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10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今天越王府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动静吗?”来俊臣问道。

    王弘义摇了摇头:“除却越王府的一个从属离开了越王府之外,就没有什么别的消息了。”

    连越王府的从属,都要离开越王府了,看来李象是真的没有什么“前途”了。

    来俊臣摇了摇头。

    “算了,此事无需去理会了。”来俊臣说道:“既然陛下下旨让大理寺去查这件案子,那咱们就静观其变就好,本来跟咱们也没什么关系,主要是鄂王殿下平安无事就好。”

    “大人说的是。”王弘义笑着应声道。

    他现在是真的担心来俊臣半路又出什么幺蛾子,弄些乱七八糟的事儿让他做,现在的日子安安稳稳的不好吗?当初想要进入朝堂,要做官的愿望也实现了不是?

    来俊臣的野心,王弘义是不会懂的,来俊臣如今面对的处境,以及将来的结局,他也不会懂的。

    来俊臣停下了脚步,他会死,但是王弘义不一定,来俊臣得罪了这么多人,将来落井下石的也不会少,人家的目光都在来俊臣身上,至于王弘义,要是不过分,不出头的话,他只能算是小鱼小虾。

    所以王弘义安于现在,而来俊臣,要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一把。

    一天的时间,这事儿长安城的人就都已经知道了,毕竟动静不小。

    次日早朝的时候,在含元殿,群臣也议论了关于这件事,只是,议论的结果就是被李承乾给压下去了。

    “朕已经命大理寺的人查探此案,朕也等着这件事情的结果,找出元凶,朕必定严惩不贷!”李承乾的语气,掷地有声。

    说这话的同时,目光不断的扫视站在下面的文武百官,最后,目光落在了李象的身上。

    似乎是能感受到那道目光一样,李象的身子,不由得微微的哆嗦了一下,好在身上的衣袍宽大,看不出来什么。

    “好了,今日的早朝就到此为止吧,退朝。”李承乾说道。

    “臣等恭送陛下。”群臣躬身拱手行礼。

    李承乾带着临安离开了含元殿,刚刚出含元殿,李承乾便对临安说道:“让越王到宣政殿来见朕。”

    “是。”临安应声,赶紧往含元殿外跑,这会儿过去,还能拦住李象,不至于再到宫外跑一趟。

    “越王殿下请留步。”临安来到李象面前。

    “临安相公?”李象诧异的看着临安。

    “陛下说,让您到宣政殿去见他。”临安说道:“就现在。”

    wxi7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皇子之争() 
“现在?”李象皱了皱眉头。

    眼下这个节骨眼上,父皇让自己去宣政殿,能是为了什么事儿呢?

    “父皇就只传了本王一人吗?”李象问道。

    “这奴婢就不知道了,退朝之后,陛下吩咐奴婢,让奴婢来寻越王殿下,其余的,怕是要等到越王殿下到宣政殿之后才能揭晓了。”临安说道:“殿下,如今,陛下正在宣政殿等着殿下您呢。”

    李象点了点头:“好,本王这就过去。”

    临安低着头,转身离开了。

    李象现如今心里是忐忑的,他觉得,自己的父皇将自己叫到宣政殿之中去,大概是为了李厥遇刺的事儿吧?

    李象在自己的书房思来想去,若是李厥真的出事儿,怕是整个长安的人都怀疑是自己做出来的,这无可厚非。

    但是,所有人怀疑自己,不是恰恰证明自己是无辜的吗?

    李象也知道,鄂王李厥一旦出事儿,在争储的道路上,受益最大的,就是他这个越王,旁人能够想到的,他也能够想到。

    越是聪明的人,越是能将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

    最有可能是自己,反而就不是自己。

    李象当时默认自己手底下的人去做这件事,恰恰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利用了聪明人的心思。

    不过,自己的那从属,真的把这件事儿给处理干净了吗?

