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5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现在陛下不说了,看陛下的态度,长孙无忌反而不好受了。

第六百七十六章:既是君臣,更是父子() 
    李二陛下摇了摇头,叹息一声:“承乾是朕一手培养起来的,是朕钦定的大唐太子,是大唐未来的皇帝,是朕的接班人,从小到大,朕对承乾寄予了太多的希望。”

    关于丹药一事,涉及到了李承乾,李二陛下承认自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自己疼爱培养了多年的儿子做出这种事,李二陛下觉得自己被“背叛”了,但是在觉得自己被背叛的同时,也在为李承乾的这些小手段而叹息。

    若是手段高明一些,李二陛下或许也不会如此了,虽然心里不是滋味儿,但是太子手段有进步这是件好事儿,所谓手段,见得人的,见不得人的,都是一个帝王必须要掌控的,能不能用到是一说,能不能了解又是另一说了,即便用不到,也要学到才是。

    而现在回顾一下关于丹药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着重看看这件事的过程,手段真高明不到哪儿去。

    坐了这么多,除却徒劳无功然后搭上两条人命之外,其余的,什么都没有。

    虽然这件事情是太子的过错,但是没有出什么大事儿,天底下没有爸爸会讨厌自己的亲儿子的,即便是儿子偶尔做错了一件事,作为父亲,除却原谅他,还能怎么办?

    皇家也是如此,皇子只要不犯下滔天的罪过,身为皇帝的父亲,也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不然皇室的子弟之中,也不会出现李佑和李愔这样的人,李愔的暴虐,李佑的叛乱,说白了就一句话,都是李二陛下给贯出来的。

    从小儿不教导,长大了,做了这么多荒唐事,回过头来想要教导,却已经晚了。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李愔的老师教导李愔,都已经快要把命给搭上了,奈何人家是皇子,李愔的王府之中走一遭,就跟鬼门关里转一圈儿然后出来的感觉是一样的,好在,一切都结束了。

    李愔这个学生却是死在了念过古稀的老师前头。

    不过,在李二陛下心里,这条准则可以用在其它人身上,但是李承乾不行。

    就因为李承乾是大唐的太子。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在这件事上,李二陛下现在心里十分难受。

    在东宫的书房外头听到太子与身边儿内侍的对话,李二陛下心里就怀疑了太子,此时的怀疑不过四五分,但是方才与长孙无忌说话的功夫,长孙无忌一直在刻意回避自己的问话,回避这个问题,那么李二陛下对于李承乾的怀疑,就从四五分上涨到了七八分。

    到了这个时候,李二陛下心里已经确认,丹药的事情是与太子有关系的,结合先前所查出来的蛛丝马迹,拿来一印证,结果一目了然。

    长孙无忌见到这样的李二陛下,闭上了眼睛,心里暗叹一声,太子殿下,老臣能够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从始至终,长孙无忌在李二陛下面前就没有说过李承乾一句坏话,关于李二陛下想要问的丹药的问题,也都找个别的话题给圈过去了,他自己,不会触碰这个话题,剩下的,就交给老天爷来决定吧。

    与李二陛下在宣政殿外站着,站的功夫久了,再加上心神思绪不宁,现在的长孙无忌,竟然感觉到有些疲惫了。

    之前比这更累人的事儿,长孙无忌也做过,现在猛然间出现这样的感觉,长孙无忌自己也都吓了一跳。

    现在的长孙无忌,可正是风风光光位于人生巅峰的时候,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出点儿别的什么事儿。

    从长孙无忌的反应之中,李二陛下能够读懂一些事情。

    两个人,君与臣,或许到了现在,谁都看不透谁。

    即便是能看透,也不过只是看些皮毛罢了。

    但是相互都知道,心里想要的是什么,能做的是什么,不能做的是什么。

    人的心思就好像是浩瀚无垠的大海一样,不管如何,谁都不曾真正的看清过谁,看透过谁。

    “承乾坐在这个太子的位子上,也已经有二十三年了啊,朕清楚的记得,当初立承乾为太子的时候,他才是个八岁的孩子,坐了太子之后,每天都要在陆德明与孔颖达的教导下读书,上午读书,下午习武练习骑射,到了晚上,还要温习功课,一天到晚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当初即便是朕去见承乾,也不过是抽出空来与朕说几句话罢了,这一晃眼,都这么长时间了,当年八岁的孩子的孩子都不止八岁了。”李二陛下感慨道。

