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10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更不用担心了,这件事儿,也就算是过去了。”玄世璟说道:“你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就足够了,其余的,无须担心,往后就算真的出了事儿,你也不会怎么样的。”

    这话玄世璟说的倒是真的,就算是王守礼跟来俊臣之间的关系暴漏了,那也没关系,这样的话,王守礼以前跟王家之间的事儿,最想隐藏起来的,就是来俊臣了。

    琅琊王家的事儿,是来俊臣一手操办的,出了漏网之鱼,那也是来俊臣的责任。

    不过,这责任算不上大,王守礼没有参与钱庄的事儿,他只能说是攀附王家的关系户而已,不过即便是这样,若是王守礼的事儿一暴漏出来,也会惹得李承乾不快。

    “是。”窦孝果应了一声。

    起初玄世璟想起这个王守礼,也只是提醒一下窦孝果,让他做事细致一些,别再这件事儿上出了什么差错,毕竟,这是窦孝果上任之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儿。

    现在这件事儿过去了,玄世璟的目的也达到了,因为这件事儿,窦孝果在礼部尚书那边攒了不少好感度吧?往后再礼部的日子,也就会顺畅多了。

    至于他下头的官员,如何御下,就看窦孝果自己的了,玄世璟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都给他安排好。

    万事开头难,现在窦孝果已经过了最难的时刻了。

    次日,玄世璟的住处,迎来了一位客人。

    。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钦差大臣() 
这位客人便是领了李承乾旨意的李厥,从今日开始,李厥就能自由出宫了。

    奉了鄂王,也到了出宫自己住王府的年纪了,但是李承乾并没有赏赐给李厥宅子,不同于李象,在封王之后,在长安城挑了一处大宅子,赐给李象作为越王府,现在的李厥,依旧是居住在皇宫之中,李承乾准许了他自由出入。

    仅仅从这一点上来看,李厥的待遇比李象可要好太多了。

    或许宫中住着没有王府里自由自在,但是这是一种殊荣。

    就像曾经李承乾是太子的时候,魏王李泰住在武德殿一样,这也是一种殊荣。

    李厥的事儿一处,朝中的大臣们也看到了风向,纷纷闻风而动。

    “姑父,侄儿临出宫之前父皇叮嘱侄儿,要侄儿好好的跟在姑父身边,学些本事。”李厥面对着玄世璟,恭恭敬敬的说道,看上去,并非是王爷对着齐国公,而是学生对着老师一样。

    李承乾提前并没有跟玄世璟说这事儿,不过李厥带着圣旨来了,他也拒绝不了,算是收下李厥这个学生了。

    李承乾的用意,玄世璟已经猜想到了。

    当是在宣政殿的时候,李承乾就有意询问玄世璟,只是玄世璟不想搀和这事儿,三句话两句话就把话题转过去了,现在看来,李承乾是下定了决心了。

    他已经登基很长时间了,东宫不能这么一直空着,正是因为东宫空着,所以给了李象希望,李象住在长安城之中,是不是的四处活动,加上钱庄的事儿一出,李象身边儿不少官员都被牵扯进去了,李承乾也看在眼里,所以这事儿,是时候明朗起来了。

    “既然如此的话,那臣也就应下了。”玄世璟拱手说道:“明日鄂王殿下再到这边来寻臣,待臣,做些准备。”

    “姑父唤小侄厥儿便可。”李厥说道。

    他现在也想与玄世璟拉进关系,于公于私,对他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李厥也从自己的母后那里得知了足够多的消息,对于东宫之主的位子,他也多了几分期待。

    若说不想当太子,那是骗人的,只是李厥要做太子的心情并不像李象那么强烈而已。

    而且,他的母妃,成了母后,若是他不去做太子,将来他们母子两人在宫中的日子,可就不怎么好过了。

    所以李厥必须也要去争。

    但是李厥的争,比起李象来,有显得并不怎么上心了,因为李厥知道自己的优势,他不争,就是最好的争。

    事实也证明,他和苏皇后的想法是对的。

    只要在恰当的时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前脚李厥带着圣旨见玄世璟,在朝堂上,李承乾也宣布了这一消息,因此,朝堂上也是议论纷纷,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大多数都觉得,李厥入主东宫,算是稳妥了。

    先前朝臣们也劝说李承乾册立太子,只是那时候,有人建议立长,有人建议立嫡。

    现在,支持册立李象的官员,在朝堂上已经没有动静了,或者说,先前与李象走得近的官员,现在已经没了,因为钱庄案,或是被降职,或是被抄家。

    “诸位爱卿,今日朕有一件事,想与诸位爱卿说。”李承乾说道:“关于钱庄的案子,也算是到此为止了,如今,大唐各地的钱庄,百废待兴,朕打算从朝中大臣之中,挑选一名官员,代朕巡视各地的钱庄,但求以最快的速度,让钱庄恢复过来,还是那句话,钱庄的事,关乎到国朝,断然不能再出现什么问题,朕今天也将话放在这儿了,若是钱庄还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的话,那死的可就不仅仅这么多人了。”

    钱庄的事儿,不能和稀泥,该杀的就得杀。

    这次因为钱庄案子而丧命的人,何止千人?

