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盖拉斯和欧昂诺斯正在商讨着下一步行动的具体事宜。
“只要我们夺取塞克成为事实,这件事就算完成。何须更多理由。帕提亚首领现在痴迷于复兴原波斯帝国的梦幻中,他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中东,一定无暇顾及偏远的塞克地区。”
“现在西线与罗马人达成停战协议;北方已经平定。只有塞米卡拉斯的叛军以及高加索的塞克问题。
我听说曾经有过几支军队尝试去征服北国地区,但是最终都全军覆没。包括西徐亚的部队,日耳曼的军队,达西亚的部队。
甚至古希腊的纪录中提到一位英雄带着军队去征讨该地区,却被亚马逊女战士的美貌所倾倒,再也没回来。”
“陛下不必担心。我早已派梅蒙在萨尔马提亚和塔奈斯招募士兵,现在差不多已经集齐了人马,随时准备出征。
梅蒙聘请了很多熟悉路线的当地人做向导,可以给我们的军队带路。
此外,亚马逊女战士所依仗的就是他们的战车。针对这种战车来配置我们的兵种,是可以克敌制胜的。
至于说塞克,陛下大可放心,佐伊罗斯会按时完成任务,而且我们会有一个稳固的东部边疆。”
“就这么办。
让梅蒙的部队也同时出发。孤王要在三个月后,听到天下无敌的消息。
到时候马其顿王国歌舞升平,人心安定。”
“是!陛下。”
佐伊罗斯终于得到发兵许可。为此他已准备多时了。
他精神抖擞地带着泰里斯团再次出战。他们渡过了阿阑尼河,跨入帕提亚的领土。
塞克的守将大流士·哈马丹得知这一消息,自知这个新的不速之客来者不善。他还是决定派使者先询问一下情况。
使者说:
“马其顿与帕提亚向来互不相扰,为何如今兵马来犯?”
佐伊罗斯:
“我们与西徐亚作战,前不久破了其阿阑尼城,但有残党余力逃跑至此。我们才追赶进来,并无侵犯之意。”
“既然西徐亚城已被破,那说明他们已成为无根之木,活不了多久。何必穷追不舍。”
“你为何庇护他们,现在西徐亚不复存在,这些人不过是些叛贼流寇,你们难道要收容他们么?
我还记得当初我们与色雷斯人交战,与西徐亚并无过节。
然而他们贸然进攻马其顿城市,可今天这就是他们鲁莽的结果。
如果你们继续收容包庇叛军,那么就等于向马其顿宣战!”
“伟大的阿塞西斯王是从前波斯帝国的继承者,万王之王。你执意要惹怒他,那必将遭受毁灭。因为他是仲裁者。
这是你最后的机会,速速撤兵。可保尔等性命,可保你马其顿安然无事。”
“话已至此,请回。我们就在战场上刀兵相见。”
大流士·哈马丹想试探马其顿的底线,到底这班人是何来意?现在他心里已知晓大半,马其顿如此强硬必然有备而来,倘若他们真的发动进攻,只怕城镇兵少将寡难以抵敌。
塞克当初作为一个先头据点,以威慑西徐亚叫其不敢轻举妄动,但后来双方修好不再有战端。塞克的作用日益减弱。地处偏远又远离本土,经济基础很薄弱。塞克要塞缺乏支持又自身缺少实力,驻军自然也越来越少。
现在真的要打仗,塞克朝不保夕。
大流士·哈马丹自知这场战斗凶多吉少,他只好想办法看看尽量能保住什么,可是强敌当前,帕提亚主力军队在中东酣战,又能保住什么?他决定再派人去与佐伊罗斯沟通。
这一次做使者的是一名副官,但此人是个不错的说客。
他会见佐伊罗斯,说:
“一、我帕提亚虽与西徐亚有来往,但他们早已势微力薄,我们已没有再帮助他们的意义。
二、边关一直有岗哨驻军。有人入境我们不可能不知。从未曾见有西徐亚人逃入我方领地。
三来、贵军齐整装备,一路开进我帕提亚疆界,直往塞克据点,这恐怕是先有所备。
所以我断定,将军来意并非剿匪,而是宣战。”
佐伊罗斯见这名军官句句有凭有证,条例清晰,他明白这人并不简单,他反驳道:
“我曾要求你们交出叛党,但你们一口拒绝,称并无这些人。分明是包庇乱贼,欺马其顿人在此不熟悉地形。再加上,你们的使者傲慢无礼,恐吓我军将士。因此我才大举发兵,讨个说法。”
“我相信将军所为绝非你一人之判断,你现在的行为代表着马其顿。这里到马其顿中心地区路途之遥远,不用我多说将军也自知。我干脆开门见山。现在的塞克对于马其顿来说是如芒在背。
只要帕提亚占据塞克,那么:
首先,可以与马其顿共掌赫卡尼亚海北岸的控制权;
其次,这里时刻威胁着阿阑尼的背部。
如此令马其顿尴尬的据点,试问将军谁不想拔除?
