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贵盈门-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老夫人不做声,在她面前说的好听,她自己的儿子自己会不知晓,多少年养成的性子不可能立即就变。

    甄氏陪着周老夫人说了会儿话。就去厨房里张罗饭菜。

    走到廊下,早就等在那里的成婆子向甄氏行了礼。

    甄氏道:“起来吧!”

    成婆子忙将今日的事向甄氏说了,“您没瞧见,郡王妃那架势着实吓人,我们可不敢怠慢。”

    那又如何。甄氏冷笑,“不过是唬人的罢了。”十几岁的小姑娘学着旁人立威,说出来的话让人听了可笑。

    什么不顾情分,她和新进府的下人有什么情分。

    成婆子道:“姻家先生今日来府里,郡王妃说起姻家的事,奴婢正好在穿堂里等巩妈妈吩咐,就听了一耳朵,郡王妃的意思是姻家公子没有救了,姻家先生因此还哭了一阵,郡王妃好容易才劝好。”

    姻家公子不过是跟商船出海,怎么会没救了,定是郡王爷知晓其中内情,陈氏这才提点姻家。

    康郡王从前在家里可是什么话都不说的,却全盘托给了陈氏。

    要知道女人是最会坏事的,要不然怎么内宅不听政事呢。特别是陈氏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表面上看着聪明,其实担不得大事。

    皇上还没有惩办姻家,这样的消息就传出来,可想而知外面是什么动静,皇家颜面何存。甄氏想到这里立即来了精神,陈氏想要救姻家就该想到一不小心就会被姻家拖下水。

    甄氏让人拿出十两银子赏给成婆子,成婆子笑眯眯地退下去。

    甄氏甩甩帕子走出穿堂,心里舒畅,走路也轻便起来。怪不得姻家人急着离京,原来是因为这个。

    ……

    琳怡忙着操持中元节,陈家长房老太太的身子也好了些。

    小萧氏这才敢告诉长房老太太,琳怡这几日没过来也是因病了。

    长房老太太听了直心疼,让人捎了不少补身的药给琳怡。

    周琅嬛和齐三小姐来做客正好见到,齐三小姐笑着道:“祖孙两个互相惦念着还真是让人眼红。”

    齐三小姐的婆婆也是疼媳妇,将家里的中馈早就交到齐三小姐手里,平日在外面对齐三小姐也是交口称赞。

    齐三小姐笑着看琳怡,“还不是你劝的我。”开始婆婆端着架子,齐三小姐是每日去跟前伺候,耐着性子慢慢地磨,婆婆病的时候又搬去婆婆屋子里住下,这样一来二去就打动了婆婆。

    齐三小姐在琳怡面前抱怨婆婆总冷着脸,琳怡却觉得外表冷的人倒不一定难相处,就劝齐三小姐别着急慢慢来。

    那些日子齐三小姐不知道背地里难过多少回,现在总算是峰回路转,想到这里,齐三小姐和琳怡相视一笑。

    周琅嬛想起姻家的事,“姻先生回去福宁了?”

    琳怡颌首,姻奉竹暂时留在经历,姻先生找了镖局护卫回去了福宁。

    屋子里没有旁人,周琅嬛低声道:“外面传言不大好,你可知道?”

    琳怡也听说一些。

    周琅嬛道:“小心着些,别连带上了你。”本来已经风平浪静了,谁知道又会起波澜。

    琳怡微微一笑,“周姐姐放心吧。”有些事她现在还不方便和周琅嬛说,等过几日大家也就清楚了。

    周琅嬛松口气,“倒是我多惦念了你,生怕你吃了亏。”

    琳怡看着周琅嬛抿嘴,“姐姐不念着我,外面人说我,我哪里知晓。”

    齐三小姐笑道:“这般肉麻,我也替你们两个脸红。”

