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文丑-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月初一的早上,郭大贤两万余贼寇,经过了四五天的休整,终于再次亮出了他们罪恶的兵刀,向着已经被折磨的半死的高邑县斩杀过去。

    两万士气饱满的贼寇之军,再多次佯攻迷惑高邑县守军之后,终于真的全军出动,给予已经疲惫的高邑县一个雷霆之击。不在是佯攻,不在是数百人、数千人,不再是小打小闹的疲军之计。

    当高邑县反应过来之后,已经晚了。

    高邑县中能够出战的人手本就不多,再说这几天还有不少人员选择缒城而逃。每夜总有数百人员的出逃,更使得高邑县防御空虚。再加上高邑县长、县尉两人在郭大贤令人来攻的之时指挥不当,眼见防守不住,当下决定卷了财资,领了一两千余人员开城出逃了!

    这一下可是将高邑县拱手让给了郭大贤了!没了县长县尉的指挥坐镇,原本就岌岌可危的高邑县守卒,终于在一刻钟后,溃败了。自此常山国的又一个县城沦陷,被黑山军所占据。

    当郭大贤的大军没怎么费力的就击败了高邑县守卒,攻入了高邑县内之时,这两万贼寇沸腾了。而郭大贤本人更是下令任意军卒劫掠三日,一切所得皆归个人所有,好释放他们这些天来所承受的压抑之气。

    出兵一月有余,终于算是有了初步的战果,自然要享受狂欢了。

    高邑县城则如同一个柔弱无力的妇人,已经被剥落了衣衫,只能任意这群如狼似虎的贼寇糟践、揉捏,而没有反手之力。

    高邑县的两万五千余的乡民,就此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恐怕不久的将来,他们就会被贼寇同化,而成为这些贼寇的一份子了。

    高邑县城陷落的消息,是在文丑回到桃林塞上三天之后,才传来的。此时已是三月初二了。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寻求援助() 
但是如此消息并没有使得文丑、姜宣等人多吃惊。因为自从文丑联军的营寨被拔,那么高邑县陷落已经是**不离十了,只是没有想到,竟然这么快,高邑县竟然连一天也没有守住!当然;在了解到高邑县长、县尉率先潜逃之后,他们也就释然了。

    姜宣在大战之前就回到了沙河乡统领一切事物、兼且准备;万一文丑军败的一切事宜,包括重新招募精壮、联络其他各县乡以求援兵。如今看来这一决断是非常正确的。最起码保证了乡里黔首见到文丑率败军而归时,没有多少惊慌之色。

    况且还曾积极组织了数千精壮,再次加强了沙河乡里、桃林塞上的防备力量。虽不见得比高邑县城更为坚固,但是有了乡民黔首的万众一心之理念,却比高邑县城的糟糕表现要好上太多了。至于能否抵挡的住郭大贤大军的攻击,这是谁也不敢保证的!

    目前沙河乡周边聚集了五六万乡民之多,有原本沙河乡居民四五千人、年前四五月份安定下来的一万五六千刘民、三千余俘虏的李大目部贼寇、以及上月刚迁移而来的一万六七千贼寇俘虏,再加上刚迁移而来避难的一万五六千大营、济河两乡乡民!还有文丑所率的近两千残兵。

    如此粗略一算,也是一个颇为可观的数字。但是其中除去一半的妇人,就只剩下三万人了,在这三万人中再除去一半的老幼,也就剩下一万五千人。但是这只是寻常时期的算法,而沙河乡的这些人员已经屡次同贼寇大战,使得精壮伤亡较多,远没有妇人的基数大,所以现下的沙河乡至多抽出,一万人手来。

    而这一万人手来就有四千是贼寇俘虏所充当。这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万一战败,这些刚对齐民生活有些向往的“原贼寇”很有可能重蹈覆辙,迅速走上打家劫舍的贼寇道路。这不是文丑相要看到的。

    纵使当真要征召这些俘虏,也只能使他们做做辅助,万不能是主力。除此之外,沙河乡、桃林塞是当真拿不出什么军事力量了。而其有必要在郭大贤大军完全消化高邑县战果之前,将其击败。

    因为若是郭大贤军将高邑县的两三万人吸收为寇,那么他在这常山国东南部就算是真的站稳了脚跟,到时候这周围的平棘县、沙河乡、栾城县都在其之威胁之下,这是文丑所不能忍受的。

    但是若单单以文丑所领的沙河乡的力量,是绝对不能抵挡郭大贤扩张的脚步的,所以有必要快速的寻求到数支援军来!既然事已明了,文丑、姜宣、颜良、铁千等众将校纷纷前往附近各县乡,寻求援军来。