    要是没处理干净,证据指向自己,自己还是一样逃不掉。

    所以李象的心里才是忐忑不安的。

    而临安请李象去宣政殿,这事儿也落在了不少退朝往宫外走的朝臣眼中,因此,朝臣的心里,难免又是一阵猜测。

    原本平静的长安城,被一桩刺杀案,再次搅动起了风雨。

    宣政殿之中,在临安回来之前,李承乾就已经禀退了宣政殿之中的内侍,就等着李象过来。

    李承乾的心中有结果,但是,他还是得亲自问问李象,敲打敲打李象。

    李象是他的儿子,虽然是皇帝,但是他狠不下心来让自己的儿子去死,不管是李象还是李厥。

    李承乾的手指,敲打着放在桌子上的一份奏折。

    李厥是他心中暂定的储君,虽然没有那道圣旨,但是地位已经定了,不是什么人都能动的,皇子也不行。

    再者,李承乾作为一个父亲,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手足相残。

    谋害皇子,一旦查出背后主使,那必定是抄家灭族的下场,反正最近已经杀了不少人了,不在乎是不是多这么几十个。

    可是,事情关系到自己另外一个儿子。

    轻而易举的放过李象的话,岂不是就是给其它后宫之中的人做了榜样?刺杀皇子,并没有多大的罪过,谁都可以搏上一搏。

    眼下这几年,闹腾不出别的动静来,十几年之后呢?后宫之中的小皇子都长大成人了,都想要动上一动作太子的心思,那皇子之间的争斗,岂不是更厉害吗?

    隔三差五的就死个皇子?

    饶是皇帝孩子多,也禁不住这个啊。

    所以这件事儿,坚决不能纵容。

    仅仅是想想,李承乾心中的火气就有些抑制不住了。

    临安从殿外走了进来,李象走在临安的后头,现在正在宣政殿外头候着,等着李承乾传他进殿。

    “陛下,越王殿下已经青来了,现在正在殿外候着。”临安躬着身子说道。

    “让他进来吧,临安,你在外面守着,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进来。”李承乾说道。

    “是。”临安应声,退出了宣政殿。

    宣政殿外,虽说今日的太阳甚是温和,照在人身上,暖烘烘的,但是李象还是觉得自己的身子有点儿发冷,尤其是宣政殿的大门打开之后,李象甚至能从这门缝之中感受到殿内吹出来的真真阴风,打在自己的身上,凉嗖嗖的,很冷。

    临安从殿中出来,来到了李象的面前,微微躬身说道:“殿下,陛下请殿下进去。”

    “好,本王知道了。”李象应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的呼出,迈开步子,走进了宣政殿之中。

    “儿臣给父皇请安。“李厥躬身拱手行礼。

    “免礼。”李承乾看着站在下头的李象说道:“这两天,长安城发生的事儿,你也知道了吧?”

    李象偷偷抬起头来看着自家父皇的脸色,发现自己父皇的脸色很是不悦,而且,似乎整个宣政殿中之中,都裹挟着阴云一样,压得李象有些喘不过气来。

    “儿臣听说了。”李象说道。

    “那关于这件事儿人,你是怎么看的呢?”李承乾问道。

    在李承乾询问李象的时候,一直都是看着李象的表情,因此,李象脸上即便是有细微的变化,也逃不过李承乾的一双鹰目。

    当太子这么多年了,登基做皇帝也有几年的功夫了,可不会连人脸上的表情都看不出来。

    “儿臣觉得,那些刺客实在是胆大妄为,另外,背后主使之人,也是如此,若是此案查得水落石出,定然不能放过那背后主使之人。”

    虽然李象的话,掷地有声,但是他的心里,依旧心虚,只是他学会了伪装自己,学会了让自己强行镇定下来罢了。

    “嗯,你说的,也是朕想的。”李承乾说道:“对了,最近朝堂之中,关于东宫太子的位子,议论纷纷,而在这个节骨眼上,你上奏折给朕,说想要离开长安城,到封地去历练,怎么?你是对东宫之位,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李承乾说这话,让李象的心狠狠的抽动了一下。

    没有兴趣,那怎么可能?若是没有兴趣的话,在这之前,他又何必费尽心机与朝中的官员打好关系,又何必三天两头的往东山县庄子上去跑?

    为的还不是拉进那些比较有分量的人跟自己的关系?等将来在立太子的时候,希望那些人能够帮助自己,给自己说好话?

