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请天兵天将下凡什么的。”
李胜安道:“国防部的命令已经下到你们军分区两日了,军分区酝酿行动的速度也有点太慢了。我们在京师有大量侨民,还有大量亲唐人士,一旦拳匪进入京师,并且封锁东交民巷,我们的侨民和使馆人员就危险了。”
于向北的性格确实十分谨慎,不过他还是解释道:“我们在京畿地区驻有大量军队,控制力是十分强的。东交民巷的安全确实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不过一旦真出现情况,我们能够保证接应部队能在6个小时之内进程,而且我们还拥有陆军和陆战队的航空兵部队,能够对城内的情况进行监视和支援。”
李胜安还是多少对于向北的迟缓不满的,但他毕竟是行政官而不是军人,无法干涉军事事务,不过李胜安还是打算之后立即联系本土,提出对大唐在京师和周边地区利益更好的保护方式,也就是采取更激烈和迅猛的军事行动。
东交民巷使馆区当然也在拳乱一开始,就加强了对整个地区的防卫工作。驻防东交民巷的是陆战队的一个营,也是唐军在京师的所有驻军,向来是清廷和嘉庆眼中钉肉中刺。这里也是唐人侨民在京师最集中的聚居区,在拳乱后大唐使领馆发出了通知和警告,要求侨民们集中到东交民巷来。而陆战队守军们则在东交民巷附近设置铁丝网和机枪工事等防御手段,以防不测。
在马宏骏抵达京师的当天,“义和团”果然发动了对东交民巷的攻击作战。
之所以打这个引号,是因为这一批拳匪实际上不是拳匪。
东交民巷之外激烈的交火,陆战队凭借着细致到位的防线挡住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对使馆区的攻击。
“艹,这种火力,怎么可能是那群义和团的拳匪,这分明是嘉庆的禁卫军吧!”率领陆战队士兵们英勇抵抗的营长不由大爆粗口。
对面的敌人打着义和团“替天行道,扶清灭洋”的大旗,所有的人也都穿着便装,最多是缠了一块作为统一标示的头巾。可是从他们的作战风格和手上的武器来看,这支部队必然是嘉庆的禁卫军而不是什么义和团。义和团是不可能装备机枪和迫击炮这类东西的,就算有了他们也不一定会用。
大使朱永芳仍旧表现得比较淡定,“这是趁火打劫啊,将咱们灭掉,还可以一股脑地推给拳匪,自己则干干净净的,现在这个清廷表现得可比以前腹黑多了。”
粗豪的陆战队营长呸了一声,道:“有个屁用,早晚给咱们打得找不着北。”
朱永芳对此倒是不怀疑,勉励营长道:“还请你和同志们将东交民巷守好,坚持到我们援军到来的时候。”
第785章 780 拳乱(六)()
事实证明,清军和义和团拳匪之间并不是全然没有配合的。在禁卫军扮演的拳匪攻打东交民巷的时候,义和团和扮成义和团的清军们,对准备杀入京师的唐军进行阻击。
离京师最近的是大唐陆军第26旅在南苑的一个团。该团组建时间不长,算是一支比较年轻的部队,也自然没有打过仗。不过大唐的新编制部队也是老兵带新兵这样带起来的,所以经验上却并不一定会差。
在东交民巷遭到假扮义和团的禁卫军的攻击的时候,南苑的唐军也遭到了敌人的攻击。而默契地,该团的团长也不由大爆粗口。
“草特么,义和团那帮人会有榴弹炮吗?”
