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9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朕的心里,也想到了会是这个结果,只是为了厥儿,朕还是要亲自见你,问上一问罢了。”

    “那妹妹也就不瞒着皇兄了,其实安安的事儿,妹妹也有安排。”晋阳说道。

    反正安安的事儿,也瞒不住,到时候只要玄世璟一点头,这事儿就能定下来,到时候肯定传的到处都是,与其那时候李承乾从别人口中知道这事儿,还不如现在晋阳直接告诉他,也省的弄的李承乾心里不痛快。

    “哦?兕子有什么安排?”李承乾问道。

    “皇兄可还记得安安被强人绑架的事儿?”晋阳问道。

    “自然是记得的。”李承乾说道:“不仅记得,而且还印象深刻。”

    正是那件事之后,郑家彻底垮塌了下来。

    在朝堂上,郑家被皇帝打压,凡事与郑家扯上关系的官员,日子都不好过,在私底下,郑家的商会被玄家的商会打压,一直都在亏损,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郑家现如今的银钱是只出不尽,全靠着以往的底蕴在支撑。

    郑家虽然势弱,但是一时半会儿,还到不了覆巢之灭的地步。

    在皇帝的一抓一放之下,郑家完全被李承乾掌握在手中,拿扁捏圆,这样总比逼得郑家无路可走,让郑家彻底爆发胡乱咬人要好,现在还不是彻底的弄翻郑家的时候。

    “当是是窦孝果奋不顾身去救的安安。”晋阳说道。

    “嗯,因为此事,朕还给了窦孝果官职,今年,窦孝果也要成年了,也要上任了,兕子,你提起这件事儿,难不成,你的安排是,安安和窦孝果?”李承乾也不傻,听晋阳提起那件事,与她对安安的安排放在一起,很快就想到了。

    晋阳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如此。”

    “没想到啊没想到。”李承乾自言自语的笑道:“竟然会是窦孝果,朕记得,几年前的时候,安安到长安来小住几日,还跟窦孝果起了冲突呢,小璟还带人当街打了窦孝果,再加上之前的事儿,玄家与窦家之间更不对付了,现在竟然会是窦孝果。”

    旧事重提,提起来更觉得窦孝果与安安之间的这件事儿新鲜了。

    窦家与玄家之间的恩怨,要终结在安安和窦孝果这儿了,缘,妙不可言啊。

    “英雄救美啊。”晋阳笑道:“这原因还不简单?”

    李承乾点了点头:“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当是安安被绑架,就只有窦孝果去救她,窦孝果这么做,本身就是抛却了两家之间的恩怨,不顾自己的危险,在那个情况下把安安平安的带回来,也难怪安安会对窦孝果另眼相看了。”

    “有前事,有后因,两个人玩儿到一起,走的近,也就可以理解了,这男女一旦走的近了,互相了解了,生出感情,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了,所以,妹妹也打算给他俩做主,这事儿,妹妹已经写信给夫君共同商议了。”晋阳说道。

    “原来如此,看来,是厥儿那小子福薄了。”李承乾无奈说道。

    原本要是安安的婚事没着落的话,说不定李厥还有机会,但是现在,李厥是一点儿希望都看不到了,也只能说李厥与安安之间没有缘分了。

    “厥儿那孩子,配的上比安安更好的姑娘。”晋阳说道:“安安的那个性子,也不适合厥儿,皇兄您也算是看着安安长大的,安安的性子您也应该知道,活泛的很,要是嫁给厥儿的话,后果会怎样,现在厥儿觉得新鲜,喜欢安安,但是成亲之后呢?那是两口子要过日子了,厥儿是皇子,皇子的夫人持家,稳重为上,别说目前安安不适合厥儿,就算是将来,也不适合。”

    眼下李承乾的儿子就只有三位,李承乾未必不对李厥寄有厚望。

    晋阳这么一说,李承乾心里也能敞亮一些,至少不必因为他的想法被拒绝,而心里有什么疙瘩。

    安安的性子,做一安稳之家的主母,还算妥当,但是再往上,给皇子做夫人,将来做王妃,不适合,安安本事是有的,但是王府或者是再大胆的想一想,不仅仅限于王府,那样的环境,是不适合安安的。

    玄家现在还没有到了要靠着儿女的婚事来稳定家族的时候,所以玄家不会拿着安安的婚事当筹码去博得什么,不管是玄世璟的身份还是晋阳公主的身份,都能压得住现下的局势。

    “说的也是,是朕考虑不周了。”李承乾说道:“昨天厥儿来找朕,朕觉得,厥儿乐意,此事能成,也是好事,但是现在看来,倒是有些不妥了。”

