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6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李承乾也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谈判来得到倭国的银山。

    “好,到时候我也想会会倭国的使者。”玄世璟笑道。

    大唐在这样的情况下东面西面都打赢了,还灭了新罗,无疑,这让大唐的声望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往后大唐四边的小国家都不敢再兵犯大唐,这样的和平,至少能够延续个十几年。

    这一场战争打的倒是值了。

    也不仅仅是对外是一个威慑,对内也是有好处的,人要是过久了太平日子,忘记了什么叫做战争的话,会堕落的。

    大唐贞观年间能过做到崇文尚武,风气良好,都是因为对内的高速发展,对外不断有大大小小的战争,所以大唐的军队强悍,民风尚武。

    太平的日子过久了,谁还会想着去强健自己的体魄,想着去军功夺爵,中原的百姓就是这样,日子过得安稳了,容易放松自己。

    可是周围虎狼众多,一旦中原人放松了自己,周围的人就会趁势而入,等到中原的百姓反应过来,自己被邻居揍了,想要揍回去的时候,就要重新锻炼身体了,而这段时间他们付出的代价,何其大。

    刘仁轨自从登陆了倭国本土之后,拿下了九州岛,往后的消息送回长安,都是八百里加急,要知道,八百里加急换马不换人,仅仅是送信的使者,就已经死了好几个了,有时候进了皇城,就是马驮着人的尸体在跑。

    而这样的付出,带回来的消息价值也是巨大的,没有辜负那些跑死的信使。

    玄世璟暂且从长安城回了东山县庄子上,李承乾给了他三天假期,三天之后,玄世璟再回长安,与李承乾一同会见倭国的使者,与倭国的使者进行谈判。

    也容不得李承乾不去谈了,这么拖下去,李承乾也顶着不小的压力,朝中的大臣已经有不少意见了,每天早朝都是大臣们劝说李承乾的戏码,李承乾顶着这样的压力拖着这件事儿,而朝中的一些大臣见到这样的情形,这才想要越过李承乾,去找李二陛下,想要李二陛下出来主持公道的。

    现在玄世璟回到了长安,李承乾在早朝的时候也给了大臣们一个回应,三天之后,他会与倭国的使者将两国战事的事情谈妥的,关于这件事,朝中就无需再多商议了。

    当然,还是有人头铁,站出来想要敦促李承乾。

    李承乾看着底下站着的御史,面色不悦。

    “御史台不知是大唐的御史台,还是倭国的御史台。”李承乾冷淡的声音回荡在含元殿之中。

    此话一出,御史台的大臣们心中大呼不妙,也就这样闭了嘴。

    李承乾掌管朝政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身上散发出来的威势也是越来越浓重,一生气,朝堂上的大臣心底里还是会感觉害怕的。

    李承乾照旧在宣政殿处理政事,而后宫之中,李二陛下则是召见了李淳风。

    李淳风从长安城中的太史局,来到了龙首原上的新宫,进了宫,面见李二陛下。

    “陛下,李道长已经到了。”德义低声说道。

    躺在榻上的李二陛下睁开眼睛,说道:“让他进来吧。”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回家() 
李淳风依旧是一身白色道袍,人到中年之后的李淳风少了几分仙气,但是看上去倒更像个得道高人了,人家也的确是有本事。

    “微臣见过陛下。”李淳风来到了李二陛下面前,拱手行礼。

    “无需多礼。”李二陛下懒洋洋的从榻上起身,坐直了:“今日召见你过来,是要你帮朕算个日子。”

    “九月初八。”李淳风说道。

    “你就不问问,朕要你算的什么日子吗?”李二陛下问道。

    “陛下可忘记了,臣是做什么的,而且,如今臣还一直住在观星台呢。”李淳风微笑道。

    李二陛下笑了笑,说道:“有时候啊,朕还真羡慕你们这些人的本事,有些事情,不必言语,心中就已经了然。”

    “陛下虽然没有微臣这点儿伎俩,但是陛下却是能够使用微臣的这点儿伎俩的人。”李淳风说道。

    “罢了,朕也不多说了,大概还有三个多月吧,也足够时间准备了,你们太史局和礼部共同去操办吧,朕会把圣旨送过去的。”李二陛下说道。

    “是,臣遵旨。”李淳风拱手应声道。

    现在大唐两边的仗也都打的差不多了,拿到了一个好的结果,李二陛下也做出了决断,现在世璟差不多也结束了,李二陛下也是到了要履行他的决断的时候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考量,李二陛下对太子李承乾也已经彻底放心了。

