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神鬼志怪小说-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天夜叉() 
章仇兼琼镇守蜀中时,有一次寺院里举行盛大的庙会,庙院里正在演杂技,一个十岁的童儿正在竹竿顶端,忽然空中飞来一物,外形像是鹰雕的大鸟将童儿掠去。

    人们大惊,杂技表演也只好停了。

    几天后,那孩子的父母发现孩子在高塔顶上,树梯爬上去把孩子取下来。

    孩子变得又呆又痴,过了好久才能说话。

    据孩子说,他当时看见有一个像壁画上的飞天夜叉的怪物,突然把他掠到塔里,每天怪物还用果子食物喂他,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

    过了十多天,孩子才恢复了正常。

    【原文】章仇兼琼镇蜀日,佛寺设大会。百戏在庭,有十岁童儿舞于竿杪,忽有一物,状如鵰鹗,掠之而去。群众大骇,因罢乐。后数日,其父母见在高塔之上,梯而取之,而神形如痴。久之方语云,见如壁画飞天夜叉者,将入塔中,日饲里实饮食之味,亦不知其所自。旬日,方精神如初。(出《尚书故实》)

夜叉示祸() 
唐代开元年间,杨慎矜任御史中丞。

    一天,他准备上朝,家童去给他开大门,门锁打开后,门却怎么也打不开,慎矜又惊讶又奇怪。

    一直等到天亮后,他的导从官来催他上朝,看见大门外有一只夜叉,有一丈多高,而且又怪又丑,站在大门的廊宇下,伸出两只手从外面拽住了门扇。

    这夜叉红嘴如血目光似电,不断地左顾右盼,导从官和侍卫们看见了夜叉,吓得四处逃散。

    过了半天,街上车马行人渐渐多了,那夜叉才向南而去。

    行人们见到夜叉,有的赶快躲藏,有的吓得顿时仆倒在地。

    杨慎矜后来听说这些情况,心里更为恐惧。一个多月后,他就被奸相李林甫诬陷,兄弟们同被处死。

    【原文】开元中,杨慎矜为御史中丞。一日,将入朝,家童开其外门,既启锁,其门噤不可解。慎矜且惊且异。洎天将晚,其导从吏自外见慎矜门有夜叉,长丈余,状极异,立于宇下,以左右手噤其门。火吻电眸,盼(“盼”原作“不”,据明抄本改。)顾左右。从吏见之,俱惊栗四去。久而衢中舆马人物稍多,其夜叉方南向而去,行者见之,咸辟易仆地。慎矜闻其事,惧甚。后月余,遂为李林甫所诬,弟兄皆诛死。(出《宣室志》)

官禄天定() 
唐朝魏征任仆射时,有两个主管为他办事。

    长参时,魏征刚刚躺下,两个人就在窗前议论。一个人说:“我们的官职,都是这个老翁决定的。”

    另一个说:“都是由天定的。”

    魏征听到后,就写了一封信,派那个说“老翁定的”的人送了侍郎府。信上说:“请给此人一个好官职。”但这个人不知信的内容,他出了门就心口痛,不能去,只好靠那个说“由天定”的人送信。

    第二天下来批注“由老翁”那人被留放;“由天定”那人被留下。

    魏征很奇怪,问到他们,他们就把实情全告诉了魏征。

    魏征于是长叹说“官职俸禄由天定(这命运),大概不假啊!”

    【原文】唐魏征为仆射,有二典事之。长参时,征方寝。二人窗下平章,一人曰:“我等官职,总由此老翁。”一人曰,总由天上。”征闻之,遂作一书,遣由此老翁者,送至侍郎处。云:“与此人一员好官。”其人不知,出门心痛。凭由天人者送书。明日引注,由老人者被放,由天者得留。征怪之,问焉,具以实对,乃叹曰:“官职禄料由天者,盖不虚也。”(出《朝野佥载》)

无官相() 
唐朝的王显,与文武皇帝有严子陵与汉光武帝那样的童年伙伴的交情,经常扯裤子玩,拿帽子取乐。

    皇帝还没有显贵时,常常开玩笑说:“王显到老也不会作茧。”等到皇帝登基

    坐殿时王显前往拜见,趁机上奏说:“我现在可以作茧吗?”

