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了自己的专车,白南对身边的秘书齐愿说道:“让情报单位查一查,是否有英国和法国在私下秘密接触讨论攻打埃及的情况。”

    大唐这些年间打造的严密情报网是大唐赖以成功的条件之一,一般情况下都是大唐先掌握情况,这次白南并没有听说英法秘密讨论的事情,所以想要了解一下到底是情报方面出了小差错,还是英国人故意这么说,混淆视听。

    等到白南回到同光阁的时候,调查已经有了眉目,回复说英法最近就国家贸易和技术合作方面进行了很多会议,情报单位并没有全盘掌握他们的协商内容,极有可能是英国人借着会商的时候夹带了埃及议题。

第760章 755 对奥斯曼的满满恶意() 
在第二天召开的国安委的会议上,白南指出:“英国人和法国人应该是看我们在这两年内取得的扩张成果而眼红了,这也正常,如果不做些什么,看我们就一直发展下去,恐怕这世界上再找一块能够供他们落脚的殖民地都不可能了。”

    白南的话引得众人一阵会心微笑,大唐的国力实在过分强大,使得大唐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无往不利。按理讲在北印度、天方和波斯的扩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唐军的作战实力太强,而政务团队又富有经验,使得他们来到一地之后,能够快速地镇压住反对的势力,并且拉拢可以拉拢的势力,针对当地的情况进行因地适宜的统治。

    大唐的海外领上不是没有出过乱子,东南亚的土著们搞过事,日本的武士们判过乱,但是大唐都可以很容易地将情况遏制住,不会发展成过于不利于自身的情况。

    英国人其实还有些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意思,认为大唐出兵占领阿拉伯半岛,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那里除了沙子几乎什么都没有,而他们选择的埃及,却有着尼罗河滋润的肥沃土地,并且还是联结欧洲和印度洋贸易的重要枢纽。

    针对这个情况,白南其实很快就想清楚了对策。他在国安委会议上直接提出,说道:“英国法国想要夺取埃及,恐怕他们自身也没有厘清利益划分的问题。英国人这时候的心情其实是纠结的,他们是不可能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暗度陈仓对埃及进行占领的。即便英国的军事实力强,但是解决埃及也不是三两个月能完成的事情。他们必定不愿意我们插手过深,同时却又希望我们能够首肯并且在某些程度上对土耳其进行牵制。”

    徐道润问道:“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介入呢?”

    白南手指点着地图说道:“介入,当然要介入,我们在这里有兵力,而且还有企图心。当初天方海外领建设的时候,我们就希望能够得到伊拉克,我觉得这次英国人的提法就很好,以贸易问题对土耳其发难。土耳其没有加入我们的华沙贸易协定,而且其境内屡屡出现妨害各国贸易活动的情况,我们借此敲打一下他们,顺手夺取伊拉克。”

    刘天撇撇嘴道:“这事儿如果我们也加入进去,那就是唐英法三大国共同出手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人会什么都不做光看着么?肯定不会吧,俄罗斯一定也会大动干戈,对土耳其再度发动战争,这次恐怕就是要把罗马尼亚从土耳其的控制下给肢解出来了。”

    白南也是认同,道:“英国人肯定对俄罗斯甚至奥地利都有外交行动了,不排除最终这场战争会演变成工业化列强对落后衰败的土耳其的一次大肢解。”

    薛岳哈哈笑道:“还真的有可能啊,土耳其比历史上的衰落还要厉害,而且我们大唐在全世界圈地,欧洲国家没什么地方好去了,也就是土耳其能欺负一下了。”

    刘天又道:“如果真发展到这一步,咱们也不能相让啊,我觉得光拿下伊拉克还是少了点,这一片地区没什么人口,别看面积大,但是实际有人区很少,其实花不了多大的工夫。石油的话,除了波斯湾,北非也是大大的有啊,而且像******、阿尔及利亚这些地区,沿海的气候和环境其实跟我们珈州也比较类似,如果拿下来还是大有可为的。”

    白南微微笑道:“这未免就有些胃口太大了,不过如果真的发展到多国入侵土耳其的话,这样出兵北非也是一个选择,地中海南岸控制在手中,对于我们增强在地中海的影响力还是很有帮助的。当然,我们第一需要保证的就是伊拉克。”

    刘天嘿然道:“跟波斯湾沿岸那鬼地方可不一样,北非沿海可是好地方,当初迦太基人可是凭借这里跟罗马人斗了好些年呢。真的夺下这片地区,我建议我们的移民往这里倾斜一下,当地条件很好,能发展灌溉农业,有石油有铁矿,地理位置还好,搞好了这里就是一个类似意大利、西班牙的工业中心。”