我方向来与贵方无冤无仇,这一次依然如此。塞克不过是一个前哨据点,原本也并非帕提亚土地,我们的军队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城镇。现在简直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果马其顿确实想获得塞克据点,不如我们各遂其意,做笔交易。塞克我方诚可让与贵军。
只是你们需要缴17万塔伦金币来赎买塞克要塞。如果今日谈好,那帕提亚与马其顿两国仍旧修好关系,互不相扰。
你们尽管占领塞克不费一兵一卒,我们获取补偿退让边线。
兵不血刃,大家都好。
我们获得赎金立即撤出城镇,乘船离开。将军,你可要好好做个定夺,如此一来你不是省时省力。”
佐伊罗斯明白此事已无需再辩解,对方说的句句属实。既然大家都是军人,说话就痛快点。
只不过,赎买城镇这提议能有几分可信呢?
skbshge
第45章 尽在掌中()
再说,他现在也拿不出这些金塔伦来。更没有代表马其顿王国进行谈判的权利,签订协议什么的,他一个人做不了主,他担当不起这个责任。最关键是他从收到消息为起始日期,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任务。
他还是当面给了使者回答:
“如此甚好。不过三天之内,你要先行撤一部分军队出城。”
“这个我可以做主,就这么决定了。将军不要再进逼塞克,我们双方都留有一个余地。”
“好!”
佐伊罗斯口头上答应了,但是心里觉得蹊跷。如此爽快的答应撤兵,怕是其中有诈。不过他倒是想看看帕提亚人在耍什么花招。他下令全军就地驻军三天,派出了侦查部队去刺探城中和港口的情况。
侦查兵来到预定地点,只见城镇内一天没动静,两天没动静。到了第三天早上,城门打开,从城内出现一队人马,穿着军装,但是看起来身体柔弱,而且行李繁杂零散,大包小包不知装的什么。
后来,观察港口的哨兵看出来上船的帕提亚兵中有女兵,难不成帕提亚有用女兵的习俗?
他们感到不解,及时向将军通报了所看到的情况。
其实这边撤出的都是城中年轻女子,多为军士们的家眷。而塞克守将大流士·哈马丹就混在这群人中。他们会乘船撤离塞克,回到帕提亚首都阿萨基亚。大流士最终还是决定,保留塞克的一部分居民,即战士们的妻儿家人,当然还有他自己的性命。他想活着以后为将士们报仇。
而留下的战士名为守捍卫国土,实则性命难保。
帕提亚人也不是虚的,塞克守军拒不撤离,要坚守城镇战斗到最后的一兵一卒。所以大流士能为士兵们做的,就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此外,帮他们拖延几天时间,汇集少部分就近的援兵。
佐伊罗斯听闻消息后,知道此事蹊跷,他立刻下令全军火速前进,往塞克进发。路上他又接到报告,从城中的“军队”确已坐船离开,但是从周边地区赶来了不少弓骑兵,往城中赶去。
佐伊罗斯心里明白了,原来这是大流士·哈马丹的缓兵之计,他在争取时间调集增援。那城中撤出的定然是妇孺伤残之类的后勤人员,看来塞克守军要拼死守城。
佐伊罗斯并不担心,就凭塞克这个荒野贫瘠的地方,任凭哈马丹有什么本事也纠集不出能与他加强型泰里斯军团抗衡的军队。他早已事前了解过这里的情况,人烟稀少,人口有限,除了从本土运兵外,帕提亚人别无他援。攻下塞克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只是时间问题。
马其顿军队来到塞克城外,城门紧闭。木城墙安装有箭塔,守军都已在城内列队,似乎要发动突围战。佐伊罗斯下令靠近城门,先让步弓手向城内放箭。守军分散站位,几轮打击并无明显效果。城内军队忽然旌旗晃晃,人头攒动,只见三边城门同时打开,帕提亚弓骑兵奔腾而出。
佐伊罗斯见状立即纠集马其顿轻骑兵,分为左右两批,正对面前的大门。待敌人正面的弓骑兵出城一半时,佐伊罗斯果断下令出击。左右两队骑兵突然如决堤河水涌向敌兵。帕提亚弓骑兵队形不整得挤在门口,箭都没来得及射第二支。马其顿轻骑兵已冲上来,大肆劈砍捅刺敌人。
正如欧昂诺斯所料,帕提亚的弓骑兵近战能力近乎没有,人手一把短匕首身无护甲。
这个时候,城里的弓骑兵还在往外涌,而外面的大遭屠杀可回又回不得城,进退两难。
