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坏处呢?你将是虔敬的、忠实的、谦逊的、感恩的、乐善的,是真诚可靠的朋友。你确实决不会陷入有害的欢愉,陷入光荣,陷入逸乐;然而你绝不会有别的了吗?我可以告诉你,你将因此而赢得这一生;而你在这条道路上每迈出一步,都将看到你的赢获是那么地确定,而你所赌出的又是那么地不足道,以致于你终将认识到你是为着一桩确定的、无限的东西而赌的,而你为它并没有付出任何东西。
——“啊!这种谈论使我销魂,使我醉心,等等。”
——如果这种谈论使你高兴,并且看来坚强有力,要知道它是一个此前和此后都在屈膝祈求着那位无限而又无私的上帝的人所说出来的,他向上帝奉献了他的一切,以便使你为了你自己的好处以及为了他的光荣也献出你的一切;并且因此力量也才可以与那种卑躬屈节符合一致。
②
①“畜牲化”
一词波。罗雅尔本来是不敢刊印的、顾赞(Victor
Cousin)
本第一个刊印了这个词。
据布伦士维格解说,所谓“畜牲化”
是指返于婴儿状态,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级的真理。
②此处“力量”指本篇谈话的逻辑力量,“卑躬屈节”指对上帝的“屈膝乞求”。
…… 137
031思 想 录
452—346(234)423—296
如果除了确定的东西之外,就不应该做任何事情,那末我们对宗教就只好什么事情都不做了;因为宗教并不是确定的。
然而我们的所做所为又有多少是不确定的啊,例如航海,战争。因此我说那就只好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了,因为没有任何事情是确定的;可是比起我们会不会看见明天到来,宗教却还有着更多的确定性呢;因为我们会不会看到明天,并不是确定的,而且确实很有可能我们不会看到明天。但我们对于宗教却不能也这样说。宗教存在并不是确定的;可是谁又敢说宗教不存在乃是确实可能的呢?因而,当我们为着明天与为着不确定的东西而努力的时候,我们的行为就是有道理的;因为根据以上所证明的机遇规则,我们就应该为着不定的东西而努力。
①
圣奥古斯丁看到了我们是在为着不确定的东西而努力的,如航海,作战等等;然而他并没有看到证明我们应该这样做的那条机遇规则。
蒙田看到一个缺陷的精神引人反感,②以及习惯能做到一切;然而他没有看到这种效果的原因。
所有这些人都看到了效果,但他们并没有看到原因;他们比起那些已经发见其原因的人们来,就像是只具有眼睛的
①按作者在本编系企图引入概率论的观念来解决传统形而上学的问题,这一工作是由帕斯卡尔解答默雷向他所提出的问题而开始的。在科学史上,帕斯卡尔本人和费尔玛(Fermat
1601—165)以及惠更斯(Huygens
1629—1695)是概率论的创始人,但默雷很可能最初提示了这门科学。
②见本书第80段。
…… 138
思 想 录131
人之于具有精神的人一样;因为效果是可感觉的,而原因却惟有对于精神才是可见的。
尽管这些效果可以被精神看得见,但这种精神比起看得见其原因的那个精神来,就又像是感官之于精神了。
452(a)—400(235)148—297
Remviderunt,causamnon
viderunt。
①
453—334(236)418—312
根据机遇,所以你就应该使自己不辞辛苦去追求真理;因为假如你未能崇拜真正的原理便死去,你就整个都完了。——你说:“如果上帝愿意我崇拜他,他就会留给我他那意志的标志。”——他已经这样做过了;但你却错过了它们。
因此,努力去追求它们吧;这才是最值得的事。
454—330(237)416—309
机遇——按照如下不同的假设,世上的生活也就必定随。。
之而异:(一)假如我们能永远生存在世上,(二)假如确实知道我们在世上不会生存很久,但不能确定我们是否会在世上生存一小时②。这后一种假设才是我们的假设。
①〔他们看到了事物,但没有看到原因。
〕——按为奥古斯丁论西赛罗语。
②按这段话初版作:“(一)假如确实知道我们将永远生存在世上;(二)假如不能确定我们是否将永远生存在世上;(三)
假如确实知道我们不能永远生存在世上,但有把握长期生存在世上;(四)假如能确定我们将不能永远生存在世上,而不能确定我们是否将长期生存在世上。“
…… 139
231思 想 录
45—329A (238)157—39
在某些艰辛而外,除了十年(因为十年,这也是机遇)的自爱心竭力在讨好别人而并不成功;你到底又允诺了我什么呢?
