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8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试的成绩也如同当初会试的成绩一样,被吏部派来的官员贴在了书院牌坊边上的告示栏之中,这一次吏部的官员到来与上一次又是不一样的,这一次敲锣打鼓更热闹了。

    他们不但是来张贴成绩单的,还要到状元和探花的家里报喜。

    这两人的家里霎时间就热闹了起来,邻里乡亲都聚集在门口,等着吏部的官员拿了赏钱离开之后,这些人才聚集在了人家的院子之中,拱手道谢。

    庄子上的庄户生活条件好了,家里也有余钱了,对于这样的喜事,自然要表示表示的,因此,当场就决定,晚上要开宴席了。

    状元家里和探花家里一合计,乡里乡亲的,宴席凑在一起开,花费两家均摊!

    四邻八舍的也不好意思空着手去吃宴席,于是就送了不少宴席能用的东西去,还有食材,邻里乡亲的妇人家也到两家去帮忙,少有的,庄子上的庄户家里能这么开宴席的,以往能这么开宴席的,只有家里的儿子成亲的时候这般热闹。

    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啊,金榜题名时,这就有了。

    自家的孩子摘了状元,摘了探花,家里也捉摸着,要在庄子上的姑娘之中,为自己家的儿子挑选一个合适的姑娘了。

    倒是没有想着要去攀高枝什么的,庄子上的姑娘就挺好的,知道勤俭持家,也是贤良淑德,要知道那些官宦人家的姑娘,一个个的都是大小姐来着。。。。。。。

    庄子上的庄户的思想,还是很朴实,状元和探花,瞬间就成了庄子上的香饽饽了,这第二天,家里的门槛儿都要被媒婆给踩断了,都是来介绍姑娘,给人牵线搭桥的。

    但是庄子上的状元,身上已经有亲事了,虽然高中了,但是也没有要推了亲事的意思。

    中了状元就看不起人,以后还能在庄子上混吗?

    人家是要等朝廷指派了差事,稳定了下来之后,就要将定了亲事的姑娘娶进门的。

    玄世璟在府中听说了这消息之后,也为自己的学生高兴,就说嘛,书院的第一批学生,怎么可能培养出人品不好的学生来,要知道当初在明德书院教授这第一批学生的时候,学生的品德可是被重点关照过的。

    如今自己的这个学生,已经是金榜题名时了,等过一段时间,也要洞房花烛夜了,大登科,小登科,齐了,双喜临门,可喜可贺。

    “钟叔。”玄世璟来到偏院,见到了钟子朔。

    “老爷有何吩咐。”钟子朔躬着身子问道。

    “过段日子,庄子上的张盛不是要成亲吗?提前准备一份贺礼,还有,提前送些银钱过去。”玄世璟说道:“小登科,怎么说也得办的热热闹闹的。”

    “是,老爷放心。”钟叔应声道。

    张盛就是那个中了状元的学生,中了状元,家里要置办宴席,也耗费了不少钱财,加上书院也勒令学生,即便是毕业为官,也不能收取那些别人送来的钱财,因此,张盛家里这两天,可以说是只进不出了,当然,邻里街坊送来的礼物就另算了,那是一份份沉甸甸的心意。

    办一场宴席,就花费了不少钱,如今朝廷还没有给这些人安排差事,所以也谈不上俸禄收入,想要婚事办的热热闹闹的,玄世璟不出手,怕是有些困难。

    虽然四邻八舍也会帮忙,但是大多都是送东西的,直接送钱的少,即便是有,多半也是不够的。

    好歹张盛也算是玄世璟的学生了,玄世璟这个当老师的帮着学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就算玄家这般帮着张盛大包大揽的操持,别人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但是玄世璟马上就要出征了。

    在玄世璟出征之前,学生们的成绩,也算是给了玄世璟一个喜头了,让玄世璟的心情很好,兴致很高。

    在庄子上依旧沉浸在庄子上的孩子考中了状元和探花的热烈气氛下,玄世璟默默的收拾好东西,去了长安,这一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到庄子上来了,因为要出征了。

    玄世璟走的很早,早上天还没亮就出发了,常乐和高峻都要陪着玄世璟一同去,这是家里人的一致通过的,送行就在玄家大宅的大门口,没有惊动太多的人。

    玄世璟与家人告别之后,就上了马车,常乐和高峻坐在马车的前车架上,而后马车朝着长安城缓缓驶去。

    告别的时候说的话,千篇一律,玄世璟也不是第一次出征了,即便如此,在离别之际,总是听不够的,嘱咐不够的。

    玄世璟坐在马车之中,马车行驶在官道上,因为走的很快,所以马车颠簸的厉害,即便这样,玄世璟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回国神来,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可能就仅仅只是单纯的发呆吧。

