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文丑-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君亲至,是属下之幸,怎有见怪之说?上君前进堂内详谈。”文丑恭谨道。

    “好,那鄙人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郡吏言道,接着同文丑一并步入听事堂中。

    随后,汤、荼齐备,那郡吏率先言道:“不知文君对于高邑县君未战而逃之事,有何看法?”

    “听闻其有苦衷,但是三万黔首之安危,怎能轻易弃之!此非‘父母’所为也!”文丑沉思片刻,谨慎言道。毕竟是郡朝里的人物,怎么说也比他有权有势,自要小心应对之。

    “哦,若是文君据此之位,又当如何?”那郡吏饶有兴趣问道。

    “无他,竭力一争耳,若是不能保得此城之安危,亦要尽量使得前后转移之,不可使其遭了黑山贼寇的黑手。”文丑小心言道。说的都是大义之据,倒也不害怕这郡吏责难。

    “文君不必如此谨言,今次鄙人到此地,实是受相国所托,前来延请文君前往郡中啊!”那郡吏见状,讶然笑道。

    “哦,相国邀请在下前去郡中?”文丑惊讶问道。原本其自身就打算在这个麦忙过去之后,前去郡治元氏拜谒国相冯公一番的。不想相国倒是先一步来邀请他来了。

    “正是,在此鄙人就先行恭贺文君了!”那郡吏含笑拱手言道。

    “上君,何来恭贺之说?”文丑虽说早有猜测,但还是兴奋询问道。

    “此次文君进朝,定能为相国重用矣,怎能不恭贺呢!”

    “重用,重用,只给个县长就是了。”文丑低声嘀咕道。

    “文君说的什么?”

    “没什么,上君前来,舟车劳顿,在下这就吩咐县中官吏前来,为上君接风洗尘!”文丑当下岔开话题道。

    当日,高邑县官寺之上,丝竹乐起,杯盘对酬,自是不在话下。

    次日一大早,文丑就唤醒昨日宿醉的众官吏,一番叮嘱吩咐之后,方才合着郡吏向着沙河乡赶去。

    之所以没有直接赶往郡治元氏县,是因为文丑对于沙河乡、桃林塞还有些放不下,月余未见,总要探看一番的。再说,文丑的本职是沙河乡有秩、桃林校尉,这次前去郡里向相国冯公述职,自然要将当下乡中、塞上的基本状况掌握到手中,不然未免有些失职之嫌。

    当文丑、郡吏相携来到桃林塞时,已是夜半时分了。本来以文丑的马力脚程是用不了如此长时间的,但是有了郡吏相随,所以一众人等也只能坐承马车前行了,以至于他们错过了宿头,直到夜半赶到桃林塞。

    这也是郡吏在距离文丑击退郭大贤部贼寇两旬之后,才来到高邑县,延请文丑入郡的原因。实在是他们的脚程太慢了。其实相国冯公早在这月中旬时就使此人启程一路前来,邀请郡南部各乡才俊入郡了,而文丑正是最后一站。

    众人入得桃林塞,散去自行休息,自是不在话下。

    翌日,正是三月二十三日。万里晴空,微风拂面,郡吏在受过桃林塞众将士的礼拜之后,在文丑安排之人的向导之下,在塞上进行了一场稍有意的巡查。不过这一临时起意之为,倒是使得他心下颇为震撼。

    晴晨,桃林塞,大校场,千六军士齐整聚集,随后开始了一天的军事训练之旅。

    先是全军都参与的晨跑,千六军士,整齐的排位四列,沿着桃林塞外围奔跑起来。整齐划一的步子,高亢嘹亮的口号,超长超远的距离,这一切的一切都使的郡吏震惊不已。

    他不是没有见过军队的训练,相反,其在郡中,对于郡兵的训练,也不止一次两次了,但也不曾见过如此整齐划一的军卒啊。其心想:“也只有中央五君,和久经战阵的边塞之兵,才可以与此兵相较吧!”