    其实李承乾的担心也是多余,对于这件事儿,本来就不是能够张扬出去的事情,以李二陛下的心怀,也不会因为这件事儿就要将太子的位子易主,废太子是不可能废太子的,顶多就是给些惩罚,让太子长长记性罢了。

    但是虽然李二陛下自己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在作为臣子的长孙无忌心中,虽然大致能够猜到结果,但是是万万不敢表现出来的。

    说白了这件事情到现在为止,仍旧是陛下自己的家务事,自己家的儿子没有教导好,虽然这对父子的身份不凡,寻常时候在朝堂上也拿着“皇帝的家事就是大唐的国事”这样的借口经常用来回驳陛下,但是也得看这是什么时候,什么时机,不顾时机卵用借口,除非嫌弃自己活的不耐烦了。

    人的年纪越是大,就越是谨慎,没了当年敢做敢闯的那股子劲头了,因此老一辈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将来的天下、庙堂都是你们年轻人的。

    这话一点儿都不假,人有寿尽之时,再怎么厉害的人物,到最后都的告别朝堂。

    当年名满天下的房谋杜断,现如今也只剩下了房玄龄一个人,也快到了年纪了,听说最近有要请辞的苗头。

    房家的两个儿子都挺出息的,能够独当一面,房玄龄这个时候若是退出朝堂,倒也正是个好机会。

    至少房玄龄现在退了,陛下会将一些赏赐,都放在他的两个儿子身上。

第六百七十七章:用意何在?() 
    长孙无忌想想自己家的儿子,心里不住叹息一声,但是好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若是自己能在有生之年为自己的儿子铺好路,长孙家倒还有指望。

    “辅机在早朝之后,见过璟儿吧。”李二陛下问道。

    长孙无忌只能应声:“是,臣见过。”

    这问题既然陛下已经问出来了,那肯定是得到风声了,自己见玄世璟,或许是被宫里的人看到了,然后告诉了陛下。

    “辅机什么时候与璟儿亲近到一起了。”李二陛下笑问道。

    “臣与玄大人同朝为官,退朝之后说两句话,也算不得太过亲近。”长孙无忌解释道。

    李二陛下闻言,只是笑了笑,也没再多问,他自己也知道,从长孙无忌口中想要问出什么来,只要长孙无忌自己不想说,他是问不出来的。

    将长孙无忌召进宫来,一是不给太子反应的机会,二来也只是为了看看他的反应而已,即便问题没有问出口,李二陛下也能从两人之间的气氛之中读懂很多东西。

    帝王术是个很神奇的东西,谁都说不准它具体是个什么东西,要如何学,学些什么,但是人在坐上这个位子之后,就像是突然之间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什么都通透了。

    或许,太子将来也会那样吧。

    宣政殿这边送走了长孙无忌,李二陛下转身回到了宣政殿中,外头等候多时的内侍走了进来,附在德义耳边轻语了几句。

    德义挥了挥手,将人禀退,随后走到李二陛下的身边,躬身行礼。

    “陛下,先前东宫派遣出去两人,这两人的行踪已经打听出来了,一人去了长孙大人的府上,一人去了东山县。”德义说道。

    “嗯,朕知道了。”李二陛下说了这一句之后,便继续低头看奏折。

    关于这件事,他心里已经了然,至于接下来要如何做,他还没想好,他想看看太子的反应。

    果不其然,太子派人去了长孙无忌的府邸,不过派人去东山县。。。。。。。是因这件事情是玄世璟操持着查探,想要从玄世璟那边得些消息吗?

    德义见李二陛下听了消息之后,也不做反应,也是安安静静的站在了李二陛下的身后小心翼翼的伺候着。

    “德义。”李二陛下唤了一声。

    “去将这些奏折,送到太子那里去。”李二陛下说道:“你亲自走一趟。”

    德义闻言,先是一愣,随后反应过来,轻轻应了一声诺,随后将殿外的内侍唤了进来,带上李二陛下御案上的奏折,去了东宫。

    李承乾在东宫书房等消息,等来的却是自己的舅舅已经被父皇传进了宫中的消息,心中更是忐忑,也有些后悔,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何要这般着急呢,明明。。。。。。。以后都该是他的不是吗?