    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洗,李承乾做到了,虽然中途经历过许多事情,遇到过许多阻碍,但李承乾依旧以他强硬的态度给镇压下去了,这个坎儿,他算是迈过去了。

    “诸位爱卿看,这人选,派谁合适呢?”李承乾问道。

    朝臣在下头窃窃私语,商议了一会儿之后,这才有人站出来说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钱庄之事,与国库相关,而户部官员,掌管国库,掌管天下钱粮,此番派遣钦差大臣,当从户部的诸位大人之中,挑选一人。”

    此言一出,其余人纷纷点头。

    现在关于钱庄的事儿,可不是什么肥差了,而是一把刀子啊。

    要是没出钱庄案的话,这样的好事儿,朝中人说不定就挤破了头要去抢这差事,但是现在,就是一烫手的山芋,谁都不愿意接。

    “户部,你们怎么看?”李承乾问道。

    “臣等愿为陛下解忧。”户部的官员纷纷拱手应声。

    相对于朝堂之中其他人来说,户部官员的底子是最干净的,这也是李二陛下和李承乾两代君王刻意控制的结果,方才那官员也说了,户部的官员,掌管国库,掌管天下钱粮,可容不得出差错,所以,在户部任职的官员,得是皇帝信得过的大臣,可以说是皇帝的心腹大臣,是亲信了。

    户部是如此,兵部也是如此,钱粮、兵权,这两样,皇帝必定要牢牢的把握在手中,因此,这两部官员的甄选,皇帝也是格外的上心。

    李承乾抚了抚颌下的短须,沉吟了一会儿,随后说道:“如此的话,房遗爱听旨。”

    “臣在。”房遗爱抱着笏板走出了队列。

    “朕就命你为钦差,代朕巡视大唐各州、府、县钱庄,将钱庄的具体情况,都一一记录下来,呈交给朕看。”李承乾说道:“钱庄刚刚经历了这样一番风雨,也算是百废待兴了,到时候到了地方上之后,你多多费心,争取在年底之前,让钱庄能有起色,至于钱庄彻底恢复,最少也得明年,勿要着急,管理钱庄之人员,宁缺毋滥。”

    “是,臣遵旨。”房遗爱应声道。

    李承乾也知道,钱庄遭此大创,想要恢复到从前的样子,很难。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信任() 
因为最重要的是,钱庄的事情这么一闹腾,不少人都失去了对钱庄的信任。

    钱庄里损失的钱,朝廷能补回去,钱庄里刷下来的人,朝廷还能招揽人才,继续顶上去,可是百姓对钱庄的信任嗯?

    这是一时半会儿都补不会来的。

    当初钱庄刚刚设立的时候,朝廷花费了多少工夫,才让百姓信任钱庄,信任朝廷,能够让他们放心的将自己的钱财都存进钱庄之中。

    但是钱庄案子一出来,百姓们也都真真切切的看到了,钱庄之中有人在侵吞他们的钱财,那可都是他们的血汗钱呐。

    好在朝廷还是管的,若是不管的话,以后他们到钱庄里去取钱,钱庄没钱,他们的日子要怎么过下去?

    李承乾认识到了这当中的严重性,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钱庄一出事,李承乾就杀了这么多人,最重要的,还是要挽回百姓们对钱庄,对大唐朝廷的信任,李承乾所做,就是要告诉天下的百姓,他这个做皇帝的,是把钱庄放在心里的,他不允许任何人在钱庄上面损公肥私,侵吞百姓的钱财,损害百姓的利益。

    钱庄这块儿肉,谁动谁死。

    这种事儿,就只能用人头来向百姓们证明了。

    虽说在官员之中,李承乾的做法让人颇有微词,但是在百姓之中,李承乾的声望无疑是拔高了一大截儿。

    百姓们才不管那些达官贵人如何如何,侵吞他们的钱财,他们巴不得这群蛀虫去死呢。

    所以说,现在朝堂上的风向和寻常百姓之中的风向是截然相反的。

    李承乾是站在百姓的利益这边儿的。

    要是没有百姓,哪儿来的他这个皇帝?百姓不认可他,他管谁去?

