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10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世璟则是折身往宫中走去,他要去宣政殿。

    是李承乾派人到庄子上给他送信的,现在他回到了长安,宣政殿肯定是要去的。

    玄世璟刚来到宣政殿,在门口就见到了临安,而临安见到玄世璟之后,面色一喜,连忙迎了上来。

    “玄公,陛下正在殿中等着您呢,这不,让奴婢也在门口迎接您。”临安笑着说道。

    “有劳临安相公了。”玄世璟拱了拱手。

    随后,跟着临安一起进了宣政殿之中。

    李承乾挥退了宣政殿里的内侍,让临安在殿外候着。

    “可算是有个能跟朕说说话的人了。”李承乾脸上露出了笑容,最近这些日子,他也是快要把自己给憋坏了:“随意一些,无需拘谨。”

    玄世璟挑了挑眉毛,直接走到宣政殿前的台阶旁边,坐在了台阶上。

    李承乾也坐了下来,坐在了玄世璟的身边。

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利用() 
“这一个月长安倒是热闹。”玄世璟说道:“不过,越是热闹,怕是陛下越是难做吧?”

    李承乾闻言,叹息一声,脸上的表情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绷着了,舒缓了许多。

    “是啊,这一个月来,无数本折子参奏来俊臣,想让朕罢免来俊臣的官职,至于郑家的死活,他们是不关心的,他们只是害怕来俊臣通过他的手段从郑家人的口中再扒出更多惊天动地的事儿,危及到他们,所以他们才想方设法的不让来俊臣去审问郑家。”李承乾说道:“若是换了其它人的话,或许就没有这么多事儿了,因为其他人,为了稳妥,只会审关于钱庄的案子,但是来俊臣不同,来俊臣是个疯子,他将审问郑家一事,看做了自己仕途上的一个转折点,他想要升官发财,他想往上走,所以,郑家是他的垫脚石,郑家越是罪过大,他审理的越是清楚,他的功劳也就越大。”

    这些,李承乾都看的明明白白,正是看的明白,所以才能下手利用。

    “现在郑家的案子也结了。”玄世璟说道。

    “是啊,但是来俊臣的事儿还没完呢,知道今天朝堂上来俊臣递上来的折子里写的什么吗?”李承乾笑道:“除却郑家案子的结果之外,还有关于王禹的事儿。”

    “来俊臣要对王禹下手了。”玄世璟说道:“他曾经到书院去过,专门去见王禹,但是没有什么结果,后来就没动静了,没想到,憋着这坏呢,不过,有郑家人的口供,白纸黑字指出了王禹,陛下心里就一点儿都不怀疑吗?”

    “王禹是父皇提拔起来的人,是百骑司的统领,若是他对皇帝都不中心的话,那可就说不过去了,而且,朕也相信父皇的眼光。”李承乾笑道:“郑家攀咬王禹,显然是受来俊臣所逼迫,严刑之下,不得不做那份伪证,若是王禹真的结联外臣的话,百骑司也就不是现在的百骑司了,他是统领,统领出问题的话,整个百骑司也就有问题了,他不会人不清楚这一点,所以,奏折上关于王禹的事儿,十成十都是假的,是诬告。”

    这件事在李承乾的意料之中,若是来俊臣不对王禹下手,反而就不寻常了,来俊臣的所作所为,也印证了他是惧怕百骑司揭他的老底的。

    有害怕的地方就好,至少可以拿捏。

    “那陛下打算怎么应对呢?”玄世璟问道。

    王禹人已经在文学院了,既然知道王禹是清白的,那王禹还会因为大势而被李承乾抛弃牺牲吗?

    “不着急,先看看来俊臣还能翻出什么风浪来,虽然经过钱庄一事,清理了一批人,但是,远远不够。”李承乾说这话的时候,目光也变得锐利了起来。

    玄世璟闻言,心中一突。

    看来接下来的日子,依旧不太平啊,李承乾并没有罢手的打算,不知道这场祸事,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不过,且看着吧,估计李承乾自己心里也有个底线,只要不超出他心里的那道底线,估计就是由着来俊臣去折腾,既然要牺牲这个人,就让他的作用发挥的彻底一些。

    但是这也是在玩儿火。

    因为来俊臣,因为郑家,因为钱庄的案子,现在朝堂上的局势已然是一日三变,李承乾真的有信心做到全盘掌控吗?

