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这些年皇后娘娘身子一直不利索啊。”玄世璟说道。

    “什么意思?”

    “当年皇后娘娘生你的时候,本身年纪就小,身子未万全长成,怀胎生了你,坏了身子,肯定落下病根了,你与魏王之间相差的年岁也不多吧?”玄世璟说道。

    “这。。。。。。”李承乾没想到还有这么一说:“真的?”

    “好歹我也学医十年,骗你作甚。”玄世璟端起桌子上的茶水轻饮一口说道:“我倒是觉得,咱们大唐应该颁布一条法令,女子未满十六岁者,不能定亲。”玄世璟说道:“女子本身年纪小,生孩子风险太大,你是大唐太子,你可让东宫的属官在民间做个调查,或者结合户部的资料去看看,十六岁以下女子生孩子,有几成不夭折,有几成不是一尸两命,又有几成,孩子生下来便没了娘。”

    玄世璟的话说的李承乾心惊胆战,他还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调查,民间生子成活几何,他从不知道。

    就算在现代,十六岁以下的女子生孩子都还有莫大的风险,更何况大唐了,无论是医学条件还是卫生条件,都没得比。

    “我会让东宫的属官去查,尽快弄出一份详细的折子,呈奏给父皇。”李承乾说道。

第一百四十四章:中秋宴(上)() 
“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即便朝廷中的大人们能够认识到,同样的道理,到了民间,不一定行得通,毕竟这传宗接代的观念在关中大地上延续了上千年了。”玄世璟说道。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说的有道理,这是件大事,自然不能一蹴而就,也就是说,现在即便你与兕子成亲,若是你与兕子要有子嗣,也得等到明年?”

    玄世璟摇摇头:“最早也得后年。”

    十七岁,这是玄世璟的心里底线,因为长孙皇后的身体,玄世璟一直担心晋阳的身体如何,虽说这么多年看上去没毛病,但是生孩子不是件小事,玄世璟不想因为心急孩子的事儿而让晋阳去冒这么大的风险。

    “虽然你这样是为了兕子好,但是成亲的时候久了,没有子嗣,无论是你还是兕子,都会遭人病垢的。”李承乾说道。

    “那就得看太子殿下的办事效率了。”玄世璟笑了笑:“若是太子殿下你事情办的又快又漂亮,到时候百姓都知道女子身子未长好对生育没什么好处,那谁还会来病垢呢?”

    “你是不是就是因为这个才跟我提这事儿的?”李承乾问道。

    “算是吧。”

    听到玄世璟的回答,李承乾无奈苦笑:“小璟你这人,即便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也要等到某一天这事儿关乎到你自己的时候才肯提出来。”

    “做人要低调。”玄世璟不紧不慢的品了口茶说道:“现在弹劾我的人可不少了,我可不能再在朝堂上出尽风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难得你还能说出这句话来,那你说说,迎娶晋阳的聘礼怎么算?”如同平民百姓家的大舅哥一般,李承乾难得放下他太子的身段,以一个哥哥的身份来跟玄世璟说聘礼的事儿。

    聘礼多,才能体现出对兕子的重视,若是少了,就算父皇同意,他也不会就此放过玄世璟的。

    谁能想到大唐的太子殿下现如今正一身市侩气息的跟以为侯爷说自个儿妹妹的聘礼的事儿。

    “总之不会委屈了晋阳。”玄世璟笑道:“就怕到时候我拿出来的聘礼,让准备嫁妆的礼部老脸没地方割。”

    “这你放心,兕子的嫁妆这些年都是父皇一手准备,就算逾制,礼部的人也不敢说什么,毕竟他们还都欠着兕子人情呢。”李治说道。

    “那到时候,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得了。”玄世璟说道。

    “你这是在向我李家下战书了?”

    “算是吧。”玄世璟脸上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好,这战书,我承乾接下了。”李承乾答应的爽快,堂堂皇家贵胄,嫁闺女出嫁妆,还会被一个侯爷的聘礼比下去不成?

    约莫傍晚的时候,李承乾才从玄武楼出来,匆匆忙忙的带着侍卫回了宫,明日可就是中秋佳节,回去之后还要打起精神来应付明日的宴饮,而且,今日玄世璟下战书的事儿,也得找李泰和李恪好好说说。

    正好稚奴也在长安。李承乾如是想着。

    鸡叫三遍,玄世璟在玄武楼收拾妥当之后便骑上马直接赶赴宫中,早上早朝结束之后便要在麟德殿开宴,并不是去了之后就开始吃,中秋佳节,天子接见使臣,接见番邦诸王,等这些场面上的事儿忙完了,这才进入到正儿八经的宴饮当中。

    歌舞自然也有,为了今年中秋节的表演,太常寺早在三个月之前就开始准备了,最少不了的,自然是歌颂李二陛下作战英勇的《秦王破阵乐》了。

    玄世璟听过几次,但是麟德殿这种地方场地有限,又能将这种战阵杀伐的曲子表现出多少呢?