    李承乾琢磨着,一直推诿延迟的事儿,是不是也应该提上议程了。

    至少,北边和西边儿的事儿,也都处理的差不多了,省下的就是钱庄的事儿,玄世璟在外面压着,也出不了什么大事儿,自己这边,也能腾出功夫来。

    “安安是你闺女,这事儿,就按照你和小璟的主意来吧,朕就不插手了,若是成了,到时候朕也会送上贺礼,厥儿那边儿,无须担心。”李承乾说道。

    自己的儿子,自己还不能给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多谢皇兄。”晋阳起身,福身行礼。

    “无须如此。”李承乾笑道。

    兄妹两人坐在宣政殿之中又聊了一些别的家常事,当李承乾目送着晋阳离开宣政殿之后,便将临安给叫了进来。

    “临安!”

    “奴婢在。”临安从殿外小跑进来。

    “宣召户部尚书、侍郎,宣政殿议事。”李承乾说道。

    “遵旨。”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封后() 
晋阳走了之后,宫中发生了什么事儿晋阳是不知道的,但是在迈出皇宫之后,晋阳的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现在李成前是他的皇兄不假,但是现在的李承乾,最重要的身份是大唐的皇帝。

    自古天家无亲情,当李承乾还是太子的时候,晋阳可以把李承乾当成哥哥,但是现在,李承乾是皇帝,而晋阳公主,是齐国公玄世璟的妻子,玄家的当家主母。

    要违抗皇帝的的意思,还真得找出足够的理由来,不然皇帝的心里肯定是哟啊有疙瘩的,一次两次还好,三番五次,次数多了的话,疙瘩也就多了,疙瘩积攒的多了,就成了心结,到那时候,玄家可就要大祸临头了,别说是晋阳公主了,就算是李二陛下,那时候也说不上话去。

    玄世璟和李承乾,对于李二陛下来说,李承乾才是他的亲儿子。

    他俩是皇家亲父子。

    一个是现在的皇帝,一个是退位的皇帝,太上皇。

    要是玄家的真的三番五次的让李承乾心里不痛快,给李承乾心里留下疙瘩,那别说李承乾了,就算是李二陛下,他的心里肯定也是不痛快的。

    君是君,臣是臣,要是臣子不听君王的话了,那这个臣子,留着也是个祸害。

    对与皇室来说,这样的臣子,是个威胁。

    而玄家,从来就没有过要威胁皇室的意思,这一点,仅仅是玄家人自己心里清楚明白不成,得让皇帝也相信这一点,让全天下的人知道这一点。

    这样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像各大世家那样的话,那叫找死。

    朝廷可以三年五年不动他们,或者是十年八年不动他们,但是一旦等到皇家收拢了权力,他们还是像以前一样不知死活的话,那就是倒霉的时候。

    在钱庄的事情发生之前,世家们显然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往他们觉得李承乾是宽厚之人,等到登基做了皇帝之后,一定也是宽厚之君,李二陛下没有动他们,那李承乾做了皇帝之后也不会动他们。

    事实上,他们是大错特错了。

    还是太子的时候,李承乾肯定是要装孙子的,毕竟上头还有他的父皇呢,做太子的,不能让皇帝感到不高兴。

    等到太子成了皇帝的时候,谁要是让他不痛快,那不是自找苦头吗?

    而且,就眼前来说,世家触及到了李承乾的底线了。

    钱庄也敢伸手,他们是想要摧毁朝廷建立在百姓心上的信任吗?

    不杀人,如何能平息这件事?

    晋阳回了庄子上,等着玄世璟回信,而宫中,则是另有一番风雨了。

    礼部的官员被李承乾召集到了宣政殿之中,商议着封后大典的事儿,至于皇后的人选,必然是以往李承乾在东宫的时候娶进门的太子妃,苏氏。

    太子妃是正妃,李承乾从太子变成了皇帝,正妃肯定要成为皇后。

    正妻就是正妻,地位不可撼动。

    “大典的事儿,你们礼部看着操持,拟个章程递上来,让朕看看就可。”李承乾说道:“事情拖了这么久,也该办了。”

    “是,臣等遵旨。”礼部的官员站在大殿之中应声行礼。

    这件事儿,本来在皇帝登基之后不久就要操办的,但是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了今天。

