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美男子-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王妃眼睛一亮,伸指点了李显额头一下,娇笑道:“这话愚妻可记下了,王爷可要说到做好,莫要忘了。”

    李显语出至诚:“爱妻放心便是。我李家可没有哄骗贤妻的传统。”

第239章 刺() 
张昌宗突然发现,这庐陵王府的几个小公子往他身边凑的次数,渐渐的多起来,甚至可以说得上频繁。

    白天他操练士卒的时候,时不时的来围观一下;他有闲暇的时候,李重润还会来跟他说说话,鲜少问军事方面的问题,要不就是问问他学问之事,要不就是问问他京中的权贵子弟平时做些什么活动。

    张昌宗心里有些疑惑,暂时压下不显,不管李重润兄弟几个问什么,只要是他知道的,都会耐心地一一作答,据实已告,并不曾藏私,也不曾糊弄他。

    虽是天家子弟,却被流放到荒僻之地,一流还流了十四年。这群孩子里,多数都还没出生,就是最大的李重润,当年被流放时候,也不过才一两岁,也不过将将走稳,屁事不懂的年纪。

    不管他们将来如何,这时候,这群孩子,也不过是一群胆小、自卑,对未来充满忐忑和不安的孩子。没错,虽然这辈子的生理年龄李重润跟他相差不大,不过,心理上,张昌宗就是把他们看作小孩子。

    不管前世经历了什么,穿过那身军装,张昌宗本质上就是一个正派人,对无辜的小孩子,他也硬不下心肠,虽然猜不透这些孩子的作为是他们自己的意思还是庐陵王两口子的意思,不过,有一桩事情,他是看出来了,这些孩子在刻意模仿他的言行坐卧的习惯。

    “我看大郎马骑得挺好,喜欢骑马吗?”

    李重润略带腼腆的笑笑,点头道:“喜欢。在这个地方,我们也做不了别的,娘管得严,读书写字之余,也只有骑马了。”

    张昌宗笑得真诚:“我也喜欢骑马!追逐迎风的感觉挺好的,那马球呢?喜欢吗?”

    李重润道:“也喜欢,不过打得不好。”

    张昌宗道:“许是没有人一起玩,打得少的缘故吧?这样吧,我们来了这么多天,我手下的士卒们也拘了许久,也该放松放松了,不如,我们来打几场马球如何?”

    李重润又是腼腆的笑:“打得不好,就算了吧?”

    张昌宗哈哈一笑,拍他肩膀一下,道:“怕什么?都是自己人,就是随便玩玩,不会可以学,打得不好打的次数多了就好了,没有人天生就样样都行,还不都是一样样学着来的?试试呗?”

    说着,笑看着李重润,李重润被看得脸红,但是,迎着张昌宗诚挚的目光,拒绝的话有些说不出口,打心底里,其实他也想试试,都是少年人,都还爱玩爱闹的年纪。

    带小孩子张昌宗没经验,但是跟半大小子玩,那他还成。男孩子还是动动比较好,整日的拘在书房里,再鲜活的孩子,也给拘呆了。何况,不自信的男孩子,多跑跑动动,搞搞运动,有助于恢复和找到雄性的自信,男孩子终究不是女孩子,好斗是天性,甭管是运动场上的斗,还什么斗,多斗斗,信心自然就起来了。只要信心起来了,后面就是历练成长的事情了,那是每个人独属于自己的修行,旁人帮不上。

    天气渐渐地凉下来,房陵四面环山,天凉了也没什么风,但对羽林卫这群从靠北地方来的家伙们来说,凉快了才舒坦,房陵相比洛阳还是太热了。

    “呛!”

    张昌宗睡梦中突然睁开眼睛,他听见了刀刃相击的声音,想也不想立即翻身起来,拿上横刀便打开门出去:“怎么回事?”

    “禀将军,有点子闯进来,手头有些硬,兄弟们已经围住了,正准备擒拿。”

    今晚值岗的队正赵政迎上来禀报道。张昌宗点点头,一边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一边问道:“看着像什么路数?”

    赵政道:“看着像是游侠儿的路数,不是军里人。”

    “游侠儿?”

    张昌宗嘀咕了一句,道:“能捉就捉,不能捉就算,兄弟们不要伤了就好。不过,若是捉了就要好好养着。”

    “喏。”

    赵政领命而去。

    张昌宗就站在廊檐下看着,院子里灯火通明,一共七个人,已经躺下了俩儿,黑衣蒙面,用的兵器很普通,但是,使的路子看得出来,是江湖上游侠儿惯用的路子。

    大唐尚武之风浓厚,且不说各折冲府登记在案的府兵军户,便是好勇斗狠的游侠儿,两京也有不少。

    张昌宗自从十三岁起,就利用化妆术,在薛崇秀的掩护下,混迹于两京的游侠儿中间。两京有名的游侠儿,大多交过手,摸过些游侠儿的路子。军户出身的府兵,使兵器的路子多脱胎于阵仗之间;而游侠儿的路子,更加天马行空,好勇斗狠的路数。

    张昌宗看了两眼,直接道:“上网子!”