    刘天又继续道:“搞工业呢,自然是不能指望那些阿拉伯人、柏柏尔人什么的,还是得靠华人的。这边拿到手里之后,为了当地快速发展和稳定,还是应该执行人口迁移计划,将当地的阿拉伯人迁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个话题多少有些敏感,也许是大唐穿越众在后世见过很多令人不怎么愉快的东西,所以大唐对于绿教文化压制还是很强的。十多年前大唐拿下东南亚,就开始对当地的土著苏丹国进行打击。特别是大和兵团进入之后,着实对当地人口减少做出了巨大“贡献”。今时今日在婆罗洲等地尽管当地绿教化的土著还是存在的,但是规模缩减得比较大,而且世俗化进程也十分良好。而且大唐又带动了相当一部分原始信仰发展比较落后的土著,对原本的绿教土著的牵制还是很明显的。更不用说下南洋生活的华人数量越来越多。

    大唐不乐见任何的极端主义的存在,任何有苗头的情况都要打掉。但是发扬本真,崇信善举的,这类都能够在大唐得到生存的空间。

    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人因为海盗行为被大唐打击严重,很多逃入沙漠和伊拉克地区。而大唐在接下来的进军行动,必然会导致这些人继续外迁。大唐长期的控制中东地区,大规模地向该地区移民,必然导致阿拉伯文化最终消亡。这种情况是非常自然的,就如同欧洲殖民者进入墨西哥之后,阿兹特克文化最终化为历史一样,说起来阿拉伯人在这时候的数量,是远远不及阿兹特克巅峰时期的人口的。

    白南对于埃及并没有太大企图,倒是运河区他是有想法的。到时候埃及倒是可以成为从大唐领土上迁出的人口的一个迁入地。

第761章 756 五国之议() 
世界杯结束后一个月,大唐外交部邀请英法两国大使针对维护中东地区贸易通畅的问题展开会晤。大唐方面给出的理由极为冠冕堂皇,作为连接欧亚的重要枢纽,中东对于世界自由贸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东地区的地方割据势力乃至奥斯曼本身都对于自由贸易只能起到反面作用,因此大唐不得不针对这个情况进行必要反制。

    埃及在其中显然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这场名为贸易保护实际上是恶意分赃的秘密会议上,大唐不同意英法任意一国单独享有埃及的利益,所以大唐的提议是三方出兵,对埃及进行共管,除了取得完全零关税的贸易优惠之外,同时能够在埃及进行一定数量的驻兵,并且进行投资等。

    大唐初步决定投入三个师的兵力,不过主要的进军方向会是两河流域,在埃及大唐将派遣一个装甲团配合英法联军的作战。

    英国大使和法国大使很快在会后又进行了私下的碰面,英国人直接表示:“从唐人的迹象来看,他们对于埃及是感兴趣的,但是兴趣似乎并没有特别的大。这次唐人决定插手,恐怕还是为了扩张他们的天方殖民地,将势力扩张的伊拉克去。”

    法国大使对此也是赞同,其实英法两国对于出兵埃及之前只是一个意向性的想法,可是大唐插手进来之后,他们就不得不去这么做了。因为如果慢一步,什么利益都得不到了。之前英国人和法国人自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更没有任何关于瓜分埃及的计划。大唐的话语权比较重,独吞或者瓜分埃及的想法基本上是破产了。不过能够在当地驻军和形成影响力,对于英法来说也是很有价值的。

    “贵使有什么想法呢?”法国人问道。

    英国大使道:“我已经将相关的情况汇报给伦敦了,我们认为,大唐的方式也未尝不可,大家都不独占埃及,但是在其他地方却能够独占,毕竟土耳其可是很大的。”

    法国大使目光锐利,问道:“你们看上了哪里?”