    琳怡这几日咳嗽,正好吩咐小厨房熬药膏子,齐重轩每逢天气变化也常犯咳疾也离不开膏子吃,周琅嬛要跟着去瞧瞧,“你这正经师傅出来的东西说不得和我们做的不同,我也仔细看看。”

    琳怡笑着让橘红引路。

    橘红带着周琅嬛出门,齐三小姐正好得了空,将琳怡拉去一旁,“你到底清不清楚整件事,要我看,你可惹了大祸,我听哥哥说……”

    周琅嬛去而复返正好看到齐三小姐拉着琳怡在旁边说话,不知怎么的心里觉得有些异样。

    桂儿看向周琅嬛欲言又止。

    周琅嬛没多加理会,撩开帘子进了门,见到琳怡就道:“将熬膏子的方子给我一份,这次我定要好好学学。”

    琳怡干脆放下手边的事陪着周琅嬛去小厨房。

    三个人说说笑笑到了下午才散了。

    琳怡将周琅嬛和齐三小姐送上马车,眼见这马车出了胡同才回去。

    周琅嬛坐在车里若有所思,旁边的桂儿道:“奶奶没瞧见郡王妃身上的香囊吗?那金桂的绣法怎么和二爷一件青色袍子的斓边一个模样。”

    这也不稀奇,定是三小姐或是五小姐从琳怡那里学来的,琳怡的针线是出名的好……

    桂儿道:“奶奶别嫌奴婢多嘴,三小姐有什么话不好当着奶奶的面说,非要等奶奶出门了才……”

    周琅嬛听得这话皱起眉头,冷冷地看向桂儿。

    桂儿忙低下头,“都是奴婢多嘴多舌,以后再也不敢说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 挂念

    马车路过街口,车轮下有些颠簸,桂儿忙扶住周琅嬛“奶奶小心些。”

    周琅嬛看着车厢里刺绣的帘子眼睛一花。

    桂儿还是将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奴婢是觉得奶奶对郡王妃太好了些,将心比心郡王妃可及不上奶奶。”

    周琅嬛道:“郡王妃那里但凡有新奇的东西都送我一份,亲姐妹也无非如此。”

    桂儿仍旧不服气“那……还不都是表面文章……郡王妃有些话也不和奶奶说,三小姐也藏着掖着,枉了奶奶对她们的一份心。”

    姻家的事,琳怡的确遮遮掩掩“郡王妃有她的理由,她也知道我不计较这些。”本来是她关切琳怡,只要琳怡没事她也就安心了,扯出许多来又有什么意思。

    桂儿低着头“奶奶就是好性子,换了旁人定不能这样。”

    周琅嬛打开手里的盒子,看到里面精致的纽袢,康郡王的袍子才穿了几次,京里就兴起这样的顶珠纽袢来,她在外面看到的虽然漂亮,终究不如琳怡编的精致,琳怡将编纽袢用的丝线里捏了一根孔雀羽的线,在阳光下随着活动色彩斑斓。不过是一根线,区别竟然这样大。

    现在才要入秋,琳怡已经让人去选紫貂和青狐来做端罩,齐重轩的秋褂她还没做好。周琅嬛想着将盒子盖上,最近她也不知怎么了,下意识地将自己和琳怡来比,这样计较下来,她事事不如琳怡做的好。

    ……

    齐三小姐还是爽朗的性子,周琅嬛就算眉开眼笑时也遮不住心事。

    应该是为了齐重轩。

    琳怡让橘红将熬好的梨膏送去广平侯府给长房老太太。

    橘红道:“还余出一罐呢。”多出一罐,齐三小姐向郡王妃要,郡王妃只说不够没有给。当时她就觉得奇怪,以为郡王妃另有用处。

    琳怡端起茶来喝头也没抬。“就放在一边备着。谁有个不舒服正好用。”齐三小姐是为了齐重轩要的,周琅嬛有心亲手为齐重轩熬梨膏,她何必做这个挡路人,于是顺水推舟就将梨膏留下。

    再者。这次她和齐三小姐说话的时候,周琅嬛看她的目光怪怪的。如果是因她和齐家走的太近,她也愿意尽量划开距离。

    琳怡微微出神。

    橘红撩开帘子,见到周十九进了院子。忙站在一旁恭谨地行礼。

    琳怡放下手里的东西。起身去迎周十九。

    周十九笑着问“院子里在做什么?”

