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燃情年代-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啊。嗯?你有点子了?这么快啊?”

    “市场营销的办法,其实大同小异,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梁一飞笑笑,“我先写,写完你帮我参考参考。”

    “嗯!”林之娴睡饱了,精神头再次起来,递过纸笔,都来不及等梁一飞写完,就半跪在铺上,一边吃炸鸡,一边看梁一飞写信。

    ‘席梦思是否舒服,要看个人喜好,有的人喜欢软一点,有的人喜欢硬一点,没有统一标准,但是,和传统床垫相比,席梦思是昂贵的产品,必须让老百姓觉得这个东西物有所值。我建议做广告,可以找一辆压路机或者大车,从席梦思上压过去,席梦思还完好无损,弹力依旧……’

    ‘根据描述,贵厂的方便面主要面向儿童、青少年,那么可以在方便面里加入‘卡牌’,比如三国人物、西游记人物,并且为卡牌划分出等级,比如‘普通’、‘精英’、‘稀有’等等层次,让孩子们产生收集的欲望……’

    ‘金华火腿是全国知名品牌,口味当然没有问题,经过几百年的传承,也无需去改变它。只是,贵厂的火腿实在太大,一只几十斤的火腿,回去之后要用刀劈斧剁才能分割开,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太麻烦了。建议用小包装,一方面,走速食、易食、便宜的亲民路线,另一方面,用精美礼盒,走高档礼物路线……’

    三封信写完,林之娴也差不多同时看完了。

    “怎么样?”梁一飞回头问她。

    当着小姑娘们显摆下,心里还有有点得意的,等着看她惊讶崇拜的表情呢。

    哪知道林之娴小嘴一嘟,抱着膝盖靠在车壁上,一脸不爽。

    “写得不好吗?”梁一飞奇怪的问。

    林之娴揉揉睡觉被压得有些乱糟糟的头发,赌气似的咕囔说:“我怎么说也是人大毕业的高才生,还是专门做经济类采访的,怎么我就想不到呢!”

    说着,长长的食指朝桌上的鸡骨头一戳,大眼睛蒲闪着,一脸无辜的说:“肯定是这些油炸食品吃多了,变笨了!”

    梁一飞被这鬼灵精一样的大女孩逗乐了:“虽然你笨,但是你可爱啊!聪明和可爱之间,你选哪一样?”

    林之娴也是噗嗤一笑,扬起下巴,说:“我都要!”

第059章 抄袭也不是件容易事() 
到首都的时候天已经亮了,出站后先去边上邮局寄了信,然后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东城区张自忠路。

    91年的首都比起滨海市,并没有繁华太多,街上的汽车多一些,高楼多一些,早上骑自行车上班的人群也更庞大一些,唯一本质的差别可能还是城市规模,滨海市目前仅仅是二环之内算是城区,大约还不到整个首都城区的四分之一。

    到了目的地,下车钻进一条巷子,也就是首都人常说的胡同,胡同很宽敞,自行车来来往往,走出五十多米,又是一拐,进了一条勉强只容两人并肩的小胡同,周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小胡同闹中取静,尽头虚掩着一扇斑驳的对开木门,林之娴带路,熟门熟路的推开了门走进去。

    门后豁然开朗,是个小四合院,但只有两侧有房间,一面是青砖墙,墙下堆着一堆煤球。

    当院种着葡萄架,葡萄架子下面,坐着个头发微微发白的中年男人,穿着白汗衫大裤衩,一手端着一碗灰不拉叽的豆汁儿,一手抓着筷子,夹着根和小孩手臂差不多粗细的油条,正大口吃着,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听到推门声,男人一抬头,神情意外:“小娴啊,你怎么来了?这位是?”

    “舅舅,我介绍一下啊,这是我朋友,叫梁一飞。这是我舅舅,彭元清彭副教授。”林之娴给两人做了介绍。

    “彭教授您好。”梁一飞笑着点点头。

    “嗨什么教授不教授的,我现在连朱自清散文集都背不全了,叫唤还能叫两声,授是授不了喽。”

    这个人倒是挺开朗,没有因为之前的蹉跎遭遇而变得颓废,他抓起毛巾擦了擦手,转身回了屋,没一会又出来了,一手拎着一个小马扎。

    “家里太闷,咱们就坐院子里。对了,你两吃了没,没吃我出去给你们买点?”彭元清问。

    “吃过了。”林之娴先坐到彭元清身边,又招招手示意梁一飞也坐,落座后,笑嘻嘻得说:“舅舅,我们两专门从滨海市坐了一夜车过来的,有个事想找你帮忙。”

    梁一飞看地上有烟头,于是把半路买的小熊猫香烟摸出来,递了一支过去。

    彭元清看了看林之娴,又瞧了眼梁一飞,最后瞅瞅手里的小熊猫,说:“小娴你在大报社,小梁你一出手就是小熊猫,看来也是不差钱的,我一个没工作的老家伙,能帮上你两什么啊?”