    帝笑着说:“不知可不可以呀。”于是召王显的三个儿子,都授予了五品官,唯独王显没有赐官。皇帝对他说:“你没有富贵相,不是我吝惜一个官衔!”

    王显说:“就算早上显贵了晚上死了也值得!”

    当时仆射房玄龄就说:“陛下既然跟王显有龙潜之旧,为什么不就试试给他一个官!”

    于是皇帝给他三品官,赐给他紫袍金带,当晚王显就死了!

    【原文】唐王显,与文武皇帝有严子陵之旧,每掣褌为戏,将帽为欢。帝微时,常戏曰:“王显抵老不作茧。”及帝登极而显谒,因奏曰:“臣今日得作茧耶?”帝笑曰:“未可知也。”召其三子,皆授五品,显独不及。谓曰:“卿无贵相,朕非为卿惜也!”曰:“朝贵而夕死足矣。”时仆射房玄龄曰:“陛下既有龙潜之旧,何不试与之。”帝与之三品,取紫袍金带赐之,其夜卒。(出《朝野佥载》)

河中金() 
汉朝永平十一年,庐江皖侯国内有个湖。

    皖侯国人氏中有两个小孩名字叫陈爵、陈挺,年龄都在十岁以上。

    这一天,兄弟俩一起到湖边钓鱼。陈挺先钓,陈爵过来问陈挺说:“钓到了吗?”

    陈挺说:“钓到了。”

    陈爵立刻走回去拿鱼竿和鱼线。

    走到离陈挺有三十步远的地方,忽然看见湖边有个装酒的器具,颜色纯正而金黄,浸没在水中。陈爵以为是铜,便趟水进入湖中去取。因水下滑酒器重而拿不动。陈挺看见了,便过来和陈爵一起拿,仍然拿不动。

    这时他们二人已进到深水处的湖中央,忽然看见水中有象铜钱一样的东西纯正而金黄,有成百上千个,立刻一起去拾取。每个人两只手都抓满了,拿回家去给家里人看。陈爵的父亲是皖侯国过去的官员,字君贤。他看到儿子得到那么多金钱,惊奇地问道:“在哪里得到这些钱?”

    陈爵便把得到钱的经过说了一遍。君贤说“这是黄金啊。”立即和陈爵一块

    儿奔向湖边,来到有金子的地方,水中还有很多,君贤便自己下水去捡。

    陈爵、陈挺的邻居们听说之后,都争着来捡金子。

    金子全被拾取上来,一共有十多斤。君贤将这件事告诉了府相,府相又告诉了太守。太守便派人到陈家收取拣到的金子。陈君贤立刻派家人将金子献给官府,并讲述了得到金子的经过。

    【原文】汉永平十一年,庐江皖侯国有湖,皖氏小儿曰陈爵、陈挺,年皆十岁以上,相与钓于湖涯。挺先钓。爵往问挺曰:“钓宁得乎?”挺曰:“得。”爵归取竿纶,去挺三十步所,见湖涯有酒樽,色正黄,没水。爵以为铜也,涉取之,滑重不能举。挺望见,共取之,竟不能得。人入深渊中流,顾见如钱等正黄,数百千枚,即共掇摭,各得满手。走归示其家。爵父国故吏,字君贤,惊曰:“安得此。”爵言其状。君贤曰:“此黄金也。”即驰与爵俱往,到金处,水中尚多。贤自涉水掇取,爵、挺邻伍并闻,俱竞采之,合得十余斤。贤言于相,相言太守,遣吏收取。遣门下掾裕躬奉献,且言得金状。(出《论衡》)

幸 灵() 
晋代的幸灵,是豫章建昌县人,生性寡言少语。

    与大家在一起时,被别人侮辱了也不生气,同村人都称他傻子,父亲和哥哥也认为他痴呆。家里人常常让他看守稻田,有牛吃稻子,他看见了也不驱赶,等牛走了之后,就去整理被践踏乱了的稻子。

    父亲见了很生气,幸灵却说:“万物生长于天地之间,各得其意,牛刚才吃庄稼,凭什么去赶它?”