    琳怡抬起头来道:“我让人烧几个小泥炉,秋猎的时候郡王爷拿回来野味也可以烤着吃些。”

    刚才齐三小姐和周琅嬛也觉得好奇,她答应了齐三小姐到时候将她们一起叫过来烤着顽,上次烧小泥炉还是在福宁的时候,她和哥哥让府里的管事做的。这次又看着熟悉的东西做出来,让她觉得十分亲切。

    琳怡去套间里帮周十九换衣袍。周十九笑着弯腰去碰琳怡的额头,四目相接,周十九长长的睫毛轻扫,微热的气息吹在她脸上,痒痒的。

    真把她当小孩子了,每次回来都这样试她的温度。

    “已经不烧了”琳怡垂头道“早晨起来就好多了。”

    每天周十九上朝之前都会来屋里看她。

    周十九微微一笑,似是在等她说话。

    琳怡道:“我已经吩咐将郡王爷的床铺在屋里。”既然她病好了就不能让周十九这样书房、主屋跑来跑去。

    周十九看着琳怡,一成不变的笑容收敛起来,十分惊讶“原来,元元急着要说这个。”

    眼睛里饱含深意,让琳怡脸上发烧,周十九故意挖了陷阱,只等她跳下去,琳怡抬起头,扬起眉宇“郡王爷觉得书房睡的舒服,还让丫鬟将床铺过去。”

    “也好”周十九清澈的眼睛一晃,没有迟疑,伸手揽住琳怡“书房的床小,挤着舒服,免得我时常要将元元从床边拉回来。”

    主屋床大,有时候等周十九睡着了,她就从周十九怀里起身,翻个身到床边去睡。

    晚上吃过饭,周十九早早就靠在床边看书,琳怡安排好中馈,也盥洗完躺下来歇着。周十九放下手里的书,笑着看琳怡“元元是不是在衣襟儿里缝了金桂?”

    前几日她病得鼻子酸疼,捡了金桂放进袖子里也不大能闻到多少香气,病好之后金桂香渐渐浓起来,她忽然就喜欢上了,今天才让丫头捡了些晾干准备缝了香包。

    这屋子里金桂的香气已经不是一日两日的,周十九等她病好了才问……让她不自觉想起这几日周十九的牵就。

    一直听她的安排。

    到了晚上就去书房里睡下。

    巩妈妈说,周十九是怕早早起来上朝让她不得休息。

    早出晚归,虽然不多与她说话,却每天都要来她屋里两次瞧她。琳怡抬眼看着周十九,周十九的笑容里,目光依旧深沉,可是只要直看过去仿佛也能触摸到他的心思,可是也会怀疑就算触碰到也是假的。

    周十九轻柔地唤着“元元,让我看看缝在了哪里。”目光深处是一抹艳丽的妖娆。

    修长的手伸过来,琳怡心跳如鼓,最终手指停在她的腰间只是将她抱在怀里“岳父有些急了,明日你回去看看,也好让他安心。”

    这几日都是姻家和她的传言,父亲定是担忧。

    “眼见就是中元节了,家里也是忙着,郡王爷每日都和父亲见面,郡王爷就和父亲说一声,让家里不要担心,等过了中元节我就回去。”

    这是琳怡第一次托他传递消息。

    周十九觉得很意外,低下头来看琳怡静谧的眉眼。

    琳怡是真的努力在适应做好康郡王妃。

    是因嫁了他再也没有了转圜的余地,她性子里坚韧、倔强的情绪才被激出来,虽然现在的生活和她想要的相去甚远,可是不想就此沉闷下去,只好做出改变。

    周十九偏头看着琳怡展颜一笑“好。”

