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H…9最后登场。与16日凌晨的轰炸任务一样。用“防外弹药撒布器”将39军准备攻打的城区从韩军的防御体系中分割出来。

苏劲辉没有调整战术。也没有必要调整战术。

入夜。炮火准备开始。与16凌晨的进攻不同。炮火准备只持续了1个小时。

陆航旅再次出动。以低空火力确保韩军无法越过“隔离带”。

19点45分。装甲393旅与装突394旅率先发动进攻。

因为攻打的汉城北区的面积是议政府的5倍以上。守军数量是议政府的2倍。所以苏劲辉不但让陆航旅协助地面部队。夺取城区内的制高点。还让装甲392旅与装突395旅在后面做好进攻准备。

韩军的抵抗非常顽强。进攻部队很快就遇到了麻烦。攻打长凤长途汽车站的时候。装394旅的1个机步连遭遇了韩军用未爆炸的燃烧弹制造的“路边炸弹”。近30名官兵阵亡,40多人负伤(全是严重烧伤。其中18人在救治无效后死亡)。

苏劲辉没有让部队停下。而是让装394旅带上1个工兵连继续进攻。

对苏劲辉来说。时间比一切都重要。到19日凌晨4点30分。进攻汉城的作战行动就持续了72个小时。而苏劲辉早就喊出要在72个小时内歼灭韩军第3集团军。到18日下午。唐应龙已经“超额”完成任务。基本上歼灭了韩军第4团军。如果39军不能在19日凌晨完成任务。不但苏劲辉颜面尽失。39军也将被38军超越。必须进攻抓紧一切时间进攻。

当然苏劲辉没有蛮干。

装甲393旅与装突394旅在北发动猛攻。吸引了韩军的注意力。因为韩军将司令部设在了江北岸。所以只要39军突破了汉城北区。就将威胁到最核心的区域。为了守住汉城北区。韩军必须不惜代价击退进攻部队。

只是韩军并不知道,苏劲辉手里还4个战斗旅。

20点30分。装甲391旅攻入汉城南。沿京釜高速公路向汉江方向突击。摆出快速进军攻打汉城中心城区的架势。20点45分,装突396旅攻入汉城东区。沿汉江北岸江边大道向西突击。

面对3路围攻。韩军的防御有点混乱,但是不失章法。为了迟滞南面敌军的推进速度,韩军炸断了沿途的所有立交桥与高架桥。用定向爆破的方式炸毁道路两旁的高大建筑,尽量为进攻部队制造障碍。对付东面的敌军。韩军也以迟滞为主。通炸断江边大道的堤坝,使道路无法通行。

重点在北面。无论如何都要挡住北面的进攻部队。为此。韩军不顾一切的向北区派遣增援。

按照共和国陆军的统计。当天晚上增援北区的韩军中。每10个才有3个能突破“隔离带”。绝大部分韩军倒在了隔离带上。战斗结束后。39军清扫战场。仅在“隔带”南段的千户大道上就找到了3000具韩军遗体。倒在“隔离带”上的韩军不会少于7000人。

打到最激烈的时候。苏劲辉首次提出增援要求。让空突162旅配合39军的陆航旅封锁“隔离带”。宽度在100到150米之间的“隔带”。成了韩军的“生死线”。

2点30分。苏劲辉投入了最后2个战斗旅。

绕道汉城西北的装甲392旅与装突395从明知大学方向突破韩军防线。以最快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突击。

此时。韩军的主力乎都集中在汉城的北面与东面。

为了使装甲392旅与装突395的进攻达到最大效果,4架DY…14飞到城北面大约20公里处。启动大功率无线电干扰电台。对韩军的无线电通信进行压制性干扰。空军在30分钟内投入近150战术战斗机。依靠KZ…19与DY…14提供的战术情报。重点轰炸有无线电活动的地的点。

因为韩军利用地下网建立了有线通信系统。所以空军还重点轰炸了汉城西北城区的地的下管网系统。特别是各个地下管网的交汇点。

为了不对进攻部队成影响。空军没有使用电磁炸弹。

这场针对敌军通信系统的打击行动。收到了显著成效。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直到19日凌晨。韩军第3集团军司令部都没有弄清楚真正的威胁来自何方。仍然不顾一切的向北区派遣增援部队。

19日凌晨1点30分。装甲392旅攻占汉江路上的龙山观光车站。这里与韩军第3集团军司令部的直线距离仅仅只有500米!直到这个时候。金俊男才知道敌人已经在大门口了。

装甲392旅的突击部队冲进韩军司令部之前。金俊男用平常只具有装饰作用的自卫手枪结了生命。将投降的重任留给了集团军参谋长崔哲焕中将。

到此。苏劲辉终于可以宣布。39军在72小时内歼灭韩军第3集团军。事实上。汉城的战斗持续到韦斯特伍德宣誓就职的那一天。按照苏劲辉的说法。攻占司令部是歼灭敌的最有效标志。