    父亲愤怒地说:“即使像你说的那样,还用去整理被踏坏的稻子干啥?”

    幸灵说:“这踏坏的稻子也应该终其性命呀,怎么能见它们受伤而不管呢?”

    当时,顺阳人樊长宾是建昌县令,他征发百姓制作官船,命令每人做一双船桨。灵做完了后还没送交上去,很快就被人偷走了。偷的人心痛得要死,灵说:“你没偷我的桨吗?”

    偷的人没回答,顿时痛得更厉害了。灵说:“你不把实情告诉我,就会死的。”偷的人着急了,便点头承认。灵于是拿水来给他喝,他的病便好了。

    船造成后,用十个人拉一艘,船不动;灵伸手相助,船这才往前走。

    从此,别人都对他表示敬畏,有人称他是神仙。

    龚仲儒的女儿病了多年了,奄奄一息;灵拿水来喷她,结果立时大愈。吕猗的母亲黄氏,瘫痪了十多年了,灵在离黄氏几尺远处坐着,闭上两眼寂然无声,过了一会儿,对吕猗说:“把夫人扶起来。”

    吕猗说:“得病多年了,不能马上起来。”

    灵说:“试着扶起来看看。”于是两人扶她站起来了,灵又让扶她的人离开,于是便能自己走路,灵又给他们留下一杯水让病人喝。

    高悝家里有鬼怪说话,屋里的器物自己走路,他用巫术大加镇压也不见效。

    幸灵来到他门前看见有许多符,说:“以邪救邪,哪能根绝呢。”

    叫他把符统统烧了,家里的鬼怪便绝迹了。从那以后,百姓们便如云涌一般跑到幸灵家里求他,经他救愈的人多数都不敢报答致谢。

    幸灵生性特别柔顺和气,见到人就首先行礼,动辄自报姓名。

    凡有草木夭损受伤于山林的,他见了一定扶起或掩埋好;凡有器物翻倒于路途上的他见了一定去扶正它们。

    【原文】晋幸灵者,豫章建昌人也,立性少言。与人群居,被人侵辱,而无愠色,邑里皆号为痴,父兄亦以为痴。常使守稻,有牛食稻,灵见而不驱,待牛去,乃整理其残乱者。父见而怒之,灵曰:“夫万物生天地之间,各得其意,牛方食禾,奈何驱之?”父愈怒曰:“即如汝言,复用理坏者何为?”灵曰:“此稻又得终其性矣。”时顺阳樊长宾为建昌令,发百姓作官船,令人作楫一双。灵作讫而未输,俄而被人窃。窃者心痛欲死,灵曰:“尔无窃吾楫子乎?”窃者不应,须臾甚痛。灵曰:“尔不以情告我者死。”窃者急,乃首应。灵于是以水饮之,病乃愈。船成,以数十人引一艘,不动。灵助之,船乃行。从此人皆畏之,或称其神。有龚仲儒女,病积年,气息才属,灵以水噀之,应时大愈。又吕猗母黄氏,痿庳一十余年,灵去黄氏数尺而坐,瞑目寂然,有顷,谓猗曰:“扶夫人起。”猗曰:“得疾累年,不可卒起。”灵曰:“试扶起。”于是两人扶以立,又令去扶人,即能自行,乃留水一器而饮之。高悝家内有鬼怪言语,器物自行,大以巫祝厌之,而不能绝。灵至门,见符甚多,曰:“以邪救邪,岂得已乎?”并使焚之,其鬼怪遂绝。从尔已后,百姓奔赴如云。灵救愈者,多不敢(明抄本敢作受)报谢。立性至柔,见人即先拜,辄自称名。凡草木之夭伤于山林者必起埋(明抄本起埋作理起)之,器物倾覆于途路者必举正之。(出《豫章记》)

