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8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熊津那地方乱不乱,就看倭国那边会不会与新罗联合出兵了,只要倭国不出兵,新罗是不会轻举妄动的,现在这仗不打,只要倭国不动就是了。”玄世璟说道:“倭国孝德病重,前女王皇极蠢蠢欲动,想着复辟,若真让她复辟成功,以那女人的野心和胆量,肯定会与新罗合兵,在熊津找麻烦,这样一来,大唐熊津那边,定然会起烽烟,所以这事儿的关键在与孝德与那位女王之间的争斗。”

    原本玄世璟觉得孝德是个明白人,明白人活太久对邻居可能没什么好处,但是短时间看,还是这个明白人活着好处大一些,所以,孝德一定得多撑上一段时间,至少要撑到松赞干布死去,要走在松赞干布后头。

    松赞干布和孝德两人都是病重,但是要是真病死,先后顺序很重要,对于大唐的威胁,现在来看,还是西边儿比较多一些,至少现在大唐的士兵虽然经过严格的训练,想要打到高原上去,还是差一点儿的。

    吐蕃那边,也就是借着天时地利,对上大唐,有先天的优势,这点儿让人没办法,除非让大唐的士兵适应了高原的气候,能够在高原上训练,适应了之后,再准战争,这才靠谱,否则与吐蕃打起来,在边境,几乎都是小打小闹,人家不下来,咱们上不去,上去之后,高原反应的损失比打仗还要厉害。

    事儿总得一件一件的摆平,要是两件凑一块儿去了,麻烦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了,要是倭国孝德跟松赞干布死一块儿去了,大唐得多操心。

    “倭国的孝德什么时候死,这也不是咱们能够把握的,要想让他早点儿死,那倒是可以想想办法,但是让他活的时间长一点儿,这没办法。”李承乾说道。

    “生死有命,阎王让他三更死,谁都不能留他到五更。”玄世璟说道。

    “那对于这件事儿,你有什么法子?”李承乾问道。

    “摁住吐蕃。”玄世璟说道:“如今大唐的士兵虽然训练有素,但是应对高原战争,这是先天的劣势,不可硬碰硬,所以即便是要打,也要先解决东边,至于吐蕃那边,按照咱们中原的规矩,立嫡立长,松赞干布的儿子虽然死了,但是不是还有孙子吗?小孩子啊,就如同一张白纸,就看大人们怎么教导了。”

    听到玄世璟的话,李承乾点了点头,没错,若是松赞干布死了,他的孙子继承赞普的位子,的确比他那个小妾的儿子继承赞普的位子要好的多,如今吐蕃的百姓极其敬重文成公主,等松赞干布的孙子继承在那普的位子之后,可以由文成公主从旁教导,这样一来,大唐与吐蕃之间,至少还有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安稳日子,这么长的时间,收拾一个新罗和倭国,足够了。

    不求吐蕃那边没有动静,只求这动静能够来的晚一些,越晚越好。

    “但是既然有了这个势头,大唐也需要提早做准备才是啊。”李承乾说道。

    玄世璟点点头:“没错。”

    “要不,一会儿你跟我去见父皇?”李承乾说道。

    玄世璟摇了摇头:“不了,殿下一人去足矣,你我二人一同面见陛下,这风声,还捂得住吗?”

    “父皇召见了舅舅他们一干重臣,这动静也不小。”李承乾垂眸笑道。

    “算了,既然知道没有多少安稳日子能过,更得抓紧时间享受这不操心的日子才是,陛下那边,殿下过去就可以,臣还是留在东宫吧。”玄世璟笑道。

    李承乾见玄世璟不愿去,也就不再强求了,将东宫的事情暂且都交给玄世璟之后,李承乾自己去了宣政殿。

    李承乾去到了宣政殿的时候,李二陛下依旧与几位大臣在殿中议事,在外头等了良久,里面才完事儿,大臣们出了宣政殿之后,见到李承乾在宣政殿外候着,纷纷健力,李承乾也是拱手一一回礼。

    待人都走了之后,李承乾这才进了宣政殿。

    “儿臣拜见父皇。”

    “无需多礼。”李二陛下揉了揉自己的脑袋,似乎方才与几位臣子的商议,很是让他费脑筋。

    “父皇可是为了倭国和吐蕃密探传回来的消息而烦恼?”李承乾小心翼翼的问道。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是啊,朕方才召见了他们几个,问了问他们的看法,一时之间,难以决策,好在此事也暂且只是出现了个苗头,离着事情的发展,还有一段时间,因此也不着急立马做决定。”

    虽是如此,但是几位心腹大臣的回应,却是让李二陛下有些头疼,他自己心里一时之间,也难以决策,都是从为了大唐好的出发点出发,各人有各人的见解,有的是为了大唐,有的,是为了他们自己。