帕提亚副将弗拉瓦提见正面已交锋,知道情况不妙连忙从旁门赶来。
两边靠过来的弓骑兵毕竟只是少量,他们见到主力部队几近被消灭,十分气馁。只站在远处向这边放箭。
马其顿步弓手快步赶上,把两边的弓骑兵射住。这时马其顿雇佣弓骑兵上来了,这些来自西徐亚的弓骑兵一边前进一边射箭,箭无虚发。帕提亚弓骑兵不通肉搏战,见这边弓箭又猛烈,怯战了,遂从两边退回城里。
弗拉瓦提带着卫队冲过来,他本意要对付步弓手。不想马其顿步兵反应迅速,弓箭兵和方阵兵前队变后队,长枪兵护住了弓箭手。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东方的将军卫队,几十人的骑兵队冲过来势不可挡。
先是分散两边,投掷了三轮重标枪,然后集合,直接从正面就冲入长枪方阵中。
凭借良好护甲把步兵们顶开分散,挥刀挥棒凶残砍杀。
这种铁棒并非普通的棒槌,而是前头粗大往后越细,除了手柄握抓的几寸其余铁棒棒身上布满了铁刺。这是东方的兵器,狼牙棒。单单看上一眼就让人觉得浑身不自在,挨上一下就不知有多恐怖了。
东方重骑兵个个武艺精湛,近距离都有机会出手掷标枪而且出标必中。他们面对长枪兵都毫无惧色,几乎冲垮方阵。
旁边的一个方阵过来支援,从后方将骑兵包在中间,两边夹击。这一下敌人重骑兵受不了了,好几人中枪落马。
弗拉瓦提见情况不妙,下令突围。他的重骑兵一齐同时奋力向前,彻底冲透了拦在前面的那个方阵,然后纷纷抽身撤往城中。紧跟出来的东方步兵适时支援上来,为他们的将军断后。不过东方步兵就实在太差劲了,面对马其顿步兵方阵几乎是一触即溃,狼狈的散乱逃走。
这时正面的大门被关上,连同门外的少量弓骑兵也被关在外面了,很快就被消灭。
佐伊罗斯鸣金收兵,下令回营建造攻城器,一经造好立即攻城。
帕提亚守城主力已经折损大半,他们的城池必然失守。后来,马其顿军队再次攻城,攻势十分迅猛。帕提亚步兵战斗力很弱,弓骑兵又不能近战,将军的重骑兵再厉害也不过几十人。
帕提亚士兵守城十分坚决,宁死不屈,战斗表现勇猛,直到最后一人倒下。弗拉瓦提抽剑自杀,城破将亡他已尽职尽忠。
佐伊罗斯战斗过后十分震撼。
“与东方重骑兵交手感觉完全不同。这些人好像有着什么强大信念力量似的,在战场上完全忘乎了自己是人的概念。”
看来帕提亚在中亚大败塞琉古是有其依凭的。就凭这些不怕死的将士,他们简直就是亡命徒。
马其顿人初步了解到帕提亚军队作战的特点。他们的战术与西徐亚是有相似之处的。很懂得保存自己,虽然这一战中帕提亚弓骑兵没发挥上作用,但若是在平原上碰到了这样大量的弓骑兵,无遮无挡,一定会损失惨重。这些弓骑兵没有护甲,就是牺牲了防护而加强了机动。
西徐亚弓骑兵勇于近战肉搏,也不过是凭着蛮勇,帕提亚弓骑兵更注重保留自己。
此外,帕提亚的重骑兵太令人印象深刻了。如此之少的兵力竟发挥如此之大的作用。不仅作战能力强大无比,而且他们战斗起来好像从不知恐惧、死亡这回事似的。不知帕提亚铁甲骑兵是否会更恐怖。
这只是认真客观地考虑敌我双方的实力罢了,作为将军佐伊罗斯任敌人怎样的强大他都不会惧怕。
这样马其顿彻底控制了高加索、赫卡尼亚海北岸,对东方形成了极大震慑,局势尽在掌握之中。
skbshge
第46章 愿烟火人间 太平美满()
前线捷报频传,各条战线均大获全胜,战争结束。终于,历经数十年战火的马其顿王国再度拥吻和平。
盖拉斯大宴群臣,庆贺王国完成第一步扩张,回到安宁的生活中。
完成第一阶段领土拓展后,国家由一个地处马其顿山地的南欧小国,一跃成为整个东南欧包括西徐亚高加索地区的庞大王国。马其顿如今势力强盛,文明守礼,四方来朝,成为了文明世界的一大重心。
能够享有今天的成果,全靠马其顿人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全仗满朝文武大臣的尽心尽力。正所谓文死谏,武死战。能有一个这样高效运作的朝廷,首先要有一个好国王,其次是有稳定良好的制度,法律公正不偏不倚。
安提戈诺斯一定首摘头功,其次盖拉斯能够坚持不懈地遵循制度和老国王的意愿处理政务,勤勉自强。都是十分重要,并且难能可贵的。再有论起军事战略,欧昂诺斯功不可没,无论带兵打仗还是运筹帷幄。
或者制定马其顿王国的军事战略,欧昂诺斯都是最重要、最原始的参与者,制定者。