    李承乾有足够的能力能够担得起整个大唐,这样的话,李二陛下自己也乐得安生了。

    都闲散了这么长时间了,李二陛下从一开始的焦虑,转变到了如今的淡然,也都已经适应了。

    等他退位之后,就搬到宫外去住,真真正正的过过普通人的日子。

    登上皇位之后,也就只有偶尔闲散的时候才会想到自己向往过的日子,可是转而便又被成堆的奏折给埋没殆尽,现在,李二陛下可以彻底的卸下肩膀上的担子了。

    到底是人老了,已经扛不动了。

    李二陛下身上的毛病跟秦琼有些一样,只是没有秦琼那么厉害,而且,不仅仅是气血亏损,还有祖传的风疾,一旦过于操劳,李二陛下的身体状况就会原形毕露,之前秦琼去世的时候,李二陛下心中除却感慨悲凉之余,也担心自己是否也会像秦琼那般。

    不过好歹是皇帝,秦家的条件跟宫中是不能相比较的。

    这边宫中李二陛下暗戳戳的让太史局和吏部准备九月初八退位的事情,东山县庄子上这边一片欢欣。

    家主平安归来,能不高兴吗?

    一转眼间,玄家的老二玄澈都已经能在地上跑了,玄澈在地上跑着,安安跟在玄澈身边儿,怕玄澈一个跑不稳再摔着。

    虽然即便是玄澈要摔着,安安也只能过去扶起来,然后哄两句,但是聊胜于无,哪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摔疼过,摔哭过?男孩子家,没那么娇气。

    玄家的正门大开,玄世璟从正门走进来,晋阳则是和秦冰月一同为玄世璟卸甲。

    换过衣服的玄世璟,这才一把揽过自己的女儿,抱起了自己的儿子。

    “安安,在家乖不乖?有没有听娘亲和大娘的话?”玄世璟看着自己的女儿问道。

    “爹不在的时候,安安可乖着呢。”安安扬起一张小脸骄傲的说道:“安安还能帮着大娘看着弟弟呢。”

    “嗯,真乖。”玄世璟摸了摸安安的小脑袋。

    倒是怀中的玄澈,好像有些不安的样子,一直都在玄世璟的怀中挣扎。

    “怎么,臭小子,还不认得你爹啊。”玄世璟笑道。

    “夫君说笑了,夫君离开家的时候,澈儿才多大?这一转眼就是这么长的时间,澈儿又从来没有见过夫君,怕是对夫君印象不深了。”晋阳笑着说道,随后对着玄世璟手中的玄澈说道:“澈儿,快叫爹爹。”

    “娘抱”玄澈没把晋阳的话听进去,只是朝晋阳伸手,想要晋阳抱他。

    玄世璟无奈一笑,只能将孩子交给晋阳抱。

    晋阳从玄世璟怀中接过玄澈,抱在自己的怀里,现在玄澈的重量,晋阳抱着也有些吃力了。

    “澈儿,这是爹爹啊,你在家的时候不是整天念叨着想要爹爹吗?”晋阳对着怀中的玄澈说道。

    “爹。。。。。。”到了自己娘亲怀中的玄澈,胆子这才大了起来,对着面前这个带着唏嘘胡茬的“老男人”喊了一声爹。

    “乖儿子!”玄世璟听到自家儿子喊爹,可是高兴坏了。

    “走,都先进屋再说。”玄世璟说道。

    玄世璟回来,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聚在了一起,吃了团圆饭。

    次日,玄世璟在家无事,便去了书院那边,庄子上除却自己的家人之外,最让他惦记的,就是书院了。

    书院再次扩建之后,主要扩建的就是明德书院,今年明德书院招生,一下子招了五百多人来,而这些学生之中,也出现了官宦家的子弟,估计都是冲着文学院去的。

    毕竟文学院的成绩实在是太过亮眼了。

    而工学院那边,学生有了足够的羊毛做试验,也已经将织布机改进成功了,在入秋之前,草原上那边还会有一大批羊毛运送到长安来,供他们使用,这这批羊毛产出之后,就能为工学院那边带来十分可观的利润,而且今年的冬天,长安城的百姓也能多一种御寒的衣物了。

    工学院弄出来的东西,也是需要推广到民间的,至于如何推广,学生们也是绞尽脑汁去想。

    一件东西想要被大众所接受,也是需要时间的。

    零零碎碎的事情忙完之后,三天的假期也就过去了,说起来,玄世璟这假期有跟没有都是一样的,反正都是在忙,回到庄子上这三天假期还不如在安北都护府那边清闲呢。

    玄世璟回来之后,势必是要参加早朝的,只是玄世璟参加早朝,关于他的封赏,却是暂时没提出,要等到大军全都班师回朝之后,再由兵部核算上奏,而后三省附议,才能在朝堂上公布。