    李承乾的确是从李二陛下手中接了一个太平天下,但是并不是说他没有经历过战乱年代,大唐开国这才几十年?发生在他小时候的事儿,到现在还是让他印象深刻呢。

    若是李承乾的儿子能够顺利继位,那一代,才算是太平天子,李承乾,算不上。

    如同往日的朝会一样,在朝堂之上商议过一些比较要紧的事儿之后,李承乾退朝回到了宣政殿,这几年来,日复一日都是这么过来的,不仅仅是这几年,往后只要是他在皇位上一天,每一天,也都是重复的,就像他的皇爷爷,重复了八年,他的父皇,重复了将近三十年一样。

    玄世璟住在长安,宫中发生的事儿,他也会很快就知道,房遗爱在长安城住不了几天了,领了圣旨和差事之后,就得收拾收拾东西,准备离开长安城了,就像年初的时候,玄世璟离开长安城一样,这一转眼,竟然已经是九月中旬了,这一年,朝廷发生了太多的大事儿了。

    怕是整个贞观朝因犯案而死的人,都赶不上今年这一年。

    房遗爱和高阳成亲之后就一直住在道政坊的宅子里,住处离着玄世璟也不远,所以房遗爱在临行之前,来找玄世璟喝酒了。

    李厥也在场。

    自李厥拜师玄世璟之后,就经常能在玄世璟身边儿见到李厥,对于李厥来说,这是个机会,能够跟在玄世璟身边儿,见到更多的东西,学习更多的事情。

    公主府的楼顶上,玄世璟和房遗爱坐在一起喝酒,看着外头玄武湖的夜色,而李厥则是坐在了玄世璟的身侧,若是见到两人酒杯之中空了,便提起酒壶,为他们两人满上,一点儿皇子的姿态都没有,仿佛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好学生一样。

    而房遗爱和玄世璟聊天,也没有避讳着李厥,反正又没有见不得人的事儿,又什么好避讳的?

    “钱庄的案子,腥风血雨就算是过去了。”房遗爱说道:“但是生下的难题,就全都交给户部了。”

    “这说明陛下信任你啊。”玄世璟笑道:“钱庄涉案的人,也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这一趟你离开长安,去巡视钱庄,肯定是比我当初出去查案更加辛苦啊。”

    房遗爱摇了摇头:“我只是去巡查,但是你当初去查案,是真的把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一点儿不比在战场上安全,说起当初那一场刺杀,我听说了之后,心里好一阵担心,到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儿心惊胆战的。”

    “这不是平安挺过来了嘛。”玄世璟笑了笑。

    “当初我还担心,刺杀这种事儿,有了一次,说不准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你查钱庄的案子,涉及到太多人,有太多的人想让你死在外头,你侥幸能躲过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呢?”房遗爱说道。

    玄世璟当初也这么想过,所以出了沂州城之后,就迅速的到苏州去了,至少在郑安的地盘上,他能稍微放心一点儿,事实证明,他还真是去对了地方。

    到了苏州城之后,在宅子里安稳的待着,郑安暗中派人保护着,所有的事情交给手底下的人去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把事儿就给办成了。

    有时候有些事儿用不着玄世璟亲自出面,他安安稳稳的待着,放手让人去办,效果比他亲自去做还要好一些。

    因为他一动,不少眼睛都看着呢,人家心里也会有防范,还不如他吸引着别人的目光,然后让手底下的人去偷偷调查,不会被人盯着,方便多了。

    “这次你出去,基本上钉子都已经拔得差不多了,到了地方上之后,也没有人敢为难你这个钦差大臣,所以,肯定是安全的。”玄世璟说道。

    房遗爱的安全问题,玄世璟是不担心的。

    现在房遗爱虽然是个文臣,在户部也做了好几年的官了,但是房遗爱也是个武夫啊,还上过战场砍过人呢,身手好的很,就算身边儿的人保护不力,他也能自己保护自己。

    “但是事情麻烦啊,兄弟,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钱庄迅速挽回百姓们的信任呢?”房遗爱问道。

    对于他来说,别的都不是问题,就唯独只有这个,才是个难题,让他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答案的难题。

    。更新最快网址:

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姿态() 
“这有点儿困难。”玄世璟摸索着自己的下巴说道:“暂时我也没有什么好主意。”

    玄世璟在脑海之中思来想去,这个问题,确是个难题。

    信任这种东西,一旦失去了,想要再挽回,何其难。

    这不是台子一搭,然后在众人面前鞠躬道歉就能解决的事儿。

    ???