    宴饮进行的很顺利,席间,诸多臣子也开始向李二陛下献上中秋贺礼,虽说不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但也是别具新意,比如某一道大丰收的折子,某一地歌功颂德的万民书,还有皇子们献上的稀奇古怪的猎物、珍宝。

    李治送给李二陛下的是岷州境内百姓安居乐业歌颂天子的万民书,只是玄世璟看来,李二陛下接到万民书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很是有深意。

    李承乾送的东西就很别致了,或者说完全是借花献佛了,原本李承乾在东宫准备了不少稀奇东西,但是昨天在玄武楼听到玄世璟说的那番话之后,就将自己想要责令东宫属官联合户部调查百姓生养孩子的事情的奏折给递了上去。

    都说知子莫若父,但是这反过来,又何尝不是知父莫若子呢?

    李二陛下仔仔细细的翻看了李承乾的奏折,因此,整个麟德殿也沉默了许久。

    放下奏折,李二陛下再次抬起头来看向李承乾的目光,饱含着欣慰:“太子有心了,很好,你所奏之事,朕准了,等到宴席结束,朕便拟旨。”

    “儿臣谢过父皇。”李承乾拱手行礼。

    “恩,若是此事做好了,对于我大唐百姓来说,也是福祉了,你这太子,很称职。”李二陛下抚须笑道。

    李承乾坐上太子这个位子也不少年头了,努力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父皇肯定自己,而如今,却是终于得到了这样的肯定,而且是在中秋宴饮这样一个场合,当着大唐文武百官的面。

    “儿臣为为大唐子民,为父皇,定当鞠躬尽瘁!”这时的李承乾是激动的,激动的眼中已经饱含着热泪,此刻谁都不会明白他的心思,他的激动。

    那是一种释然,努力了多年,一朝被自己最敬仰的父亲肯定的自豪,自己这个做儿子的,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肯定!今后的自己,一定不会懈怠,要更加的勤恳努力,不但让自己的父皇肯定自己,还要让朝中的大臣肯定自己,让整个大唐的百姓肯定自己,甚至是如同父皇一样,让周边四夷肯定自己,甚至要敬畏、惧怕自己!

    事实就是这般简单,有的时候,千般万般的严厉要求,甚至是责备,永远抵不过一句肯定更加让人心潮澎湃。

第一百四十五章:中秋宴(中)() 
而李二陛下与李承乾之间的对话却是让在场的众多人好奇了,那道折子当中到底写了什么东西,会让陛下如此肯定太子,让太子如此激动。

    而坐在诸多皇子中间的李治,看到这一幕,心里却是空落落的,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得到父皇这般对待,只是。。。。。。

    李治想想自己在岷州所做的,想要让父皇这般肯定自己,以后。。。。。。怕是没机会了吧。

    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而方才自己献上万民书的时候,父皇也只是露出了笑容而已,这样的笑容,李治已经看够了,因为每个大臣藩王献礼的时候,父皇都会这样笑。

    李治看着坐在上首的李二陛下,眼中尽是迷茫,若是自己能够成事,日后坐在上首,俯视下方这片繁华的人,会是自己吧。

    这样一想,李治的心,炙热了起来。

    玄世璟的到来无疑是将李治从幻想当中拉了出来,正在做美梦,如同被人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凉水。

    “晋王殿下别来无恙啊。”玄世璟端着酒杯走了过来。

    听到玄世璟的话,李治这才回过身来,这时候的大殿之中已然过了那个应该规规矩矩的时候,殿中众人,无不觥筹交错,相互攀谈。

    “别来无恙。”李治淡淡的回应了一句。

    三年的时间,李治与玄世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两人也越来越成熟了,不再是往日的少年,现如今,两人也已经成长为合格的大唐朝臣了,或者说是,一方势力。

    玄世璟也不与李治多说些客套话,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晋王殿下在离开岷州之事,可曾见过我侯府的商队?”