    可是因为一场钱庄案,这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至于玄家,若是不能让玄家站在自己这一边,那就只能毁了玄家了。

    李象的从属也是如此想的,因此,在刺杀李厥的时候,也想要了玄世璟的命,差一点儿,玄世璟还就真的死在了他们的手底下。

    wxi7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资格() 
“儿臣不敢。”李象弓下了身子,诚惶诚恐,语气之间,尽是真诚。

    “哦?”李承乾笑道:“为何不敢想呢?朕成年的皇子,就只有你一个,医儿和厥儿,虽说年纪也接近成年,但是医儿的身体不好,所以剩下的,就只有你和厥儿两个人,在外人眼中,是最后可能成为太子的,为何你会说,你不敢想呢?“

    “回父皇的话,因为儿臣觉得,儿臣还算是有自知之明的。”李象说道:“儿臣并非父皇嫡子,而且,儿臣的天分也并不高,不如皇帝聪慧,从身份上来说,儿臣就已经不能去肖想太子的位子了。”

    庶嫡之分,自古都是十分重要的。

    高祖皇帝有那么多儿子,即便李二陛下的皇位来路不正,到最后,也并不是那些庶出的皇子王爷能够肖想的。

    但是按照眼下来说,李承乾的话,也是十分有道理的,就眼前来说,能够成为东宫太子的皇子,最大的可能就是李象和李厥了。

    李象心中在打鼓,他不知道自己的父皇这么说,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是在试探自己?还是说的都是真心话?

    李象也不傻,所以他觉得,自己的父皇说的这番话,试探自己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看来,你自己心里也有主意了,所以才上奏折,想要到封地去,怎么,不想留在长安了吗?”李承乾貌似不经意的问道。

    “儿臣觉得,儿臣的年纪也不小了,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在长安城,儿臣在父皇的庇护下,做一个闲散王爷大于做一个能做出政绩的官员,儿臣不想一辈子都过这等安逸的生活,儿臣应当为父皇分忧,而且。在经历过了钱庄的案子之后,儿臣心中愧疚,也深感自己识人不清,有负父皇这么多年对儿臣的栽培,儿臣打算,出去多见见世面。”

    想法是好想法,但是李象说出来的这些话,李承乾也不会完全相信的。

    李象之前的动静,李承乾可是都知道的,若是对太子的位子没有想法的话,先前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呢?

    只能说,方才李象说的话,说的太满了,话中露出了极大的破绽,让李承乾对李象的话,不相信了。

    “你能有这个想法是好的。”李承乾说道:“皇儿长大了啊。朕记得,明天你就要离开长安城了吧。”

    “是。”李象应声道。

    李承乾摸索着自己手上的奏折。

    这份奏折是百骑司的人送到他这边的,他给了百骑司三天的时间去查这件案子,仅仅一天晚上的时间,百骑司的人就已经找到了线索,并且,将线索陈列到奏折之中,递到了自己的案头。

    本来李承乾就对李象有所怀疑,在看了百骑司的奏折之后,就将李象叫到这宣政殿之中了。

    “据朕派去查案的人说,在鄂王遇刺的当天,你府上的从属,离开了越王府,带领了一队人马,直接离开了长安城。”李承乾说道:“这件事,你如何解释?”

    “这。。。。。。。儿臣不知啊。”李象心中一突。

    原本话题聊到他要离开长安城,以为这事儿就过去了,没想到冷不丁的一下子又提起来了。

    “不知?”李承乾笑了笑,说道:“你府上的人,你会不知?那么多人,一人一骑,浩浩荡荡的就冲着长安城外去了,不少百姓可都看见了。“

    百骑司在长安城之中询问了不知多少人,才打听出了这消息,而且,当天,那么多人,带着兵刃出城,气势汹汹的,长安城的百姓们怎么可能不会注意得到?

    好事儿的人还会去打听,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儿,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

    “朕坐在这个位子上,治理大唐天下,若是连长安城的事儿都不知道的话,又谈什么治理大唐呢?朕的眼睛不是瞎的,朕的耳朵,也不是聋的。”

    李承乾身上的气势突然之间的转变,让李象更是浑身发冷,鼻尖上冷汗都要冒出来了。

    “朕现在就直接问你吧。”李承乾说道:“厥儿和齐国公在长安城外遇刺,此事,与你是否有干系。”

    “父皇!”李象直接跪在了地上:“父皇,儿臣不敢啊,儿臣怎敢在长安城的地界上行这等禽兽之事,儿臣自小是跟在母后身边儿,跟皇弟一同长大的,怎么会狠心对皇弟下手呢?而且,而且。。。。。。。”

    李象一边说着,一边咽了口口水:“而且,儿臣也知道,儿臣是不可能当什么太子的,儿臣的身份就摆在这里,加上之前钱庄案子的事儿,与儿臣交好的大臣,都折在了这件案子当中,这也是儿臣身上的一个污点,就这样的儿臣,怎么能够当太子呢?既然儿臣自己知道当不了太子,又怎么会对皇弟下杀手呢?父皇,您一定要相信儿臣啊。”