    “你也好不容易回长安一趟,且不说来俊臣了,说说你吧,这一个月在庄子上,感觉如何?”李承乾笑问道:“听说安安已经和窦孝果定亲了。”

    玄世璟点了点头:“是啊,时间过的可真快啊,带着安安在长安街头溜达着玩闹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一样,这一转眼,姑娘都长这么大了,都要嫁人了,不过,陛下,今天早朝的时候你提起让窦孝果任礼部侍郎,在这个节骨眼上,不会是因为这个吧?”

    李承乾没好气的笑道:“怎么会,那是朕当初答应过的,只不过今天早朝看到你,也想起了安安的事罢了,放心吧,安安成亲,朕会为她准备一份大礼的,虽然安安与厥儿无缘,但是朕又岂是这么小气的人,不说君臣之间,你我之间,这么多年的交情了,还有什么信不过的。”

    曾经李承乾问过玄世璟,玄家所做的事,好像看上去真的一点儿都没有为玄家本身考虑过,一直都在付出一样,这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奉献。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所以玄家这是,为什么?

    而玄世璟的回应是。

    表面上看上去玄家一直在付出,但不也得到了吗?得到了李二陛下的照顾,得到了皇家的信任,建立书院,不敢说保玄家数百年,只要是大唐在的一天,玄家的子孙就不怕吃不上饭,这就是好处,都说穷**计,富长良心,虽然这话不完全对,但是也不完全错啊。

    穷的人,想要发家,总会有人想要剑走偏锋,想一些法子,用一些手段去使自己暴富,而部分富裕有钱的人,则是不断的做善事,让自己得到良心上的安心。

    当然,说的都是部分。

    玄家也是这样,穷的时候,想办法赚钱,于是就有了商会,有了商队,这么多年,一步一步的发展了起来,现在玄家有钱了,帮助庄子上的庄户过日子,给他们提供赚钱的机会,在庄子上修建书院,这也是赚良心。

    至于别的,玄家就没有从中得到利益吗?对比一下三十年前的玄家和三十年后的玄家就知道了,玄家的变化,就是玄家得到的利益。

    要是有一天,朝廷触动了玄家的利益,玄家会像现在的世家一样反抗吗?

    若是玄世璟还是家主的话,他不会,至于后面玄家的家主会不会,玄世璟不知道,毕竟他不是他们,每个人的心思不一样。

    玄家的后辈,真要是因为这个把自己作死了,那或许就是命吧。

    玄世璟能带领玄家几十年,但是人的寿数,始终都是有限的。

    。更新最快网址: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嫁妆之一() 
“这倒无妨,你放心忙就是了。”玄世璟说道:“听说,现在你已经搬出了窦家?”

    窦孝果点了点头,说道:“是,先前小婿自己也有一些积蓄,在长安城置办了一处宅子,暂且居住着,虽说宅子不大,但也是个安身之处,等小婿与安安成亲的时候,小婿一定会重新置办一处宅子。”

    玄世璟笑道:“这倒不重要,宅子大不大没关系,好歹是个家,只要有一处安身之地,就足够了,再者说,我也会为你们小两口准备一份厚礼的,你觉得,这道政坊怎么样?”

    道政坊是个好地方,离着东市比较近,算是长安城最繁华热闹的地方,但是在这热闹之中,道政坊作为一处居住地,恰到好处的用一道墙,隔绝了外头的尘嚣,居住着,也算舒适。

    这道政坊,当初可是玄家开辟出来的一处住宅地,是玄家在长安城之中,地产最为成熟的一处。

    早在贞观初年,长安城还并没有这般繁华,人也没有这么多的时候,玄家在长安城买了不少地皮,也耗费了玄家不少钱财。

    因为玄世璟那时候就知道,长安城往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发展的速度就跟现代的首都一样。

    早买早赚。

    虽然经历武德一朝,但是那时候的长安城,可没有现在这样,人这么多,这么繁华,这么热闹,因为那时候虽然大唐定鼎中原,但是元气没有恢复,人口也没有恢复,四方还有诸多外夷虎视眈眈,长安城还没有人满为患,也没有人挤破了脑袋都想在长安城之中有一席之地。

    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

    就是在那个时候,玄家在长安城之中大肆收购地皮,那时候动作太大,其实也惊动了朝廷,只是李二陛下没放在心里,也没去管。

    皇帝不管,底下的臣子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人家玄家也是拿着真金白银的去买地皮,又不是巧取豪夺。