    林之娴对梁一飞说:“情况你清楚,你说吧。”

    “好,彭叔叔,大概是这样的。”

    梁一飞半路就和林之娴专门聊过这个舅舅,也是个受过委屈的人,应该不会介意自己的坐牢经历,于是从自己坐牢出来,给人出点子开始,一直到办学,缺少资质,整个事件从头到尾娓娓道来。

    彭元清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不时的‘哦’一下,听到精彩的时候,会诧异的多打量梁一飞几眼。

    “彭叔叔您看,我这个学校现在也有了点起色,就是卡在证上了,您看,您要是能出面办一个学校,我可以出钱把这个学校买下来,或者您要是想长久收益,在学校挂着闲职也行,我定期给您发工资。”

    看了林之娴一眼,接着说:“钱的问题都好商量。”

    “嗯。”彭元清点点头,却没说行不行。

    林之娴搂着彭元清胳膊撒娇说:“舅舅,都不是外人,你就当帮你外甥女一个忙嘛。”

    “你少跟舅舅这里以小卖小的,都20多岁人了,还装小孩子呢。”

    彭元清轻轻的拍了一下林之娴的手背,然后才正色对梁一飞说:“小娴既然跟我开这个口了,忙我指定帮,钱呢,也不用。”

    不等梁一飞感谢,他就摆摆手,继续讲:“不过要等一段时间。我答应了一个朋友,帮着他赶个剧本,剧组要求时间太紧,我最近天天全扑在上面,脱不开身,等我这边忙完了,我立刻帮你办。”

    “舅舅,那你就多辛苦辛苦不行嘛。”林之娴说,“他那边好急的,教育局都查过一次了!随时可能再检查,那麻烦就大了!”

    彭元清淡淡一笑,说:“办证这个事啊,不是一天两天、一趟两趟能跑完的,我人还得去滨海,太耽误时间。小梁,你做生意,应该理解,做人要讲信用,凡事也都有个先来后到。剧本的事,我毕竟是先答应人家的。”

    这个话说的在理,何况,素不相识,第一面人家就一口答应不用钱帮这么大的忙,这份人情不算小,就算是自己的亲舅舅,也未必就能做到这个份上。

    想了想,问:“那大概要多久呢?”

    “这个不好说具体时间,搞创作嘛,灵感来了,一夜之间就能完成,没灵感,一年也白耽误。”

    彭元清顿了顿,说:“嗯,我估摸着,少则二十天,最多,也就一个月吧。”

    “那么久啊!”林之娴嘟囔说。

    的确挺久的。

    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也短,再加上办证需要的时间,恐怕要拖上两三个月,滨海那边如果应付不好,很容易出现新麻烦。

    “舅舅,要不让他帮你想剧本?”林之娴忽然冒出一个很出人意料的提议,“对了,他是点子大王嘛,说不定一下子就想到了呢!”

    彭元清笑了笑,没说话,不过那笑容已经把意思表达的很清楚了。

    点子大王,就会写剧本,就会编故事?

    办企业和写剧本,根本不是一回事嘛!

    要说脑子好使,想都几个具体的情节,彭元清相信,要说梁一飞能承担整个编剧任务,那就有点天方夜谭了。

    这部戏的编剧组里,有好几个圈子里的重量级,甚至顶尖的大腕,这些人聚在一块,筹划了半年多,这才只完成了七八成的内容。

    “要不我帮着参谋参谋呢?”梁一飞说,“说不定我有好点子,能用到。”

    彭元清想想也是,反正人家来也来了,聊聊剧本,就算没帮助,也不会有坏处。

    “行,你们等等。”

    他起身再次回到屋里,没一会又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叠纸,朝矮桌上一放,说:“这部戏是喜剧片,一共26集,每一集或者两集是一个小故事,我手头有三个故事的任务,目前一个合适的都没想到。”

    林之娴拿起剧本,好奇的翻开了封面,露出写着剧名的第一页来,她念道:“编辑部的故事?说什么的啊?”

    嗯?

    梁一飞微微一愣,脑子里就跟放背景音乐似的,忽然响起一句歌词来:投入的爱一次,忘了自己……

    编辑部的故事?!

    太熟悉了!

