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帝回到太山休息迷迷糊糊地忧虑着躺着。王母派使者披着黑色狐皮大衣,把一张符交给黄帝,这个使者说:“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到它的人就能胜利,作战就能打败敌人了。”
符宽三寸,长一尺,青光晶莹象玉一样,用丹血写的字。
黄帝把符佩带完以后,王母就命一个妇人,这个妇人长着人的脑袋鸟的身子,她对黄帝说:“我是九天玄女呀。”
她又把三宫五意阴之略,太一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以及灵宝五符五胜之文,全都传给黄帝。
黄帝就在冀中战胜了蚩尤,剪除了神农之后,又在阪泉杀了榆罔,天下大定,在上谷的涿鹿建都。
又过了几年,王母又派白虎神为使者,乘着白鹿,停留在黄帝的庭院中,授给他地图。其后虞舜代理国政,王母又派使者授给舜白玉环。舜即位,王母又给他增加地图,于是舜比黄帝时的九州扩大到十二州。王母又派使者献给舜白玉珪,吹它而和八风,《尚书》帝验期说:“王母之国在西方。”
从前,有个茅盈,字叔申;有个王褒,字子登;有个张道陵,字辅汉,及九圣七真,凡是得道授书的,都到昆仑山宫阙去朝拜王母。
当时叔申、道陵侍奉太上道君,乘着九盖之车,驾驭着无角龙,越过积石的山峰,渡过微微细流的河津,浮于白水,凌于黑波,转眼之间来到宫阙之下,拜见王母。王子登吃了三个月清斋,王母授给他《琼华宝曜七晨素经》。
茅盈从西城王君那里来到白玉龟台,朝拜西王母,求长生之道。
他说:“我以不肖的躯体,渴求龙凤之寿,想要凭借朝菌般脆弱的身体,求得积日累日之期。王母可怜他为志向而努力,告诉他说:“我从前的老师元始天王以及扶桑帝君,把《玉佩金珰二景缠炼之道》传授给我,上行太极,下到十方,喝月嚼日入天门,名叫玄真之经。现在我把它传授给你,你应当勤修它。”
于是命令王城王君,一一解释而传授给茅盈。
还有周穆王时,命八骏与七华之士,让造父当车夫,向西登上昆仑,而在王母那里作客。
周穆王拿出白珪和重锦,用它给王母作寿礼。这事在周穆王传中有叙述。到了汉武帝元封元年七月七日夜,王母又降于汉宫。记载在汉武帝传内,这里就不重复记载它了。
【原文】西王母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化生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芬灵之墟,以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曰东王公焉。又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金母生于神州伊川,厥姓侯氏,生而飞翔,以主元,毓神玄奥。于聅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与东王公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矣。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者得道者,咸所隶焉。所居宫阙,在龟山春山西那之都,昆仑之圃。阆风之苑。有城千里、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玄室、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飚车羽轮,不可到也。所谓玉阙暨天,绿台承霄。青琳之宇,朱紫之房,连琳彩帐,明月四朗。戴华胜,佩虎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宝盖沓映,羽掺荫庭。轩砌之下,植以白环之树,丹刚之林,空青万条,瑶干千寻,无风而神籁自韵,琅琅然皆九奏八会之音也。神州在昆仑之东南,故尔雅云:“西王母目下是矣。”又云:“王母蓬发,戴华胜。虎齿善啸者,此乃王母之使,金方白虎之神,非王母之真形也。元始天王授以方天元统龟山九光之箓,使制召万灵,统括真圣,监盟证信,总诸天之羽仪。