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结果地不仅仅是项铤辉。

25日下午。赵润东在总参谋部召集高层会议。

王元庆到达后。会议开始。项铤辉没有亲自做战役简介。将出彩地机会让给了总参谋部地高级参谋。

利用战役简介地机会。项铤辉抓紧时间偷偷打瞌睡。

“也就是说。第一次战役将在二十四小时到四十八小时内结束?”

听到王元庆的提问,做简介的参谋愣了一下,朝用手撑着下巴的项铤辉看了过去。

彭茂邦皱了下眉头,踢了下坐在旁边的项铤辉。

项铤辉一惊,回过神来。

“项总参谋长,听说你三天没有睡觉了。”赵润东端起茶杯,笑着说道,“年轻就是好啊,像我们这些老头子,一晚上没休息好,第二天就打不起精神。”

趁此机会,彭茂邦低声重复了王元庆地问题。

项铤辉尴尬的笑了下,说道:“虽然还没收到消息,但是只要不出意外,快反771旅已经攻占咸州,切断了美军从咸兴向南逃跑的地面通道。歼灭第2陆战师地作战行动将在今天晚上开始,预计在明天十二点前结束。会议开始前收到消息,美军更换了司令官代码,大概换了前线指挥官。由此推测,美军基本上放弃了拯救陆战队的作战行动。如果一切顺利,战役将在明天这个时候结束。”

王元庆点了点头,见到项铤辉的疲惫神色,没再多说什么。

“其实到现在为止,我军已经取得了自建国以来最为重大地胜利。”赵润东稍微停顿一下,说道,“我召开这次会议,不是与大家商讨作战行动,有项总参谋长与彭总,我们没什么好担心的。第一次战役的战果肯定会超过我们的预期,至少能够歼灭两个陆战师地四万多名美军官兵,也许还能顺带干掉、至少重创第101空中突击师。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照我们的计划打下去,会不会出现控制范围之外的情况。”

即便赵润东不说,在座的也清楚局势的走向。

按照总参谋部制订地作战计划,第一次战役结束前,将展开第二次战役的准备与前期部署工作。首先要做地,就是出动第163空降旅攻占介川,为进军平壤打下基础。只是现在看来,随着右路美军迅速溃退,就算韩美联军不会因此放弃进军平壤的行动,也不会急着向北推进,而会在平壤北面建立防线。也就是说,没有必要出动空降部队攻占介川,第61军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地打下介川。

不打介川,不等于空降兵没有用武之地。共和国已经扶持朝鲜新政权,不管是把平壤设为陪都、还是宣布汉城为首都,共和国首先得打下平壤,然后才考虑进军汉城。

如此一来,必须歼灭正在向平壤推进的韩美联军。

按照新确定地作战计划,首先就得出动空降兵占领金川与丁峰里,堵住韩美联军南下前往开城与东进前往元山的通道,划定主要战场。

虽然此次作战只需面对美军第1装甲师与第7步兵师,但是还要对付数十万韩军,几支地面部队需要足够的休整时间,空降兵的防御难度非常大。同时空投2个空降旅,对共和国空军的压力也非常巨大。

更严峻的是,第二次战役很有可能把战火烧到韩国境内。为了支援空降兵,空军肯定要轰炸开城地区的韩美联军,轰炸海州港,尽全力切断韩美联军的地面补给线。这些作战行动,都有可能使导弹与炸弹落到韩国境内,必要的时候甚至会主动轰炸韩国境内的军事目标。

“既然要打,就要打得彻底一点。”王元庆打破沉默,说道,“朝鲜政府宣布以汉城为首都,我们必须履行《友好互助条约》规定的职责与义务,让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相信我们有决心维护盟友的利益。至于扩大战争规模的事情,相信打到这个时候,美国与韩国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知道我们会向南进军,甚至会越过三八线。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美国撤兵只是迟早的事情。”

“即便美国撤军,也要等到韦斯特伍德上任。”顾卫民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第一次战役,我军的伤亡与消耗也非常大,主要参战部队需要时间休整,第54军还要撤回来补充兵力。一时之间,我军南下的力度不会太大。我认为,最好暂时缓一下,既能避免与美军再次交锋,也能为第二次战役集聚力量。”

