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猿星球之再创文明-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十六章 仪式() 
8米高的城墙上锦旗飞扬,当“狮心王”踏进北门,大街悬挂上了象征节庆的大红灯笼,喜庆的气氛笼罩在北庭的上空。

    “嘟——”站在城头的长号手吹响了庆典开始的声音,紧接着城头处就降下了大大的一块旗帜,上面绣着威武的青龙,纸撒下,片片飘到我的头上。

    “万岁!”街道两边的百姓兴奋的挥舞着手,发出了欢快的喊叫声。

    仪式的高cháo也就到了。一阵号角鸣响,三声高呼“万岁”过后,北庭大营一片欢乐的海洋,锣鼓喧天、欢狮跳跃,民众欢呼声如山呼海啸一般,令人热血沸腾!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分,游牧战士和野蛮人一样,很多人受现场气氛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欢呼的人群当中。地上鲜红夺目、高贵无比的红地毯,两边是如痴如醉的狂欢人群,当中不断闪现的美丽笑妍,加上从城楼高处抛出的瓣、彩带,满天飘扬,片片飘落我们的头上。满耳的欢呼声中,让黄尚龙和士兵们幸福的找不到北,这就是谁jing心策划的凯旋式!黄尚龙原本想为罗兰人准备一个欢迎仪式,谁想到他们办成这样一个盛大的凯旋式!

    从此,凯旋式是成为对军人胜利的最高奖励,这项传统激发了无数勇士为了帝国的光荣与梦想,去开疆拓土,永不言悔!

    夜间举行盛大宴会,欢迎罗兰人的到来,北庭大营一片热闹繁荣的景象。cāo场上篝火处处,这些篝火可是用优质煤堆积起来的,红通通的火堆烧了整晚,空气中只是弥漫着美酒和烤肉的香味,而不会象烧木柴到处烟雾弥漫、呛人。大家围绕火堆,喝酒吃肉,虽然言语不同,但诚挚的笑脸比一切言语都有说服力,当匈奴士兵手中悠扬的马头琴声响起,热情奔放的罗兰人跳起他们的舞蹈,带动大家特别是年轻人加入其中,一片欢声笑语。

    随后几天,各处官员都纷纷来报到,都要一一接见,黄尚龙除了和下面的官员进行了深入交谈,就是到处走走看看,离开这么长时间了,需要了解新情况了。这里处处整洁干净,看来他们管理的不错。一路行来,孟山阳得意的介绍他们建城的经过,并介绍了好几个年青人才给我,规划、建造、管理都依赖他们甚多。

    原来我走后,为了稳定人心、加强防备力量,他们决定把北庭大营扩建成城池,先在汾水下游选择低洼处挖出泥土,形成一个大坑,依托大坑扩建壕沟,堆土为墙,并烧泥作砖。用砖包墙,先建成南面城墙,然后继续扩建壕沟,依次把东、北墙建好。等壕沟全部开完后,领人打通北边和汾水结合处,把水灌了进来,变成护城河。正好冬季水枯,汾水为之一浅,就赶建好那座大坝。居然还发了笔小财,不少鱼搁浅了,于是把鱼都捉来,大鱼都吃了,小鱼扔进那护城河当中。下游和汾水汇合处用木桩,加网隔开,防止池鱼逃跑。在把大坝那下了网,逼鱼进护城河,这样护城河变成养鱼塘。不过黄尚龙想来想去,还是让人撤了汾水的网,让鱼可以只有回游。又改变现在取用护城河水的习惯,在上游接水进城。

    话说回来,等城墙大致建好,已经过了冬季,要开始耕了,所以这时候的北庭等于是一座空城。家家户户想住进新房还没来得及实现,就先扩建了工场,工场都沿河分布,最北端将建成码头,从北到南将是木器、陶器、粮食加工、纺织、皮革、炼铁、锻造、造纸等工场,都按照原先北庭的布置位置,尽量利用水力。一些初加工的工场都就地建设在采石场、铁矿场、煤矿、林场边上,利用风力。

    等农忙过后,又建成一些基本设施——先规划出纵横各两条的城中大道,分出九区。在城中心首先建起我的柱国大将军府,坐北朝南,是现在城里最大、最好的青砖瓦房,天策府搬在里面,四周边长400米的区域被划出来。在对面原来天策府的位置是公共集会所,将建设成石板广场,靠南边加建一道城墙,与南门形成瓮城,把正南广场围起来。大将军府两边的空地,东边作为政务和军务部;西边房子是财务署使用,财务署后边是仓库。一切设置大体依照原先北庭的布置,不过规模扩大而已;南方城墙边是司法、卫生、文教等一些官署。