    晨跑之后就是维持一个时辰的识字诵读之习,更是大开了郡吏的眼界。上千人于校场之上,以枝为笔、以地为纸,学起识字之课来,有些军卒已经开始诵读‘兵法又言、孙子又言、百战不殆’云云了!在听闻了向导之人的解说,知晓这是桃林军的每日之课程之后,其对于文丑此人的看法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晨习之后,就正是进入到了军卒的军事素质的训练中了。千六军卒被分成八组来,每组两百人众,新老相杂,轮流进行气力、战阵、技击、配合、骑术、射术等的训练。

    技击、气力、战阵、配合等又分为各式各样的形式。诸如技击,有刀击、剑击、枪击、矛击、手搏、盾防等数种;气力分为,举石锁、抗圆木、推铁锥等数种;战阵分为,锋矢之阵、方形之阵、圆形之阵、鱼鳞之阵等数种;配合又分为,三人配合、五人配合、十人配合等,若是以兵器论,又有长短兵器之间的配合,兵器与防具之间的配合等等。

    如此多的方式着实让郡吏大开了眼界。一路巡查,一路赞叹,也使得其对于文丑的认知更加深刻起来,对于文丑其人更是显出敬意。

    随后又观看了军士居住之所,马匹所在之地,后厨所在之处,兵器存放之库等不是特别重要的建筑。使得郡吏大呼不虚此行。直到午饭之时,方才返回堂上,同文丑等众人一同食了饭,向沙河乡赶去。

    在郡吏巡看桃林塞之时,文丑召集了桃林塞众将,召开了一场小的总结会议。与会的都有军司马姜宣、书佐陈宁、军正夏侯兰、曲长颜良、董江、文霸、屯长铁千、文极、刘庆等。

    ——夏侯兰早在数日前,就从真定县赶了过来,于塞上赴任了。同他一起前来的还有董直、李季、张烈三人,这三人则被文丑留在了高邑县,同卢亮一起掌管了县中的军务。赵云则留在了真定,继续潜心于提高自身之素养。

    当文丑向众人言说了国相冯公延请其赶往郡治元氏之后,众人自是一番恭贺之声。心下自是知晓这次文丑怕是要升迁了,那么文丑其人定也不会亏待了他们,对于选择了跟随文丑之事,也就更加坚定了。

    塞上众人对于文丑其人更是尽心尽力,一番详细的了解之后,文丑心下了然。

    当夜,一行人赶到沙河乡官寺之中,又是一场接风之宴自是不在话下。乡里众官吏对于文丑及郡吏的到来,很是欣喜。对于文丑此人的恭谨较之郡吏更甚,实在是文丑此人对于乡里的帮助太大了,而今又见文丑有升任之机,更是高兴了。

    多日不见得乡佐王冲,见到文丑之后,激动更甚。文丑不在的这近两月来,乡里文事一律交由他来掌管了,实质上已是拥众三万有余的沙河乡的主宰之人了,其怎能不激动呢!更何况文丑升任在即,那么就是他上位的时候了,其自然殷勤的很。

    当夜,主宾尽欢,自是不在话下。只待翌日,了解处理了沙河乡诸事,就可以赶往郡治元氏,向相国冯公述职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沙河乡事() 
ps:不疯魔,不成活,今天还有两章,希望得到书友的支持,向他人宣传一二!彼岸拜谢!