    “喏。”

    现实又不是武侠片,还能有衣袂飘飘飞来飞去的轻功,人数少还被围的情况下,被人用网子围住,再好的武艺也白搭。

    剩下的五个人,自己抹脖子的又有两个,还有三个被网子缠了个结结实实,还没等人开口说话,张昌宗直接吩咐:“把嘴巴堵了,我不想听他们说话,叫人看管好,一天一顿稀粥的先饿着,留到回洛阳让别人审去。”

    “喏。”

    赵政领命,被抓的三个人,从头到脚被网子缠了个结结实实,“嗯嗯嗯”的叫着,身子扭动着,却语不成句,直接像三条肉虫子似的被人拖走。

    张昌宗抬头看看夜空,吩咐道:“从今天起,外面不变,里面守卫再加一级。”

    “喏。”

    分派好,李显已经起来了,看那穿着打扮,显然是睡梦中被惊醒的,张昌宗把自己的披风接下来给他:“王爷,夜露深重,小心伤了身子。”

    李显脸色有些苍白,略有些尴尬的笑了笑,问道:“出了什么事?这怎会有贼人闯进来呢?”

    张昌宗大有深意的道:“王爷在房陵十四年,这十多年来都风平浪静,怎么今日就有贼人闯入呢?”

    李显悚然一惊:“将军的意思是?”

    张昌宗躬身抱拳:“恭喜王爷,您回京的日子快到了,只怕途中江风大,烦请王爷告知王妃,多准备些挡风保暖的厚衣才好,洛阳可比房陵冷多了。”

    李显脸上又惊又喜:“将军此话当真?”

    张昌宗笑道:“臣如何敢欺哄王爷。”

    “好!承将军吉言,今日又护佑有功,本王绝不会忘了将军之恩。”

    “谈什么恩不恩的,臣不过是遵旨行事,尽人臣本分。天亮还早,王爷再回去睡一会儿吧。”

    李显高兴地走了。张昌宗也挺高兴地,刺客都弄出来了,可不就是快回京了吗?有些想念婉儿师父和郑太太她们,还有他的女神薛老师秀儿妹妹。

    果然,过不得几日,京城快马到,有特使传来陛下手敕——

    陛下听闻庐陵王身体欠安,久治不愈,房陵地方荒僻,难有良医。陛下特准庐陵王回长安诊治,召庐陵王一家回返洛阳。

第240章 过房州() 
房陵四面环山,要去洛阳只有一条路,从房陵到房州,然后再到均州,从均州上船走水路回洛阳。

    张昌宗并没有审问那几个被抓的刺客是从哪里来的,谁指使的事情,只是用心的布置着防守,只有一个目的,把李显一家子安全的护送回洛阳。

    毫不客气的在接到敕令后要求赵标把县衙大部分人手分派给他,与他的人马一起,护送李显到房州后,与徐彦伯汇合。赵标自然不敢拒绝,亲自派了县尉周强,带着本县的人马,与张昌宗一起去房州。

    应该感谢这个时代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森林野兽们,在不出动军队的情况下,想在山林里埋伏,不可预测的事情实在太多,人少些,说不定要埋伏的人还没遇到就先被野兽吃了。当初从洛阳来房陵的途中,张昌宗还遇上过犀牛——

    exscuseme?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卧槽!犀牛不是大非洲才有吗?

    种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简直无法言喻。人类的发展过程和历史,究竟毁了多少物种?不止人类的发展是一部历史,物种灭绝也可以写一部历史了。最痛苦的是,薛崇秀不在这里,他连吐槽都找不到人,人生当真是寂寞如雪啊!

    从房陵到房州这一路上,没遇上什么刺客,大队人马出行,马车、马蹄的声音早就把野兽惊得没了踪迹,一路平安的到达房州。

    “张将军,王爷如何了?”