天尊上圣,朝晏之会,考校之所,王母皆临诀焉。上清宝经,三洞玉书,凡有授度,咸所关预也。黄帝讨蚩尤之暴,威所未禁,而蚩尤幻变多方,征风召雨,吹烟喷雾,师众大迷。帝归息太山之阿,昏然忧寝。王母遣使者,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曰:“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胜,战则克矣。”符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佩符既毕,王母乃命一妇人,人首鸟身,谓帝曰:“我九天玄女也。”授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一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遂克蚩尤于中冀,剪神农之后,诛榆罔于阪泉,天下大定,都于上谷之涿鹿。又数年,王母遣使白虎之神,乘白鹿,集于帝庭,授以地图。其后虞舜摄位,王母遣使授舜白玉环。舜即位,又授益地图,遂广黄帝之九州为十有二州。王母又遣使献舜白玉琯,吹之以和八风。《尚书》帝验期曰:“王母之国在西荒也。”昔茅盈字叔申;王褒字子登;张道陵字辅汉,洎九圣七真,凡得道授书者,皆朝王母于昆陵之阙焉。时叔申、道陵侍太上道君,乘九盖之车,控飞虬之轨,越积石之峰,济弱流之津,浮白水,凌黑波,顾盼倏忽,诣王母于阙下。子登清斋三月,王母授以《琼华宝曜七晨素经》。茅君从西城王君诣白玉龟台,朝谒王母,求长生之道。曰:“盈以不肖之躯,慕龙凤之年,欲以朝菌之脆,求积朔之期。”王母愍其勤志,告之曰:“吾昔师元始天王及皇天扶桑帝君,授我以玉佩金珰二景缠炼之道,上行太极,下造十方,溉月咀日入天门,名曰玄真之经。今以授尔,宜勤修焉。因敕西城王君,一一解释以授焉。又周穆王时,命八骏与七华之士,使造父为御,西登昆仑,而宾于王母。穆王持白珪重锦,以为王母寿,本具周穆王传。至汉武帝元封元年七月七日夜,降于汉宫。语在汉武帝传内,此不复载焉。(出《集仙录》)
女精()
行疫取命()
五代朱梁时,有个士人从雍州到邠州来,离邠州还有一百多里地时,已是晚上,但月光皎洁,士人就趁月光赶路。
走到一个野地,忽然听见身后有车马声,越来越近,士人赶快躲到路边草丛里。只见三个骑马的人,看衣冠像是君王,后面也有徒步而行的,一面走一面谈着什么。
士人偷偷在几十步的后边跟着,听见他们说:“现在咱们奉命到邠州取三千人(性命或者追魂),不知用什么办法去取,请二位出出主意吧。”
一个人回答说:“应该通过打仗来取。”
另一个人说:“打仗的办法虽然好,但是让君子和小人都受到战祸就不好了。我看还是散布瘟疫为好。”几个人都很同意用瘟疫的办法。他们说着就走远了,再也听不清。
士人到了邠州后,邠州果然闹起了瘟疫,不少人在瘟疫中病死。
【原文】朱梁时,有士人自雍之邠,数舍,遇天晴月皎,中夜而进。行至旷野,忽闻自后有车骑声,少顷渐近。士人避于路旁草莽间,见三骑,冠带如王者,亦有徒步,徐行谈话。士人蹑之数十步,闻言曰:“今奉命往邠州,取三数千人,未知以何道而取,二君试为筹之。”其一曰:“当以兵取。”又一曰:“兵取虽优,其如君子小人俱罪其祸何。宜以疫取。”同行者深以为然,既而车骑渐远,不复闻其言。士人至邠州,则部民大疫,死者甚众。(出《玉堂闲话》)
渔人遇鬼()
梁朝的许州节度使谢彦璋遇害后,朝廷派宣和库的副使郝昌遇到许昌,去清理谢彦璋的家产。打开一间偏房后,见谢彦璋的画像上,左眼下边有鲜血,大家弄不懂这鲜血是从哪儿来的,非常奇怪。
谢彦璋喜欢吃鳖,他镇守河阳时,命令打鱼的每天必须供应他活鳖,如果渔夫捕不到鳖,就会受到重罚。
城东有个渔夫,有一天大清早要下河捕鳖,没走出一二里地时遇见了一个人,问他到哪儿去,渔夫说要下河捉鳖。
那人说:“你今天不去捉行不行?”
渔夫说:“不行啊,捉不到鳖要挨罚的。”
那人说,“你如果今天不下网,我就送给你五千钱,行不行?”
渔夫答应了,就收了那人五千钱,背上往回走。
等天色大亮时,渔夫越来越奇怪,怎么这些铜钱这么轻呢?一看,原来都是些冥府纸钱。(故事真乱,好像跟主角也没什么关系,又像是回魂的意思!)
