马南北划界而分以后,尤利乌斯家族一直在为对抗马其顿做工作。除了加强军力,还在拉丁边线上建起工事。在主要干道上修筑石墙、箭塔,任何方便通行的路上都架设了木质路障。罗马人对这些工事很有信心。
阿洛尤斯对此早有准备,按照波达雷里奥斯的建议,三路大军兵合一处。集中所有石弩和弩炮对准道路障碍,轮番进行狂轰乱炸。石弹、火弹倾斜而下,彻底抹平障碍,而且工事后的守军也被炸得焦头烂额弃阵而逃。阿洛尤斯轻松夺得关隘,继续前进。
马其顿军队就此涌入伊特鲁里亚,发起全面进攻。照原计划,两翼同时前进。阿洛尤斯和杜卡洛斯兵合一路打主攻,直接向敌人首都亚雷提恩进军。波达雷里奥斯亲率第九军团实施联合攻击,意图夺取沿海城市亚里米伦。
第二、第三联军在途中遇到一支前来增援关隘的辅助部队,以压倒性优势将其击败。紧跟着又遭遇敌军,这一次是罗马的主力部队,一个罗马常规军团。
两军相对排开,布兵列阵。阿洛尤斯对自己的军团十分自信,他要求杜卡洛斯退至二线作为预备队,先不参加战斗。只留下远程部队加入战斗。看来罗马之王想要来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或许他想检验一下自己军团的战斗力。多年休整,军事思想一直在发展,部队装备和战法都有了改变。可是还没实践过。
马其顿军种较复杂,主要分为四类。超远程攻击力量——石弩、克里特弓箭手,中近程投射及策应部队——轻装步兵、神机营,防线中坚——马其顿皇家长枪兵、方阵长枪兵,突击力量——重装骑兵。兵种配合发挥最大效率,整体进退,力争全胜。
很明显这种功能齐全的军团往往在战场比较主动,会利用自己的远程攻击杀伤敌人,等弹药打光敌军会遭受创伤,阵线会出现漏洞。那么就从这个薄弱点进行重点突击。当然有些较强的敌军不会等着挨炸,急于冲过来近战,但那正好。因为马其顿方阵硬直很好,从来不惧对手正面冲击。这无疑起到诱敌进攻的效果。
阿洛尤斯军团的战法是多变的,如果对方一上场就打短兵相接的战斗。那么阵型可以快速变换,前队做后队,全军白刃部队转守为攻,强行反冲击,骑兵会包抄上去拼掉敌人骑兵。
站在对面的罗马军队看起来就单一很多,以步兵为主。大多方阵是普通步兵,有罗马青年军,罗马重步兵,精锐步兵和标枪手,高级部队是罗马军团步兵和罗马精锐卫戍团,只有三个方阵。骑兵分列两翼数量不多,一队弓箭手,两座石弩。
阿洛尤斯用石弩与罗马方面对射,三比一的数量优势先行打掉对方的远程攻击力,然后再对准步兵射击。接下里的战斗中双方各发动一次进攻,被削弱后的罗马军队吃亏明显。
于是马其顿一鼓作气打败敌军。骑兵进行了一段距离的追击。该罗马军团被消灭。
第二、第三军团以绝对优势先后两次大败罗马军队,并未遭受多少消耗。阿洛尤斯明白己方的军事实力已经超过对手,罗马军队已经根本挡不住马其顿军团的进军。毅然下令全军继续向北挺进,一路披荆斩棘直捣尤利乌斯阵营首都——亚雷提恩。
另一路马其顿军团由波达雷里奥斯带领,他用相同战法击败了一个驻守乌布里亚的敌军主力团,进展顺利。波达雷里奥斯早就在对高卢战争中表现优异,这次他独自统领一个军团更是得心应手,所向披靡。他所带的第九军团是在罗马本土组建的新军团,阿洛尤斯特意为他打造的一个亲卫军团。它除了和第二军团的装备、训练一模一样外,阿洛尤斯还特意把自己的禁卫军交给了波达雷里奥斯,以保证他的安全。
尤利乌斯家族听闻前线消息大为震惊,想不到阿洛尤斯的部队平日里默默无闻,就好像深藏九地之下,现在却动若雷霆回避不及。立刻将分散守备的各支部队收拢在亚雷提恩城周围,以应对强大的马其顿军队。
skbshge
第89章 轰然倒塌()
阿洛尤斯的军队火速攻到亚雷提恩城外,与罗马汇集起来的军队对峙。不久萨尔茨堡守卫战成功。马其顿人节节胜利锦上添花,罗马人却雪上加霜处境艰难。
身处北方的国王盖拉斯听闻这些南线消息后,百感交集忽然惆怅起来。战报都是积极的,可是世事难料。尤利乌斯家族的承诺不值一钱,翻脸就在背后进攻。最令他心痛的就是三弟的离世,达马索斯也不过50岁。国王老泪纵横一把辛酸,责怪自己没有照顾好弟弟。平日里都是他最疼爱老三,没想到匆匆一别竟成永别。