    徐彦伯与周维均一起来迎接。刚碰面,徐彦伯便急急地问道。张昌宗拱手道:“徐公放心,虽敕令而来的还有宫里派来的太医,有太医照看,王爷的病情好转了些,不过还未康复。是故,不好下车会见徐公与周刺史。”

    徐彦伯闻言,脸上表情才好了些,与周维均一起,在马车外向李显行礼,李显在马车里虚弱了跟他们说了两句便没再出声,声音有些中气不足和虚弱,不过,并没有虚弱到不堪的地步。

    周维均稍稍放心了些,又对张昌宗道:“员外郎瞒得下官好苦,先前竟为看出将军的身份,真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无礼不周之处,望将军见谅。”

    姿态摆的不高。想也是,房州只是荒僻之地,周维均作为房州的刺史,权柄算不得重,对比张昌宗这个年少便居羽林卫大将军一职的人来说,不管品级还是权柄,周维均也摆不起谱儿来。

    张昌宗明白他的心思,回礼道:“周刺史客气,张某身负职责,为完成陛下交代的差使,先前也不敢暴露身份,周刺史何来不周之说呢?倒是今日,要劳烦周刺史,庐陵王家的女眷也随车一同去洛阳,我手下都是鲁男子,烦请周刺史找几个妇人来,服侍一番,去去尘土,待去城中汇合了徐公,我们明日一早继续赶路。”

    “喏,将军请进城,下官已然事先准备好了一切,就等庐陵王和将军一行到来。对了,下官还准备好了城中名医,若有需要,可为庐陵王先诊看一番。”

    “多谢周刺史好意,前些时日敕令下时,随敕令而来的还有宫里的太医,庐陵王有太医照看,张某也不敢乱来,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便好,若太医有需要,张某定然会来劳烦周刺史。”

    张昌宗说话一贯的谦虚有礼,并没有盛气凌人之势,加上那张极易讨人好感的脸,周维均待他的态度比之先前放松了些。

    一行人进城,到得驿馆,李显是张昌宗以不能见风为由,带人用四周围着幕布的肩辇抬进屋子的。女眷那边,刺史夫人的妻子钱氏亲自带人去迎接。

    “臣妾拜见王妃。”

    钱氏带着女儿与一干仆人,一起向韦王妃行礼,看她衣饰十分庄重,显然是精心准备过,可见郑重。

    然而,庐陵王府被流放在荒僻之地这么久,身上的衣饰多是旧物,张昌宗与徐彦伯都没给庐陵王府的人准备衣饰,李显一家子穿的还是在房陵时的,与钱氏一比,更显寒酸。

    韦王妃还绷得住,笑着扶起钱氏:“夫人客气,是我们劳烦夫人了。”

    钱氏连忙道:“王妃客气,这是臣妾一家的荣幸。”

    说着,笑容满面的转向韦王妃身旁的一众子女们:“这几位便是府上的小郎君和小娘子们吧?诸位郎君、娘子有礼。大郎、三娘过来。”

    竟把自己的儿女也带了来。周维均的长子周琛年纪比李重润略长两岁,正好带着人把李重润几个年纪略大的兄弟引到为他们安排的院子里去;

    女儿周三娘与李显年纪最大的女儿差不多,许是年轻,行完礼眼睛忍不住在韦王妃与她的一众儿女身上转了一圈,笑容顿了一下,方才又笑道:“奴拜见王妃,见过诸位娘子。”

    各自见过礼,钱氏笑道:“禀王妃,臣妾先前已命人准备好热水及一干洗漱之物,请王妃洗尘。”

    “有劳夫人。”

    互相客气了几句,一行人各自去准备的院落,该洗漱洗漱,该吃饭吃饭。

    张昌宗让赵政带人去值守,他则与分给徐彦伯的一众士卒们叙旧,也不刻意做什么,就是让人把饭菜摆在一起,同士卒们一起吃了一顿:“诸位兄弟们,辛苦大家了!分开了这么几日,别的我也不多说,以茶代酒,敬诸位一杯。接下来的任务才叫艰巨,希望兄弟们继续支持我,共同完成陛下交予的任务,安全回洛阳!干!”

    “干!”

    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张昌宗往自己的院子去:“谁在哪里?”

    手摸在刀把上。

    “表兄,是我!”

    圆柱后,探出一张宜喜宜嗔的脸孔来。张昌宗有些头疼:“七娘?你怎么在这儿?人生地不熟的,不要乱跑,小心危险。”

    李裹儿不说话,只默默地站着,与她往日活泼的样子大不相同。张昌宗愣了一下,情不自禁的挠挠头,走过去:“这是怎么了?”

    “表兄!”

    李裹儿抬头,脸上居然有泪痕,隐隐约约可见有些委屈。张昌宗这下不止头疼了:“怎么还委屈上了?堂堂庐陵王府的七娘,何人敢让你受委屈?你告诉我,我帮你出气!”

    李裹儿瞪他一眼:“表兄就会哄裹儿,真让你帮裹儿出气,你肯定会说裹儿任性。”

    张昌宗笑起来:“七娘果然是个秀外慧中的好孩子。”

    李裹儿又瞪他,气呼呼地道:“表兄嫌弃我!哼,我要向娘告状!”

    哎哟,这难缠的小娘们儿!她娘韦王妃可是个比她还难缠的老娘们儿!

    张昌宗无奈:“好吧,七娘这样的好孩子,就不要去做告状这种小人之行了。不如,我们来说说,你为什么委屈这个问题吧!”