    都说夜里是人最感性的时候,这会儿天还没亮呢,又是经历与家人离别之后,发呆也是正常。

    一个半时辰,到了长安城,依旧没有进入长安城之中,而是绕道去了大明宫,军队的集合也是在龙首原上。

第九百百十一章 出征() 
反正都是要往北面走,龙首原在长安城的北面,倒是更方便了。

    玄世璟到了重玄门的时候,天已经大亮,本是该上朝的时候,但是今天因为大军出征,所以李承乾率领着文武百官在重玄门的城楼上,为将士们出征送行。

    阿史那·思摩和契苾何力比玄世璟来的更早,两人皆是披盔贯甲,阿史那·思摩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看上去仍旧是老当益壮,习武之人的身体比寻常人更要看年轻。

    虽然是将军,但是这么多年,也不是一直都要在外头,在战场上,所以不显沧桑,自从阿史那·思摩和契苾何力在大唐任职之后,鲜少有上战场的机会,大唐的战争,大多都是对外,朝中将领就将军中的职位瓜分的差不多了,而且,原先打高昌,打薛延陀,尤其是打薛延陀的时候,更不会用他们了,不是怀疑他们对大唐的忠心,只是理解他们不愿意将刀对向几天前还是亲密的盟友。

    但是现在不同了,薛延陀经过了上次与大唐之间的战争之后,铁勒等部与薛延陀之间的关系,也早就淡了下来。

    都是一同降唐的,结果薛延陀反了,差点儿连累了铁勒,若是契苾何力率领着铁勒还与薛延陀交好的话,那就有问题了,若是接下来薛延陀还不老实的话,契苾何力再去打薛延陀,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玄世璟出门之前,就已经换好盔甲了,虽然是乘坐马车来的,但是在到重玄门之前,就下了马车,骑上了战马。

    玄世璟胯下的战马也是有来头的,当他骑上去之后,才知道,原来晋阳的那匹狮子骢是匹母马。。。。。。

    狮子骢是大宛的千里马,这样的马的血脉培育出来的战马,自然也是不凡。

    玄世璟作为一军主将,从时间上来看,来的可是一点儿都不算早。

    在军队前刚刚站定,城楼上的李承乾就走到城垛边儿上,目光扫视过下方的军队,目光对上玄世璟,见到了玄世璟轻轻点头。

    军队之中高高竖起的旌旗迎着晨风猎猎作响,李承乾的声音,如同自带扩音器一样,传到下方将士们的耳朵之中,也只有李承乾知道,站在城垛上朝着下面说话,要暗戳戳的憋足了多少力气才能出现这样的效果,表面上还要不动声色,表现的风轻云淡。

    当然,没能指望有多少人能够挺清楚李承乾讲话,只要城门楼下的人能够听到声音就足够了,一般来说,大军出征,天子是不会这么站在城门楼上讲话的,但是李承乾不是天子啊,他是太子,大军出征之前,露一面,鼓励士气还是可以的。

    该说的话,在出征之前早就已经说过了。

    随着军队的三声山呼海啸,大军就可以正式的开拔了。

    玄世璟和另外两位将军走在前头,高峻和常乐作为玄世璟的护卫,就走在三人的身后,军中的一些中级将领,都是领着所属的各部,随着前面的人走。

    当然,这只是行军开拔的队形,等走着走着,三个领头的就可以到中军去了。

    没见哪个军队,是指挥着在前面给军队开路的,那是前军或者是先锋军要做的事儿。

    阿史那·思摩和契苾何力不是第一次见玄世璟了,之前在长安的时候,逢年过节在宫中,他们都能见面,只是能聊天说话,这还是头一次,无外乎这两个人一顿夸赞玄世璟了,什么年轻有为,什么功名赫赫之类的。

    玄世璟的确年轻,也的确,在同龄人之中,玄世璟的资历往明面上一摆,能吓到不少人,这两人夸赞玄世璟,说的也是实话了。

    玄世璟也只能谦虚连连摆手推辞,两人的年纪都比玄世璟大,听他们这么夸自个儿,玄世璟心里觉得不得劲儿,尤其是阿史那·思摩,怎么说也是大唐的君王,从品轶上来说,可是跟李孝恭一级的。

    “阿史那将军有多久没有回过草原了?”闲聊的时候,玄世璟看向阿史那·思摩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阿史那·思摩感慨一声:“有十多年了吧,现在族人都在大唐的土地上,我大部分的时间,也都是一直在长安。”