不管这个说法有多少人承认。有一点不得不承认:39军打的非常漂亮。

以1个军对付1个集团军。仅用数天。在易守难攻的环境下歼灭10倍于己的敌人。放在任何时期。都是非常了不起的胜利。

这场战斗。充分证明了39军与伦比的作战能力。

不管有多少人认为39军花了100多个小时歼灭韩军第3集团军。都没人否认。39军的战斗力超级强悍。别说在共和国陆军中。即便放眼全球陆军。都没有一支军队能与39军匹敌。

这场战斗被写入39军军史。苏劲辉也因此成为39军历史上最著名的军长之一!

第149章 经典突击

39军在汉城创造奇迹的时候,77军则在天安书写自己的军史。

虽然凌云霄认为苏劲辉在吹牛,但是他并不怀疑39军的战斗力与荣誉感。为了军团的荣誉。39军的战士会拼了命的攻打汉城。

要想“干大事”。必须抓紧时间。

18日入夜,快反771旅的先头部队刚刚到达天安。凌云霄就率领部队出发了。部队出发的时候。凌云霄的兵力非常有限。快反771旅的先头部队必须留在天安。守住阵的。等待大部队到达。除了快反773旅的4000多名官兵之外。凌云霄手里只有空突172旅的1个低空打击营与2个低空突击营。让人难以置信的是。77军的直属远程炮兵旅最快也只能在22点到达天安。在22点30分进入阵地;也就是说。凌云霄在没有炮兵支援的情况下率领快反773旅南下。

凌云霄的目的只有一个:打下韩军第5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清州。

歼灭韩军第5集团军?凌云霄压根没想。77军不是39军。就算凌云霄一直认为77军不比39军差。也不可能用1个旅歼灭1个集团军。在凌云霄看来。能够打下清州。77军就创造了一个神话故事。

很疯狂。也很有胆色的行动。

如果说没有半点把握。肯定不准确。作为职业军人。就算凌云霄有必死的觉悟,也不会拿4000多个兄弟的生命去冒险。如果说有绝对把握。也肯定不准确。清州至少有20个韩军步兵师。兵力不会少于15万。4000对15万。除非快反773旅是金刚钻,不然真是拿鸡蛋砸石头。

万幸的是。快反773旅确实是“金刚钻”。

依靠战术信息系统。凌云霄准确握着战场情况。

快反773旅南下的时候。全世界在关注汉城战斗。包括韩军在内。没人留意天安那支规模不到5000人的“小部队”。按照凌云霄的猜测。柳宗纯与韩军第5集团军的司令官李向志肯定在考虑是否北上营救第3集团军。绝对想不到快反773旅会主动进攻。想不到就不会做好防御准备,没做好防御准备。快反773旅就有机会。

18日下午。凌云霄召集快反773旅连以上军官开会。战前会议上。凌云只强调了一点:进攻的突然性与快速性。明确要求各位连长。战斗打响之后。部队只能沿着作战计划向前高速突击。绝不能因为任何原因停止前进或者减慢突击速度。

突击速度是快反773旅最强大的进攻手段。也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

部队出发后。凌云霄与曹建华互换位置,军长带警卫连跟第7731营冲在最前面,旅长带警卫排在后方协调指挥。曹建华知道凌云霄的脾气。没有与凌云霄争夺“前线指挥官”位置。

这场突击战斗被写入了100多个国家的陆军教科书。

20点不到。挂着韩军旗帜的第7731营杀入全义,在韩军守卫队反应过来之前。凌云霄将枪口顶在了韩军指挥官的太阳穴上。警卫连缴获了韩军的长途电台。

让曹建华派人看管战俘后。凌云霄率领部队继续进攻。

21点不到。换上韩军战车与车辆的警卫连率先攻入清州面的鸟至院。守卫该地的韩军步兵营还没反应过来。穿着韩军上校军服的凌云霄率领1个排的警卫战士冲入韩军营部。俘虏了数十名官兵,缴获10多部电台。

让曹建华安排战俘后凌云霄又率领部队出发了。

22点30分。第7731营到达清州西面的高速公路出口处。凌云霄在这里停留了大约30分钟,也是快反773旅突击作战中。唯一在没有击溃敌军的情况下停留。

在30分钟内。凌云霄安排的几路部队先后完成了作战任务。

23点过。韩军第5集团军司令部率先收到全义守发来的紧急战报。得知全义正遭到共和国陆军猛攻,接下来的15分钟内。韩军第5集团军司令部先后收到鸟至院与芙亚里守军发来的紧急战报。到23点30分。曾坪、文山里、报恩3地守军发来紧急战报。均宣称与共和国陆军突击部队交战。