王元庆看了顾卫民一眼,明显不赞同顾卫民的意见。

抢在王元庆前面,赵润东开口说道:“从军事意义上讲,停下来肯定不现实。如同小王所说,既然打,就要打得彻底一点。只有在半岛战场上把美军打痛,才能让美国记住我们的实力,不敢轻易挑战我们。此次入朝作战,消灭美军有生力量就是我军的首要目的之一。从政治上来讲,停止进攻也不现实。美军要撤,肯定会把日本拖下水,尽量利用日本消耗我们的国力,从中渔利。拖上十天半个月,等到日军准备充足后入朝作战,我们不但要遭遇军事灾难,还要遭遇政治灾难。”

“老赵说得没错,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日本。”王元庆顺水推舟,没直接与顾卫民较劲。

顾卫民没再多说什么,两个元首取得一致意见,总理说什么都没用。

“这样的话,我们肯定要增加投入。”项铤辉抽了两口烟,说道,“虽然战役还未结束,但是可以预测,第54军不大可能参加第二次战役,第37军与第38军最多能够投入一个装甲突击旅,第77军不是重装甲部队、无法承担主攻任务,空中突击旅属于支援部队、也无法承担主攻任务,算上第61军的3个旅,也才5个旅的兵力。要想打赢第二次战役,至少需要投入14旅。也就是说,还得派遣3个军入朝作战。”

赵润东点了点头,朝王元庆看了一眼。

“兵力多少不是问题,关键得达到目的。”王元庆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我不大懂军事问题,不好发表意见。”

赵润东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项总参谋长,你准备了多少预备队?”

“第21军、第24军、第27军与第42军,还可以从武警预备役部队抽调官兵补充主力部队的战斗损失。”

“既然还有4个军,那就别客气。”赵润东长出了口气,说道,“坚决打赢第二次战役。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将第54军,以及第37军与第38军伤亡损失较大的部队撤下来,尽快完成整编与休整,为第三次战役做好准备。空军与海军方面也要做出相应的部署,尽快征召退役飞行员,特别是战斗机飞行员,让他们尽快完成适应性训练。后勤保障与装备补充上的事情,小王与小顾要全力配合支持。”

赵润东做出部署,没人提出反对意见。

“如果没别的,今天就到这里吧。”赵润东看了眼项铤辉,说道,“项总参谋长,我命令你到床上休息六个小时,在此期间由彭总负责总参谋部的工作。”

项铤辉愣了一下,随即朝彭茂邦看了一眼。

“小王,你留下来。”赵润东扫了眼其他人员,“大家回去准备,不要拖军队的后腿。”

似乎猜到赵润东会让自己留下来,王元庆压根没有起身的意思。

第65章 国家意志

在休息室见到李存勋与刘晓宾,王元庆看了眼跟在身后的彭茂邦。

开始的会议上,彭茂邦一言未发,非常反常;李存勋没有参加会议,也非常反常;肯定有很重大的事情。

见到这阵仗,王元庆猜都不用猜,就知道赵润东把他留下来的原因。

“小李,你介绍下情况吧。”

李存勋点了点头,刘晓宾把一份文件递给王元庆的时候,他开口说道:“已经收到消息,莱斯利与村上贞正商讨了日本出兵的事情,只是村上贞正没有做出正面回答。”

王元庆微微着了下眉头,翻开手上的文件,发现是“日本核力量报告”。

“也就是说,日本还未做出出兵朝鲜的决定?”

“可以这么说。”李存勋拿起香烟,说道,“根据我们获得的情报,莱斯利没有拿出多少能够打动日本的筹码。以目前的情况,只要韦斯特伍德不松口,美国政府不大可能在日本出兵朝鲜的问题上做出多大让步。”

“也许问题应该反过来看。”

赵润东与李存勋都皱了下眉头,朝王元庆看了过来。

“美军撤兵是迟早地事情。不管是弗雷德里克、还是韦斯特伍德。都不会对韩国抱多大希望。更不会指望韩军能够守住三八线。与我们打消耗战。”王元庆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美国已经投入十多万地面部队。做出了巨大努力。表明韦斯特伍德希望通过朝鲜战争拖垮我们。只是结果与韦斯特伍德预料地正好相反。美军不但没能完成作战任务。还付出了惨重代价。如果战争此时结束。美国地损失比我们大得多;如果因为美军撤走。韩国迅速战败。美国会输得更惨。韦斯特伍德没有选择地余地。只能尽量拖日本下水。我认为。美军撤出朝鲜半岛之前。美国会以各种各样地手段让日本参战。”

