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洛林德语区居民的自决权利。当然最后,德国也向法国宣战了。
就这样,处于革命混乱中的法国,以及刚刚成立一年时间的德国,两个似乎是宿敌的国家,开始了第一次战争。而欧洲的其他主要国家,包括奥地利、普鲁士、英国和荷兰在内,都充满兴奋地观察着这场战争,因为不管是谁赢谁输,似乎对他们都是有好处的。
第644章 639 梅斯战役(上)()
法德两国互相宣战之后,吉伦特派虽然强硬,但是具体行动上还是有些犹豫不决。而比较激进的雅各宾派,则迅速发起战争动员,征募了60000名几乎没有什么经验的青年志愿军,参与到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
法军宿将夏尔?弗朗索瓦?迪穆里埃首先率领9000名法军士兵,快速开拔,将部队带到了洛林的凡尔登。由于德国并没有兼并全部的洛林,所以摩泽尔河以西五十公里的凡尔登仍处于法国的控制之中,这个地理位置重要的城市,也变成了法军战争的指挥部。
相对地,德国虽然已经向法国宣战,但是并没有明显的企图向其他地方进一步扩张,马恩斯给他的德军部队下达的指令是明确的,就是围绕阿尔萨斯州(德语区的阿尔萨斯洛林)展开积极防御,以保护阿尔萨斯州为主要目的。
不久之前仍旧是法国莱茵军团的德军第七师,处于第二线的位置,不与法军做直接的交锋,不过就这样放在处于第一线的德军第四师背后也不太妥当,所以德军又将西部方面军第三步兵师也调到了阿尔萨斯,与第七师一道形成了预备力量。
这样一来,德军拥有第四师1。5万人、第三师1。5万人和第七师1。8万人,总计4。8万人相对于法军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了。
统领第四步兵师的师长是沙恩霍斯特,一个三十多岁的汉诺威人。生于德意志汉诺威的博德瑙一农民家庭。1777年从桑堡…利珀军校毕业后在汉诺威军队服役。1786年起在军校教授炮兵学。当过军事杂志的编辑,写过军事方面的论文。在德意志革命的时候,沙恩霍斯特对于国际主义没有丝毫的兴趣,但是德军果敢能战的风格还是吸引了他。很快,他的才华就被德军统帅布吕歇尔所赏识,随即在德意志战争中表现出色,战后被提拔为第四步兵师的师长。
沙恩霍斯特在另一个位面中被赞誉为德军参谋体系之父,对于普鲁士和德国的军事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日后还有一艘德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以他的名字命名。
此时没有按照原本的轨迹加入普鲁士军队,反而成为了德军的军官,沙恩霍斯特有了更加广阔的发挥舞台。
德军第四步兵师在梅斯一带沿河布防,在法军进驻凡尔登之后,沙恩霍斯特立即做出了主动出击的决策。他带领德军一个旅的部队,跨过德军控制的摩泽尔河,在法军立足未稳的时候痛击了法军。
原本迪穆里埃的部队就人心浮动,而且刚刚来到凡尔登,甚至还没有做好军事准备,就被凶悍的德军给打上门来。德军凭借着高效的作战指令以及迅雷不及掩耳的作战效能,很快就打垮了迪穆里埃的部队,迪穆里埃不得不带领残军后撤。
沙恩霍斯特在占领凡尔登之后,约束他的部队没有对当地的法国居民进行滋扰。甚至在法军刚到的时候还对当地人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德国人到来之后,似乎只是排着队在城内走了一圈,没有进行任何的杀戮和洗劫。
随后沙恩霍斯特带队撤出了凡尔登。
迪穆里埃听闻沙恩霍斯特带领军队离开凡尔登,认为德军无意扩大防守区域,对法军来说是一个好机会。不甘心又有些冒进的法国将军又收拾部队,在得到了来自巴黎的一支一万人的志愿兵部队之后,准备再度进驻凡尔登。
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沙恩霍斯特又杀了一个回马枪,绕了一周,在凡尔登城外又袭击了准备重回凡尔登的法军。
这场战斗倒得打得更加精彩一些,虽然迪穆里埃所带领的部队在接触德军之后就被击溃了,但是来自巴黎的志愿兵却是高呼着口号,十分亢奋。德军继承了唐军教官们传授的猛冲猛打的风格,沙恩霍斯特也善用了这一点,命令他的部队利用自动火力的优势冲击法军。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以志愿兵组成的法军部队,虽然在面临德军突击的时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但是居然顶着伤亡跟德军交战了很久,直到沙恩霍斯特在战场边缘设置炮兵进行猛烈的炮击,才彻底击溃了这支法军部队。