6份紧急战报中。3真3假。

前面3份战报都是假的。快反773旅的另外1个营伪装成韩军。在22点45分左右攻占了仅有1个营守卫的芙亚里。随后让投降的韩军通军官发出了战报。后面3份战报是真的。发动攻击的不是快反773旅的作部队。而是空突172旅的低空突击部队与低空打击部队。

真真假假。真假难辨。

韩军第5集团军司令部乱成一锅粥。哪怕韩军将领的头脑非常清醒。也不可能在短时间辨别战报的真伪。也就在这个时候。海军舰载航空兵的100多架舰载战斗机开始轰炸清州韩军防御阵地。轰炸刚刚结束。12艘战舰向清州开火。

如此猛烈的火力打击。让李向志认为共和国陆军的真正目的是攻打清州。而不是汉城。把清州遭到围攻的消息发给总统后。李向志命令清州守军进入战斗状态。

此时。完成集结的反773旅已经在奔向清州韩军防区的途中。

因为快反773旅没有坦克。凌云霄把缴获的100多辆卡车放到了队伍的最前面。而且规模并不大。所以韩军发现快反773旅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共和国陆军的进攻部队,而是从外围据点上溃逃回来的友军。

没放一枪一弹。快反773旅突破了韩军的外围防线。

深入韩军防御阵地后。快反773旅以最快的速度展开。随后以营与连级规模向四面八方发起突击。

遭到突如其来的打击,原本已经人心惶惶的韩军迅速崩溃。因为战斗发生在防线后方。所以绝大部分韩军认为共和国陆军已经突破外围防线。正在向纵深挺进。对步兵来说。失去防御阵地就等于失去一切。敌人已经打到防线后方。再坚持也没有用。

各个部队的消息传来。李向志认为共和国陆军即将打入清州。在向大田(韩国陪都)汇报情况的时候。李向志至明确提到。共和国陆军首先动用数个军包围了清州,然后出动数个战斗旅从西面发动进攻。韩军英勇奋战。先后打退敌人数十次进攻。最因寡不敌众。被敌军突破防线。

说有板有眼。仿佛真是那么回事。

韩军自乱阵脚。快反773旅越战越有精神。19日凌晨2点30分。快反771旅到达清州北面的曾坪。

按凌云霄的设想。快反771旅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打下曾坪。实际情况截然相反,在快771旅到达的时候,空突172旅的低空突击部队已经占领曾坪。

钟惊波没有耽搁任何时间。立即按照凌云霄的吩咐。集中所有突击力量以大规模装甲机群进攻的模式向清州推进。

北面的战斗打响。韩军以更快的速度崩溃。哪怕李向志还有一点怀疑。在快反771旅发起进攻后。都已烟云散。

此时。海航舰载航空兵对清州进行了第二次集中轰炸。12艘战舰上的电磁炮经过2个小时的准备。再次向清州进行高强度炮击。

共和国陆军肯定出动重兵攻打清州。以便南下攻打大田。

李向志不是不想死守,而是不敢死守。如果清州的韩军遭围歼,只有10个步兵师的大田肯定会迅速沦陷。

3点45分。李向志给大田发去最后一封战报后,带着警卫营离开集团军司令部。率先向大田方向“突围”。

在此之前大约10分钟。柳宗纯离开大田。逃往更南面的全州。

似乎认为全州还不够安全。柳宗纯在半路上让车队转向。直接前往釜山。外界并不知道。到达釜山之前。柳宗纯让韩国的西部舰队做好了出港准备。也就是说。柳宗纯已经在此时有了逃离韩国的想法。

4点不到。凌云霄率领的警卫连冲入韩军第5集团军司令部。没有抓获一名俘虏。只找到了几箱子来不及销毁的军事文件与军用的图。

也许。当时凌云霄最恨的就是77军不是39军。如果77军多几个战斗旅。多点装甲力量。凌云霄肯定会做出歼灭清州守军的决定。作为一名理智的指挥员。凌云霄不会用不到1万兵力与15万韩军死拼。

确认李向志已经逃离清州后。凌云霄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放掉一批俘虏。

很快。还在城区内抵抗的韩军都知道李向志抛下所有作战部队。带着警卫营逃出清州。逃往大田。司令官都逃了。还有必要打下去吗?