赵润东微微点了点头。肯定了王元庆地分析。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即便美国不给日本任何好处。出兵朝鲜半岛都是日本实现大国梦想地最佳途径。”接住李存勋递来地香烟。王元庆说道。“中日战争。缺少地只是一个合适地理由。即便半岛战争没有爆发。我们也会寻找机会解除身边地威胁。村上贞正是日本这些年来最厉害地政治家。不可能看不出来。与其利用不算强大地海军与空军与我们再打一次东海战争式地冲突。还不如利用庞大地人口基础在朝鲜半岛上与我们好好打一场。打赢了。所有国家都会承认日本地大国地位。就算打输了。我国地国力也将被消耗一空。短期内无法对日本构成威胁。”

“问题是。村上贞正为什么没有答应?”彭茂邦问了一句。

王元庆笑了笑。朝赵润东看了过去。

“村上贞正只担心一件事。”赵润东没再玩太极,说道,“日本参战后,半岛战争演变为中日间的全面战争。”

彭茂邦微微皱了下眉头。

赵润东淡淡一笑,把后面的话留给了王元庆。

“从一开始,我们就摆出了打大规模地区战争的架势。虽然以我国地实力与我军的战斗力,打垮日本需要付出非常高昂地代价,但是随着日军登陆朝鲜半岛,战争将迅速失去控制。到时候,即便我们不主动挑起全面战争,日本‘军部’的那帮将军也会向全面战争地方向迈进。战时情况下,村上贞正对日本军队的约束力降低到最低限度,很难驾驭‘军部’的将领。更何况,日本参战后,我们肯定会打击日本本土地军事目标,至少会在地面部队向朝鲜半岛南部推进的时候轰炸日本地空军基地。如此一来,我们将不可避免的首先摧毁日本地核潜艇,消除最大的潜在威胁。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普通人都能想得到。”

王元庆没有明说,也不用明说。

只要共和国出手击沉2艘日本核潜艇,日本的军国主义“野兽”将彻底失去控制。到时候别说村上贞正,谁都驾驭不了日本。战争全面爆发,共和国将在第一时间内摧毁日本的核打击能力,甚至摧毁日本的所有核电站。就算共和国不出兵登陆日本本土,日本也将变成地狱。

“这么说来,村上贞正不打算出兵?”彭茂邦又问了一句。

“这得看我们的行动。”王元庆稍微停顿一下,说道,“村上贞正的处境非常复杂,不参战会受到军队的压力,参战会承担更大的压力。实际上,我们的处境也很复杂。其他的暂且不说,如果日本参战,我们该怎么办?”

彭茂邦一下没听明白。“你是说……”

“小王的意思是,我们难以承受与日本打全面战争的高昂代价。”赵润东叹了口气,说道,“这确实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跟顾卫民谈了一下,如果爆发全面战争,未来十年内,我国的发展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不但经济发展将减慢,还有可能出现动荡。这个代价将影响我们的两代、甚至三代人。”

“可是……”

见到彭茂邦那激动的样子,王元庆说道:“不是不能打,只是要尽量避免。实在避免不了,我们也没有别的选择。以国内的经济情况与科技发展情况,三到五年之后,我们不但完全能摆脱大萧条的影响,军队的建设也能上一个台阶。到时候再与日本算总账,对我们更加有利。”

“关键就是我们的行动。”赵润东朝李存勋看了过去。

“日本核潜艇服役后,我们一直在秘密跟踪监视。”李存勋灭掉烟头,说道,“半岛危机爆发后,海军派遣了包括两艘097在内的六艘潜艇轮番跟踪监视日本核潜艇。只要下达命令,有十足的把握在日本核潜艇发射巡航导弹之前将其击沉。”

王元庆微微皱了下眉头。

“击沉日本核潜艇并不困难,麻烦的是,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赵润东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我们抢先出手,局势肯定会迅速失去控制。即便在日本出兵之后再出手,局势也将失去控制。”

“肯定要击沉日本核潜艇。”

“这是肯定的事情,但是我认为应该等一等。”王元庆看了彭茂邦一眼,说道,“村上贞正没有向莱斯利做出任何承诺,表明他还在犹豫。作战会议上,我主张坚决打击美军,目的就是吓阻日本。日军将领是自大狂,村上贞正不会完全没有理智。如果能让他认为日军无法在半岛战争中取胜,而我们又会在日军登陆朝鲜半岛后对日本本土进行全面打击,就有可能迫使村上贞正放弃介入半岛战争的想法。”

赵润东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王元庆的意思。

“这么说来,我们必须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打得坚决果断。”彭茂邦冷冷一笑,说道,“如果能够产生效果,再等几年也不是大问题。我们不能因此放松警惕,毕竟日本的情况非常特殊,如果村上贞正放弃出兵朝鲜半岛,很有可能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情。”