    何止是熟悉,简直是印象深刻。

    大陆第一部系列喜剧,开电视系列片之先河,从92年播出之后,立刻引发收视狂潮,之后十年,不知道重播了多少次,里面几个主角,后来基本都成了大腕。

    抬头奇怪的看了彭元清一眼。

    印象里,这部戏的编剧有一长串,王硕、马伟都。

    好像还有冯刚,这位后来的大导演,之前一直在剧组打杂跑龙套,就是凭着这部戏的编剧工作,事业开始突飞猛进,在之后两三年内,连续执导了几部著名电影电视剧,一跃成为国内一线导演,文艺娱乐圈的超级大咖。

    只是,完全不记得还有个叫做彭元清的。

    这倒是不重要,如果是编辑部的故事,看过不止一次,好多故事情节都记得非常清楚,凭着印象,抄袭几个故事来不难。

    故事写出来,彭元清就能尽快脱身,帮忙办证,证件问题已经是明面上的大问题,能提前一天是一天。

    可是……

    “彭教授,已经写好剧本都在这里吗?”梁一飞随便翻看了一下剧本,也就四集。

    “剧本是不同的编剧写得,有些我也看不到。”彭元清说。

    这就不好办了!这部戏小三十集,到底哪些是已经写好的,哪些还没写?万一自己写了一个出来,别的编剧已经写过了,拿过去一对比,剧情一模一样,连经典对话台词都没什么差别,这完全没法解释,说抄袭都解释不通。

第060章 三个故事() 
随着首都经济突飞猛进,各类高档餐饮场所也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相比之下,动物园边上建于50年代的莫斯科餐厅,其实早就从顶级一线的位置上掉了下来。

    但是很多首都本地人,尤其是那批在红色年代成长起来的大院子弟,有事没事,还是喜欢来‘老莫’聚一聚。

    这里是首都当年少数几个可以吃牛奶喝面包,有啤酒供应,牛排西餐的餐厅之一,承载着那一代人集体的青年回忆,来到这里,也能让这批大院子弟,在这个草根暴发户横行的时代,再次重温当年只属于某一类人独特感受。

    冯刚并不是大院子弟,他父母就是普通工人,唯一能和所谓的‘大院子弟’沾边的,大概就是大院弟子很多都会选择当兵,而冯刚也当过兵。

    不过,他还是喜欢在这里约人谈事。

    不光是因为带着他混的那些人,全是大院子弟,都喜欢来老莫吃饭。

    每次来这里吃饭,冯刚总能找到一种‘自己和他们是一样的人’的美好错觉。

    但是他很清楚,这就是错觉,至少在现在是这样。

    从部队回来,他就一头扎进了文艺圈子,一直在各个剧组里打杂,灯光、布景、场务、美术都干过,虽然交了不少文艺圈的顶级牛人,但始终没有机会出头。

    鞍前马后的干了几年,这次总算给他等到一个机会:北艺中心准备模仿美国电视剧《成长的烦恼》,拍摄一部26集的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由王硕领衔编剧组;

    他认识王硕有几年时间了,从见面第一天开始,他就把王硕捧成了天上有地下无、人间行走的北斗星,人心都是肉长的,王硕性子直,虽然平时动不动也挖苦他两句,可时间久了,也是把他当成了朋友,这次专门关照他,从26集中分了七集的编剧工作交给他做。

    能拿出这七级的剧本,并且在王硕那过审,编剧里就能加上他冯刚的名字。

    一部电视剧,出品人、投资方,是顶层;导演、编剧、策划、监制这些人,是核心;相对之下,演员,哪怕是大腕演员,都只是干活的;

    至于那些灯光美术场务,说得好听点,叫做工作人员,说白了,就是打杂。

    对于冯刚来说,这是一次彻底改变自己行业地位乃至人生命运的机会,他十分重视。

    一个人脑子再好使,力量也毕竟有限,剧组要求时间又紧,于是他一边自己写,一边也托人帮忙,托的这个人就是彭元清。

    七个故事,冯刚自己领了四个,剩下三个,由彭元清负责,没想刚一个礼拜都不到,彭元清就联系上他,说写好了,约在老莫餐厅见面。

    “彭老师!这里这里!”