456—349(239)125—30
反驳——希望得救的人在这一点上是幸福的,然而他们。。
也有着对地狱的恐惧作为相反的力量。
答辩——是谁才更有理由恐惧地狱呢?
是对于地狱的存在根。。
本无知并且如其有地狱的话,确实会受惩罚的人呢?还是确实信服地狱的存在并且如其有地狱的话在希望着得救的人呢?
457—350(240)92—301
他们说:“假如我有信仰,我会立刻抛弃欢乐。”而我呢,我要向你说:“假如你抛弃欢乐,你会立刻就有信仰①。”
因此,就要由你来开始了。如果我能够,我就给你以信仰;然而我不能够做到,因此也不能够验证你所说的真理。但是你却很可以抛弃欢乐并验证我所说的是不是真的。
458—36(241)93—302
顺序——我害怕自己犯错误并发见基督教是真理,远过。。
于我害怕自己相信基督教是真理而犯错误。
①冉森《奥古斯丁》卷2,序,第7章:“你希望看见。内心纯洁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将看见上帝。因此首先就要纯洁你的内心。”
…… 140
第 四 编
36—49A (242)415—303
第二部的序言:要谈论那些探讨过这个问题的人①。。。。。。。
我羡慕那些人是以怎样的勇敢在从事谈论上帝的。在向不信神的人宣述他们的论点时,他们的第一章就是以大自然的创作来证明神明。
②假如他们是在向虔信者宣述他们的论点,我就不会对他们的行事感到惊讶了;因为确实内心怀着活生生的信仰的〔人〕毫不迟疑就可以看出,一切存在都不是什么别的,而只不过是他们所崇敬的上帝的创作罢了。然而对于那些自己身上的这种光明已经熄灭、而我们有意要在他们身上重新点燃这种光明的人,那些缺乏信仰与神恩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全部光明在寻求着凡是他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而能给他们带来这种知识的一切东西、但所找到的只不过是
①可参看本书第62段,按本段在原稿中系紧接第62段者。
②按指以自然界的奇迹论证明上帝的存在〔西赛罗《论神的性质》、赛涅卡(Seneca,死于公元65年)
《神恩论》、格老秀斯(Grotius,1583—1645)
《基督教真理论》〕,帕斯卡尔本人是反对这种论证的。
…… 141
431思 想 录
幽晦与黑暗的人;要向这些人说,他们只消看看自己周围最细微的事物,于是就可以公然窥见上帝,并且还向他们提出月球和行星的运行作为这个重大题目的全部证明,并且自命以这样一种论证就完成了他那证明;——那就只不外是提供了一个理由使他们相信我们宗教的证据竟是那样地脆弱罢了。我根据理智和经验可以看出,没有别的东西更适宜于使他们产生这种蔑视的了。
这不是圣书谈论上帝的那种方式,圣书是更懂得上帝的各种事情的。
恰好相反,圣书是说上帝是一个隐蔽的上帝;并且自从天性腐化以来,上帝就使人处于盲目之中;除了依靠耶稣基督而外,人就不能脱离盲目;没有耶稣基督,与上帝的一切联系就会中断:Nemo
novit
patrem,nisi
Filius,et
cui
voluerit
Filius
reve-lare。
①
这就是圣书在许多地方谈到凡是寻求上帝的人就将找到上帝②时,向我们所指出的。这绝不是人们所说的“好像正午的阳光”的那种光明。我们并不说,凡是寻找正午的阳光或海水的人,就会找到它们;因此上帝的证据就一定不会是自然界中的这些东西。
所以,它在另外的地方就告诉我们说:Vere
tues
Deus
abscon-ditus。
③
①〔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
〕语出《马太福音》,第11章、第27节。按作者在本书中所引经文为拉丁文本,且多凭记忆,往往不准确;译文尽可能附注《新旧约全书》的中文译文以资对照。
②《马太福音》第7章、第7节:“你们寻找,就可以找到。”
③〔你实在是隐蔽的上帝。
〕《以赛亚书》,第45章、第15节:“你实在是自隐的上帝。”
…… 142
思 想 录531
6—19A (243)396—31
经书的作者从不引用大自然来证明上帝,这真是桩可赞叹的事。
他们全都力图使人信仰上帝。
大卫、所罗门等等①从不曾说:“因为绝不存在真空,所以上帝是存在的。”
②他们一定比他们以后出世的最聪明的人——这些人全都引用过这种论证——还要聪明得多。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362—26(24)116—332
“什么!