战后统计法军在这场战斗中丢下了超过三千具尸体,几乎没有什么人投降。倒是那位颇有名气的法军将领迪穆里埃跑得比较彻底。
德军固然损失不大,但是沙恩霍斯特也十分惊醒,认识到了经历了大革命之后的法国人正处于一种狂热状态中。用后世的话就叫做开了buff,即便仍旧无法抗衡德军,但是也给德军带来了一些麻烦。
沙恩霍斯特带领德军有序向后撤退,谨慎的他一直保持着跟德军控制区域的距离不超过补给线能够企及的长度。尽管德军的实力强大,但是沙恩霍斯特很明白一旦孤军深入法国境内,德军面临的困境将会进一步放大,而失去了弹药和补给的德军,很难持续性的作战。所以尽管沙恩霍斯特敢于主动出击,但是却不会过分地脱离阿尔萨斯。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迪穆里埃的军团得到了来自拉法叶特将军的支援,法军得到了更多的志愿兵的补充,兵力达到了惊人的五万人,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整个德军的西部方面军。不过连续吃到两次败仗,被德国人追着跑的的迪穆里埃此时变得更加谨慎了。而此时拉法耶特的主要心思也不在战争上,所以在这样的影响下,法军的进军速度比较慢。
沙恩霍斯特没有让自己的部队与法军优势兵力相争,而是有序地指挥他的部队向梅斯撤退。似乎是德国人的撤退给了迪穆里埃更大的勇气,所以迪穆里埃重新恢复了信心,认为能够在梅斯击败德军,挣回面子。
终于,德军撤到了摩泽尔河的左岸,右岸就是梅斯了,到这个时候,德军第四步兵师其余部队也渡河而来,在河对岸形成了集结。
第645章 640 梅斯战役(下)()
德军在摩泽尔河左岸构筑了堑壕攻势,并且设置了多处炮兵阵地,并拥有大量的自动火力。德军拥有上百挺马克沁机枪,以及一百多门包括迫击炮和榴弹炮在内的火炮,虽然兵力相比法军是弱势了一些,但是火力上却相当强悍。
反观法军,虽然前些年跟大唐保持良好关系,着实从大唐买来了不少军事装备,但是法军的军事改革速度比较慢,而且这次主力也是新征募的志愿兵,所以装备上并不好。五万名法军士兵,甚至相当一部分还是自己带着武器来打仗的,而且步枪也是五花八门,有少量比较新式的栓动步枪,也有授权生产的sc…2纸壳弹步枪,而燧发枪的数量更是能占到全军的一半以上。在火炮方面,五万人的法军居然统共只有55门大炮,而且性能上全面落后于德军的火炮。
德军不再退了,法军自然就开始进攻了。迪穆里埃看着德国人建构的密密麻麻的坑道和战壕,以及那些耸着的简易碉堡,也是觉得一阵的心惊肉跳。一年前的德意志内战中,德国人也是用少量的军队、优势的火力,还有堪称教科书一般的堑壕战,击败了普奥联军,最终取得了现在的独立地位。
在战斗的第一天上午,法军尝试性地发动了一些攻击,规模不大,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成效。往往在距离德军第一道堑壕还有二百米的位置,法军就被击退了。随后迪穆里埃尝试用法军火炮对堑壕里的德军进行猛烈的炮击,不过德军炮兵也随后予以还击。双方有来有往的进行了一翻对轰,由于法军炮兵选择阵地位置比较好,处于高地反斜面上,所以德军的炮击效果并不算好。前方的第一道战壕也有一些遭受到了法军炮击的影响。
法军趁势发动了第二次的攻势,不过这一回德军炮兵集火压制,而第一道战壕中的德军士兵也顶着法国人的炮火战斗,法军在攻击了四小时之后,顶不住巨大的损失而最终撤退。德军也一度因为弹药跟不上而在战壕中与法军肉搏,最终还是幸运地守住了第一道战壕。
不过第一天的战斗中,德军也遭受到了多日以来最大的损失,有超过一百名士兵伤亡。
沙恩霍斯特在判断局势之后,主动地撤出了第一道战壕。法军直到第二天才知道德国人趁夜撤出了第一道战壕,兴高采烈地前去占。不过德国炮兵又揍了他们一顿,士气很高的法军冒着伤亡还是占据了第一道战壕,却没成想德国人居然在战壕中埋了炸药包,等大批法军士兵进入之后,引爆了整条坑道,造成了四百多人的伤亡。
虽然一天就丢掉了两千人,但是迪穆里埃却是非常高兴,因为这么多天来他终于取得了一场马马虎虎能够自证的胜利。迪穆里埃决定再接再厉,第二天继续命令法军突破德军战壕。
不过第二道战壕防线法国人前后打了三天又伤亡四五千人,仍旧没有拿下来。到攻击第二道战壕的时候,德军的反击火力变得更加强大,而高强度的战争也终于让没怎么经历过战场的法军志愿兵们感觉到了一丝疲惫。尤其是德军在战壕中有数量不少的机枪,德军火炮也厉害,法军为了能够突进到德军战壕跟前,往往要付出大量的牺牲。可以说,迪穆里埃是在用人命来填。反观德军,在这三日的战斗中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只不过弹药的消耗量比较大。
