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8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镇的左右营地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大本营被唐军拿下的消息,战争一开打,城中的人也不可能跑出唐军的包围圈。

    但是之前派出去的斥候就不一样了,回到城池的时候见到这边打的火热,便马不停蹄的去向朱昌送信去了。

    等到唐军彻底的接手了朱镇的城池,朱昌才得到消息,但是此时即便是得到了消息,也没用了。

    一来这边杨福和成勇纠缠的厉害,他分身乏力,二来,城池已经被唐军拿下了,即便是回去了,面对如此数量的唐军,朱昌也是打不过。

    先前在阵前与杨福和成勇对峙,朱昌也曾全说过杨福和成勇,与他们联手,共同对抗唐军。

    只是现在杨福和成勇已经是唐军的人了,又怎么会再反叛唐军,若是真这样,到最后也不过是两边都落不到好,先死的还是他们,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了,两头受气不说,更重要的是危及性命。

    杨福和成勇拒绝了朱昌,事到如今,朱昌也有些绝望了,现在朱昌和他的三弟,被王西威还有唐军以及杨福成勇的联军夹在中间,跑也跑不掉,打也打不过。

    投降吗?

    投降的念头在朱昌的心中一闪而过。

    现如今不投降还能怎么办?仗着自己手底下的两万兵马再与杨福打一场吗?

    对面的兵力可不比他们少。

    就这么一个岛,即便是冲出去了,他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岛就这么大,唐军要想赶尽杀绝,他们连逃都逃不掉,朱昌可不认为他们的小木船能够比的上唐军水师的战船。

    朱昌这边还未作出决定的时候,入了夜,杨福和成勇再次袭击朱昌的营地,这回可是压上了全部的兵力,携雷霆万钧之势而来,大有一战定胜负的意思。

    唐军获胜的消息也传到了杨福的耳中,对于杨福来说,现在就是个机会,拿下朱昌的机会。

    朱镇被拿下的消息传出来,朱昌那边定然军心不稳,连朱昌这个主将的心思都会摇摆上几分,所以杨福和成勇这次是豁出去了,要与朱昌一决胜负。

    一边是士气正旺,另一边则是主将心不在焉,军中将士士气低迷,两者交战,高下立断。

    朱昌吃了败仗,带着残存的人马连夜要往山里去,只是后面成勇率军直接将朱昌给围住了。

    他们巴不得朱昌进山,这个时候,只要一把火的功夫,朱昌还有他手底下的人就永远在山里,不用出来了,还省了功夫呢。

    最终,在杨福和成勇联合攻打之下,朱昌战败自刎,残存的将士投降。

    一战下来,杨福和成勇的兵将也损失了不少,只是对于这个战果来说,也算是赚到了。

    至于主家老三和王西威之间的对峙,王西威逐渐占据了上风,之后又将朱镇和朱昌战败的消息散播出去,主家老三毫无疑问的,投奔了唐军。

    到最后活下来的,只有朱家老三一人,至于朱镇,在城中被玄世璟秘密处决了。

    朱家三兄弟,只要留下一个就可以了。

    至于留下谁,显而易见,朱昌最是圆滑,朱镇最是有权威,对于唐军来说,朱老三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最好掌控。

    朱镇残存的势力需要一个人来收拢,需要一个人来代替唐军坐镇,这个人要在朱镇的势力之中有名望,对于唐军来说,还要没有威胁,所以这个担子,就落在了朱镇的身上。

    只有竞争起来,这座岛还是一汪活水,若是万事由唐军来主导,唐军离开之后呢?那就是一滩烂泥,在大唐正是派遣官员到这岛上来之前,也只能这样了。

    拿下了朱镇,这样一来,玄世璟的计划,就已经完成了一半。

    唐军之中有文吏,打仗的事情玄世璟和刘仁愿来,打完了仗,玄世璟依旧是作为主帅主管着岛上的事情,但是大多数事情,都是要交到文吏手上。

    而这个时候,刘仁愿便开始率领着唐军和岛上的人一起,向原先已经发现的拿出金矿出发了。

    岛上大局已定,他们也要开始实现他们的目的了。

第六百三十五章 商议开矿() 
岛上的势力都被收拢了起来,原本朱镇的势力由岛上第一成了排行第四,最少还有个小寨子给他垫底,朱镇死了,现在这营地由朱老三来统领。

    虽然这里有座城池,但是唐军也只是将大部分的队伍驻扎在这里,分拨出五千人,还是要回原本的营地,唐军的战船都停泊在了这里,还要在此处修建一处港口方便后续中原与这岛上的来往。

