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思想录-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eo

    per

    stultitiampraedicationis

    salvos

    facere。

    ①

    729—602A (548)608—723

    不仅是我们只能由于耶稣基督才认识上帝,而且我们也只能由于耶稣基督才认识我们自己。我们只能由于耶稣基督

    ①〔因为……人凭智慧并不认识上帝,……所以上帝便喜欢以愚拙的宣教来做出拯救〕。

    《哥林多前书》第1章第21节:“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上帝,上帝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

…… 281

    472思 想 录

    才认识生和死。离开了耶稣基督,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的生,什么是我们的死,什么是上帝,什么是我们自己。

    因此,若没有仅只以耶稣基督为其对象的圣书,我们就什么也不认识,而只能是在上帝的本性中以及在我们自己的本性中看到蒙昧与混乱。

    728—382(549)630—647

    不要耶稣基督就想认识上帝,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毫无益处的。他们并没有疏远了他,而是接近了他,他们并没有使自己屈卑,而是……。

    Quo

    quisquamoptimus

    est,pesimus,si

    hoc

    ipHsum,quod

    optimus

    est,adscribat

    sibi。

    ①

    732—748(50)617—648

    我爱贫穷,因为上帝爱贫穷。

    ②我爱财富,因为它们提供了可以帮助不幸者的手段。我对一切人都怀着忠诚,我并〔不〕以怨回报怨我的人;并且我希望他们的情形也和我一样,既不受别人的德也不受别人的怨。

    我力求对一切人都公正③、真实、诚恳并且忠心;对于上帝使我与之格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那些人,我衷心怀着亲切之情;并且无论我是独自一个

    ①〔越是使人好的东西就越会使人坏;假如我们把好的东西归之于我们自身的话〕。

    ②此处原有如下字样:“我爱一切人有如我的弟兄,因为他们都是被赎救的”。后经作者删去。

    ③此处最初作“我怀着真诚与正义。”

…… 282

    思 想 录572

    人、还是在别人的眼前,我的一切行为都有上帝明鉴,上帝会判断它们的,而我也是把它们全部都奉献给上帝的。

    这就是我的感情面貌;我一生中天天都在祝福我的救主,他把它们安置在我的身中,他以他那神恩的力量把一个充满了脆弱、可悲、欲念、骄傲和野心的人造就成一个免于这一切恶德的人,这一切光荣都由于神恩,而我自己却只有可悲与错误。

    73—406(51)621—649

    Dignior

    plagis

    quamosculis

    non

    timeo

    quia

    amo。

    ①

    735—752(52)620—650

    耶稣基督的坟墓——耶稣基督死去了,而又被人看见在。。。。。。。

    十字架上。他死去了,并隐藏在坟墓中。

    耶稣基督是仅仅被圣徒们所埋葬的。

    耶稣基督在坟墓中并没有行过任何奇迹。

    只有圣徒才进入过那里。

    正是在这里耶稣基督获得了一个新生命,而不是在十字架上。

    ①〔尽管我更配鞭挞而不配亲吻,但我并不害怕,因为我有爱〕。这句话大概是作者自己的。

…… 283

    672思 想 录

    这就是受难与救赎的最后神秘。

    ①

    耶稣基督在地上除了坟墓而外,就没有可以安息的地方。

    他的敌人只是到了坟墓中才停止折磨他。

    736—739(53)631—651

    耶稣的神秘——耶稣在受难中忍受着别人所加给他的苦。。。。。

    痛,然而他在忧伤中却忍受着他自己所加给自己的苦痛,turHbare

    se-metipsum②。那不是出于人手而是出于全能者之手的一种苦难,因为必须是全能者才能承担它。

    耶稣寻求某种安慰,至少是在他最亲爱的三个朋友中间,③而他们却睡着了。他祈求他们和他一起承担一些,而他们却对他全不在意,他们的同情心是那么少,以致竟不能片刻阻止他们沉睡。