    再西南、东南都将是军营,东南依然是军队的主要宿营地。而军械库将在柱国大将军府后面。居民居住在剩下的正东、东北、正北几个区里,暂时没有开工建设,都在简易木棚里。

    黄尚龙考虑仿照唐朝城市建设,把居民点建设的象唐朝长安的坊一样,每所房子都面向里,围成一个du li的院子,周围是有防御能力高墙,仅一个门出入,以便加强管理和防御。坊里还将在里面有各种功能设施,每个坊都是一个du li的单位,朝不保夕的生活让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更强的防御,这样的设计得到大家一致同意,这也是大家急着筑城的原因。事实证明村堡在野外有很强防御能力,加到城里肯定不错。坊后来成为华族城市的特sè。

第七十七章 铠甲() 
鉴于现在人力不够,而且将来肯定要发展成大城市,所以现在建设的规模不能适应要求,这些坊可以建造在城外,然后加建城墙就是一个巨城。而且坊可以有效利用土地,坊都是统一规划、建设,不存在乱占乱建的问题。城中各区还有空置土地,可作为农田、牧场、养殖场使用。这时候的北庭城长两千米、宽一千米,总面积达200万平方米,住了一万多人,人均占地200平方米,显得很空旷。但是事实上城里许多地方留作农田、牧场、养殖场、作坊、广场使用,这样就显得拥挤了,所以不少人已经按规划向四周分散,其中以汾水西岸为多,而坊可以给不在城里居住的军民,以最大的安全感。

    经过努力,现在大多数人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大都是砖砌的瓦房。大多数都用煤代木柴。不象开始都挤在窝棚里!人人都有自己的事做,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还可以做清洁工。小孩大都被组织起来,或接受简单的认字教育,或在工场帮忙,或在军营接受训练;黄尚龙也想过推广义务教育,可惜不管是财力、人力都不够使用,而且社会发展水平所限,全面推广义务教育,得不偿失。毕竟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书生。

    来到铁器作坊,现在的工场已变成工厂了,那时仅有几个师傅打铁,现在已经超过千人在工作了,无数壮汉汗流浃背在火炉前打铁,水力得到极大应用,铁锤被水轮带动,用来锤击铁跕,叮叮铛铛的声音不绝与耳。不止不休,劳动者不用耗费体力举锤,极大减轻强度;而可以调节水轮来控制林林总总、大大小小铁锤打击的频率和力度,效率大大提高。随着铁器工艺的提高,钢刀、三棱箭头、带血槽的枪头这些优秀武器都被制作出来,研究所现在开始尝试打造“铁铠”,武装重装士兵。

    看到黄尚龙对铁甲如此重视,罗天祥赶紧问道:“现在的重铠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用皮索连接铁制甲片编成鳞甲,另一个是整体铸造板甲。今后的重甲到底发展哪种,请主公示下?”

    黄尚龙也拿不定主意,因为前者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世界常用的,应该适合当前需要。而后者是西方世界通用的,相信对付力大无穷的兽人很适合。只好问道:“有什么区别吗?”

    罗天祥答道:“用甲片编制的鳞甲,可以通过增减甲片,调节轻重,适应不同环境作战的需要,可是防护力不如整体铸造的板甲;板甲相对来说打造的代价太高昂,而且只供专人使用,没办法通用,更别提适应不同场合。

    黄尚龙听到这里只好说:“既然还不能分辨优劣,只好都试制出来,在战争中获得评价。我们现在主要敌人是北方草原的匈奴,就先少造点板甲。”

    黄尚龙其实是一个板甲崇拜者,他觉得板甲比鳞甲强很多。因为相同防护面积的盔甲,那么鳞甲由于有重叠部分反倒会更沉;再者,板甲整体铸造,重量分布均匀,不象鳞甲缀在皮索上,主要由肩部承重;还有,在应付高强度打击,按道理,板甲应该强于内部用皮衬的鳞甲,板甲是整体铸造的,可以分散力量。不象鳞甲把力传给人体,由人体分担一部分。

    不过到底谁更好,还需要实验。因为象柱**最常用的连枷、链锤的前身——链槌,就是为对付重甲骑兵而产生的,中世纪欧洲骑士,以法国重甲骑士为代表的重甲骑兵,使长矛重剑都无法对其产生致命的伤害,链槌产生的强大动能,却可以产生打不死也震死的效果。

    对付这种武器,鳞甲的优势主要在于,只要更换破损的鳞片就可以修复如初;对付箭等轻型投shè武器绰绰有余。黄尚龙觉得宁可让铠甲受损,也要设法保护里面的人体,毕竟黄尚龙觉得手下士兵损失每一个都令人心痛。只是板甲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太昂贵了,而且也难以修复。如果能利用水力来冷锻铠甲,板甲就能比鳞片甲造得还快。

    认真做事的人,会得到奖励;现在的北庭由一个个生产队组成,生产队长任命,由各有关部门主管和随机抽取的生产队员评定,所以生产队长必须努力工作,如果工作评定为不合格,他们会被削除职位,并取消相关待遇,等于落到最底层。