    ……

    转眼就到了中元节。家家户户挂起了彩灯,周二太太郭氏早早就来到康郡王府帮琳怡选河灯“今年很是热闹,大家都在商量是去北海看河灯,还是去城隍庙看祭祀送法船。”

    去北海看河灯也要等到太后、皇后众位娘娘们离开漪澜堂之后过去。很多宗室、勋贵就去城隍庙送法船,求个全家平安。

    “还是去北海吧”甄氏笑着走进屋“年年送法船,今年北海的灯会可是皇后娘娘主持的,比往年都要好看,不去瞧瞧就真的可惜了”甄氏说完看向罗汉床上的周老夫人“娘您说说是不是?”

    周老夫人低声慈爱地笑着“你们年轻人出去顽,可不要来问我。”

    甄氏就像突然想到了什么“我不出去了,我就在家里陪着娘看烟花,免得娘寂寞。”

    周老夫人笑着摆手“你看不得热闹,在家里七上八下地折腾倒让我这心里惊跳的紧,还是出去吧,出去我也好安静。”

    “娘。”甄氏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周老夫人笑道:“虽然是孝亲节,你们也不必拘在家里,京里素来有看花灯、花会惯例,就是我年轻的时候也跑出去看呢。”

    “我就不去了”琳怡道“我在家里安排放烟火。”

    “那怎么行”甄氏压低声音,仿佛十分神秘“郡王妃都不去,我们怎么好意思出门。”

    大家听得这话都又笑出声。

    巩妈妈这时候进了门,向周老夫人、琳怡、甄氏、郭氏行了礼“宫里的内侍来递了牌子和文书。”

    琳怡将文书拿过来瞧,然后看向周老夫人“太后、皇后娘娘在漪澜堂设宴。”

    周老夫人颌首“这下好了,你们不用再想着是去看花厅还是送法船。”

    皇后娘娘这些年不大管事,中元节太液池放河灯也不是多热闹,今年皇后娘娘精神好起来,中元节也办的有了生气。

    大约是要过节了,甄氏异常高兴“今年赛船也不知谁能拿了头筹,听说皇上准备了亭子大的金莲蓬赏人,还是藩国供奉上来的。”

    亭子大的金莲蓬,那也太大了。

    周老夫人笑着看甄氏。

    甄氏脸不红心不跳“是真的,我可不会说谎。”景仁宫开始热闹起来,皇上的心情比往年也好许多,还吩咐内务府一定要办好中元节,甄氏想着看了琳怡一眼,若是谁坏了中元节的气氛,谁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大家准备过节,周十九着实忙碌了好几日,一直到中元节当日天蒙蒙亮了,周十九才回到家里睡觉。琳怡刚好要起床,就被周十九一把捞过去,耳边传来周十九放松的声音“再陪我躺躺,一个时辰之后我还要走。”

第一百八十八章 遇见

    中元节一直都是皇家重视的节日,届时太液池上玻璃河灯几千盏,随波漂荡,奏梵乐,做禅诵,团城上观河灯,漪澜堂设宴请文武百官及命妇。

    琳怡给周十九换好衣服,扣上蛟首黄玉莲纹腰带,眼看着周十九神清气爽地出了门。琳怡吩咐橘红安排车马去宗室营。中元节要叩见长辈送花灯准备贺彩。总是营里以信亲王辈分最高,到了重要节日,宗室总要过去聚一聚。

    马车到信亲王府停下,琳怡让橘红搀扶着下了车,碰巧在垂花门遇见刚到的献郡王妃,献郡王妃见到琳怡笑着走上前道:“刚还想着一会儿能见到你,下了马车就看到你家下人,早知道你这样不经念叨,我就多说你几句。”

    琳怡抿嘴笑,“若不是我这几日病了,早就请郡王妃来做客。”