盖拉斯心力交瘁,厌倦了军旅生活。他决定拿下重要城市特里尔和阿莱西亚后,就把指挥权交给欧昂诺斯。自己只身返回萨洛尼卡养老。有了目标就会有动力,国王不再感伤。果断集合起军队,经过短暂休整的士兵们精神饱满,又一次踏上征程。目标直指特里尔城。
部队从下日耳曼的巴达维出发,行军进入上日耳曼地区,沿路都是开阔平原。道路两旁水草丰美,看来西欧是片平坦肥沃的土地。盖拉斯一直认为西边是蛮荒之地,到处都是仿佛走不到尽头的森林呢。眼前的景色却令他心情舒畅了许多。很快无敌军团就到达城外,盖拉斯不多言,命令士兵架起石弩开始攻城。
日耳曼联盟已经支离破碎,民心尽失。城内守军无几,只有三个重骑兵大队,想来一定是那贵族头目要做垂死抵抗。无辜的百姓竟被勒令要求参与防守,缺乏训练又没有像样的武器装备,有的发一柄短枪,有的干脆抄起农具。这样的“士兵”可无法打仗。
马其顿军队在城外抛掷石弹和火炮,接着又是箭雨标枪。盖拉斯见城内守军众多,虽然很杂乱但是不可轻举妄动。他的大军弹药、粮草充足,根本不着急。于是无敌军团对城市进行了三天的围城打击,什么石弩、弩炮、弓箭、标枪,还有机械投标机,猛烈地往城中投射,那些民兵死伤很多。到了第三天头上,特里尔的百姓不再卖命自行解散。
于是,马其顿军队攻入城中,经过一番厮杀将城里的所有抵抗者消灭掉。让盖拉斯感到震撼的是日耳曼重装骑兵,这些骑士是城内守将卡罗卢斯的卫队,他们非常忠勇。在马其顿森严的长枪方阵前毫不退缩,并且还发动正面集体冲锋,直接迎面冲上枪阵。结果仅仅不到三百人的骑兵在两千人的长枪方阵中不计伤亡横冲直撞。
马其顿方阵与众多敌人交过手,没有谁的骑兵敢于正面冲击长枪方阵,更有意思的是这些日耳曼骑兵还冲破了很多方阵组成的防线。普通的方阵长枪兵甚至都奈何不了这些身披链甲的骑兵,即使是皇家方阵也可以被突破阵型。所有日耳曼骑兵战死方休,主将卡罗卢斯,副将军赫玛·劳里卡,还有贵族将领阿德加德·河谷都身中数枪站立着流血而亡。国王很尊敬这些捍卫自己荣誉的勇士,下令把他们厚葬。
盖拉斯终于明白为什么二弟欧昂诺斯会组建日耳曼外籍骑兵团。想想多次与日耳曼军队交手。如果他们有能力集中使用骑兵,那么战争不会进行的这么容易。其实日耳曼以前有客观的重骑兵力量,不过在对不列颠的战争中,被战车克制消灭光了。
占领特里尔城,国王进行常规的安抚。上下日耳曼划入马其顿疆界,与此同时第七军团完成征服撒克逊。
欧昂诺斯行动比盖拉斯早,但是撒克逊主城博登肖姆地处偏远的日德兰半岛,道路难行森林密集。所以欧昂诺斯带着第七军团溯易北河而上艰难挺进,后来在博登肖姆城外的日德兰平原上,大败撒克逊军队。攻城战时,轻松夺取中心城市。
在蒙昧的北欧森林地区,腐败的原始氏族制度早已糜烂不堪。马其顿人发现博登肖姆城中有很多类似监狱的场所,里面摆满了奇形怪状的残酷刑具,令人作呕。一些小屋子里或草垛房里挤着很多一丝不挂的当地女性,甚至还有幼童。不知道那些蛮族士兵做了什么,但是她们的眼神充满惊恐与无助。这些是泯灭人性的野蛮行径。
日耳曼联盟及其原始氏族制度就像现在的这间破草屋一样,摇摇欲坠。在马其顿强力打击下,轰然倒塌。
不列颠人为了获得较好的防御位置,毅然攻占了比利时地区的几个日耳曼村庄和小镇。日耳曼派系覆灭。
这是个大快人心的时刻,马其顿王国又少了一个敌手,蛮族同盟失去一大立柱。想当初日耳曼人雄心勃勃,断然入侵马其顿领土,如今却反被马其顿征服。
阿莱西亚是莱茵河西岸大高卢地区的重要城市,人口众多,较为先进。是他们两大首都之一,也是高卢人主要发源地。自从他们在中欧地区接连失利,高卢首领决定不再冒险出击,而是把军队部署在两大方向上。北方聚集在阿莱西亚,南方驻守在纳尔榜玛提厄斯,呈钳形扼守敌人进攻。因此,作为北方唯一重要城市,阿莱西亚配有大量士兵,差不多两个半军团的兵力。