【原文】梁许州节度使谢彦璋遇害,朝廷命宣和库副使郝昌遇往许昌籍其家财。别开一室,见彦璋真像之左目下,鲜血在焉,竟不知自何而有,众共异之。彦璋性嗜鳖,镇河阳。命渔者采以供膳,无虚日焉,不获则必加重罚。有渔人居于城东,其日未曙,将往取之。未至一二里,遇一人,问其所适,以实对。此人曰:“子今日能且辍否?”渔人曰:“否则获罪矣。”又曰:“子若不临网罟,则赠子以五千钱,可乎?”渔人许之,遂获五千,肩荷而回。比及晓,唯呀其轻,顾之,其钱皆纸矣。(出《玉堂闲话》)
鬼题诗()
四川昌州牧任彦思,有一天在家中闲坐,忽然听见空中传来非常典雅却又悲切的音乐声,一整天也没断。后来又听见空中有人说:“快给我摆设酒饭。”
任彦思问是谁,空中的人并不回答。
任彦思就在一个安静的屋子里摆好酒饭,不一会儿就被吃光,后来经常这样。如果不给摆酒饭,家里的东西就会被毁坏,虫子会钻进人的耳朵,或无缘无故就着起火来。
任彦思十分憎恶,就搬了家,但那鬼怪仍然常来,一直闹腾了七八年。
后来,任彦思忽然发现摆设的食物没有被吃掉,空中也没有音乐声了,只见屋里的梁上用血题着一首诗:“物类易迁变,我行人不见。珍重任彦思,相别日已远。”彦思十分厌恶房梁上鬼题的这首诗,用刀子去刮,然而那字却渗入木头里去了,到底也不知道那是个什么鬼怪。
【原文】蜀昌州牧任彦思家,忽闻空中有乐声,极雅丽悲切,竟日不休。空中言曰:“与吾设食。”任问是何人,竟不肯言本末,乃与静室设之。如人食无遗,或不与食,即致破什器,虫入人耳,烈火四起。彦思恶之,移去回避,亦常先至,凡七八年。忽一日不闻乐声,置食无所飨,厅舍栿上血书诗曰:“物类易迁变,我行人不见。珍重任彦思。相别日已远。”彦思尤恶其所题,以刀划之,而字已入木,终不知何鬼也。
回魂题诗()
校书郎张仁宝非常有才学,年少就死了,死后家人将他的灵柩从成都运回家乡阆
中下葬,暂时停放在东津寺里。
清明这天,家里人忽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开门看外面却没有人,发现门上有一片芭蕉叶,上面题着一首诗:“寒食家家尽禁烟,野棠风坠小花钿。为今空有孤魂梦,半在嘉陵半锦川。”全族的人都十分惊异。
端午节这天,又听见敲门声,张仁宝的父亲从门缝向外看,果然是儿子仁宝,但身材有三丈高,双脚不沾地。(游魂状态)
当时张仁宝正在大门上题诗,刚题了一句“五月午日天中节”,
他父亲就来开门了。父亲开门看时,张仁宝就突然消失了。
后来家人很快地将棺材埋葬,张仁宝就再也没来。
【原文】校书郎张仁宝素有才学,年少而逝,自成都归葬阆中,权殡东津寺中。其家寒食日,闻扣门甚急,出视无人,唯见门上有芭蕉叶,上有题曰:“寒食家家尽禁烟,野棠风坠小花钿。为今空有孤魂梦,半在嘉陵半锦川。”举族惊异。端午日,又闻扣门声,其父于门罅伺之,乃见其子,身长三丈许,足不践地,门上题“五月午日天中节,”题未毕,其父开门,即失所在。顷之克葬,不复至矣。
鬼化蝶()
四川梓州有阳关神,这位神就是蜀国的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
这阳关神即严厉又灵应,梓州人对他又敬又怕。
龙州军中任判官的王延镐(gǎo/hào ),有一次娶了成都一个很漂亮的ji女,名叫霞卿。王延镐对霞卿十分宠爱,带着她去梓州上任。
他们经过阳关神的祠庙时,霞卿突然暴亡,只留下一个女儿,还不是王延镐亲生的,王延镐十分悲痛哀怜。
有一天,霞卿传灵语说,她是被阳关神捉去了,经她一再请求才得以暂时解脱,从此后,又和王延镐住在一起,并画了她的像为凭证。平时梳装打扮、饮食起居和过去完全一样。
她对王延镐说:“等我把儿女嫁出去,就和你告别了。”
延镐打算再娶个女人,告诉霞卿,(鬼)也同意了。
后来延镐就娶了沈彦循的女儿。从此家里如果来了女客时,就会有一只黑蝴蝶在筵席上飞来飞去,大家也习以为常,知道那蝴蝶就是霞卿。
后来延镐当了新津令,并把霞卿的儿女嫁了出去,给了很丰厚的嫁妆,后来就再也没听到霞卿的消息。
【原文】梓州有阳关神,即蜀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也,灵应严暴,州人敬惮之。龙州军判官王延镐纳成都美妓人霞卿,甚宠之。携之赴官,经阳关神祠前过,霞卿暴卒。唯所生一女,非延镐之息,倍哀悯之。一日传灵语,具云:“为阳关神所录,辞而得解。”从此又同寝处,写其貌而凭之。至于盥漱饮食皆如生。乃曰:“俟我嫁女,方与君别。”延镐将更娶,告之,鬼亦许焉。乃娶沈彦循女。自是或女客列坐,即有一黑蝴蝶,翩翻掠筵席而过,卒以为常。其后延镐为新津令,方嫁其女,资送甚备,自是无闻。
靛鬼追魂()
西蜀有位和尚,俗姓王,法名惠进,住在福感寺。有一天他清晨出门,走到资福院门口时,忽然看见身后有一个人身子很高,(脸)有些暗蓝,而且越追越急。和尚赶快奔走躲避。
到了竹箦桥,和尚一头扎进一个老百姓家,那怪物也追了进来,死死拽住和尚不放,和尚挣不脱,就哀叫求告。
那怪物问:“你姓什么?”