    “那将军的族人,在长城内生活的可还习惯?”玄世璟又问道。

    阿史那·思摩摇了摇头:“或许不习惯吧,都是从草原上来的,虽然现在有了自己的地,学着种地,但好歹都是草原上的人,自由惯了,日子过的也不说好些。”

    “若是还有机会让将军的族人们回到一个和平安宁的草原,不知将军觉得如何?”玄世璟问道。

    虽然大唐将草原上的突厥打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但是始终都没有办法真正的将草原的地盘掌控在手中,先前不是没有在草原上设置过都护府,只是后来的确是寸步难行了,也就放弃了那地方,草原上不是辽东,不是熊津,没有办法将土地弄成关中的这般模样,去给百姓们种地,而且中原的百姓有故土情节,也不会背井离乡的到草原上去种地。

    先前一直都没功夫去注意草原,这次要到安北都护府了,玄世璟才又重新将目光放到草原上。

    工学院那边的织机也已经开始改进了,需要大量的羊毛做试验,这次玄世璟到安北都护府去,顺便去从草原上弄点儿羊毛回来,织机要是改进成功了,那草原上的羊毛可就成了好东西,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到时候还怕大唐拴不住草原上的牧民?

    羊毛,奶牛,每天一杯奶,强壮大唐人!

    不过,这个目标可不好实现,这会儿没有什么合适的杀菌密封技术,草原上即便是有新鲜的牛奶,想要运送到关中,也是个大工程,得想个合适的办法才是。

    路总要一步步的走出来,只要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慢慢走就是了。

    听到玄世璟问这个问题,阿史那·思摩摇了摇头,说道:“草原上不可能有和平安宁的。”

第九百八十二章 图谋草原() 
阿史那·思摩的意思就是,即便是草原上的部族不跟大唐打仗,那部族之间也会有冲突,为了肥沃的牧场,为了干净充足的水源,部族与部族之间会大打出手,强大的部族吞并弱小的部族,即便是不吞并,弱小的部族依附于强大的部族,然后每年都要献上牛羊和其它值钱的东西,而后草原上随着部族之间的吞并发展,强大的部落会越来越强大。

    以前的突厥就是这么发展起来了,发展起来之后,建国,然后与中原冲突,打得过,中原就要倒霉了,打不过,被中原反打,若是内部同心合力,无非就是继续蛰伏下去,若是心不齐,一场大战下来,也容易造成内部分裂,不然东西突厥怎么来的?

    其实草原上的情况与中原大致上还是差不多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只是草原上想要强大起来,实在是太简单了,就一个字儿,打!

    一边打一边抢,没本儿的买卖,迅速发家致富,骑上马,在草原上那就是来去如风。

    所以阿史那·思摩说,草原上就从来没有和平的时候。

    现在的草原,也只是表面和平而已,因为他们的南边有一个他们不可能撼动的大唐在盯着,有大唐看着,草原上的各个部族之间,才安然无恙,因为一旦要打,挨打的肯定要跑到长安城来嘤嘤嘤,让大唐出面调和。

    大唐都出面了,草原上的那些部族敢不听话吗?不听话,那就是想要挨揍了。

    至于草原上的大的部落想要一拳一个嘤嘤怪,大唐绝对会一脚一个一拳一个嘤嘤怪。

    当初可是你们把大唐的皇帝陛下捧到天可汗的位子上的,天可汗说的话不好使,这不是找揍是什么?

    “万事无绝对啊。”玄世璟笑道:“假设呢?假设草原上真的和平了下来,将军和昔日的旧部,愿意回到草原上去吗?”

    “假设真是如此的话,当然愿意,毕竟草原上才是我们的故乡啊,故乡情结,不仅仅是汉人有。”阿史那·思摩说道。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阿史那·思摩的那些部族,从小就是在草原上长大的,是草原养育了他们,是长生天庇佑了他们,若是能在草原上安稳的过下去,又何必让他们这些游牧人到关中定居呢?