    因此,玄家顺利的在长安城买下了将近三个坊市的地皮,首当其冲的就是道政坊。

    其次就是临近大雁塔和大慈恩寺的昭国坊,另外就是靠近曲江池的敦化坊。

    道政坊之中住着的都是有钱有权的达官贵人,而昭国坊和敦化坊的宅子,则是备受士子读书人的喜爱。

    先前皇宫还未搬迁的时候,道长方临近东市,临近国子监,离着皇城朱雀门较近,而昭国坊和敦化坊,在长安城南边,因为临着大雁塔他慈恩寺和曲江池,景色优美,地段在长安城之中偏安一隅,读书人喜欢这边儿的清净,喜欢这边儿的美景,尤其到了夏季和秋季的时候,曲江池上,曲水流觞,是文人墨客们最喜欢的游戏。

    玄家最初的资本积累,还真是靠着价钱不断上涨的长安城地皮,只是在卖地皮上头,玄家做的到了更进一步,率先开启了大唐的房地产行业。

    没有这三个坊市的地产积累,钱堆哪儿能在短短几年之内,有那么多钱铺开这么大的摊子?还要加上玄世璟在庄子上大把大把的砸钱建造书院,若是玄家没有赚钱的本事的话,那玄世璟做的那些,才是彻彻底底的败家子行为。

    有赚钱的能力,玄家有钱,那也就不能叫败家子行为了。

    “道政坊?这道政坊自然是好的。”窦孝果说道。

    道政坊当然好,好到窦孝果都不敢去想。

    因为现在道政坊的宅子实在是太贵了,他买不起。

    窦家的确是能够买得起,但是这个价钱,可不在窦家的计划范围之内,当家的是窦衍,窦孝果也不是他的亲儿子,只是个侄儿而已,窦家又怎么会花这么大的价钱,在道政坊给窦孝果置办宅子呢?

    “那,将来你与安安的新宅子,置办在这边如何?”玄世璟问道。

    “这。。。。。。。”窦孝果不知该如何回应。

    “怎么,有难处?”玄世璟问道。

    “小侄现在实在是能力有限。”

    玄世璟闻言,哈哈一笑。

    “道政坊的宅子的价钱我是知道的,没打算让你出钱来买。”玄世璟说道:“你可知道,这道政坊的宅子,是谁开发出来的?”

    “难道是,岳父大人?”

    玄世璟点了点头:“算是吧,的确是玄家建造起来的,当初出售,也是钱堆往外卖的,三十多年前,玄家就在长安城买下了这片地皮,放心吧,道政坊的一处宅子,就当是安安的嫁妆了。”

    道政坊的宅子也是有价无市的,玄世璟能这么说,也是因为最近出事儿的人太多了,还真有一个,名下产业有一处道政坊的宅子,他人出事儿了,宅子也就要出售了,玄世璟也就趁着这个机会把宅子买了下来。

    道政坊这边儿的地段儿还是不错的,要说现在要在长安置办宅子,普通人家想要买宅子,难,非常难。

    大户人家嘛,有钱的话,只要等一阵,肯定会有大宅子出售的,因为长安城之中,会不断的有官员调动,一旦被外调,必定是要出售长安城里的宅子,然后带着钱财到外地去安身立命。

    又或者像这次的钱庄案一样,人出事儿了,产业被查封、变卖。

    “岳父大人,这。。。。。。不太好吧?”窦孝果说道。

    “没有什么不好的,都是一家人,只不过是提前你先住进去罢了,你住在道政坊,要是有什么事儿,过来这边,还方便一些。”玄世璟说道:“现如今,多事之秋。”

    听玄世璟这么说,窦孝果也明白了自己老丈人的用意,也就点头同意了。

    提前住进道政坊,住进女方家送的嫁妆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又不是什么倒插门,窦家与玄家的婚事,那是门当户对的,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明天我会让钱堆派人去交接一下,大概后天吧,你就能住进去了,反正东西都是现成的,先住进去,以后慢慢增减。”玄世璟说道。

    “如此的话,小婿多谢岳父大人。”窦孝果起身,拱手说道。

    玄世璟这个岳父泰山,对窦孝果这个女婿是没的说了。

    。更新最快网址: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重新查看() 
隔天,窦孝果照常到宫中去上朝,而后回到礼部办事儿,但是自昨天在老丈人家听老丈人说的那番话之后,窦孝果的心里,也就藏了事儿了。

    在礼部,窦孝果是满怀心事,因为他得打听打听关于那份名单的具体消息,真要是像自己岳父说的那样,王守礼先前与琅琊王家有来往,那王守礼的女儿就不应该出现在那份名单上上的。

    可是偏偏就出现了,自己还没有看出什么问题了,现在名册就这么交上去了,这已经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了,所以,窦孝果更得弄清楚,以防后患。

    “大人。”