    唐军有事情可做了,这岛上的人也不能闲着。

    这天,玄世璟将五处势力的首领都聚集到了城池之中,这已经是拿下这岛上最后一处势力过后五天的功夫了,至于原本唐军水师营地旁边的寨子,来的并不是寨子里的长老,而是手握兵权的大壮。

    大壮来的话,还能让玄世璟省些心思,毕竟那寨子的长老,确实不是什么能够与之共谋的人,将来那寨子的掌权人,还得是大壮。

    麻雀虽小,但也是五脏俱全,那个寨子也是如此,虽然底气薄了点,但是好歹也是一方势力,有五千多兵马。

    诸人汇集一堂之后,玄世璟可开门见山的说起了接下来要做的事,那就是在唐军的带领下,开矿。

    当然,不是让这岛上的人白干活,拿着他们当黑矿工使用,帮着唐军开矿,也是有好处的,比如水师的战船会先行回泉州,大肆采购日常生活用品,带领工匠过来,帮着岛上的人建造城镇,改善他们的生活,朝廷还会派遣官员过来,在琉球设置官府,治理琉球岛,而这岛上的人过上好日子的条件就是,帮着唐军开矿。

    唐军从这岛上得到的,远远要大出唐军所付出的,这也是一笔生意,是一笔能让大唐赚钱的生意。

    琉球岛的位置是绝好的,将来设置了郡县之后,除却泉州水师基地,大唐还能在这边也设立水师基地,未来的时日内,并非步兵骑兵就能横行天下的,更重要的是之前玄世璟与李二陛下说的水上丝绸之路,还有未来的大航海时代。

    大唐的水师若是仍旧原地踏步的话,可就跟不上朝廷决策的步伐了,也跟不上大唐的步伐。

    因此,大唐在急速的发展,无论民间百姓还是朝廷军队也好,都要稳步走在发展的路上,紧紧的跟随在身后,不然只能被时代所淘汰。

    大唐之所以发展迅速,长安之所以每日有百万人口活跃,就是因为大唐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屹立于东方,现如今的大唐,不仅仅要开放包容,还要以主动的姿态,主动出击,增添更多的光辉色彩。

    “诸位,今日将诸位召集到这里来,也是为了商议一下接下来的行动。”玄世璟说道。

    说是商议,其实就是听从玄世璟的吩咐,只不过话说的好听一些罢了,在场的人心里都明白。

    “我等一切听从玄公的吩咐。”杨福很是聪明的率先表态。

    “正是。”

    杨福一表态,剩下的四个人也应声附和。

    朱老三的大哥和二哥都已经死了,两人的死也把朱老三给吓住了,唐军可是会杀人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听唐军的话为好。

    玄世璟目光扫视过众人,点点头:“好,那我也就直言不讳了,先前我军在山上发现一处金矿,现如今岛上形式已定,是时候要开采那金矿了,我会派遣五千将士守住那处金矿,至于开矿的任务,诸位可有什么想法?”

    坐在堂下的五个人面面相觑。

    玄世璟这般说,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金矿就要他们来挖,至于挖出来的金子,跟他们却没有什么关系,都是唐军的。

    大唐想要这座岛,为的就是岛上的金矿吗?

    “怎么?诸位都没有什么意见吗?”刘仁愿见厅中无人说话,出言询问道。

    “这。。。。。。。”杨福看了看刘仁愿,又看了看玄世璟:“这挖矿的活计。。。。。。。一时半会儿,在下倒是可说服军中的将士帮忙,但缺不是长久之计。”

    杨福给了一个折中的答案,挖矿可以,但是想要这岛上的人一辈子为大唐挖矿,怕是不能够了。

    玄世璟点了点头:“原来如此,诸位想不想听听本公是如何想的?”

    “还请玄公示下。”王西威拱手抱拳说道。

    “这座岛将来一定会有大唐的官员到这边来治理,城外的港口也有唐军在建设,将来直接面对的,就是泉州那边的海港,两地船只往来,互通有无,会有源源不断的物资通过海上的船只送到这边来,会有中原的工匠到这岛上来帮着建造城池、城镇。”玄世璟说道:“反观这岛上,有什么东西能够用来与之交换?开采金矿,军中会有工钱发放给岛上的人,能者多劳,能者多得,到时候有中原的商人来这边的时候,这岛上的人也不至于一个子儿都拿不出来不是?”