    “商队?玄侯为何这般问啊,虽然本王现在主持岷州的大小事务,但是一个商队,却不值当的本王亲自过问吧。”李治回道。

    “这样啊,那本侯可就得向王爷您讨个说法了,大概是八天前,侯府的商队在岷州,被当地的官府给扣下了,话说本候这商队,正儿八经的做生意,没有夹带什么违禁的东西,好端端的,怎么就给扣下了呢?商队所携带的东西价值不菲,不然,钱堆也不会惊动本侯了。”玄世璟说道。

    “这本王就不知道了,官府有官府的办事准则,可能是商队在岷州境内,又什么。。。。。。不妥之处吧,本王虽是岷州刺史,但是也不能事无巨细不是。”李治推搪道。

    听到玄世璟说那批货价值不菲的时候李治心中就料定,定然是张行成提前已经安排好了,能让玄世璟上心的东西,那价值几何,就不必多说了,截下这一商队,岷州的府库,可就又要充盈起来了。

    “原来如此啊,看来本侯只能向陛下上奏折了,岷州官衙办事不力,连本侯要送给陛下的中秋贺礼都要拦截,渍,唉~~~”玄世璟装模作样的叹息一声,随后端着酒杯离开了。

    李治心中咯噔一声,商队是押送侯府要送给父皇的中秋贺礼的?为何张行成没有提起这一点?

    李治丝毫没有怀疑玄世璟是打着李二陛下的名头来忽悠人,毕竟这事儿是真是假,一查便知。

    而玄世璟也的的确确没有说谎,这中秋节的贺礼,玄世璟本来想送给李二陛下一些西域诸国的珍宝,恰巧有商队在西域,于是便让钱堆飞鸽传书传了消息,让商队回来的时候沿路搜集,这花费,自然也少不到哪儿去。

    而玄世璟给李二陛下送这些东西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的贺礼,而是间接的提醒李二陛下,大唐现在虽说强盛,但是整个世界上,可不止有大唐一个国家,若是大唐不想落后,就只能卯足了劲儿的发展、发展、再发展,容不得半点懈怠。

    只是玄世璟的这番好意,却全都被一个岷州府衙给坏掉了。

    李治不怕李二陛下怪罪什么,府衙这般办事,最多也就落个训斥,他怕的是李二陛下会真的派人去岷州处理这件事,而且,派人过去之后,再顺便查探点儿别的什么,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难不成,要放过那批财货吗?

    李治打算回去之后立即给张行成飞鸽传书,让张行成尽早将岷州的事情安排好,这样一来,即便李二陛下派人到岷州去查探,只要行事小心一些,断然不会让他发现什么不妥,而且从长安到岷州若费急行,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而玄世璟的动作,自然要比李治快一步,在昨天的时候,玄世璟的命令就已经传到了潞州府,潞州府那边会派人过去,先将人从岷州的府衙之中带出来再说,至于财货,现在看,倒不重要了,侯府也不会差那些钱,那些东西,就留在岷州府衙的库房之中,等到将来,成为证据吧。

    殿中的朝臣还有藩王们都已经献上了贺礼,玄世璟那份普通的贺礼夹杂在众多人当中,倒是不怎么起眼了,可正是因为平凡,反而引起了李二陛下的注意。

    “今年璟儿送过来的贺礼,却是落了俗套了,没有让朕眼前一亮啊,往年无论送什么,都是璟儿最为特别,说说今年这是怎么了?”李二陛下笑眯眯的看向玄世璟。

    玄世璟起身,拱手笑道:“臣哪儿敢糊弄陛下啊,贺礼的事儿,出了点儿岔子,所以臣只能从自家库房当中,挑选些拿得出手的东西,倒是让陛下见笑了。”

    “哦?出了什么岔子?”李二陛下饶有兴致的问道:“那璟儿原先打算送给朕的,又是什么呢?今日朕手里有一道旨意,若是璟儿的解释不能让朕满意,这道旨意,朕就再在手里留上一段时间,时间长短呢,就看朕的心情了,正好,也合朕的心思。”

    李二陛下还不想这么早就将自己的宝贝闺女给嫁出去呢,恨不得一直留在自己身边儿,可是女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能留一天是一天,因此,李二陛下也拿着那道赐婚的旨意打趣玄世璟。

    “这。。。。。。”玄世璟一沉吟:“是给陛下运送贺礼的商队出了点儿问题。

    玄世璟也没想到,陛下竟然拿赐婚的旨意“威胁”起来,真是。。。。。。不折不扣的女儿控。

第一百四十六章:中秋宴(下)() 
“哦?现如今整个长安谁人不知,你东山侯府的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怎么,阴沟里翻船了?”李二陛下笑眯眯的问道。

    “说来惭愧。”玄世璟笑了笑,不语。

    “算了,你的事朕就不在这宴会上多问了,至于你那商队的事儿,竟然有人敢截了给朕的贺礼,那就让神侯府好好去查,明白吗?”李二陛下饶有深意的看着玄世璟。

    这是打算让神侯府的人名正言顺的到岷州,去给李治添堵了。

    岷州的事儿,百骑司又岂会不知道?当初李二陛下让死囚回家徐晴相约九月初四回长安领死,两个死囚都跑南诏去了,还不是让百骑司给逮回来了。

    “臣谢陛下隆恩。”玄世璟拱手道。

    “很好,等商队的事情办妥了,朕的贺礼,你亲自送过来。”李二陛下说道。

    “是。”

