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6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回,于志宁的态度倒是异常坚决,只是坚决过后,又看向李承乾,问道:“陛下,此事一动,朝中可就要乱上一乱了。”

    于志宁也知道,涉及洛阳钱庄的是郑家,五姓七宗之一,别说郑家不干净了,其余的六家,也不干净,一旦动,那就是伤筋动骨,这对于朝廷来说,还是一个不安定的事儿。

    “朕知道老师的顾虑,所以今天才让老师过来看这些东西,让老师心中有数,朕已经将许敬宗派遣到了洛阳,如今,朝中能够站在朕这边说话的,怕是只能是老师您了。”李承乾说道。

    “臣,万死不辞。”于志宁说道。

    于志宁当初在东宫得罪李承乾也是因为性子耿直,中正,现在不在东宫了,性子也是一点儿没变,若是为了天下百姓好的话,得罪人,他是不怕的。

    阅读网址: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当断则断() 
    李承乾也需要于志宁这样的中正的人,贞观朝有魏征,那他的永辉朝为什么就不能有个于志宁。

    李承乾与于志宁这对师徒在东宫怼来怼去的,还真怼出些感情来了,李承乾成了皇帝,身边更是需要于志宁这种敢于与皇帝怼的明理之人。

    许敬宗离开了长安,在朝堂上,李承乾也的确需要一个于志宁这样有分量的人站在他身边来说话,不然对上世家,李承乾这样一个皇帝若是孤立无援的话,世家怕是更要猖獗起来了。

    钱庄的事情对于李承乾也是一个契机,做的好了,压住世家,皇权在李承乾的手中将会更进一步,若是做的不好了,世家借此机会反击,李承乾这个皇帝说的话,做的事,将大大的受制于世家,至于这种情况会持续到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因此,李承乾自己也在暗自做着准备。

    世上从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长安这边再怎么瞒,风声也从宫中走漏出来了,只是郑家在得到洛阳城那边的消息的时候,已经是过了元日了。

    今年大唐长安城的元日过得格外的隆重,毕竟是要改了年号,新的一年,永辉元年。

    郑家人这个年过的有些心惊胆战,永辉元年,皇帝想要拿人开刀,十有八九,就是他们郑家了。

    “郑钧已经死在了洛阳,还有他儿子郑远富,全家被发配,还有洛阳城的县令,也牵扯其中,一起被送上了断头台,听说洛阳那边是城外的军营的人直接围了郑钧的宅子,至于是什么人带了牌子去调的兵,还不知道,在洛阳城中打听了一番,没人认识,但是有说是长安城来的大人物。”

    郑家过来报信的人就是这么对郑家的家主说的。

    “长安城的大人物,许敬宗?”郑家家主说道,紧接着便摇了摇头:“不太可能,许敬宗才离开洛阳多久?哪儿能办事儿办的这么利索。”

    “会不会是齐国公玄世璟?”郑家的一个管事说道:“离着过年有一段时间的时候,齐国公就带着晋阳公主离开长安了,这事儿也是后来旁人才知道的,毕竟那齐国公整日在庄子上,并不怎么往长安来,而且,在洛阳坊间,也有说当日在县衙之中,见到的就是齐国公玄世璟。”

    “玄世璟。”郑家的家主听到管事这般说,心中也是咯噔一声,要是真是这个玄世璟的话,可就不好办了。

    想想也是,这朝堂之中,还有谁能够得陛下如此信任,去查办钱庄的事情,而且,杀人都不用上奏朝廷,直接手起刀落,除却玄世璟,还真想不出第二个人来,钱庄的事情,也有百骑司的一半手笔,这说明什么?说明陛下将百骑司派出去协同他查办洛阳钱庄的事儿。

    那可是百骑司啊。

    “说不准啊,还真可能是这个齐国公。”郑家家主说道:“不行,不管是不是齐国公玄世璟,洛阳郑钧的事儿,咱家里就不要再提了,另外,把家中有关郑钧的东西,全都撇出去,一概不留,不管是人还是物事,该断的都断掉,速速去办。”

    郑家虽然是五姓七宗世家之一,但是现在年头不一样了啊,世家权势再盛,没有兵权,在朝堂上也就能说上几句话,皇帝想要整顿你,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更何况事关乎钱庄,现在可已经不是武德朝和贞观朝了,可以说,世家存在的巅峰时期已经过去了,也容不得郑家家主不小心。

    “还有,不仅仅是洛阳,还有其它地方,但凡是家中有在钱庄之中伸手的人,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能脱身的赶紧脱身,动作慢了,脱不了身,别怪家里不认人了,现在对于咱们郑家来说,可是生死关头啊。”郑家家主说道:“迅速通知下去,不要耽搁,明白吗?”