    玄世璟也不怕他们私自开采金矿,唐军还驻扎在这岛上呢,一时半会儿也不会离开,谁敢在唐军眼皮子底下造次?惹怒了唐军,真的留岛不留人,倒霉的还是他们。

    “想要得到,就需要先付出,本公说的,够明白吗?”玄世璟笑问道。

    众人点了点头。

    “如此的话,诸位回去好好想想该如何做,明日咱们再聚,想清楚之前,就先在城中住下吧。”玄世璟笑道。

    想不清楚的,或许也就没必要回去了。

    唐军以雷霆之势拿下了朱镇的营地,擒杀了朱镇,领整个岛上的人为之震惊,也让他们看清楚了唐军的战斗力,唐军这边根本就没有损失多少人,而朱镇守城的五千人,却是死了七七八八,唐军也已经树立起了威名。

    早先玄世璟也说过,军队这种东西,不是用来让人敬畏的,而是用来让人害怕的,很显然,现在这岛上的人害怕唐军。

    只有知道害怕,他们才会老实,想要施恩,以后有的是机会,等到这边的形式真真正正的安定下来再谈恩惠也不迟些。

    众人散去了之后,刘仁愿看向玄世璟。

    “玄公,你觉得他们会这么老实的听话吗?”

第六百三十六章 主动权在手() 
玄世璟笑了笑:“他们敢不听话吗?”

    说这话的时候,玄世璟的脸上是带着笑意的,但是目光之中却全是冷漠。

    刘仁愿也是露出笑意:“事到如今,也由不得他们了。”

    玄世璟和刘仁愿想要削弱这岛上的兵力的目的也已经达成了,虽然现在岛上的兵员数量还是比唐军的士兵多,但是真打起来,唐军丝毫不会畏惧,而且接下来,这些兵员很快就要从士兵变成矿工了。

    能被招为士兵的,都是营地里身强力壮的成年男子,大多也都是一户人家的顶梁柱,而现在唐军要挖矿,这些兵员作为矿工最为合适不过,为唐军干活,赚取铜钱,等到泉州那边有商船过来,再用手上的铜钱换取生活所需要的物品。

    手上没有大唐的铜钱,他们什么都得不到,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给唐军干活儿为好。

    而这岛上初期,就只有城外的这一个港口,商人想要到这岛上来,也要有军队的允许才成,如此一来,一切都掌握在以玄世璟和刘仁愿为首的唐军将士手中。

    换句话说,这岛上的人想要过好日子,就老老实实的去金矿干活。

    次日午后再聚首的时候,无人都同意了让自己手底下的兵士去矿上干活,至于能干多久,全凭兵士自己的意愿,从今天开始,军队的管制权就权都移交到唐军手上,他么只是占个名头而已。

    看来都是聪明人,这正是玄世璟和刘仁愿想要的结果。

    岛上的军队卸甲归田,去帮着唐军开矿,这岛上真正的军队,也就只剩下了唐军的水师部队罢了,这对岛上的安稳来说,是件好事。

    等到朝廷正儿八经的派遣了官员过来,再重新在这岛上招募军队,到时候就不会再有谁家势力之分,将会完全打乱这些势力。

    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玄世璟他们的任务就是尽早开矿,尽早受益。

    玄世璟将这岛上的事情详细的写了一份奏折,派遣了十艘战船装载着在这岛上搜集到的珍奇先行回了泉州,再由泉州北上,前往常见,将这些东西能够直接送到国库的就直接入库,需要换成钱财的,就交给户部处理,玄世璟的奏折也要尽快送进皇宫,让李二陛下决断。

    既然这岛已经拿下来,就断然没有再放开的道理,不能像前隋那样,仅仅只让岛上的人称臣纳贡,这可不行。

    随着水师船队回泉州的,还有两封玄世璟的手书,一封是交给玄家商会的人,让商会的人多准备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然后用船运送到琉球岛这边来,这算是个玄家商会谋福利了还有一封书信是要送到东山县庄子上,是一封家书,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关于琉球岛这边的事情,玄世璟也大致提了一些。

    岛上的金矿,唐军率先带着炸药过去了,经过一个多时辰的轰炸之后,这岛上的人才带着工具进入唐军的封锁线,开始正式下矿干活。

    矿场周围也搭建起了帐篷和竹楼之类的居所,方便矿工在此处居住,往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们都会生活在这里,无论出入,都有唐军检查,检查他们身上是否私自夹带着金子离开。

    而随军过来勘测矿场的师傅也开始在岛上别的地方寻找金矿银矿之类的矿场,经过半个月的奔波,倒是找到了两处银矿,都很适合开采。

    于是,唐军这边再次分兵,看守住了两处矿场,岛上的矿工也逐渐的分散开来。

    目前他们干活还是拿不到工钱的,因为朝廷还没有批复玄世璟的奏折,不过奏折既然已经送到了李二陛下的书案上,结果也是相当肯定的了,玄世璟将自己的想法也都详细的写了下来,李二陛下看过之后,一定会批准一批钱财随着水师的船只再次来到琉球岛,到时候这些矿工的工钱就有着落了。