盖拉斯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产生畏难情绪,他早就归心似箭,梦里不止一次回到马其顿故乡。再加上高卢人数众多,不列颠部队也向这里挺近,他决定先驻守特里尔,等二弟带领军团到来,两军汇合后再发动新的攻势。
这是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欧昂诺斯带着第七军团和日耳曼第十一军团(前身为梅蒙的混编团)浩浩荡荡开到特里尔,与国王的无敌军团会师。兄弟两个紧紧相拥,一个61岁一个56岁了,都是须发已白的老人了。想起时光穿梭,世事沧桑,不由泪水淌下。
“都这个年纪了,见一面少一面。三弟他,他走在我们老哥俩前面了。”
“我听说了,心里难受。不过今天是个重逢的好日子,何必太感伤呢?”欧昂诺斯说着擦干眼泪,又上前给老哥哥拭去泪痕。
“你还是那么倔强坚强。”
“哈哈哈!大哥,我们打败了目中无人的日耳曼人,征服了这一广阔土地。重逢加胜利,双喜临门。”冲手下侍卫大声说道,
“快拿酒来!我要与王兄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哈哈,好!不醉不归。传令下去,全体将士每人一碗酒,但不得多喝。”
马其顿年轻的士兵大声欢呼“万岁!胜利!”
敢爱敢恨,情感表达直来直去。开心快乐最重要,为的就是痛快二字。此乃大丈夫也!
skbshge
第90章 新的国王()
胜利会师后国王把西北战线指挥权全部移交给欧昂诺斯,并且给他留下一半禁卫军。盖拉斯思乡心切,只盼早日荣归故里。欧昂诺斯由此统帅三个主力军团,再一次达到权位的巅峰。盖拉斯对二弟很放心,即使他手握重兵。
小聚几日又要分别,欧昂诺斯带着众将士出城相送。
“就送到这吧。”国王说。
“好吧。送再远也终须一别。倒酒!”
“弟弟,接下来的征程你要自己走了。”
“王兄身体重要,就回去王宫好生保养。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生龙活虎,有活力啊。他们就是明天就是希望。但是现在还离不开陛下主持大局。回程你要自己走,恨不能跟随你。前线尽管放心,交给我,定当鞠躬尽瘁。”
“托付给你我放心。你下一步怎么办?”
“在这里击败高卢和不列颠的军队,伺机攻占阿莱西亚。南方战线顺利的话我们会在里昂或阿莱西亚碰头。然后我将兵分两路直向西挺进,安定下来再想办法渡海征服不列颠。南方的话我想我们可能还会与西班牙交手,因为高卢的另一大城市努曼提亚深入伊比利亚半岛。”
“好。要懂得保守也有其优点。我在家乡马其顿等候你早日凯旋而归。”兄弟两个相拥道别。
“不知道还有没有再见的一天。”这次反倒是欧昂诺斯闪着泪光,目光里略带哀伤与无奈。
盖拉斯作为兄长安慰道:“世界在发展前进,我们就得不断往前走。保重!我的弟弟。”
“保重。大哥。”
所有人痛快地饮下践行酒。队伍徐徐往南离去,愈行愈远,没人回头。
萨洛尼卡王宫。
阿布里亚斯正忙着筹备给所有部队进行装备更换,这次革新的内容主要是加强马其顿骑兵及将领卫队。
经过战争洗礼各交战国的军事经验不断增加积累,越来越重视对自己士兵训练水平和武器装备的提升。高卢人的军队变化很明显,不再像以前那样随便抓些奴隶兵丁,分发简单武器未经训练就送上战场。高卢步兵,精锐武士,森林猎手在部队中比重增多,频繁出现在战场上。重骑兵更是发展迅速,都披上链甲带着铁盔铜盔,统一配长枪。
理论上不列颠战车运用得当会是克制骑兵的利器。不列颠精锐武士善用长剑,护甲不错。但他们没有弓箭手是个事实。只有投石兵和掷头兵,这种掷头兵很奇特,居然用人头当做武器投掷。据说能够影响对方士气,可有违人性。
东方战争中,战车、骑兵被大量使用,而且骑兵十分精良。铁甲骑兵以白破千的战例不是传说,其令人恐惧的冲击力真的异常凶猛。还有东方的重装骑兵,是东方标枪骑的升级版,沿习了骑马投标的作战方式。骑手戴头盔,身着薄链甲背心,机动能力与搏斗能力兼顾。