    翌日,天气依然很好,万里无云万里天。

    柳仲、王冲两个沙河乡的主事之人,早早的就联袂前来寻文丑禀报这月余间的事物了。

    “恭贺文丑即将左迁之喜了!”王冲见着文丑,当下礼拜欣喜道。就是柳仲也是一脸喜色。

    “有什么好恭喜的呢,升不升任还是两说呢!不过,若是鄙人升任了,这沙河乡有秩的缺口,冲之你不心动?”文丑先是一笑,接着取笑王冲道。

    “呵呵,怎会不心动呢!只是还需要文君提点啊!”王冲倒也坦荡,当下言道。

    “哈哈,你啊!”文丑笑指王冲,随后言道:“别说其他了,现下乡中现状,两位说来与我听听。”

    “好,今次吾与柳君前来,正是为了此事。还是柳君先言吧!”王冲言道。其虽说可以于文丑言笑两句,但是也知晓其在文丑心中的地位是不及柳仲的,很是识趣得选择礼让柳仲。

    柳仲也不客气,当下言道:“于今乡中,有俘虏两万余人,其中近万俘虏已经处于半齐民状态,有些还负责看押那新的俘虏。另有两三千的俘虏已基本恢复了齐民的生活状态,对于其他俘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也没有多大的乱子发生。”

    “现下他们正在赶工商队陈老所引进的农具加工任务,另外,上次战损的乡里精壮的抚恤问题,业已在数日前完成。至于乡中民户也没有什么重大案件,一切平稳。”柳仲一口气简言道。因为相对于乡中文事来说,武事虽说重要,但也相对单一,除去俘虏一事外,实在乏陈可数。

    “嗯,子正有劳了,冲之你接着说。”文丑亦是简单言道。

    “文君出行月余一来,乡里大事无外乎乡勇齐聚之事。当然这些文君都已知悉。还有就是乡民学堂进学之事,大部分的适龄人口都已入学,这也得益于文君此次下发的财资。”王冲言谈间还不忘恭维文丑。

    “恩,还有呢?”

    “诚如柳君所言,商队的陈老近期又组织乡里,引进了一批农具加工之事。正是要解决乡里急剧增加的人口开垦荒地的问题。其中所制农具上万,将有两三千的农具作为乡里财物。另外乡里黔首对于农具的租赁也已经展开。”

    “嗯,民以食为天,此事当为今后乡里的头等任务。”

    “另外,乡中各亭里中的典籍石碑,业已竖起,乡民黔首得以在家门口,识字、教习,兼着乡中士子也纷纷从姜君处领取任务,抄录书馆之中的典籍。总的来说,教育之事,进展的很是顺利。”

    “教育之事,为开民智之始也,自然要重视之。”文丑肯定道。

    “再者乡中诉讼之事,也很是安稳,诸士子皆尽心竭力,不曾出现什么大的乱子。”

    。。。。。。

    随后王冲又对文丑言说了乡中的大小诸事,琐琐碎碎、絮絮叨叨,使得文丑对于当下的沙河乡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另外还有柳仲在一侧,时不时的补充一二,使得文丑的了解更加深入、全面。

    如此言说一番之后,就到了午时时分了。郡吏同在塞上一样,早就在军士的陪同下参观巡查沙河乡去了。因为文丑的行程还有下一站——文宅。赶向郡治元氏的时间被定在了明日清早。

    食过午饭之后,文丑就单骑向着文宅赶去。距离不远,一两刻钟的脚程。当文丑策马来到文氏里外的官道上的时候,颇有一些近乡情更怯的意味。实在是这一次离开这个得之不易的‘家’过久了。

    原来其在沙河乡中也曾月余不回家,但是相拒不远,知晓‘家’就在旁边,还没有什么患得患失的感觉出现。但是这一次远赴高邑县月余,并且经历了数次大的阵仗,那种患得患失的感觉就愈加强烈起来。

    “七叔,安好?”文丑于里门口,牵马言道。

    “啊,是三郎!这些天来,你小子终于回来了一趟!听说又打了胜仗了!”文七瘸着腿,豪声笑道。

    豪放的气息扑面而至,正是文氏里的气息,久违的气息。文丑深吸了一口气言道:“托七叔的福,大胜得归!”