    现在倒好了,今天不知道要怎么过,明天更是未卜。

    东山县庄子上那边还没有消息,也不知道小璟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会不会帮助自己。

    李承乾心里还有一丝的希望,是寄托在玄世璟身上的。

    在东宫之中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一直到长孙无忌离开宣政殿,原本东宫李承乾的内侍才匆匆从外面跑回来,将消息传给了李承乾。

    “舅舅已经离开宣政殿了吗?那宣政殿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李承乾问道。

    内侍摇了摇头:“没听说有什么动静。”

    自从宫中暗戳戳的清理了好几个人之后,宫里的这些宫人行事也谨慎了起来,即便是李承乾身边儿的内侍,也不敢太过靠近宣政殿了。

    李承乾心中更是疑惑。

    父皇到底与舅舅在宣政殿中说了什么?父皇是已经知道了丹药的事情当中有自己的影子了吗?

    不多时,外面又一内侍跑了进来,来到李承乾的面前,躬身说道。

    “殿下,德义相公带着人到这边来了,看样子就是来东宫这边的。”

    李承乾心里“咯噔”一声,这就来了!

    内侍到李承乾身边儿不久,李承乾站在台阶上就见到了德义的影子,不多时,德义带着宣政殿的几个内侍便进了东宫的院子。

    “老奴参见太子殿下。”走到跟前,德义恭恭敬敬的朝着李承乾行礼。

    “德义相公无需多礼,相公可是奉了父皇旨意到东宫的?”李承乾率先问道。

    德义直起身子来,点了点头:“正是,陛下让老奴给太子殿下送些东西过来。”

    送东西?

    李承乾心中一瞬间划过许多东西,也猜测着,自己的父皇让德义过来送什么东西,禁足的旨意?废太子的诏书?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不知父皇托德义相公给本公送了什么?”李承乾问道。

    德义闪身,让身后的内侍捧着奏折走上前。

    德义笑道:“是陛下让老奴从宣政殿带过来的,给太子殿下批阅的奏折。”

    “奏折?”李承乾有些迷糊了,从宣政殿那边带过来的奏折,那边的奏折可都是。。。。。。。

    为什么要送到东宫来,让自己批阅吗?这是什么意思?

    “殿下,老奴还要赶紧回宣政殿伺候陛下,这些奏折。。。。。。。”德义带着询问的眼光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只能讷讷的点点头,这会儿的他还在猜测,自己的父皇这么做,到底用意何在。

    “德义相公,父皇为何要将宣政殿中的奏折送到本宫这里?”李承乾上前两部,走到德义面前轻声问道。

    德义摇了摇头:“陛下的心思,陛下不说,老奴也猜不到。”

    对于这件事情,德义的确猜不到李二陛下的用意合在?李二陛下这么说了,他也就这么办了。

    一时半会儿之间,李承乾还真是迷茫了。

    内侍们捧着奏折进了李承乾的书房,将奏折放在了李承乾书房的书案上,随后,德义便带着他们回了宣政殿,而李承乾,坐在自己的书房之中对着书案上的那些奏折发呆。

    等回过神来,已经好一阵儿了,缓缓的伸出手,拿过一本奏折,打开来看。。。。。。

    奏折上的内容,本是自己的父皇坐在宣政殿该批阅的内容,自己也就只有在父皇卧床养病坐朝监国的时候,才能见到这样的奏折。

第六百七十八章:微服出宫() 
    德义回到了宣政殿。

    “送过去了?”李二陛下见到德义之后问道。

    德义点点头:“是,已经送过去了。”

    “太子做何反应?”

    “太子殿下看上去。。。。。。。甚是疑惑。”德义说道:“老奴觉得,太子殿下当时应该是在猜想陛下如此做,有什么用意吧。”

    “呵,他若是真能理解朕的用意,那朕也就省心了。”李二陛下笑道。

    李二陛下如此做也并非置气,轻慢国事,对于李承乾处理政事的能力,李二陛下还是信得过的,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李承乾在这方面也是十分有经验了,所以李二陛下并不担心。