    李裹儿又低下头,看着自己有些旧的绣花鞋,静默不语,就在张昌宗以为她还是不想说的时候,突然开口:“表兄,我不想去洛阳了!”

    明明先前还又开心又期待来着!

    张昌宗收起玩笑之色,认真的问道:“怎么了?怎么突然不想去了?”

    李裹儿又低头不说话了。

    钢铁直男张昌宗心里已经忍不住咆哮了,若是薛老师,肯定不会这么扭扭捏捏的,她要是想说,她会痛痛快快地跟你说,要是不想说,问也没用。哪里会像李裹儿这种,明明是想找个人说话的样子,却又不开口!做人能不能痛快些?

    有点儿想念薛老师。

第241章 经验之谈() 
也不知薛崇秀在洛阳有没有担心他?

    被女皇陛下以关禁闭的名义派出京城来,他出来几天,名义上就关了几天,薛老师肯定会担心他吧?

    不过,再如何的想他的薛老师,现在也见不到,最重要的是把李显一家子顺顺当当的带回洛阳。可没人告诉过他,这做护卫还要兼任心理医生的!问题他也没怎么做过少女的心理医生啊!

    心里默默挠头,勉强试着劝解:“现在的形势呢,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你知道的,在房陵的时候,有刺客跑到王府了,房陵的王府并不安全。然后,陛下敕令回去,为人臣的,无法反驳。这么说,你明白吗?”

    张昌宗感觉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能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句话这么婉转含蓄的解说出来,已经可以点赞了。

    李裹儿猛然抬头,明亮的眼睛里包着委屈的泪水,还有隐隐地不甘和不服气。张昌宗很理解,谁还不是爹妈亲生疼宠大的,凭什么就要矮人一头呢?但是,现实就是这样,对上女皇陛下,完全没有道理可言。

    张昌宗叹了口气,坚定的道:“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如此。往好的方面想,洛阳挺好的,繁华,热闹,有比房陵数之不尽的玩乐,你的兄弟们和你的姐妹们,在房陵和在洛阳能享受的资源几乎天差地别,在房陵的庐陵王与在洛阳的庐陵王,能相同吗?当然,享受资源的同时,肯定也会受些束缚,只是,人生来就是这样,没有人可以无拘无束。”

    而目前,别说李裹儿,就是李显一家子再乘以十也没力量掀翻女皇陛下。所以,孩子,还是洗洗睡吧。人生不可能不受委屈,很多时候,这些委屈还无法言说,只能自己咽下去,慢慢的平复、消化,有志气的,就积蓄力量,掀翻它,把委屈化为成功,化为自豪;没志气的,只会日渐消沉,随波逐流。

    李裹儿是哪一类的?

    张昌宗看着她还带着几分椎气的眉眼里蕴含的不屈,懂了,这丫头是属于有志气的。讲真,其实他也喜欢有志气的,不禁笑出来:“所以,现在愿意说说,为什么突然不想去洛阳了?”

    李裹儿气呼呼地道:“今天那个周三娘,明明是来服侍我们一家的,看见我们衣饰陈旧,居然看不起我们!哼,她以为她隐藏的很好,还不是被我看出来!”

    原来如此!原来是被同龄人刺激了!

    张昌宗点点头,道:“所以,被人这么看轻一下,七娘就自卑,就难过了吗?”

    李裹儿又低下了头。

    张昌宗低声坚定的道:“我觉得完全没必要。七娘之所以是现在的七娘,非是一日,而是从呱呱落地到现在的窈窕少女,一日日成长起来的。你的父亲是庐陵王,你的母亲是庐陵王妃,你是李唐与大周的子孙。若论尊贵,天下间还有几个人能越过你去?你的父王和母亲疼爱你之心,从未比谁家的孩子少,论这些,七娘比旁人差在哪里?只有旁人比你差的!”

    李裹儿立即傲然道:“周三娘如何能与我比!”

    张昌宗笑了:“对!世界上,有人只看罗衣不看人,并且,这一类人还不会少。今日只有一个周三娘,待回了京城,比周三娘还过分的,肯定还会有,到时候,七娘该如何处之?”

    李裹儿到底还年幼,闻言先是瑟缩了一下,偷偷觊眼看看张昌宗,又挺起胸膛,道:“我不怕她们。”

    “对,你无须怕她们。”

    张昌宗微笑却语气坚定:“我的出身你应该知道,但是,我幼时家里的窘迫,七娘大概不知道。我家最穷的时候,连做一件新衣都有压力。别说外人,就是同族的族兄族弟都奚落过我们家。不过,我并不自卑,也不难过。先父早逝,我是遗腹子,我们家兄弟又多,母亲一个妇道人家能把我们健康的拉扯大,教养好我们,已经是很不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