    “是。”管事的应声说道。

    原本郑家这两年的日子得可滋润了,但是现在,怕是又要紧张起来了啊,郑家这两年日子滋润,所需钱财,估计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钱庄之中弄来的,至于其它的,生意上赚到的钱财,比不上钱庄那般利润啊,不然怎么会连郑远富那种郑家庶子的儿子都能有那么大笔的钱财去花天酒地?郑家像郑远富这样的公子哥儿可不少,高门大户的,最不缺少的就是子嗣,不管是嫡子还是庶子。

    虽然心疼,但是为了身家性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而且,郑家也不是离开了钱庄就过不下去了,郑家传承至今,以往没有钱庄的买卖的时候,过的是钟鸣鼎食的日子,现在也不过是又回到当年的状态而已。

    郑家的动作很快,朝堂上李承乾还没有明确的放出风声的时候,郑家人就行动了,也不是李承乾拖沓,只是年前临近元日的时候,朝堂上大大小小的事情把他给拖住了,而且,新皇登基第一年的元日大朝会也是要精心准备,必定是与往年不同的,所以这件事,李承乾干脆就等到年后再说。

    这不一过年,郑家人知道之后就要立即行动了,李承乾也不打算将这件事儿再摁住了。

    郑家一动,百骑司的人就进宫了,将郑家人的动向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李承乾。

    “郑家人还真是有些手段。”李承乾笑道:“只是现在抽身,晚了。”

    一边百骑司的人真真切切的看到了陛下眼中的掩盖不住的杀气,心中暗自想着,这下郑家恐怕真的是要倒霉了。

    郑家一边收回那些伸在钱庄的手,一边儿派人到洛阳去,打算联络联络许敬宗,毕竟是被皇帝派出去的,皇帝派他到洛阳,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目的,但是这当中肯定有不简单的事情。

    郑家人如此猜测了,也按照他们的猜测去做了,郑家插手的钱庄可不止洛阳城一处,所以,郑家现在忙着去掉自己的尾巴,要多方打点,这当中就包括了许敬宗。

    至于玄世璟那边,郑家人与他们从来没有什么交情。。。。。。。不对,要说完全没有,也并非如此。

    htt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被遗忘的“郑家人”() 
郑家的家主想起了自家有一个叫做郑安的人,与玄世璟之间有些来往,这个郑安做官,当初还是玄世璟给从中安排的。。。。。。

    或许,可以从这郑安的身上找找突破口,洛阳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郑家吃下这个哑巴亏,不再去说什么,但是别的地方,人手可不能再损失了,钱庄的事情,郑家人希望他们收手,玄世璟也能就此放过。

    说起来,郑安自从几年前外放在外头做官,就一直都没有回过长安了,也与郑家之间没有什么来往,因为郑安上头与玄世璟有些交情,郑家的人也就没有在意郑安,再怎么说,郑安也是郑家的血脉,没有必要针对的太厉害,把人推出郑家不说,还白白得罪人,这就不值当的了,若是为了自家的私事儿而为难郑安,那朝廷面儿上过不去,郑家的名头还是不好听。

    郑安没有走过什么捷径,完全就是自己读书,中举,通过科举提拔而后做官的,说起来,真是与郑家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而且郑安心中对郑家还有怨恨,就是不知道郑安现在能不能看在同宗同族的份儿上,来帮郑家开这个口,说这个话了。

    “没想到啊,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要用得上这个已经离开郑家这么多年的人了。”郑家家主无奈苦笑说道。

    在他面前的桌案上,放着的是郑家人调查来的关于郑安的消息。

    现在郑安就在苏州做刺史,苏州啊,那可是个好地方,上头有天堂,下有苏杭,郑安竟然能够凭借一己之力走到这个位子上,可见他是真有本事的。

    现在郑家家主有些后悔当年对郑安那般了,早知道这孩子如此出息,当初又何必把事情做绝了呢?