    正好现如今礼部也有空闲,这时间倒是掐的正好。

    这也是在李承乾的计算之中的,先前就算把这事儿交给礼部,礼部也是忙活不过来的。

    礼部的官员离开之后,李承乾就要先写一道圣旨了,圣旨是要给苏贵妃送过去的。

    “临安,取印。”李承乾放下了手中的笔。

    临安闻言,上前将桌子上盛放大印的盒子打开,取出了大印,递给了李承乾,李承乾在圣旨上加盖了大印之后,便将圣旨给了临安。

    “去宣旨吧,你亲自去。”李承乾说道。

    “是。”临安双手捧过了圣旨,躬着身子应声。

    接了圣旨之后,临安带着宣政殿的两个内侍就去了苏贵妃的宫中。

    至于这圣旨,一会儿还要回来去一趟礼部,到时候封后大典之上,这份圣旨还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念一遍的,这才算是昭告了天下。

    介时,长安城内,也会张贴皇榜告示。

    皇帝封后,这也是大事,百姓们须得知道,大唐的新皇后的人选了。

    “圣旨到~~~”

    苏贵妃的宫中,临安人没到,声音先是传到了殿中。

    苏贵妃赶紧带着宫女从宫殿之中出来迎接圣旨,她能听得出来,这是临安的声音。

    临安市李承乾身边儿的贴身太监,他亲自过来传旨,一定是大事。

    “臣妾恭迎陛下圣旨,陛下万年。”苏氏率先跪在了地上,她身后的宫女太监也是跪了一地。

    “贵妃苏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自朕储时,入选东宫,誉重椒闱,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弗离朝夕。少而婉顺,长而贤明,行合礼经,言应图史。承戚里之华胄,升后庭之峻秩,贵而不恃,谦而益光圣情鉴悉,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每垂赏叹,遂以苏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临安高亢的嗓音念完了李承乾写下的这道封后的圣旨。

    跪在地上的苏氏当听到圣旨的半段的时候,她的心跳就已经开始加速了,当最后一句话从临安的口中念出的时候,这件事儿,便如同巨石落地一般,定下了。

    一道封后的圣旨下来,苏贵妃便是大唐的皇后了。

    她等这一天不知道已经等了多久了,或许,从她还是太子妃的时候,就已经有期待了,后来李承乾顺利继位,她成了贵妃,但是却不是皇后,这是她心中的遗憾。

    现在,李承乾将这份遗憾给补上了。

    苏贵妃,不,现在应该是苏皇后了,苏皇后的心里是高兴的,甚至要喜极而泣,但是面上不能露出来,她还是要端庄自持的。

    “臣妾领旨,叩谢陛下天恩。”苏贵妃跪在地上,对着圣旨,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希望() 
“恭喜皇后娘娘。”临安面带微笑的将圣旨双手递给了苏皇后:“皇后娘娘,陛下已经着礼部操持娘娘的封后大典了,想必再过些时日,娘娘可就有的忙了,还望娘娘提前准备。”

    “临安相公提醒的是。”苏皇后笑着说道:“珠玉,去为本宫准备一些东西,送给临安相公,还有另外的两位公公。”

    临安的这声皇后娘娘叫的让苏皇后心里更是欢喜了。

    “是,奴婢这就去准备。”珠玉应声道。

    “多谢皇后娘娘赏赐。”临安躬着身子说道。

    他身后的两个内侍也躬身行礼:“多谢皇后娘娘赏赐。”

    临安和两个宣政殿的内侍在苏皇后这边领了赏赐之后,也就回了宣政殿,他还要回到李承乾的身边儿伺候着呢,而且,在苏皇后宫中发生的事儿,还有苏皇后的反应,他也是要老老实实的禀报上去的。

    给临安十个胆子,临安也不敢隐瞒李承乾。

    他是个太监,是身子残缺之人,他的荣辱,他的荣华富贵,他所得到的尊敬,全都是来源于皇帝,皇帝才是他的背后之人,他的靠山,这些事,他都拎得清楚。

    隐瞒谁,也不能隐瞒皇帝,这就是身为皇帝贴身太监的准则。

    别人可以打破这个准则,但是皇帝的贴身太监不行。

    回到了宣政殿之中,刚一进宣政殿的大门,李承乾的声音就传到了临安的耳朵里。

    “回来了。”

    “是。”临安赶紧上前,走到李承乾的身边儿,听着李承乾的吩咐。

    “那边是什么反应?”李承乾问道。

    “皇后娘娘感念陛下恩德,奴婢跟着陛下沾光了,领了不少赏赐。”临安说道。

    “你改口倒是快。”李承乾笑着说道:“既然是皇后赏赐给你的,你就收着吧,也算你老实。”

    临安主动将收赏赐的事儿告诉李承乾,李承乾心里对他还是挺满意的。

    “封后大典的事儿就让礼部去操持,后宫那边儿有个准备也好,省下的,朕就不操心了,但是封后大典之前,朕还有事儿让你去办。”李承乾说道。

    “陛下请吩咐。”临安躬身说道。

    “派遣几个暗卫出宫去。”李承乾抬起头来说道:“盯着王家,至于宫里的王胜,你经常过去看看,可别让他死了。”