李仙人() 
洛阳高五娘,姿色很美,再婚嫁给了李仙人。

    李仙人是天上贬谪到人间的神仙,自从和高五娘结婚后,长期居住在洛阳,把炼金的法术当作自己的职业。

    高五娘也学会了他的法术。唐玄宗开元末年,高五娘和李仙人结为夫妻已经有五六年了。

    有一天晚上五鼓之后,听空中呼唤李仙人一声,李仙人穿上衣服出了门,和人说话。说完话,回来对高五娘说:“我是天上的神仙,以前因为小的罪过,贬谪在人间了,现在对我的责罪已经完了。由于天上来唤我回去,已经不能再住下去了,多年夫妻和睦,难舍难分,能不悲伤吗?我走了以后,你只适当炼制金银自给自足即可,千万谨慎,不可传给别人。也不能给别人多炼,否则,不只是损害你自己,也恐怕会不利于别人。”

    李仙人说完就飞走了。高五娘最初还按照他的话做,但后来卖银过多,被坊司告发。当时河南的少尹李齐知道了她的事,对高五娘不予追究就释放了。

    过后,却秘密地派人把高五娘招唤去。高五娘前前后后共给李齐烧了十多窑银器。李齐把这事转告当朝的显要。

    不到一年,李齐和高五娘都死了。

    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上天惩罚他们了。

    【原文】洛阳高五娘者,美于色,再嫁李仙人。李仙人即天上谪仙也,自与高氏结好,恒居洛阳,以黄白自业。高氏能传其法。开元末,高李之睦,已五六载。后一夕五鼓后,闻空中呼李一声。披衣出门,语毕,还谓高氏曰:“我天仙也。顷以微罪,谴在人间耳。今责尽,天上所由来唤。既不得住,多年缱绻,能不怆然。我去之后,君宜以黄白自给,慎勿传人,不得为人广有点炼,非特损汝,亦恐尚不利前人。”言讫飞去。高氏初依其言。后卖银居多,为坊司所告。时河南少尹李齐知其事,释而不问,密使人召之,前后为烧十余床银器。李以转闻朝要。不一年,李及高皆卒。时人以为天罚焉。(出《广异记》)

桥陵丞() 
桥陵丞

    唐朝的奉御田预自己说;年轻时看到奚三儿得了气管的疾病,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田预就请求给他诊断。结果出了一个饮剂的方子病就好了。

    奚三儿很高兴,说:“你既然给我尽心治病,我也应该尽心为你定一生的命运。”留田预住宿,到天亮时,让他拿纸记录一生的官禄,写到第四个征兆,奚三儿说:“作桥陵丞。”

    当时根本没有桥陵丞这个官职,田预就追问他,他回答说:“只要到那个时候,自然就会有这个官职。”又说:“你该当作二十四年奉御。”

    等到皇帝驾崩以后,田预果然任桥陵丞,后任奉御,二十四年后改任别的官职。

    【原文】唐奉御田预,自云:“少时见奚三儿患气疾,寝食不安。田乃请与诊候,出一饮子方剂愈。”三儿大悦云:“公既与某尽心治病,某亦当与公尽心,以定贵贱。”可住宿,既至晓,命纸录一生官禄,至第四政,云:“作桥陵丞。”时未有此官,田诘之。对云:“但至时,自有此官出。”又云:“当二十四年任奉御。”及大帝崩,田果任桥陵丞,后为奉御。二十四年而改。(出《定命录》)

离魂症() 
有一对普通的夫妻,忘了姓名叫什么了。

    有一天早晨,妻子先起床出外,接着丈夫也出去了,妻子回屋以后,以为丈夫还在睡觉,就进了寝室,见丈夫还在被窝里。

    这时他家的童仆从外面进来说,“男主人让我来取镜子。”

    妻子见丈夫明明睡在床上,认为童仆在骗人,就指指床上的丈夫让童仆看。童仆吃惊的说,“我真是刚从主人那里来呀!”