    英国人道:“塞浦路斯。”

    不得不说英国人的选择非常务实,塞浦路斯的地位十分重要,英国在地中海已经有比较强的存在了,加上塞浦路斯等于如虎添翼。而且塞浦路斯靠近土耳其本土,可以用这里当做节点进一步对土耳其进行渗透和商业倾销。土耳其其他的什么地方,面积可能更大但价值却不一定更大,而且英国现在全力在经营南印度,并且开发加拿大,也没有特别大能力像是大唐一下,在一两年之内就吞并几十万平方公里面积、数百万人口的殖民地。所以英国人的殖民策略一直是循序渐进的。

    法国人立即道:“那我们便要北非。”

    这个想法与唐人重合了,北非阿尔及利亚等地距离法国比较近,法国一直都有在那一带的活动,所以殖民难度相对较低一些。

    然而在大唐尚未正式对土耳其出兵之前,大唐就率先介入了摩洛哥的政局。摩洛哥是实际独立于土耳其之外的北非国家,当前处于各部落割据的情势之下。大唐通过利益输送,说服了当地的一个势力向大唐开放港口和驻兵的权利,尽管大唐不像是对天方或者波斯一样直接建立了海外领,但是大唐力量在摩洛哥的存在,等同于告诉全世界,大唐要了摩洛哥,其他人就不要多想了。

    不得已,法国人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初衷,选择了另一块土地,叙利亚。这个叙利亚地区是包括另一位面中包括黎巴嫩在内的沿海地区,算是地中海东岸十分富饶的地方了,这里历史悠久,虽然战乱频仍,但是发展前景也是不错的。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三国的谋划还是有风声传出的。不过最先找上来的却不是俄罗斯,而是刚刚完成统一的意大利王国。明显拿破仑一世成为了意大利的君主之后,不仅在政治上效仿法国大革命,颁布了一系列革命性的法令,并且引入大唐技术发展意大利的工业。同时拿破仑还更想表现自己的军事才能,为意大利谋求更多的利益。

    所以当英法各自看中塞浦路斯和叙利亚之后,意大利也提出了参与到对土耳其的讨伐中,并要求获得在利比亚的相应利益。

    大唐对于意大利的要求并未特别纠结,尽管利比亚的石油储量也是相当可观,大唐在北非拥有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已然十分足够,利比亚沿海地带跟波斯湾周边也没什么区别,环境远不如上述三国,大唐也卖意大利一个面子,认同了意大利的诉求。

    紧接着,沙皇俄国也不出所料地插了一腿。所有的这些国家里面,沙俄与奥斯曼土耳其打了上百年的战争,有赢有输,不过总体上沙俄从奥斯曼土耳其手中夺取了不少土地,扩张了国力。仅仅几年前两国还在打仗,围绕着罗马尼亚两个公国的主导权问题,沙俄和奥斯曼龃龉不断,此时大唐等国以贸易问题向土耳其开刀,沙俄自然想要参加进来,如果能够一口气把土耳其打得一蹶不振,那么沙俄实际上就是这所有国家里得益最大的了。

    俄罗斯表示,自己可以出兵罗马尼亚,不过并不会出兵埃及,实际上俄罗斯的兵力很难通过土耳其海峡离开黑海,沙俄不具备大唐一般上千公里的远程兵力投送能力。俄罗斯也对埃及不太感兴趣,他们这次愿意出兵,主要还是大唐等国在中东对土耳其发动围攻,势必会分散土耳其的兵力。

    当然最倒霉的情况也会出现,那就是土耳其战术性放弃北非和埃及,而集中兵力在罗马尼亚等地进行防守,那么俄罗斯还将跟以前一面面对数量庞大的敌军。俄罗斯在欧洲大战中被唐军全歼常备军,现在重组之后购买了英国军械,实际上也只有三万多可战之兵。真的出现这个情况的话,那么俄罗斯等于一无所得,最大的便宜还是唐英法意等国了。

第762章 757 英法联军() 
1798年11月,唐英法意俄五国联合向土耳其发出正式公告,鉴于土耳其恶劣的国内形势,对自由贸易的扩展极为不利,更对其国内人民不公。五国因此将派出干涉部队,旨在恢复土耳其境内的安全和稳定,促进商贸和当地社会的发展。

    似乎觉得这样的借口确实太过不要脸,所以大唐国内媒体对于这事情都没有大肆报道,只是一笔带过,因为这时候的大唐媒体还比较有节操,不会明目张胆地指鹿为马,大都会比较含蓄。如果没法含蓄,比如这次的情况,就压根少报道。

    这场围殴土耳其的战争中,英国人和法国人率先发难,他们组成的舰队从马耳他出发,搭载了大约38000名英法士兵,在亚历山大登陆。登陆的过程并没有遇到什么阻拦,实际上马木留克们现在还不太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直到一个周后,英法部队才实质性地跟4000名马木留克以及附庸于马木留克的阿拉伯人和农民,发生了真正的交火。这也是一场完全不成比例的战斗,尽管参与交战的法国先头部队数量也仅有两千多人,但是法军装备了s1步枪,并且拥有自产的75毫米步兵炮。这些法国人自制的步兵炮重量很轻,由一头骡子就能拉着跑,威力也不错,与当初唐军使用的九二步兵炮有得一拼。反观马木留克装备的基本上是燧发枪,连纸壳弹步枪都很少,面对法军强大的火力,几乎是一照面就被打哭了。