你这个人居然不说天体与飞鸟证明了上帝么?“
③
我不说。
“你的宗教不是这样说的吗?”不是的。因为尽管这在某种意义上,对于上帝赋之以这种光明的某些灵魂来说,乃是真实的;然而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却是虚妄的。
482—396(245)420—310
信仰有三种方法:即理智,习俗,灵感。
④基督宗教——它是唯一具有理智的——并不承认那些没有灵感而信仰的人是它真正的儿女;这并不是说它要摒斥理智与习俗,而是相
①大卫、所罗门等等都是经书的作者。
②按此处引述的这一论证见格老秀斯《基督教真理论》第1部、第1卷、第7章。
③“天体”指天体运动的和谐性,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派把天体看作是神明;“飞鸟”指使鸟得以飞翔的奇妙的机体构造。
④“灵感”最初作“启示”
,后改为“灵感”。
“启示”是对一切人而言的,“灵感”则只对选民而言。
…… 143
631思 想 录
反地它一定要向证明开放自己的精神,一定要由习俗来加以证实①,一定要以谦卑献身于灵感,唯有这样才能得出真正而有益的结果:Ne
evacuetur
crux
Christi。
②
41—34(246)434—314
顺序——在《论我们应该寻求上帝》的那封信之后,再。。
写一封《扫除障碍》的信,这封信要讨论的是“机器”
③,是准备这架机器,是以理智去寻求④。
42—28(247)438—334
顺序——给友人一封勉励的信,劝他从事寻求。他会回。。
答说:“可是寻求对我有什么用呢?一无所得。”于是回答他说:“不要灰心”。于是他会回答说,他很高兴能找到某种光明,但是按照这种宗教本身来说,当他这样相信了的时候,那会对他毫无用处,因而他还是宁愿根本不去寻求。而对于这一点,就可以回答他说:机器⑤。
①“灵感”最初作“启示”
,后改为“灵感”。
“启示”是对一切人而言的,“灵感”则只对选民而言。
②〔以免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
《哥林多前书》第1章、第17节:“基督差遣我原不是为施洗,乃是为传福音。并不用智慧的语言,以免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又见冉森《奥古斯丁》第1卷、第1部、第24章。
③此处系引用笛卡儿的概念,“机器”指人的身体(不受思想所支配的活机器)
,“障碍”指来自身体方面的障碍。
④可参看本书第23、234段。
此处意谓:妨碍自由思想者认识信仰的真理的乃是感情,因此就要以理智去寻求真理。
⑤此处“机器”指扫除了障碍之后的机器。
…… 144
思 想 录731
471—30(248)424—261
说明以机器作证的用处的一封信——信仰与证明不同:。。。。。。。。。。。。。。
一个是属于人的,另一个则是上帝的恩赐:Justus
ex
fide
vivit①:上帝亲手置于人心之中的正是这种信仰,而它的证明则往往是工具,fides
ex
auditu②;然而这种信仰就在人心之中,它使人不说scio③,而是说credo④。
467—680(249)413—260
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仪式,这就是迷信;然而不肯顺从仪式,这就是高傲了。
469—722(250)58—384