    “外面什么时辰了?”李二陛下问道。

    “回陛下,已经过了辰时了。”德义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说道。

    “时候尚还早,今日难得落得清闲,德义,叫上几个暗卫换上便装,跟朕出宫走走。”李二陛下说道。

    “诺。“德义应声之后,便下去准备去了。

    皇帝出宫,身边儿的随行人员要精挑细选,准备齐,随行的护卫也不可少,因此德义下去准备之后,李二陛下在宣政殿后头休憩的地方,换了一身便服。

    一切准备妥当,李二陛下乘坐着马车绕开了含元殿,出了皇宫。

    到了中午,宫中午膳的时间过了之后,李承乾派遣去东山县见玄世璟的人也从东山县庄子上回来了,将玄世璟的话都一一转告给了李承乾。

    玄世璟这话说了跟没说也没什么两样,但是此时在李承乾心里,多多少少能起到一些安慰作用,能让他稍微镇定下来。

    至于宣政殿送过来的这些奏折,都是国家大事,李承乾不敢怠慢,怀着忐忑而又小心谨慎的心情,将这些奏折一一批阅。

    李二陛下出了皇宫,与德义坐在马车的车厢里。

    “主家,咱们去哪儿?”德义问道。

    “东山县。”李二陛下说道。

    德义有心想要说些什么,但是终究没有开口,只是默默的掀开马车车帘,吩咐了一声前面正在驾车的车夫。

    马车缓缓的朝着东山县驶去。

    从龙首原上到东山县,若是想要在东山县停留一段时间,而且还要在天黑之前回到宫中,路上免不得一阵颠簸一番。

    玄世璟还在自己的书房里想这件事儿的时候,殊不知李二陛下已经乘坐着马车往这边来了。

    玄世璟是李二陛下看好的年轻人,李二陛下也知道,玄世璟夹杂在这件事情之中,他不希望因为这件事情,而让玄世璟出什么问题,这不值得。

    李二陛下来东山县庄子上,一半是因为这件事来的,另一半就是单纯的想出来散散心,走动走动,东山县庄子上的景色还是不错的,而且还有书院这么个地方。

    李二陛下辰时出宫,到了庄子上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东山县这庄子上,李二陛下之前也曾来过,因此对庄子上还算是熟悉,但是这次来,却是觉得,这小小的东山县,更是热闹繁华了。

    当初李二陛下来东山县的时候,东山湖畔才刚刚建设起来,如今的东山湖畔,聚集了太多的商人和货船,不少外乡人也来东山县庄子上做工,如此一来,人就多了,庄子上能不热闹吗?

    说起来也是东山县这庄子地理位置好,临近黄河的一条分支河流,再加上十几年前挖的这么大的一个东山湖,漕运直接与黄河支流贯通,能够直通黄河,从东山县庄子上到长安城用牛车或者马车运送货物,可比直接从黄河渡口到长安城要方便的多。

    也正是借着这么个优势,东山县成了一些商人的中转站点了。

    “主家,请。”德义率先下了马车,随后转过身来,将李二陛下扶下了马车。

    马车是在庄子上的市集上停下来的,到了这个点儿,是该找个地方吃饭了。

    李二陛下并没有直接去玄家大宅的意思,而是想要先在这东山县的庄子上逛一逛,看看这庄子上的百姓的生活状态。

    李二陛下微服私访,身份是不能暴漏的,因此,德义在宫外也不能称呼李二陛下为陛下,只能叫主家。

    一行人进了一间酒楼,李二陛下在酒楼之中随意找了个地方坐下,而那些衣着打扮十分普通的护卫,则是在李二陛下的四周分散了开来,也找了地方坐下,将李二陛下围在中间。

    酒楼里的伙计倒也见过些世面,身份尊贵的人身边儿带些护卫,这很正常,因此他也很是稀松平常的走到李二陛下这边,躬着身子问李二陛下要吃点儿什么。

    “好酒好菜尽管招呼。”李二陛下说道。

    “好嘞,贵客稍等。”伙计高声唱和一声,去后面儿通知厨子做菜去了。

    “德义,你也别站着,坐。”李二陛下转过头来看着一旁杵在自己身边儿的德义。

    “老奴不敢。”德义躬下了身子。

    李二陛下呵呵一笑:“早就说了,在外头不必这般拘谨,我坐着,你站着,实在是扎眼,无妨,坐下,这是。。。。。。命令。”李二陛下刚想要说这是皇命,话到嘴边一改口,好在没有说出来。

    此话一出,德义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坐在李二陛下的右手侧。

    在等待酒楼的伙计布菜的时候,李二陛下也环顾四周,不住的打量着酒楼里,偶尔朝着酒楼门外看去。

    虽然这酒楼是开在庄子上,但是生意倒是不错,说起来,毕竟这庄子上有这么多人呢。

    “璟儿把这庄子还真是治理的不错。”李二陛下说道:“这东山县的县君是何人?”

    “回陛下,县君名叫冯浩,曾经是玄家的家仆,早年间只是帮着玄公打理庄子上的事务,后来东山县的县君历任之后,玄家便举荐冯浩来做东山县的县君,官家根据以往冯浩在东山县的表现,也觉得此事比较妥当,于是就上奏了朝廷,请求批复此事。”德义说道。

    现在冯浩坐在了东山县县君的位子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