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注城不易速取,先生担忧会有损士气,那何不围注城而不攻,诱董军主力来救?”
颜良这个建议从表面上看来是不错的。围城打援,这是以逸待劳,把敌军调动到己军准备好的战场上,从而取胜的不二法则,可是颜良却忽略了关键的一条。
郭嘉、江显等也在帐中。
郭嘉这时说道:“颜校尉此言差矣。”
颜良看去,见是郭嘉说话。因知郭嘉深得文丑推崇,所以他倒也不以郭嘉年轻而小看他,端容说道:“噢?不知我何处差了?敢问足下高见?”
“校尉忘了我军刚大胜了董军一阵。”
颜良顿时醒悟,一拍脑门,说道:“是了,大兄刚大胜董军一阵,歼了董军千骑,董军现必正丧胆,畏我兵多将勇,虽见我围注城,十之**恐也不会来救。”
郭嘉说道:“正是。”顿了顿,又补充说道,“如果注城是必争的要地,那么我军虽是刚大胜了董军一阵,他也极有可能会不得不来援救,可注城并无什么重要的战略地位,对董军来说,丢了也没多大的害处,如此,董军就很有可能不会来救援,使我空围其城,不得其援。”
阳人聚、广成聚的董军才数千人,他们刚大败了一阵,损失了千骑精卒,胆气正弱,而文丑这边不但是挟大胜之威,且兵马盛壮,足有三四万之多,而注城又非什么战略要地,那就算是把注城给围个水泄不通,阳人聚、广成聚的董军也肯定不会来救援的。
注城如是,梁县也如是。
围梁县待董军援,除了以上的不可能之处外,还有一个麻烦:那就是梁县在汝水南岸,董军如果要来救援还得过河,半渡而击的故事人人皆知,董军更不会冒此奇险来救梁县了。
所以说,围城打援,不管是围注城,还是围梁县都不可行。
孙坚说道:“取注城会不太容易,围注城则可能会等不来董军的援救,这样看来,也的确是只有如元皓所说的‘绕注城、直取董军主力’一途了。”
文丑问那三名豫州校尉:“君等以为呢?”
三人皆道:“田校尉所言乃是上策。”
文丑说道:“好!那就按元皓之策,舍注城而疾取阳人聚、广成聚的董军主力。”
至此,确定了两个原则。
一个是要速战,不能久延。一个是舍注城、梁县不理,直击阳人聚、广成聚的董军主力。
文丑说道:“阳人聚、广成聚的董军虽只四五千人,然多老卒,不可小觑。该如何打这一仗,君等各有何高见?”
又是孙坚头一个发言,他说道:“适才如奉孝所言,董军刚败了一阵,折了千骑,其胆气正沮,我军四万众,声势强大,如全部压上去,恐敌会不敢出战,以我之见,此战不用四万兵马齐上,我等各从本部抽选精锐,合兵不要超过万人,然后以此至敌垒前邀战,当为最好。”
孙坚说得很有道理。
三四万步骑如果一起压上去,那刚刚大败一阵、折损了千骑之多,又营垒中只有不到五千人的董军肯定是不敢应战的,而一旦董军不敢应战,紧闭辕门,高挂免战牌,那这就和“速战”的原则相违背了,不利军心、士气的保持。(。)
第七十五章 策略终定()
readx;——然则说了,董军如果不敢出来应战,何不干脆就以四万之众攻其营垒?当然可以。但是,这是没有办法后的办法。如上文所说,攻城的一方通常是不占便宜的一方,攻城是这样,攻戒备森严的敌人营垒也是这样,所以,能不攻营最好就不要攻营,能野战最好就野战。
文丑以为然,豫州三人也以为然。
文丑说道:“文台之见正与我同。”笑对孙坚说道,“鄙军得了先锋之利,今攻董军壁垒,这主攻之任是不是应由我来担?”
文丑赢来了先锋之任,按说这次打董军营垒应是文丑先攻,不过一来,因见文丑前次大胜,孙坚早急得不得了,二来,董军营中有四五千的老卒,只凭文丑一部也确实不好打,所以当孙坚提出“由各部合兵共击之”后,文丑没有反对,只是提出要担任主攻之位。
孙坚自知本部兵马中的精卒不如文丑部中得多,对文丑的这个要求他没有办法不同意,悻悻然地说道:“行,主攻之任就由卿来担之,我为卿之左阵便是。”
豫州二人说道:“我二人愿领兵为明将军右阵。”
文丑和豫州二人这是头次联手作战,不知他二人部众的能战程度,今次击阳人聚、广成聚的董军,可以想见,必是一场硬仗,却是不敢把右翼交给谢容和丁猛。他心道:“倘若此二人在右翼失利,我的中军本阵的就必会受到牵累,这右翼却是不能由他二人镇守。”但直接拒绝也不合适,他笑道,“我与文台出战,后边军中不可无重将坐镇,以我之见,两位校尉不必为我右翼,而应领兵坐镇后边军中,既是以防生乱。也是可随时为我和文台之援。”
此二人应道:“是。”
文丑又对赵云说道:“卿与两位校尉一道,亦留守后边军中。”
赵云应道:“诺。”
孙坚见文丑开始安排自家本部军中的留守事宜,却不提右翼之事,遂问道:“卿为中军。我为左翼,何人为右?”