    献郡王妃嗔怪地看了琳怡一眼,“身子不舒服怎么不说,你也知道我素来少出门,这些事也知道的少。”

    献郡王夫妻算得上是深居简出,少有在宴席上露面。献郡王招了一院子贤士编书,献郡王妃喜欢养些花草,平日里就做做香露、香料,在京里开了家香露铺子,生意还算红火。

    琳怡笑道:“不是什么大病,就没有惊动郡王妃。”

    献郡王妃笑眯眯地挽着琳怡的手,目光闪烁,“我知道你忙的紧。”关于姻家的传言已经闹的满城皆知,多少人都等着看笑话。

    这次中元节不知道多少人正等着康郡王妃拜见宗室族里长辈。

    看着献郡王妃闪烁的目光,琳怡微微颌首,笑着和献郡王妃进了信亲王府。早就知晓中元节会面临什么,这时候害怕也来不及了,倒不如施施然地迎头直上。

    信亲王府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宗室妇聚在一起说笑,气氛不同寻常。

    “康郡王妃来了。”

    大家上前相互打招呼。

    琳怡慢慢向前走着,能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除了落在她身上之外。大家还在向花厅里望着。

    “听说是元祈媳妇来了,”献郡王妃低声道,“你大约不知晓,元祈媳妇是被退过婚的。”

    周元祈就是周二太太郭氏说过的七叔父家的小十五。

    所以今年的中元节,不光她让人注目,还有周元祈的媳妇蒋氏。

    在宗族里,周元祈的名声不错,是个仁孝、善良的好孩子。父母做主娶了同知穆家的女儿,谁知道成亲之后周元祈的性情大变。先是忤逆父母,后是打骂正妻,更结交不少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无一不做,穆家是武将出身,穆氏长就了一副烈性子,两口子不见面则好,见了面必要闹个你死我活,家里的长辈没办法才商量要给两个人和离。

    献郡王妃低声道:“穆氏也是品行贤良,否则也不会嫁来宗室,大约真是外面传言的两个人性情不合才会如此。”

    到底是什么原因只有周元祈和穆氏知晓。

    宗室要和离没有平民百姓那么简单,七叔父不愿失了脸面。穆家也不愿意将女儿接回去,这件事拖了一年多,最后两家还是达成共识,穆家接回了女儿娶走了陪嫁,周元祈也给穆家保留了脸面,不算是休妻。

    后来穆氏嫁给了家境不太好的表兄,成亲之后不到一年就怀了身孕。第二年生了个大胖小子,穆氏的表兄也考上了举人,穆家本来决定铁石心肠不再管穆氏,可是见了小外孙,穆大人还是心软下来,上下打点给女婿争了县令之职。

    比起穆氏,周元祈和离之后就坎坷了些,不知道什么时候周元祈认识了蒋氏。蒋氏已许配了人家婚事却搁置下来。蒋家和周家的气氛紧张又尴尬,蒋氏生了一场大病几乎死在闺阁里,周元祈也被父亲教训打了一顿板子,养了小半年才能下床行走,不过这也没有挡住这门亲事,周元祈还是将蒋氏娶进了门。

    要不是蒋氏有个慈心的父亲。周家又一时心软,这门亲事怎么也做不成。

    这些虽然都是道听途说来的,而今看来也是**不离十。

    蒋氏进门之后,周元祈那些不良嗜好全都不见了,这些年还勤学武功,看来是要在朝廷谋职。

    都是婚事,换了不同的人却得来不同的结果。

    琳怡没有像别人一样好奇地打量蒋氏,而是很寻常地和蒋氏打了个招呼,然后各自坐在椅子上。

    信亲王妃保养有道,虽然头发已经花白却神采奕奕,举手投足透着一股的贵气,慈祥地看了看琳怡,“康郡王妃清减了。”

    “可怜她年纪轻轻要管整个郡王府,自然是操心的。”敬郡王妃笑容背后带了一层深意。

    在场众人再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