    

第一千零二十章:薅羊毛() 
早朝之后,玄世璟留了下来,在含元殿外与几位相熟的大臣打过招呼之后就去了宣政殿。

    李承乾也回了宣政殿之中,宣政殿外的小黄门已经去鸿胪寺宣旨,要召见倭国的使者河边麻吕了。

    虽然倭国前前后后派了不少使者过来,但是这些使者住在鸿胪寺之中,依旧是以河边麻吕为首,想要尽快的与大唐谈判。

    而李承乾的诏书送到鸿胪寺之中,河边麻吕几人也不敢耽搁,收拾利索就赶紧进宫了。

    现在多拖一刻钟,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煎熬。

    他们实在是想不透,大唐到底想怎么样?难不成要像灭了新罗一样灭了倭国吗?若是那样的话,刘仁轨的水师在遇到他们之后,完全可以不让他们到大唐来,而且,后面飞鸟那边派遣了那么多使者过来,在被唐军水师封锁的海面上却是一路畅行无阻,而后来到了长安,显然大唐并没有想要灭了倭国。

    至少大唐若是想,也不会让他们就这么安安稳稳的住在鸿胪寺之中了。

    宣政殿之中,倭国的使者还没到,李承乾禀退了殿中的人之后,与玄世璟说起了一件事。

    “父皇打算退位了。”李承乾说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

    “怎么,你一点儿都不诧异?”李承乾问道,他还以为,玄世璟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会被吓一跳呢。

    “有什么可诧异的,在打这场战争之前不就是已经说过这件事了吗?现在大唐的这场战争打的有头有脸,有面子有里子的,陛下也看到了你的能耐,认可了你能够肩挑起大唐这个重担,所以陛下就安心的卸任了。”玄世璟说道:“不过虽然这么说,但是还要说一声,恭喜啊。”

    玄世璟笑着拱了拱手。

    这对李承乾来说的确是件好事了,等到李二陛下卸任之后,他坐在含元殿之中,正儿八经的名正言顺的皇帝,而不是以太子的身份坐在那里。

    虽然都是坐在那里,但是名头上,还是有些差距的。

    “也没什么好恭喜的,都已经习惯了。”李承乾笑道。

    这都两三年的功夫了,能不习惯吗?

    李二陛下在后宫之中划水也划了两三年了。

    “有件事我打算一会儿与倭国的使者谈完了之后去见皇后娘娘。”玄世璟说道。

    “见母后?”李承乾好奇道:“何事?”

    说起来要是商议事情的话,不是跟自己商议,怎么着也是会跟父皇商议,怎么会是跟母后商议呢?李承乾如是想着。

    “好事。”玄世璟笑道。

    紧接着,玄世璟便将工学院的学生改进了织布机的事情告诉了李承乾。

    “殿下想想,羊毛这东西,哪儿最多?”玄世璟问道。

    “草原上啊。”李承乾说道:“随便一抓一大把,而且,羊毛这东西,对于草原上的人来说,没什么用处,所以说,这东西从草原上弄到长安城来,便宜的很,工学院的学生改进了织布机,可以用羊毛织出布料来,这样一来,成品的价钱就能上去,又是一条发财的路子啊,唉?怎么?你打算把这发财的事儿,交给母后?”

    “殿下,不仅仅是发财啊我的殿下。”玄世璟语重心长的说道:“你想想,偌大的一个大唐,若是能将羊毛织造成的布料推广开来的话,大唐需要多少羊毛?羊毛这种东西织造成的布料十分保暖,正好今年冬天能够用的上,若是在冬天之前普及开来的话,经过一个冬天,百姓们就能知道这玩意儿的好处了,不仅仅是做衣服,还有被褥,当然,这个可以放在一边等会儿再说,重要的是,大唐需要很多羊毛,多到人想想不到,这样数量的一个羊毛,就只有草原上的牧民能够提供,每年大唐都会向草原上的人购买羊毛,草原上的人一看羊毛赚钱,肯定会大规模的去养羊,剪羊毛,换钱,如此一来,整个草原,就会被大唐控制在手中了,草场都养了羊,那战马的数量就会下降,养了羊,羊毛就要依靠大唐来收购,一旦大唐断了他们的路子的话。。。。。。。”

    玄世璟这么说的话李承乾恍然大悟。

    这招儿够损的啊,但是对大唐有太多的好处了。

    “所以你找母后商量,是想让母后帮忙推广开?”李承乾问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正是,这织布机改造过后,能干这一行的,大多还是大唐的那些女子、妇人,而皇后娘娘作为国母,为她们做个表率,再合适不过了。”