    “是。”临安应声。

    “还有,召大理寺狄仁杰进宫。”

    “是。”

    临安的心现在跳的很厉害,陛下跟他说的事儿,全都是有关王家的,还要让王胜好好的活着,又召见了狄仁杰,看来,陛下这是要动王家了。

    现在整个朝廷上下,世家官员定罪,全都是大理寺那边儿办的,自从狄仁杰上任之后,现在的大理寺可是风光的很。

    但是风光归风光,也是招人恨啊。

    临安老老实实的按照皇帝的吩咐去办事了。

    看来,在封后大典之前,朝廷还有一番动荡啊。

    苏皇后的宫中上下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与前面宫中的压抑气氛截然相反。

    前头宣政殿是因为要处置世家,所以气氛都是紧绷着的,而苏皇后的宫中,则是因为她被封了皇后,宫中有喜事,所以才显得喜气洋洋。

    “娘娘,咱们陛下心里还是有您的,只是先前朝廷堆积了这多事儿,这道旨意才延后了这么长的时间。”珠玉扶着苏皇后从外头走到了寝宫之中。

    “对了,最近陛下那边儿可有什么消息?之前我还担心,厥儿贸然去找陛下,陛下心里会不悦呢。”苏皇后说道。

    “陛下那边儿倒是没有什么动静,殿下过去之后,也没有个什么结果。”珠玉说道。

    “这是好事啊。”苏皇后脸上的笑意更甚。

    “只是殿下那里,估计得伤心好一阵子呢,奴婢心里有点儿担心,担心殿下转不过这个弯儿来,会想不开。”珠玉说道。

    “要是他真想不开这件事儿的话,那厥儿可就是太令本宫失望了,就算是脑子再直,也应该想明白陛下的意思啊。”苏皇后说道:“陛下没有答复厥儿,也就是说,厥儿的这件事儿,是不成了,但是随后呢,陛下下了这道旨意,本宫成了名正言顺的皇后了,那厥儿就是名正言顺的嫡子,是陛下的嫡子,这一下子,就把身份给抬上去了,任宫外的那位王爷再怎么厉害,身份还是不是被厥儿压了一头?”

    一边走着,苏皇后一边儿与珠玉聊着。

    “陛下的心思,咱们能猜到一些,但是也猜不准,毕竟,现在事情还不是板上钉钉啊,要是十成十的准了,厥儿的旨意,应该也要下来。”苏皇后说道:“所以,眼前,仍旧不可懈怠,至于厥儿的事儿,你去帮本宫过去穿句话,他的那件事儿,以后就不许再提了,这可是他父皇对他天大的恩典,可不能不知好歹。”

    在苏皇后看来,李承乾是拒绝了李厥娶玄悦的,这说明,李承乾也觉得玄悦的出身配不上李厥,想要给李厥更好的,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又被封了皇后。

    就眼前种种迹象看来,李承乾是给了苏氏极大的希望。

    这希望就是,李厥能被立为太子。

    宫中忙了起来,礼部也忙了起来,紧接着就是大理寺也忙活了起来。

    现在的长安,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片和谐,但是朝堂上的官员都知道,表面上越是平静,隐藏在平静下的这份波涛,就越是汹涌,汹涌都能够将人卷进去就出不来,让人死无葬身之地。

    苏州城,官衙之中。

    郑安自上任苏州刺史以来就是一直住在官衙里的,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位能臣,一位干吏,事实上,外人的看法是对的。

    “老爷,玄公到了苏州之后,也没有做什么事儿,就是整天带着自己手底下的人在苏州城转悠,今儿个去酒楼吃饭,明儿个就去戏园子看戏,后天说是要到苏州郊外去打猎。”郑安身边儿的人禀报道:“一天到晚,也没见玄公干什么正事儿。”

    “这位国公爷,真是越来越让人摸不透了啊。”郑安放下手中的书卷,叹息一声。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玄世璟在苏州() 
“大人,属下要继续注意着齐国公那边儿吗?”郑安身边儿的人问道。

    “继续看着吧,另外,一定要注意好苏州城的治安问题,齐国公在苏州境内,一定不能出什么事儿,前车之辙啊,不然的话,咱们的麻烦可就大了。”郑安说道:“像之前沂州城外那样的事儿,可不能在咱们的地界上发生啊,因为这件事儿,陛下已经震怒了。”

    虽然郑安是外放,但是对于长安城那边儿的消息,他还是很敏感的。

    王胜可是被带回了长安城,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