这明显又是清军假扮的义和团军队,因为义和团的人是不会有炮兵的,只可能是清军的炮兵,而且看这炮的威力,还是满清禁卫军那帮混球。这榴弹炮是从英国那里采购的,英国当初为了笼络清人是下了血本的。出售给禁卫军的火炮是当时英国人最好的5英寸榴弹炮。
大唐迟迟都没有向清国出售105毫米榴弹炮,这种标杆性武器被大唐出口到了德国、法国等一系列盟国手中,但清国愣是没有的。严格上说也不算没有,因为武卫军也装备了105榴弹炮。
英清接近的时候,清廷从英国人手中以不算高的价格采购了一批。尽管后勤方面因为采用两套系统开始出现一些压力了,但是禁卫军方面还是对更大口径和威力的新火炮比较满意的。
这次是义(禁)和(卫)团(军)蓄意地偷袭,即便放到21世纪的某帝军队身上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敌人利用掩护和伪装将大炮布置在了南苑附近的一处高地上,然后趁唐军没有反应过来之际发动了炮击。
当时正是拂晓,唐军士兵们刚刚起床,就遭到了炮击。尽管士兵们有些慌乱,但是在老兵和士官们的吆喝和带领下,唐军还是很快采取了保护措施,尽可能将损失降到了最低。而禁卫军炮兵的炮术虽然在清军范围内算是可以了,但真正的着弹散布还是很大的,甚至一半以上的炮弹根本就没有落在南苑军营之中。
清军这么些年也不是完全混到狗身上的,这次的夜袭在战术应用上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唐军对京城内东交民巷“小租界”的支援,从而确保将这部唐军吃下,并给唐人带来巨大损伤。而选在拂晓动手,一方面可以更好躲过唐军设置得密不透风的侦察沿线,尤其是防备那些根本没有什么有效对付方法的侦察机。另一方面此时唐军的戒备程度相对较低,他们赶在东交民巷那边动手之前行动,唐人肯定还没有得到通知。
这其实也是华北军分区司令于向北的问题,这次军情单位在义和团的情况上栽了个跟头,不仅总统不满,而且还让军方跟着倒霉了。于向北身处这个位置,加上年龄问题想要再进一步极是困难了,难免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在没有彻底掌握义和团行动的时候,他不希望将部队撒出去对付拳匪。拳匪的组织形式就决定了大军团甚至成建制规模战斗是不适宜的,而他们可能还会利用地利人和的因素反制唐军。即便于向北最终打赢了,但是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而大唐见过而二十余年到现在,打仗人员损伤屈指可数,他打仗人死得多了,那么他也会被钉上耻辱柱。所以,情报掌握不完全,局势没有恶化的情况下,于向北就是不动。而且他心里还有着一种侥幸,那就是义和团这种乱子,来的去可能去的也快,折腾折腾在他们出现难以维系的情况下,在一举歼灭之,打得漂漂亮亮的。再者说,远东战区的总司令常斌之后也会来塘沽指挥作战,到时候他指挥权就交出去了。如果在常斌来之前他打得不好看,那么也是非常令人苦恼的情况了。
这也是一件有些可悲的事情,大唐军事战役上近乎完美的履历,不只是给军中效力的将领们自豪和信心,更是给了他们不小的压力。
这种消极也不仅只有于向北有,其他人其实也是存在的。唐军从成立之后一直都有一种主动、积极和机动灵活的军事风格,而太多的心理包袱使得这些唐军应有的特性都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唐军上下都坚信,我们训练好、我们武器好、我们战术好,所以他们不会采取特别冒险和积极的方式,会倾向于不变应万变地固守策略。
可以说,拳乱开始后,除了陆战队在拼命地寻找张恩龄的踪迹,不断地袭击义和团组织。其他方面的部队尽管没有懈怠,但也不够主动。
假义和团们在炮击之后,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去验证自己的炮击成果,不过还是比较大胆地采用炮击掩护,步兵冲击的办法向南苑唐军驻地发动了进攻。
攻打南苑的军队数量有七千以上,主力自然是伪装后的禁卫军,不过义和团组织也随着禁卫军一同作战,所以声势不小。而南苑团是26旅新组建不久的部队,实际上满编程度还不高,此时仅一千人出头。
但是。
但是。
但是,这是一支机械化部队。
大早上起来让人摸到自己家门口,拿炮火给自己洗脸了。这种事儿传出去是要丢人的。唐军官兵们愤怒了,他们一边在炮火中保护自己,一面又快速地跳上了他们战备程度很高的步战车和坦克。
清军并不是不清楚南苑唐军是机械化步兵,但是他们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用炮击是唯一的选择。可是当禁卫军和义和团信心百倍地在炮火的掩护下冲向南苑兵营的时候,唐军的步战车和坦克从兵营里杀出来了。