    英法联军的策略是不以某一地的争夺为要点,而是着重打击马木留克的有生力量,并且迫使埃及屈服。这个策略无疑是正确的,尽管英法联军规模不算小,但是英法不像大唐一样具备快速控制一个区域的能力,所以他们需要的是当地的政治势力。他们的打算是,如果有合适的力量可以取代马木留克那最好,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就留下这个政治集团。但不管怎么说,首先第一步是征服马木留克。

    历史上同一时期欧洲列强在进行殖民战争的时候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轻松的,大唐的出现使得世界军事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法国人甚至在这一次还带来了十多辆轻型的雷诺坦克。虽然这种轻型坦克实力很低,但对付轻步兵却是最可怕的杀器,马木留克就算有火炮,也很难命中这些行进着的轻型坦克,而埃及的沙漠地形平坦更适宜坦克的机动,使得法军搞出来的低配版步坦协同也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看到法国人有装甲兵,英国人还是有些泛酸的。迄今为止英国人尚没有装备类似的武器,英国在军购上地位是不可能跟法德相比的,尽管大唐已经解封了许多武器装备出售给英国,但是不仅售价高,而且不是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的。英国从大唐得到了一些吉普车改装来的四轮装甲车,但却得不到坦克。英国人正在十分努力地希望可以仿制出类似武器,进度据说还算是不错,但毕竟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装备。当然性能上估计也超不过雷诺的水平,正常的话应该只能比雷诺更差,毕竟英国人又没有这方面的设计经验,很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需要慢慢地去摸索的。

    英法联军在圣诞节之前攻下了埃及首都开罗,对马木留克的力量进行了清洗。

    大唐在此时虽然没有向埃及派遣军队,但是还是在使用其他手段影响着埃及的情势。

    怀里抱着一只没有尾巴的老猫,军情处的段九好整以暇地看着面前带着头巾的年轻人。他叫做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个阿尔巴尼亚人,父亲是一个小军官。按照奥斯曼帝国一贯的作风,用希腊人来管罗马尼亚人,用阿尔巴尼亚人管埃及人,反正就是要换着地方用行政人员。穆罕默德?阿里来到了埃及,也成为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军官。

    也只有穿越众才知道,这个名字不知道古往今来重名了多少的青年人,在另一位面中建立的埃及曾经盛极一时,甚至让奥斯曼也不得不在埃及面前低下头,承认他对埃及和苏丹的统治权。当然,现在的穆罕默德?阿里一文不名。

    军情处的人其实早就找到了这个人,并且跟他进行了一些接触,段九这一次来是进行收尾工作的。段九说道:“如你所见,英法联军声势浩大,马木留克在埃及的统治已经无法维系了。埃及人也不喜欢马木留克,他们残暴而缺乏智慧,没办法很好地治理这片历史悠久又丰饶的土地。这场战争之后,英国人法国人乃至我们唐人都会在这里保持存在感,但是真正的统治者还是当地人。届时埃及将从土耳其的控制下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国家,大唐有意在埃及扶持一股年轻、进步的政治势力,从而更好地治理这个国度。”

    穆罕默德?阿里听出了段九的拉拢之意,但还是说道:“是国际主义吗?我听说过大唐的国际主义,但是很遗憾,我对安拉的信仰是坚定而真挚的,国际主义是无神的主义,是我和所有埃及人都不可能接受的东西。”

    说完穆罕默德?阿里还表现的有些忐忑,毕竟如此明确地拒绝唐人的拉拢,在这个情况下他也不能分清祸福。

    段九微微一笑,说道:“我们可以理解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大唐国内也同样对多宗教持宽容态度,并没有排斥和打击任何合法的宗教。我们并不是让你成为一名国革分子,只是希望你能够和其他我们看好的人一道,在独立的埃及组建新的政党,为埃及的发展和建设出力,至于具体你们有怎样的纲领,我们并不会过度干涉。当然,任何国家在当今世界中无法独善其身,关起门来过日子。有一些为人们所广泛认可的价值和理念,埃及也是必须秉持的。比如说自由贸易,比如说民权等等。”

    阿里放下一颗悬着的心立即表态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真心希望能在未来带给埃及这个国家现代化。”

第763章 758 伊拉克战役() 
至1799年一月份,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