一定要使外表和内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上帝;这就是说,我们得亲身下跪、亲口祈祷等等,以便使不肯顺从上帝的骄傲的人也可以顺从被创造物。期待着这种外表的帮助,就成为迷信;而不肯把它和内心结合起来,则成为高傲。
834—413(251)70—902
别的宗教(例如各种异教)都更通俗,因为它们只在于
①〔义人必因信得生。
〕语出《罗马书》第1章,第17节。
②〔信道是从听道来的。
〕语出《罗马书》第10章,第17节。
③〔我知道〕④〔我信仰〕
…… 145
831思 想 录
外表;然而它们不能为智者说法。一种纯理智的宗教虽然更能适合于智者,然而它又不适用于民众。唯有由外表和内心合成的基督宗教,才能适合于一切人。
它把民众提高到内心,又把高傲者降低到外表;缺少了这二者就不会完美,因为常人必须要理解文字的精神,而智者则必须使自己的精神顺从于文字。
470—7(252)443—375
因为我们一定不可误解自己:我们乃是自动机,正如我们是精神一样①;由此可见,进行说服的工具就不单纯是证实。被证实的事物是何等少见啊!证明只能使精神信服。习俗形成了我们最强而有力的、最令人相信的证明;它约束那个能使精神就范而不进行思索的自动机。有谁证实过,将会有明天或者是我们将会死亡呢?而又还有什么是更能令人相信的呢?因而,正是习俗才能说服我们相信这些;正是它才造就了那么多的基督徒,正是它才造成了土耳其人、异教徒、工匠、兵士等等。
(基督徒在洗礼中接受了比土耳其人更多的信仰。)最后,当精神一旦窥见了真理的所在,也还是得诉之于习俗才能使我们消渴,并使我们浸染上那种无时无刻不在躲避着我们的信心;因为若总是要有现成的证明,那就太费事了。我们一定得有一种更简易的信仰,而那就是习惯的信心,它不用强力、不用技巧、不用论辩就能使我们相信种种事物,并能使我们全部的力量都倾向于那种信仰,从而使我
①“自动机”指身体,“精神”指理智或思想。可参看以上第246段。
…… 146
思 想 录931
们的灵魂自然而然地浸沉于其中。当人们仅只是由于见证的力量才相信,而自动机却倾向于相信其反面的时候,那是不够的。因此就必须使我们这两部分都相信:对于精神便以理智,那是一生中只要看到一次就够了的;而对于自动机则以习俗,并且不让它倾向于反面。
Inclinacorme-um,Deus。
①
理智行动得非常迟缓,它有那么多的看法,根据那么多的原则,而这些又必须经常呈现;只要它的全部原则并没有都呈现,它就随时都会昏然沉睡或者是走入歧途。感情却并不如此行动;它是立即就行动的。因此我们就必须把我们的信仰置于感情之中;否则的话,它就永远会摇摆不定。
3—368(253)412—264
两种过份:排斥理智,仅仅承认理智。
280—372(254)97—415
世人过份驯服,有必要加以谴责——这并非罕见的事。
它是一桩天生的邪恶,就像不信仰一样,而且是同样地有毒:迷信。
780—366(25)37—397
虔诚与迷信不同。
①〔上帝啊,求你使我倾心〕。
《诗篇》第119篇、第36节:“耶和华啊,……
求你使我的心趋向你的法变“。按,作者此处所用并非引文的原意。
…… 147
041思 想 录
维护虔诚到了迷信的地步,那就是毁坏虔诚。
异端们谴责我们这种迷信式的顺从,那就是要做到他们所谴责我们的……①。
不虔诚,不相信圣餐,其根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