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5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菹旅鞑欤 

    李二陛下挑了挑眉毛,这小子明摆着是要“公报私仇”了,与庄子上无关的事儿,因为涉及到了国子监的官员,这小子就狠查人家老底,非要把人家的事儿给扒出来,还真是一点儿后路都不给留,是要把国子监的这些个官员往死里头逼。

    李二陛下垂下眼眸,伸手拿起了方才玄世璟呈送上来的这些所谓的证据,一页页翻看。

    整个含元殿之中鸦雀无声,殿中并不炎热,那些国子监的那些官员额头上却是冒出了细密的汗水。

    他们的脸色,落在玄世璟眼中,玄世璟心中暗笑,若是身正不怕影子歪,心虚个什么劲。

    “国子监的几位,你们可还有什么话要说?”李二陛下看完之后,抬起头来看向那几个官员。

    仍旧是一片寂静。

    “德义,把这些东西拿给这几位大人看看。”李二陛下说道:“长安城啊,朕的眼皮子底下,你们的胆子,还真是不小啊。”

    看到玄世璟送过来的这些东西,李二陛下可谈不上淡定,心中虽然恼火,但是表面上仍旧不动声色。

    德义躬着身子将李二陛下面前的东西收拾好之后,捧着下了台阶,来到国子监的官员面前。

    “几位大人,请过目。”徳义捧着这些东西有上前。

    国子监的这几位哪儿还敢过目什么,徳义走过来的时候便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纷纷认罪。

    “陛下,臣万死。”

    李二陛下冷笑一声:“万死?好一个万死,身为朝廷官员,你们拿的俸禄,不是朝廷给的!也不是国库拨调的,而是百姓给你们的,你们呢?窃居高位,不思为民谋福祉,反而变本加厉,朝廷留你们何用?!”

    李二陛下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公卿大臣,更是不敢出动静了,原本与这些官员关系不错,有来往的人,现在这节骨眼儿上也不敢在这儿为他们求情。

    玄世璟冷眼看着战战兢兢跪在地上的国子监官员,脸上讥讽的笑容,毫不掩饰。

    对旁人使手段,就别怕人家翻过来报复,天道好轮回,看谁饶过谁。

    “戴胄。”

    “臣在。”戴胄抱着笏板出列,心里暗自叫苦,这晋阳郡公报复这些人是心里舒坦了,但是到最后这烂摊子,扯出来的这些个案子,还是得他们大理寺来收拾。

    玄世璟所列的这些证据之中,本就是包含着国子监的这些官员这这几年来违反大唐律例的事儿,在大理寺和长安府有一些悬而未决的案子,与他们有牵扯,这下证据找齐全了,大理寺和长安府就要忙着将这些案子翻出来,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收拾妥当,然后再写奏折上奏到陛下哪里。

    在清理这些案子的时候,谁知道会不会牵扯出更多的东西,更多的人?

    所以说,这对大理寺来说,是个苦差事,陛下点名要让大理寺处理,顺带着连长安府的那些案子,都要移交到大理寺这边,这事儿是件出力不讨好的事儿,这边出力了,收拾利索了,到最后也是捞不到好处的,名头都是这位晋阳郡公的。

    谁让人家击登闻鼓,将这事儿个闹大了呢?

    登闻鼓一响,很快这事儿就能传遍长安,他玄世璟倒是能落得个好名声。。。。。。要知道,这登闻鼓自从放在那里,还真没人去敲它,玄世璟是独一份儿,虽然挨了三十廷杖,但是此时牵扯了这么多国子监的官员,将这么多人拉下马来,从玄世璟的角度出发,这一波,不亏。

    “国子监的几个官员就交由大理寺暂且看押,这些证据你都拿回去,以往的那些案子,都重新翻找出来,对症这些证据,该怎么处置怎么处置。”李二陛下说道:“等案子都清理完毕之后,上奏。”

    “是,臣遵旨。”戴胄拱手应声。

    玄世璟看向戴胄,面色稍带歉意,冲着戴胄拱了拱手。

第八百一十四章:闹腾() 
这麻烦,算是玄世璟给国子监找的,但责任也不能全落在玄世璟头上,毕竟这案子是大理寺的,查清肃清堆积的一些案子,也是大理寺的职责所在。

    “今日的事情,诸位公卿,看在眼里,也需要记在心里才是,无论是长安城天子脚下,又或是在大唐其它州府,都需引以为戒!”李二陛下速生说道。

    至于引以为戒什么,朝堂上的人心里也应该都清楚,朝廷只是不查而已,若是真的想要整治你,往死里差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所以平日里,多收敛着点儿,不管是自身也好,还是自家下人也好,都约束着点儿,犯了事儿,被人扒出来了,朝廷可不会留情面。

    “臣等遵旨。”

    国子监的那几个官员被外头的宫中侍卫给拖了下去,估计是要直接送到大理寺去。

    “朕以往知道,长安府与大理寺有不少案子沉积,但是却不知竟然有这么多案子,是与朝廷官员挂钩。”李二陛下说道:“今日之事,也是提醒了朕,着大理寺与长安府,尽可能处理掉那些积压的案子吧,若是涉及到朝廷官员,一律依照大唐律例,严惩不贷!”