布置炮兵需要时间,但是坦克们的直射火炮不需要什么太多的准备。顿时,85毫米的坦克炮弹穿膛而出,轰在了攻击的清军部队中间,爆出了绚烂的火光。
第786章 781 拳乱(七)()
炮声隆隆,连绵的火力从唐军的装甲车和坦克中喷薄而出,本来居于攻方的禁卫军和义和团部队,立时就被这可怕的火力给打懵了。原本禁卫军和义和团是认为,在突然的袭击之下,唐军必然会大乱,手足无措,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战力。却没有想到,唐军居然在炮击之下迅速形成了反击。
而这还只是唐军新建时间不长的一支部队。
禁卫军的军官倒也不是完全无能的,组建十多年,并且接触了大唐新式军事理论也很久了,在这个时候他们清楚要对付像群狼一般冲上来的大唐装甲兵,只能用炮兵压制。可是禁卫军却缺少战防炮,他们的榴弹炮设置在高地上,很难在这个时候调整射角来掩护他们。清军倒也是曾经向英国人采购过英国开发的战防炮,只是价格高昂数量也比较少,实际上都在京师给皇帝守皇宫了。
原本在野战才能展现战力的武器,却因为皇帝对安全的考虑被安置在了最无法发挥实力的地方。清廷也只是考虑了战防炮是用来对付战车的,而清廷最怕唐军战车,那么就放在最需要防守的地方。可惜,实际的战争中根本不是这个用法,在狭窄和局促的皇宫和京城,战防炮很难完全发挥出威力。而且,清军采购的专业战防炮的数量其实也并不大。
就像是一块豆腐掷到了一块岩石上面,禁卫军和义和团的武装被直接洞穿。憋着一口气的唐军陆军士兵们用强大的火力教这群家伙如何做人。整个交火持续时间还不到十五分钟,禁卫军和义和团就崩溃了。禁卫军实际上在一看到大批战车突出来的时候,就开始向后跑了,而那些什么都不知道的义和团武装倒尝试攻击唐军,不过在几百米的距离上就有大片大片的拳匪被射杀,真正的战争如此残酷,根本不是拳匪们想象的那样。
这些拳匪很多人之前就是普通的村民,没有经过什么专业训练。也许练过一点武,但是真的伤了战场一点花拳绣腿根本没法保住性命。密集的子弹带着死神一般的啸声,将所有接近唐军的生命抹除。原本的勇气在看到大量认识的人死亡之后,义和团拳匪们终于也崩溃了,向四面八方散去,逃命也全无禁卫军那样有章法。
而在这个情况下,就算是比较有序的撤退,也无济于事。唐军是机械化部队,总比用两条腿跑路的禁卫军们速度更快,唐军很轻易地就追了上去,大开杀戒。
留在高地上的禁卫军炮兵更是没有丝毫机会了,在唐军冲锋之时,他们就开始从阵地中撤出,而他们的火炮更是来不及带走,甚至来不及破坏。5英寸的榴弹炮是禁卫军手中的大杀器,可是在如今情况下,他们根本没办法保住。
这场突袭战最终就这么结束了。唐军虽然受到了一定损失,但是禁卫军和义和团以近十倍的兵力突袭,却没有取得什么可观战果,到最后居然被人家歼灭千余人,俘虏两千多人。要不是唐军的数量比较少,这些清军和拳匪都能给歼灭和俘虏。
南苑的唐军部队在消灭来犯之敌后,也得到了京师东交民巷被义和团拳匪围攻的消息,上级指示立即出击,解救本国侨民,支援陆战队友军。
不仅仅是这支部队,其余在京畿地区的唐军地面部队也都得到了类似的指示。于向北司令也清楚,如果东交民巷出现了损失,那么他将要负主要责任,甚至会让军方和政府在国内十分被动。所以东交民巷是不得有失的。
在唐军风风火火汇聚向京师的时候,义和团们也在做类似的事情。在前往京城的路上,唐军开始更频繁地与义和团的拳匪发生冲突。这些唐军部队往往主力继续向京城进发,而流出一部人马来攻击义和团组织。这样的战术可以说是比较合适的,每个义和团组织的兵力在数十人到数百人不等,就几乎没有上千的。别说武器装备,甚至他们很多人都没有带够干粮,很多义和团组织在经过村镇的时候,以所谓支持大义或者讨逆的名义,强行向当地的村民们征收粮食和其他物品。这个过程中免不了一些暴力抢夺的行为,很多地方的百姓不堪其扰。
甚至,有些当地义和团和外地义和团围绕着保护本乡本土的乡亲,还发生了火并,虽然规模上也就是大一点的群架,但是还是令义和团内部出现了更大的罅隙。此时马宏骏似乎也顾不上这些事情,他的精力基本上都集中在京城的行动和打击唐军上面。
毕竟不是专业的军队,义和团缺少情报的来源和汇总。只有陆陆续续的消息传到马宏骏的这里,而义和团这些人又不是专业的参谋团队,会把整个大局详细地描绘出来。所以这时候马宏骏是不知道义和团在各地打得怎么样的,他仍旧对这场大事业充满了信心。
义和团的这些头头脑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能力的。马宏骏对于大唐和唐军铁路的依赖性深有感知,所以为了阻碍唐军从塘沽前往京师,马宏骏专门调了一队人去破坏铁路。