    不管以往如何,现如今大唐已经与以往不一样了,所以,大臣们考虑的也都不一样了,这一帮原先跟在李二陛下身边的旧臣,到底还是老了,年纪越大,越是谨慎,圆滑越多,冲劲儿越少,没了当年的锐气了。

    而李二陛下呢?虽然坐在皇帝的位子上,但是心中的雄心壮志,却是依旧不减当年,有一颗年轻的心,却是身体跟不上了。

    “父皇让儿臣给小璟说此事,方才儿臣在东宫书房之中,与小璟商讨了此事。”李承乾说道:“儿臣觉得,小璟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

    “嗯?璟儿说什么了?”李二陛下问道。

第八百三十三章 重担压垮人() 
玄世璟能想到的,李承乾能想到的,李二陛下自然也能想到,松赞干布病重的消息传到李二陛下耳朵里的时候,关于吐蕃下一任的继承人,李二陛下心里就有盘算了,与玄世璟想的一样,连李二陛下也觉得,若是松赞干布真的病死了,继承赞普位子的,怎么说也得是他的嫡孙,而不是妾室所出的儿子。

    “嗯,你能想到这些是好的。”李二陛下说道:“世事不可料,松赞干布的生死,不是咱们能够说的准的。”李二陛下说道。

    其实也可以是他们说的准,不能让一个病人活下去,还不能让他痛快儿的早点儿死吗?显然,李二陛下并不打算用这些手段。

    不管怎么说,松赞干布这一辈子,对大唐,心向往之,与大唐交好,主动求和亲,虽然当初与大唐在边境有摩擦,但是与大唐结亲之后,也是前尘往事不再提及了,当初王玄策打阿罗那顺,还是吐蕃借的兵呢,现在人家病重,大唐背地里搞些小动作,弄死人家,不地道。

    虽然会死,但是病死跟被大唐弄死,这是两码事。

    至少李二陛下是不想在背后下黑手了,天若想收他,他活不了,天若不想收他,他也死不了。

    “儿臣在东宫与小璟说起此事,结果最好的办法,便是如此。”李承乾说道。

    “若是平安无事,这是最好的,若是真的有什么动静,这法子也是最合适的,最差不过打仗,大唐不怕打仗,但是打起仗来,不管输赢,对于百姓,对于将士,都会有损失,现在啊,不管是百姓还是将士,损失了,朕心疼。”李二陛下说道:“所以,此事暂且不着急,但是须要密切的关注着三方的动静,承乾啊,此事朕就交给你了。”

    “是,儿臣定当尽心竭力。”李承乾拱手应声道。

    这件事可不算是小事,将这么重的担子交给李承乾,李二陛下现在是真正的开始要让太子来肩挑大唐的重担了。

    若是之前只是培养,那么从去年开始,便是开始检验太子的能力了,之前太子的作为,虽然有让李二陛下不满意的地方,但是毕竟是太子,是自己的儿子,有什么不妥之处,他这个做父皇的可以教导,可以纠正。

    早发现问题及早的教导纠正,这总是好的。

    李二陛下也是越发的感觉许多事情,自己已经力不从心了,不然,这样的事情,也不会交给李承乾去操心了。

    但是他是皇帝,现在的大唐之主依旧是他,不管如何,即便是身体力不从心,但是表面上,他也不能让任何人看出来。

    “若是这事有什么难处,尽管与朕说,但是消息暂且不要走漏,让璟儿多为你出谋划策一些,朕身边的人,随你调用。”李二陛下说道。

    “是,儿臣遵旨。”李承乾应声道。

    “无事了,退下吧。”李二陛下挥了挥手。

    “是,那么,儿臣就先告退了。”李承乾拱手行礼,之后,退出了宣政殿。

    李承乾离开之后,宣政殿的大门被关上,殿中只剩下了李二陛下和德义两人,李二陛下这才松了一口气,而后咳嗽了几声,倚在了龙椅上。

    旁边的德义赶紧上前,拿起茶水和丹药,递到李二陛下手中。

    这丹药到是正经丹药,是太医院开的房子,给李二陛下治病调理身体的,也正是因为老毛病了,李二陛下的身体才一日不如一日,现如今一天都离不开这药丸子,德义得随时备着,以备不时之需。

    吃了药,缓了好一会儿,李二陛下的神色之间依旧带着肉眼可见的疲惫。

    “陛下,要不先休息一会儿吧。”德义见李二陛下面带疲惫,面色也不怎么好,温言说道。

    “这一桌子奏折,事情还等着朕处理呢,如何歇息?无妨,朕心里有数。”李二陛下说道。

    德义瞧在眼里,但是也心疼李二陛下的身体,但是李二陛都发话了,他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奏折处理到一半,李二陛下突然之间一阵头晕目眩,趴在了桌案上,可是把德义个吓坏了。

    “来人!快宣太医!”