    文丑自是前往了最为重要的平棘县城,姜宣和颜良则携带文丑的文书前往杜宜坐镇的栾城县,铁千等一众出自各乡的军卒将校则携带重金、重诺返回本乡寻求援助。时间紧迫,不得不分兵而为之,不然以文丑做事之风格必然会亲至各县乡的。

    塞门一开,数十骑飞出,朝着不同的方向狂奔而去。

    平棘县距桃林塞并不是多远,不足百里,健马速行不过半日路程而已。就是最远的栾城在不惜马力的情况下也不过一日路程,其他地方更是快捷了。

    文丑这次出行只带了两个随从,毕竟现下正是桃林塞兵力匮乏之时,也抽不出多余的人手来。一行三人,于路之上,不做停歇,快马加鞭,只见的随行倒退的树影。不过半日功夫,就来到了平棘县城之下。

    此时的平棘县城早没了往日的繁忙情形,也没了络绎不绝的人员往来,只有一种战前的恐慌气息笼罩着。就是那城门边的守卒就多了一倍不止,就是城墙之上巡逻的兵卒也比往常多上不少。可见满城的谨慎态度。

    文丑三骑飞来,顿时引起了守卒的关注,纷纷紧张的握紧手中长枪。待见得文丑一身铠甲齐全,马上银枪斜挂,颇显英俊的面庞之上,不时有汗珠滚落,这可是二三月的天气,非是剧烈运动,又怎能汗流浃背呢!可见其之焦急的形态。文丑身后两人也是甲兵齐全,明显是桃林塞的制式装扮。

    这不是文丑第一次来的县城,先前也曾多次率人前来,办理各式公务。这些县卒都识的他了。见是文丑,原先紧张不已的心情,顿时放松了下来。有一带队的县卒忙上前询问文丑来意。倒是颇为尽职。

    “文君,急忙前来,所为何事?”

    “吾欲面见县君、县尉,有大事要商议。还请君等禀报一二。”文丑驻马言道。

    “文君随我前来吧,县君有令,若是文君前来,可不必通报。”因为是紧张时期,所以城门排查较紧。一般而言,文丑大可以跃马入城,前往官寺,因为他这是紧急军事。但是出于对平棘县的尊重,所以才有了这一两句的对话。

    既然那队率如此言说,文丑自是无不愿意,当下就策马率人从城门而过。那队率也早已寻了马匹,在前带路。一队人,策马过市,使得市场之上本就不多的黔首,纷纷猜测言语,并且往家中赶去。

    不多时,一行四人既已来到官寺所在。只见那队率只是对守卫之卒言说一下,就转身对文丑言道:“文君,随我来吧,县君、县尉等正在听事堂议事。”那守卒自是小跑着向县长禀报去了。

    “好!”文丑四人将马匹交给守卒,自行大踏步的向着听事堂走去。

    “报,桃林校尉文君业已来到寺外!”文丑等人还不曾来到堂外,那卫卒就已入了听事堂,向着一众官员禀报到了。

    “什么?文君已经来到寺外?”县尉闻言,惊讶的起身言道。

    “正在向听事堂赶来。”

    这一下堂上众官,有了一些喧闹,很明显,文丑到来的信息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县长张弛,只是略微皱了一下眉,就起身轻咳一声言道:“既然,文君前来,诸君就随吾前去迎接一下吧!”说话间就向着堂外走去。不过堂中众人自是纷纷起身,欲要紧随县君出堂。

    “张公,何必如此客气呢!小子不请自来,实有冒昧之处,还请张公见谅。”张弛还未出的堂外,就闻听到文丑爽朗的言语。却是文丑已经来到了堂外,正见着张弛率人出堂。那还不知其意,故而言道。

    众官闻声,搭眼瞧去,只见堂外一魁梧雄壮之人,身负甲胄,虎步生风的向着他们走来。好一个威武不凡的将军。这是他们心中感叹之声。

    “文君前来,正是县里荣耀,何谈冒昧之言?”县君张弛拱手一礼,笑呵呵笑言道。

    “甲胄在身,不便大礼,还请张公勿怪。”文丑亦是拱手言道。随即又对刘县尉拱手一笑。作为一县军事的主管人物,自然当得起文丑的尊重,更何况,现下正是有求于他们呢!文丑自是要将礼节做到位,不使他们厌弃。

    众人回到大堂,依次坐定。

    县君张弛言道:“文君不出军高邑,抵御贼寇去了吗?怎会到此,莫非?”

    “败了,”文丑闻言,只是叹气道。随即又言:“实不相瞒,小子今次前来,正是欲要寻求张公之援助也!”