    “只要是对大唐有好处的事情,母后从来不会拒绝的,这样吧,等一会儿完事儿之后,我与你一同去见父皇和母后。”李承乾说道。

    一般来说,李二陛下在后宫之中,大多时间都是和长孙皇后待在一块儿的,所以正好这件事儿,可以一同说给他们两人听。

    在宣政殿之中等候了不少时候,临安从殿外走了进来,躬身说道:“殿下,倭国的使者到了。”

    “让他们进来吧。”李承乾说着,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而玄世璟则是在殿中,在台阶左下方的书案后面落了坐。

    河边麻吕带着两个倭国的使者走进了宣政殿之中,叩拜行礼。

    李承乾让临安拿了仨软垫给他们,让他们跪坐在殿中。

    “今日召集使者前来,依旧是以前的话题,说说大唐与倭国之间的战事吧。”李承乾说道:“两家打也打了,战争也持续了这么久了,本宫估摸着,也差不多了,咱们就来谈谈条件吧。”

    “殿下请讲。”河边麻吕说道,无奈,现在主动权根本不在他们手中,他们也只能面对大唐提出来的条件而后据理力争罢了。

    “大唐与倭国之间停战,甚至大唐可以将已经拿下来的九州岛尽数归还给贵国。”李承乾说道。

    河边麻吕抬头看向李承乾,问道:“不知大唐想要什么。”

    李承乾将这件事情拖到现在,图谋不小,这是河边麻吕认定的,而现在李承乾的表现,更是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这个想法。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图穷匕见() 
“大唐想从你们手中换一处地方。”李承乾说道。

    “何处?”河边麻吕问道。

    “你们倭国的島根県。”李承乾笑道。

    “这万万不可!”河边麻吕一听李承乾说这个,反应比先前更为激烈。

    島根県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在倭国最大的岛屿上,要是把那里割让给了唐军,那以后倭国还有险可守吗?

    虽然现在也没有,但若是真把那个地方给了大唐,那么大唐便可以随时通过那里攻打倭国,让倭国一点儿反应的余地都没有,島根県离着飞鸟实在是太近了。

    飞鸟是什么地方?是如今倭国的治所,是他们天皇所在的地方,把离着飞鸟这么近的一块地方给唐军,这不是就在自家门口挖个大坑给自己吗?出门一不小心就能掉坑里了,不管唐军是否有动作,坑就在那里,只深不浅,唐军就会如同一柄利刃一样,一直架在倭国的脖子上,让倭国动弹不得。

    而且,现如今的島根県可是整个倭国的产银重地,要是把这么个宝地给了大唐,倭国往后百年都喘息不过来。

    “使者的意思是,这事儿没得谈了?”李承乾问道:“本宫劝使者还是多想想,现在整个九州岛都在大唐的控制下,与你们的島根県也不过是隔海相望而已,若是大唐想要的话,只要关于两国战争的问题不何谈,那么大唐与倭国之间依旧是在开战,那么我大唐的二十万水师向你们本土治所挥进,想要拿下島根県,也不是不可以吧?”

    大唐的水师哪儿有这么多,整个熊津的兵力加起来也才二十万左右,李承乾号称大唐二十万水师,也不过是吓唬河边麻吕,但若是河边麻吕真的相信了,大唐需要通过战争拿到倭国的银矿,这样的话,大唐的水师也不是凑不起二十万来。

    现在刘仁愿和刘仁轨所带领的登州水师和卑沙城水师不就已经十数万了吗?大不了再从扬州调兵。

    扬州那边可是大唐水师的重要基地呢,毕竟是要沟通大唐南北海运漕运的地方。

    “我要见大唐的皇帝陛下!”河边麻吕见李承乾这么说,他现在已经不想跟这位大唐太子再谈下去了,这个太子,根本就是个无赖,从先前他们来到大唐,关于和谈的事情,他就一直拖着,一直拖到现在,终于露出了他的獠牙,倭国的九州岛尽数被大唐夺去,现在又想要在倭国本土最大的地盘上要上一个县,而且,这个县离着飞鸟这么近,这个县境内还有倭国最大的银矿。

    “现如今大唐所有的事情都是本宫在处理,使者还是好好想想本宫的提议吧,若是再过些时候,大唐的水师拿下了島根県,那么,大唐可以一点儿都没有与倭国再商谈的必要了。”李承乾说道:“现在做决定,至少你们倭国还能拿回九州岛不是吗?”

    李承乾的话几乎是给了河边麻吕会心一击。

    毕竟人家说的一点儿毛病都没有啊。

    河边麻吕与身边的两个使节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李承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