    尽管是忘年交,尽管彭元清只能算是玩票的,半只脚在圈子里的闲云野鹤,可冯刚对彭元清的态度,依旧可以用恭敬来形容。

    老远看到彭元清出现在餐厅门口,他就赶紧大步迎了过去,然后落后半个身位,把彭元清引到了位子上。

    一双小眼睛,却一直盯着彭元清手里的稿子。

    “你抓紧看一下,我待会还有事。”彭元清一屁股坐下来,抓起桌上水杯咕咚咕咚灌了几口。

    简单的一举一动,穿着打扮,就能看出彭元清和冯刚的不同来了:彭元清来老莫,很随意的穿着大短裤,套头衫,用最舒服的姿势靠在椅子上;而冯刚却打扮得十分正式,西裤皮鞋白衬衫,坐得笔直。

    冯刚赶紧看稿子。

    三个故事不长,没一会就看完了。

    第一个是‘点子大王’。

    编辑部开展了一期‘我为祖国建设出份力’的活动,征集建设社会主义的好点子,这时候,来了一个号称是‘点子大王’的人,说有一个绝世好点子:把喜马拉雅山脉炸开一个50公里宽的口子,印度洋的暖风就可以引到中国,从此美丽的青藏高原从此摘掉落后的帽子,还得变出一大批鱼米之乡!

    编辑部的几个人乍一听之后觉得十分扯淡,可是细想之下,似乎也很有道理,于是一边稳住这个点子大王,一边去找科学家论证。

    这个点子大王的派头十分大,生活上要求极致的享受,提出各种过分的要求,而编辑部经费有限,为了稳住他,只能节衣缩食好吃好喝,甚至用美人计款待,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

    最后发现,他的点子压根不可能实现,原来这个点子大王,是妄想症患者,从精神病院跑出来的。

    第二个是‘出国热’。

    编辑部收到了一份读者来信,一个大学老师为了送爱人出国,卖房子卖血,没日没夜的在外面偷偷代课,哪知道被学校发现,一夜之间丢了公职,老婆也跟老外跑了,大学老师想到了自杀。

    编辑部年轻编辑葛玲和李东宝连忙找到了这个老师,又是送爱心,又是劝说讲道理,终于打消了对方轻生的念头。

    哪知道最后,大学老师爱上了女编辑葛玲,葛玲也爱上了他,两人好上了!

    一直爱慕葛玲的李东宝顿时傻了,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靠在沙发上,呆呆的说‘看来我也得自杀’。

    第三个是劳改犯重新做人。

    葛玲和大学老师好了每一个月,哪知道大学老师有了新机会,毫不犹豫的出国去了,葛玲又恢复了单身,郁闷之余,半夜在后海公园瞎逛,失足落水,被一个见义勇为年轻人救了起来。

    后来才知道,这个年轻人才刑满释放释放,找不到工作,正苦恼着呢,当时也是在公园瞎逛排解郁闷。

    热心的葛玲主动动员编辑部的同志帮忙,帮年轻人找工作。

    李东宝有了上次大学老师的‘经验教训’,阳奉阴违,表面上帮忙,一直暗中阻挠葛玲和年轻人接触,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

    最后,年轻人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并且邀请大家参加他的婚礼。

    原来他已经有了爱人,皆大欢喜。

    “成吗?”彭元清问。

    “太成了!”

    冯刚认认真真的把稿件放平在桌上,一脸七分真,三分假的敬佩,语气激动说:“这几个故事,即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还非常积极向上!彭老师,您水平太高了!”

    “得,你别捧我,这不是我写的,一个朋友的手笔。”彭元清说:“你抓紧送到剧组,那边要是通过了,立刻给我回话,我得去滨海帮人家一个忙。”

    “剧组那边指定能过,王老师我还是了解的,这几个本子过不了,那就没本子能过了。不过……”

    冯刚听说剧本不是出自彭元清的手笔,有点不太放心,低声问:“彭老师,那……”

    “你放心,我跟人家说了,人家没二话,同意署你的名。你知道写剧本的这人是谁吗?”

    “不知道啊,怎么了?”

    彭元清点了点剧本的第一个故事,说:“前段时间青年报报道的点子大王,就是这位主。”

    “哦,听说过听说过,挺神的。”冯刚恍然大悟,难怪能写出这几个故事,还这么接地气呢,点子大王、劳改犯,这不就是根据人家自身的真实经历改编的嘛。

    彭元清笑笑:“明白了吧,人家赚钱不费事,动动嘴皮子钱就朝口袋飞,也没想过当编剧,不会跟你计较这些。”

    彭元清在圈子里是有名的信誉好,说话靠谱,有了他的担保,冯刚才彻底放心下来,笑说:“那我立刻就去找王老师。彭老师,对了,您那位朋友还在吗?等过了,我请他吃饭感谢!”

第061章 真人演真事() 
梁一飞看到剧名之后,脑子里立刻就回忆出很多这部剧里的经典故事情节。

    不过他当时也搞不清情况,不知道哪些是已经有人写过的,哪些还没人写,如果单纯抄袭,很可能穿帮,自找麻烦。

    不过,写故事,难不倒他。

    编辑部的故事这部戏的整体基调、风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