迪穆里埃不得不让自己的部队进行稍微休整,停止了进攻,并且寻求其他办法。没有想到,仅仅在一天的停火之后,德军却在夜里袭击了没有什么防备的法国人。因为法军缺少夜间的照明,德军在夜里瞧瞧地接近了第一道战壕,对法军突然袭击,法军被打懵了,匆匆撤出,德军就这样又夺回了第一道战壕。
这让迪穆里埃气急败坏,并且在第二天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攻势。沙恩霍斯特对此早有预料,所以对战壕中的德军进行了加强,子弹不要钱地往外泼着,就算法国志愿兵拥有着一颗火热的革命热情,在面对这样的死亡时也会产生恐惧。在屡攻不利之后,德军趁着法军撤出战斗的时候,跃出战壕发动了反冲锋。
迪穆里埃命令法军立即予以还击,这次变成真的两军之间拳拳到肉的拼搏。两军有着不同原因但效果差不多的勇敢,所以战场变得格外血腥。虽然迪穆里埃命令法军坚决抵抗,但是毕竟德军是踩着撤退的法军的尾巴过来的,德军的火炮的掩护也确实给力。沙恩霍斯特主力出击,彻底在正面击败了法军,并且踏破了法军的大营。
迪穆里埃不得不慌忙后撤,而经历了残酷战斗的志愿兵在这个时候的锐气也丧失得差不多了。德军将两万多志愿军击溃打散,迪穆里埃和拉法耶特只能带着残军撤退。沙恩霍斯特又命令自己的部队追击了二十多公里才罢手。
紧接着,德军第四师开始后撤,回到了河另一边的梅斯。而之前处于预备状态的德军第三师则接替了第四师的位置,开始追击法军。这场追击战最终导致法军五万大军几乎全部损失,除了两万人的伤亡之外,有近万人被德军俘虏,而另一部分人则与部队失去了联系,逃散了了无法归建。
德军也一路从凡尔登打到了马恩河附近的香槟沙隆,彻底造成了法国的震动。
法国此时并不是没有其他部队了,但是德军一路势如破竹,已经攻到距离巴黎一百五十公里的地方,而且其他地方的部队回援显然需要一段时间。
就在这个关头,巴黎又乱了起来。本来就有着不同政见和利益的人们,在此危急时刻居然没有顾得上德国人,而是先自己窝里掐起来了。
倾向于王室、君主立宪派的拉法耶特抛下了正在败退的法军,提前返回了巴黎。
第646章 641 请德军帮忙占领巴黎()
德军大军只要继续往北就能攻占没有多少守备力量的兰斯,而在兰斯,德国人能够直接搭上法国这几年才修建起来的铁路,直接攻入巴黎。 这个时候法国人还没有多少人认识到铁路对于军事的重要性,甚至此时也没有人提议去破坏这条铁路。
当然德国人继续进军的意愿是不坚决的,这是由德国人的作战目标决定的,因为他们要的只是卡尔萨斯,而不是整个法国。不过,大唐的军事专家看得出来,甚至一些英国人也看得出来,但当局者的法国人却看不太出来。巴黎陷入了恐慌之中,原本叫得特别欢实的吉伦特派开始筹划着将首都迁到外省去。主战的山岳派内部也出现了波动,虽然大家都觉得这么大个法国不至于被德国人几万人就消灭了,可是德军的恐怖像是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他们的头上。
同样被刺激的除了吉伦特派和山岳派还有原本君主立宪派的那群人,拉法耶特直接抛弃了自己的部队回到巴黎,就是在寻找机会。身为大革命中的头脸人物,拉法耶特自然不能太轻易的行动,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不过拉法耶特还是找到了专人,替他向路易十六带去了一封信。
之前因为日记事件,路易十六的处境已经特别艰难了,现在更是遭到巴黎的重重监视。实际上路易十六对于拉法耶特并不信任,因为拉法耶特是一个矛盾的家伙,他一方面鼓吹自由主义,但却又希望君主立宪。在国王看来,他跟雅各宾派的那群家伙没有多大区别,都是王冕的叛徒。
不过在这个时候,路易十六也没有什么挑挑拣拣的余地了,吉伦特派还好,山岳派的人已经开始议论处决他了,路易十六十分惊恐,他自问没有做过什么特别伤害法兰西的事情,现在要被推上断头台,还是他自己设计的断头台,怎么都是无法接受的事情。
即便是到了这个关头,路易十六也显得极没有主见,他仍旧不怎么相信巴黎的臣民们会把他推向断头台,反而是他的皇后,原本只热衷时装打扮和奢侈无毒的安托瓦内特皇后显得极为有主见和顽固。
“我的陛下,拉法耶特的主意您看到了没有。”
路易十六含糊地说道:“我以为你不喜欢拉法耶特。”
安托瓦内特皇后带着嫌弃地说道:“是的,我很讨厌这个满嘴都是仁义道德和理想主义的叛徒,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多少能够依靠的人了。难道去靠你那两个不靠谱又贪得无厌的弟弟吗?”