文丑微微一笑,点住了帐中一人,却是周路。
他对孙坚说道:“我意以周校尉统颍川兵为右,卿以为可否?”
周路所统的是颍川郡兵。按理说该归“颍川太守”孙坚指挥,可孙坚明知周路是文丑的死忠,自是不会提出这等要求,而周路当然也不会主动跑到文丑面前说他应该听孙坚的军令。
所以,文、孙军中眼下就形成了这么一个“不正常”的局面:颍川兵不从“本郡太守”之令,反而却听从文丑的命令。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如此,周路统带的毕竟是颍川兵,而他本人虽得了文丑表为“校尉”,可论其本职。却也是在颍川郡府任职,所以,文丑在决定用周路为本阵右翼后,并不是直接用的下军令之方式,而是以“征询意见”的口吻来询问孙坚的意思。
孙坚自无异议。
周路本人的军事能力,孙坚可能还不太清楚,但对周路沉勇果毅的性格却已是有所了解,但凡有这等性格的人,都绝非庸人之才,并且。颍川郡兵中的那些“老卒”,也就是周路这些年来一直在操练的那两千多“正牌郡兵”的精锐程度,孙坚也是亲眼所见过的了。
由周路和他的本部颍川兵来当文丑本阵的右翼,文丑放心。孙坚也放心。
左、中、右三军定下,出战的阵势已成。
文丑为主将,统中军之众,孙坚、周路各领精锐,分为两翼。
中军做为主阵,担负的是主攻任务。兵马应该稍多,文丑从本部中抽选出了五千步骑,尽是敢战精锐,他的旧部义从几乎尽在其中;孙坚、周路则各从本部抽选了两千精锐。
如此,出战的三军合众共计九千。
有豫州一部三千在汝水南岸,其任务是看住梁县城内的董军;又留下了两千人,由孙坚帐下的猛将程普统带,命之驻守在注城城外,以看住注城城内的董军。除掉这五千人,余下还有两万多步骑,多为新卒,这些人马就是此战的后备力量了,由赵云及另外的两名豫州校尉统带。
各军议定,文丑又来到地图前。
他指着阳人聚、广成聚中间的董军大营,说道:“董营北为汝水,地狭潮,南三十里为丘陵,地崎岖,我如进战,南、北皆不可列阵,西边更不可也,唯一可选的战场只有、也只能是董营的东面。我早已遣斥候去探看过了,董营的东面是一块平地,虽颇有农田,然今天气尚凉,土地未软,亦足可鏖战其上。故此,我意便列阵董营之东,与之战也。诸君以为如何?”
北为汝水,“背水而战”是兵家大忌,不是每个人都是韩信,也不是每场战争都需要用此险计的,所以北边不可取。
颍川郡内多是平原,可出了颍川郡,入到河南尹地界就渐多丘、山,稍远一点如洛阳周围不说,山川环绕,乃是四塞形胜之地,就说梁县、注城附近,梁县东南有霍阳山,注城往西十五里有鸣皋山,往西南十五里又有空峒山,方圆百里之内也实是山岭众多,阳人聚、广成聚的董营南边三十里处就是一片丘陵地带,这里地势崎岖,显也并非布阵之所。
北、南皆不可取,西边更不能取。
西边就是到了这支董军的背后了,一旦到这支董军的背后,那便是前有此支董军阻挡,后有伊阙诸关的董军主力为威胁,此乃是自陷死地,万一前边的敌营未克,后边董军的主力袭到,非得大败不可,比“背水而战”还更不可取。
故而,综合来说,出战此支董军的战场就只能选在东面。
孙坚等人无有异议。
文丑当下说道:“既诸君皆赞同我意,那明天休整一天,后天一早我等便绕注城直取董大营。”
孙坚诸人皆齐声应诺。
送走了孙坚等,文丑叫赵云、颜良等本部的诸将留下。