    而在各项制度ri益完善的北庭,一旦削除职位,对于大多数人和他的家人都是致命打击。这里的人都有当官yu望的,而尝过权利再放弃就太难了,而且他们还有三个月的考察期,大多数人会拼命想抓住机会;如果自暴自弃,不能表现得让我们满意,将会被我们驱逐出境。不过到现在为止,大多数被涮下的人,都想方设法回到原来受人尊敬的岗位。所以现在不用催促,到处一片繁忙的景象。

第七十八章 经营() 
现在大帐里就在开会,下面都是这些功臣中的佼佼者,正是他们的努力才有了这美好的一切。大家围在一起,孟山阳正向我报告:“从今年开以来,我们有了去年的经验,除了种了1000亩水稻、3000亩麦田,这样一来,基本上可以收获30万斤稻子、一百四十万斤麦子。辣椒、南瓜等蔬菜还种了五百多亩的样子,不过这些需要时间打理的菜,大多由各户种植。苜蓿有1000亩,玉米、土豆、高梁和白薯是我们的主要食物,种植面积都在5000亩以上。还有油菜、芝麻、大麻这些作物都被广泛种下,现在不仅解决了一万多人的口粮,还有大量余粮。我们正加盖粮仓。玉米、土豆这些都是好东西啊!保存得当的话可以放很久啊!而种了3000亩,桑树移植了两千株,准备陆续扩大。、蚕丝均成山似海,现在正发动各家各户将之赶制成布匹出来。”

    黄尚龙点头道:“粮食是大事,不管现在有多少余粮,都要有吃光用尽的一天,我们要有积粮备荒的准备。将来要打仗,军队出征没有粮食怎么行?另外蔬菜、草药、饲料、这些都要抓紧种好,这些都是我们发展壮大的本钱,这次北上,由于有了、丝绸我们少损失多少人啊!布保暖、球止血、做绷带包扎伤口、丝绸可以裹箭头,没有这些好东西,我们要损伤多少人啊!”

    大家都点头称是,这些曹闻道他们军人最有发言权,在草原免不了和牧民打仗,本来牧民的狼牙箭jing准无比,比我们的人高超许多,但有了牛皮甲、丝绸内衣保护,箭头不能深入,出的血也会被粘住,除非穿心,很少有人被直接shè死,不知道救了多少华人的命!草原上都私下流传这些“犬汉”会施法。而且冬天的草原极其寒冷,衣管了大用。就别说那些医官用球、绷带不知道救了多少人。而且贾誉也正是用jing美的丝绸、瓷器和高梁酒,加上菜油、食盐、火柴这些东西,才在草原换回许多牛羊、马匹、奴隶,这些用品随着使用的人越来越多,十分的抢手,随着铁制兵器质量越来越好,流通受到严格控制,买到草原的越来越少,它们已经是和匈奴人交易的主要产品。

    黄尚龙又道:“农业是基础,我们存在的基础。我对孟政务的工作十分满意,是他把北庭搞的红红火火,大家都有目共睹。下面请贾誉说说北略府的情况。”

    贾誉现在和当初判若两人,养的白白胖胖,头发衣装一丝不苟,举手投足都气势十足。一扣首道:“自主公北伐以来,在下谨遵主公命令,渐渐退回雁门,略北大营就在雁门关,大部人马都在附近。已和孟政务商议准备利用今年冬天农闲时间,整修关口,把雁门关内全部纳入主公麾下。现在我略北大营2000人马随时枕戈待旦,有600jing锐骑兵可随时出动,另有2营400乡兵驻守雁门关口。另外还有1000余人可以随时增援。另外还派出500人的商队到草原做生意、打听消息,这些商队也都是挑选的jing锐战士组成。现在我们牛羊满山,马群遍地,每个月都供应大量牲畜给北庭。帐目在此,请主公过目。”

    黄尚龙笑道:“文常办事我一贯放心,一路南来,我都看到了。略北营有劳费心了,北边的草原情况还要加紧打听,特别是西部匈奴的情况,我觉得有可能有打大仗了,叶速海现在很猖狂,特别听说在勒石堡遏制了野蛮人。又把者勒布吉赶到东边,不过兹勒摇过来就很难讲。要严密收集,不放过任何疑点。回头文常留下和我们讨论一下军事问题。下面赵拓炎左侍郎,谈谈河东”