    “败了?”张弛讶然道。虽说见得文丑来此,又是如此匆忙,必然非好事,败军之事已然,但是当真的从文丑口中确定之后,还是不免惊诧的。

    “败了。不过却也伤了贼寇三分其一的力量。只是高邑县君,畏贼潜逃导致高邑县已经为贼所有。”还不等堂中众人从一个坏消息中走出来,文丑就有抛出了一个更加糟糕的消息来。

    当下众人一听,不仅哗然。堂上混乱一片,交头接耳不止,可见此一消息对于他们的冲击之大。就是县尉刘君也不禁骇然。对于掌军的他来说,对于贼寇攻陷高邑县城的危害、可怕之处可是知之甚详的。想着他本身也非庸才,也曾经率军同贼寇交手数次,自是知道贼寇那逼迫齐民的手段。

    “什么时候的事?!”县尉刘君起身惊问道。

    “今日早上消息刚传来,想来是昨日沦陷的。”文丑答道。

    “如此一来,还不算最糟糕。”县尉刘君闻言沉吟一会,方才言道。

    “刘君,可曾想到了什么?”县君张弛见状,问道。

    “哦,既然文君匆忙前来,定然思虑过其中利害了。还请文君为诸君解惑吧。”县尉刘君闻言,笑看文丑言道。

    “上月下旬,吾率军前往高邑县击贼,幸蒙县里出军千人相助,先是大败了贼寇一役,接着贼寇大军近三万人赶到,我之联军人数较少,不得不暂避其锋芒,驻守营寨与高邑县成掎角之势。。。。。。”

    文丑先是将其出军之后与贼寇的交战过程、状况说了一遍。好使堂上众人了解到现下贼寇实力与他文丑的实力对比。让他们对于之后有了决断的依据。

    ;

第一百二十章 三万之众() 
堂上众人,随着文丑的言说,表情转变多次,对于事情的起因经过也算有了基本的了解。

    “如此说来,却是高邑县长、县尉等要负很大的责任了?”县尉刘君言道。

    “按理言说,确实是这样。但是贼寇势大,我之联军势弱,不能于贼寇狂攻之下坚守阵地,也是一方面。”文丑补充道。

    “然如此,文君此次前来是要再借兵卒,抵御贼寇了!”县君张弛言道。

    “正是,一来贼寇既已攻占高邑县,决不能让其在此地站稳脚跟,不然我县必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不可不防之。”文丑简言道。

    “文君首先要考虑的是沙河乡的安危吧!其正在高邑县、平棘县要冲。正是贼寇扩张的必由之路。”一县吏言说道。

    “实言之,确实如此,但是君不知‘唇亡齿寒’呼?,再者此乃国事,诸君焉有置之不理之理?”文丑郑重言道。

    “哈哈,文君言之有理,我等也不曾言说,不出兵卒抵御贼寇啊!此乃国事,每人自有出力之需。”县君张弛出言道。其也心知这昰必然之事。再说沙河乡还是隶属于平棘县的,只这一条,他就不能坐视不理。

    只是出兵多少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也是这些人最为关注的。同样他们也想着真的能够将郭大贤部击退后,得些功劳、资历,好在仕途之上更进一步的。

    “既然如此,那我等就先行讨论一番,具体出兵多少吧!”县尉刘君见着张弛言说,忙提议道。毕竟此事越早越好。

    “好,既然文君亲自前来,自然对于如何抵御贼寇已有腹案,不妨说来听听,需要多少兵卒,也说来听听,看看我等能不能凑得出来?”县君张弛面向文丑言道。

    “县中聚集四五万人口之多,只是精壮也有上万人类了,贼寇是全民皆兵,人数少了,肯定没有什么效果。就如同前些时日我之联军一般。所以吾认为应当尽量多的召集人手,和贼寇打一场‘人民’的战争。如此也就没有了多所谓的人数劣势了。”文丑对于此事,早有思考,当下言道。

    “打一场‘人民’的战争。”张弛皱眉问道。不仅是他,就是县尉刘君及一应县吏也没有听明白文丑之所谓。

    “正是,人民者,各县乡之黔首也!只有将他们充分的动员起来,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共同击打贼寇,我等方能胜之。当然也并不一定是真的让所有黔首都提剑执刃的同贼寇肉搏。只是需要他们在旁壮我等之军威!”文丑解释道。

    文丑如此一说,就清晰明了了,众人恍然。这确实是一个方法,虽说有些笨,但是确实是根本之法,定然行之有效。只是这动员黔首之事却不是容易做成的。

    “既如此,那动员黔首抵御贼寇之事,与该当如何行之?”张弛接着问道。以他在县中的威望,还不足以使这数万黔首为之效死命。所以才有此问。

    “人之所趋者,无非‘利益’二字。一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有切身之感,知不出力则没有安身之所;二来许以利益,米粮若干、钱财若干;三来既然身为县民,受县之庇佑,也应当为县出力啊!不然当驱之于野,自生自灭。此乃最后之法。”文丑当下言出三条来。

    张弛闻言,沉吟良久,皱眉为难道:“第一策确为良法,只是恐怕收效甚微;第二策勉强可行,但是县库空虚,不敢妄动;第三策则由逼民为寇之危,怎能行之?”