    ④于是耶稣就剩下孤独一个人承受上帝的愤怒了。

    耶稣在地上是孤独的,不仅没有人体会并分享他的痛苦,而且也没有人知道他的痛苦;只有上天和他自己才有这种知识。

    耶稣是在一座园子里,但不是像最初的亚当已经为自己

    ①手稿中此处原有:“耶稣基督教诲我们,活着、死去、埋葬、复活”。后经作者删去。

    ②〔“心里悲叹,又甚忧愁”。

    〕语出《约翰福音》第11章第33节。按此处所引经文原文应作turbavit

    seipsum。

    ③“三个朋友”指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雅各和约翰;事见《马太福音》第26章第36—37节,又《马可福音》第14章第33—37节。

    ④事见《马太福音》第26章第40—41节。

…… 284

    思 想 录772

    并为全人类所丧失了的那样一座极乐园,而是在他要拯救自己和全人类的那样一座苦难园里。

    他在深夜的恐怖之中忍受这种痛苦和这种离弃。

    我相信耶稣从不曾忧伤过,除了在这唯一的一次;可是这时候他却忧伤得仿佛再也承受不住他那极度的悲苦:“我的灵魂悲痛得要死了。”

    ①

    耶稣向别人那里寻求伴侣和慰藉。我觉得这是他一生中独一无二的一次。但是他并没有得到,因为他的弟子们睡着了。

    耶稣将会忧伤,一直到世界的终了;我们在这段时间里绝不可睡着。

    耶稣处于这种受到普遍遗弃以及被他那些选来和他一起守夜的朋友们所遗弃的状态之中,他发见他们都睡着了,便因他们不是把他而是把他们自己暴露在危险之前而烦恼;他为了他们本身的得救与他们本身的好处而以一种对他们的诚挚的温情在他们不知感恩的时刻来警告他们;他警告他们说,精神是飘忽的而肉体又是软弱的。

    ②

    耶稣发见他们仍然在睡着,既不为对他的也不为对他们自己的顾虑所萦绕,便满怀善意地不把他们唤醒而让他们好好安息。

    ③

    ①《马可福音》第14章第34节:“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

    ②见《马太福音》第26章第41节,又《马可福音》第14章第38节。

    ③见《马太福音》第26章第43—45节,又见《马可福音》第14章第40—41节。

…… 285

    872思 想 录

    耶稣在不能确定父的意志的时候就祈祷着,他害怕死亡;然而当他认识到它之后,他就走向前去献身给死亡:Eamus。

    Procesit。

    (约翰)

    ①。

    耶稣祈求过人,但不曾为人倾听。

    耶稣在他的弟子睡觉时,就安排了他们的得救。在义人酣睡的时候,他便造就了每一个义人的得救,既在他们出生之前的虚无之中、也在他们出生以后的罪恶之中。

    他仅仅祈祷过一次要这杯离开,然后就顺从了;并且他还会去祈祷第二次的,假如有必要的话。

    ②

    耶稣在忧烦中。

    耶稣看到自己所有的朋友都睡着了而自己所有的敌人都警觉着,就把自己完全交给了他的父。

    耶稣在犹大的身上并不是看到他的敌意,而是看到他所爱的、所承认的上帝的秩序;因为他称犹大为朋友。

    ③

    耶稣摆脱自己的弟子才能进入忧伤;我们必须摆脱自己最亲近的和最亲密的人才能仿效他。

    耶稣既是处于忧伤之中、处于最大的痛苦之中,④就让我们祈祷得格外长久吧!

    我们祈求上帝的仁慈,并非为了要他可以让我们在我们

    ①〔我们去吧。我们走吧。

    〕见《约翰福音》第18章第4—8节,又《马太福音》第26章第46节。

    ②见《马太福音》第26章第39节、第43节,又《马可福音》第14章第36节、第39节。

    ③见《马太福音》第26章第50节。

    ④见《路加福音》第22章第44节。

…… 286

    思 想 录972

    的邪恶之中得到平静,而是为了他可以把我们从其中解救出来。

    如果上帝亲手给我们以主人,啊,那么我们多么有必要应该衷心地服从他们啊!必然性与各种事件是丝毫不爽的。

    ①

    ——“安慰你自己吧,假如你不曾发见我,就不会寻找我。

    “我在自己的忧伤中思念着你,我曾为你流过如许的血滴。

    “若是想着你会不会做好这样或那样不存在的事,那就是试探我更有甚于考验你自己了:当它到来时,我会在你的身上做出它来的。

    “你要让我的规律来引导,看看我把童贞女以及让我在他们身上起作用的那些圣者们引导得多么好吧。

    “父爱我所做的一切。

    “你愿意它永远以我那人性的血为代价,而你却不流泪吗?