    李象心中大慌,借着之前钱庄的案子,不断的自己往自己身上泼脏水。

    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让父皇相信自己,自己也能从这件蠢事儿当中脱身。

    “证据都摆到朕的面前了,你还在说谎!”李承乾怒喝道。

    “不,父皇,您听儿臣解释,儿臣真的没有说谎,请父皇相信儿臣!”李象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这样的罪名,儿臣实在是担当不起啊,儿臣又怎么会这般糊涂,做出这样的事情,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若是皇弟出了事儿,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儿臣,所有的猜疑都会到儿臣的身上来,儿臣若是那样做的话,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李承乾将手上的奏折,又轻轻落在了书案上,这个动作,李象并没有发现。

    “父皇,儿臣是无辜的父皇。”

    说道这里,跪在地上的李象已经是涕泪具下。

    这件事儿的确是让李承乾很恼火,尤其是在证实了,这件事儿跟李象有关系的时候,李承乾更是恼火。

    皇子之间,互相残杀,这是大忌。

    争,并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此狠心,直接派刺客在城外下杀手,这与当年的玄武门,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wxi7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万年县来客() 
玄武门是李唐皇室的一个洗不掉的污点,是李二陛下一生所痛恨的,也是李承乾所厌恶的。

    为何如此说?当年高祖还未曾起兵的时候,李二陛下他们仨兄弟之间,感情还是很好的,当时他们兄弟还没有反目的时候,李承乾也会经常到他大伯府上,找他的堂兄堂弟一起玩闹,孩童之间的感情,也是十分纯粹的。

    可是到了后来,所有的变化,都是因为权力。

    兄弟反目。

    那天,李承乾被长孙皇后困在府中,等到他知道这件事之后,他昔日的堂兄弟,整日在一起玩的玩伴,都已经被他的父皇给处死了。

    一个不剩。

    不管是不是皇帝,自家的儿子自相残杀,哪个当父亲的能高兴的起来?

    李承乾叹息一声。

    毕竟虎毒不食子,即便心里清楚,这件事儿跟李象逃不了关系,但是他真的能狠下心来,杀了李象吗?

    不能。

    “既然明天就要走了,那就回去好好收拾收拾吧,或许,你真的应该打一封王的时候,就到封地去,说到底,还是朕自私了,将你留在长安城好几年。”李承乾说道:“你是一个王爷,朕希望你在封地,也能担当的起作为一个王爷该承担的责任,藩王要遵守的规矩,你也知道,无诏,不得回长安,你去吧。”

    说到最后,李承乾的声音有些疲惫,挥了挥手,示意李象可以退下了。

    话都说道了这个份上,父子两人心里也都十分清楚明了了。

    李承乾知道,这件事是李象做出来的,李象在临走之前想要搏一把,但是失败了。

    若是成功的话,李厥死在了刺客的手中,朝中若是要立太子,目前就只能立李象,李厥出事,也只是一个开始而已,而李象若是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的话,必然还会再次出手,对宫中其它未曾长大的皇子下手。

    至于李象,他心里也明白了,自己做的事,父皇都知道了,只是父皇不忍杀自己罢了,听父皇的意思,自己这次离开长安,恐怕以后不会再有机会回到长安城了。

    李象浑浑噩噩的出了宣政殿,出了皇宫,像是丢了魂一样。

    离开越王府的从属,从出事到现在,一点儿消息都没有,估计也不会头什么消息了。

    看着李象离开宣政殿,李承乾也感到一阵疲惫,不过,疲惫归疲惫,该做的事还是要做的。

    “临安!”李承乾大声唤了一声。

    临安赶紧从殿外走进来。

    “陛下。”

    “着百骑司的人,看着他。”李承乾说道:“要是有做了什么出格的事,直接带回长安。”

    “是。”临安应声道。

    李承乾还是给了自己的儿子一个机会,但是机会只有一次,他不会一直都这么放纵李象,放任着他不管,若是他还做出这样丧尽天良的事儿来,下一次,李承乾是绝对不会放过李象的。

    “另外,着百骑司的人,搜集最近长安城包括长安城附近的消息,朕要知道。”李承乾说道。

    “是。”临安应声而去。

    他的确是放过李象了,但是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需要善后。

    比如说,这件事儿,他之所以知道,是百骑司给查出来的,案发那天,他还下旨让大理寺的人去查,若是狄仁杰真的将这件案子给查的水落石出,将李象给查出来了,该如何圆场?

    还有晋阳和齐国公那边,该如何交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