了解到其他阵营兵种升级,阿布里亚斯十分着急。因为马其顿的骑兵部队一直还是以轻骑兵和希腊式骑兵为主,皇家骑兵、重甲骑兵只有少量且属于卫队性质。对比前线送来的战斗简报,轻骑兵伤亡率上升,说明其战斗效率在下降。
于是摄政王批准了新任兵械总监赫拉尼亚的建议,对骑兵进行改革。以前的希腊式骑兵装备全部退出生产,不再补充这种骑兵。培训好的马其顿重骑兵将按新型中队编制分组,再合理输送到各主力军团中。所有达到标准的城市必须尽快学会打造新型骑兵的盔甲与武器,有怠慢者一律严惩不贷。
最大改变在于将领卫队也相应进行升级,从希腊骑改为马其顿重甲骑。这下卫兵们终于可以脱下那身土气无效的厚皮甲,换上全新帅气的铠甲。扔掉圆顶帽,戴上铁质头盔。马匹挑选也更为严格。这样,卫队防护力大大增加,将军们带领骑兵可以更勇猛地发起冲锋投入战斗,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是马其顿骑兵的传统不带盾牌。这和他们注重冲锋的战术习惯有关。
当然改革触碰到一些装备、马匹供应商的利益,骑兵制式革新的政策也曾遭遇阻力。但王国的意志高于一切,阿布里亚斯多年执政积累了丰富的从政经验,最后他把政策贯彻到底坚决完成改革。
骑兵改革的成功致使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将军们对身边精干威武的骑士感到满意。可惜的是,阿布里亚斯自己却没能带领威风的精锐骑兵卫队再次驰骋疆场。这次军队改革的事彻底把他累垮了。
潘诺尼亚之战阿布里亚斯身负两处重伤,的亏得到及时医治才没有当时致命,可还是有轻度感染。后来在王国最艰难的时期他坚守自己的岗位,日夜操劳,体质欠佳。
国王回来后不久,阿布里亚斯就病倒了。劳累成疾再加上感染发作,阿布里亚斯卧床不起,他自己感觉时日不多。盖拉斯心疼地拉着二儿的手,责怪自己给了他太大压力,阿布里亚斯忙劝慰说没关系。
公元前240年,阿布里亚斯英年早逝,卒年41岁。在他短暂的美好年华里,为马其顿王国做出巨大贡献。经他手编成两个主力军团,一个是现在的无敌军团,一个是阿洛尤斯指挥的第二十四远征军第二罗马团的前身。曾带领亲兵以少胜多抵挡住高卢大军的突然入侵,也曾领导马其顿人民战胜了可怕的瘟疫。开通与埃及人的贸易使国家经济短时间复苏,维系希腊化同盟的纽带,平衡东方国家力量。最耀眼的就是军事改革,为马其顿军队做出巨大贡献。
国王为他举行隆重葬礼,痛失爱子的盖拉斯悲伤欲绝,放声恸哭。三天没有进食,不管是妻子阿克米娜苦心劝解还是众嫔妃百般侍候都无动于衷。而三天后他又开始暴饮暴食,整日沉醉在酒的世界里。慢慢地盖拉斯变得冷漠寡言,对朝政不冷不热。
一天他突然觉悟了似的,立刻派人去罗马找阿洛尤斯来见他。阿洛尤斯知道肯定有事,就把罗马大权交给儿子波达雷里奥斯,带着两位夫人迅速赶回马其顿老家萨洛尼卡。
多年未见父子团聚,盖拉斯一下子就好像恢复了往日的精神。上去抱住大儿子又是亲又是碰头的,阿洛尤斯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众人看得不知所措。阿洛尤斯十分顺从,他知道家里发生的不幸,家族失去两位亲人,王国失去两位栋梁。又看到父王憔悴的面容,想起达马索斯和阿布里亚斯生前都是父亲疼爱的人,心里也不好受。就用手抚抚父亲秃顶的头,轻轻拍拍他老人家的背。
“三叔和弟弟的事,我也深感痛心。他们都是英雄,是我们家族的荣耀。我想念他们。大家都不会忘记他们。
但是,老爸,你也别太难过,身体最重要。你不是还有我,还有妹妹们。以及你的孙子波达雷里奥斯和西斯,欧罗巴,您还不知道,欧罗巴现在是个标志的美人。你忘了?她可是马其顿与罗马人共同的公主呢!”
盖拉斯仍不放手,搀扶着儿子的双臂,紧声询问:
“哦,欧罗巴,那个小天使。你把她带来了?”
“当然。她会是您的开心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