    “老爷,您毕竟是郑安公子的父亲。。。。。。。这。。。。。。。”

    郑家家主闻言,脸上的苦涩更甚:“恐怕他早就不认我这个父亲了,从他跟他母亲离开郑家开始,我这个父亲,在他心中,就已经死了吧。”

    一时之间,郑家的管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如今咱们搭不上玄世璟这条线,也没有明确的知道钱庄的事情是不是玄世璟在经手办理,但是为了郑家,我也只能厚着脸皮去给他写一封信了。”郑家家主说道。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当初因为郑安母亲的身份卑微,在郑家没有丝毫地位,怀着郑安的时候,郑家家主那时候还是郑家的公子,他对郑安的母亲不闻不问,导致郑安的母亲在这郑家大宅之中度日如年,坚持着将郑安给生了下来,而郑安生下来之后,母子两人虽说在郑家,但是却过得是缺衣少食的日子,以致郑安的母亲身染重病,郑安在宅子里饱受欺凌。

    好不容易郑安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高中,结果郑家还在当中搅乱郑安的仕途,若非郑安去找玄世璟,恐怕在郑家的打压之下,郑安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哪儿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在苏州做了刺史?

    现在呢?郑家有麻烦了,要用得到郑安了,只能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去开口求人。

    郑家的家主希望郑安能够看在父子的情面上,帮帮郑家度过这一次难关。

    将近十年的功夫,这是郑家家主第一次给自己的这个儿子写信,不是为了问候他在外头是否安好,而是有事求人。

    写完了信之后,郑家家主看着桌子上的信件,陷入了沉思,如今郑安还把自己看成郑家人吗?

    郑家家主的心情是复杂的,但是身为一家之主,为了保全一大家子,他又不得不去赌这渺小的希望。

    “来人。”郑家家主冲着书房外喊道。

    “老爷。”外头的人推开书房的大门走了进来。

    “将这封信送到苏州去,送到苏州刺史郑安手上,越快越好。”郑家家主说道。

    “是。”

    郑家的人大多都知道,苏州刺史郑安,是郑家老爷流落在外的公子,如今已经官至刺史,当了大官儿了,但是好像一向与郑家本家之间没有什么来往,当年的恩恩怨怨,郑家的一些老一辈儿的仆从都知道,他们私底下传闲话,但是没有一个人敢拿到明面儿上说。

    要是被家里的大公子知道了,他们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郑家人到现在都不知道,皇帝想要办他们郑家,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百骑司的掌控之下,包括郑家家主要给郑安送信的事情。

    信使前脚离开郑家,后脚隐藏在夜色之中的身影就离开了郑家,去了龙首原上的大明宫。

    百骑司的人带着腰牌,一天十二个时辰,能够在皇宫之中畅行无阻,仅仅是这样,就要求百骑司的人一定得是对皇家绝对的忠心,若是有一点儿被皇帝怀疑了,那就是要命的事儿。

    “陛下,郑家家主刚刚派人去到苏州,要给苏州刺史郑安送信。”百骑司的人在宣政殿之中见到了李承乾,将这事儿禀报给了他。

    “苏州刺史郑安,这人朕有点儿印象。”李承乾说道:“得是不少年前的事儿了吧,朕记得,当初这个人是齐国公向朕举荐的,在东宫待过一段时间。”

    “是,这个郑安,是郑家家主的儿子,因为其母亲身份地位的问题,当初在郑家的日子并不好过,就离开了郑家。”

    “你这么说,朕想起来了。”李承乾恍然大悟,当年这事儿闹腾的动静还不小呢:“后来这个郑安自己读书中举,还参加过宫中的宴饮,但是与郑家家主之间闹的不怎么愉快,当时还让郑家成了长安城里的笑柄。”

    “是。”百骑司的人应声道。

    提起当年的事情,李承乾就全想起来了,对这个郑安也有了清晰的印象了。

    要非要说的话,这个郑安是玄世璟举荐上来的,跟玄世璟之间多多少少有点儿交情,或者说有那么一点儿名义上的师情谊,但是自从出去做官之后,好像就没有回过长安,与郑家也没有什么来往。

    “郑安这个人,放心就是了,无妨。”李承乾说道。

    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一千零九十章:早朝奏事() 
    “陛下,臣。。。。。。。”

    “有话直说。”李承乾头也不抬的说道。

    “是,臣觉得,那个郑安,臣还是派人去看着点儿好。”百骑司的人说道。

    “怎么,不相信郑安?”李承乾笑道。

    “是,臣看,虽然郑安与郑家之间有嫌隙,但是这件事情,郑家牵扯其中,臣以为,在郑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再加上郑家家主亲自写信恳求他,他会心软,毕竟,郑家家主是郑安的亲爹,亲人之间,砸断了骨头还连着筋。”百骑司的人回应道。