他先召赵云近前,叮嘱他说道:“伊阙诸关距阳人聚、广成聚的董营不过百里之远,骑兵一日可至,纵缓,两日亦可至,关中守将胡轸久从董卓征战,虽非天下名将,亦可称得上一个‘良’字,再者董卓凉州铁骑,天下闻名,今我与孙将军、周校尉出战,需得防胡轸遣骑出关来援,你与豫州二校尉统兵于后,不可只是观战,亦需做好战斗准备,一旦胡轸遣骑来援,你需得迎面截之,万不可使其冲我与文台、周校尉的兵阵。”
赵云凛然应诺。(。)
第七十六章 杨定惧战()
readx;文丑之所以特意吩咐叮嘱赵云要注意截击胡轸之援骑,却是因为伊阙诸关离阳人聚、广成聚的董营只有百十里地,虽然现在他们还不知道文丑、孙坚等决定既不攻梁县、也不攻注城,而是要直接进攻阳人聚、广成聚的董营,可一旦等到战事开始,坐镇此诸关中的胡轸却必能很快得到讯息,他如遣骑来救,确如文丑所说,至多两天可到。
胡轸如果派出援兵,两天就可以到达,而因为董军精锐的缘故,文丑现下却尚不能确定他需要多久才能把阳人聚、广成聚的董营给攻败,如果能在两天内,甚或是在一天内就能将之攻败,那当然是最好,可如果不能,就需得把胡轸可能会派来的援兵给考虑进去了。
文丑又道:“梁县、注城附近的山谷中颇有蛮人居,今我与董营将战,这山谷中的蛮人亦不可不防,子龙,你不但要戒备胡轸可能会派来的援骑,也要戒备战场左近山谷中的蛮人。”
伊阙以南多大山长谷,早在先秦时,这里的山谷中就多有蛮人聚居,直到现在也仍还有不少野人出没,甚至在原本的历史中,直到三国魏时,魏国还曾专门在注城西北百里外的陆浑城中置了一个防蛮都督,所防的,就是周围山谷中的那些蛮人、野人。
文丑等将要与阳人聚、广成聚的董营大战,从常理而言之,这敌我万余精兵的鏖战,那山谷中的蛮人必是不敢来掺和的,可战胜则罢,万一落败,这蛮人见到机会却说不定会趁火打劫,袭击败军,所以,不止伊阙诸关中的董军,这山谷中的蛮人也需要防备。
赵云应诺。
文丑又道:“董兵精悍,我与之战。胜败两可间,如我败,子龙,你不需来救我。看好后路即可,是我可从容后撤即可。”
“诺。”
“我如胜,你也不可急麾军歼追,可待我军令,然后再诸部纷动。”
“诺。”
留给赵云、豫州校尉统带的那两万多人大多是新卒。新卒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可以打顺风仗,难打逆战,一个是没上过战场,平时操练得再熟,头回真刀实枪地与敌人血战,难免心慌,这一慌肯定就会出现各种的错误、漏洞,进而便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的阵型大乱,因了这两个特点。所以,文丑交代赵云,叫他不管自己是胜还是败,都万万不可立刻带兵上阵,否则,如果文丑败了,只会雪上加霜,而如果文丑胜了,也很有可能反会因此而转胜为败。
赵云这回虽是肩负的留守军中之任,看似不用上阵。似乎很轻松,而其实他担负的责任并不比文丑、孙坚、周路的轻。文丑三人只管在前杀敌就是,而可能会出现的种种变局却都得由赵云来负责应对。
颜良见文丑叮嘱完了赵云,当下起身问道:“大兄。后日就要出战,虽然定下了出战的中、左、右三军,也定下了留守的将校与部队,可正如方才军议时所说的:‘大兄刚在颍川郡大胜了董骑一阵,董军而今必怀畏怯’,今我出战的三军虽不足万人。合计却也有九千之众,而董营之兵才仅五千不到,依然是我众彼寡,如他仍怀畏惧,竟还是不肯出战,该如何是好?”
如果把全部兵马都压上去,三四万之众,董营的董兵可能不敢应战,可现下换了只选用精锐去战,却依然有九千之数,仍旧比董营里的董兵为多,差不多是其二倍,那如果董兵依然怀怯,不敢出战,那该怎么办才好?