    说罢就跑出去找男主人。丈夫一听大吃一惊,赶快跑回屋里,和妻子一起往床上看,只见被窝里的人高枕安眠,和丈夫一模一样。

    丈夫心想这床上的大概是自己的真魂,不敢惊动,就慢慢抚摸床上的人,那人才慢慢进入了床席消失了。夫妻俩看到这情景又惊又怕。

    不久以后,丈夫忽然得了病,脾气变得暴躁古怪,一生都没治好。

    【原文】有匹夫匹妇,忘其姓名。居一旦,妇先起,其夫寻亦出外。某谓夫尚寝,既还内,见其夫犹在被中。既而家童自外来云:“即令我取镜。”妇以奴诈,指床上以示奴,奴云:“适从郎处来也。”乃驰告其夫,夫大愕。径入示之,遂与妇共观,被中人高枕安眠,真是其形,了无一异。虑是其魂神,不敢惊动,乃徐徐抚床,遂冉冉入席而灭,夫妇惋怖不已。经少时,夫忽得疾,性理乖误,终身不愈。(出《搜神记》)

定时升官() 
王晙任渭南县令已有几年了。

    他自己说:“早就厌烦在这个县当县令了。只要能作蒲州司马就行。”

    当时奚三儿从冥府来,见一个鬼说:“送公文去渭南,报告明天县府改官。”

    奚三儿问:“改为什么官?”

    鬼说:“改为蒲州司马。”说完奚三儿便同他一块儿来到渭南,见到王晙,说:“您马上就要改任为蒲州司马了。”

    当时鬼在厅阶下面曲身躬立。

    奚三儿说完就走了。果然三天后王晙就改任为蒲州司马了。

    但改官后二十多天,皇帝的敕令还不到。王晙问奚三儿,奚三儿又去见前次那个鬼,问他是什么原因。鬼说:“因为王晙在任上剩有官钱,所以得折算掉,现在已折算完了,等到以后某时才能当上蒲州司马。”后来果然象他说的那样。

    【原文】王晙任渭南已数载。自云:“久厌此县,但得蒲州司马可矣。”时奚三儿从北来,见一鬼云:“送牒向渭南,报明府改官。”问何官,云改蒲州司马,便与相随来渭南,见晙云:“公即改官为蒲州司马。”当时鬼在厅阶下曲躬立。三儿言讫,走出。果三数日改蒲州司马。改后二十余日,敕不到。问三儿,三儿后见前鬼,问故。鬼云:“缘王在任剩请官钱,所以折除,今折欲尽,至某时,当得上。后验如其言。(出《定命录》)

不食太牢() 
武陵郡有座佛塔祠,塔高近百丈。塔上能俯瞰到下面的大江,每当江水暴涨时,佛塔也像在晃动,所以当地人不敢登上塔顶。

    有一个很富有的商人朱岘,他的女儿无缘无故就丢失了,全家到处寻找,十多天也不知在什么地方。

    有一天雨过天晴时,有人看见塔顶上好像站着个人,从下面看,塔上的人也像穿的是花绸衣,人们以为是个什么怪物。

    朱岘听说后也跑到塔下看,看那人的衣装很像丢失的女儿,就叫人登上塔顶去接,一看果然是女儿。

    回家后,朱岘惊恐地问女儿是怎么回事。女儿说那天她正一个人玩,忽然有一个奇形怪状一丈多高的夜叉从房上跃下来进了屋,对她说:“别怕我。”接着夜叉就用自己衣服裹上她飞奔而去,一直把她弄上塔顶。她一直觉得昏昏沉沉像喝醉了酒,几天后渐渐清醒了,心里也更加害怕。那夜叉每天一大早到塔底下的村庄里去弄来食物给她吃。

    这天夜叉刚走,她就从塔顶往下看,见夜叉在村子里走路时遇见一个穿白衣的人,夜叉吓得立刻退避于百步以外,不敢偷看那白衣人。

    晚上夜叉回到塔里,她就问夜叉为什么怕那白衣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