绝大部分韩军选择逃跑。而不是向77军投降。原因很简单。77军的兵力太少了。为了避免兵力过于分散导致重大伤亡。凌云霄没有办法阻击逃跑的韩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整师整师的韩军向南“突围”。

凌云霄并不懊悔。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他就料到了这一点。

5点30分。快反771旅与快反773会合。空突172旅的3营也赶来凑热闹。

打到这个时候。77军攻打清州的轰动性超过了39军占领汉城。

裴承毅在第一时间命令凌云霄停止追击溃逃的韩军。就地组织防御。随即命令空突162旅迅速南下支援77军。38军的2个战斗旅向清州方向运动。摆出围攻清州的态势。这道命令“挽救”了凌云霄与77军的2个战斗旅。因为就在凌云霄准备追击韩军的时候。美军向韩国提供了最新的军事情报。韩军得知攻打清州的只有2个快反旅。而不是数个军。如果凌云霄南下。肯定会与10多万韩军正面交战。后果不堪设想。

第150章 利害关系

19日上午。确定韩军放弃了反攻清州的行动。裴承毅乘机返回首都。

77军攻占清州既是第三次战役的“收官之作”。又超出第三次战役的范畴。

到达首都郊区空军基地。裴承毅见到了前来接他的项铤辉。总参谋长百忙之中机场接他。既是看得起裴承毅。又有其他原因。不用多问。裴承毅就知道项铤辉来的目的。

“军情局确定了你的判断。第5集团军没有北上的打算。”

裴承毅点了点头。接住项铤辉递的香烟。说道:“我也问过凌云霄。77军的侦察部队没有发现韩军北上的迹象。”

“凌云霄的情况怎么样?”

“还好。在战斗中擦破点。没什么大事。”

项铤辉苦笑了一下。道:“当初我就说过。这小子是一头狼。一头野狼。把他放出笼子。最先倒霉的就是我们。”

裴承毅微微皱下眉头。朝项铤辉投去了询问目光。

“这两天。我电话都被人打爆了。”项铤辉抽了两口烟。说道。“惹谁不好。偏偏惹上苏劲辉。汉城战斗还没结束吧?”

“没有。苏劲辉还前线。”

项铤辉点了点头。说道:“这就好。”

“苏劲辉说什么了?”

“说?”项铤辉看了眼裴承毅。笑了起来。“你认为苏劲辉打小报告?”

裴承毅愣了一下。即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苏劲辉不是那样的人,他真要对付凌云霄。最后一个知道的人肯定是我。”项铤辉长出口气。说道。“不过。他那帮子将军都抓着这件事不放。甚至有人提出应该把凌云霄移交给军事法庭。”

裴承毅立即激动了起来。“放心。我不会让其他人从我手里把凌云霄带走。”项铤辉冷冷一笑。说道,“那帮子将军想的什么。我们都很清楚。凌云霄这小子确实有点能耐。脑袋也算灵光。最后关头硬是打了一场漂亮仗,让我在元首面前也好为他说话。”

“元首过问这件事了?”

项铤辉点了点头,猛抽了几口烟。见到总参谋长不打算多提元首。裴承毅也没有多问。

项铤辉说的“那帮子将领”。指正是与苏劲辉一样。出身“将门世家”的将军。如果说“少壮派”与“老成派”只是观念上的差别那么“少壮派”与“世家派”就是利益上的冲突。

严格的说。“世家派”是共和国军队中最早的利益集团。很多如同苏劲辉那样的将军。都是依靠家庭背景。在军校拿到高学历文凭。其他军人还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的时候。他们就成为了军官。因为有雄厚背景,所以这些军人的“仕途”平坦得多。很多在40岁以前就当上了将军。

当年纪佑国坚决推行军事改革。一个极为重要的目的就是铲除“不学无术”的家伙。在共和国裁减的将领中。出身军人世家。依靠背景获的将衔。自身却没有多少能力的占了80%以上。军事改革中。将大校转成准将正是为了提拔部队里年轻有为的军官,为平民出身的军人提供更多的机会与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此打压“世家派”,平衡军队内部的权力结构。

苏劲辉本人没有问题。他的才能有目共睹。问题是。很多被削职。或者将被削职的“世家派”将领与军官肯定不会放弃这个打击“少壮派”的机会,只要给凌云霄定下“违背军令”的罪名。就能趁机打压裴承毅。然后对付项铤辉。

作为“少壮派”最大的靠山。项铤辉肯定要担保凌云霄。

想到这。裴承毅稍微松了口气。关系很明确。作为前线指挥官。如果手下的某个军长被上军事法庭。他也逃不了连带关系。至少会在历中记上很不光彩的一笔。

“项总。元首……”

“元首没有过问这件事情。”项铤辉灭点烟头。看了眼裴承毅。“这些事情。我也不好直接问。按照彭总的意思。元首大概想冷处理。”

“冷处理?”

“平泽的事情不仅仅是军队的事情。外交上的麻烦比我们想像的严重。”

裴承毅微微思索了一下。说道:“如此说来。起关键作用的是副元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