    “你的皈依就是我的事业:别害怕,满怀信念地祈祷吧,就像是为我那样。

    “我以我在圣书中的话、以我在教会中的灵,并且以感召、以我在牧师身上的权力、以我在虔敬信者身上的祈祷而与你同在。

    ①布维士维格以为这里的两句话并不属于本段之内,只是作者随手为自己写下的两条记录。

…… 287

    082思 想 录

    “医生不能救治你,因为你终将死去。

    然而救治你并使你肉身不朽的却是我。

    “要忍受肉体的枷锁与奴役;目前我只从精神上解脱你。

    “比起这些和那些人来,我更是你的朋友;因为我为你做的比他们更多,他们不会忍受我所忍受于你的,也不会在你不敬与残酷的时候为你而死,就像我在我的选民中以及在圣体中所曾做过的以及所准备做的和正在做着的那样。

    “如果你认识你的罪恶,你就会丧失你的心”。

    ——主啊!那末我就丧失它吧,因为我依据你的保证而确信它们的毒恶。

    “——不,因为我(你是从我这里学到这些的)可以救治你,而我向你所说的正是我要救治你的一个标记。随着你赎这些罪,你就会认识它们,并且你就会听到说:‘看哪,你的罪被解免了。

    ‘因此,为你那隐蔽着的罪行、为你所知道的那些罪行的秘密毒恶而忏悔吧。

    ——主啊!我把一切献给你。

    ①

    ——“我爱你要比你爱你的污秽——ut

    imundus

    pro

    luto②——更热烈。

    “让光荣归于我,而不是归于你,你这虫豸与尘土。

    “当我亲口的话对你竟成为恶德与虚荣或好奇心的缘由

    ①雅克琳。帕斯卡尔《根据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之死而树立的思想》(1650年)第16节:“耶稣是赤身裸体死去的。这就教导了我应该剥夺掉自己的一切东西”。

    ②〔象沾满了尘土那样不洁〕。

…… 288

    思 想 录182

    时,你就去询问你的指导者吧“。

    ——我看到了自己的骄傲、好奇心与欲念的深渊。我与上帝或与正直的耶稣基督并没有任何关系。然而他却由我而被弄成有罪的了;所有你的鞭挞都落在他的身上①。

    他倒比我更可憎恶,但他远没有憎恶我,反而使自己受到尊敬,以致我要走向他并且求救于他。

    然而他却救治了他自己,而且会更加有理由要救治我。

    必须把我的创痛加在他的上面,把我和他结合在一起,他将在拯救他自己时也拯救我。然而这却决不可推给将来。

    Eritis

    sicut

    di

    scientes

    bonumetmalum②。在判断“这是善或恶”的时候,每个人就都造就了上帝;并且对于事件不是过份地痛苦便是过份地高兴。

    做小事要像大事那样,因为在我们身中做出这些事并过活着我们的生命的耶稣基督是尊贵的;做大事要像轻易的小事那样,因为他是无所不能的。

    734—742(54)610—68

    我觉得耶稣基督只是在他复活之后才许人摸他的伤痕的:No-lime

    tangere③。我们必须只把我们自己和他的苦难结合在一起。

    ①按此处“他”指耶稣基督,“你”指上帝。

    ②〔你将知道善与恶,象上帝那样。

    〕《创世记》第3章第5节:“你们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悲”。

    ③〔不要摸我〕。语出《约翰福音》第20章第17节。

…… 289

    282思 想 录

    他在最后的晚餐中把自己奉献给圣餐时好像是要死的,对于在以马忤斯的门徒则是复活了的,①而对全体教会则是升了天的。

    737—751(5)619—687

    “绝不要拿你自己比较别人,而只能比较我。

    如果你在那些你以自己与之相比较的人们中间并没有发见我,你就是以自己在和一个可憎的人相比较了。

    如果你在其中发见了我,那末就以你自己来比较吧。然而你将比较什么呢?是比较你自己吗,还是在你身上的我呢?如果是你自己,那就只是一个可憎的人。如果是我,那你就是以我来和我自己相比较。而我是一切中的上帝。

    “我在向你讲话并且时时劝导你,因为你的引导者不能向你讲话,而我又不肯让你缺少引导者。

    “而或许我是凭他的祈祷这样做的,因此他在引导着你而你却看不见他。如果你里面没有我,你就不会寻找我。

    “因而,就不要惶恐不安”!