事实证明,他最初极力主张的先平希腊,再向北图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后来对付西徐亚人,欧昂诺斯早早的做好针对性战争准备,克制西徐亚军队的战略战法都令马其顿越战越勇,攻城略地。
尤其是对达西亚的防御性进攻,展示出欧昂诺斯军事思想的光辉。大军精准行动所向披靡,基本上一击制胜,用快速的连贯动作,在初期就瓦解了达西亚人的抵抗能力,奠定三个月快速吞并达西亚的基础。
盖拉斯一一简述了这些事情,称许众人的功劳。他在宴席上频频举杯,与众人痛快畅饮。盖拉斯提到,先人种树,后人乘凉的道理。缅怀先王安提戈诺斯为王国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所有在场的人高举酒杯,撒下半杯酒,然后饮尽剩余一半。
接着他话锋一转,要大家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尽情享受和平与安宁。
酒过三巡,盖拉斯讲出了自己的仁政理念:
“希望天下苍生百姓能够快乐幸福的生活,不再有战乱和灾难。只要人与人能够相互信任,彼此沟通理解,就可以达到理想国。”看来他深受希腊贤哲柏拉图观念的影响。
“寡人知道,人间的事务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有时候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仍可以通过十分的努力去争取一分的可能。寡人想过,战争是可以通过外交、政治手段减少或避免的。有时即使是对一国的经济贸易政策进行调整,都可以改变两国甚至更多国家的关系。
孤王相信知识,相信文明,相信民主。马其顿王国有责任给世界带去光明和希望,把这些优良传统和文明传授给那些落后顽冥的地区和民族。达到天下人共享天下的至高境界。
愿烟火人间,太平美满!”
“好!”欧昂诺斯第一个起身,为王兄抚掌称快,举起杯中酒一饮而尽。
众人也起身齐声道:“陛下英明,吾王万岁!万岁!”宴会进入到第一个高潮。
国王谦声道:“只有众爱卿的共同努力,协助寡人,我们才能共同达到理想。”
大家又是一阵欢呼,表示会尽心尽力为王国竭尽忠诚。文官出谋,武将出力。
盖拉斯让二弟欧昂诺斯、三弟达马索斯坐在身旁。然后当众宣布,正式册封两人为马其顿王国的亲王。
二弟欧昂诺斯对王国功不可没,册封为北方及东方征服领地的亲王。
三弟达马索斯在罗马战争和希腊半岛防务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册封为希腊亲王,全权负责希腊半岛的军政事务。
兄弟两人拜谢王兄对他们的肯定和信任。其余人也分别按功劳和贡献做了适当的提拔或奖赏。
在战争其间,欧昂诺斯一人支撑起了马其顿东方战线,而且在战争中一直掌握着主动权。马其顿的西线初期就没有那么顺风顺水了,尤其一开始遭到罗马突然又猛烈的进攻。使得西线的战士们打得相当被动,辛苦。
当时西线局势危急事关重大。马其顿人上至国王、将军下到小伍长、士兵都身心俱疲。总有恐惧担忧的情绪袭扰。
还好有国王亲临前线鼓舞将士,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凝聚人心。达马索斯协助国王,带领希腊本土兵大战罗马战士。他们撑起了马其顿的西线。还有一人从始至终参加了整个西线战争,他就是阿洛尤斯。
阿洛尤斯在王国西边防线上立下了汗血功劳,反攻罗马时又成为了远征军团的真正领袖。他是打败罗马人的急先锋。安提戈诺斯去世前,将罗马之王的头衔继承给了阿洛尤斯。
照理说,阿洛尤斯是现任国王盖拉斯的长子,是阵营继承人,要成为下一任国王。然而,盖拉斯和阿洛尤斯截然不同的性格,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做事风格,处理事务上难免产生分歧矛盾。
这位马其顿王子现在统帅着王国最精锐的部队,占据着十分富庶且文明先进的罗马半岛及西西里。他办起事显得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