    “亲人之间砸断了骨头还连着筋,朕告诉你啊,当初亲手砸断了郑安与郑家之间的关系的,就是郑安的亲爹,也就是如今郑家的家主,别说骨头了,连筋也一起挑了。”李承乾说道:“当初郑安科举入仕,进了朝堂的确不假,在宫中参加过宴饮,也不假,但是他与郑家本家之间的事儿当时在长安闹的是沸沸扬扬,郑家为了打压郑安,安排了多少关系阻止郑安做官呐,读书人啊,十年寒窗苦,一朝天下知,郑安寒窗十数载,好不容易有了做官的机会,有了过好日子的机会,但是他的亲爹却是要亲手掐断了他的这条路,你说,这事儿要是放在你身上,你恨不恨?照实说。”

    “臣。。。。。。。恨。”百骑司的人犹豫了一会儿,回应了李承乾。

    “是啊,恨,新仇旧恨啊,郑安小时候对郑家的怨恨还没消呢,头些年又与郑家添了新怨,郑安会帮郑家?会帮一个这样对待他,对待他母亲的男人?”李承乾说道:“人心都是肉长的,朕可不相信,这世上还有这么傻的圣人,再者说,打个比方,郑安即便是心软了,心里惦念着一丝情分,要帮郑家,他怎么帮啊?联络齐国公?齐国公会帮郑家?”

    “是,听陛下一席话,臣,茅塞顿开。”

    “去吧,继续看着点儿郑家。”李承乾说道。

    “是,臣遵旨。”百骑司的人领了命,而后退出了宣政殿。

    今天百骑司的人在李承乾面前提起这个郑安,倒还真让李承乾对郑安有了一点儿兴趣,不为别的,李承乾想要知道郑安接到郑家家主的书信的时候会是个什么反应。

    会像他说的那样吗?

    “临安。”李承乾唤了一声。

    “奴婢在。”临安上前应声。

    “找个身手好的人,去苏州,给朕打听一件事儿。”李承乾说道:“至于什么事儿,方才你也听见了。”

    “是,奴婢这就去替您安排。”临安说道。

    让临安安排人到苏州走一趟,也不过只是为了满足李承乾的好奇心而已。

    “等会儿,还有,将这件事派人去给齐国公传个话。”李承乾说道。

    “是。”临安应声道。

    李承乾和玄世璟两人编织了一张巨网,他们两人,一个就在这张网的中间纵览全局,一个就开始瞄准了猎物出手,现在郑家就被裹在这张网的中间,不管做什么,李承乾这个控制网的人,都能看得到。

    临安去安排李承乾交代的事情,李承乾自己在宣政殿之中开始捉摸着洛阳城新县令的人选,当年书院参加科举的第一批学子已经入仕挺长时间了,也是到了用到他们的时候了。

    李承乾从书案的一侧拿起一份名单来,开始仔细的斟酌和思索合适的人选。

    自从玄世璟从长安去洛阳之后,李承乾就将这份名单给找了出来,一直放在案头,他知道,玄世璟这番出去,地方的官员肯定是要有牵连在其中的,钱庄的事儿,一旦牵连进去,在玄世璟手底下就是一个死,他是出去下重手整顿去了。

    玄世璟不怕死人,也不怕杀人,这点没人比李承乾更清楚了,玄家有今天的地位,玄世璟年纪轻轻能坐在齐国公的位子上,大多还不是战场上杀出来的路子,这样的人,岂会怕杀人?

    而且他出去杀人,当中也有李承乾的授意。

    许敬宗先一步去了洛阳,而后续的事情,朝中也该跟上了。

    次日清晨,含元殿,早朝。

    “百官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临安站在李承乾的身侧,高声喝道。

    良久,朝堂上并没有人站出来奏事。

    “诸位爱卿如此这般,朕还以为大唐天下承平,百姓安居乐业,整个大唐,一点儿事儿都没有呢。”李承乾说道。

    “陛下神文圣武,大唐四方安泰。。。。。。。”李承乾话说完,立马就有站出来拍马屁的人。

    “好了好了,这种话说出来,谁都糊弄不了,朕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过,既然诸位大人没有什么事情要奏,那就由朕来说件事情吧。”李承乾说道。

    站在下头的三省的几个官员,见到李承乾这般说,偷偷摸摸的观察着李承乾的表情,心里猜测着,陛下是不是要说钱庄的事情了。

    这几个人都是先前李承乾在宣政殿召见的几个大臣,这当中,只有许敬宗离开了长安,去了洛阳城,许敬宗去洛阳城做什么,这几个人心中也有猜测,至少他们知道,许敬宗是冲着钱庄的事情去的。

    但是皇帝没有发话,还下了封口的命令,若是私自把这事儿给传出去,恐怕以后在朝堂上就要小心一些了,所以这些官员的口风紧的很,现在,倒是皇帝要提起这件事儿了,万一一会儿皇帝要让他们接话,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