    龙首原。大明宫。

    宣政殿之中,李二陛下正在与几个心腹朝臣商议政事,外面传来四百里加急的特使的声音。

    不多时,李二陛下就见到了持着玄世璟奏折的特使跑进了宣政殿。

    “启禀陛下,琉球岛晋阳郡公四百里加急奏报!”特使单膝跪地,将玄世璟厚厚的奏折呈上。

    “呈上来!”李二陛下听得是玄世璟的奏报,面露喜色。

    德义连忙走下去,从特使手中拿过奏折,疾步走到李二陛下身前,将奏折呈上。

    李二陛下拿过奏折之后,打开,迅速的将玄世璟的奏折看完。

    看完奏折的李二陛下脸上喜色更甚。

    站在一边的长孙无忌见装,拱手笑道:“陛下面露喜色,想来是玄公那边进展不小,臣下在此先恭喜陛下了。”

    听了长孙无忌的话,李二陛下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璟儿这孩子,就从来没有让朕失望过!诸位,琉球岛已经被咱们唐军水师的将士拿下了,在岛上发现了一处金矿,如今正在奋力开采,此番从琉球回来的水师战船有整整十艘,如今都在前往长安的路上,等到了登州的港口之后,船上的东西都会化整为零,送到长安,直接纳入国库。”李二陛下说道:“璟儿这孩子倒是没说谎,琉球,真是一块宝地啊。”

    随着水师战船从琉球回来的,有珍贵的香料,有绚丽的宝石,还有诸多山珍,更有珍惜的草药,这些东西都是唐军的将士在深山之中发现的,随着水师前往琉球的大夫不少,在进山的时候,这些东西自然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若是将这些东西全都由商会出手,换成铜钱金银,虽说不足以填满国库,但是也能大大的缓解现在国库的紧张现状了。

    而且,这些还不是全部,重要的是岛上的一处金矿和两处银矿,这将是源源不断的国库收入,还有这座琉球岛,以后将会真正成为大唐的领土,成为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此番玄公还真是立了一大功啊。”褚遂良笑道。

第六百三十七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二陛下坐在上首,叹息一声,脸上带着笑意,说道:“是啊,这下还真是解了国库的燃眉之急了。”

    现在离着秋收还有一段时间,即便是秋收过后,各地的税款粮食都汇集到长安,但是偌大的国库,仅仅是靠着税收,到现在仍旧是入不敷出,虽然秋后税收可解燃眉之急,但是大唐想要继续往前走,仅仅是靠着税收是不成的。

    地方的建设,军队的军饷,消耗的钱粮,万一什么时候哪个地方再出个什么天灾人祸,都需要国库实实在在的往外拨调钱粮,如今的国库底儿已经被掏空了,等到秋后的税收上来,在国库里还没有捂热呢,就得运送出去。

    而从琉球弄回来的这些东西,可是真金白金的钱财,放在国库里,相对于税收来说,是意外之财,户部可调动的范围就多了一些,而且,这也只是第一批而已,琉球岛上,金矿已经开始挖掘了。

    大唐有了能够供朝廷折腾的钱财,谁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旁人不知道,李二陛下心里却是有了蓝图的,曾经玄世璟与李二陛下提过大唐货币改革的事情,现在琉球岛上有了金银矿的支持,国库里的金银储备一旦多起来,及可以下手改革了。

    这事儿还要与户部的四位官员商议,李二陛下觉得,这件事可以挑个日子提上议程了。

    虽然现在国库是空的,但是并不妨碍先拟定章程。

    严格来说大唐贞观年间六部之中的户部并不是一整个大的机构。

    户部下属四个机构,民部、度支、金部和仓部。

    “琉球岛被我大唐拿下,这样一来,是要考虑派遣官员设置郡县的事情了。”李二陛下说道:“辅机,此事还需要你多多上心。”

    “是。”长孙无忌拱手应声道。

    玄世璟上奏折给李二陛下,一来为的就是要在琉球设驻地,引官员,让琉球真正的变成大唐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潜移默化,将岛上的人同化成为“唐人”,二来也是给李二陛下一个交代了,毕竟带着这么多兵员战船一走就是四五个月到现在,也该给领导汇报一下进度了。

    玄世璟在琉球岛上暂时还不会回来,等到那边一切都步入正规之后,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