    “哈哈,臭小子,赶快回家看望你阿母去吧!她老人家可是时常唠叨你呢!”文七满意的笑道。

    “如此,就别过七叔了!”文丑翻身上马,怀着激动的心情,向着文宅行去。一路之上,里中乡民纷纷招呼,行礼。毕竟文丑现在是文氏名义上的家长,再加上文丑的一系列行动使得里中的文氏族人,对其的认同感也越来越高。文丑一一含笑回礼自是不在话下。其返回里中的消息自然也就传开了。

    文丑刚来到文宅,还不曾下马,文宅大门内就显现了一阵的骚乱。却是颜母携陈婶、杜夫人、姜可儿等,前来迎接文丑来了。

    “子孝?”颜母颤声道。

    “阿母!”文丑见状,忙滚鞍下马,激动伏拜道。

    “好,好,好。”颜母连说三句好字,激动不已。

    “丑儿不孝,使阿母受苦了!”文丑跪行到颜母身旁言道。

    颜母自是不会使得文丑长久的跪拜下去,忙将其扶起,双手扶着文丑的面庞,细细打量之,言道:“吾儿瘦了、在外吃苦不少吧!”

    只此一句话,就使得文丑一直克制的感情迸发出来,双眼湿润,嘴唇发干。言道:“阿母,辛苦了!”

    “哎呀,姐姐,还在这门口愣着作甚,还不讲少君接回院中!再叙旧不晚!”陈婶强忍哽咽之声,笑言道。

    “陈婶,别来无恙否!”文丑缓过神来,对着陈婶又是一礼言道。

    “好的很,快随我等回院宅中吧!”陈婶欣喜言道。

    杜夫人见状,也是招呼着院门众人散去,安排些吃食、酒水等一应事物。这个文宅的大管家倒是做的得心应手的很。对着颜母言道:“少君归来,幸事也,老夫人高兴才是!”

    已经稍显妖娆身形的姜可儿,眨着圆溜溜的黑眼睛,打量着文丑,心如小鹿般乱撞,俏脸通红。

    “嗯,子孝,我等回院吧!”颜母终于从激动的心情中恢复过来。当真是情到深处,非自所能持也!文丑真诚其若亲母,其自也付出真的母爱回应之。母爱之无私、之重,又岂是他人可以感受的!

    随后众人回到院内,一直行到后院颜母住处,展开一番畅谈,已是势在必行的了。

    “阿母,儿此次归来,实是相国冯公相召儿去郡治之事。”

    “哦,相国招你去郡治了?”颜母讶然。

    “可是要升迁了?”陈婶就比较直接了,虽说其之所思不如颜母周密,但是这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的事情,还是看的出来的,再说其对于自己一手看大的少君,也是信心爆棚的。

    “正如陈婶所说,想来是为了述职之事,顺带着升任吧!”文丑笑言道。见着陈婶、颜母高兴的神色,心下自是满足。犹如向着大人炫耀糖果的孩子般,恢复到了赤字之心。也只有在这两人的面前,文丑才能脱掉所有的伪装,以赤字之心面对之。这是文丑穿越以来的最大幸事,最起码他是这么认为的。

    “立身为国、保家为民,丑儿你可做好了赴郡中任职的准备了?郡里不比他处,要比下面县乡复杂的多。”颜母关心道。却是想到了文丑不足弱冠之龄,为官之道领略的还不通透,在下面县乡还不是特别明显,若是到了暗流涌动的郡朝,那就是另一种状况了。

    “阿母放心好了,此次前去元氏向冯公述职,所谓升迁并不一定是要在郡朝为官啊!”文丑宽解道。

    “哦,你是说,你有意入主高邑县?”颜母何其聪明,只文丑一句话,其当下言道。并且马上思考起起其中的利弊来。

    “少君欲要入主高邑县,当真是可喜可贺啊!”这边还不待颜母再说什么,杜夫人就边言边走的来到院宅之处。——其先是去安排了一番文宅杂事,并没有紧随颜母、陈婶等人来到后院。毕竟文丑归来,定会使得文宅忙上一阵的。