    “如此说开了,朕就再宣布一件事,想来这些时日你们也都听到了风声,朕之幼女,晋阳公主,已然年过十五,朕便下旨将晋阳公主,赐婚于东山侯玄世璟,择吉日九月初一互通婚书,太子李承乾,为宫中函使。”

    “儿臣遵旨。”李承乾应声道。

    所谓函使,男方女方家里各出一人,便是负责交换婚书之人,一般都是选择亲族之中体面伶俐的青年人来担当,而皇家最体面的青年,不就是太子李承乾这位有为青年吗?

    而玄世璟这边儿的函使,玄世璟思来想去,现在长安玄家可就他这么一根独苗苗,连个旁支都没有,若非要生拉硬扯上关系的,也就只有玄清一人了。

    如今的玄清在翰林院做编修,年纪轻轻入了仕,也算是有为,只是想到玄临道两口子,玄世璟却是不太想让玄清来做函使。

    但是风俗如此,婚嫁之中,函使的人选,必须是双方亲族。

    这令玄世璟有些为难了。

    “如今玄家仅有璟儿一个男丁,这函使的差事,想来无人应承了,璟儿,这侯府的函使,就由朕来为你指派如何?”李二陛下看向玄世璟询问道。

    “臣,谢陛下。”

    如此一来,玄世璟的婚事,也就牵扯不到玄临道一家子了,让玄世璟送了口气,他实在是不愿因为这些事儿,再与那位脑回路奇特的叔叔家扯上什么关系。

    “如此,恪儿,你便作为璟儿那边的函使,帮衬着璟儿吧。”李二陛下看向李恪。

    “儿臣遵旨。”李恪起身拱手应道,随后朝着玄世璟这边看过来,露出一个微笑。

    玄世璟亦点头微笑回应。

    “朕如此指派,说来,也不算是逾了古礼,朝中除却知节以外,无人知道,朕与璟儿的父亲,是结义兄弟。”李二陛下说道:“璟儿说是外臣,但是这些年,朕也是将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明德走的早,未曾亲眼看到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娶妻生子,那朕便看着,等到朕百年之后,亲自与兄弟诉说。”

    在如今这个节骨眼儿上提到玄明德,李二陛下将自己与玄明德之间的那层关系公布了出来,说道此处,李二陛下也是红了眼眶。

    玄世璟是玄明德在这个世上唯一的血脉,唯一的延续了。。。。。。

    而李二陛下此话一处,却是让朝臣们心中大震,殿中不少人都是从李二陛下还是李家二公子的时代过来的,也有不少人是从秦王时代过来的,跟随者李二陛下征战南北,却从未听说过,陛下竟然与故晋国公是结义兄弟。

    难怪,玄明德死后会被追封为晋国公,难怪,这位玄侯自打生下来,陛下就如此上心,却还有这样一份情谊在其中。

    显然李二陛下的情绪低落了下来,整个麟德殿中的氛围都跟着压抑了起来。

    “陛下,大喜的日子,不必感伤。”玄世璟笑着朝李二陛下说道。

    “是啊,今天是个好日子,中秋佳节,璟儿与兕子的婚事又定了下来,该是开心,来,朕与诸位卿家共饮此杯。”李二陛下端起桌案上的金樽。

    “为陛下贺,为玄侯贺。”

    李二陛下和殿中众人,将杯中清酒,一饮而尽。

    关于函使的事儿,算是落下了帷幕,李承乾这个函使,保准会做的十分尽职,因为在九月初一那天,晋阳的婚书会由李承乾与玄世璟这边交换。

    而李恪的任务,便是带着婚书与聘礼去公主府,随行的还有礼部的官员。

    公主下家,再怎么样,也逃不过礼部在一旁,毕竟将来玄世璟的名字,还有玄世璟与晋阳的孩子,也是要入皇家宗牒的。

    玄世璟将道政坊的一号宅子给了晋阳之后,李二陛下在永昌坊内又为晋阳修建了一座公主府,只晋阳子还是喜欢道政坊的宅子,于是在李二陛下面前软磨硬泡,硬是将公主府挂牌放在了道政坊,宅子的牌子,还是李二陛下的御笔,落了李二陛下的私章。

    这是一个父亲对于女儿的爱。

    而李承乾接手婚书与聘礼,自然也是在道政坊的公主府当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