    ①以马忤斯(Emaüs)距耶路撒冷约二十五里,事见《路加福音》第24章第13—35节。

…… 290

    第 八 编

    602—17A (56)618—659

    ……他们亵渎他们茫无所知的东西。基督宗教就在于两点;认识这两点对人类是同等地重要,不认识这两点又是同等地危险;而上帝则同等仁慈地给出了这两者的标志。

    可是他们却借题得出结论说,根据使他们应该结论出其中之一的东西,这两者的另一就并不存在的。宣称只有一个上帝的智者们曾经遭受迫害,犹太人遭到仇恨,基督徒则更其如此。他们依据自然的光明看出了,假如大地上有一种真正的宗教的话,那末万物的行动就应该趋向它作为自己的中心。

    万物的一切行动都应该以宗教的建立与伟大为其目的。

    人在自己身上应该有着符合于宗教所教诲于我们的那些感情。

    ①最后,宗教应该是那样地成为万物所趋向的目的与中心,从而凡是懂得宗教原则的人就都既能特殊地解说全部的

    ①布伦士维格注:“宗教所教诲于我们的感情”

    并非指宗教命令我们所应该具有的感情,而是指宗教启示我们并为我们已经具有的感情,即“既伟大而又可悲”的那种感情。

…… 291

    482思 想 录

    人性,又能普遍地解说世界全部的行为。

    而在这种基础之上,他们就乘机亵渎基督宗教,因为他们错误地理解了基督宗教。他们想像着它单纯地就在于崇拜一位被认为是既伟大又全能而又永恒的上帝;确切地说,这是自然神论,它之远离基督宗教差不多就和全然与基督宗教背道而驰的无神论一样。而他们却由此结论说,这种宗教是不真实的;因为他们并没有看到万事万物都一致在确立如下这样一点,即上帝并不以其所可能做出的全部证据来向人们显示他自己。

    ①

    然而即使他们得出了他们所要反对于自然神论的那种结论,他们也得不出任何结论来反对基督宗教;基督宗教确切地说就在于救主的神秘,救主一身结合了人性与神性这两种性质,他挽救人类免于罪恶的腐蚀,好让他们在他的神身之中与上帝调谐。

    因而,基督宗教就把这两个真理一起教给了人类:既存在着一个上帝是人类能够达到的,又存在着一种天性的腐化使他们配不上上帝。认识这两点的每一点对于人类都是同等地重要;一个人认识上帝而不认识自己的可悲,与认识自己的可悲而不认识救主能够加以救治,乃是同样地危险。这两种认识若只有其一,就会造成要末是哲学家的高傲,他们认识上帝,却不认识自身的可悲;要末便是无神论者的绝望,他们认识自身的可悲但没有救主。

    既然人类之认识这两点有着同等的必要性,所以上帝之

    ①可参看本书第557,585段。

…… 292

    思 想 录582

    使我们认识到它们也就有着同等的仁慈。基督宗教做了这件事,它之成为基督宗教也就正在于此。

    让我们就根据它来检查一下世界的秩序吧,让我们来看是不是万事万物都趋向于确立这种宗教的这两个要点:即耶稣基督是万物的目的,又是万物所趋向的中心。凡是认识了他的,也就认识了万事万物的道理。

    凡是错了的人,都只不过是错在未能看到这两种东西之中的一种。

    因而,我们很可能认识上帝而不认识自己的可悲,或认识自己的可悲而不认识上帝;然而我们却不可能认识耶稣基督而不同时既认识上帝又认识自己的可悲的。

    这便是何以我并不准备在这里以自然的原因来证明上帝存在或三位一体或灵魂不朽以及任何这类性质的事物的缘故了;不仅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力量足以在自然界中找到有什么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