    “有劳杜夫人了,眼见文宅井然有序,在下不胜感激。”文丑以振衣之礼待之,笑言道。

    “少君何其客气焉!贱妾一家受少君之禄,又怎能不做出让少君满意之事呢?”杜夫人裣衽一礼,笑言道。

    “不过,杜夫人照顾阿母、陈婶之功德,在下记下了。”纵然姜杜氏如此言说,文丑还是礼节很足的言道。

    “可儿,前来见过文君!”姜杜氏嫣然一笑,算是乘了文丑的这个情。随即向着一直躲在其身后的姜可儿唤道。

    “啊?!”姜可儿闻言,一愣惊讶出声。

    “还愣着干什么?见过少君啊!”姜杜氏气急言道,不过尽是怜爱之色。

    “哦,小女可儿见过少君!”这一下姜可儿方才反应过来,提着淡绿色的罗襦,碎步上前,向着文丑裣衽一礼,埋首在胸前;秀美的耳廓红的仿佛要滴下血来;声如蚊呐言道。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宅轶事() 
不知是出于什么缘故,或是文丑见着如此一个妙人儿,满脸通红的样子,颇为可爱。故意侧身低头言道:“什么?”却是恶作剧了一把。

    “哎,原本挺机灵的一个孩子,怎的现下就如此木讷呢?”杜夫人见状,‘气急败坏’道。

    “好了,杜妹妹,你也不必为难可儿了!子孝你也真是的!可儿到我这边来!”颜母原本笑看着这三人间的谈话,见着如此状况,一连责怪了姜杜氏、文丑两人,向着姜可儿唤道,尽是怜爱之意。

    “是,老夫人。”姜可儿原本无可适从的乱撞的心,总算是找到了一个主心骨,随即清脆的应了一声,转身就逃也似的,向着颜母走去。红透了的娇俏面容在淡绿色的罗襦、披带的衬托下,犹如盛开的鲜花般娇艳,勾人心魂。

    文丑瞧得,回想前世所见种种花卉,欲要寻出一种来,比映此刻的姜可儿,但是苦思不得其所,如此一时间,倒是有些失神。

    “怎么,少君这是瞧上我家姑娘了?”姜杜氏轻咳一声,笑言道。

    “呃?!”文丑恍然,接着尴尬笑言道:“在下失礼之处,还请夫人谅解。令爱有贵人之姿,怎是我一俗人可沾染的呢?”

    姜可儿在颜母身后端坐,本来正为颜母捏着肩头的手,闻听其母之言后,身体一僵,随即极为不自然起来,当听到文丑的评价之后,心下又有些欢喜,心情畅快起来。

    颜母是何等聪慧的人物,当下对于杜夫人母女所作所为及其心思,了然于胸。笑言道:“如今子孝未及弱冠之年,可儿亦尚未及笄,不过年龄相若,倒是不可多得的一对儿!”

    “不错,可儿聪慧,丑儿英武!我也看好!呵呵。”陈婶也在一旁附和,言道。

    “阿母!何来调笑小儿!”文丑虽说心下欢喜,但还是出声嗔怪道。姜可儿的面上的滴血之嫣红,更是延展到了耳根之下!手上的动作又不自然起来。

    “好好,不说这个了,说说你在高邑县的见闻吧!也好让我们这些妇道人家见见世面。”颜母见着男女两方的不自然表现,怜爱着岔开话题道。

    “好,就让我等开开眼界。”杜夫人亦是附和道。

    “若说小子此次的高邑县一行,就要从郭大贤率数万黑山贼寇来袭说起。。。。。。”一时间屋内只有文丑的叙述讲解之声,说道危急、兴奋处,堂内更是惊呼声不断。姜可儿持坐在颜母身后,对于文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