    这与他们先前的生活方式太不一样了,花费了这么多年,有些习惯,还是难以改正的。

    至于玄世璟将主意打到阿史那·思摩的族人头上,也是因为他们在长城内居住了已经这么多年了,大部分都已经被汉人给同化了,不要小看汉人的同化能力,在玄世璟原本的那个年代,即便从边陲地区来的,在家乡从不吃猪肉的,到了中原腹地,过上个几年的功夫,照样荤腥不忌,从早前在饭店里吃饭另外摆一张小桌子单独布菜,到后来的大家同坐在一张大桌子上喝酒吃肉,这就是同化,以往这种人在中原地区开饭店,赚到的酒水钱都要拿出来,然后捐献给寺庙,后来。。。。。。。时间长了,就全都存到自己的名下去了。

    阿史那·思摩的族人都已经被中原的百姓同化了这么久了,再放到草原上去,也就没有多大的威胁了,至少威胁要比现在草原上的人要小的多,正好用来为工学院提供羊毛。

    等到织机改造完毕,推广开来,草原想要离开大唐的怀抱,也难了,大唐就算使劲儿推,拿脚踹都踹不走他们。

    “将军放心就是,草原上,会和平下来的,至少有大唐在,乱不起来。”玄世璟笑道:“到时候在下亲自为将军的部族挑选一块丰沃的草场,让将军的部族回到家乡,过上比现在还要优渥的日子。”

    玄世璟的这话,阿史那·思摩就当是玄世璟在敷衍自己了。

    “还有契苾何力将军的部族,反正都是草原上的人,一样。”玄世璟笑道。

    契苾何力微笑着,点了点头。

    玄世璟看他们两个的表情,就知道,他说的话,他们两个肯定不信。

    也是,红口白牙,空口无凭,说什么都简单,要落实,肯定有诸多难处。

    “现在长安城工学院那边,需要大量的羊毛啊,两位将军也知道,这玩意儿,就只能到草原上去弄,所以,这也算是给草原上的人,找了个生财的路子。”玄世璟笑道:“将来对于羊毛的需要,只会有增无减,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下才会如此信誓旦旦的说,给两位将军的部族找个好地方,找个好出路,不然是不敢大放厥词的,毕竟这事儿,肥水不流外人田呐。”

    长安城工学院的名声这两人是知道的,人在长安,多多少少都知道工学院的厉害之处,既然玄世璟说,这事儿还牵涉到了工学院,这就说明,工学院那边的工匠,是不是研究出了什么新鲜东西,而且需要大量的羊毛,以后还要推广开来。

    不然为什么羊毛会需要的越来越多呢?

    “玄公说的可是真的?”契苾何力神色认真了起来,看向了玄世璟。

    玄世璟笑着点点头:“当然是真的,工学院的学生们,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那工学院现在所需要的羊毛,玄公是否可以考虑铁勒部?”契苾何力问道。

    “当然可以。”玄世璟笑道:“今日见到将军,这才想起来,将军的部族,现在仍旧在草原上呢。”

    先前他与契苾何力也不熟悉,工学院即便是需要羊毛,也是商队那边,从草原上的部族随意收购过来,送到长安的,现在认识了契苾何力,从铁勒部收购,顺带着还给商队打通了一条路子。

    契苾何力是大唐的将领,但是也是铁勒的首领啊,虽然不能称呼可汗了,但是首领的实际权利,还是有的,这也不得不说,大唐对于这些投奔大唐的人,待遇是真的好,也是真的愿意开放胸怀接纳他们,相信他们。

    他们对大唐忠心,也是因为大唐如此,给予了他们极大的信任。

第九百八十三章 背后暗藏着的危险() 
大唐这么做,也是有好有坏吧,坏的是人的心思,人的贪欲,大唐对他们好,有的人见到利益之后,转眼就能将对他们的好保住脑后,而像契苾何力和阿史那·思摩这样死心塌地追随大唐的将领,还是少。

    正是因为知道的多了,所以玄世璟以往才觉得,大唐这样做挺亏的,但是亲身经历了,看到了,身处在这个圈子之中,坐在了一定的位子上才发现,大唐这么做,其实也挺好的,不然长安城也不会有这么高的地位,长安城也不会成为整个亚洲的中心,甚至是现如今这整个世界的中心。

    大唐一直在用他无限包容的胸怀不断的接纳着外来的事物,而玄世璟这些作为臣子的,作为这一个庞大的帝国的掌舵人群之中的一个,他的义务就是要帮着大唐辨别外来的这些事物的好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说起契苾何力的铁勒部,铁勒部在草原上居住的地方离着薛延陀还挺近的,毕竟当初铁勒部为了逃避突厥的压迫,依附于薛延陀,离得近也是理所应当的,铁勒向薛延陀进贡牛羊,而若是突厥来犯的话,那两部就会共同抵御突厥,虽然是两部共同出兵,但是大头都是在薛延陀身上,谁让薛延陀的部族比铁勒要大呢。

    契苾何力这个铁勒的可汗都到大唐来做官了,大唐对铁勒部那肯定是像儿子一样好啊,既然整个铁勒部对大唐如此忠心,那帮帮他们也无妨。

    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