之前路易十六曾经谋划过出逃,向他的弟弟普罗旺斯公爵和阿图瓦公爵求助,但是都没有得到什么帮助。曾经对国王表忠心的那些贵族们,这个时候不落井下石就是好的,他们很多人都想用国王的大好头颅去证明自己是进步贵族,或者换一大笔钱。之前就连国王的內侍都将国王的日记偷出来,引发了政治风波,由此可见路易十六现在的局面有多么的差。
拉法耶特给路易十六写的密信其实就说了一件事他在信中提到,现在巴黎的那群玩弄政治的家伙缺少真正的智慧和道德,最终都会失败(其实说的也没错,因为最后这些人几乎都上了断头台,是拿破仑成功摘取了果实),他观察德军有着数倍于法军的战斗力,而且背后还有大唐的支持。而拉法耶特慧眼如炬,他认定德国人并无意占据除了阿尔萨斯以外的其他法国地区,而且大唐也能够从中进行斡旋,他建议由国王与德国人取得联系,由他们打入巴黎,然后帮助路易十六实质上复辟。作为交换,国王仅需要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德语区割让给德国就可以了。
路易十六毕竟也不是傻子,他摇着头说道:“这个计划里面充满了拉法耶特的一厢情愿,德国人也许想要或者只想要阿尔萨斯,但是不要忘记他们也是一个共和国,对于一切的君主和贵族都好感不看,凭什么要帮助我们呢?”
想到这里,安托瓦内特皇后也十分烦躁,她发火道:“那又该怎么办?难道就看着我们全家跟你一起被送上该死的断头台吗?”
路易十六唯唯诺诺地说道:“也许事情没有糟糕到那种地步。”
安托瓦内特皇后像是一只母老虎一样,已经忘了仪态,她抓着国王的袖子说道:“不行,陛下你必须跟德国人取得联系,至少我们要给那群杀千刀的革命者一些压力,让他们知道我们还有威慑力。”
路易十六惊慌地道:“可是如果雅各宾俱乐部的人知道了,对我们的举动发怒,直接把我们推上断头台呢?”
不得不说,这个考虑也很现实,安托瓦内特皇后也稍稍安定了一下。随后她说道:“德国人还是要联络的,毕竟他们就在不远的地方了,如果真的杀到巴黎,那些革命者就完了。不过我们还要做两手准备,我已经向我的兄长利奥波德二世去信了,希望他能够主持公道,解决我们现在的困境”
王后说的也并没有错误,虽然奥地利在不久之前的德意志战争中惨败给了德国,但是仍旧是欧陆强国。战争之后德国并没有继续挑衅奥地利和普鲁士,甚至其国内的国革势力也都转为地下活动,没有造成什么波兰。然而法国的情况却让奥地利深刻忧虑,更不要提安托瓦内特还是利奥波德二世的亲妹妹,在法国随时可能被杀,都让奥地利不能不插手。而英吉利海峡另一边的英国人,也怀着别样的心思。利用这样的一次机会打击法国无疑是非常好的,英国人其实并不太在意法国是共和还是君主制,只要能够削弱法国,就是对英国绝对有利的。
于是,路易十六秘密地派人经过拉法耶特和迪穆里埃向在法国境内的德军去了一封密信,内容就是希望德国能够匡扶正义,帮助路易十六取得政权,法国愿意将阿尔萨斯洛林双手奉上。
第647章 642 俄使团()
在欧洲处于一团混乱中的时候,一个十分低调的使团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大唐共和国的首都洛杉矶。这个使团来自俄罗斯,使团的团长是外交官谢苗?沃龙佐夫,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儿子将在未来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的名将之一。
沃龙佐夫的俄罗斯使团从欧洲出发,跨过大西洋来到了大唐新奥市,然后在这里换乘火车,跨越北美大陆抵达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