    现如今是贞观朝,大唐的国力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以往三天两头打仗的日子了,前些年头,弊端该除的也都除了,改革该改的也都改了,如今也是到了该抓抓吏治的时候了。

    也是借着这个机会,李二陛下让大理寺和长安府查这些陈年旧案,彻底肃清,定然会牵扯到一批官员,新上任的官员倒是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去做这样那样的事儿,说白了,还是老世家的子弟,身居官位,借着手中的权柄,明里暗里做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儿。

    朝廷也需要新鲜的血液来替代这些已经陈朽的东西,这是作为皇帝,喜闻乐见的。

    今日的朝会倒是比以往时间长了不少,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玄世璟敲登闻鼓闹腾出来的这一场“乱子”,退朝之后,玄世璟走出殿外,含元殿外的内侍见到玄世璟这样子就出来了,连忙上前,想要搀扶,被后面走过来的程咬金给挥退了。

    “自个儿能走吗?”程咬金问道。

    玄世璟咬着牙,点点头。

    不得不说,这含元殿外的侍卫真是够意思,三十廷杖,也没下狠手,就是意思意思而已,估计回去化瘀几天也就没事儿了,在这宫中,即便是疼,也要忍着,不能出洋相。

    “今儿个你闹腾的有点儿厉害啊。”程咬金说道:“老夫知道你是为了你庄子上的书院,但是这般不给人留后路,虽然可以保你书院一时无忧,但是也是树敌颇多啊,那几个国子监的官员,不过是一些人抛在明面的一堵墙,当着一些是是非非而已,今儿个你却是把这堵墙给移了,接下来呢?被看到的就是他们自身了,你说,他们能这么善罢甘休吗?”

    “程伯伯,此事小侄在行事之前就仔细的想过了,不管他们是否甘心如此,如今,这堵墙已经没有了,书院那边呢?也不会再有人大胆前往庄子上搞破坏了,这就是小侄想要的,至于后面的事情,他们若是敢行动,别说小侄了,就算是陛下,也不会放过他们的,今日在朝堂上,陛下让大理寺和长安府开始清理往年积攒的悬案,这就是一个信号,警告他们不要轻举妄动的信号。”

    今天在朝堂上,李二陛下可是说了不少警告的话,这种事情程咬金能看出来,玄世璟也能看出来,李二陛下自然心里也门儿清,不然也不会反反复复的提那几句话了。

    “你小子倒是看的长远。”程咬金叹息一声:“罢了罢了,老夫真是跟着你瞎操心,老夫家里的那些不成器的子孙,要是有你一半儿聪明,老夫就算明天闭上眼,也能放心了。”

    “程伯伯有处默兄长和处弼兄长那样的接班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玄世璟笑道:“咱们两家向来亲厚,以后来往的日子还长着呢,本就是同呼吸共命运,小侄有事,程伯伯不会放任不管,将来程家有事,小侄岂能袖手旁观?”

    程咬金满意的点点头,他要的就是玄世璟如此表态,自家孩子是个什么材料程咬金心里清楚,而玄世璟是个什么样的年轻人,程咬金心里更是清楚,程家和玄家对比起来,如今看来,程家有他这个老一辈在,自然是无需担心的,但是万一哪一天,就不在了呢?自家的那两个儿子,比不上玄家的这个小子。

    以后若是自己不在了,程家和玄家若是能为一体,再好不过。

    当初程咬金还想着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玄世璟呢,虽然是庶出,但是给玄世璟当个妾也成啊,但是玄世璟娶的是公主,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没成想这小子还是个有本事的,娶了公主还能再纳个妾。

    程咬金的意思玄世璟也明白,他也不反感这样,几家之间的联合,说白了也只是印证了独木难成林的结果罢了,谁还没有几个朋友,谁还没个关系?这都正常。

    玄家与秦家,与程家之间,并非是简简单单的关系,而是传下来的交情,也不能到玄世璟这一辈就给断了,也不能因为玄世璟成年了,出息了,翅膀硬了,就翻脸不认人,当初程家和秦家,对玄家那可是帮扶照应,一样没落下,逢年过节的,见玄家日子艰辛,没少帮衬,到了往后,也是该玄家投桃报李的时候了。