    赵拓炎一袭宽袍大褂,确实有几分江东名士的风采,先清清嗓子,然后慢条斯理的道:“主公命我等南下河东取盐,我等历尽千辛万苦,总算不负所托。在盐池顺利获得食盐,每个月都大量供应给北庭及北部草原。河东乃我中原腹地,可惜被兽人荼毒ri久,民生凋弊,户口十不存一,我等千方百计招徕人口,成效不显。而且以盐池安全为重,也不适宜在当地招徕人口。否则被兽人发现蛛丝马迹,悔之晚矣!食盐重要之极,安危全系于盐道,食盐重要与否,主公在草原游历那么久,相信都知道了!”说完一副自得的表情。

第七十九章 敲打() 
黄尚龙问道:“食盐安危全系于盐道,说的好啊!我们现在人口剧增,食盐供不应求。能在短期内增加一倍的供应吗?安危全系于盐道,恐怕有了盐道,没有食盐也无济于事吧!这能不能供应恐怕赵左侍郎做不了主,还要问盐户头钱家吧!不过钱家也要看格晏尼的脸sè吧?我等安危事实全系于格晏尼,是吧!格晏尼高抬贵手,就可以从钱家多换点。这么大的盐池,这么多盐民在劳作,都在为兽人捞盐,我们只要抱好钱家大腿就可以吃点兽人吃剩的口水!但假如哪天人家不干了?我们怎么办?我让你们去找小盐池,为什么没有?要让人掐我脖子掐到什么时候?怕兽人发现,兽人就真的一回没发现我们的盐道吗?现在没有人口过来,是没有找还是找不到?”

    一席话问的赵拓炎哑口无言,脸sè苍白。这时候余凌风答道:“禀主公,兽人发现过,不过我们把它们全部干掉,没有泄露,而且还停产了一段时间。后来我想办法把他们吸引到西边去了。其实河东虽然残破,但还有人口聚集,食盐生产兽人也主要依靠当地的人手,也就是当地的“盐户”。但为了我们安全,没有大张旗鼓带他们过来。和钱家的交易由左侍郎负责,产量方面不清楚。不过我曾派人寻到两个新池,可惜不如现在的盐池便利,不过我相信肯定还有没发现的!”

    黄尚龙又问道:“兽人有发现我们的盐道,如果追查我们,你们有没有对策对付、迷惑它们?新发现的盐池有没有泄密的可能?现在北庭人口多了,加上草原的需要,每月供应的食盐能否增加?要加多少?靠现在的交易,钱家的盐够不够用?万一不够,有了新找的盐池,有没有办法开采一些出来?我一直希望再找几个新盐池,能不能加紧找到?让我们早点不用被人掐住脖子?谁能保证钱家会一直供应下去?将来我们十万百万人口,他们供应的了吗?”

    赵拓炎期期艾艾,答不出所以然。

    黄尚龙脸sè一黑、一拍桌道:“你每月都供应多少食盐?你都没帐吗?现在我们的盐道全靠你负责的交易,你是如何管理的?所费与所得你算过吗?不错,是你打通关节的,才有了盐道。我们才能用粮食换到盐,不过在河东走私贩盐不光我们一家!象我们这样实打实做生意的有几家?万一有人家觉得我们抢了生意,偷偷摸摸告诉兽人怎么办?我看过报告,居然去年十月份就损失了上百匹马,用了上万斤粮食,才换回一千斤食盐,难道这些粮食马匹是天上掉下的吗?之后又送去100多健马?前后送了多少过去?这些食盐都是用我们宝贵的财产换的,都是我们大家辛辛苦苦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用血汗从兽人那里抢回来的,我决不容许有任何人糟蹋!这不是你一人的财产,是所有华族人的。你是怎么管理的?你也知道这个盐道是我们的命脉,如果被兽人发现,你这样是要当千古罪人啊!”

    看我大放雷霆,赵拓炎立即吓得爬在地上,磕头如捣葱!大家都不敢出声,我眼角看到还有几人幸灾乐祸,我知道够了,这个赵拓炎是个好材料,就是“名士”的脾气大了,不敲打不成。一回大营,早就有人禀报给我——他仗势欺人,经常大开口,向北庭要这要那。对具体事情还不大理会,都交下面人做。还不按规矩办事,随领随用,生活堕落,一餐好几个菜,比我的待遇还好,还养了几个女人。虽然负责河东的盐道暂时没出问题,但却很惹人讨厌,和大家处不好关系。余凌风干脆不理他,自己单干,好在河东这里动静不大,加上线路隐蔽,余凌风动作利落,兽人才没有被吸引过来。不然缺乏合作的双方要付出大代价。我正好借此机会整顿。

    我又道:“余凌风你做的很好啊!盐道畅通全靠你啊,还没忘记找到新盐池?还给我送来这么多女人!真该感谢你啊!你这么喜欢女人,我该让你当妇女队长啊!”

    刚刚还幸灾乐祸的余凌风立即知道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他本不是个老实人,独当一面就更无法无天了,许多人没有老婆,他就靠运盐从河东顺手带回不少女人!居然还记得给我留几个好的!

    “我让你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