    喊完之后,德义赶紧让门外的小黄门进来,与自己一同,将李二陛下扶到偏殿,安置在了床榻之上,宣政殿门口的另外一个小黄门则是飞奔去了太医院,将太医找了过来。

    将李二陛下扶到了床上之后,德义守在床边,对着小黄门说道:“速去通知皇后娘娘。”

    “是。”小太监应声,而后出了偏殿,朝着长孙皇后的宫殿跑去。

    长孙皇后得知李二陛下晕倒的消息之后,迅速带着两个贴身的太监和宫女来到了立政殿这边,进了偏殿,而德义见到长孙皇后进来之后,离开床边,向长孙皇后行礼之后,便站在了一边。

    长孙皇后则是坐在了床沿上。

    “太医呢?”长孙皇后问道。

    “回皇后娘娘,已经着人去请了稍后就到。”德义躬着身子说道。

    毕竟长孙皇后的宫殿离着宣政殿这边比较近,而太医院离着远,自然不如长孙皇后来的快。

    少顷,太医院的几个太医都来到了宣政殿的偏殿之中,进来之后,来不及行礼,长孙皇后便打断了他们,让他们立即为李二陛下诊治。

    几个太医,轮流上前把脉,把脉完之后,站在一起,商讨了几句,随后太医院的院正站了出来,拱手说道:“皇后娘娘,臣几人为陛下把脉,陛下此番昏迷,是因这几日操劳过度,加之陛下本身身子就有旧疾,身子虚不受补,因此才会突然昏厥。”

第八百三十四章 守候() 
李二陛下的身体可不仅仅是早年征战的伤,还有先前被忽悠着吃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丹药留下的隐疾,再加上祖传的风疾,说句不好听的,李二陛下的身体,现在是外强中干,表面看上去没什么事儿,但是内里早就已经千疮百孔了。

    早些时候,也只是吃药,平日里小心谨慎的养着,反正是根除不了的,只能养着,现在一复发,晕厥过去,想要找个病根都无从下手。

    如今的大唐,百尺杆头更进一步,这一步虽然迈出去了,大唐也开始全新的发展,但是全新的发展带来的,是更多的事情,那些零零散散的琐碎的事情有大臣们处理,一些大臣们拿不了主意的就一本奏折上奏到李二陛下这边,李二陛下就得给批复,事情多了,要处理的也就多了,再加上朝臣之间偶尔的意见不合,一地鸡毛,李二陛下如何不累?

    不仅仅是身体上赶到劳累,更是心累。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二陛下的身体能好的起来才是怪事呢。

    “那可有什么法子?还有,陛下何时能醒来?”长孙皇后问道。

    “这”几个太医面面相觑、

    “怎么?有什么不好说的?”长孙皇后眉眼之间的怒气渐现。

    “不,皇后娘娘误会了,陛下何事醒来,臣等也拿不定主意,现在唯有以银针,为陛下先针灸一番,至于陛下何时醒来,约莫是休息足了,就醒了吧。”

    说白了,就是累的。

    长孙皇后这才平复了面色,点了点头,让太医迅速为李二陛下下针。

    精通针灸的太医提着箱子走到李二陛下的床榻之前,开始准备为李二陛下针灸。

    自从上一次宫中清洗之后,显然宫中的条件宫女们都老实得多了,没人再敢传话给外头,李二陛下病倒的事儿,也是隔天李承乾才知道。

    李承乾从宣政殿离开也不过就一个时辰半个时辰的功夫,李二陛下就晕倒了,李承乾何曾想过,自己一走,自己的父皇就累到了呢?

    宫里的人不敢传消息,李承乾整日在宫中,到了晚上的时候,长孙皇后那边才传话让李承乾到宣政殿的偏殿来。

    这会儿,李承乾才知道自家父皇累到了。

    长孙皇后将李承乾叫到宣政殿的偏殿,也是因为李二陛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醒过来,若是明儿到了早朝的时候仍旧如此的话,就需要李承乾这个太子出马了。

    太子代皇帝坐朝理政。

    李承乾见事情如此,也只能面色凝重的点点头,应下,自己的父皇卧病在床的时候,都是他在坐朝理政,这等场面,几乎已经习惯了。

    知道了自家父皇卧病在床,李承乾也就没有回东宫,而是留在了宣政殿的偏殿,与长孙皇后一同,陪在李二陛下的床边。

    一整天,长孙皇后都在担惊受怕,到了半夜的时候,眼睛开始犯迷糊了。

    “母后。”李承乾见状,走到长孙皇后身边,将长孙皇后扶起:“母后,这里由儿臣守着就好,母后操劳一整天,还是先回去歇息吧。”