    “有你这句话,老夫就放心了,老夫也不瞒你,你这孩子,的确比我家那俩小子出息的多。”程咬金笑道。

    “程伯伯这些事儿,您操心的早了,您这面色红润,身体倍儿棒的,操这心思做甚。”玄世璟说道。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我们这些老人家啊,能帮衬你们到几时,谁也说不准呐。”程咬金笑道:“等再过两年,老夫也上表辞官,到你那兵学院,养老去。”

第八百一十五章:闲逛()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玄世璟笑道:“若是程伯伯真肯来兵学院,那兵学院可是赚大发了,到时候还请程伯伯对学生们不要藏私啊。”

    程咬金笑了笑:“老夫别的本事没有,打仗还是有些心得的,这些东西留下来也好,总不能全都带进棺材里,那叫糟践东西。”

    “这样的话,兵学院就收拾收拾,等到时候,恭候程伯伯大驾光临了。”玄世璟笑道。

    若是朝中经历过隋末天下大乱的老将,都能安安稳稳从朝堂上退下来,而后去兵学院教学生,这是再好不过的了,这对于学院的学生来说是好事,对于这些大佬来说,也算不得坏事,晚年不想在家吃喝等死,到庄子上来养养老,教教学生,挺好的,也算是为自家经营人脉打下基础,毕竟天地君亲师,学生毕业之后,算是自家门生,将来也是自家的关系。

    程咬金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打算从朝堂上退下来之后,去东山县的兵学院,至少以后,程家在军中的地位会越来越稳固,军中的人脉关系丢不了。

    除却军中,程咬金也不考虑别的了,老程家从祖上到这一辈还有他的下一辈,似乎都没有什么读书的材料,俩儿子现在都在军中,还是安安稳稳老老实实的在军中发展吧。

    “老夫现在是十分羡慕河间郡王如今过的日子啊,只是老夫与河间郡王不一样。”程咬金说道:“人家是皇室中人,咱们呢,就是普普通通的臣子,虽然府上有个公主儿媳妇儿,但是对于皇家来说,还是外人,比不得,比不得。”

    玄世璟和程咬金两人晃悠着,出了大明宫,玄世璟是乘坐着马车来的,知道要挨打,因此马车里也早就准备好了,铺着厚厚的软垫,上了马车,坐在了软垫上。

    “公爷,咱们回道政坊还是回庄子上?”护卫做在前车架上问道。

    “去千金医馆。”玄世璟说道。

    得先把屁股上的伤让大夫给上点儿药,将淤青给揉散了才成,虽然遭些罪,但是好得快啊,这事儿不能回庄子上处理,不然空让家里人担心,没这必要。

    先在长安城住上几天,等身上的伤都好了之后,再回东山县庄子上,而且玄世璟在长安,还有事情要做。

    比如说要见一见那位已经在长安落脚的江王殿下,李元祥。

    长安城里的千金医馆依旧是孙思邈的徒弟在打理,都这么多年了,医馆依旧是那个模样,一切都没有便,孙思邈的徒弟也是收了两个徒弟在身边,这边也经常有医学院的学生过来帮忙,因此还算是能忙活得过来。

    孙思邈的徒弟亲自为玄世璟上药,以特别的手法揉捏了小半个时辰,为玄世璟活血散淤,挨板子的时候玄世璟没叫喊出来,倒是上药按摩的时候,这疼痛让人难以忍受。

    “公爷,实在是疼的话,可以咬住枕头,可别不小心再咬破了舌头。”

    玄世璟一把抓过枕头,也顾不得许多,咬在了嘴里,外头前面大堂里还有不少病人求医问药呢,这会儿撕心裂肺的叫唤,多丢人。

    好在疼痛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到了最后的时候,玄世璟感觉自己的屁股基本上已经都麻木了,没有什么感觉了,用老孙的话来说,就是已经揉捏开了,养着就成。

    “公爷,您说您好端端的,怎么就弄成这个样子了。”老孙替玄世璟将衣服收拾好。

    玄世璟这才腾出嘴来,笑道:“没什么,挨了三十廷杖,看着吧,这两天的长安啊,又是一场腥风血雨啊。”

    “您这是又去捅破天了?”

    “那倒没有,就是大理寺得清查及庄案子,可能涉及到一些官员,所以,估摸着退朝之后,消息就得传开了,一些人现在估计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玄世璟说道:“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都是为了庄子上的书院,不然你以为你师傅他们为什么能够在庄子上安安心心的研究医学药理,教授学生?朝中的那些人,就会这么眼睁睁的看着?看着庄子上的书院,侵犯他们的利益?”