和尚说:“姓王。”
那家伙说:“名倒是对,姓却不对。”就放了和尚。
和尚非常恐惧,投奔居民家很长时间,心神安定后,这才回到寺里。
这天夜里,果然有一个与和尚同名不同姓的人死了。
【原文】西蜀有僧惠进者,姓王氏,居福感寺。早出,至资福院门,见一人长身,如靛色,迫之渐急,奔走避之。至竹箦桥,驰入民家。此人亦随至,撮拽牵顿,势不可解。僧哀鸣祈之,此人问:“汝姓何?”答曰:“姓王。”此人曰:“名同姓异。”乃舍之而去。僧战摄,投民家,移时稍定,方归寺中。是夕,有与之同名异姓者死焉。(出《录异记》)
吴王解梦()
【】
吴王夫差晚上梦见三只黑狗叫,一会在南一会在北,炊甑也断了烟火。
他醒来之后,立即召集群臣说梦,可是谁也解释不了。于是,夫差便召见公孙圣。公孙圣得到消息之后,便与妻子诀别,说:“大王因为作了恶梦召我去解,决非好事。可是我又不能说谎,必定被他杀害!”
公孙圣来到殿前,夫差将自己作的梦告诉了他。
公孙圣说:“大王要亡国了!狗叫,说明宗庙没了主人;炊甑没了烟气,说明粮食已绝。”
吴王果然大怒,杀了公孙圣。
不久,越国兵马杀将过来,夫差对左右说:“我没有道理杀公孙圣啊,你们快唤他出来吧!”
众人三呼公孙圣,公孙圣果然答应了三声。
最后,吴国终于被越国灭掉了。
吴王夫差夜梦三黑狗号,以南以北,炊甑无气。及觉,召群臣言梦,群臣不能解。乃召公孙圣。圣被召,与妻诀曰:“以恶梦召我,我岂欺心者,必为王所杀。”于是圣至,以所梦告之。圣曰:“王无国矣!犬号者,宗庙无主;炊甑无气,不食矣。”王果怒,杀之。及越兵至,王谓左右曰:“吾无道,杀公孙圣,汝可呼之。”于是三呼三应。吴卒为越所灭。(出《越绝书》)
上元夫人()
上元夫人,是道君的弟子。她也是上古以来得道,总领真籍,仅次于龟台金母。她所降临之处,经常派使女去通告,自己要到那里作客。
汉孝武皇帝爱好神仙之道,到名山祭祀祈祷以求灵应。元封元年即辛未年七月七日夜里,二更之后,西王母降临到汉宫。
汉武帝迎接拜见行了稽首礼,在王母身旁站了很久。
王母唤汉武帝让他坐下,把天厨食品赏给他吃,筵席安排粗略齐全,王母让备车将要回去。汉武帝离席叩头,诚恳地请她留下。王母又坐了下来。
于是王母就命侍女郭密香,邀请上元夫人同宴于汉宫,这事记载在汉武帝传中。其后,汉宣帝地节四年乙卯,咸阳有个茅盈字叫叔申,受到皇帝黄金九锡(帝王尊礼大臣所用的九种物品)之命,作了东岳上卿、司命真君、太元真人。这时五位帝君授给文书完毕,各自升天而去。
茅盈之师就是总真王君。西王母与夫人,降临于勾曲山金坛陵上的华阳天宫,来与茅盈聚会。当时茅盈的中君名固,字季佛,小君名衷,字思和,王母王君授给灵诀,也受赐命紫素之册,茅固为定录君,茅衷为保命君,也在宴会作陪。王君告诉二人说:“夫人乃是三天真皇之母,上元的高尊。统领十方玉女的名籍,你们可以自己陈请。”
“二人离席拜了又拜,讨求长生不老的要诀。夫人被他们殷勤之志所感动,就命侍女宋辟非拿出紫锦囊,打开绿金书箱,把《三元流珠经》、《丹景道精经》、《隐地八术经》、《太极缘景经》共四部书,给了二人。
王母又命侍女李方明,拿出丹琼匣子,打开云珠书籍,拿出《玉佩金瑞经》、《太霄隐书经》、《洞飞二景内书》,传司命君。各授书完毕,王母与夫人告辞离
去,带着千车万马升天返回太空。
【原文】上元夫人,道君弟子也。亦玄古以来得道,总统真籍,亚于龟台金母。新降之处多使侍女相闻,己为宾侣焉。汉孝武皇帝好神仙之道,祷醮名山,以求灵应。元封元年辛未七月七日夜,二唱之后,西王母降于汉宫。帝迎拜稽首,侍立久之。王母呼帝令坐,食(食字原阙。据明钞本、许刻本补。)以天厨,筵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