    长孙皇后摇了摇头:“不了,承乾明日还要处理朝政,更是劳累,这边,便由母后守着吧。”

    “儿臣还年轻。”李承乾笑道:“精力充沛,但是母后这一整天,操心劳累,担惊受怕,而且,母后的疲惫,都已经写在了脸上,让儿臣如何放心的下,来人,送母后回去休息。”

    李承乾见长孙皇后说不通,干脆直接叫人进来,将长孙皇后送回去。

    长孙皇后也知道自家儿子是因为担心自己,微微叹息一声,也就接受了李承乾的提议,临走之前嘱咐李承乾,若是熬不住了,就让宫人们看着,自己好歹趴桌子上休息一会儿。

    李承乾点头应声,答应了下来,这才将长孙皇后送走。

    送走长孙皇后之后,李承乾走到李二陛下的床榻前,坐在了床边的踏木上,踏木上铺了一层软垫子,李承乾干脆就坐在上面,倚在床边,稍微休息一下。

    明天若是真是代自家父皇坐朝理政,可不能一副申请疲惫的模样出现在百官百僚面前,好歹休息一会儿,养足了精神。

    若是他这个太子都不精神,没精打采的,顶着俩黑眼眶上朝,朝中定会乱,人心惶惶之下,如何理政,如何处理事情?

    李二陛下这一倒,本来许多事情就已经压了下来,可不能就这么继续让事情积压下去,旧事还没解决,再添新愁。

    到了后半夜的时候,整个宣政殿之中也只剩下了外头守夜的太监,德义早就被打发下去歇着了,明日还指望着德义侍奉在李二陛下身旁呢。

    宣政殿的偏殿之中虽然灯火通明,但是殿中却只有李二陛下和李承乾父子两人,一个躺在床上,一个趴在床边。

    躺在床上的李二陛下悠悠转醒,被房间里烛火的亮光刺激了一下眼睛,很快便又适应了。

    转过头想要呼唤德义,却看到了趴在床边睡着了的太子。

    目光在殿内扫视一番,又看向了窗外,窗外的虫鸣声清晰可闻。

    已经是晚上了啊。

    李二陛下的记忆还停留在白天上午的时候自己在宣政殿内批阅奏折呢,现在却是躺在床上,一睁眼,都已经半夜了。

    看着床榻边守着自己已经熟睡的太子,李二陛下心中感慨万千,更多的,是欣慰。

    自己既然已经醒了,也就无需让太子继续守在这里了,趴在床边睡觉,睡不好,身体也累。

    “承乾。”李二陛下轻声呼唤道。

    李承乾趴在床边睡觉,本就睡不熟,觉轻,心里又一直惦记着躺在床上的李二陛下,听到一丝声响,立马就醒了过来。

    “父皇,您醒了,感觉怎么样?”李承乾见到自家父皇躺在床上已经睁开了眼睛,正看着自己,连忙问道。

    李二陛下笑着摇了摇头:“无碍了。”

    “父皇且稍等,儿臣现在让太医过来给父皇看看,再让尚食局做些吃的过来,父皇您从上午到现在就一直没吃东西。”

第八百三十五章 夜话() 
李承乾在床边趴着的时候长了,腿早就麻了,这一起身,起的有些急了,一个踉跄差点儿摔地上,站着缓了好一会儿,这才缓过劲儿来,出了偏殿,去寻守在偏殿外头的守夜太监去了。

    李二陛下躺在床上,见李承乾如此,张口想要说什么,只是看着自己儿子的背影,却是没有说出话来,只是躺在那里,怔怔的看着李承乾出了偏殿。

    李承乾在偏店门口,吩咐守夜的太监去一趟尚食局,让尚食局弄几个清淡的小菜,再熬些粥送到这边来。

    都吩咐下去之后,又回到了偏殿之中。

    走到李二陛下的床边,李二陛下想要起身,李承乾连忙扶住,拿了枕头,垫在了李二陛下身后。

    “父皇昏睡的时候,母后在父皇身边守了一天,儿臣看母后疲惫,就先让母后回去歇着了。”李承乾说道。

    李二陛下点点头:“朕的这个身子啊,又让你母后操心了,对了,你母后可安排好了?”

    “是,母后说,若是明儿个一早,到了早朝的时候,父皇还未醒来,儿臣就去含元殿,待父皇坐朝理政。”李承乾如实说道:“不过现在父皇醒了,儿臣也就不必越俎代庖了。”

    李二陛下摆了摆手,笑道:“不,明日还是你去含元殿,代朕坐朝,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