“小李,你们要盯紧点。”

李存勋朝赵润东点了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老彭,海军那边要多打招呼。不管日本发生什么事情,只要第一个日军踏上了朝鲜半岛,就要不择手段的干掉日本核潜艇。”

“我亲自给英常徽打电话,让他提高警惕。”

“还有空军,尽早规划好大规模轰炸行动的作战计划,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彭茂邦朝王元庆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

“没别的问题,我们就说到这吧。”

会议到此结束,王元庆起身告辞,离开了总参谋部。

返回副元首官邸的路上,王元庆也非常感叹。

战争爆发后,顾卫民向元首与副元首提交了一份非常详细的评估报告,重点内容就是与日本爆发全面战争的代价。

王元庆不得不承认顾卫民的能力,也不得不承认报告中提到的问题。

一场半岛战争都能用光共和国5年的“积蓄”,一场与日本的全面战争必然会对共和国的发展造成无法想像的影响。经费还是次要问题,如果共和国陆军登陆日本,伤亡数字不会低于20万!

对裁军后的共和国陆军来说,20万等于30%的作战部队。这样的代价,别说王元庆无法接受,军队都无法接受。

打垮日本是共和国近期的主要目标,但是不能为此拖垮整个国家与民族,因为日本不是共和国的头号对手。如果在日本身上付出太大的代价,共和国有什么资格与曾经霸占日本数十年的美国竞争,有什么资格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真要走到哪一步,笑得最开心的就是美国的财团吧!

正是如此,王元庆的态度在这几天内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此之前,王元庆还尽量设法把日本拖下水,现在却不得不考虑把日本挡在战场外面。当然,王元庆的目的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是否与日本开战,不由王元庆的个人意志决定,也不由共和国领导阶层的集体意志决定,而是由共和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由整个国家的意志决定。

不管是王元庆、还是赵润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与保护国家利益。

第66章 人选

夜幕笼罩下的东京本愿寺,清静祥和,与繁华热闹的闹市格格不入。

让随行人员留在寺外,村上贞正跟在小沙弥身后,绕过正殿,沿着林间小道向后面的僧房走去。很难想像,在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中,竟有如此一处世外桃源。

小沙弥在僧房外停下脚步,村上贞正脱掉皮鞋,换上木屐,进入僧房。

房间内的光线昏暗,一名老态龙钟的僧人盘腿坐在蒲团上,口中念念有词。随着经文起伏跌,僧人拨动念珠的速度时快时慢。

村上贞正恭敬的坐到僧人对面的蒲团上,没有丝毫擅越。

念完最后一句经文,正好拨到红色念珠,僧人睁开眼睛,看到了坐在对面的村上贞正。

“阿贞,你来了?”

“叔父……”

僧人压了压手,说道:“心浮气躁,不像你平时的样子。”

村上贞正苦笑了一下。没有答话。

本愿寺是东京、乃至全日本最有名地佛教寺庙。也是村上家族地“圣地”。参与倒幕战争地第一代家主村上胜雄、参与明治维新地第四代家主村上兴胜、在甲午战争中殉国地村上平治、在日俄战争中殉国地村上隆口与村上建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殉国地村上康夫与村上健之助等等祖辈均安葬在本愿寺内。从第二代开始。家族嫡系次男或者旁系长男均在成年后到本愿寺落发出家。

坐在对面地僧人正是村上贞正地叔父、已经96岁地村上大正。

即便在日本。也没多少人听说过村上家族。比起福田家族、鸠山家族、助友家族、丰田家族等等著名地政治与财团家族。村上家族极为特殊。200多年间。村上家族总共有251名成员“为国尽忠”。平均下来。每年1人!村上家族以军队为根基。从甲午战争到朝鲜战争、日俄战争、侵华战争、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近代史上地每一次战争中均能见到“村上”地身影。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有68名“村上”殉国。虽然绝大部分“村上”都是军队中地无名小辈。远远比不上那些臭名昭著地战犯。但是通过上百年地努力。村上家族在日本军队中地影响力达到了无孔不入地地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村上家族转入“地下”活动。

东海战争后爆发地国内动乱。多少让村上家族有点措手不及。因为包括村上大正与村上贞正在内地家族领袖都没想到日本会在东海战争中败得如此彻底。更不可能想到战败后出现地政局动荡。

看清局势后,村上家族才开始行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