    窦孝果都进礼部的府衙书房,书房外的小吏向他行礼打招呼。

    “把先前咱们礼部搜集到的长安城待字闺中的姑娘的名册,以及相关卷宗,全都给我调过来,另外,调查这件事的官员名单,也给我一份。”窦孝果说道。

    “是。”小吏拱手应声道。

    虽然这件事儿算是已经过去了,但是上司需要的东西,他就去办就好了。

    窦孝果打算重看一遍名单,顺带着看看办这件事儿的官员的名单,至于那些官员与名单上的姑娘背后的家族的关系,也可以一一重新捋一遍。

    从卷宗的记载上,肯定能查出蛛丝马迹的。

    王守礼的家的这事儿不是窦孝果查探的,要是真出了事儿,窦孝果也有责任,谁让他是礼部的侍郎,是下头这些小吏官员的上司呢?

    他的责任就是审查不严。

    希望这件事儿,还是不要掀起什么波涛吧,这是窦孝果最想要的的结果了。

    至于王守礼的女儿是否能够成为鄂王妃,这不重要。

    即便是陛下并没有选中王憍梵,也会有别家的姑娘成为鄂王妃,至于那些落选不能进宫的姑娘,仍旧可以像寻常人家的姑娘一样,另外找一合适的夫婿嫁出去。

    下头的人办事,也没多大功夫,窦孝果也查名单和卷宗的事儿就在礼部传开了。

    “大人,尚书大人说让大人过去一趟。”小吏走进窦孝果的书房说道。

    “好,我知道了,我这就过去。”窦孝果应声道。

    他也料到了尚书会找他,因此,心里一点儿都不发憷。

    若是名单有问题,尚书的责任,比他这个侍郎要大,虽然名单是窦孝果送进宫中,送到皇帝跟前的,但是这份名单,尚书也有过目,也有审核,毕竟是关乎到皇子的婚事,马虎不得。

    真要是因为名单的问题而获罪,礼部尚书,首当其冲。

    和窦孝果负责人是一样的道理,礼部尚书,整个礼部当众,官位最高的人,他是领导,出了问题他不负责谁负责?

    而且,他也没地儿推脱去,推脱给两个侍郎?

    真要是这么一级一级的推下去,谁还敢当官?刚做官,就成了给人背黑锅的了。

    窦孝果收拾好了书案上的卷宗之后,就去了尚书的书房。

    “下官见过尚书大人。”

    “孝果啊,无须客气,你也来礼部这么多天了,而且,也亲手经办了为鄂王李厥甄选王妃之事,怎么样,感觉在礼部待的如何啊?”尚书看着窦孝果,笑呵呵的问道。

    “一切都好。”窦孝果说道:“礼部的同僚们,在平常,也经常帮助下官在礼部做事。”

    尚书乐呵呵的说道:“那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对了,听底下的人说,你现在在查关于名册的事儿?怎么?名册不是已经顺利呈交上去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窦孝果摇了摇头:“没什么大问题,之事下官觉得,有必要再看一看。”

    “无妨,若是有问题的话,你可与本官直说。”礼部尚书说道。

    看窦孝果的这表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当中有事儿啊。

    虽然窦孝果是被陛下突然安排到礼部的,但是毕竟是窦家出身的大少爷,他的一举一动,背后可还有窦家的影子。

    而且,先前窦孝果还跟玄家的大小姐定了亲,人家可是未来玄家的女婿。

    若说窦家现在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已经大大的被削弱了,但是玄家没有啊。

    玄家的那位齐国公,一旦是他要有什么动静的话,朝堂必定是要掀起什么风雨的,可别看那位国公爷不上朝,他一上朝,那就是要出事儿的。

    前几天他不就去上朝了吗?退朝之后还去了宣政殿,与陛下交谈良久,而后宣政殿就传出了要给鄂王李厥选王妃的事儿,让他们礼部好一顿忙活。

    长安城说小不小,容纳着好几百万的人。

    但是说大也不大,就这么一座城,有点儿什么消息,没出个半天,就能传扬的满城风雨。

    而且,昨天齐国公的帖子,可是直接送到了礼部,昨天晚上的时候,窦孝果肯定去见过齐国公了。

    昨天晚上见的人,今天窦孝果就到礼部重新查看名单的事儿。

    礼部尚书心里已经猜测到,估计是名单出了什么问题了,齐国公和窦孝果,都想要不动声色的查。

    但是这也是礼部的事儿,他心里要是不知道的话,难受的很。

    “大人也曾过目过名册,大人是否看出来,名册之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窦孝果问道。

    这事儿尚书大人知道了也是好事儿,至少,他要在礼部办事儿的话,肯定绕不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