    “第一策,可对人痛陈利害,若无法赶走贼寇,近则一季收成化为乌有,远则流落他乡,是为流寇;第二策,鄙乡虽小,但尚有军部一处,有些存粮,可暂提十万石粮,以为奖励;第三策实为迫不得已而为之。希望黔首们知趣,不使我等使用霹雳手段!”文丑那还不知,这县君张弛是既想立功名又不愿意“大出血”,沉思良久方才言道。

    “恩,有文君此言,那我等动员黔首抵御贼寇,就容易多了!”张弛闻言,笑逐颜开的瞧了瞧堂中众人,言道。

    “文君有此大德大义,必然能够得到郡朝的嘉奖,想来左迁之事不远矣!”一县吏恭维道。

    “文君愿意出粮资,济民兵,实在是鄙县之幸!”一县吏言道。

    。。。。。。

    既然不用自家掏腰包,堂上之人自然欢喜。纷纷恭维文丑不已,好似卸扣大军已然被他们击退一般。使得文丑苦笑不已,嘴角抽了数抽,勉强含笑一一回应之。

    剩下的事情也就简单了,众人稍微商讨一会,就分别前方县城的各个方向动员黔首们参加抵御贼寇之事了。文丑同县君张弛前往兵器库瞧了一番,暂借县中兵器。同样随同县尉刘君,巡阅了两千余的全副武装的县卒。这些县卒才是文丑所真正的仰仗所在。也是其返攻贼寇的主力所在。

    平棘县城的援军算是有了突出性的实质进展,想来不过一日,就能够集结完成,开赴桃林塞了。

    当然有进展的不止是平棘县城,就是县里的其他三乡,也顺利异常,好似早就等着文丑派人前来似的,可以说是一拍即合。想来就是这三乡的防御之力较之沙河乡、平棘县都要弱上不少。若是郭大贤部贼寇稳定下来,下一步的进攻目标就是他们了。他们自然要积极不少!

    除此之外,栾城县姜宣等人也是比较顺利,栾城县县长杜宜闻听姜宣来意之后,当下就力排众议,命县尉率两千全副武装的县卒,向着桃林塞赶来。沙河乡可是他的家,其有怎能使得贼寇染指呢?若是如此其又能何处呢!

    不过一日之后,分派到各处之人员,都比较顺利的完成文丑的任务。开始率人返回桃林塞,为返攻贼寇做最后的准备。远近不一,人数不同,不过都有一个同样紧张、激动的气氛。

    两日后,中平五年,三月初四。桃林塞外。

    三万余人员集结,正是文丑此次集结的返攻贼寇的所有兵力。其中本乡一万人、其他三乡五千人、平棘县城一万五千人、栾城县两千人,皆为精壮,皆有兵刃在手。

    其中桃林精锐两千人、三乡精锐一千人、县城精锐县卒两千人、栾城精锐县卒两千人!至此七千精锐之师,较之贼寇精锐亦为远胜之。就是其他精壮,较之普通贼寇也要胜之。此战怎有不胜之理!

    这是文丑所能召集起来的所有精壮了!若是再不能胜之,那就是天要亡之了。

    大军开拔!三万余人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向着高邑县而去。剑指高邑!

    这边文丑积极的召集人手准备返攻高邑县,这边高邑县内,官寺之内,贼寇却也不曾就此歇着。他们也在讨论者今后的发展方针。

    毕竟他们已经占据了高邑县,势力进一步的发展壮大了!两县之间的主管之人,也要确定啊!总帅为郭大贤自是不必多说,但是其也不能分身为二的主管两县之事吧!必然要有一将上位的,这才是其手下众将所关心的。

    “大帅,你说我等还要趁着士气正盛之时,一举攻破桃林塞吗?”刘民率先言道。相对于其他人所关心的上位之人,刘民所关心的却是桃林塞文丑的生死存亡之事。

    “桃林塞比邻沙河乡,而其中有数万人聚集,防备森严,万众一心,就是士气也非高邑县民所比,若不好好准备一番,不易攻啊!”郭大贤闻言,沉思片刻,方才言道。说得倒是非常中肯。

    “只是,若是我等不能趁此之机,将文贼拔之,恐其得了喘息之机,卷土重来啊!”刘民见着郭大贤有没有出兵之心,急切言道。

    “也不是,不出兵将文贼拔之,只是需要整备一番,待将县中众俘虏归化为吾民,到时我军倾五万之众,焉有不胜之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