唐军为了打好战争,自然对于铁路线十分着紧。不仅各个火车站把守着唐军重兵,甚至护路队也在不断地沿着铁路线进行巡弋。唐军多次消灭了义和团对破坏铁路的企图,不过义和团的人零散行动,趁夜扒铁轨,有的时候唐军护路队也没有什么办法。好在军分区一直对这种情况有所警惕,所以铁路修复部队也全天候待命,一旦某个路段的铁轨被破坏,就立即出动修复。确保铁路线的完全畅通。
其实,相比另一位面中的八国联军侵华,这时候大唐对于铁路的依赖性却没有那么大。京津一带唐人用十多年时间营造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再加上唐军在多地都有驻扎和据点,所以形势上还是十分有利于唐军的。
第787章 782 拳乱(八)()
轰隆隆的炮响,震彻东交民巷。驻守在这里的大唐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小心地在掩体下面保护着自己,陆战队营长张确骂道:“最后这帮鞑子还是用上炮了。”
毕竟是在京城内,一开始伪装成义和团的禁卫军还没有放开手脚,只是对东交民巷发动强攻。可是唐军的经验和能力毕竟是这颗星球上最出色的军队,他们针对东交民巷的情况设置了严密而有效的防线。用铁丝网和各种可以收集到的材料建造了防御工事,加上陆战队有为数不少的重机枪,所以当禁卫军猛攻的时候,只能付出大批大批的人命却不能撼动东交民巷的防线分毫。
更加让鞑子们抓狂的还有,唐军不仅防守,而且还能够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反击。唐军已经多次在禁卫军攻击受挫之后发动小波次的反冲锋。虽然每一次唐军能够调动的兵力甚至不到一个连,但是却能够杀伤数倍的敌人,直到不适合继续突击下去,才收缩回东交民巷。
而那些具有特种兵战法的侦察兵们,更是偷偷摸出东交民巷,在禁卫军可能的攻击线路和行动区域内设置诡雷一类的东西,给禁卫军造成了非常大的非战损失。
在连连吃瘪的情况下,禁卫军终于拿出了他们的火炮,在京城内向东交民巷轰击。最初不用火炮的决定也是宫里下达的,毕竟是皇城根,喊打喊杀已经是非常令皇帝陛下不悦的事情了,用大炮轰更是可能惊动龙脉之类的。
只是嘉庆皇帝也不想想,如果这龙脉真的有那么旺盛和有效,为什么当年没有保住他的父亲,让这大清朝最后生生让唐人按到了地上。
清军在动用火炮之后,攻击效果立即上了一个台阶。虽然使用的火炮以步兵支援炮和迫击炮这类小威力火炮为主,但攻击东交民巷的建筑还是非常有用的。不少建筑物都在炮击中被损毁。这使得士兵们和侨民们失去了遮风挡雨的所在,更让他们的情况变得危险了许多。
陆战队在东交民巷也有一些小口径的迫击炮火箭筒,但并不适合在这种环境中使用。在第一次炮击后,东交民巷就伤亡了二十多人,这让张确蒙上了一层阴影。他尝试派出部队强攻敌人,企图打掉最有利的炮击位置,可是清军也料到这一点,对炮击阵位的保护格外严格,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唐军虽然干掉了不少敌人,但是还是很难夺取炮击阵位。
不得已,张确通过无线电联络了塘沽的军分区司令部。
“我部请求航空兵进行支援,敌人已经对我部进行炮击,我部现在缺乏有效反制手段,如果这个情况持续下去,我们的力量会被不断削弱,酿成更大的危险。”
于向北在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也变得格外紧急。情况正在恶化之中,虽然在京师之外,唐军仍旧是战无不胜,并且断掉了多个义和团组织。可是在局部上,也就是东交民巷这一点,唐军处于被围攻的状态。区区数百陆战队士兵,加上数百名手无寸铁的侨民和工作人员,被数千上万的清军和义和团拳匪围攻,极为危急。
此时唐军还在突破敌人的封锁,准备进入京师,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派出航空兵,对东交民巷的守军进行支持。
于向北不敢怠慢,立即命令军分区所属的陆航打击部队出击。他甚至还拟定了一个救援计划,有限派遣陆航直升机去救援东交民巷的侨民和工作人员,少了这些人,陆战队们就会少了牵挂,作战可以更加果敢一些。
不过问题是,陆航的直升机部队在这个时候还是比较繁忙的,加上那边的人比较多,要完成这个空中救援行动,难度也是相当大的。
但不管怎样,于向北都决定要实施。
24架俯冲轰炸机从塘沽军用机场起飞,飞向京师。距离很短的情况下,航空兵很快就抵达了战场。不过在城市轰炸难度也是极高的,因为敌人的具体方位难以掌握,在密集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