    鞠躬道歉?

    玄世璟脑海之中闪过一丝灵感。

    这一招,这回儿还没有人用过吧?

    虽然看似太过于表面,但是好用就行啊,这不是商人跟百姓道歉,而是官员给百姓道歉,甚至,这个官员是钦差大臣,代表着朝廷,代表着皇帝啊。

    只要房遗爱肯拉的下脸来,说不定,还真有用,至于效果如何,得试了才知道。

    李厥坐在一边儿,静静的听着自己的姑父兼老师跟房遗爱谈话,同样的问题,他也在想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现李厥是不搀和朝堂上的政事的,但是再过两年,他也是要到含元殿之中去听政的,提早接触一些,了解一些,没什么坏处,省的到时候一窍不通,惹人笑话。

    玄世璟眼睛的余光看到李厥,看他的表情也在深思,便开口说道。

    “厥儿有什么想法的话,不妨也说一说。”

    “这。。。。。。。”李厥沉吟道:“那学生就献丑了。”

    房遗爱和玄世璟对着李厥点了点头。

    “百姓对钱庄不信任,是因为朝中的勋贵官员在钱庄之中,大肆捞取钱财,朝廷监管不力,再加上他们在地方上有势力,有人脉,再加上钱庄的制度上,有不少的漏洞,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学生听过一句话,叫做打铁还需自身硬,原本那些犯案的人,几乎都已经被一网打尽,都已经处理掉了,想要钱庄恢复,甚至更进一步的话,是不是首先要从钱庄方面解决最基本的问题,若是钱庄拿不出一个合理的章程来让百姓相信,不管做什么,都是徒劳的,时间一长,原本的问题,还是会显露出来,到时候,再杀一批人吗?这样反反复复,钱庄只会越来越走下坡路了。”李厥说道。

    这是他在宫中的时候,想到的一些东西。

    前一阵子钱庄的案子闹的沸沸扬扬,脸宫中的内侍和宫女还有御林军都在讨论,李厥听了一些,再加上平日里跟他的老师讨论过这事儿,所以,他才想到了这些。

    要是钱庄不从根本上改造一番的话,就算钦差大臣辛辛苦苦的将百姓的信任挽回,到后来,时间长了,还是容易出事儿,反反复复,百姓信你一次两次,还会相信你第三次吗?

    “厥儿说的,正在点子上。”玄世璟说道。

    房遗爱点了点头:“这事儿,我们户部的人也考虑过,所以重新制定了钱庄的规矩,我也打算这次离开长安到地方上的时候,将其带上,陛下也说,这事儿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所以,我打算现在一些地方试试再说,若是结果当真不错,再推广开来,关于这个,也曾呈交给陛下看过,陛下也同意了。”

    “那剩下的,还是如何让百姓信任钱庄的事儿了。”玄世璟说道:“既然钱庄要做出改变,那这个改变,也应当让百姓们能够看到,不然的话,如何轻易相信?另外,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有没有用暂且不知道,但是这个办法,得让你们户部的官员拉下脸面来去做。”

    虽然钱庄的事儿不是户部整出来的,但是到最后收拾烂摊子的,还得是他们户部的人。

    谁让户部掌管天下钱粮呢?钱庄里的钱也是钱,还关系着国库呢。

    从钱庄设立到现在,国库都是亏损的,也就是抄了这么多家,这才补回来。

    不仅补回来了,而且,还赚了。

    那些涉案的世家,从钱庄拿走一两银子,那么抄家的时候,国库就能从他们家中抄出二两银子,甚至是三两、四两。

    那些人来钱的路子可不仅仅是钱庄,事情一出,钱庄捞的钱吐出去了,顺带着连自己的家业祖产,都被查抄,上缴朝廷了,国库靠着这个,狠狠的发了一笔。

    国库有钱,户部就硬气,腰板儿就直。

    “只要能把这事儿给办明白了,办利索了,有什么拉不下脸来的?”房遗爱说道。

    他接了这挑子,就一直在为这事儿发愁。

    “当真?”玄世璟问道。

    “自然是当真的。”房遗爱说道:“我现在为了这事儿,愁的头发都要白了,但凡是有个办法,那对于我来说,就是救命稻草啊。”

    “这办法我可以说,你也可以做,但是不一定管用。”玄世璟说道:“对于百姓,我觉得,只要前去处理的时候,态度诚恳一些,姿态放低一些,肯定是能够降低百姓对你的敌意,所以,你可以试试搭高台,躬身道歉,为钱庄出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