    “在下只知道悬壶济世,岐黄之术,至于这朝政之事,在下是连皮毛都不懂啊,不过既然师傅在庄子上待的好好的,那在下也就放心了,有公爷护着,无虞。”

    玄世璟在这儿说的话,老孙听进耳中,烂在心里,什么事儿该搀和,什么事儿不该搀和,他心里清楚的很,他就只是个坐堂的大夫,只负责治病救人,别的,不管。

    孙思邈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书院专心研究医术,完善早年间成书的《千金方》的各种修改和增补,安心带学生,外面的事情,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既然学院的‘灾祸’来自朝堂,就让玄世璟去解决就好。

    现如今,好歹这“外在”的事情已经解决掉了,能让玄世璟操心的,就是那位王爷了,这两天一直都忙活着怎么怼国子监的人,倒是没怎么注意这位王爷,先在长安城住下,看看情况如何再说。

    出了千金医馆,玄世璟让护卫先行回庄子上给家里报个消息,说自己在长安这边住几天,至于自己挨廷杖的事儿,就瞒下来吧,反正就是报喜不报忧。

    护卫离开之后,玄世璟只身一人在长安城中,外头还有一车夫,这里倒是离着玄武楼近一些,干脆中午饭就在玄武楼解决就好,省的回宅子麻烦。

    几步路,溜达着到了玄武楼,这会儿正是中午,玄武楼人满为患,玄世璟一进门,玄武楼的小厮就认出了玄世璟。

    “主家。”小厮恭恭敬敬的行礼。

    “你忙,我自己去二楼,让后厨送些吃食过来就好。”玄世璟吩咐道。

    “是。”小厮应声。

    玄世璟上楼,小厮对着其它的伙计交代了几声,自己亲自去后厨为玄世璟布菜去了。

    这会儿正是入了夏,庄子上书院的学生们也放了假,不仅仅是庄子上的书院,连国子监的监生们,也都放了假。

第八百一十六章:户部的钱庄() 
玄世璟在二楼找了个不错的位子,坐了下来,环顾四周,不少文人学子,看年纪与打扮,估计也是国子监的监生,毕竟离着这边儿可近着呢,过来吃饭聚会,也是正常。

    少顷,楼下的小厮便将玄世璟的饭菜给端了上来,玄武楼这边人虽然多,但是坐在这儿的可是自家主家,能不尽着主家来吗?

    “钱堆在吗?”玄世璟问道。

    来到玄武楼,坐下之后玄世璟突然想起来,如今朝廷的钱庄和新币已经由户部牵头推广开来,也已经在长安大批量的使用了,玄世璟对于这方面的消息还是一知半解呢,想要多了解些东西,问谁都不如问钱堆。

    钱堆是个商人,若说新币的事儿,恐怕问户部那些人,也不如问一个商人来的更透彻直接。

    这种事儿,与之关系最大的,就是商人了。

    “回主家,在,大掌柜的这些日子一直都在长安这边,并未外出。”伙计回应道。

    “嗯,好,去将他叫下来吧,就说我请他吃个饭。”玄世璟笑道。

    “是。”伙计应声,随后上楼去找钱堆去了。

    玄世璟并没有去三楼雅间,而是选择了在二楼,反正就他一个人,坐在雅间里作甚,空荡荡的一个人,还不如在二楼热闹呢,周围还有些人气儿,反正他与钱堆也没什么要紧事要谈,不过就是说说朝廷钱币改革和钱庄的事儿罢了,自转过年头之后,随着户部的摊子铺的越来越大,对于新币改革的宣传也来越多,不少人也都在谈论这事儿呢,不仅仅是长安城中的人,连庄子上的人也都说起这事儿,毕竟庄子上也有不少来往的货商行商,也正是因为如此,户部的人还专门在东山县庄子上开设了一家钱庄的分号呢。

    现在东山县庄子上什么没有?长安城中有的,百姓能享受的到的,庄子上都有。

    钱堆听到自家公爷就在楼下等着自己呢,自然也是不敢耽搁,放下手头上的事情之后就来到了楼下,虽然还没有到他用饭的时间,这下倒是省了。

    “属下见过公爷。”钱堆走到玄世璟面前,拱手行礼。

    “别客套了,坐下吧。”玄世璟说道。

    “是。”钱堆坐在了玄世璟的对面。

    这会儿桌子上已经布满了饭菜,玄世璟将酒壶递给钱堆,这会儿的钱堆也是人到中年,身材也微微有些发福了,若是再换上一身花哨的锦缎衣服,就跟外头的暴发户员外没什么区别了,但是钱堆的打扮,倒是中规中矩的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