颜良的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文丑笑顾田丰、田畴诸人,再转对颜良,说道:“彼如肯出战,自然最好,彼如仍畏我兵众,不敢出战,公骥也无须担忧,……。”他自指肚腹,笑道,“我已得良计在此了。”
阳人聚、广成聚董营的领军主将是胡轸帐下的一个校尉,名叫杨定,亦是凉州人,与胡轸乃是同郡,早年从胡轸共投到了董卓麾下,勇悍敢战,数先登,历战颇有功,因得以被胡轸亲点,被派到了此处把守伊阙、广成诸关的东南前沿阵地。
董卓到洛阳,掌握住了朝权后封赏帐下诸将,各给升官加爵,分授中郎将、校尉,杨定因为此前多有战功,也在被封赏之列,被董卓表为了校尉,原本号为“振威”,今次山东诸侯起兵,为壮本部声势,宣以正朔之名,董卓又给他改了一个校尉号,而今名为“讨逆”。
袁术表奏的孙坚就是“行讨逆将军”,天下战乱,诸侯纷争,皆欲以“大义”为号,可到底谁才是“正”、谁又才是“逆”,却也是难以说清了。
文丑、孙坚等部在注城东驻营,当日商议完进军的方略,次日休整了一天,然后在第三天一早全军开拔,除留下一名豫州校尉统三千人看梁县、程普统两千人看注城外,余下三万多步骑悉数进军至了阳人聚、广成聚中间的董军营外。
在营外十五里处,文丑传下军令,命各部暂停,遣了哨骑去董营外再探。
由此地至董营,来回三十里地,哨骑快马疾驰,未及一个时辰便折转回来,向文丑回报。
“禀将军,董营闻我军绕过注城、忽至营前,营中顿乱。”
“董军可有出战之意?”
“我等远远在营外闻得营中鼓声大作,料应是董将在召将聚兵,不过董营的辕门紧闭,却似无出兵之意。”
文丑转对身边的孙坚说道:“看来元皓、奉孝所料不差,这董兵败了一阵,确是收起了骄纵之心,一改前态,现下却是变得胆怯惧战了。”
如非惧战,以董兵的骄傲勇锐,一听说文丑到了,怕还不立刻就出营逆袭?而今却是紧闭辕门,分明就是胆怯不敢战了。
孙坚说道:“我闻董将杨定在董卓帐下亦颇有勇名,号为敢战,今观其举,先骄后怯,却非良将。”
杨定先是骄纵,派了千骑长驱直入,竟招摇过市地到颍川郡内去挑衅文丑,战败之后,又一下变得胆怯畏惧,纵是文丑已杀到营前,却仍闭门不敢出战,举置失据,的确难称良将。(。)
第七十七章 遣军往战()
readx;文丑见此之状,皱眉出声言道:“久闻董贼营中胡轸、徐荣、吕布、张济诸将骁勇无匹,但对于杨定此人倒是没甚么印象,不过也曾略有耳闻说,……,而其,文台兄,凉州多骁士、猛将,将勇兵悍,今他虽先骄后怯,非为良将之材,你我却也不可小觑之也。”
孙坚闻听文丑之言,心下想道:“近月相处,子孝诸般皆好,就是有的时候太过谨慎。”遂笑对文丑说道,“卿言固然甚是,不过依我看来,这等无用之将也不值得太过重视,待交战时,卿且看我如何取他首级。”
文丑闻言,心想:“孙坚交友以义,生性豁达,诸般皆好,就是有时未免轻脱,失之于重。”想起孙坚在原本历史上的的死因,有心提醒他几句,却又深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且今已至董营外,大战在即,也不太适合在这个时候讲这些话,遂也就罢了,只是笑道,“万军阵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此文台是也。”
有的将校在碰到将要开战时会很紧张,有的会很谨慎,而也有的会越是碰到将要开战,反而约是会兴奋,孙坚就是这类人,他顾望身后、远近的步骑兵众,眺望前边、左右的开阔原野,只觉胸怀大开,心情畅快,跃跃欲试,手痒难耐,恨不得现在就与敌人拼杀鏖战,哈哈大笑,说道:“‘万军阵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好!这句话说得好。知我者,子孝也。”
文丑此番行军的次序是按的前天定下的军略,前边为九千挑选出来的出战精锐,后边是余下那两万多的后备军马以及辎重等物,此时闻得董营兵士并无出营,好像没有什么迎战之意,遂即传下军令,命后头的夏侯兰、董直诸将统带后备部队就地驻扎列阵,而与孙坚、颜良、周路带着准备出战的中、左、右三军又往前行了五里地。
距离董营就只有十里地了。
文丑又遣哨探再去探看。
不多时。哨探归来,回报说道:“董营兵卒上了营垒,挟弓设弩,正在做守营的准备。”
文丑皱眉问道:“仍无出营接战之意?”
探马回道:“其辕门依然紧闭。并无出战之意。”
孙坚豪言道:“子孝,你与周君且领兵暂驻,摆好阵势,待我引一支人马前去董营外挑战,等我把他诱出之后。再三军合战,共灭此贼!”
所谓“挑战”,不外乎在营外谩骂、示威,以挑起对方的怒气,使其按耐不住,率兵迎战。
文丑心道:“我军已至董营外十里,而杨定仍闭营不出,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